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脑的可塑性与智力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娇[1](2021)在《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文中认为重度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度抑郁症发病率高、诊疗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经过数年的基础科学、临床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研究,重性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仍未得到很好的理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安全且无创的观察大脑神经解剖区域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其中,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functional MRI,BOLD-fMRI)技术,可以研究静息态/任务诱导情况下血液流经大脑时的流量和氧气使用情况,从而拓宽我们对大脑在健康以及疾病条件下的运作模式的理解。近年来BOLD-fMRI技术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依然持续受到欢迎,但目前这种技术的潜力仍然未被全部开发。因为先前的研究大都没有考虑检测脑白质组织中的神经活动,而关于大脑功能以及疾病脑功能异常表征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脑灰质作为载体。相反,脑白质信号经常被当作生理噪声回归掉,或者使用灰质模板去除脑白质功能激活结果,抑或选择性地汇报脑灰质激活结果。脑白质中的BOLDfMRI信号作为脑功能潜在指标的性质、解释和相关性仍在探索中,甚至存在争议。本文主要是以MRI为载体,以脑连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不同层次对脑网络方法加以发展,发展多维度探索抑郁症脑网络表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脑白质功能信息探测方法,是本文方法学部分。提出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建立脑白质功能连接预测模型及跨尺度脑白质功能和转录组学融合模型,为探索抑郁症脑功能异常模式提供更全面的视角。首先,提出静息态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图论分析技术,在健康受试纵向BOLD-fMRI数据上,探测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结果发现,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展现出稳定且可靠的小世界属性以及非随机的模块化组织模式。并且,这种网络拓扑属性不易受混淆因素的影响,包括:头动、节点空间距离、全脑信号、脑脊液、节点分割、节点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以及网络阈值选取方法。另外,相较于脑灰质功能连接网络,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展现出较低的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以及较高的节点度和局部效率,表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更具随机网络特性。该研究揭示脑白质功能信息并非随机噪声,并发现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也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小世界属性,为以后探索精神疾病脑网络异常提供新的载体。其次,建立静息态脑白质功能连接对个体智力的预测模型,利用健康受试纵向BOLD-fMRI数据(三次扫描)以及独立样本数据集,构建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大尺度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行为预测模型。结果发现,基于大尺度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以第一次数据为训练集,无论以第一次、第二次、还是第三次的脑白质功能连接作为测试集,都能够预测受试个体流体智力,显示出较好的内部预测(验证)能力。并且,该预测能力不受头动、特征选取方法、脑白质模板选取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以第一次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为特征,可以预测独立样本的流体智力,显示出较好的外部预测(验证)能力,表明基于脑白质功能连接的个体智力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推广性。预测能力较强的特征主要是白质上纵束、深部额叶以及腹侧额?顶叶系统。结果表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为个体流体智力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神经影像标记,从而拓展了脑灰质功能信息来探索脑?行为关联关系。最后,发展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模式探测方法,利用健康受试纵向BOLD-fMRI数据(受试半年内完成四次扫描)、微观尺度的脑基因表达数据和介观尺度的多模态磁共振数据,探索个体变异性模式以及其转录组学机制。结果发现,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在空间上展现出非随机的分布模式,即高级认知网络受试间变异性高,而低级感觉运动网络变异性低。进一步,探测艾伦脑基因表达数据和个体间变异性模式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现与神经元细胞相关的基因主要在个体变异性高的区域过表达,富集在与突触和谷氨酸能相关的通路,并且与大多数精神疾病相关,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而与胶质细胞相关的基因则主要在个体变异性低的区域过表达,富集在与胶质细胞再生相关的通路,并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重要的是,脑白质和灰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展现出特异和共有的富集通路,表明了脑灰白质功能信息的互补性和共有性。此外,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和介观尺度功能变异性(脑血流)以及结构变异性(即:髓鞘化、白质体积、部分各向异性)相关。这些发现强调了结合脑灰白质功能个体变异性对于理解大脑进化和发展、指导疾病干预有潜在的意义。第二部分,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提出抑郁症脑白质功能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维度揭示抑郁症脑网络异常模式;建立抑郁症脑网络异常模式和转录组学融合模型,揭示抑郁症不同层次大脑组织间的联系。首先,采用发展的静息态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探索重度抑郁症病患网络拓扑属性的异常,并建立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模式分类及预测模型。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未用药抑郁症病患的脑白质功能网络展现出降低的归一化聚类系数和小世界属性,揭示病患的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偏向随机化的组织模式。进一步,基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小世界性质(归一化聚类系数、归一化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属性),可以预测病患的抑郁严重程度,并能够对抑郁症病患和健康对照进行区分。结果表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在抑郁症病患的潜在临床应用,为探索抑郁症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全新的客观脑白质功能影像标记。其次,采用建立的脑影像和转录组学融合模型,揭示重度抑郁症患者脑形态学相似性网络异常模式与脑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重度抑郁症患者展现出可重复的形态学相似性网络异常模式。利用艾伦脑基因表达数据,发现与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的基因富集在与突触相关的通路;进一步,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基因表达和抑郁症的异常模式存在关联。结果表明,结合不同维度的脑网络信息,可能会为探索抑郁症的生物学病因提供新的线索。总之,本学位论文以磁共振为载体,发展了脑白质功能连接方法以及建立了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模式识别、预测模型;进一步,建立微观?宏观信息融合模型,探索脑白质功能信息及其抑郁症异常模式的分子机制,从而拓展了探测脑功能活动及连接网路的新视角,并从为探索抑郁症脑网络表征提供了多维度手段。
刘涵慧,李会杰[2](2021)在《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开展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从认知、脑结构和脑功能层面揭示脑老化的机制和规律,进而探索并开发出延缓认知下降的方法和工具,对保持老年脑健康及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脑结构老化、脑功能老化以及脑血流量与脑老化等方面概述了认知老化的神经机制.前人从补偿和去分化角度构建了多个认知老化理论和假说,然而,这些理论和假说较少考虑到脑结构老化、静息态研究及脑血流量的研究发现.坚持规律的运动、多做一些认知参与的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认知功能并延缓认知与脑老化.在老化认知神经科学未来发展方向上,从认知老化理论的发展以及成人毕生发展视角,对脑老化的脑功能网络研究、脑老化与可塑性以及基因对脑老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最后,本文从建立中国成人毕生发展行为-基因-脑数据库、使用和研发新技术研究认知老化、深入探索有效的脑功能改善方法、开展农村老年人研究及临床老年群体研究等方面,对国内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凌琳[3](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高静[4](2020)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开始从一般教学理论的建构转向对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是教学实践改造与变革的实施者与推动者,教师以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理性指导并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改造与变革。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在依据,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理想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由此才能进一步将理想的教学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现对教学的应然改造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社会历史阶段需要怎样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包括其目标向度是怎样的?有哪些基本维度?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或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难题,对其的认识模糊与定位不准,使教师教学实践迷失方向与教学行动的意志力不足,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的偏离,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建构为着重点,尝试性地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应答。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武器,以“人是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根本教育宗旨下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深化改革为契机,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来探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体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进行理论阐释,并在对其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进行考察与审视,以及对“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推演并建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包括应然追寻、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向。总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围绕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三个层面,遵循“是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的研究思路,具体表现为“理论阐释(第一章)——历时审视(第二章)——理论建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并阐释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指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与主流价值取向下,遵循教学的普遍价值原则、教学过程规律与教学规范,借助一定的方法工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即将应然教学转化为实然教学的意志性能力。这种意志性能力是一种相对于认识能力而言的现实行动能力,即在认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其实质是教师将观念中的理想教学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行动能力,否则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就会因仅停留在意识或观念层面无法“变现”而失去现实效力。为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及其论域,在对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并不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并非等同于教师教学实践逻辑、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在“怎么样”的认识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人类历史分期的划分,追溯、梳理并归纳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奴隶与封建社会时期为“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近代时期是“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现代时期表现为“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且分别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即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容要素如教师主体意识、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规范与教学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共同展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实践理性样态,并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综观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整个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首先在纵向层面总体上呈现为不断向复杂性与高层次演化与发展的趋势;横向层面表现为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及其特定需要,作为完整意义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凸出的重心不同或某一侧面备受推崇。其次,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传统性”,传统是从过去流传下来并进入到现在且关乎着未来,不断地选择性地以不同形式延续着,生存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并与特定社会相互作用而以新的符合需要的形式展现着并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社会实践自身的历史局限,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低层次与片面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只是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阶段,在未来的自由王国里必将实现其自身的和谐与自觉。在“应如何”的价值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性”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趋势,以及“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推演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这一应然向度,其本质内涵为建构教师与学生的完整性以及教学世界的完整性。这一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与条件,即在意识层面对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在制度层面为教师教学行动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在自我养成层面教师应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学的德性自律。其次,在中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向度,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理论架构,包括合理定位教学“人是目的”的根本基点、真实反映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自觉遵循教学正义的伦理原则以及善于运用教学推理的思维方法。最后,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与理论架构为价值导向与理论支撑,提出具体的教学实现路向。立足于微观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遵循先指出教学实践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后阐述教师应该如何建构或实现应然的教学状态的逻辑思路,提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实现路向,包括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以及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以“和谐理性”为具体的理论指引,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第二,研究观点新。本研究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更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将观念建构的理想状态的教学有效且合理地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如何促进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教学如何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此外,还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的状态,旨在建构师生与教学世界的完整性。
李鸽[5](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提出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张荣伟,张旭亚[6](2020)在《个人生命力的基本结构及其教育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个人生命力,即一个人维持自身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之力。个人生命力主要表征为体力、脑力和心力三种存在形式。个人生命力既是一种自在性存在,又是一种自为性存在,是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统一。作为教育者,只有高度重视个人生命力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自觉促进体力、脑力和心力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让受教育者的"个人潜力"比较充分地转化为"个人实力"。
郑梦洁[7](2020)在《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文中提出脑科学作为研究大脑结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产生与发展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关于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停留于理论解读与国外经验的本土化移植阶段,相对缺乏与具体学科结合的研究,将脑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待完善。本研究围绕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具体研究,试图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脑科学是否对教育、小学科学教学起到理论关照作用?当前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应用困境如何?针对理论与现状分析中的问题,该采取如何行动引导教师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总结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人脑的学习机制、脑科学与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学科学义务课程标准,明确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情感优先,认知随后;改进认知,信息加工;意义建构,实践迁移;多元评价,反馈及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从学习环境、情绪体验、认知方式、意义建构以及评估学习5个维度了解小学生科学课堂的表现情况,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反映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情况。最后通过访谈法,从脑科学视角对6名在职在编科学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教师对脑科学的看法、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将脑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的现实困境等。根据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访谈,发现当前科学教师在理论层面,脑科学素养欠佳,脑科学理论相对匮乏,信息获取渠道狭窄,易陷入“神经神话”。在实践层面,注重基于学习环境与情绪体验的教学,但在认知方式与意义建构能力的引导上相对薄弱,缺乏将脑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研究提出如下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关注科学课堂环境,塑造安全有益场域;注重情绪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改善个体认知,促进科学思维发展;聚焦意义建构,优化科学评价体系。
周晖[8](2020)在《珠心算训练对额顶网络的影响及脑网络偏侧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认知训练引起的功能与结构可塑性是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额顶网络作为人脑中负责认知控制的子网络在众多认知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认知训练是如何影响额顶网络的神经响应模式、以及是否会引起脑网络偏侧性的改变还缺少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task-fMR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以及扩散张量成像(DTI)等多模态数据并结合复杂网络的概念对珠心算是否能引起额顶网络神经响应模式以及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偏侧性变化展开探究。研究一通过比较经过20天短期珠心算训练的被试与对照组的任务态神经响应,考察训练是否会引起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变化,并从持续性响应和瞬态响应双机制的角度探究额顶网络的功能可塑性,以及训练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迁移效应。结果发现:1)珠心算训练显着提高了成人的计算能力以及视空间工作记忆绩效;2)珠心算训练影响了计算任务中额顶网络区域的激活模式,具体表现在训练后持续性响应增强而瞬态响应下降,且受珠心算训练影响的脑区大都位于右脑;3)在另外两个视空间相关任务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额顶网络激活模式变化。该结果表明短期珠心算训练能够引起额顶网络激活模式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能迁移到视空间任务中,这可能是珠心算训练提高成人的计算能力以及视空间工作记忆绩效的神经基础。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同一批被试在额顶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以及结构连接上的变化。结果发现:1)珠心算组在训练后的额顶网络内平均连接强度显着大于训练前,且额顶网络连接强度的增强主要是由于双侧顶上小叶之间的耦合增强,并且与短时记忆有显着的相关。2)通过分析双侧顶上小叶之间的白质纤维通路的连接,发现该纤维通路的轴向扩散系数在训练之后有所下降。研究二的结果,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证实短期珠心算训练能引起额顶网络内部连接模式的变化,并可能由此促进了短时记忆的提高。研究三分析了经过五年珠心算训练的儿童纵向追踪数据,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分别构建左右脑网络,探究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脑网络功能偏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的左右脑网络均呈现小世界网络的属性,在训练之前网络参数的偏侧性指标在组间没有差异,而在经过训练之后,发现珠心算组的网络局部效率、聚类系数呈现右偏侧性,而对照组呈现左偏侧性;此外珠心算训练还会引起额顶区域网络属性右偏性的进一步提高。研究三表明珠心算训练可能会改变脑处理信息的策略,由左脑主导的信息处理方式转向由右脑主导的信息处理方式。本论文以纵向追踪的研究方式,从不同角度揭示珠心算训练引起了额顶网络功能以及结构的变化,并首次从复杂网络的角度探究了珠心算训练对脑网络偏侧性的影响,为珠心算操作相比于普通心算涉及到更多的右脑操作提供了定量化的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认知训练引起额顶网络神经可塑性的认识,并为以复杂网络方式探究认知训练对脑网络的偏侧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振红[9](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熊轩[10](2019)在《运动干预改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脑网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聋哑儿童由于没有听力,不能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引发了许多行为和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均与其执行功能发育迟滞有关,亟需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其神经机制涉及多个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然而人脑的运作并不仅取决于单个脑区的活动,而是取决于一个广泛分布的多个脑区整合的动态系统。已有的研究仅在脑功能上初步探索了多个脑区的协同变化关系,但并未涉及到脑网络特征的探索,仍缺乏来自于脑网络机制的证据。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和脑结构协变网络以及脑功能协变网络的影响,为运动干预改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提供新的脑网络证据。方法:从两所特校共筛选出28名聋哑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4名实施组合运动干预,对照组14名在相同的时间常规学习生活。利用执行功能测量工具评价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变化;利用结构磁共振(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联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和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别构建基于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的脑结构协变网络(structural covariance network,SCN)和基于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的脑功能协变网络(functional covariance network,FCN)。采用图论(Graph Theory)方法分析聋哑儿童脑协变网络的小世界属性。结果:(1)运动干预后聋哑儿童抑制功能任务改善[F(1,14)=9.95,P<0.01,ηp2=0.42];刷新功能改善[F(1,14)=9.61,P<0.01,ηp2=0.41];转换功能的时间×组别交互作用[F(1,14)=3.41,P>0.05,17p2=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表现出改善的趋势。(2)运动干预后聋哑儿童右侧小脑前叶(Anterior Cerebellum)以及颖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减少;眶内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medial orbital)等脑区的低频振幅减弱;距状裂周围皮层(Calcarine fissure and surrounding cortex)、角回(Angular gyrus)以及顶下缘角回(Inferior parietal,but supramarginal and angular gyri)等脑区的低频振幅增强(统计阈值设置为P<0.05,未校正,Cluster size为70)。(3)运动干预后聋哑儿童脑结构协变网络和脑功能协变网络的小世界属性更好。结论:(1)运动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行为表现;(2)运动干预可以促使聋哑儿童脑结构和脑功能发生可塑性变化;(3)运动干预可以增强聋哑儿童脑结构协变网络和脑功能协变网络的小世界属性;(4)运动干预所致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改善的机制不仅涉及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变化,可能还涉及结构协变网络和功能协变网络的网络特征变化。
二、人脑的可塑性与智力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脑的可塑性与智力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抑郁症 |
1.2 功能分离及功能整合 |
1.2.1 功能分离及脑区定位 |
1.2.2 功能整合 |
1.3 磁共振成像的脑连接网络 |
1.3.1 脑白质结构连接网络 |
1.3.2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
1.3.3 脑灰质功能连接网络 |
1.4 大脑白质功能 |
1.4.1 脑白质功能的生理基础 |
1.4.2 任务刺激下的脑白质激活 |
1.4.3 静息态下的脑白质功能活动 |
1.5 脑白质与灰质功能的关系 |
1.5.1 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 |
1.5.2 脑功能网络 |
1.6 脑白质功能网络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
1.7 抑郁症脑网络研究 |
1.8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磁共振数据获取 |
2.2.3 数据预处理 |
2.2.4 受试排除标准 |
2.2.5 脑白质功能网络的构建 |
2.2.6 网络全局拓扑属性 |
2.2.7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与智力的相关性 |
2.2.8 重测性分析 |
2.2.9 脑白质与灰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的比较 |
2.2.10 验证分析 |
2.3 结果 |
2.3.1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可视化 |
2.3.2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度分布 |
2.3.3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全局拓扑属性 |
2.3.4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模块化组织 |
2.3.5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全局拓扑属性的重测性 |
2.3.6 脑白质与灰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的比较 |
2.3.7 验证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对个体流体智力的预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流体智力的评估 |
3.2.3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
3.2.4 数据质控 |
3.2.5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构建 |
3.2.6 内部验证的预测模型构建 |
3.2.7 外部验证的预测模型构建 |
3.2.8 置换检验 |
3.2.9 混淆因素的验证分析 |
3.3 结果 |
3.3.1 内部验证I |
3.3.2 内部验证II |
3.3.3 内部验证III |
3.3.4 外部验证 |
3.3.5 排除混淆因素后的验证结果 |
3.3.6 基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流体智力预测模型的一致特征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脑白质功能个体变异性的微观转录和宏观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
4.2.3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分析 |
4.2.4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与基因表达模式的关系 |
4.2.5 基因注释:功能富集分析 |
4.2.6 个体变异性与宏观功能和结构变异性关系研究 |
4.2.7 长程和短程脑白质功能连接 |
4.2.8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的行为解码研究 |
4.2.9 脑白质和灰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的异同分析 |
4.2.10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分布模式 |
4.3.2 个体变异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 |
4.3.3 个体变异性相关基因的细胞类型 |
4.3.4 脑疾病的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
4.3.5 个体变异性与宏观结构的关系 |
4.3.6 个体变异性在行为中的作用 |
4.3.7 脑白质和灰质功能连接特异和共有的通路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抑郁症病患的脑白质功能拓扑异常表征及分类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
5.2.3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构建及网络拓扑属性计算 |
5.2.4 数据质量控制 |
5.2.5 统计分析 |
5.2.6 小世界拓扑属性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
5.2.7 基于小世界拓扑性质的预测及模式识别分类模型 |
5.2.8 重测样本的网络分析 |
5.3 结果 |
5.3.1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
5.3.2 未用药抑郁症病患小世界拓扑结构的改变 |
5.3.3 未用药抑郁症病患小世界拓扑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 |
5.3.4 基于小世界拓扑属性的预测和分类结果 |
5.3.5 重测样本中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验证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抑郁症病患的结构网络异常与转录组学关系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
6.2.3 形态学相似性网络的构建 |
6.2.4 病例-对照分析 |
6.2.5 大脑基因表达数据 |
6.2.6 功能富集分析和细胞特异性分析 |
6.2.7 空模型 |
6.2.8 重测性 |
6.3 结果 |
6.3.1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
6.3.2 抑郁症形态学相似性网络异常模式 |
6.3.3 与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的基因 |
6.3.4 与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的富集通路 |
6.3.5 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基因的细胞类型 |
6.3.6 重测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认知老化的神经机制 |
1.1 脑结构老化 |
1.2 脑功能老化 |
1.3 脑血流量与脑老化 |
1.4 小结 |
2 认知功能干预及脑可塑性 |
2.1 运动干预 |
2.2 认知干预 |
2.3 生活方式影响及干预 |
2.4 小结 |
3 老化认知神经科学未来发展方向预测和展望 |
3.1 认知老化理论的发展 |
3.2 从成人毕生发展视角探讨脑老化 |
3.3 脑老化的功能网络研究 |
3.4 脑老化与可塑性 |
3.5 基因对脑老化的影响 |
4 国内发展路线图 |
(3)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4)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本体诠释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
(一)实践的本质 |
(二)理性的释义 |
(三)实践理性的厘定 |
(四)教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界说 |
(五)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澄明 |
(一)并非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 |
(二)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 |
(三)并非等同教师教学实践逻辑 |
(四)并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
(五)并非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 |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三)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 |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
(五)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 |
四、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 |
(一)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 |
(二)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 |
(三)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 |
第二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时审视 |
一、“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模糊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维持人类生命的延续 |
(三)教学过程规范:自然依附的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以身示范的直观方式 |
二、“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集体规约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促进人的道德性养成 |
(三)教学过程规范:整体意识的规制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身教与言教的混合方式 |
三、“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个体性显现 |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有理性的公民 |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单向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逻辑运演的抽象方式 |
四、“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自我矛盾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标准化的知识人才 |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抽象”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结构性的程序方式 |
第三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必然性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向度 |
(一)多向和谐:应然追寻的横向向度 |
(二)自律自觉:应然追寻的纵向向度 |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条件 |
(一)意识觉醒: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 |
(二)行动自由: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制度保障 |
(三)反思自律: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自我养成 |
第四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理论架构 |
一、“人是目的”:教师合理定位教学的根本基点 |
(一)“人是目的”作为教学根本基点的确证 |
(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是目的”的归宿 |
二、主体自由:教师全面关照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 |
(一)教师自我实现自由与教学自由 |
(二)基于真实需要的学生发展自由 |
三、对象限度: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 |
(一)学生的可塑性是作为“对象限度”的客观前设 |
(二)了解与利用学生的神经活动规律 |
(三)把握与利用教学实践的过程规律 |
四、教学正义:教师自觉遵循教学活动的伦理原则 |
(一)教学的伦理属性作为“伦理原则”的承认前提 |
(二)教学正义的伦理内容原则 |
(三)教学系统的伦理形式原则 |
五、教学推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思维方法 |
(一)实践推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
(二)教学实践推理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路向 |
一、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 |
(一)自足型教学价值的意蕴及其追求 |
(二)自足型教学价值的“可能”蕴含 |
(三)自足型教学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
二、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来源的多元综合性筛选 |
(二)基于教学规律关照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性 |
(三)明确“结果-过程-应用”的教学目标表达 |
三、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
(一)组织完整性教学经验内容 |
(二)统合差异性教学文化内容 |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过程 |
四、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 |
(一)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同化”险象 |
(二)构筑内在主体间“我—你”关系 |
(三)关照内在主体间关系中的“他者” |
五、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 |
(一)根植于教学关系的教学方法选用 |
(二)明确教学方法的对象及功能指向 |
(三)基于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
六、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 |
(一)锚定教学评价即为“为教学的评价” |
(二)凸显“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小结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
2.1.1 创新与创造 |
2.1.2 思维、精神、意识 |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2.2.1 开拓性 |
2.2.2 阶段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可塑性 |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个人生命力的基本结构及其教育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人生命力的三种存在形式 |
(一)表征为体力的个人生命力 |
(二)表征为脑力的个人生命力 |
(三)表征为心力的个人生命力 |
二、个人生命力存在的基本特性 |
(一)个人体力存在的基本特性 |
(二)个人脑力存在的基本特性 |
(三)个人心力存在的基本特性 |
三、个人生命力发展的教育学意义 |
(一)个人体力发展的教育学意义 |
(二)个人脑力发展的教育学意义 |
(三)个人心力发展的教育学意义 |
(7)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困境:被卡在经验的学校教育 |
(二)时代先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 |
(三)个人诉求:基于脑科学的教学困惑 |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不足与展望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脑科学 |
(二)课堂教学 |
(三)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对教师的意义 |
(二)对学生的意义 |
(三)对研究者的意义 |
第二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理论探讨 |
一、人脑的学习机制 |
(一)脑的构成 |
(二)学习的脑特征 |
二、基于脑科学的教育理论 |
(一)脑的可塑性理论 |
(二)情绪脑理论 |
(三)脑科学与意义建构 |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
(一)情感优先,认知随后 |
(二)改进认知,信息加工 |
(三)意义建构,实践迁移 |
(四)多元评价,反馈及时 |
第三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与实施 |
(一)工具的编制 |
(二)工具的实施 |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 |
(一)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二)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三、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师访谈分析 |
(二)小学科学教师基于脑科学教学的现状与应用困境 |
第四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
一、关注科学课堂环境,塑造安全有益的场域 |
(一)创设安全丰富的科学课堂环境 |
(二)塑造非意识的科学学习氛围 |
(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
二、注重情绪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 |
(一)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 |
(二)引发情感共鸣 |
三、改善个体认知,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
(一)引导多通道学习 |
(二)善用可视化思维工具 |
(三)探寻高阶科学思维 |
四、聚焦意义建构,优化科学评价体系 |
(一)加深内外关联 |
(二)强调科学理论的实践迁移 |
(三)开展多元科学教学评价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一)脑科学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
(二)基于脑科学的科学教学现实困境丛生 |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问卷(初始问卷) |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三、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珠心算训练对额顶网络的影响及脑网络偏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扉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脑网络概述 |
1.1 脑科学与物理学 |
1.2 人脑的特性 |
1.2.1 脑网络的小世界属性 |
1.2.2 脑的子网络-额顶网络 |
1.2.3 脑结构和功能的偏侧性 |
2 珠心算相关研究 |
2.1 认知训练与脑的可塑性 |
2.2 珠心算训练对计算能力的影响 |
2.3 珠心算训练对工作记忆的迁移效应 |
2.4 珠心算与脑的偏侧性 |
2.5 问题提出 |
2.6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3 短期珠心算训练对成人额顶网络神经响应模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被试信息 |
3.2.2 训练过程 |
3.2.3 任务设计 |
3.2.4 fMRI采集参数 |
3.2.5 行为数据处理 |
3.2.6 fMRI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行为结果 |
3.3.2 磁共振结果 |
3.4 结果讨论 |
3.4.1 行为结果 |
3.4.2 短期珠心算训练引起计算任务中的激活模式变化 |
3.4.3 珠心算训练引起额顶网络的激活模式变化的迁移效应 |
3.4.4 工作记忆任务中的持续性响应和瞬态响应 |
3.4.5 珠心算训练对脑功能影响的偏侧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短期珠心算训练对成人额顶网络功能以及结构连接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数据与方法 |
4.2.1 被试信息 |
4.2.2 行为数据采集 |
4.2.3 采集参数 |
4.2.4 行为数据分析 |
4.2.5 fMRI数据分析 |
4.2.6 DTI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行为结果 |
4.3.2 fMRI成像结果 |
4.3.3 DTI结果 |
4.4 结果讨论 |
4.4.1 珠心算训练引起额顶网络内功能连接强度的提高 |
4.4.2 珠心算训练增强双侧顶上小叶间的功能耦合 |
4.4.3 训练前的功能连接强度影响珠心算的训练效应 |
4.4.4 珠心算训练引起双侧顶上小叶间白质纤维通路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脑网络偏侧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数据与方法 |
5.2.1 被试信息 |
5.2.2 训练过程 |
5.2.3 测试量表 |
5.2.4 数据采集 |
5.2.5 行为数据分析 |
5.2.6 磁共振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行为结果 |
5.3.2 儿童左右脑网络拓扑属性 |
5.3.3 珠心算训练对左右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影响 |
5.3.4 成人脑网络偏侧性结果 |
5.3.5 探索性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4.1 儿童左右半脑网络的小世界属性 |
5.4.2 儿童全脑网络特征参数的偏侧性 |
5.4.3 网络节点参数的偏侧性 |
5.4.4 珠心算对左右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影响 |
5.4.5 珠心算对额顶网络偏侧性的影响 |
5.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5 本章小结 |
6 综合讨论 |
7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一)立论基础 |
(二)总体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运动干预改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脑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研究热点 |
1.2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神经机制探索 |
1.3 体育运动改善特殊儿童执行功能的探索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执行功能的概述 |
1.1 执行功能的概念 |
1.2 儿童执行功能发育特征 |
2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研究进展 |
2.1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剂量效应”探索 |
2.2 长期运动干预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进展 |
3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
3.1 脑可塑性假说与执行功能 |
3.2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脑功能机制 |
3.3 体育运动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脑结构机制 |
4 磁共振技术与脑网络的研究进展 |
4.1 脑网络与复杂网络 |
4.2 图论及拓扑属性概述 |
4.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网络研究进展 |
5 聋哑儿童执行功能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
5.1 聋哑儿童的发育特征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问题提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运动干预方案 |
2.3 测量工具 |
2.4 磁共振数据的采集 |
2.5 磁共振数据的处理 |
2.6 协变脑网络的构建及阈值选择 |
2.7 实验程序 |
2.8 数理统计 |
3 结果 |
3.1 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 |
3.2 运动强度监测结果 |
3.3 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完成执行功能任务的行为表现差异 |
3.4 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GMV与ALFF的差异 |
3.5 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SCN和FCN的差异 |
4 讨论 |
4.1 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
4.2 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GMV、ALFF的影响 |
4.3 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SCN、FCN的影响 |
4.4 运动干预所致聋哑儿童执行功能改善的脑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1周有氧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附录2: 利手问卷 |
附录3: 儿童心理体检量表 |
附录4: 瑞文智力测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基金项目 |
四、人脑的可塑性与智力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D]. 李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老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 刘涵慧,李会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6)
- [3]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4]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D]. 高静. 西南大学, 2020(05)
- [5]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6]个人生命力的基本结构及其教育学意义[J]. 张荣伟,张旭亚.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04)
- [7]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D]. 郑梦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珠心算训练对额顶网络的影响及脑网络偏侧性研究[D]. 周晖. 浙江大学, 2020(01)
- [9]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运动干预改善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的脑网络机制研究[D]. 熊轩. 扬州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