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管理咨询公司2000年环球薪金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王睦欣[2](2020)在《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如何打造自己的制造业,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选择对2000年以后的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进行研究,可能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制造业现阶段转型“怎么办”的有效途径之一。结果显示:第一,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建国至南北战争前的起步阶段,南北战争至一战前的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在徘徊中螺旋发展阶段,并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战后黄金发展期阶段,正式确立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冲击,美国制造业发展陷入停滞,20世纪末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在全球价值链这一分工模式下,进一步向研发等价值链上游移动。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但劳动生产率增速开始出现下滑。第二,针对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分析发现:(1)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份额变动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在制造业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平均提高幅度为39.12%,仅有4个产业的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出现下降。与之相比,劳动要素投入份额在13个产业中出现下降,平均降幅为15.83%,能源要素投入份额在所有产业均呈下降趋势,原材料投入份额在10个产业中呈下降趋势。(2)美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提高趋势的产业为美国主导性制造业。美国制造业资本要素生产率在全产业中普遍呈下降走势,只有初级金属和运输设备产业的资本要素生产率出现提高,与之相比,劳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要素生产率在制造业各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第三,对美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发现:(1)美国制造业主要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美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比重不断提高,制造业中蕴含的外国增加值比重在不断增加,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也有所提高,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持续提升,但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先增后降。(2)美国制造业无论是通过隐含在下游产业部门中的出口增加值中间品还是蕴含的上游产业部门增加值所占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其出口中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所占比重却远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美国制造业更多依靠本国产业链,其自身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有很大提升空间。(3)美国制造业前向产业关联程度要小于后向产业关联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但随着制造业“回流”,一些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提升。第四,美国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有“空心化”趋向,单位劳动成本有所降低以及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为此,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的《美国创新战略》、《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以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主要通过吸引制造业回归和吸引外资对美投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以及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主要举措实现“重振美国制造业”。特朗普总统当选后,先后启动“制造业就业计划”,实施《税收减免与就业法案》,发布《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的战略》,以保持美国制造业领先地位。第五,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经济效应,本研究发现:(1)美国全产业就业总量提升,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制造业就业已经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非耐用品各类就业岗位的增减变动与制造业总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耐用品则表现出少许差异,美国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超过非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美国制造业内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服务性的生产环节不断分离到生产性服务业中,不会使外包的生产环节回归美国,也不会使分离到服务业中的环节再整合到制造业中,新提供的岗位不是目前失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能够胜任的,重振制造业不能在短期解决失业问题。(2)美国制造业影响力在观测期间内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对美国全产业的推动并不稳定,且近期呈现下降趋势。美国制造业对第二产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力显着下降;对比2000年和2016年的需求项目发现,个人消费支出、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固定设备投资、货物和服务出口、州和地方对建筑物投资、州和地方消费支出、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知识产权产品8个最终需求项目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农林牧渔类制成品、全部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产品中的自动化设备制成品和工程类制成品以及全部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净额为负,且普遍呈扩大趋势;中等技术中的加工类制成品贸易净额持续为正,资源类制成品中的其他资源类制成品先期贸易净额为负而后转正;制造业进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且呈提高趋势。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但呈下降趋势;(4)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饮料烟草、木制品、家具、纺织、其他制造业、餐饮、造纸产业吸引外资的额度呈正向提高趋势;2008年后制造业吸引外资能力增强,其中烟草产业、木制品和家具产业吸引外资能力最强。最后,在归纳总结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回答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处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问题。本研究针对中国应该怎么办的建议总体上有三个方面,分别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董少明[3](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研究说明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穆君[4](2019)在《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不面对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实现经济稳步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既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平台,对整个国内市场产业升级和传统优势产能转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河北省是我国传统产业大省,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钢铁、水泥、化工原料等基础性建设领域技术成熟、产能富裕,具备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需求和产能缺口的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境外投资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河北省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利用自身装备和技术优势,以更高起点重视“走出去”战略。在此背景下,河北省国有企业抢抓机遇,精准投资,“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根据河北省国资委决算统计报表显示,截止2018年上半年,省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已在全球15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45家境外企业,累计境外资产高达690亿元人民币,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起步晚,整体实力不足,在境外国有资产监管、跨国经营、技术创新,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本文选择以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为研究对象,既对拓展完善区域经济具有理论意义,也对河北省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境外投资飞跃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在梳理总结境外投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指出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宏观上仍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在微观上也存在着尽职调查不足、投资方式单一、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薄弱以及国际化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并从境外投资区位选择、进入模式选择和风险防控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详细论证,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和我国大型央企境外投资实践和经验,提出河北省国有企业要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加大境外投资步伐和力度,充分做好尽职调查,深入掌握东道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选择适合的投资区位和投资进入模式,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作出预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发展之路。通过对影响境外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传统产业,如钢铁、建材、装备制造、医药、纺织等具有优势地位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在周边国家,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境外生产制造基地;资源型企业适宜到澳洲、非洲、拉美、中亚等资源富集地区投资开发铁矿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以缓解资源紧缺限制;促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区;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如进入世界500强的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展跨国并购。通过对影响河北省国有企业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应选择渐进式模式。从企业自身考虑,以技术优势开展境外投资宜选择新建投资,处于技术劣势则适宜跨国并购,国际化经验不足时,宜选择跨国并购,待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选择新建投资。同时,根据企业资源禀赋,股权结构从低控制、低投入、低风险逐渐转向高投入、高控制与战略性强的股权结构。从东道国方面考虑,投资资本市场发展较差的国家宜优先考虑新建投资,对资本市场发达、市场经济体系成熟、风险相对较低的国家,可考虑跨国并购。当东道国的外资、外汇等政策的非连续性或不可预见性比较大的情形下,企业应集中控制权。从目标企业看,对价值确定,能够产生速度经济的目标企业,宜采用跨国并购,反之则倾向于新建投资。通过对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省级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国有企业母公司和境外子公司(分支机构、投资项目等,以下简称境外子公司)四级风险评价系统,并将风险评价体系功能延伸,分别与风险预警、业绩考核进行对接,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与风险预警对接形成四级联动机制,提高风险的预警范围和排查深度;与业绩考核对接,将境外投资风险纳入企业考核范畴,形成对国有企业母公司及境外子公司管理层更为适合的综合考评系统,实行风险奖惩制度。最后提出促进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建议,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政府应加强境外投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境外投资管理水平、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保障机制;从微观层面提出:国有企业应审慎作出境外投资决策、加强尽职调查提高风险意识、加快技术管理创新提高国际化水平。
李国敏[5](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杜刚[6](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安家》编辑部[7](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研究说明
屠酥[8](2016)在《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文中认为世界对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中国境内有15条主要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在上游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就是其中的一条。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经常被视为第三世界最成功的跨境水管理案例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尽管后来冷战和柬埔寨战争造成流域国家之间的分裂和敌对,但国家之间的水外交仍然通过湄公河合作机制的不断演变坚持下来。几千年来,湄公河的水文系统和流域生态保持着动态平衡。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流和支流大坝建设的累积影响,正在改变流域的基本特征,不仅对自然系统产生普遍影响,而且对社会系统和经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湄公河流域的跨境水争端不像水资源匮乏的尼罗河和约旦河等流域表现得那么激烈,而且目前争端参与者主要是公民社会,还未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冲突,但随着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规模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湄公河这个重要资源的完整性正受到威胁,若按照湄公河下游的干流梯级方案开发,将会有几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和农田被淹没,十多万人口需要移民安置,重要鱼类的洄游将会受到限制①,从而威胁到国家的渔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加剧流域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本论文以1957年(注:这一年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湄公河管理机制的建立)至2016年(注:这一年中国倡导的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水资源合作被列为五个优先推进方向之一)为时间段,通过系统追溯湄公河开发历史,探究了湄公河水资源管理合作与争端背后的动因,分析了当前合作机制与争端协调机制的成效与不足,并着力探讨未来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水资源合作治理的路径选择。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论述了二战以后湄公河地区政治局势的演变与水资源合作机制的调整适应;第四章论述了随着新时期湄公河开发力度加大而涌现出来的争端,并剖析了争端的成因和当前的协调机制;第五章专门论述了中国开发澜沧江引发的争议,以及中方采取的合作措施及未来参与流域水资源合作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六章论述了美国和日本长期以来对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参与及影响,指出域外大国的介入将是未来中国参与湄公河治理不可回避的挑战。在前六章论述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以下观点:一、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流域国家之间的争端始终存在,特别是干流开发计划,造成了流域国家间冲突程度的升级,但流域国家之间的合作趋势不变。这是因为各流域国家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都把区域经贸合作和国内经济发展置于优先考虑,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暂时压住了水资源开发负面影响导致的紧张关系;二、没有中国和缅甸参与的湄公河水资源合作机制——湄委会机制,已难以适应湄公河水资源良性管理需求,从长远来看,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最终需要建立一个全流域的管理机制。而在中国倡议下新近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作为首个由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共同发起的合作,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创造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对话合作平台;三、中国应充分发挥地区大国优势,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发展带来正能量。合作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先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信息共享,再在政府层面开展定期磋商,最后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建立有效的流域治理架构,实现流域国家间公平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并使包括受影响民众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在水电开发中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或利益补偿,并将对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降至最低。四、跨境河流开发不单纯是水的问题。中国在上游澜沧江的开发,以及中国企业参与下游湄公河的开发,连同南海争执,使下游国家对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不断增加的存在程度表示担心。一些国家认为,扩大美日印等国家在该地区的存在,有利于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湄公河次区域已成为域内外大国博弈和竞争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难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引入“trade-off”(权衡,取舍)理论,认为中国应与下游国家在洪水防控、灌溉、航运和水电等水资源开发领域建立一揽子利益关系,用广泛深入的合作来消除下游国家的戒备,在对利益的权衡取舍中实现各自的需求。此外,本论文将“霸权稳定论”转化为“大国责任论”和“大国合作论”,认为中国应扮演一个负责任的上游邻国,其中包括利用最新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逐步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项目准入机制,从规范项目开发着手,改善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逐步提升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各国的跨境水资源治理合作水
李轶君[9](2013)在《企业体育赛事赞助资源需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外体育赛事赞助发展至今,赞助商们经过实践的积累,逐渐熟悉并掌握了体育赛事这一赞助资源的特点,从而更加注意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选择赛事资源并制定营销计划。随之而来的,就是赞助商们对于体育赛事市场开发者更为全面的要求。国内外体育赛事赞助市场的现状,要求赛事主办方加强针对赞助商需求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市场赞助商对于赞助资源的需求分析。然而,从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研究还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赞助商对于赞助资源的需求分析”这一要求。本次研究的主题是企业体育赛事赞助资源的需求研究。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五力分析模型理论的赞助相关研究,讨论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竞争因素对企业赞助资源需求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形成的过程,以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企业的赛事赞助资源需求特征。本文共有三个研究假设。假设1:不同的企业体育赛事赞助目标与赛事赞助资源需求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假设2: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赛事赞助资源需求差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假设3:赛事主办者仅仅提供“综合分级”类型的赛事赞助资源组合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赞助资源的需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企业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描述性统计法,研究了企业对于体育赛事赞助资源的需求特征,主要结论如下:一、企业赞助目标与企业赞助资源需求之间存在匹配关系。企业在不同赞助目标下对赞助资源内容需求存在规律性需求,是由于实现赞助目标的营销方式与需要的赞助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二、赞助目标相同时,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企业赞助资源需求差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相同赞助目标下,企业之间的体育营销背景差异,是造成企业不同赞助资源需求特征的主要原因。三、赞助目标改变时,企业赞助资源需求的变化程度与企业体育营销背景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对于企业赞助资源需求存在明显影响。四、企业的赞助资源需求包括“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两个部分。企业赞助目标和体育营销背景共同影响着企业的赞助资源共性需求的形成,企业内部营销资源造成企业的赞助资源个性需求。五、“按需定制”类赞助资源组合方式是企业认为最合理的赛事主办方赞助资源组合方式。然而在赞助营销实践中,“按需定制”类赞助资源组合方式的使用需要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企业会选择其他的赞助资源组合方式。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研究假设做出判断:假设1成立,即不同的企业体育赛事赞助目标与各类赛事赞助资源需求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假设2成立,即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赛事赞助资源需求差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假设3成立,即赛事主办者仅仅提供“综合分级”类型的赛事赞助资源组合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赞助资源的需求。
曲永义[10](2010)在《鲁苏浙粤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翻开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中心总是随着新兴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的转移而不断转移的;考察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与该国(或该区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度成正比。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竞争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区域内的技术发明、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技术的转化应用扩散。分析区域内技术创新现状、所处的环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本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他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与劣势,理清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态势,明确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已成为实现区域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和崛起的必然选择。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以下简称四省),同属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GDP总量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中列前四位,作为中观层次的区域技术创新活动,四省的区域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同质性,按照M·E·波特教授的竞争理论,目前四省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阶段。近年来,四省都把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把握未来的创新型省份,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从提升区域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入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基于历史、政治、经济、地理、语言习惯等为基础的,四省市场发育、产业基础、创新条件平台、资源环境和人文文化等区域技术创新的组成要素和环境条件各有特点,对四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实现的路径。此外,选择四省作为研究单元,还因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都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政策实施、项目执行、政绩考核都以行政区作为单元,以省域作为研究单元,科技、经贸、财政等统计数据较为齐全,也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定量比较与评价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其一,在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提炼基础上,探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具体的评价方法;其二,对四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和解释各自技术创新能力位置、主要制约因素、发展趋势、提升的路径、障碍因素等等问题;其三,以山东为例,提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的路径。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系统思维方法;(2)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比较方法;(5)经验证实方法等。本文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提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横截面数据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了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动态评价方法,对鲁、苏、浙、粤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四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山东为例,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思路与对策措施。论文研究过程中,努力实现实践导向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化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明晰有关理论问题,同时分析提炼出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分析了技术创新主体在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合作效率,提炼出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二,建立了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从三个层次、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较全面的涵盖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同时,为研究各指标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中作用的大小,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构建了评价模型。无论是指标、权重的设置,还是评价模型的设计,都为理论上评价和量化分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尝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视角。第三,对鲁、苏、浙、粤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尽管近年来四省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经济发展模式整体上仍然属于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仍然存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简单劳动加工,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仍较缺乏。研究显示,除了区域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产业发育与结构、技术吸收与扩散等因素以外,四省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于四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特别是其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与组织管理状况对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第四,建立了以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动态比较与评价方法。以鲁、苏、浙、粤四省2000~2008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对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投入进行动态比较,利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和面板数据,对2001~2008年鲁、苏、浙、粤四省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并以2000-2008年的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的综合比较为基础,研究分析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变化,从多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各自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这也是首次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系统比较评价省域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五,从宏观和中观层次上,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的路径。研究中立足于鲁、苏、浙、粤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观察、分析、比较、评价和判断,找准影响和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并以山东为例,提出的改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与对策,有很多创新之处,如提出的制定山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等对策措施,填补了山东在这一问题研究上的空白。通过系统、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区域技术创新优势是基于创新要素的比较优势,全球化和市场化导致了区域间优势的调整和趋同。目前,鲁、苏、浙、粤四省尽管区域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同质性很大,但由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状况和市场发育、产业基础、创新条件平台、资源环境和人文文化等区域技术创新的组成要素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的差距,使得四省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以2008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序为广东第一、江苏第二、山东第三,浙江排在最后一名。从指标数值大小范围来看,广东和江苏相差不大,数值都在1.7附近,可以作为第一集团;山东和浙江相差不大,数值都在1.2上下,只能作为第二集团。从动态比较分析来看,广东和江苏两省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明显高于山东与浙江。从要素投入比较分析排序为广东第一、江苏第二、山东第三、浙江第四。从动态总体发展趋势比较来看,2000年以来,江苏的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趋势最好,与广东比较,江苏发展态势明显好于广东。浙江的企业增加数等的指标在四省中也名列前茅,在第二集团中,山东与浙江省比较,山东目前略微领先于浙江,但浙江的发展态势好于山东。研究认为,山东等四省应发挥已有技术集群基础和创新要素禀赋优势,以区域技术创新主体自身能力建设为主线,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现有知识基础,努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机制,加强对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化区域技术创新的支撑环境,有效调动区域内优势科技资源,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国际管理咨询公司2000年环球薪金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管理咨询公司2000年环球薪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章节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
6.2.1 产业规模维度 |
6.2.2 质量效益维度 |
6.2.3 产业结构维度 |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
6.3 政策建议 |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发展优势评价研究 |
1.2.2 产业发展的动因研究 |
1.2.3 产业发展的效应研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 |
1.5.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
2.1.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1.3 工业区位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2 传统经典国际竞争力理论 |
2.2.3 波特关于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
2.3.2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模式 |
2.3.3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
2.3.4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 |
2.4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发展理论 |
2.4.1 传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逻辑困境 |
2.4.2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增长效应的分析 |
第3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1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美国制造业起步阶段(建国至南北战争前) |
3.1.2 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南北战争至一战前) |
3.1.3 在徘徊中螺旋发展(一战至二战) |
3.1.4 战后黄金发展期(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 |
3.1.5 制造业的停滞与恢复(20 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末) |
3.2 美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3.2.1 制造业产出及产业部门结构变化 |
3.2.2 美国制造业就业情况 |
3.2.3 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
第4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分析 |
4.1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竞争力 |
4.1.1 资本要素 |
4.1.2 劳动要素 |
4.1.3 能源要素 |
4.1.4 原材料要素 |
4.2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竞争力 |
4.2.1 全要素生产率 |
4.2.2 资本要素生产率 |
4.2.3 劳动要素生产率 |
4.2.4 能源要素生产率 |
4.2.5 原材料要素生产率 |
第5章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 |
5.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国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 |
5.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
5.2.1 美国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 |
5.2.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 |
5.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
5.3.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 |
5.3.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 |
5.4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5.4.1 全球价值链长度 |
5.4.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 |
第6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及其着力点分析 |
6.1 美国制造业回流相关背景及原因分析 |
6.1.1 制造业发展呈现‘空心化’趋势 |
6.1.2 制造业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
6.1.3 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 |
6.2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
6.2.1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
6.2.2 奥巴马政府“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的主要举措与特征分析 |
6.3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
6.3.1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
6.3.2 特朗普政府“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路径调整 |
第7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对制造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7.1 制造业回流战略就业效应 |
7.1.1 制造业就业总量呈下降趋势 |
7.1.2 耐用品制造业就业超非耐用品 |
7.1.3 制造业就业老龄化加剧 |
7.2 制造业回流战略产业效应 |
7.2.1 制造业影响力在波动中下降 |
7.2.2 制造业生产诱发效应加速提升 |
7.3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贸易效应 |
7.3.1 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
7.3.2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进口贸易主体且呈提高趋势 |
7.3.3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且呈下降趋势 |
7.4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
7.4.1 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 |
7.4.2 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呈加速趋势 |
第8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分析结论与中国的应对方略 |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8.2 我国的应对方略 |
8.2.1 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 |
8.2.2 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 |
8.2.3 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境外投资基本理论 |
2.1 境外投资宏观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境外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2.1.3 对外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2 境外投资微观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内部化优势理论 |
2.2.3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
2.2.4 技术地方化和创新理论 第三章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现状 |
3.1.1 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主体 |
3.1.2 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产业分布 |
3.1.3 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区位分布 |
3.1.4 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 |
3.2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现状 |
3.2.1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发展阶段 |
3.2.2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区位分布 |
3.2.3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 |
3.2.4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情况 |
3.3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存在问题 |
3.3.1 宏观问题分析 |
3.3.2 微观问题分析 第四章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区位分析与选择 |
4.1 企业外部因素与境外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
4.2 企业自身因素与境外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
4.3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区位决策技术路线 |
4.4 经验借鉴 |
4.4.1 法国电信境外投资区位选择 |
4.4.2 中国石油境外投资区位选择 |
4.5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第五章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分析与选择 |
5.1 境外投资进入模式的内涵和类别 |
5.2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 |
5.2.1 投资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
5.2.2 股权结构选择影响因素 |
5.3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 |
5.3.1 投资方式选择分析框架 |
5.3.2 股权结构选择分析框架 |
5.4 基于云模型的境外投资进入模式决策 |
5.4.1 云模型 |
5.4.2 应用云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
5.4.3境外投资方式决策模拟实验 |
5.4.4境外投资股权结构决策模拟实验 |
5.5 境外投资进入模式经验借鉴 |
5.5.1 日本烟草公司境外投资进入模式 |
5.5.2 中国化工集团境外投资进入模式 |
5.6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 第六章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控 |
6.1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分析 |
6.1.1 东道国风险分析 |
6.1.2 国资监管部门风险分析 |
6.1.3 国有企业母公司风险分析 |
6.1.4 境外子公司风险分析 |
6.2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设置 |
6.2.1 东道国风险评价指标 |
6.2.2 国资监管部门风险评价指标 |
6.2.3 国有企业母公司风险评价指标 |
6.2.4 境外子公司风险评价指标 |
6.3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控 |
6.3.1 建立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评价系统 |
6.3.2 建立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
6.3.3 建立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考核系统 |
6.4 境外投资风险防范经验借鉴 |
6.4.1 美国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措施 |
6.4.2 日本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措施 |
6.5 建立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 |
6.5.1 风险防控主体系 |
6.5.2 风险防控辅助体系 |
6.5.3 风险防控问责制度 第七章 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配套措施建议 |
7.1 宏观配套措施建议 |
7.1.1 加强境外投资金融支持力度 |
7.1.2 提高境外投资管理水平 |
7.1.3 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保障机制 |
7.2 微观配套措施建议 |
7.2.1 提高思想认识审慎投资决策 |
7.2.2 深入尽职调查强化风险意识 |
7.2.3 加快技术创新提升国际化水平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8)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
二、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三、相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五、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机制的建立 |
第一节 湄公河流域社会经济特征与水资源早期开发 |
一、湄公河流域概貌及特征 |
二、湄公河水资源早期开发与国际化管理 |
第二节 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管理机制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二战后国际河流开发热潮 |
二、流域国家水资源开发需求 |
三、美国冷战需要 |
四、全球区域主义的发展与亚远经委会的成立 |
第三节 下湄公河流域调查协调委员会的建立 |
一、亚远经委会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法律机制和组织机制的确立 |
第四节 宏大的湄公河开发计划 |
一、三次流域调查活动与湄公河开发框架的确定 |
二、开发项目优先顺序的确定 |
三、国际组织和流域外国家的捐助 |
四、湄公河计划的政治色彩 |
小结 |
第二章 越战与湄公河开发计划的兴衰 |
第一节 湄公河计划进入高潮 |
一、越战升级与美国“第四种解决方案” |
二、约翰逊演说将湄公河计划推向高潮 |
三、湄公河流域第一个跨国项目:老挝南俄水电站 |
四、干流巴蒙水电站第一阶段调研 |
五、特诺河项目:克服美国退出带来的困难 |
第二节 1970年流域指导计划出台 |
一、湄公河计划第一阶段成果丰富 |
二、1970年流域指导计划出台 |
三、1975年联合声明 |
第三节 越战结束与湄公河计划陷入低谷 |
一、越战结束后美国的湄公河政策 |
二、临时委员会成立及1987年流域指导计划修订 |
三、湄公河开发从地区向国内转变 |
四、湄公河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冷战后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新机制 |
第一节 湄公河委员会机制的建立 |
一、湄公河从战场转向市场 |
二、关于建立湄公河新合作机制的博弈 |
三、湄公河协定出台 |
第二节 湄委会机制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出现和发展 |
二、湄公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的提出 |
三、湄委会机制面临的尴尬处境 |
第三节 湄公河流域开发其它合作机制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
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 |
三、黄金四角经济合作(QEC) |
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 |
小结 |
第四章 湄公河水资源开发跨境争端及调解机制 |
第一节 湄公河开发中的主要争端与各方应对 |
一、泰国东北部调水计划引发水量分配争端 |
二、越柬关于桑河水电站影响的争端 |
三、湄公河干流水电站建设引发的跨境争端 |
第二节 湄委会四国争端成因分析 |
一、目标差异和利益分歧 |
二、文化冲突和历史纠纷 |
三、国家发展与共同利益的矛盾 |
四、跨国公司开发忽视社会和环境影响 |
第三节 湄公河沿岸民众利益诉求 |
一、湄公河国家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二、反坝运动及沿岸民众主要利益诉求 |
三、反坝运动的影响效应 |
小结 |
第五章 澜沧江开发争议及中方采取的合作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对澜沧江的开发规划与下游国家反应 |
一、澜沧江中下游二库八级开发规划 |
二、关于澜沧江开发的争论焦点 |
三、非政府组织成为反对澜沧江开发的“前锋” |
四、澜沧江开发的影响被夸大 |
第二节 中国与下游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 |
一、中国政府在外交舞台上增信释疑 |
二、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三、用实际行动展现合作诚意 |
第三节 中国在流域水资源治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如何定位在流域水资源治理中的自身角色 |
二、如何加强与下游公民社会的沟通理解 |
小结 |
第六章 美日对湄公河开发的影响 |
第一节 美国重新重视湄公河流域开发 |
一、奥巴马政府高调“重返”湄公河 |
二、美国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原因 |
三、美国的湄公河政策走向分析 |
第二节 日本寻求提升在湄公河地区影响力 |
一、日本对湄公河流域开发的早期贡献 |
二、近年来日本湄公河政策新动向 |
三、日本新动向溯因及未来走向分析 |
第三节 域外大国介入湄公河开发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东南亚国家借机实施“大国平衡”战略 |
二、中美日竞争在越南和缅甸尤为凸显 |
小结 |
综论 |
一、湄公河水政治与地区总体政治的关系 |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的困境与希望 |
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管理的战略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英文资料 |
二、中文资料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企业体育赛事赞助资源需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选题 |
1.2 研究理论依据 |
1.3 研究任务 |
1.4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赞助及体育赞助概念 |
2.2 企业参与体育赞助的意义 |
2.2.1 体育赞助的兴起 |
2.2.2 体育赞助与市场营销组合 |
2.3 体育赞助与资源基础理论 |
2.3.1 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
2.3.2 资源基础理论研究 |
2.3.3 体育赞助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
2.4 体育赛事资源与赛事赞助资源研究 |
2.5 体育赞助商行为相关研究 |
2.5.1 体育赞助商赞助决策研究 |
2.5.2 体育赞助商动机研究 |
2.5.3 体育赞助商赞助营销方式研究 |
2.5.4 体育赞助商赞助资源需求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框架 |
3.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2.1 研究目标的提出 |
3.2.2 论据收集及分析 |
3.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3.3.3 研究创新点 |
4 国内外体育赛事赞助发展状况 |
4.1 国际体育赛事赞助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4.1.1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模式的广泛应用 |
4.1.2 赞助商营销目标“务实化”趋势 |
4.1.3 赞助商选择赞助资源的两极分化问题 |
4.1.4 赞助商信息混乱问题 |
4.1.5 国际体育赛事赞助市场发展对赞助理论研究的需求 |
4.2 国内体育赛事赞助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4.2.1 各类体育赛事市场开发的差异 |
4.2.2 国内体育赛事赞助市场的特殊挑战 |
4.2.3 国内体育赛事赞助市场发展对赞助理论研究的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5 企业赛事赞助目标与赞助资源的匹配关系研究 |
5.1 体育赛事赞助资源分类及内容 |
5.2 企业赛事赞助目标概述 |
5.3 不同赛事赞助目标下的赞助资源需求差异分析 |
5.4 赞助目标营销方式与赞助资源需求的匹配分析 |
5.4.1 品牌目标营销方式与赞助资源需求的匹配分析 |
5.4.2 销售目标营销方式与赞助资源需求的匹配分析 |
5.4.3 企业赞助目标与赞助资源需求匹配关系验证 |
5.5 营销方式与赞助权益的非匹配分析 |
5.5.1 品牌目标营销方式与赞助权益的非匹配分析 |
5.5.2 销售目标营销方式与赞助权益的非匹配分析 |
5.6 案例分析:中国电信赞助 2012 年斯篮搏杭州表演赛 |
5.6.1 表演赛赞助背景 |
5.6.2 浙江电信赞助营销回顾 |
5.6.3 浙江电信营销方式与赞助资源需求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赞助资源需求差异之间的联系研究 |
6.1 企业体育营销资源概述及体育营销背景分类 |
6.2 相同赞助目标下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赞助资源需求差异联系研究 |
6.2.1 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赞助资源需求之间的联系 |
6.2.2 相同赞助目标下不同体育营销背景企业的赞助资源需求特征分析 |
6.2.3 体育营销背景差异对赞助资源需求的影响作用分析 |
6.3 不同赞助目标下企业体育营销背景差异与赞助资源需求差异之间的联系研究 |
6.4 案例分析:比较通用电气奥运营销和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营销 |
6.4.1 赛事赞助背景 |
6.4.2 赛事营销回顾 |
6.4.3 两家赞助企业的赞助资源需求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企业体育赛事赞助资源需求路径研究 |
7.1 企业赞助资源需求的形成 |
7.1.1 赞助资源需求形成的理论依据 |
7.1.2 企业的赞助资源需求形成过程分析 |
7.2 企业赞助资源需求的满足 |
7.2.1 企业赞助资源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 |
7.2.2 企业赞助资源的个性需求成因分析 |
7.3 赞助资源需求路径研究 |
7.4 案例分析:大陆集团 2010 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赞助资源需求分析 |
7.4.1 2010 年世界杯赞助背景 |
7.4.2 大陆集团营销回顾 |
7.4.3 大陆集团赛事赞助资源需求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赛事主办方改进赞助招商工作的建议 |
8.1 国内赛事赞助招商的挑战 |
8.2 赛事赞助资源开发策略建议 |
8.2.1 突出赞助商服务工作 |
8.2.2 开发更多适合“销售目标”的赞助资源 |
8.2.3 加强与赞助企业的沟通 |
8.3 基于赛事赞助资源需求路径研究的赞助招商策略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鲁苏浙粤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应用价值) |
1.3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3.3 主要学术创新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本理论分析与选择 |
2.1 相关理论研究中的主要观点综述 |
2.1.1 经济成长阶段论 |
2.1.2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梯度转移理论 |
2.1.4 区域技术集群创新理论 |
2.1.5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
2.1.6 创新环境理论 |
2.2 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 |
2.2.1 垄断性的市场结构与大企业的优势 |
2.2.2 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的优势 |
2.2.3 进一步的分析与结论 |
2.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研究述评 |
2.3.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索洛模型 |
2.3.2 内生增长模型 |
2.3.3 技术差距的测度模型 |
2.3.4 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关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 |
2.3.5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4 本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与界定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 企业 |
3.1.1 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
3.1.2 企业内部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
3.1.3 区域技术创新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 |
3.2 大学与科研机构 |
3.2.1 大学、科研机构与基础研究 |
3.2.2 知识的溢出与转化 |
3.2.3 创新人才的培养 |
3.3 区域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
3.3.1 政府的政策支持 |
3.3.2 区域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 |
3.3.3 基础设施与公共技术平台 |
3.3.4 产业集群 |
3.3.5 高技术产业园区 |
3.4 技术吸收与扩散 |
3.4.1 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
3.4.2 技术引进与技术贸易 |
3.4.3 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发育与整合 |
3.4.4 科技中介机构与技术服务 |
3.4.5 产业联盟与技术资源共享 |
3.4.6 FDI与技术扩散 |
3.4.7 技术标准与技术升级 |
3.5 创新环境要素 |
3.5.1 人力资源供给 |
3.5.2 融资环境 |
3.5.3 文化环境 |
3.5.4 自然资源禀赋 |
3.5.5 市场化程度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的选定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4.1.2 指标的体系的构建 |
4.1.3 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
4.2 评价方法 |
4.2.1 权重的确定 |
4.2.2 定量指标的基础数据处理与计算 |
4.2.3 对定性指标的综合模糊评判 |
4.3 指标得分的校验与综合判定 |
4.3.1 指标得分的校验与汇总 |
4.3.2 指标的综合判定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省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
5.1 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整体状况评价 |
5.1.1 计算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总水平 |
5.1.2 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总水平分析 |
5.1.3 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总水平内部结构分析 |
5.2 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分类评价 |
5.2.1 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状况分析 |
5.2.2 区域内大学、科研机构与基础研究状况分析 |
5.2.3 组织与管理状况指标状况分析 |
5.2.4 区域内产业发育与结构状况分析 |
5.2.5 技术吸收与扩散状况分析 |
5.2.6 区域内技术创新环境状况分析 |
5.3 山东与三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
5.3.1 山东与三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
5.3.2 山东与其他三省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进一步比较分析 |
5.3.3 山东与苏、浙、粤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
5.3.4 山东与苏、浙、粤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2000-2008年四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
6.1 主要投入要素的动态比较 |
6.1.1 人力资源要素投入的时序比较 |
6.1.2 财力资源要素投入的时序比较 |
6.1.3 组织与管理状况的时序比较 |
6.1.4 小结 |
6.2 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
6.2.1 研究方法简述 |
6.2.2 变量选取 |
6.2.3 综合效率分析 |
6.2.4 人力资源效率分析 |
6.2.5 财力资源效率分析 |
6.2.6 小结 |
6.3 时间序列的综合比较 |
6.3.1 研究方法简述 |
6.3.2 人力资源状况的时序综合比较 |
6.3.3 财力资源状况的时序综合比较 |
6.3.4 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时序综合比较 |
6.3.5 技术产出与扩散状况的时序综合比较 |
6.3.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序综合比较 |
6.3.7 四省技术创新能力时序综合比较 |
6.3.8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山东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7.1 根据省情选择有效的区域技术创新模式 |
7.2 完善山东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
7.3 努力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7.4 不断提升山东的产业创新能力水平 |
7.5 完善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投资与融资体系 |
7.6 加强对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7.7 优化区域技术创新的支撑环境 |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国际管理咨询公司2000年环球薪金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D]. 王睦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3]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4]河北省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研究[D]. 穆君. 河北大学, 2019(08)
- [5]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7]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8]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中的合作与争端(1957-2016)[D]. 屠酥. 武汉大学, 2016(06)
- [9]企业体育赛事赞助资源需求特征研究[D]. 李轶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10]鲁苏浙粤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D]. 曲永义.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