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孙荣利[1](2021)在《电动汽车电池组寿命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电动汽车上的关键部件,而动力电池性能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应用前景。电池的寿命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尚未完全成熟,电池的一个重要参数电池寿命状态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难题。电池为了满足电动汽车所需要求,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动力电池必然会受到不同的环境温度、振动频率的不同的影响,而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同的充放电截止电压的高低、电池充放电倍率的不同以及电池的不一致性都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势必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本课题在研究NCR18650B锂电池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NCR18650B锂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充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找出了影响电池寿命的一些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影响电池寿命的试验分析,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寿命实验,发现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是不同的。继续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出实验的总结分析,得到适应电池的外部环境,为电池的寿命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针对铅酸蓄电池寿命关键技术的研究,为了提高电池的容量,延长电池的二次使用寿命,提出了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充电修复的方法,不仅可以消除电池的极化和硫化现象,而且可以控制电池的温升,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对常规的脉冲充电修复、复合谐振充电修复和提出的新型充电修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比对分析结果,发现本文提出的充电修复技术能更好的把控温度,提升使用寿命的充放电次数,而且充电时间上比其他两种修复方法充电时间短,单体电池在新型充电修复方法修复后容量恢复的最多。
张绍辉[2](2020)在《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在中国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2.5亿辆。其核心部件的铅酸蓄电池是电动自行车能够绿色环保出行的最大贡献者,每年电池消耗量达到10亿只以上。然而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却只有一年左右,并且故障退货率达10%~20%之多。因此,解决铅酸蓄电池深循环使用寿命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少材料用量和能源消耗,也可减少退换货损失,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效益。本文从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技术质量问题出发,针对阀控铅酸蓄电池动力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早期容量衰减问题,从离子迁移问题研究入手,研究质子交换膜材料对金属离子迁移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无机吸湿性材料气相二氧化硅掺杂改性提升质子传导率。利用铅锑合金解决板栅腐蚀层在深循环过程中性能变差问题,利用铋掺杂改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和深循环过程中骨架结构稳定性,并对迁移到负极的金属离子析氢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铋和锑掺杂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结构稳定性和提升电池容量机理进行深入探究。为了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循环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采用铋和锑掺杂氧化铅高温烧结后添加到正极活性物质中。研究表明,在450 ℃时烧结后锑和铋可以进入铅晶格。采用铋掺杂后,化成后熟极板α-Pb O2含量在掺杂量为1.0%具有最大值,而锑掺杂对生极板和熟极板性能参数影响不大,采用1.0%铋掺杂能降低化成充电电压100 m V。掺杂1.0%铋后电池具有最高放电容量,与1.0%锑掺杂相比提升2.0%,与未掺杂空白电池相比容量提升8.7%。采用1.0%铋掺杂电池具有最高深循环寿命,在循环250次后还有初始容量90%,采用1.0%锑掺杂电池250次循环后还有初始容量80%,而未掺杂电池在250次后容量已低于70%。采用双电极放电方法研究发现,采用铋掺杂后,铅先于铋放电,铋能在充放电时保持活性物质结构稳定;采用热重法研究发现铋和锑掺杂能增加电化学合成二氧化铅结构水含量,从而影响二氧化铅电极放电容量。采用质子交换膜阻止板栅合金和活性物质中锑离子向负极迁移,利用电解池验证在温度、强制对流和电场对锑离子在质子交换膜中扩散系数和电场因子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厚度质子交换膜都对锑离子迁移都能有效阻止锑离子迁移,在1 V电场作用下电池使用温度50 ℃有强制对流有硫酸电解质存在条件下48 h后透过质子交换膜的仅有0.018 mol·L-1Sb3+左右。在扩散和电场共同作用下,质子交换膜在同样条件下能阻止95%以上锑离子跨膜迁移。质子交换膜电化学窗口在2.8 V以上,符合铅酸蓄电池使用要求,电池内阻受到质子交换膜影响,发现30μm PEM隔膜与AGM相比质子电导率下降5.4%,电池内阻增加4.6%,C2容量下降7.0%,通过对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发现,采用质子交换膜电池和铅锑板栅合金电池在循环250次后还有初始容量93%,空白电池在循环250次后还有初始容量80%,说明通过采用质子交换膜阻止锑离子迁移能改善提升电池深循环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质子交换膜质子导电率问题,采用气相SiO2掺杂改性质子交换膜,研究SiO2掺杂含量的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研究改性后厚度、温度、强制对流和电场作用对阻止锑离子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在掺杂量少于6.0%时具有最优性能,试验条件下能有效阻止97%以上锑离子跨膜迁移。掺杂含量为6.0%时具有吸水率提升33.2%,离子电导率提升16.9%,电池内阻值减小1.81%,放电容量提升1.3%。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分解温度在200 ℃以上,能够满足铅酸蓄电池使用要求。采用改性过的质子交换膜电池循环寿命在257次时还有初始容量91%,对照未掺杂改电池还有初始容量87%,说明采用掺杂改性质子交换膜能提升电池深循环寿命。为了进一步解决金属离子迁移到负极引起电池失水热失控问题,研究对硝基苯甲酸对负极析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0.010%对硝基苯甲酸可提高析氢过电位26 m V,添加0.01%时充电接受能力和低温性能达到最大值,其中充电接受能力达到3.33,与空白相比提高0.51,-10 ℃和-18 ℃低温放电容量分别提高2.5%和6.6%。添加0.01%硝基苯甲酸电池循环260次还有初始容量87%,空白电池衰减到初始容量75%以下,说明在负极控制容量条件下,添加对硝基苯甲酸有利于提高电池负极循环寿命。
吴俊平[3](2020)在《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领域也加快了其更新换代的步伐,这样导致工业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烈。上述现象在电池领域及其具有代表性,铅酸电池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例如耐高低温性能好、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可靠等。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电力,车辆启动,通信,铁路和牵引等方面。目前铅酸蓄电池还是十分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它们既便宜又安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代步交通工具也多种多样了起来。小城市大多数人骑电动车出行。与此同时,移动通信、互联网和国家电网电力技术正在飞跃,我国将加大储能电源(依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牵引力电源等电池的消耗,随之而来的是近年铅酸电池市场需求逐年攀升。铅酸蓄电池的设计寿命理论上最多8~10年,由于使用者的操作不当,维修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一般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3~4年。这些含有大量铅金属的铅酸蓄电池,一旦不及时处理,流入我们的生活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种种原因导致铅酸蓄电池提前损坏,以及不合理的大量使用、乱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延长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寿命、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电池使用维护成本成为当今的非常具有价值的研究项目。据研究发现,部分容量为40%的退运铅酸电池,大部分报废原因为失水和硫酸盐化,是具有修复和利用价值的。本文使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新型修复剂,添加修复剂到铅酸蓄电池电解液中,通过对添加修复液的劣化电池和新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修复。将负极上硫酸铅结晶体从极板上分散形成硫酸铅活性物分布于极板表面,可以在电池正负极板的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硫酸铅大颗粒结晶体再次生成,同时在正极减缓二氧化铅泥化,来达到恢复蓄电池性能、提升新电池使用寿命及循环次数的目的。对具经过检验手段并判断出符合修复条件的铅酸蓄电池进行修复,修复后放电量达到额定容量的80%。修复液添加到新电池中,能够增加新电池使用寿命并提升充放电循环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修复液修复后的蓄电池性能明显地得到提高,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循环次数明显提高。对劣化后的铅酸蓄电池展开修复研究对促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毛猛[4](2019)在《阀控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是应急电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独立于城市供电网络之外的备用电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消防建筑行业,其使用安全与寿命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在实际工程使用中,很多现场使用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维护经验与方法,且铅酸蓄电池缺少必要的监控措施与设备,致使大量铅酸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正常供电,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因此,建立电池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发现EPS中电池的潜在威胁,对提高应急电源运行可靠性,延长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地铁与城市照明中应急电源电池的缺乏监控与维护问题,从铅酸电池充放电工作方式出发,对铅酸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工作原理与失效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电池故障时的外在的性能参数表现,确定了一套阀针对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在线监测方案,实现对电池电压、外壳温度和内阻的远程监控。同时利用MATLAB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与支持向量机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预测。本文主要工作内容有如下几点:1.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铅酸电池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2.研究并分析了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点,电池内部结构与性能衰减机制,总结了电池常见失效形式,确定了主要测量参数。3.监测系统硬件设计,分别对传感器模块电压、温度、内阻硬件电路设计进行说明与仿真分析,并对数据集中器模块关键电路进行仿真分析。4.对监测系统软件进行编写,对程序流程进行说明并对部分代码进行分析。5.通过BP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估计,并对不同核函数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与传统人工测量电池方式相比,该系统测量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准确、方便快捷等优点,有效减少了管理维护人员的负担,为应急电源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孙雪[5](2019)在《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铅酸蓄电池的领域不断扩大,铅酸蓄电池在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后报废成为废铅酸蓄电池。废铅酸蓄电池内含多种重金属和硫酸,若未得到正规处理会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然而,若得到正规处理,可作为提炼再生铅的原材料,为我国节约资源、发展可持续的国策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为了准确、科学的预测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的产出状况,论文以定量的方式重点研究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并将应用领域分为四类,然后根据使用时的状态又分为相对运动状态包括起动用和动力用,相对静止状态包括通信备用和储能用。在预测过程中,论文选用斯坦福预测模型、改进消费使用模型和消费使用模型,结合各应用领域使用铅酸蓄电池的历史数据估算我国1998-2017年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量和累积量,然后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推算出2018-2025年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和累积量并进行分析。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出状况的预测结果如下:1.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四类应用领域的产生量和累积量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不同方式的增长。其中,起动用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的整体发展呈“两阶段式”增长,到2017年达到21871294.94k VAh;累积量的整体发展呈“线性式”增长,到2017年达到177337512.11k VAh。动力用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的整体发展呈“两阶段式”,增长年限在2007-2013年,相对下降年限在2014-2017年,到2017年达到15506904.68k VAh;累积量的整体发展呈“两阶段线性式”,到2017年达到117982390.62k VAh。通信备用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的整体发展呈“两阶段式”增长,到2017年达到7890710.04k VAh;累积量的整体发展呈“两阶段线性式”,到2017年达到27180564.86k VAh。储能用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和累积量的整体发展均呈“线性式”增长,在2006-2013年增长速度缓慢,此时储能用废铅酸蓄电池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风能发电站,2014年后产出速度提升是因为太阳能发电站的迅速扩建加大了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量。2.1998-2025年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出的整体走向为“先增长后平稳”的发展状态,到2025年产生量将达到49097351.29k VAh,累积量将达到724773523.97k VAh。“先增长”的发展趋势是在我国经济、政策、技术等参数的推动下形成;“后稳定”是由于当各应用领域铅酸蓄电池的使用数量达到一定饱和时,铅酸蓄电池的数量上不会有太大浮动,未来铅酸蓄电池的研究将注重技术的提升,所以一段时间内废弃量会保持平稳。3.针对各应用领域废铅酸蓄电池的产出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建议。第一,废铅酸蓄电池的产出逐年增加,应注重扩大回收范围和回收途径。第二,政府应严加治理小作坊式的回收企业,并定期调研和监管企业内回收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理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要不断落实国家颁布对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置、提炼等相关政策。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不断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对家用的废铅酸蓄电池送到指定的回收地点。
张凯[6](2018)在《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主要研究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充电工艺。目的是实现降低内化成充电电量、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改善蓄电池100%放电深度(DOD)循环寿命等目标,从而降低生产实际中产品制造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实验采用现有半成品电池加酸及内化成充电,系统研究了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内化成充电工艺的各个阶段,包括浸酸阶段、腐蚀层化成阶段、活性物质化成阶段、化成充电后期去极化阶段,对研究过程中的电池分别进行了理化分析(活性物质含量、隔板中硫酸含量、电解液中Pb2+浓度)、XRD物质结构分析、SEM活性物质形貌分析和电性能分析(常温容量、低温C2容量、充电接受能力、100%DOD循环寿命)。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调整蓄电池内化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艺参数,可降低蓄电池内化成过程中的充电电量、缩短蓄电池内化成充电时间、改善极板板面外观,提高蓄电池100%DOD循环充放电寿命。6-DZM-12电池采用本研究的内化成充电工艺每只电池可减少充电容量17 Ah,缩短化成充电时间15 h,100%DOD循环充放电寿命达350次以上。在蓄电池内化成充电后期,本研究创新性采用深放电去极化工艺,成品电池隔板中Pb2+含量由0.0864%下降到0.0584%,大幅降低电池枝晶短路的风险。采用深放电去极化工艺可以改变活性物质与板栅腐蚀层厚度,增加了蓄电池初始容量,延长了蓄电池循环寿命。
覃祥琪[7](2017)在《M公司铅酸电池隔板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M公司是铅酸蓄电池PE隔板行业的领导者,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是最早在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推行PE隔板的公司,在中国PE隔板的份额一度达到了80%。但是在当今环保风暴与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M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连续高速增长了几年后,从2011年到目前,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客户数量不断减少,利润率下滑。本文以M公司在中国面临的市场营销问题为背景,首先用PEST分析法对M公司做了外部环境分析,同时也分析了M公司的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架构、竞争对手等,由此引出了M公司现在面临的问题,并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M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接着论文进行了STP分析,并从4P的角度分析了M公司的营销策略,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策略。论文认为M公司目前的营销策略应该要调整到与大客户进行战略合作开发,通过与终端客户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形成高附加值高科技与高利润率的市场商业模式上来,同时应该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
刘巍[8](2016)在《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和铅元素流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促进了铅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铅污染事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本研究以铅酸蓄电池行业为切入点,研究了铅酸蓄电池产业链铅的利用效率和铅排放动态变化规律,系统评价了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揭示中国社会经济系统铅流量和存量动态演化并分析未来情景,提出了中国铅资源管理和铅污染控制的技术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行业研究层面,调研了铅酸蓄电池产业链80余家企业,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从铅生产到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全过程动态铅产排系数,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定量分析了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水平提升的铅减排效果。研究表明,20002014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平均铅利用效率从93.6%提升到97.3%;再生铅行业平均铅回收率从83.3%提升到94.2%。2011年以来的国家持续的重金属污染整治扭转了相关行业铅排放继续上升的趋势。在产品层面,以近年用量增长最快的电动自行车动力铅酸蓄电池为对象,建立了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了从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运输、使用和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物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精铅等原材料生产是资源消耗类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者;电池使用阶段的电耗是能源相关影响的主要贡献者;废旧铅酸蓄电池和含铅废物回收再生铅和塑料可抵消大部分原材料生产的环境影响。与传统铅锑镉外化成工艺相比,无镉内化成技术可减少53%镉排放,从而能减少电池1021%的全生命周期人体和生态毒性潜值。在国家层面,搭建了国家层面铅元素流动态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系统铅流量、存量动态演化。20002014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铅使用存量从153万t增加到1198万t,其中铅酸蓄电池中铅使用存量占7577%,是全社会铅使用存量增加的驱动力。19902014年,中国人均铅使用存量从0.70 kg/人增加到8.7kg/人。在情景分析环节,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模拟了201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铅使用存量变化情景。基于使用存量驱动模型,分析了铅酸蓄电池行业及社会经济系统铅的需求量。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铅需求量将出现明显的增速放缓甚至减少,铅资源供大于求进一步加剧。冗余的铅资源将在精铅矿和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积累,2030年这部分冗余量将达到铅使用存量的2.23.8倍。
吴成斌[9](2016)在《混合碳材料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混合电动汽车(HEV)制动与启动过程中,会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大电流的充、放电,这使负极板表面易产生细小的硫酸铅晶体,无法及时转变为单质铅和二氧化铅,容易导致硫酸盐钝化,从而严重影响铅酸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及使用寿命。通过在负极中加入碳材料能有效抑制负极板硫酸盐化。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含量、不同种类碳材料对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常温和低温下的不同倍率放电容量,以及HRPSoC循环寿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本文首先选用了四种碳材料:炭黑、乙炔黑、膨胀石墨、鳞片石墨。通过在负极板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碳材料,组装成单格富液式电池,进行常温2h率、2C放电以及低温1C、2C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负极板中炭黑、乙炔黑、膨胀石墨、鳞片石墨含量分别为0.5%、1%、1.5%、2%时,最有利于改善电池恒流阶段的充电性能;负极板中添加一定量的炭黑、乙炔黑、膨胀石墨、鳞片石墨的电池,在常温下的2h率及2C放电容量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14.4%、13.1%、21.3%、10.6%和59.3%、58%、58%、43.2%,在低温下1C、2C放电容量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45.4%、57%、46.5%、37.2%和 87.5%、66.1%、75%、73.2%。因此负极板中含有0.5%炭黑、1.5%膨胀石墨的电池最有利于改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以及放电容量。炭黑与膨胀石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更好的提高电池性能。CB1EG1、CB1EG2、CB1EG3、CB1EG4的最佳碳含量分别为1%、1%、1.5%、1.5%,恒流阶段到达2.45V最高电压的时间最长,分别为304.3min、335.08min、306.53min、293.75min;常温下,1%CB1EG1、1%CB1EG2、1.5%CB1EG31.5%CB1EG4最有利于提高电池的2h率、2C放电容量,提升幅度分别为12.5%、26.3%、16.3%、14.4%和 56.8%、72.8%、60.5%、60.5%;低温下,混合碳材料的含量皆为1%时,最能提高电池的1C、2C放电容量,提升幅度分别为30.3%、50%、44.4%、41.9%和 50%、67.9%、64.3%、55.4%。相比于不含碳的 1214 次HRPSoC 循环寿命,1%CB1EG1、1%CB1EG2、1.5%CB1EG3、1.5%CB1EG4的HRPSoC循环次数达到2979次、3795次、3318次、3137次。因此负极板中炭黑与膨胀石墨比例为1:2,含量为1%时最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性能。
杨鹏[10](2016)在《精益六西格玛在双登集团VRLA项目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能够给客户提供的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码管理方法进行整合,得到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精益六西格码,这样能使企业很好地解决成本、速度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国内外公司开始使用精益六西格码管理方法进行尝试的背景之下,进行铅酸蓄电池容量不均衡率的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精益生产管理理论、优点和缺点及其体系的构成等;然后阐述了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优点和缺点。在两个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产生、形成、发展。通过对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方法的对比,分析了整合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这两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整合这两种管理方法的途径。阐述了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体系及具体的实施模式—DMAIC Ⅱ,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的五个阶段。分析了双登集团铅酸蓄电池容量一致性的情况,结合Pareto图,进而确定了项目的研究目标,对项目进行了定义,制定了项目启动表;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对其中影响铅酸蓄电池容量不均衡率最大的项目极板平整度进行了改进,分析了涂片工序极板厚度测试系统测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了涂片工序的过程能力;借助SIPOC模型,使用因果图和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等工具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整改计划和措施;在项目的改进和控制阶段,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项目的改进效果验证,保证改进有效,为后续项目的持续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灵活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的分析和改进,对铅酸蓄电池容量的一致性进行控制,通过结果的验证,项目所采取的措施确实降低了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不均衡率,使得极板厚度缺陷率、总缺陷率及蓄电池的容量不均衡率等均有了明显的降低。
二、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汽车电池组寿命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锂电池组研究背景 |
1.1.2 铅酸蓄电池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NCR18650B锂电池组寿命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铅酸蓄电池组寿命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NCR18650B锂电池参数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 |
2.1 电池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
2.1.1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
2.1.2 锂电池工作的主要参数 |
2.2 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 |
2.2.1 外部影响因素的选取 |
2.2.2 充放电电压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
2.2.3 环境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
2.2.4 充放电倍率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
2.2.5 振动频率对电池寿命影响 |
2.2.6 电池的不一致性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NCR18650B锂电池寿命综合分析 |
3.1 寿命关键技术试验方案的选取 |
3.2 研究对象及实验设备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实验设备 |
3.3 寿命关键技术试验流程设计 |
3.3.1 电池活化 |
3.3.2 循环寿命流程 |
3.3.3 电池寿命终止依据 |
3.4 影响寿命关键技术的实验及结论 |
3.4.1 不同充放电电压影响电池寿命的实验及结论 |
3.4.2 不同温度环境影响电池寿命的实验及结论 |
3.4.3 不同放电倍率影响电池寿命的实验及结论 |
3.4.4 不同充电倍率影响电池寿命的实验及结论 |
3.4.5 振动频率影响电池寿命的实验及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铅酸蓄电池充电修复试验 |
4.1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
4.1.1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
4.1.2 铅酸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
4.1.3 铅酸蓄电池的温度特性 |
4.1.4 铅酸蓄电池的硫化特性 |
4.1.5 铅酸蓄电池的极化特性 |
4.2 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原因和充电的机理 |
4.2.1 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原因 |
4.2.2 铅酸蓄电池充电的机理 |
4.3 铅酸蓄电池修复技术 |
4.4 本课题运用的充电修复实验分析 |
4.4.1 新型充电修复方法 |
4.4.2 小脉冲电流缓充阶段 |
4.4.3 分段恒流充电阶段 |
4.4.4 复合式谐振充电阶段 |
4.4.5 恒压充电阶段 |
4.4.6 浮充充电阶段 |
4.4.7 使用新型充电修复方法实验的结论 |
4.5 方法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阀控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
1.3 阀控铅酸蓄电池所面临的挑战 |
1.4 阀控铅酸蓄电池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二氧化铅电极研究进展 |
1.4.2 腐蚀层研究进展 |
1.4.3 锑离子迁移研究进展 |
1.4.4 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
1.4.5 抑制析氢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主要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1 主要化学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材料制备方法及过程 |
2.2.1 掺杂氧化铅材料制备 |
2.2.2 质子交换膜制备和预处理 |
2.3 材料的结构、组成与形貌 |
2.3.1 X射线衍射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观察 |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
2.3.4 高效液相色谱表征 |
2.3.5 热重表征 |
2.3.6 粒度分布测试 |
2.3.7 吸水率和溶胀性测试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
2.4.2 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 |
2.4.3 交流阻抗测试 |
2.4.4 室温离子电导率测试 |
2.4.5 隔膜加压吸酸值测试 |
2.5 电池性能测试 |
2.5.1 电池水损耗测试 |
2.5.2 电池自放电测试 |
2.5.3 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测试 |
2.5.4 电池低温性能测试 |
2.5.5 容量和倍率放电性能测试 |
2.5.6 循环寿命测试 |
第3章 掺杂对正极活性物质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锑铋掺杂铅氧化物烧结工艺 |
3.3 铋掺杂铅氧化物性能研究 |
3.3.1 烧结温度对铅氧化物形貌和电阻影响 |
3.3.2 不同掺杂含量对正极板性能影响 |
3.3.3 掺杂含量对电化学性能影响 |
3.4 锑掺杂铅氧化物性能研究 |
3.4.1 烧结温度对铅氧化物形貌和电阻影响 |
3.4.2 不同掺杂含量铅氧化物对极板性能影响 |
3.5 掺杂铅氧化物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
3.5.1 掺杂铅氧化物对极板化成影响 |
3.5.2 掺杂铅氧化物对电池放电容量影响 |
3.5.3 掺杂铅氧化物对二氧化铅结构水含量的影响 |
3.5.4 掺杂铅氧化物对电池深循环寿命影响 |
3.5.5 铋掺杂铅氧化物对活性物质结构影响机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质子交换膜对离子迁移特性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锑离子迁移传质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4.2.1 膜厚度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4.2.2 无电场作用下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4.2.3 电场因素对锑离子迁移行为影响 |
4.2.4 离子浓度和电场协同场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4.2.5 温度和电场协同场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4.2.6 强制对流和电场协同作用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4.2.7 温度和对流协同作用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4.3 复合隔膜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1 复合隔膜吸酸特性和离子电导特性 |
4.3.2 复合隔膜电化学窗口特性研究 |
4.4 复合隔膜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
4.4.1 复合隔膜对电池内阻影响 |
4.4.2 复合隔膜对电池充放电性能影响 |
4.4.3 复合隔膜对电池深循环寿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iO_2改性PEM对离子迁移特性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SiO_2改性PEM对锑离子迁移特性影响 |
5.2.1 膜厚度对锑离子迁移特性影响 |
5.2.2 无电场作用下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
5.2.3 有恒定电场条件下温度和强制对流影响 |
5.3 SiO_2掺杂含量对PEM性能影响 |
5.3.1 SiO_2掺杂含量对微观形貌影响 |
5.3.2 SiO_2掺杂含量对热稳定性影响 |
5.3.3 SiO_2掺杂含量对吸水率和溶胀性影响 |
5.3.4 SiO_2掺杂含量对离子电导率影响 |
5.4 SiO_2改性PEM对电池性能影响 |
5.4.1 SiO_2改性PEM对电池内阻影响 |
5.4.2 SiO_2改性PEM对电池放电性能影响 |
5.4.3 SiO_2改性PEM对电池循环性能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硝基苯甲酸对负极析氢特性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负极析氢过电位影响 |
6.3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性能影响 |
6.3.1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水损耗影响 |
6.3.2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自放电影响 |
6.3.3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和低温性能影响 |
6.3.4 对硝基苯甲酸对电池循环寿命性能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酸蓄电池概述 |
1.1.1 铅酸蓄电池简介 |
1.1.2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
1.1.3 铅酸蓄电池的种类 |
1.1.4 铅酸蓄电池失效分析 |
1.1.4.1 化学失效 |
1.1.4.2 物理失效 |
1.2 铅酸蓄电池修复技术 |
1.2.1 铅酸蓄电池物理方法修复 |
1.2.1.1 强电修复法 |
1.2.1.2 分解修复法 |
1.2.1.3 负脉冲修复 |
1.2.1.4 高频脉冲修复 |
1.2.1.5 均衡谐振脉冲修复 |
1.2.2 铅酸蓄电池化学方法修复 |
1.2.2.1 无机盐电池修复液修复 |
1.2.2.2 有机物和络合剂电池修复液修复 |
1.2.2.3 纳米碳溶胶电池修复液修复 |
1.2.3 影响铅酸蓄电池修复的因素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设备 |
2.2 铅酸蓄电池修复液的制备及表征 |
2.2.1 铅酸蓄电池修复液的制备 |
2.2.1.1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制备 |
2.2.1.2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制备 |
2.2.1.3 聚丙烯酸溶液的制备 |
2.2.1.4 聚乙烯醇溶液的制备 |
2.2.1.5 铅酸蓄电池修复液的制备 |
2.2.2 铅酸蓄电池修复液的表征 |
2.3 铅酸蓄电池的修复 |
2.3.1 铅酸蓄电池初始检测 |
2.3.2 铅酸蓄电池修复 |
2.3.2.1 修复液的添加 |
2.3.2.2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条件控制 |
2.3.3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循环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铅酸蓄电池修复液表征 |
3.1.1 射线能谱表征(EDS) |
3.1.2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3.1.3 热重表征(TGA) |
3.1.4 差热表征(DSC) |
3.2 铅酸蓄电池修复 |
3.2.1 汽车启动电池修复 |
3.2.1.1 修复液对汽车启动电池修复的影响 |
3.2.1.2 循环次数对汽车启动电池修复的影响 |
3.2.2 基站UPS电池修复 |
3.2.2.1 修复液对2V基站UPS电池修复的影响 |
3.2.2.1 修复液对12V基站UPS电池修复的影响 |
3.2.3 电动叉车电池修复 |
3.2.4 新电池循环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阀控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电池工作原理与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阀控铅酸蓄电池特性与工作原理 |
2.1.1 蓄电池工作原理 |
2.1.2 铅酸蓄电池失效原因 |
2.2 铅酸蓄电池性能参数 |
2.2.1 电池电压 |
2.2.2 电流 |
2.2.3 温度 |
2.2.4 内阻 |
2.3 监测系统整体设计 |
2.3.1 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
2.3.2 总体方案设计 |
2.3.3 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MCU电路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3 内阻测量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
3.3.1 信号发生电路原理 |
3.3.2 硬件电路设计 |
3.4 内阻测量响应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4.1 响应信号处理电路原理 |
3.4.2 滤波电路设计 |
3.4.3 放大电路设计 |
3.4.4 整流电路设计 |
3.5 电压与温度监测电路分析 |
3.5.1 电压测量电路设计 |
3.5.2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
3.6 RS-232 通讯电路设计 |
3.7 数据集中器硬件电路设计 |
3.7.1 modbus通讯电路设计 |
3.7.2 电流测量与环境温度采集 |
3.8 硬件电路防干扰设计与PCB绘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池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电池监测系统软件框架 |
4.2 编译环境说明 |
4.3 传感器模块软件程序 |
4.4 数据集中器软件程序 |
4.4.1 Modbus RTU |
4.4.2 DS18b20 |
4.4.3 电流测量程序 |
4.5 运行效果分析 |
4.5.1 电压测试 |
4.5.2 温度测试 |
4.5.3 内阻测试 |
4.5.4 测试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TLAB的铅酸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
5.1 电池荷电状态 |
5.1.1 SOC的定义 |
5.1.2 电池SOC意义 |
5.1.3 电池SOC预测方法 |
5.1.4 待测电池原始参数 |
5.2 神经网络算法 |
5.2.1 BP神经网络算法概述 |
5.2.2 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 |
5.2.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3 支持向量机算法 |
5.3.1 支持向量机原理概述 |
5.3.2 支持向量机建模 |
5.4 支持向量机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方向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铅酸蓄电池应用领域研究 |
2.1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应用研究 |
2.1.1 汽车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
2.1.2 摩托车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
2.2 动力用铅酸蓄电池应用研究 |
2.2.1 电动助力车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
2.3 通信备用铅酸蓄电池应用研究 |
2.4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应用研究 |
2.4.1 风能发电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
2.4.2 太阳能发电领域内的应用研究 |
第三章 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影响参数的设定 |
3.1 模型预测的前提条件 |
3.2 预测模型的构建 |
3.3 影响参数的设定 |
3.3.1 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
3.3.2 技术的进步因素 |
3.3.3 政策的激励因素 |
3.3.4 使用寿命的分布 |
3.3.5 额定容量的分布 |
3.4 相关数据的计算 |
第四章 预测结果与分析 |
4.1 相对运动的使用状态下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4.1.1 起动用——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4.1.2 动力用——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4.2 相对静止的使用状态下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4.2.1 通信备用——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4.2.2 储能用——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4.3 1998——2025年产生量和累积量预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问卷调查表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铅酸蓄电池化成工艺简介 |
1.2.1 化成工艺原理 |
1.2.2 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工艺过程的工艺实现方法 |
1.2.3 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过程的难点 |
1.3 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工艺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工艺国内研究现状 |
1.3.3 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工艺现状总结、分析及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所需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原料与药品 |
2.3 电池制造 |
2.4 解剖电池理化分析 |
2.5 XRD分析 |
2.6 SEM观察 |
2.7 极板腐蚀层金相分析 |
2.8 电池性能测试 |
2.8.1 电池常温容量测试 |
2.8.2 电池低温容量测试 |
2.8.3 电池大电流性能测试 |
2.8.4 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测试 |
2.8.5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
第3章 活性物质浸酸、腐蚀层及活性物质内化成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活性物质浸酸时间研究 |
3.3 活性物质与板栅之间腐蚀层化成工艺研究 |
3.4 活性物质化成过程电流密度的选择 |
3.4.1 化成电流密度对蓄电池化成时间的影响 |
3.4.2 化成电流密度对蓄电池化成温度的影响 |
3.4.3 化成电流密度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 |
3.4.4 化成电流密度对正极板PbO2 含量的影响 |
3.4.5 化成电流密度对活性物质晶型的影响 |
3.4.6 化成电流密度对极板形貌的影响 |
3.5 化成后期去极化过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化成过程各阶段活性物质成分及形貌研究 |
4.1 引言 |
4.2 内化成充电工艺各阶段机制研究 |
4.2.1 首次活化结束后极板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4.2.2 首次去极化后极板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4.2.3 二次活化结束极板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4.2.4 容量检测结束后极板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4.2.5 化成结束后极板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4.2.6 成品电池电性能研究 |
4.2.7 深放电去极化机理研究 |
4.2.8 产业化实施成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M公司铅酸电池隔板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相关理论 |
1.4.1 PEST理论 |
1.4.2 波特五力模型 |
1.4.3 SWOT分析法 |
1.4.4 STP理论 |
1.4.5 4Ps营销理论 |
1.4.6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铅酸电池PE隔板行业概况 |
2.2.1 行业发展现状 |
2.2.2 行业发展趋势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3.4 替代品的威胁 |
2.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第3章 内部环境分析 |
3.1 M公司的概况 |
3.1.1 M公司基本情况 |
3.1.2 M公司主要产品 |
3.1.3 M公司主要市场 |
3.2 M公司的内部环境 |
3.2.1 组织结构 |
3.2.2 生产供应 |
3.2.3 产品线和竞争地位 |
3.2.4 研发测试能力 |
3.2.5 营销能力 |
3.3 M公司的竞争对手 |
3.3.1 现有竞争对手 |
3.3.2 潜在竞争对手 |
3.4 M公司面临的问题 |
3.4.1 总客户数量不断减少 |
3.4.2 供应及产能紧张 |
3.4.3 产品利润率下滑 |
3.5 M公司的SWOT分析 |
3.5.1 M公司的竞争优势 |
3.5.2 M公司的竞争劣势 |
3.5.3 M公司的机会分析 |
3.5.4 M公司的威胁分析 |
第4章 M公司的STP策略 |
4.1 细分市场 |
4.2 目标市场 |
4.3 市场定位 |
4.3.1 高附加值高科技与高利润率 |
4.3.2 与大客户的战略合作 |
4.3.3 与终端客户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
第5章 M公司的营销策略 |
5.1 产品策略 |
5.1.1 产品的组合、定位和品牌策略 |
5.1.2 产品的差异化 |
5.1.3 新产品开发策略及生命周期 |
5.2 价格策略 |
5.2.1 独有高端产品以客户感知价值定价 |
5.2.2 中低端产品以市场价格定价 |
5.3 促销策略 |
5.4 渠道策略 |
5.5 客户关系管理 |
5.5.1 M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
5.5.2 M公司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
5.5.3 M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和铅元素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铅污染源分析 |
1.1.2 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 |
1.1.3 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控制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铅酸蓄电池系统产排污系数测算 |
2.1.1 产排污系数相关概念 |
2.1.2 国内外铅酸蓄电池系统产排污系数研究 |
2.1.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2.2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
2.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
2.2.2 国内外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2.2.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2.3 铅元素流分析 |
2.3.1 元素流分析方法 |
2.3.2 国内外铅元素流研究进展 |
2.3.3 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第3章 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 |
3.1 铅酸蓄电池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 |
3.1.1 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和产排污节点 |
3.1.2 2000~2014 年铅酸蓄电池行业铅产排系数测算 |
3.1.3 2000~2014 年铅酸蓄电池行业铅排放变化 |
3.1.4 2000~2014 年省际层面铅酸蓄电池行业铅排放变化 |
3.2 再生铅行业铅排放时空变化 |
3.2.1 再生铅冶炼工艺和产排污节点 |
3.2.2 2000~2014 年再生铅行业铅产排系数测算 |
3.2.3 2000~2014 年再生铅行业铅排放变化 |
3.2.4 2000~2014 年省际层面再生铅行业铅排放变化 |
3.3 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水平提升的铅污染减排分析 |
3.3.1 主要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 |
3.3.2 铅污染减排分析 |
3.4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改进措施 |
3.5 小结 |
第4章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4.2 清单分析 |
4.2.1 原材料生产 |
4.2.2 电池生产 |
4.2.3 电池运输 |
4.2.4 电池使用 |
4.2.5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 |
4.2.6 生命周期排放清单 |
4.3 环境影响评价 |
4.4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结果 |
4.4.1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4.4.2 资源与能源消耗 |
4.4.3 一般环境影响 |
4.4.4 人体和生态毒性 |
4.4.5 灵敏度分析 |
4.5 无镉内化成工艺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4.5.1 无镉内化成技术工艺发展 |
4.5.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4.5.3 内外化成工艺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6 电池修复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4.6.1 电池修复技术 |
4.6.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4.6.3 修复前后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4.7 改善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建议 |
4.8 小结 |
第5章 2000~2014 年中国社会经济系统铅流量和存量分析 |
5.1 铅元素分析方法 |
5.1.1 系统边界和分析模型 |
5.1.2 流量和存量分类 |
5.1.3 流量核算 |
5.1.4 存量核算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1 含铅产品产量和铅消费量 |
5.2.2 铅生产和消费过程的铅损失率及产排污系数 |
5.2.3 含铅产品的铅含量 |
5.2.4 含铅产品进出口量 |
5.2.5 含铅终端产品的服务年限 |
5.3 2000~2014 年铅流量及其结构变化 |
5.3.1 铅生产量、消费量及其结构变化 |
5.3.2 铅进出口量及其结构变化 |
5.3.3 铅损失量及其结构变化 |
5.4 2000~2014 年铅存量及结构变化 |
5.4.1 铅矿储量、精铅矿和精铅库存 |
5.4.2 铅使用存量 |
5.4.3 铅酸蓄电池中铅使用存量 |
5.4.4 铅损失存量 |
5.5 铅流量和存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
5.5.1 数据质量分析 |
5.5.2 铅消费结构对铅使用存量和损失流量的影响 |
5.5.3 产品服务年限及分布对铅使用存量和报废流量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2015~2030 年中国铅使用存量与供求情景分析 |
6.1 物质流情景分析模型 |
6.2 2015~2030 年中国铅使用存量及铅需求量情景分析 |
6.2.1 铅酸蓄电池及其中铅使用存量 |
6.2.2 铅酸蓄电池行业铅需求量 |
6.2.3 中国铅需求量和铅使用存量 |
6.3 2015~2030 年中国铅供应模式情景分析 |
6.3.1 原生铅产量 |
6.3.2 再生铅产量 |
6.3.3 铅供应模式分析 |
6.4 2015~2030 年中国铅流量和存量情景分析 |
6.4.1 铅排放和损失量 |
6.4.2 铅流量和存量 |
6.4.3 资源环境政策建议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混合碳材料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酸蓄电池简介 |
1.1.1 铅酸蓄电池发展历史 |
1.1.2 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1.1.3 铅酸蓄电池特点与应用 |
1.1.4 铅酸蓄电池现状与前景 |
1.2 铅酸蓄电池性能 |
1.2.1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特性 |
1.2.2 低温对电池性能影响 |
1.2.3 铅酸蓄电池HRPSoC循环 |
1.3 负极板添加剂研究现状 |
1.3.1 负极板添加剂种类 |
1.3.2 负极板碳添加剂研究现状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负极板制备及组装 |
2.2 电池性能测试 |
2.2.1 充电性能测试 |
2.2.2 放电容量测试 |
2.2.3 HRPSoC循环测试 |
2.3 碳材料表征 |
2.3.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2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4 仪器设备 |
2.5 药品试剂 |
第三章 不同碳材料对电池负极板性能影响 |
3.1 碳材料表征 |
3.2 电池充电特性 |
3.3 电池容量 |
3.3.1 2h率放电容量 |
3.3.2 2C放电容量 |
3.4 低温放电容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碳材料对电池性能影响 |
4.1 电池充电特性 |
4.2 电池容量 |
4.2.1 2h率放电容量 |
4.2.2 2C放电容量 |
4.3 低温放电容量 |
4.4 HRPSoC循环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精益六西格玛在双登集团VRLA项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精益生产管理理论 |
第二节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 |
第三节 理论及工具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高VRLA产品容量一致性项目的定义和启动 |
第一节 公司介绍 |
第二节 项目启动的目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VRLA产品容量一致性项目的测量和分析 |
第一节 测量系统 |
第二节 SIPOC模型 |
第三节 测量系统分析 |
第四节 过程能力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高VRLA产品容量一致性项目的改进和控制 |
第一节 极板厚度一致性的改进 |
第二节 极板厚度一致性改进的其他项目 |
第三节 其他影响蓄电池容量一致性原因改进的项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一致性验证及项目成果 |
第一节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一致性验证 |
第二节 项目成果 |
第三节 制定巩固措施 |
第四节 项目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汽车电池组寿命关键技术研究[D]. 孙荣利.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2]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D]. 张绍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铅酸蓄电池修复液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俊平.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4]阀控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D]. 毛猛.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5]我国废铅酸蓄电池产生量预测研究[D]. 孙雪. 天津理工大学, 2019(05)
- [6]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研究[D]. 张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M公司铅酸电池隔板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覃祥琪.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和铅元素流研究[D]. 刘巍. 清华大学, 2016(05)
- [9]混合碳材料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D]. 吴成斌. 福州大学, 2016(07)
- [10]精益六西格玛在双登集团VRLA项目的应用研究[D]. 杨鹏. 南京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