一、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陆帅[1](2020)在《基于双市场网络的上市公司效率测度、扰动分析与风险投资》文中指出风险投资与传统银行借贷不同,其更倾向于高风险、高科技性的目标,并且是一种权益资本,更关注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其投资目标主要为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行业或处于初始发展期的企业。风险投资的运作形式是股权投资,一般的投资期限较长,且通过了筛选进入风投资本的上市公司,将会得到除资金支持外的其他方面的支持,例如改善治理水平、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避免诚信问题等。这样的运作模式恰恰符合如新能源行业内的上市公司的发展需要。然而如何合理地选择风投目标,如何评估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价值,是风投策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风险投资价值的评估不仅应涵盖该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更应注重对于上市公司发展潜力的考察。同时投资风险即面对扰动影响时该公司的稳定性也是重点分析的对象。基于此思路,本文拟通过上市公司效率测度和扰动影响分析这两个步骤建立两个维度评价指标,并以此作为风投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从而根据该评价体系给出相应的风险投资策略建议。具体而言,本文针对根据中国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风险投资特点,构建了基于生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表现的上市公司双市场网络。接着,在双市场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了生产市场的特定扰动分析与证券市场的随机扰动分析,由此构建了扰动下的双市场效率测度模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至此,本文得到上市公司风投价值的两个评价指标即双市场效率及双市场稳定性。通过两维度指标,构建了上市公司风投价值评价体系。并依据该评价体系制定了上市公司可变的风险投资策略。在实证部分,运用以上理论基础,研究了风险投资热点行业——新能源行业。使用2013-2017年5年间的新能源行业的26家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测度了其双市场网络效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整体性和特征性分析。接着测度了各个上市公司扰动下的双市场效率,对扰动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对比扰动效率与原始效率,评估了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双市场网络稳定性。通过评价结果,得到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不同特性。针对其不同特点,本文给出了相应的风险投资策略。在本文中的实证分析结论主要如下:第一,从整体来看,2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双市场效率值都呈现较低的水平。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效率差异并不明显;新能源行业中上市时间较早的企业和上市时间较晚的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市场效率差异;在不同的次级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表现最好且与其他次级行业相比优势明显。第二,在扰动下的效率测度结果中,所选取的2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扰动下的双市场效率值仍呈现较低的水平。在效率分布方面,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扰动效率差异仍不明显。可以发现多数省或自治区表现低迷且在五年中一直处于“及格线”下;电子业表现最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表现最差的。第三,稳定性分析结果中,整体来看,扰动下效率与原始效率相比调整的均值不大,但从单个上市公司来看,不同上市公司稳定性差异很大;地域差异中,东部的调整幅度整体小于中西部的调整幅度;从上市时间来看,三组不同上市周期的上市公司稳定性表现无明显的强弱之分;次级行业中电子业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稳定性最差的为农副食品加工业。最后,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特点将他们分为8类,接着给出了如下风险投资策略方面的建议:可作为风险投资目标公司的有P+型和S+型,近期可考虑作为持股对象。作为观察组的有N+型和M+型,可随时关注这两类公司,但在风险投资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扰动风险。作为观察组备选的有P-和S-,这两类公司短期内可不作为观察目标,若长期中出现明显的表现提升,可考虑将其纳入观察组。短期内可不考虑N-和M-组中的公司,其风险投资回报率低,且风险投资潜力较差。
李志中[2](2019)在《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效率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纵观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私募证券基金已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这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年迅速的发展壮大,逐步占据市场,成为市场中坚力量。根据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投资操作中,要完全做到价值投资往往是比较困难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也倾向于过度反应、反应不足和羊群行为等。结合国内以及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了解到,多数的研究是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比例造成市场波动的角度展开,探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但在结论方面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却并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不利于证券市场效率地提升;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降低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有利于提升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需要对其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过,由于私募基金所对应的私募属性使得其信息披露程度较低,有关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基于此,本文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标的,从实证角度研究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否提升了市场的信息效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PSM),分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采用事件法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是否存在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上市公司估值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各实证章节研究得到的结果,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发现私募证券持股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对市场信息效率产生正向影响。通过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研究,同样发现私募证券持股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对市场信息效率产生正向影响。(2)通过分析发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有利于降低股票的波动性,有助于提升个股的日收益率,因此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有效提升市场的运行效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相比,有利于降低股票的波动性,因此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相比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提升市场的运行效率。(3)上涨事件日,私募证券持股的个股收益率相比其他上市公司要低,并且持股比例越高对个股收益率下降幅度越明显,从而说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不存在。下跌事件日,私募证券持股的个股收益率相比其他上市公司要高,并且持股比例越高对个股收益率上市幅度越明显,从而说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不存在。(4)通过分析发现私募证券持股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可能的创新之处:(1)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否提升了市场的信息效率。一般的面板回归模型通常只能用来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条件期望E(y|x),这样的回归从本质上来讲是均值回归。并存在着相应的局限性,条件期望E(y|x)通常只是用来描述分布y|x集中程度的一项指标,却并不能反映变量整个条件分布的总体情形。“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因变量的条件分布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较小,并且可以精准地刻画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条件分布形状和变化范围,从而回归得到的结果具有稳健性。(2)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PSM),分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PSM分析方法可以消除由于企业自身的选择而对结果造成的偏差,也即内生性问题,并且因变量同控制变量间的关系不需要事先假定;而回归分析通常是需要事先假定两者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当因变量与控制变量间存在复杂交互关系时,事先假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存在偏误,而PSM分析法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在分析时采用的样本量方面,回归分析自然要用到全部样本,而PSM分析法并不采用全部的数据,在共同支撑区域之外的样本是不参与比较的。最为关键的是选择变量和因变量通常具有相关性,从而采用回归分析并不能确保回归结果是无偏的,而PSM分析法则可以解决存在的内生性问题。(3)采用事件法(PD法)研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国外对羊群行为的研究,较早时采用LSV法,但该方法存在着多种缺陷。虽然PCM方法可以同时考察机构投资者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可以克服LSV法的有关缺陷。但LSV法和PCM法在验证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方面都存在着相关缺陷,他们都无法有效和灵敏地度量羊群行为,也无法精准地评估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价格和波动造成的影响,而事件法(PD法)可以有效避免相关缺陷。
刘炅[3](2019)在《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中国股票市场信息融入速度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股票市场成立近三十年,发展至今整体表现大而不强,市场效率总体较低。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持续提高股票市场效率。信息通过影响投资者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引导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改变股票价格行为。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进行测度,以信息通过投资者的交易融入到股票价格中的速度反映股票市场的效率。信息效率受到市场环境和信息环境的约束,以往关于不同市场环境的市场效率测度的研究,忽略了信息环境,没有考虑不同部分信息集的信息融入过程可能不同,采用相同的方法指标测度不同类型信息的融入速度,这使得基于部分信息集的实证市场效率测度往往产生误导的推论。在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噪声交易盛行的特点下,本文考察投机性噪声交易对信息融入速度的影响。针对公司特质性私有信息和市场范围内的公开信息,根据其信息融入过程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模型分别测度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并研究影响市场效率的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测度各个因素与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的关系,分析投机性噪声交易下各个因素对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过程的影响,并检验这两类信息在信息融入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本文采用2012年1月2日至2012年12月31日筛选后的中国沪深A股普通股的日内高频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票的市值、换手率、交易量、价格水平等几个股票属性均与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相关。但是,它们对信息融入速度的影响对这两类信息不同。投机性噪声交易的信息流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十分普遍,通过比较具有不同投机性噪声交易水平的不同交易所(板)的信息融入速度,发现投机性噪声交易实际上加速了私有信息的信息融入,但对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的影响不显着。价格水平和波动性是投机性噪声交易愈演愈烈时影响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的更重要因素。此外,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在融入价格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存在竞争效应,更多的私有信息融入降低了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机构交易者对公司特质性私有信息进行更高程度的知情交易,降低了整个市场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当投机性噪声交易更为普遍时,竞争效应会更高。本文研究实证验证了投机性噪声交易盛行时,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融入价格的速度不同,并发现了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在融入价格过程中的竞争效应,还提醒研究者需要注意市场效率测度指标的选择,是对现有文献空白的补充,富有创新性。本文研究深入了解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回答了影响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不同因素的特点,对投资者、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所和监管机构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中国股票市场中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选择交易具有何种特征的股票更为有利,对于投资者和套利者利用其私有信息或公开信息来运用套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如何通过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股票市场中的信息融入价格的速度从而提高市场效率,对于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如何通过引导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和管理上市公司及其股票以提高市场效率具有一定意义,并为其制定市场政策提供了建议。
董国星[4](2018)在《中国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股票市场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虽然与股票市场同时起步但却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发展,我国大力支持股票型基金的发展就是出于稳定市场的考虑,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者为机构投资者,能够更专业地进行投资,希望股票型基金的发展能够改善我国A股市场散户居多,追涨杀跌的态势。基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我国市场中出现了“抱团”、追随“明星基金”等乱象,给基金市场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股票型基金在股票市场上的一致操作是否会形成市场进一步的跟风效应,引发股票市场上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引起股市的异常波动,降低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日益庞大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这类现象的存在性及其可能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证券投资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入手,首先从理论方面研究股票型基金市场中羊群效应存在的可能,从基金经理、市场机制等角度分析了市场中存在着羊群效应的可能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羊群效应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投资者的原因,也是市场中各个机制运行所造成的。在实证模型选择上,文章对比了羊群效应检验的四个主要模型之后,采用LSV模型对2013年一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的股票型基金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国内的股票型基金市场中整体的羊群效应是比较显着的,在对数据进行分组分析后其结论依然保持着一致;在分析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方面,通过构造测度股票市场效率的三个指标股价同步性、股价的波动性以及市场信息含量的滞后性,分析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三个指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票型基金的羊群效应属于非理性的羊群行为,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率、股价的同步性和市场的信息含量的滞后性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降低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文章根据理论论述结果和实证检验结果从基金外部的监管措施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公司内部治理和上市批准等方面给予建议。
徐凯[5](2018)在《中国新三板市场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新三板市场作为中国发展历史最短、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挂牌公司数量最多的基础性证券市场。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三板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甚至被质疑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必要。本文由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构路径出发,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创设逻辑,探讨了新三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与市场机制设计,在梳理资本市场效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配置效率、信息效率、定价效率与运行效率,剖析了导致目前新三板市场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未来提升新三板市场效率、促进新三板市场长足发展路径与方向的建议。本文基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分离均衡模型对新三板市场的创设逻辑进行了分析,阐明资本市场的分层细化,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鉴别企业质量(投资价值)的“信号”,可以实现不同企业的分离均衡,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多层次建构成为实践中资本市场发展路径的普遍选择。新三板市场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相对独立的基础性资本市场,运行中与其他各个不同市场层级板块有着显着的互补性。基于Lokta-Volterra模型对新三板市场创设后与其他板块互动关系的分析,全时段的数据检验发现新三板市场对于其他市场板块的交易规模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分时段的数据检验显示新三板市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其他市场板块的作用强弱各不相同,但均无负向不利影响,间接印证了市场分层对于整个资本市场体系的效率提升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新三板市场创设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大逻辑与大背景,对于新三板市场的评判,应置于成熟的效率理论分析框架之下,对其实际发展水平与功能效率做出科学评判。本文在资本市场效率理论内涵不断扩展的基础上,选取了目前使用较多的配置效率、信息效率、定价效率、运行效率四类效率对新三板市场的效率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度量。新三板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其实现过程包括企业融资与资金使用两个阶段。对新三板市场这两个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可分别采用Jeffrey Wurgler模型与DEA分析法进行分析。两种方法、两个阶段、多个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筹资环节,新三板市场资本配置功能大多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仅有个别检验结果显示资本配置有效;在企业资金使用环节,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整体配置效率水平也相对较低,综合效率达到最佳水平的企业不超过5%。与场内股票市场配置效率稳步提升的态势相比,新三板市场效率不佳不仅表现在较低水平方面,而且在趋势方面也不理想。充分的信息披露与合理的市场定价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本文通过考察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追溯新三板市场配置效率不佳的原因。文中采用游程检验与事件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三板市场的检验结果表明,新三板市场整体已达到弱式有效,但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在此基础上,若以股价信息含量(即股价同步性)作为衡量定价效率或信息效率的综合指标,对新三板市场与其他市场板块进行测算比较可以发现,各市场层级板块的定价效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新三板市场定价效率最低。其中,做市交易股票的股价信息含量明显高于协议转让股票,创新层股票的股价信息含量明显高于基础层。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反映不充分、定价不准确的微观基础源于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考虑到隐性交易成本反映的是交易执行成本,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市场运行真实状况,本文用隐性交易成本测量和分析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效率。采用高低价价差模型(H-L模型)对包括新三板市场在内的各市场板块隐性交易成本的测算结果表明,四个市场板块的运行效率由低到高依次是: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相对最低。其中,做市转让股票的运行效率高于协议转让股票,创新层股票的运行效率高于基础层股票。利用面板数据对新三板市场隐性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所做的分析结果表明,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效率既受市场质量因素的影响,也受公司质量因素的影响。而以倍差法(DID)模型对新三板市场做市交易制度的考察显示,“协议”转“做市”后,相关样板股票隐性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流动性增强,波动性下降,表明做市商制度对于提高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有着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小相比,做市商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针对新三板市场效率不高的深层原因,本文以新三板市场功能实现与效率提升为目标,提出了全面调整优化现有的市场制度安排、机制设计与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第一,构建了资本市场中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逆向选择与分离均衡模型,分析和解释了资本市场的层次分化与新三板市场的创设逻辑,并借用Lotka-Volterra种群关系模型,首次对包括新三板在内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板块间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创设和推出新三板市场对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帕累托改进效应。第二,在全面梳理资本市场效率理论演进脉络的基础上,理清了不同效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各层次资本市场共有的基本功能——资源配置作为总体效率的核心指标与综合标识来反映新三板市场对金融资源的动员能力与使用状况,以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来研究新三板市场配置效率低下的逻辑和原因,以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效率来分析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反映不充分、定价不准确的微观基础,构建了一个较为严谨的新三板市场效率的评价体系。第三,采用资本市场统一的计量研究方法首次对新三板市场的配置效率、信息效率、定价效率与运行效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与分析。特别是以累积超常收益、股价同步性、隐性交易成本分别作为信息效率、定价效率与运行效率的度量指标,对新三板市场以及其他市场板块的信息效率、定价效率与运行效率分别进行了测算和比较,解决了有效市场理论只能分析全有或者全无概念的绝对市场效率的缺陷,可以更为精细化的测度市场效率水平,也使得不同市场的效率水平具有了可比性。第四,适当拓展配置效率的概念内涵,以两个阶段、两种方法、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配置效率。着眼于资本循环的全过程,先后使用Jeffrey Wurgler模型与DEA分析法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过程与企业投资过程两个阶段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分析,并对整个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同板块的配置效率水平进行了全景式的比较,以避免单独考察个别环节配置效率所容易造成的偏颇。
王近[6](2018)在《中国股票市场操纵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与监测》文中研究表明自沪深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规模上取得了巨大发展。截至2017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485家,总市值达到56.71万亿元。除在外延上的增长以外,股票市场的内涵式发展,即运行质量的提升同样值得关注。尤其,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应坚持质量优先。就股票市场而言,贯彻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发展理念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我国股票市场而言,尽管在规模上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于2015年下半年出现的异常波动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一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中市场操纵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实际上,规范股票市场投资交易行为以维护市场公正一直是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有鉴于此,本文从股票市场质量的视角出发,以收盘价操纵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中国股票市场可疑的收盘价操纵行为进行识别与监测,并基于监测结果论证收盘价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总结有效防范收盘价操纵的政策建议,力求为监管部门遏制收盘价操纵、维护市场公正和确保市场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针对收盘价操纵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研究。本文开创性地利用收盘价操纵后股票价格的变化特征,构建了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模型,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分时高频交易数据实现了可疑收盘价操纵行为的有效监测。为确保收盘价操纵识别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一步地搜集整理了中国证监会已处罚市场操纵案件涉及的股票,并与模型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涉及客户详细订单信息的全账簿数据难以获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研究的推进。但是,收盘价操纵主要通过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来操纵证券收盘价格,却为基于公开可获得的市场交易数据实现收盘价操纵的监测创造了条件。本文从构建识别模型的角度出发开展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研究,避免了涉及客户详细订单信息的全账簿数据难以获取对研究推进的制约,对丰富股票市场质量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收盘价操纵行为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交易所及监管机构所披露的市场操纵案例,采用事件分析法来研究市场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与真实发生的操纵行为相比,被披露的操纵案例数量明显较少,而且均为非随机样本数据,更为完整市场操纵数据库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证研究的深入。对此,本文利用可疑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本文先后从市场层面和股票层面论证了收盘价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与影响。在市场层面,本文分别运用有向无环图(DAG)及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操纵行为与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市场行情下该动态关系的演变;在股票层面,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用于衡量投资者报价策略保守程度的指标——非最优报价占比,论证了收盘价操纵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微观机制。最后是收盘价操纵行为的防范研究。改善收盘价操纵的防范效果是本文开展一系列研究的最终目的。为此,本文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疑似发生收盘价操纵股票的特征,以及收盘集合竞价机制对收盘价操纵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重点梳理总结了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市场操纵立法、市场操纵行政调查及收盘交易机制设计上的有益经验。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监管部门、交易制度、上市公司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收盘价操纵行为监管与防范的政策建议。经过以上研究,本文形成以下重要结论:第一,可疑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结果表明,除2015年下半年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期间以外,沪市发生可疑收盘价操纵的严重程度总体上呈改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第二,市场层面股票市场交易、操纵行为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操纵行为可能会通过加剧股票价格波动及降低订单非执行风险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报价策略,进而对交易成本和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该影响往往在下跌行情下更为显着。第三,收盘价操纵对市场流动性微观影响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收盘价操纵会引起股票价格波动加剧,受此影响,投资者订单的非执行风险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在不影响订单成交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有利的报价,呈现出报价策略保守化的趋势,最终导致股票交易成本提升和流动性下降。第四,疑似发生收盘价操纵股票的特征分析显示,总市值规模较小、换手率较低、交易不够活跃的股票更容易发生收盘价操纵。与此同时,收盘交易机制设计也会对操纵行为产生影响:在收盘集合竞价制度下,投资者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达到操纵目的,大大提高了市场操纵者干预股票收盘价格的成本和难度,有利于对收盘价操纵产生抑制作用。
从姗姗[7](2018)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证券市场趋势预测及市场相对效率度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效的证券市场对现代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提供便捷场所与途径。有关证券市场效率问题一直是学者研究争论的热点,经典金融学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市场有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证券市场多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往往表现出自似性、长期记忆等特点,此外实证方法争论焦点就是检验市场是否有效,本文认为市场效率是相对的,市场效率是一个程度问题而不是简单有效和无效问题。为了更加准确的对证券市场趋势变动与市场效率进行分析,文中在研究单一模型对市场预测的基础上采取多模型贝叶斯综合决策方法,将历史趋势、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市场真实波动行情相结合实现综合决策过程,并基于贝叶斯统计思想对市场相对效率进行量化研究。本文主要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对上证指数收益率序列建立ARMA模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统计分析不同情境下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单一模型预测效果并不显着,因为市场相对有效,市场本身就难以预测;此外影响证券市场因素较多,难以使用单一模型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第二,在单一模型研究基础上,文中采用组合模型对市场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贝叶斯方法将两个模型进行集成,对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分析,研究发现集成方法提高了预测能力,尤其在两个模型对市场趋势预测发生分歧时给出科学的概率计算。第三,研究市场相对效率。基于坎贝尔相对市场效率评价思想与模型预测结果,结合模型预测数据,从市场可预测的角度通过贝叶斯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中国证券市场弱相对效率。综上研究可知:首先中国证券市场效率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存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相对效率;其次由于证券市场是多变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单一模型难以完全反应市场波动行情,将两模型的预测行情与市场实际波动趋势相融合,通过贝叶斯方法不断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建立的模型,组合模型预测效果更具有优势;最后,本文模型预测方法及相对效率度量方法对证券趋势预测和市场效率度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研究证券市场规律、制定市场监管政策和投资策略等提供方法和实证依据。
刘爽[8](2017)在《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国债市场自建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国债市场不仅是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国债市场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国债市场为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对于证券市场以至整个金融市场,国债市场提供了基准利率,发挥着基础信息的引导作用。因此,一个高效、开放、统一的国债市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进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较多,而对国债市场效率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富有逻辑的研究内容。并且,在现有的对国债市场效率的研究中,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其结果缺乏说服力。因此,本文试图明晰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通过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度量国债市场效率,进而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较低的原因,为提高国债市场效率、完善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证券市场、国债市场效率的相关研究。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对国债市场效率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回顾了以往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市场效率测量方法和提高效率途径的研究。本文对国债市场效率理论做了较全面的探讨,揭示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国债管理理论等对国债效率分析的重要性,结合国债市场功能的研究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做了新的定义,探讨了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和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其次,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对国债市场的效率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意在从历史过往中找出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的渊源和它们对国债市场现状的影响。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初期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对其后的市场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对我国国债市场效率方面一些问题的产生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第三,从微观角度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国债市场效率主要体现在市场流动性、市场波动性和市场有效性等三方面。本文建立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做了市场深度和宽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种种因素,并针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国债市场波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中,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模型,在数据来源分析和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了相应结论,并探讨这些结论能给予我们的启示。第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不仅仅是市场自身运作的问题,更是和经济体制、相关市场息息相关。所以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例如法制环境和监管体制,交易机制和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结构和统一市场等。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对策。完善国债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监管体制,是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市场操作层面,完善交易机制,尤其是完善做市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合理的国债市场结构,也对国债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应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等。完善的国债衍生品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促进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本文主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1.本文认为我国国债市场建立和发展初期的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能够减少实施成本,高效率地建立起国债市场并运行,但也带来了一些制度缺陷,对市场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安排投入运行时,应考虑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否则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带来市场效率的缺损。2.在对运行效率的流动性分析中,通过对市场宽度和深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债各个子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不平衡,交易规模的增长不但与发行规模的增长有关,也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关。以换手率为测度指标的银行间市场要高于交易所市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对市场波动性的分析,可以看到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国债指数具有显着的波动“集聚效应”,且波动对市场走势反应较慢,说明对宏观信息的吸收能力有待增强。两个市场波动性都存在非对称效应,非对称效应使得市场波动性扩大。通过实证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收益率变动与各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的因素对国债市场的影响和作用点不一样。3.在对市场信息效率的检验中,进行了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自相关现象,且方差比统计量显着不为1。均不符合随机游走的假设。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是国债市场整体,还是国债市场的两个子市场均未达到市场弱式有效。在国债两个子市场的市场联动性方面,本文的实证检验证明,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价格走势并不趋同,说明了价格差没有引发投资者在两个国债子市场中套利,或者说两个子市场中国债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映并不一致,市场是低效率的。4.本文在对影响国债市场效率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完善国债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完善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国债市场适用的法律层级,建立基础性法律和专门性法律构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明确监管的统一规划,并完善市场的监管机制。(2)促进国债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创新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除了继续完善已推出的预发行和续发行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国债换券、本息分离债券的适时推出,通过国债一级市场的创新发展,助推二级市场效率的提升。(3)完善国债市场的架构。重点是实行市场分层,即建立起交易商之间的市场,解决市场扁平化问题。(4)加强市场交易机制的建设。要建立做市商之间的市场;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给予做市商政策扶持;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5)改善投资者结构。要丰富投资者类型,培育长线投资者,发展国债投资基金,改变商业银行占比过高,导致流动性减弱的现象。同时积极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6)推进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改善投资者结构,推动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满足投资者保值和避险的需求;促进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水平的提高。
金博[9](2017)在《基于信息披露的市场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套利和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得现实市场近似于完美市场,在这样的条件下股票价格可以完全反应证券市场上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然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前提却忽略了信息市场存在的摩擦。基于信息市场的摩擦角度而言,证券市场信息效率问题依赖于信息市场的出清,那么针对于信息市场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解释证券市场效率的基本现象。本文以市场效率为研究对象,从证券市场股票收益对定期和非定期信息披露的反映效率出发,采用事件研究法等实证手段分析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以及信息环境对市场效率的约束,试图检验本文关于信息披露对市场效率影响的理论猜想。第一章,本文的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通过第一章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本文基本框架进行梳理,初步拟定本文的写作方向和创作基调。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市场有效性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并分别总结信息披露和市场效率的相关文献。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过去研究的存在的争议与问题,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章,信息披露的理论猜想。本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后续部分的研究猜想,针对信息披露对市场效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三方面的假设猜想。第一,作为信息市场中重要的信息供给途径,定期披露与非定期披露都能够影响证券市场信息效率,表现为定期披露或者非定期披露前后股价中包含信息含量的变化;定期披露与非定期披露对证券市场效率改变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相对于定期披露,非定期披露包含更多的新的未被预期的信息,能够产生更为显着的市场反应,进而形成对市场效率更大程度的改变,表现为信息披露前后股价包含的信息含量差异更显着;第二,证券市场效率具有时变特征,其背后的动因之一就是信息的持续供给。在相对短期的条件下,信息披露将能够对市场效率产生偏离的动力,表现为信息披露前后股票价格中的信息含量会发生显着的变化。之所以存在证券市场效率的相对稳定性,源于一定时期内市场环境和投资者成熟度具有稳态特征;第三,信息披露的市场效率,特别是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效率改变的冲击受到市场环境的约束,由于定期披露和非定期披露在多个方面具有差异性,信息环境对两种披露所产生市场效率的影响将具有异质性。第四章,定期信息披露研究,一方面验证了定期披露能够影响市场效率的猜想,表现为定期信息披露的前后股票价格中包含信息含量的变化——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为样本数据做最小二乘回归并对以考察期数据所得到的2R,与非考察期数据所得到的2R,序列取离差,研究发现2R变小。并将得到的离差序列进行t检验,滚动窗口、组间估计与全样本估计,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两个序列是否来自同一样本,从而检验定期事件的披露对考察期与非考察期股票收益的影响效应。另一方面,验证了证券市场具有时变特征而且具备稳态特征,表现为不同考察期样本离差均值的差异性——分别截取样本公司在事件公告日的前7天、后7天,前15天、后15天,前30天、后30天作为考察期,以及距信息披露日前200天的股票收益率数据作为非考察期,通过对考察期样本的时间长短来刻画证券市场的时变性以及稳态特征。第五章,非定期信息披露研究,即分析要约收购、重组、回购、增发以及配股为代表的信息披露对市场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也同时满足了前两个假设猜想:一方面,对上述五类事件的样本做最小二乘回归并对以考察期数据所得到的2R,2R与非考察期数据所得到的2R,2R进行比较,发现2R发生了变化,且非定期披露事件的离差比定期披露的非定期披露的数值要大。因此,数据的结果验证了定期披露与非定期披露可能在信息提前泄露概率、信息可预测性以及披露的持续性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窗口期的设计,通过不同窗口期之间2R离差的差异,验证了第二个猜想,即中国证券市场效率具有时变性和稳态特征。第六章,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继续前面三章的研究,主要对第三个猜想,信息环境对不同类型信息披露影响市场效应的约束。信息披露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因素包括公司内部环境和公司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指股权结构和投资者结构,其反映了公司在相对固定条件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和透明度,外部环境则主要是指分析师和评级预测行业的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现为,首先,公司特质因素对信息披露市场效应产生影响与理论预期一致,公司市值和净资产收益率对信息披露市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次,股权结构因素对信息披露市场效率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相反。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东数量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响均为负向作用。最后,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讲,市场分析师关注度因素中跟踪分析师对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相同,而评级分析师数量对信息披露市场效率影响则与理论预期相反。跟踪分析师数量对信息披露市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评级分析师数量对信息披露市场效应产生负向影响。同时验证了信息环境对定期披露和非定期所产生市场效应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猜想。最后为本文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本文的分析结果并基于此给出投资者在面临信息披露采取投资决策时的经济建议。
吴熠昊[10](2017)在《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分析 ——基于DEA以及Malmquist模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资本市场开始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中重要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的综合效率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还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我国证券公司在过去三十多年逐步发展,优化融资效率,为我国的资金融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放宽,竞争将愈发激烈,提高经营效率与市场效率,提升证券公司的实力,实现我国证券公司的长足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使用DEA两阶段模型评估了我国17家证券公司在2011-2015年期间内的效率情况。并将综合效率分为经营效率和市场效率两部分,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我国证券行业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显示:从静态角度研究发现我国证券行业的综合效率不佳,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行业经营效率表现不佳。从动态角度研究发现我国证券行业的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但经营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仍表现不佳。要提高我国证券行业效率,必须扩大公司经营规模、重视人才基础、升级业务结构和完善合规体系。
二、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市场网络的上市公司效率测度、扰动分析与风险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特色及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效率测度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扰动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风险投资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双市场网络的模型构建和效率测度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双市场分析 |
第二节 上市公司双市场网络的模型构建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双市场网络的效率测度 |
第四章 基于双市场网络的扰动分析与风险投资策略 |
第一节 特定扰动与随机扰动及其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双市场效率测度与扰动影响 |
一、双市场效率测度与特定扰动影响 |
二、双市场效率测度与随机扰动影响 |
三、扰动下的效率测度与稳定性分析 |
第三节 效率测度与扰动影响下的风险投资策略 |
一、两维度指标的风投价值评价体系 |
二、基于两维度指标评价体系的风险投资策略 |
第五章 以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指标构建 |
一、样本选取 |
二、指标构建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效率测度 |
一、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双市场模型分析 |
二、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效率测度结果 |
三、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效率分布差异 |
第三节 扰动分析 |
一、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扰动下的效率测度模型 |
二、新能源上市公司扰动下的效率测度结果 |
三、新能源上市公司扰动影响下的稳定性分析 |
第四节 风险投资策略 |
一、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风投价值评价 |
二、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策略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录用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相关科研项目 |
三、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 |
(2)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
1.3 研究范围、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效率 |
2.1.2 资本市场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有效市场理论 |
2.2.2 行为金融理论 |
2.2.3 市场异象与行为金融诠释 |
2.2.4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机构投资者 |
2.3 证券市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投资者与证券市场效率 |
2.3.2 交易所组织与证券市场效率。 |
2.3.3 监管与证券市场效率 |
第3章 文献综述 |
3.1 市场效率的描述 |
3.2 市场效率的计量研究方法 |
3.3 私募基金行为金融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3.4 研究述评 |
第4章 私募整体投资基金参与市场的背景 |
4.1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1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
4.1.2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
4.1.3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类型 |
4.1.4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
4.2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当前存在的问题 |
4.3 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5章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的研究 |
5.1 理论层面分析 |
5.1.1 信息收集和传递能力 |
5.1.2 定价能力较强 |
5.1.3 投资理念成熟 |
5.1.4 管理专业化 |
5.2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介绍 |
5.2.3 变量介绍 |
5.2.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5.2.5 共线性检验 |
5.3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信息效率影响 |
5.3.1 全样本分析 |
5.3.2 深证上市公司分析 |
5.3.3 上证上市公司分析 |
5.4 不同规模公司市场信息效率影响分析 |
5.4.1 小规模公司分析 |
5.4.2 中等规模公司分析 |
5.4.3 大规模上市公司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结论 |
5.5.2 不同规模公司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结论 |
第6章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运行效率影响的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 |
6.1 倾向得分匹配法介绍 |
6.1.1 使用PSM的必要性 |
6.1.2 PSM的分析过程 |
6.1.3 PSM与回归的比较 |
6.2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介绍 |
6.2.3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2.4 变量差异分析 |
6.3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市场的运行效率PSM研究 |
6.3.1 匹配变量的筛选 |
6.3.2 匹配结果 |
6.3.3 上涨行情的PSM分析 |
6.3.4 下跌行情的PSM分析 |
6.4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其他基金差异研究 |
6.4.1 匹配变量的筛选 |
6.4.2 匹配结果 |
6.4.3 上涨行情的PSM分析 |
6.4.4 下跌行情的PSM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市场的运行效率研究结论 |
6.5.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其他基金差异研究结论 |
第7章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分析 |
7.1 羊群行为介绍 |
7.1.1 羊群行为的定义 |
7.1.2 羊群行为产生原因 |
7.1.3 羊群行为的市场效应 |
7.2 研究方法介绍 |
7.3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7.3.1 数据来源 |
7.3.2 模型介绍 |
7.3.3 变量介绍 |
7.3.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7.3.5 共线性检验 |
7.4 上涨超过4%的事件日羊群行为分析 |
7.4.1 全样本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4.2 小规模公司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4.3 中等规模公司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4.4 大规模公司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5 下跌超过4%的事件日羊群行为分析 |
7.5.1 全样本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5.2 小规模公司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5.3 中等规模公司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5.4 大规模公司个股收益率角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7.6.1 上涨事件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不存在 |
7.6.2 下跌事件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不存在 |
7.6.3 上涨事件日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存在 |
7.6.4 下跌事件日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存在 |
第8章 私募基金对上市公司估值效率影响的研究 |
8.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8.1.1 数据来源 |
8.1.2 变量介绍 |
8.1.3 变量基本统计量 |
8.1.4 单位根检验 |
8.1.5 共线性检验 |
8.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 |
8.2.1 全样本分析 |
8.2.2 深证上市公司分析 |
8.2.3 上证上市公司分析 |
8.3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每股收益影响 |
8.3.1 全样本分析 |
8.3.2 深证上市公司分析 |
8.3.3 上证上市公司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8.4.1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研究结论 |
8.4.2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每股收益影响研究结论 |
第9章 总结与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对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结论 |
9.1.2 不同规模公司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结论 |
9.1.3 对市场运行效率影响结论 |
9.1.4 与其他基金差异研究结论 |
9.1.5 上涨事件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不存在 |
9.1.6 下跌事件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不存在 |
9.1.7 上涨事件日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存在 |
9.1.8 下跌事件日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存在 |
9.1.9 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研究结论 |
9.1.10 对每股收益影响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明确私募基金法律内涵 |
9.2.2 明确监管目标和原则 |
9.2.3 明确监管主体 |
9.2.4 完善监管路径 |
9.2.5 明确准入条件与资格 |
9.2.6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中国股票市场信息融入速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4 本文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市场效率测度的理论研究 |
2.1.1 国内外关于市场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
2.1.2 国内外关于信息效率的理论研究 |
2.1.3 市场效率测度中私有信息的理论研究 |
2.1.4 市场效率测度中公开信息的理论研究 |
2.1.5 信息不对称下交易成本的理论研究 |
2.2 市场效率测度的方法模型 |
2.2.1 市场模型R~2 |
2.2.2 其他信息效率测度方法 |
2.3 文献评述 |
3.理论基础及假设 |
3.1 中国股票市场结构及投机性噪声交易盛行特点 |
3.2 投机性噪声交易对信息融入速度的影响及信息流效应假设 |
3.3 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融入速度的竞争效应假设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过程及竞争效应假设 |
3.3.2 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融入速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假设 |
3.4 本章小结 |
4.数据与模型建立 |
4.1 数据来源、处理及相关说明 |
4.2 模型建立 |
4.2.1 私有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测度方法及模型 |
4.2.2 公开信息的信息融入速度测度方法及模型 |
4.2.3 交易成本的测度 |
4.2.4 影响信息融入速度的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5.1 样本股票回归变量汇总统计 |
5.2 私有信息和公开信息融入速度与其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
5.2.1 私有信息融入速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5.2.2 公开信息融入速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 不同时间间隔的多元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 |
5.4 投机性噪声交易影响信息融入速度的实证证据 |
5.4.1 不同投机性噪声交易水平的交易所(板)平均信息融入速度比较 |
5.4.2 上交所公开信息融入速度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3 深交所公开信息融入速度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4 创业板公开信息融入速度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5.5 无国有企业的多元回归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论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股票市场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五节 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主要创新 |
二、论文的缺陷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羊群效应文献综述 |
一、羊群效应介绍 |
二、羊群效应的特点 |
三、羊群效应文献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效率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基金羊群效应对市场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市场效率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
三、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四、股票型基金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股票型基金的羊群效应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股票型基金的羊群效应对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研究假设及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存在假设及模型构建 |
第二节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市场效率影响的假设及实证模型 |
第五章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股票市场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的实证检验 |
一、羊群效应实证研究模型 |
二、样本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三、羊群效应实证检验结果 |
第二节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股票同步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市场信息含量滞后性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外部环境的改善 |
二、基金运营机制自身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新三板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既有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逻辑框架和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新意与不足 |
第二章 新三板市场的逻辑起点与功能定位 |
第一节 不完善信息下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建构逻辑 |
第二节 多层次建构逻辑的展开与新三板市场的创设 |
第三节 新三板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 |
第四节 基于特定市场定位的新三板市场与其他板块间的互动关系 |
第五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新三板市场发展评判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三板市场效率评判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演进脉络 |
第二节 新三板市场效率评判的原则与体系 |
第三节 新三板市场效率评估的内涵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三板市场的配置效率分析 |
第一节 基于资本循环全过程的资本配置效率 |
第二节 新三板市场资金是否流向高收益部门 |
第三节 新三板企业是否充分用好资金 |
第四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配置效率的综合比较 |
第五节 新三板市场配置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新三板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检验 |
第二节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新三板市场半强式有效性检验 |
第三节 基于宏观经济信息的新三板市场半强式有效性进一步检验 |
第四节 新三板市场信息定价效率的测算与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新三板市场信息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节 信息效率与定价效率不佳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综合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的测算和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做市商交易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有效运行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提升新三板市场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全文结论梳理 |
第二节 提升新三板市场效率的出路与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股票市场操纵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股票市场质量研究 |
2.1.1 股票市场质量的内涵 |
2.1.2 股票市场质量评估研究 |
第二节 市场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研究 |
2.2.1 市场操纵的内涵与分类 |
2.2.2 交易型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 |
第三节 市场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
2.3.1 股票市场效率与流动性 |
2.3.2 市场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监测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概况 |
3.1.1 市场操纵方式 |
3.1.2 操纵标的股票特征 |
3.1.3 市场操纵获利及行政处罚 |
第二节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 |
3.2.1 收盘价操纵识别模型构建 |
3.2.2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动态关系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 |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研究设计 |
4.1.1 SVAR模型介绍 |
4.1.2 有向无环图分析方法 |
4.1.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实证分析 |
4.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2 同期因果关系的DAG分析及SVAR识别 |
4.2.3 基于DAG分析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
4.2.4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的分析 |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研究设计 |
5.1.1 广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介绍 |
5.1.2 样本数据说明 |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实证分析 |
5.2.1 基于滚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5.2.2 基于滚动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 |
5.2.3 主要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收盘价操纵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微观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设计 |
6.1.1 文献梳理与研究假设 |
6.1.2 样本数据与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
6.2.1 实证结果分析 |
6.2.2 稳健性检验 |
6.2.3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防范研究 |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决定因素分析 |
7.1.1 疑似发生收盘价操纵股票特征分析 |
7.1.2 收盘集合竞价机制对收盘价操纵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行为防范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1 市场操纵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
7.2.2 收盘交易机制设计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升我国股票市场质量的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证券市场趋势预测及市场相对效率度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文献研究综述 |
2.1 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贝叶斯方法在金融应用上研究 |
2.2.1 国外学者研究 |
2.2.2 国内学者研究 |
2.3 股价研究方法综述 |
2.3.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2.3.2 非线性分析方法 |
2.4 交易策略研究综述 |
2.4.1 国外投资策略研究综述 |
2.4.2 国内投资策略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研究及框架构建 |
3.1 市场分形理论 |
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2.1 平稳时间序列 |
3.2.2 平稳时间序列线性模型 |
3.2.3 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 |
3.2.4 ARMA模型建模过程 |
3.3 贝叶斯统计方法 |
3.3.1 贝叶斯公式 |
3.3.2 贝叶斯统计决策 |
3.3.4 贝叶斯期望损失和贝叶斯风险 |
3.3.5 贝叶斯方法评价机制 |
3.4 神经网络方法 |
3.4.1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4.2 神经网络基本思想 |
3.4.3 反向传播算法 |
3.5 模型框架的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 数据预处理及分析 |
4.3 ARMA模型预测 |
4.3.1 模型阶数选择 |
4.3.2 模型预测分析 |
4.4 神经网络预测 |
4.5 不同模型预测结果比较与融合 |
4.5.1 多模型贝叶斯综合决策方法 |
4.5.2 综合模型效果检验 |
4.6 风险度量研究 |
4.6.1 理论风险度量 |
4.6.2 实务中风险度量 |
4.7 本章小结 |
5 相对市场效率研究 |
5.1 相对效率研究综述 |
5.2 实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证数据表 |
附录B 实证结果图 |
附录C 实证程序文本 |
作者简历 |
(8)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需要改进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效率 |
2.1.1 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外延 |
2.1.2 证券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因素 |
2.2 国债市场效率 |
2.2.1 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及提高效率的途径 |
2.2.2 国债市场效率的测度标准 |
3 国债市场效率分析 |
3.1 国债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 |
3.1.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3.1.2 有效市场理论 |
3.1.3 国债管理理论 |
3.2 我国国债市场功能 |
3.2.1 国债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
3.2.2 国债市场的财政功能 |
3.2.3 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 |
3.3 国债市场效率理论 |
3.3.1 国债市场效率的涵义与分类 |
3.3.2 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 |
3.3.3 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 |
4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 |
4.1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 |
4.1.1 我国国债市场的初创期:实物柜台交易市场时期(1988—1993) |
4.1.2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期:交易所市场占主导时期(1994—2001) |
4.1.3 我国国债市场的规范完善期(2002年至今) |
4.2 我国国债市场的强制性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4.2.1 对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 |
4.2.2 我国国债市场的制度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5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流动性的研究 |
5.1 国债市场流动性定义、特征及度量方法 |
5.1.1 流动性定义 |
5.1.2 流动性的特征 |
5.1.3 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
5.2 影响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
5.2.1 国债市场透明度 |
5.2.2 国债市场参与者 |
5.2.3 国债市场产品结构 |
5.2.4 国债交易场所 |
5.2.5 国债市场交易机制 |
5.3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5.3.1 深度分析 |
5.3.2 宽度分析 |
5.4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分析 |
5.4.1 经济因素 |
5.4.2 市场因素 |
5.4.3 产品因素 |
6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波动性的研究 |
6.1 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的测度方法 |
6.1.1 从收益率角度对国债价格波动性进行测度 |
6.1.2 从国债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度考察国债价格波动性 |
6.1.3 由年波动率测度的国债市场价格波动 |
6.2 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因素 |
6.2.1 市场利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2 国债供求关系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3 货币供给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4 通货膨胀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5 经济增长状况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6 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
6.3.1 数据来源和数据特征描述 |
6.3.2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特征的实证研究 |
6.3.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3.4 结论与启示 |
7 我国国债市场信息效率研究:基于有效性的研究 |
7.1 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7.1.1 市场有效性假说 |
7.1.2 外部有效与内部有效 |
7.2 我国国债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 |
7.2.1 我国国债市场弱有效检验 |
7.2.2 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套利分析 |
7.2.3 实证结果分析 |
8 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因素 |
8.1 国债市场的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 |
8.1.1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的现状 |
8.1.2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8.2 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 |
8.2.1 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2.2 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
8.3 国债期货市场有待发展壮大 |
8.3.1 我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8.3.2 国债期货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
8.3.3 国债期货市场恢复后面临的困境 |
8.4 国债发行制度与发行机制仍需改进 |
8.4.1 国债发行市场对流通市场效率的影响 |
8.4.2 国债发行市场影响流通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 |
8.5 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
8.5.1 投资者结构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5.2 中外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对比分析 |
8.5.3 我国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存在的问题 |
9 提高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途径 |
9.1 完善国债立法与国债市场监管体制 |
9.1.1 完善国债市场法律法规 |
9.1.2 健全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 |
9.2 健全做市商制度 |
9.2.1 建立多层次的做市商市场 |
9.2.2 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 |
9.2.3 给予做市商政策支持 |
9.2.4 加强做市商自身建设 |
9.2.5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 |
9.3 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 |
9.3.1 完善国债预发行和续发行制度 |
9.3.2 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国债换券 |
9.3.3 推出国债随卖的制度安排 |
9.3.4 丰富国债品种,推出本息分离债券 |
9.4 稳步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多层次的国债市场 |
9.4.1 我国国债市场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
9.4.2 稳步推进国债市场分层,促进市场效率的提升 |
9.5 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 |
9.5.1 丰富投资者类型 |
9.5.2 大力发展国债投资基金 |
9.5.3 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 |
9.6 完善国债期货市场 |
9.6.1 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构建多层次的国债期货市场体系 |
9.6.2 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增加投资者专业性 |
9.6.3 加大国债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匹配程度 |
9.6.4 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信息披露的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市场有效性研究 |
2.1.1 有效市场的历史演进 |
2.1.2 现代有效市场理论 |
2.1.3 有效市场的界定及含义 |
2.2 市场有效性检验过程发展历程 |
2.3 资本市场异象与行为金融 |
2.3.1 资本市场异象 |
2.3.2 行为金融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披露对市场效率作用机制的理论猜想 |
3.1 信息披露及其市场效率 |
3.1.1 关于信息披露市场效率的理论论断及实证 |
3.1.2 信息披露属性及其市场效率的异质性 |
3.1.3 信息披露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 |
3.2 定期非定期信息披露作用于市场效率的机制分析 |
3.2.1 定期与非定期信息披露市场效率的异质性 |
3.2.2 信息披露冲击与证券市场信息效率的相对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定期信息披露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
4.1 收益协同性与定期信息披露 |
4.1.1 收益协同性的存在性及其来源 |
4.1.2 定期信息披露的基本判断 |
4.1.3 文献述评 |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选取 |
4.2.1 研究设计 |
4.2.2 数据选取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定期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分析 |
4.3.2 定期信息披露事件市场影响基本回归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定期信息披露事件的冲击稳健性检验 |
4.4.2 定期信息披露的样本稳健性检验 |
4.5 基本结论 |
第5章 非定期信息披露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收益协同性与非定期信息披露 |
5.1.1 收益协同性的论断和检验 |
5.1.2 非定期信息披露的基本判断 |
5.1.3 文献述评 |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选取 |
5.2.1 研究设计 |
5.2.2 数据的选取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2 非定期信息披露的市场效率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非定期分类信息披露市场效率的稳健性检验 |
5.4.2 基于不同时间窗口期的非定期分类信息披露稳健性检验 |
5.5 基本结论 |
第6章 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影响因素 |
6.1.1 市场信息效率 |
6.1.2 公司特质因素与信息披露 |
6.1.3 股权结构因素与信息披露 |
6.1.4 分析师关注度因素与信息披露 |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选取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数据选取 |
6.3 实证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效应的影响 |
6.4.2 定期和非定期信息披露市场效率影响 |
6.4.3 上市公司估值及规模大小划分 |
6.5 基本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后记 |
(10)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分析 ——基于DEA以及Malmquis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3.3 研究框架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公司效率综述 |
2.1.1 国外证券公司的效率研究 |
2.1.2 国内证券公司的效率研究 |
2.2 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 |
2.2.1 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 |
2.2.2 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历程 |
3.1.1 证券市场的初步建立 |
3.1.2 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 |
3.1.3 证券市场规范发展 |
3.1.4 证券市场多层次发展 |
3.2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 |
3.2.1 证券行业概况 |
3.2.2 经纪业务收入现状 |
3.2.3 投行业务收入现状 |
3.2.4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现状 |
3.2.5 自营业务收入现状 |
3.3 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问题 |
3.3.1 高度依赖经纪业务收入 |
3.3.2 同质化现象加剧 |
3.3.3 证券业务发展受限 |
3.3.4 人才资源不足 |
第四章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理论 |
4.1 DEA模型的基本理论 |
4.2 DEA的基本模型 |
4.2.1 C2R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 |
4.2.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2.3 DEA两阶段模型 |
第五章 证券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投入产出指标的数据来源 |
5.3 证券公司静态效率评价 |
5.3.1 2011-2015 年证券公司静态效率分析 |
5.3.2 证券公司静态效率分类 |
5.4 证券公司动态效率评价 |
5.4.1 2011-2015 年证券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
5.4.2 证券公司 2011-2015 年动态效率的综合评价 |
5.4.3 证券公司动态效率分类 |
5.5 证券公司静态动态效率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整体规模受限,资金利用率不高 |
6.1.2 人才集中度高,薪酬体系不健全 |
6.1.3 业务结构单一、创新能力较差 |
6.1.4 内控体系不完善、风险应对能力不足 |
6.2 对策建议 |
6.2.1 扩大公司规模,开展跨界合作 |
6.2.2 重视人才基础,完善考核体系 |
6.2.3 升级业务结构,突出服务本质 |
6.2.4 完善合规体系,应对严格监管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致谢 |
四、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市场网络的上市公司效率测度、扰动分析与风险投资[D]. 陆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 李志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3]私有信息与公开信息:中国股票市场信息融入速度的实证研究[D]. 刘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中国股票型基金羊群效应对股票市场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 董国星.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5]中国新三板市场效率研究[D]. 徐凯.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6]中国股票市场操纵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与监测[D]. 王近. 南开大学, 2018(03)
- [7]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证券市场趋势预测及市场相对效率度量研究[D]. 从姗姗.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8]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D]. 刘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9]基于信息披露的市场效率研究[D]. 金博. 吉林大学, 2017(09)
- [10]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分析 ——基于DEA以及Malmquist模型[D]. 吴熠昊. 苏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