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专业职称英语”的“患有...疾病”的英文翻译

来自“专业职称英语”的“患有...疾病”的英文翻译

一、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军[1](2019)在《语言规划视角下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源于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提及外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英语,人们普遍重视英语学习,热衷于听说、词汇记忆等学习方法。我们常说学以致用,然而,人们却很少关注英语的使用,不清楚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和语言本体研究构成了语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重视语言本体研究,忽视语言使用研究,导致了人们语言意识的淡薄,不利于语言研究的健康发展。英语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已经引起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各国语言规划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我们国家制定了科学的外语规划,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有据可循,我们国家的语言生活一定是十分和谐的。然而,英语尚未纳入我国语言规划研究的范畴,引发了社会上关于“英语威胁论”、“汉语危机论”等争论,不利于我国语言和谐和社会进步。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本文结合语言学、地理学、统计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从“两横两纵”维度对英语在我国不同社会领域的使用情况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两横”是指语言的两个社会职能:工具职能和文化职能;“两纵”是指本文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汉语母语者(在职人员)和语言景观。语言具有工具职能和文化职能,语言的使用也应当包括交际和文化两个方面。本文以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等社会特征为背景,对汉语母语者(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英语能力、英语使用和语言态度三个方面,取得有效问卷3485份。通过使用SPSS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得出全面、科学的数据结果,构建了英语使用影响因素和英语损耗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同时,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县城,以商业街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调查英语在我国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从中管窥英语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语言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在清楚了解目前英语在我国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助推我国语言规划研究前进一小步,为外语规划的制定提供前期调查数据,同时也为国家语言文字法规的重新修订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为八章,内容框架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概述了语言及语言使用研究的重要性及不足之处,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回顾了汉语和英语接触之初,人们使用英语的情况、对待英语的态度以及当时中国政府的外语政策。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始于民间,中国人最初接触英语是出于贸易往来需求和实用目的。英语在我国的发展既有自下而上的传播,同时也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第2章语言规划研究概述。本章对语言规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述了我国语言规划研究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我国外语规划研究的缺失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语言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费什曼(Fishman)的语言域理论、斯波斯基(Spolsky)的语言管理理论。第3章文献综述。本章对国外语言使用情况普查、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语言使用情况普查、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我国大陆缺少人口普查中的语言普查,仅进行过一次全国范围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没有定期、持续地进行语言普查。我国大陆外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非常有限,尤其缺少对于使用人群占绝大多数的英语使用情况专项调查。语言学界对外语使用情况的研究相对匮乏,有的分析和研究构不成体系。我们无从知晓新世纪以来我国语言状况、外语使用情况、人们对语言的态度。第4章实证研究过程。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信效度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第5章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结果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被调查者的基本背景信息。其次,分析了人们的英语能力:包括英语学习年限,在校学习时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水平,现在的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能力,取得的英语证书。再次,分析了人们的英语使用情况:包括英语总体使用频率、使用程度和使用效果,在不同交际场合的使用,与不同交际对象的使用,在特定情境的使用,使用英语的原因,汉英夹杂使用情况,副语言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英语遇到的困难。同时分析了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英语使用的差异性。最后,分析了人们的语言态度:包括个人对待英语及其他外语的需求,单位对英语的需求,家庭对待子女英语学习态度,公共领域外语使用的态度,对待英语文化的态度,对待汉语的印象,对待英语的印象和对待语言规划的态度。研究发现人们的英语能力普遍不高;英语总体使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人都处于勉强说几句的程度;在虚拟域使用英语的频率高于公共域,单位和家中很少使用英语;朋友之间使用英语的频率最高;生活情境中的英语使用频率高于工作情境,常见于看电视、电影,听广播、歌曲等;经常汉英语码混用的人很少。人们认为能用英语进行一般交际即可;对会话能力的需求最多;单位提供英语培训的机会非常少;人们倾向于子女在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人们对英语文化缺乏了解等。第6章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章使用SPSS20.0和AMOS20.0,探索性地构建了英语能力、英语使用和语言态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在校英语水平对英语总体使用情况的影响最大;英语文化对英语总体使用情况有中度影响,汉语态度对在校英语水平和英语态度有中度影响,进而影响英语总体使用;汉语态度通过影响英语态度进而影响英语文化,最终影响英语总体使用等。第7章英语损耗情况分析。本章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和AMOS20.0,分析了在职人员的英语损耗情况及影响因素,同时进行了英语损耗群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在职人员英语损耗程度较大。随着英语交际的增多,对英语文化了解的加深,英语损耗程度会减弱;相反,英语交际越少,对英语文化知之甚少,英语损耗程度会越强。损耗前英语水平、英语态度、英语文化都通过影响英语交际,进而对英语损耗程度产生影响等。第8章语言景观英语使用情况。本章首先对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概述。运用斯波斯基(Spolsky)的语言管理理论、Scollon&Scollon的场所符号学理论,实地调查了十五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商业街的语言景观状况、外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语言景观体现的英语和汉语的权势关系,以及语言规划的落实情况。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官方政府对待语言的态度有所不同;英语在语言标牌中大量使用。官方标牌的优势语言全部为汉语;非官方标牌中出现了将英语作为优势语言的现象;英语在商业标牌中的象征功能大于信息功能等。结语。本部分从重视语言调查、加强语言规划研究、制定外语规划、加强语言及其文化学习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语言使用情况、参与语言调查研究,科学地规划语言,正确处理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各司其职,构建和谐的语言社会。

齐伟钧[2](2010)在《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目的是试图将成人外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终身学习的框架与理论,讨论适合国内成人学员的外语教学途径与方法,重点分析并探讨特别是那些同翻译(笔译和口译)技能培训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根据200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贝伦行动框架》宣言:“从生到死”的终身学习是一门哲学,一种概念框架和所有形式教育的组织原则。它包容一切,是一个知识社会前景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全面与综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学历、非学历和非正式的学习,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青年与成人学习者。同时,成人教育在应对现代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挑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机遇,也包括在跨地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间进行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可能。在新的世纪里,当社会在迅速改变、经济在飞速发展时,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与后现代的时代,就有必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如此,除非是因为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原因,没有人会因为无法接受教育而被时代所淘汰。正如保罗·弗莱雷所告诉我们的:终身学习帮助我们--以个人或集体的力量--了解世界、改变世界。用他的话说,“没有人是完全无知的。没有人无所不知。我们所有人都缺乏某些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继续学习。”成人教育可以为我们所有人确保一个美好的未来。在人生的所有阶段,教育具备改变能力。它赋予我们知识和技巧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有证据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益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提供优质学习机会是最聪明的减少不平等和促进更和谐与公正社会的策略之一。显然,在全球化的时代,成人学习与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一些代表团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牵头,说服其成员国就一种统一的“第二语言”达成共识,并在这些国家的所有学校教授这一语言,从而提供一种全世界流通的交际语言。半个世纪后,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大会通过的《贝伦行动框架》宣言敦促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为了“参与,融入和公平”,我们要致力于“支持各种本土语言读写的发展……,同时充分发展为扩大交际的第二语言教学。”这说明,成人二(外)语教学始终是并且日益成为全世界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这个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掌握二语或外语能更好的支持成人的职业生涯;并且,从长远计,成为他或她的优势。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外语或第二语言培训,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所下的定义,它包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里所有形式和层次的教育过程,除了一般的知识外,还涉及学习技术,相关的科学,获取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对相关职业的态度和熟悉度。”在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商业、技术和专业的发展。这些发展需要我们称之为能力的知识、认识和技巧。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中,能力,也包括个人的外语或第二语言能力,是经济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已得到现代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Grow (1993)在其文章《为自我导向学习模式辩护》中给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作了简要的定义和概括:(1)学员可以进一步发展其学习控能(learner control),而只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并不能确保其已具备高度的学习控能。(2)教师可以协助学员的这一进展,不仅是通过培养学员的基本知识,还可以通过整合其元技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控能。(成人学习)课程的设计在让学员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须逐步提高其学习控能。教师可以富有成效地转变教学风格,以刺激或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行性。(3)教学没有唯一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风格的教学。好的教师会根据学员的现状,帮助其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我导向学习。(4)学习控能的程度高低,部分取决于(学员的)现状,部分取决于学员将技能和元技能向新方向转移的能力。Grow提到的元技能是成人学习者所特具备的,如果能得到充分和准确的应用,将有利于成人完成其学习任务。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成人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人需要认知能力和认会能力去执行学习的任务,同时,需要元认知能力去了解如何并确保该任务的圆满完成。元认知能力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自我评估,即评估自己认知的能力,和自我管理,即管理自己认知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成功的成人学习者会应用其一系列的认知技能;效率高的教师也会充分考虑成人学员这些技能的发展。根据针对自我评估的研究:能熟练地进行认知自我评估的学员,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他们在任务型教学中比不了解自己能力的学员会有更好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完成其任务。众所周知,在中国,掌握一门外语是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两个基本能力之一(另一基本能力为计算机技能)。中国有如此多的外语学习者,几十年来外语培训一直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级别的外语水平证书。我们知道,语言使用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外语习得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成人学习外语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如何可以学好一门外语,以及我们如何能最好地利用一门外语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提出并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提出、倡导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种学习方法。我们已知的不仅有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还有七十年代的认知法与交际法,八十年代的新浸泡法和基于内容教学法,以及新世纪开始流行的多元智能法。不过,在中国,我们学习的外国语言,如英语,是既非官方语言,也不是常用的语言,以上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被证明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更不用说取得好的和卓越的成效了。本文因篇幅有限,不可能详尽阐述和一一说明上述所有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同时,本文重点探讨综合翻译教学(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 Approach简称CTA),因为笔者以为,这是最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之一。关于哪一种教学方法或学习策略更适合中国学员,这样的争论自我们开始学习外语就已存在,而且日益激烈。Ferguson (1964 1971 1975 1981)提出二/外语学习者的简化语言,如:像婴儿那样说话、同老师和外国人交谈那样的语言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Selinker (1969 1972 )提出的中介语的概念及其意义,尽管有人认为中介语会导致是语言上的僵化,仍然得到了很详细的探讨。还有Nemser的近似体系(1971)、Corder的特有方言(1971)和学习者语言(1978)等。无论用什么术语和概念,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的语言学习者,特别是成人学习者,将不得不通过同他们获得母语时所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二(外)语。当我们谈到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他们在学习的不只是一门同其母语截然不同的外语,而且还是在不利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外语学习努力会不断、反复地受到其他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干扰,甚至被抵消。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无法以他们获得母语的方式去学习一门外语。在另一方面,成人语言学习者也有优势:他们不断完善的元认知技能会为他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便利,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取那种能开展相对顺利和有效交际的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M. Canale & M.Swain 1980 )很明显,我们需要构建一种专门为成人设计的外语学习方法,适合他们的学习目的和需要,考虑他们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以及更好地利用他们的元认知和母语能力,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切实、有益的结果。本文中提出的新综合翻译教学方法同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重点是放在语法因素,如:词汇、句子结构等。而翻译,主要是笔译,是用来确认和巩固学员的语法能力的。而在综合翻译教学中,学习者的语法能力是一个前提条件,翻译,特别是口译和视译,有多种用途:它体现了学习者的综合语言技能;在语言实践中,它又增强了这些语言技能;它可确保学习者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技能。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的成功,首先须满足以下的四个条件: (1)不同来源的大量输入和富有意义变化的详尽输入;(2)足够机会在真实场景中的真正使用语言; (3)重点在形式上的即时有效的纠错反馈; (4)遵循学习者规划和发展潜能的个性化内容(Egbert,Chao & Hanson-Smith,1999; Gee,2003; Pennington 1996;Zhao,2003)。但是,对国内的成人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缺乏可以理解的、深入和全面的语言输入;他们没有尽可能多地使用目标语的机会;他们通过目标语展开的社会交流是事先设计好的;学习者很难发展并维持相应的学习环境。本文中讨论的上海外语口译证书项目(Shanghai Interpreting Accreditation简称SIA)首先要求考生接受深入和全面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笔译和口译技能的训练。在编写项目培训教材时也以此为宗旨。SIA培训与考试鼓励成人学习者尽可能使用目标语(母语和外语)去双向翻译或口译,这样的翻译或口译是有意识的但不是事先设计好的。通过翻译或口译等培训,成人学习者可以建立及维持自己的一个“学习环境”,并且可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SIA课程并不只是针对未来的译员,也适合大多数想要改善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成人外语学习者,即便他们离开了学校,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Cooper和Greenbaum (1987)为外语学习者描绘了一个不同于Giles的容纳模式,正如他们所说,是范围更广的模式。根据他们的定义,容纳是指“讲话者根据所认识到自己和听众之间的互动而进行的讲话调整。”他们提出了四种互动类型:口语表达、背景知识、群体或亲密关系、能力。口语表达和背景知识是属于知识的范畴,团结或亲密关系则属于感觉的领域,而能力就是指行动。关于语域的定义,他们的建议是简化(simplification)和规范(wellformedness)。简化的意思是指更少的句法、更短的话语、更高频率的词汇和更慢的语速。规范的意思是指话语在表面结构上符合语法要求。如何才能同时做到简化和规范?两者平衡的位置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在口译技能的训练中找到答案;因为口译训练中可以满足“外国人说话”的典型条件,那就是:简化、匹配、群体和失真。(Bernard Spolsky 1989)在我们对口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这些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再次证实了本文针对成人英语学员讨论上海外语口译项目的必要性。本文的正文从第二章开始,将现代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一简要地整体介绍。随后,文章就国内成人外语教育的相关领域展开讨论,如: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以及开放和远程教育等。鉴于国内大多数成人外语学员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外语测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语言测试以及相关的应试培训进行探讨。同样,也有必要介绍一下并且分析专门为国内成人外语学员而编写的相关外语教材,如:英语教材。本文第三章阐述成人外语教育理论和外语教学模式,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与终身教育的密切关系,探讨成人外语学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经验性教学,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以及在成人教育中认知与认会的关系等。本文第四章强调综合语言技能对成人外语学员的重要性,概括了不同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的要点及其发展,特别是那些比较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员的教学模式,例如:(语法)翻译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口译教学与技能培训。第五章阐述针对国内成人学员的口译技能测试,其理论与实践,当然,也包括针对性的外语培训。因此,最后在第六章,本文作者的观点是:考虑到国内的二(外)语习得条件,针对国内的成人外语学员,我们要积极提倡综合翻译/口译教学与培训,以提高其外语学习的效果。总而言之,“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火车头’和‘正常顶点’,是终身教育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标志。没有发达、成熟的成人教育,不可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顾晓波2010)在成人教育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所提倡和探讨的综合翻译教学与培训,特别是其中的口译培训,其时效性、交际性、实践性、经验性、双语性和综合性等要素符合国内成人外语教学的特征,应该引起成人外语教育界的重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秦毅[3](2002)在《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文中研究说明

宋飞[4](1999)在《关于科技英语中连词的汉译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英语的翻译同样存在着“貌合”与“神合”的问题,即“形合与意合”或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特别是连词在科技英语中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应值得注意。本文意通过几个常见的连词从其本义与变义英汉比较研究它们的汉译问题。

程智[5](2021)在《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对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Home Questionnaire)进行汉化并将其用于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进而分析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建设社区养老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rislin模式对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CSNHQ)进行顺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CSNHQ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经济层次不同于2020年8-10月在武汉市江汉区、汉阳区、硚口区、东西湖区各选一家,共4家社区养老院17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评价问卷的信效度。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答案分布法、决断值分析及相关系数法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共同评价问卷的信度;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经济层次于2020年10月-12月选取武汉市汉阳区、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各两家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共266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采用Epidata3.1双人录入数据,SPSS23.0分析数据,统计描述时,定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描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共有34个条目,信效度良好;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3~0.933;问卷重测信度为0.940,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8~0.991;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89,其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837~0.92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194%。本研究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得分为128.58±22.19,高于平均分的人数占比53.76%。餐饮及活动是得分最低的两个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Barthel指数评定得分、自觉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主观感受、亲友探访频率是影响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对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Home Questionnaire)进行汉化,中文版问卷包含6个维度34个条目,与原问卷理论结构一致,中文版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评我国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本研究中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水平中等偏上。性别、年龄、职业、Barthel指数评定得分、自觉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主观感受、亲友探访频率是影响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政府应提高老年人福利减轻养老负担、弘扬敬老传统美德;社区养老院应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饮食、宣传锻炼的重要性、提供多种活动参与途径、劝导子女多看望及与医疗中心合作。

李绍青,王宏印[6](2020)在《翻译名师是如何炼成的——专访王宏印教授》文中指出本文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着书立说、为人处世等四方面探索了中国翻译学名家王宏印老师的成功之路,对学人成器、导师教学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晓彤[7](2017)在《基于汉语高频词联想场的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对比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对语言意识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语言意识已成为其研究主体。因此,它也成为对语言、意识、文化等问题进行整合研究的学科。在对语言意识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其语义结构及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汉语高频词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它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长期、稳定存在的。汉语高频词被使用的普遍性,体现了其在中国人语言意识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汉语高频词及对应俄语词进行语言意识研究,会让我们了解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在中俄大学生的意识里是以怎样的联想场呈现的,这种呈现方式又是如何体现中俄两国人民语言意识特色的,关于此方面尚无系统研究。本文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理论为基础,参考汉语高频词研究,借助自由联想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汉语高频词及对应俄语词联想场进行分析,探讨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差异,并揭示其形成原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概述了语言意识理论、语言意识研究方法及高频词语言意识的研究。第三章汉语高频词研究基础,描写了对生成汉语高频词表的语料库、基于汉语语料库的词频表研究、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现状。第四章描述了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和假设、被试、实验材料、实验设计与程序、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果。第五章汉语高频词俄语对应词的联想场描写,对汉语高频词俄语对应词的选定过程进行了描述,呈现了俄语对应词自由联想实验过程及联想场,并对俄语对应词联想场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中俄联想实验结果对比,通过对汉俄联想场的对比,揭示中俄言语思维方式特点进行对比及中俄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希望本论文能够丰富中国及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语言意识的实证研究,为高频词研究提供借鉴。

刘艳君[8](2017)在《《欧洲人工林技术》(第2章和第9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英汉翻译项目报告。项目文本选自《欧洲人工林技术》(Plantation Silviculture in Europe)一书,该书研究了欧洲人工林发展,包括影响人工林的环境和社会因素。我国是营林大国,先进的欧洲营林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该书的翻译将会有助于指导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生产活动。译者负责翻译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九章,第二章:人工林的产量和长期生产力。第九章:营养和肥料。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部分:引言,项目描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结论。重点为案例分析,从传统翻译方法和谷歌翻译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译者从顺译法,分译法,增减译法和换序法等角度结合案例对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译者将使用谷歌的心得和体会,从专业术语,专有名词,普通词汇,简单句和复杂句的角度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翻译实践项目,作者了解了人工林知识,总结了翻译方法,并对谷歌翻译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作者体会到如何运用机助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对同类文本的翻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小丹[9](2014)在《里应外合:新东方教育培训传奇的“秘密”》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教育培训不断发展蔓延,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由于缺少了制度化教育的那些条条框框,总给研究者们一种凌乱而抓不住重点的感觉,这可能也是教育培训一直处于教育研究边缘地位的一个原因。而理论研究的边缘化与国家政策的若有若无,恰巧又给了它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外部环境与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培训也不例外,抓住一个典型,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对整体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新东方”就是教育培训界的一个典型,它的“受宠”是整个教育培训热的缩影。论文展现了“新东方”的发展及现状,重点探析了“新东方”如何从自身内部迎合外部大众社会的需求,里应外合,成就了自己。进而,作者由教育培训回到制度化教育,找寻两者的共同点,反思当下的教育需求。具体来说,外部社会中大众应试需求强烈,同时因风险随时触及自身而感到焦虑,又渴望向他人彰显自己的身份,这一切给教育培训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应试的强大需求迫使人们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寻找着可以成功应试的捷径;风险随处可遇,引发了高度的焦虑,迫使人们陷入“武装”自己的热潮之中,教育成为个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着高等教育,导致学历的贬值,迫使人们寻求制度化教育之外的途径获取更多的资本以应对风险;消费的狂迷之中,生产已远远超过人们的实际物质需求,意义消费逐渐占据了上风。教育成为意义消费的一个典型,从教育的品牌到课程的设置,甚至地址的选择无不彰显着地位,象征着身份,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更多关注的是教育带来的附加值和接受教育这个行为。这三种特征相互杂糅混合,构成了大众社会。“新东方”正是抓住了大众社会的种种特征,从内部进行建构,从而“俘获”大众的芳心。针对大众彰显身份的需求及对品牌的迷恋,“新东方”以“课程分层”和“核心地段”为支撑,建构了一个看似“高端”的教育品牌,具有高度的识别性;深谙大众渴望成功及应试的强烈需求,“新东方”以“教学速成”和“技巧灌输”为指向,确立了“我就是为应试服务”的理念;面对大众追求安全感及信任的缺失,“新东方”以“专家效应”和“媒体舆论”为帮手,打造了一个专业而可靠的形象。就这样,大众社会的“无形赞助”遇上了新东方教育培训的“有意迎合”!在当下的社会,“过程的享受”已渐渐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追求“速度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透过“新东方”的规模扩张,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教育培训的迅猛增长。另一方面制度化教育也在快速地发展着,且二者都奉行“快”字当先的准则。以教育培训为代表的非制度教育与制度化教育共同快速发展,反映着人们越来越强的教育需求,这种需求甚至已经走向过度,过度教育需求背后是教育地位的上升和教育指向的转变。过度教育需求未能满足或教育需求满足之后预期结果没有出现,都让教育背上很多的骂名,从专家的批判到常人的谈资,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在中国,“给学生减负”这一口号早已被高调地提出,但数年之后未见成果。或许,我们应该反思,在给学生减负之前是否先要为教育减负,过多的期待一起指向教育只能导致“教育无用论”的盛行。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10](2007)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演变过程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33例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选用经研究发现表达阳性率较高的一组髓系CD抗原,即MPO、CD117、CD13、CD33、CD14、CD15、CD11b、HLA-DR、CD34来动态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各亚型的微小残留病。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在诱导缓解化疗前,诱导缓解化疗后和化疗6月时进行检测,共3次,第一次用于检测免疫分型,后两次用于检测微小残留病,诱导缓解化疗结束后根据治疗效果分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然后继续进行巩固化疗并动态随访,每3个月一次,化疗6月时再根据治疗效果分持续缓解组和复发难治组,通过统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 33例AML患者初诊时免疫表型中这组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19.98%,诱导缓解化疗后为10.50%,化疗6月时为8.625%,可见总阳性表达率随着治疗的进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2)缓解组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缓解组MRD阳性;未缓解组的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未缓解组MRD阳性;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未缓解组MRD水平高于缓解组;3)化疗6月时持续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髓系抗原总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可见持续缓解组的微小残留病仍阳性。结论:1)利用MPO、CD117、CD13、CD33、CD14、CD15、CD11b、HLA-DR、CD34这一抗体组合可以较好的检测AML微小残留病,有临床应用价值;2)化疗6月时诱导缓解化疗后处于细胞形态学持续缓解状态的患者尚未达到免疫学水平的缓解。3)应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研究AML微小残留病与其临床演变过程的关系,为达到免疫学完全缓解乃至“分子缓解”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规划视角下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语言及语言使用研究
    1.2 汉语和英语语言接触研究
第2章 语言规划研究概述
    2.1 语言规划概念界定
    2.2 我国语言规划研究
    2.3 我国外语规划研究
    2.4 语言规划理论基础
        2.4.1 费什曼的语言域理论
        2.4.2 斯波斯基的语言管理理论
第3章 文献综述
    3.1 国外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3.2 国外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3.2.1 移民外语使用情况
        3.2.2 从业人员外语使用情况
        3.2.3 外语社会需求
    3.3 我国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3.3.1 大陆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3.3.2 港澳台地区语言使用情况普查研究
    3.4 我国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3.4.1 大陆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3.4.2 港台地区外语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第4章 实证研究过程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意义
        4.2.1 理论意义
        4.2.2 现实意义
    4.3 研究内容
        4.3.1 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
        4.3.2 语言景观英语使用情况
    4.4 研究方法
        4.4.1 定量研究
        4.4.2 定性研究
        4.4.3 统计分析方法
第5章 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结果分析
    5.1 在职人员基本背景信息
    5.2 在职人员英语能力
        5.2.1 英语学习年限
        5.2.2 在校英语水平
        5.2.3 现在英语能力
        5.2.4 取得英语证书情况
    5.3 在职人员英语使用情况
        5.3.1 英语总体使用
        5.3.2 在不同交际场合的使用
        5.3.3 与不同交际对象的使用
        5.3.4 在特定情境的使用
        5.3.5 使用英语的原因
        5.3.6 汉英语码混用
        5.3.7 副语言的使用
        5.3.8 使用英语遇到的问题
    5.4 在职人员语言态度
        5.4.1 个人域外语态度
        5.4.2 单位域英语态度
        5.4.3 家庭域英语态度
        5.4.4 公共域英语态度
        5.4.5 英语文化态度
        5.4.6 汉语和英语印象对比
        5.4.7 语言规划态度
第6章 英语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6.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1.1 信效度分析
        6.1.2 因子分析
        6.1.3 模型假设
        6.1.4 构建模型
        6.1.5 模型拟合
    6.2 结果分析
        6.2.1 影响测评
        6.2.2 英语总体使用情况测评
第7章 英语损耗分析
    7.1 英语损耗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1.1 因子分析
        7.1.2 模型假设
        7.1.3 构建模型
        7.1.4 模型拟合
        7.1.5 模型结果分析
        7.1.6 英语损耗情况测评
    7.2 英语损耗群组分析
        7.2.1 性别
        7.2.2 年龄
        7.2.3 损耗时间
第8章 语言景观英语使用情况研究
    8.1 语言景观研究概述
    8.2 理论基础
        8.2.1 斯波斯基的语言管理理论
        8.2.2 Scollon R和Scollon S的地理符号学理论
    8.3 研究设计
        8.3.1 研究对象
        8.3.2 数据收集
        8.3.3 分类方法
    8.4 研究结果分析
        8.4.1 不同规模城市语言景观概况
        8.4.2 官方标牌和非官方标牌的语言类型
        8.4.3 优势语言
        8.4.4 英语在我国不同地域的传播及影响情况
    8.5 对语言景观研究的建议
        8.5.1 语言景观的研究范式要清晰
        8.5.2 适时进行共时和历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ERIVATIONS (略语表)
第一章 引论
    1.1 本研究的社会与教育背景
    1.2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发展中的中国成人外语教育
    2.1 引言
        2.1.1 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2.1.2 关于成人教育
        2.1.3 关于成人教育的特征
        2.1.3.1 成人教育知识的经验性和应用性
        2.1.3.2 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
        2.1.3.3 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之方法
        2.1.4 关于成人学习外语
    2.2 外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2.2.1 引言
        2.2.2 社区教育
        2.2.3 社区外语教育与教材
        2.2.4 职业教育
        2.2.5 职业外语教育与教材
        2.2.6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2.7 成人外语高等学历教育与教材
        2.2.7.1 以外语为专业的学历教育
        2.2.7.2 以外语为课程的学历教育
        2.2.7.3 证书与学分/ 课程转换制度
        2.2.7.4 关于成人学历外语教学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2.2.8 开放式教育
        2.2.8.1 自学考试与成人外语教育
        2.2.8.2 广播电视大学与成人外语教学
        2.2.8.3 “学分银行”与成人外语习得
    2.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外语习得研究
        2.3.1 现代网络资源的发展与普及
        2.3.2 网络学习的社会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
        2.3.3 网络学习的教学性存在
        2.3.4 关于网络和网络外语教学
        2.3.5 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成人外语教学的优势
        2.3.6 网络与外语习得环境
    2.4 非学历成人外语考试与培训
        2.4.1 托福、雅思考试与出国留学
        2.4.2 其他相关非学历成人外语考试
        2.4.3 非学历成人外语培训
        2.4.4 非学历成人外语培训机构
        2.4.5 问题与对策
    2.5 成人外语教材研究
        2.5.1 本土教材:许国璋英语
        2.5.2 引进教材:新概念英语
        2.5.3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
        2.5.4 口语口译教材:解决“聋子或哑巴外语”的关键
    2.6 小结
        2.6.1 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2.6.2 成人外语教育的贡献
第三章 成人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
    3.1 引言
    3.2 成人外语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3.2.1 外语的实践性
        3.2.2 外语的社会性
        3.2.3 外语的交际功能
        3.2.4 外语与终身教育的密切关系
        3.2.5 国内外对外语教育的重视
        3.2.5.1 英国外语教育发展规划
        3.2.5.2 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3.2.5.3 中国的外语教育“热”
    3.3 成人外语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3.1 问题一:成人外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差
        3.3.2 问题二:成人外语教育在教学手段上相对落后
        3.3.3 问题三:成人外语教育的时间与效率
        3.3.4 成人外语教育的主要特点
        3.3.5 后现代主义与成人外语教育
    3.4 成人外语培训模式研究
        3.4.1 经验性教学
        3.4.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与实践
        3.4.3 基于交际需要的成人外语培训
        3.4.3.1 成年人外语交际有效的基本条件
        3.4.3.2 符合成年人交流的外语习惯用法
        3.4.3.3 符合成年人交流的得体外语话语
        3.4.3.4 成年人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立体结构性
    3.5 从认知到认会的外语习得过程
        3.5.1 成人外语习得的认知领先
        3.5.2 母语和外语习得之不同
    3.6 小结
第四章 综合技能、翻译与二(外)语习得
    4.1 引言
    4.2 综合英语技能在成人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4.2.1 掌握英语语音语调的必要性
        4.2.2 掌握英语词汇和句法的必要性
        4.2.3 掌握英语翻译技能的重要性
    4.3 外语教学法与成人外语习得探讨
        4.3.1 什么是二语或外语
        4.3.2 翻译教学法及其沿革
        4.3.3 交际/ 功能教学法的兴起
        4.3.4 “多元智能教学法”
        4.3.5 任务型教学与成人外语习得
        4.3.6 口译技能与成人外语教学
        4.3.7 口译教学
        4.3.7.1 口译教学的必要性和综合性
        4.3.7.2 口语与口译教学的基本原则及语言技能
        4.3.7.3 口语与口译教材的编写
        4.3.7.4 口译教学的实施要点
    4.4 小结
第五章 口译测试理论与实践探讨
    5.1 引言
    5.2 口译测试的理论依据
    5.3 口译考试分析
    5.4 口译测试的评分标准
    5.5 小结
        5.5.1 以翻译为重点的考试与培训
        5.5.2 考试与培训的综合技能及应用性特征
第六章 结论: 启示与思考
    6.1 关于成人学习外语
    6.2 关于成人外语教学
    6.3 关于综合翻译教学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一: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1)
附录三: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2)
附录四: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3)
附录五 相关成人外语考试简介

(3)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1 译作suffer from
2 译作develop
3 译作have
4 译作get
5 译作strike
6 译作affect
7 译作with

(4)关于科技英语中连词的汉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合法与意合法
二、连词的变义及翻译

(5)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
2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评估工具研究现状
    2.2 社区养老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3 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汉化
    3.1 英文版CSNHQ的汉化
        3.1.1 问卷的顺译
        3.1.2 问卷的回译
        3.1.3 问卷的文化调试
        3.1.4 目标人群预调查
    3.2 中文版CSNHQ的信效度检验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资料的收集
        3.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2.5 质量控制
        3.2.6 伦理原则
    3.3 结果
        3.3.1 问卷汉化和文化调试一般专家的一般资料
        3.3.2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
        3.3.3 问卷的汉化修订
        3.3.4 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
    3.4 讨论
        3.4.1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的汉化
        3.4.2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3.4.3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4.4 中文版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5 小结
4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4.3.2 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满意度现况
        4.3.3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讨论
        4.4.1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人一般情况特点及满意度现状
        4.4.2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人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政府方面
        5.2.2 社区养老院方面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的创新之处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授权
附录B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Nursing Home Questionnaire
附录C 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
附录D 社区养老院入住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E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附录F 专家文化调试及内容效度指数测评表
附录G 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翻译名师是如何炼成的——专访王宏印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从科研到教学,从硕导到博导,他研究出色,探索为本
从西学到国学,从哲学到文学,他由博返约,博大精深
从考研到读研,从毕业到就业,他关怀学生,意切情真
从读者到学者,从学子到名师,他高尚做事,低调做人
【采访后记】

(7)基于汉语高频词联想场的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一)内容创新
        (二)成果创新
    注释
第二章 语言意识理论及研究方法
    一、语言意识理论
        (一)语言意识的概念和界定
        (二)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
    二、语言意识研究方法及工具
        (一)自由联想实验
        (二)俄罗斯《联想词典》
    三、高频词的语言意识研究
    注释
第三章 汉语高频词研究基础
    一、生成汉语高频词表的语料库介绍
        (一)语料库简介
        (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
    二、基于语料库的词频表研究
        (一)基于语料库的词频统计
        (二)词频现象
        (三)现代汉语语料库词语分词类频率表
    三、汉俄高频词语言意识对比研究现状
    注释
第四章 汉语高频词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
    注释
第五章 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的联想场描写及分析
    一、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的选定
    二、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自由联想实验描述
        (一)实验目的及假设
        (二)被试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设计与程序
        (五)实验结果
    三、汉语高频词对应俄语词联想场描写及分析
    注释
第六章 汉俄联想实验结果对比
    一、汉俄联想场对比
    二、中俄大学生言语思维方式特点
    三、中俄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
        (一)中国人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
        (二)俄罗斯人语言意识民族文化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欧洲人工林技术》(第2章和第9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项目描述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1.3 项目要求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控制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总体翻译策略
    3.2 翻译方法
        3.2.1 顺译法
        3.2.2 分译法
        3.2.3 增减译法
        3.2.4 换序法
    3.3 谷歌翻译案例分析
        3.3.1 专业术语
        3.3.2 专有名词
        3.3.3 普通词汇
        3.3.4 简单句
        3.3.5 复杂句
第四章 结论
    4.1 经验与收获
    4.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术语表
附录二 原文及翻译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里应外合:新东方教育培训传奇的“秘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东方”:制度化教育之外的一个传奇
    第一节 新东方教育培训历史回顾
        一、创办情况
        二、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东方教育培训发展现状
        一、教育培训范围的扩张
        二、招生数量的不断上升
        三、师资基础的不稳
第二章 外部之探:大众社会的“无形赞助”
    第一节 大众社会下的一个选择
        一、“新东方”:教育培训热的一个缩影
        二、大众社会下的理性、自由与合理化的交杂
    第二节 揭开大众社会魔力的面纱
        一、应试的全面包围
        二、风险带来的集体焦虑
        三、消费的符号象征
第三章 内部之析:“新东方”建构模式的“有力支撑”
    第一节 新东方教育培训的品牌建构
        一、大众的需求:教育需要品牌
        二、投众所好:新东方教育品牌的建构
    第二节 新东方教育培训的课程建构
        一、应试课程的庞大阵容
        二、课程分层的符号象征
第四章 由教育培训走向制度化教育
    第一节 教育:“快”字当先
        一、微观透视:教育培训是个急性子
        二、宏观远眺:制度化教育步履匆匆
    第二节 过度教育需求何去何从
        一、过度教育需求产生的背后
        二、教育无力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10)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
        1.3 对照组
        1.4 治疗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流程图
        2.2 流式细胞术检测
        2.3 细胞形态学检查
    3. 统计学方法
        3.1 样本含量
        3.2 统计分析
结果
    1.初诊时免疫表型特点
    2.诱导缓解化疗结束时免疫表型特点
    3.化疗6月时免疫表型特点
    4.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
    5.化疗6月时持续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规划视角下英语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研究[D]. 张红军. 吉林大学, 2019(10)
  • [2]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D]. 齐伟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3]从《职称英语》看“患……病”的英译[J]. 秦毅.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06)
  • [4]关于科技英语中连词的汉译问题[J]. 宋飞. 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04)
  • [5]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程智.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6]翻译名师是如何炼成的——专访王宏印教授[J]. 李绍青,王宏印. 东方翻译, 2020(03)
  • [7]基于汉语高频词联想场的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对比研究[D]. 李晓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8]《欧洲人工林技术》(第2章和第9章)翻译实践报告[D]. 刘艳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里应外合:新东方教育培训传奇的“秘密”[D]. 张小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10]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观察[D].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来自“专业职称英语”的“患有...疾病”的英文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