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21)在《《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边城》是沈从文表达“美”和“爱”的文学理想的代表之作,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这部伟大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直至上八十年代国内外“沈从文热”影响下,《边城》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作用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如今《边城》一直被编选入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之中,它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人性教育”“文学教育”等教育思想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兴起,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高中小说教学的研究必须基于对小说文本的深刻认知,这个认知体现在两个方向上的研究,一是对文本阐释及阐释史了解与研究,二是对小说文本教学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运用阐释学理论,梳理《边城》的阐释史,得出有助于《边城》教学的启示,从中摸索出《边城》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围绕着上述目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研究:第一部分梳理、归纳、总结出不同时段的名家对《边城》的评论与阐释。这部分从《边城》的创作背景、主题、人物、情节出发,综合各家的评述,了解在历时语境中《边城》所呈现的多元的文学理想和价值,还原一个历史的、立体的、真实的“边城形象”。第二部分是各家《边城》教学的一个具体化的论述,主要从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三个方向上去研究《边城》教学实践与现状,选取了人教版、苏教版、部编版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尽量在掌握了《边城》教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边城》的教学进行一个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同时,将这些教学内容与名家的阐释作比较,希望借阐释史作基点,找到阐释史与教学的切合点,借此来拓宽教学视野与思路。第三部分是结合《边城》的阐释史和教学研究,提出《边城》教学的新思路。首先,比对《边城》阐释史与教学史,分析两者互补性内容及其依据,思考如何将《边城》阐释史的合理化内容引入教学实践;其次,根据《边城》所体现的“爱与美”的教育思想,将读、看、编、写、演这五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用《边城》阐释史丰富内容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希望在拓宽现下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
杨梦[2](2021)在《凌宇的沈从文研究》文中指出沈从文,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写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篇,1988年被提名为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由于某些原因,学术界对沈从文的评价在1978年前后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进入新时期,沈从文重新被读者接受,最重要的推动者便是凌宇,他是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因此,本文针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旨在说明选题原因、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对沈从文的研究史做一个分期,分别为萌芽期、停滞期和活跃期,引出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凌宇;再通过沈从文对凌宇相关研究的肯定,以及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影响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分别从文本梳理、时段分期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一个详细的阐释。最后一部分探索为何凌宇的沈从文研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归纳他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以及特质;然后分析凌宇在沈从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语是对凌宇如何研究沈从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全文的意义,即本论文从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角度切入,不仅对研究者如何系统地研究一个作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以往的沈从文研究成果。
高爽[3](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指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杨雪[4](2019)在《“水边的抒情诗人”:论沈从文“文”与“水”之渊源与关联》文中认为沈从文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作家,他总是喜欢以抒情的笔调来书写他的作品,而且无论是在三十年代自然抒情的作品中还是在四十年代抽象抒情的作品中总离不开对“水”的描写。“水”不仅仅是作为作品中人物生活的背景美轮美奂的展现出来,“水”中更包含着沈从文内心丰富的情感以及他看待世界的目光。因此,论文试图对沈从文笔下“水”与抒情之渊源与关联进行理解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走进沈从文的内心世界,更加全面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的文学世界。本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结合作家的成长环境、自身个性气质的特点以及中国历史上借“水”抒情的文人传统来分析沈从文作品中“水”与抒情的书写渊源。第二章主要是探究“水”与沈从文“自然”抒情之间的关联。分别从“水”与“自然”、“水”与生命、“水”与忧郁三个方面来论述沈从文如何建构起一个诗情画意的湘西“水”世界,并以一种自然的抒情方式借“水”自由地抒发着内心丰富的情感。第一小节主要论述了沈从文以诗意的眼光将湘西“水”世界中的自然风光与质朴的自然人性融为一体,营造出一派和谐优美的“水”上意境。第二小节主要通过湘西“水”边这个波光粼粼艺术空间展现了对湘西“水”边生命的关照,诗意地书写了与自然相契合的生命强力。第三小节则是探寻在这清妙的“水”话语背后作者所隐含着的忧郁哀痛的情感。第三章自然抒情向抽象抒情的转变主要是从沈从文对“水”话语书写的变化入手阐述了沈从文是如何从一位天才作家走向了精神的崩毁与创作的自闭,再到如何摆脱精神的癫狂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最终走向宁静超脱的情感历程。第一小节从“水”的角度论述了沈从文抒情风格转变的原因,长久的都市生活让沈从文几乎在物理上脱离了自己所熟悉的“水”,与湘西的隔膜日益加深,这让擅长写“水”上的文章的沈从文显得愈加力不从心,自然的抒情方式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不得已自主地转向了抽象的抒情。第二小节主要论述了沈从文在四十年代不仅有意识的借助“云”“雨”“雾”“海”等“水”物理属性,也将“水”的色泽、光影渗透到文字中,传达出对生命的抽象抒情与哲理化的思辨,同时也借“水”述说出了自身陷于抽象之中心境的苦闷和精神的挣扎。第三小节则论述了沈从文在困境中的不断探索,尤其是建国后在山水风物的接触中,沈从文又见到了自己熟悉的“水”,更是在“水”中有所启悟,帮助他克服了现实的困境,逐渐从精神的崩毁走向了内心的超脱与从容,并在时代的喧嚣中始终持守着内心对“有情”的追求。
宋林凤[5](2019)在《《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是沈从文首次返乡的产物,是沈从文向世人展现湘西世界的经典文本,两个文本均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湘西人事。《湘行散记》取材于《湘行书简》,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关照、相互渗透的互文关系,具有共同性,但通过阅读对比发现,两者并非全盘相同,两者在文本形式、情感变化、写作技巧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见,《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虽作为同一趟回乡的产物,但在创作上却存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变化差异值得探析。《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两个文本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两个文本均反复对湘西底层人物、湘西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进行了书写;在情感表达上,两个文本共同表达了作家自身孤独、对湘西生命世界的悲悯和性爱追求及“缅怀过去故乡”的情感;在叙事策略上,两个文本采用时空交替运用的叙事艺术和诗性化的叙事话语。但通过细读两个文本发现,两个文本除了共同性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次在内容上,一方面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两者分别为“单调”与“丰富”,另一方面情感态度也发生变化,前者以“颂赞”为主,后者以“反思”为主。其次在文本创作上,从创作动机看,前者为爱情书写,后者为故乡书写;从创作过程看,两者分别为“瞬息万变”动态写作与“渐进缓成”静态书写;从文化审视立场上看,前者以“乡下人”为主,后者则以“都市人”为主。再者,在表达技巧上,两者分别采用的是“私密书信”与“公开散文”、“视觉艺术”与“公开散文”、“纪实书写”与“虚构行文”、“有意留白”与“自主丰富”。通过对《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比较研究发现,两个文本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两个文本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两者的共性可启发沈从文第二次返乡作品《湘西》互文创作和为文学创作者如何从文学素材收集到文学再创作提供学习典范,另一方面两者的特性引起读者关注作家书信中隐含的文献价值和认知沈从文书写《湘行散记》背后的含义;就学术价值而言,两者的比较为学者研究沈从文第一次返乡作品的创作思想提供参照和为读者全面认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提供认知平台。
樊晓燕[6](2019)在《沈从文四十年代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沈从文作为现代文坛的一份子,他对文学有着独特的思考,他评价自己为“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对政治的远离使文学之纯洁性得以突出,对生命的关注使文学之本质得以归复,以“乡下人”自居强调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社会动荡混乱的历史阶段,各类政策的要求与文学氛围都与他所醉心于自然、生命、“爱与美”等等的文学审美理想发生剧烈摩擦,在与现实的砥砺下产生的作品皆以直接抒发心灵的杂文、文论为主,蕴藏着他丰富、复杂的文学思想。在风雨如晦的现代环境下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立之思,关注文学审美性,维护文学应具有的精神,将文学作为救治弊病的工具。本论文通过细致全面地分析沈从文四十年代的作品,从他对文学审美与文学精神的思考出发,论述其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想。全文分为绪论、主体章节、结语三个部分。除去绪论和结语,主体章节共三章八节,研究基础建立在文本细读上,通过分析作品、时代背景与作家个人境况,梳理、提炼、总结出沈从文当时的文学思想与流变。从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研究沈从文四十年代的创作情况,分析这一时期创作的类型与特点,研究较之于二三十年代发生的转变及原因,并对影响他创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概括。第二章研究沈从文“美”“爱”“神”的审美理想,分析三者统摄下他对文学表达形式与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以及对创作艺术手法的探索,挖掘沈从文文学审美理想的内涵。第三章论述沈从文思考时代背景下产生文学精神危机的问题,切入他对文学“工具重造”与“工具重用”的思考,研究他拯救文学精神堕落的方式,探讨他将文学作为重造人、重造政治、重造民族与国家的理想。
刘芳[7](2019)在《新时期以来沈从文传记研究》文中认为沈从文是一个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城市却总是书写湘西乡土牧歌的作家。他坚持文学的自由却不幸卷入政治风波,他在前半生轰动整个文坛却在后半生搁笔退隐,他一生辗转流荡却永远是一个单纯的“乡下人”……在1940年代末的论战中,沈从文被扣上“反动文人”的帽子,不断被边缘化,无奈搁笔并埋头投入至新的文物研究。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思想大解放,文艺创作大解禁,沈从文文学作品破土而出,重新评价沈从文文学成就的呼声也高涨起来。在海外的研究得以传入的同时,在文坛甚至在社会大环境中“边城热”的现象在不断升温,街头巷尾甚至达到了“无人不知沈从文”的景象。这种关注达到一定深度和纬度,人们便把目光聚焦于沈从文传奇性的一生。感知到读者的渴望和时代的召唤,传记作家们灵敏地以沈从文为中心树碑立传。在80年代初至今,产生各种各样的沈从文传记,实属罕见。“沈从文传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他、深刻认识他的平台,更彰显了一个时期学界对沈从文研究成果的综合呈现。相对于众多的传记文本,“沈从文传记”研究和批评相对较少,研究成果显得很单薄和零散。因此,对新时期以来沈从文传记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比较、探析显得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以新的视角梳理沈从文的一生,把握沈从文形象在传记文学中的再现,探寻进入“沈从文世界”的恰当方式;还能从传记文学角度对沈从文研究做出有益补充,使其更全面、更系统,完善当代传记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本文第一章,对“沈从文传记”写作与出版的情况作系统性的介绍和梳理,并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划分。本文第二章,对“沈从文传记”做个案分析,考虑篇幅限制和论题需要,选择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作者的“沈从文传记”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以求管中窥豹,探析不同作者的不同特点,分析传记撰写的优劣得失,从而促进沈从文传记写作与研究的发展。本文第三章,对“沈从文传记”的形象塑造进行探讨,对沈从文三个重要形象做集中提炼,其一是不同版本传记都有提及的“乡下人”形象做比较分析,其二是从沈从文人生分野的节点探讨“疯狂者”形象的成因,其三是以沈从文后半生为主,讨论“搁笔文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以期展示更多元的沈从文在传记文学领域是怎样被解读和接受的。本文第四章,是从几个版本沈从文传记写作方法的独特之处和示范意义。先对沈从文传记写作的得失进行评析和思考,分析典型传记的方法论和立传态度。
费亚岚[8](2019)在《《边城》文本分析解读与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变成各个学校的重点任务。但语文学习却得不到重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低下,阅读兴趣低。中学语文教学将小说教学作为突破口,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而人教版教材中对于现代小说不够重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边城》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节选章节的片段性,没有办法使学生领略其小说文本意蕴的丰富性,无法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审美体验。如何较好的对《边城》进行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并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思考探究。本文立足于对《边城》整体的文本解读,参照现行课堂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设计《边城(节选)》的教学,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说内涵,品读《边城》的文学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教学设计法。
刘丹[9](2018)在《《边城》文本解读问题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文本解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讲解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小说文本解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具备着丰富的审美教学价值,学好小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均编选了古今中外的小说篇目,《边城》作为一部经典的现代抒情小说,自然被列入各版语文教材之中。从文学层面看,作者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发生在边城的淳朴故事娓娓道来,使他笔下湘西题材小说成为了现代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人注目;从教学层面看,由于《边城》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不被重视,导致小说文本具备的丰富的可教学资源被消解了。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对《边城》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找到教学角度和教学知识点。教学活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需要在创新理念下不断生成。本论文在论证《边城》文本解读的价值与意义基础上,分析高中课文《边城》文本解读现存问题与成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方法,提出《边城》教学优化策略,从文本解读,到创新教学实践,再到反思教学设计,进而得出来自高中小说教学的启示,为高中小说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刘莹[10](2018)在《沈从文《边城》的诗化风格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从文的《边城》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具有诗化风格的小说,在它问世后的八十多年里,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21世纪初,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都节选了《边城》的片段,课外阅读中也增添了安排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并将《边城》列入江苏文科高考的名着阅读篇目。但一直以来奉行的传统小说类型化的教学削弱了《边城》独具的诗化风格,它有故事,但是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它有人物,但是人物没有太明显的性格;作者讲故事,写人物主要是为营造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因此教学抓诗化风格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那么美的山水,那么美的风土人物,那么美的人情人性,融合成那么美的诗意湘西。作为教研者,我们有必要结合《边城》的思想艺术价值,思考从语文教学角度切入的沈从文《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包括三部分。首先,阐明本论文的选题理由,也就是本论文的意义所在。结合语文新课标关于文学教育、文化传播、教材编订等方面的要求,对沈从文《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进行思考和探索。其次,重点陈述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的研究起点。最后,总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及<边城>的世界影响》)研究作家公众形象和艺术精神溯源,突出强调《边城》的艺术价值是诗体乡土小说的代表。第二章(《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以作品的艺术特色为参照,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当代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复杂叙事的写作训练范本”、“诗意忧伤的审美体验来源”、“展现民俗的社会文化宝库”是本论文探讨的小说《边城》的四个教育价值点。第三章(《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诗化风格》)以“诗化”为关键词,研究了诗化的世界、诗化的意境、诗化的语言、诗化的结构以及诗化生活拂不去的忧郁,在关注小说外表的诗化后,进一步剖析《边城》优美形式掩盖下的忧郁和寂寞,完善对《边城》诗化的整体认识。第四章(《沈从文小说<边城(节选)>的教学解读与教学案例评析》)尝试以苏教版课文节选为例,既进行文学赏析,也开展名师教学案例分析。我们将看到,同课异构激发教研火花,沈从文《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正藉此传播。第五章(《突显诗化风格的沈从文<边城>的教学实践研究》)注重应用研究。该章将综合运用前四章的研究成果,以突显诗化风格为重点做教学设计,并给出《边城》整本书阅读的导读建议。结语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且再次阐释沈从文《边城》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1)《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构架 |
第一章 各家说《边城》 |
第一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历史背景和主题 |
一、不同历史背景下各家对《边城》的褒贬 |
二、各家说《边城》的主题 |
第二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人物和情节 |
一、各家说《边城》的人物 |
二、各家说《边城》的情节 |
第三节 各家评说《边城》的艺术手法 |
一、各家评说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 |
二、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 |
三、各家评说诗化小说的意象与意境 |
第二章 各家教《边城》 |
第一节 三个版本《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三)统编版《边城》(节选)教材分析 |
第二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参分析 |
第三节 两个版本的《边城(节选)》的教学分析 |
一、人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
二、苏教版《边城(节选)》教学分析 |
第四节 说《边城》与教《边城》的互补性 |
一、教与说的对比 |
二、教对说的提炼与落实 |
三、说对教的开拓与延展 |
第三章 《边城》阐释史对教学的启示及实践 |
第一节 《边城》阐释史的理论性、经典性与多元性 |
一、《边城》阐释史带来的阐释学与互文性理论启迪 |
二、名家说《边城》的经典性启示 |
三、名家说《边城》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启示 |
第二节 《边城》阐释史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
一、《边城》阐释史前期对美与爱的教育启示 |
二、《边城》阐释史后期对美与爱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学实践对《边城》阐释史的借鉴 |
一、将相关理论引入《边城》教学 |
二、《边城》阐释史对读、观、编、演、写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沈从文研究与凌宇的研究简述 |
第一节 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
第二节 沈从文对凌宇研究的肯定 |
第三节 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贡献 |
第二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
第一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文本梳理 |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时段分期 |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方法探讨 |
第三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反思 |
第一节 凌宇研究沈从文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特质 |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水边的抒情诗人”:论沈从文“文”与“水”之渊源与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与抒情书写之渊源 |
第一节 作家成长环境的濡染 |
第二节 借“水”抒情的传统影响 |
第三节 个性气质发展的必然 |
第二章 “水”润湘西的“自然”抒情 |
第一节 “水”与“自然”:唯美意境的诗意呈现 |
第二节 “水”与生命:“生命之光,煜煜照人” |
第三节 “水”与忧郁:“美丽总是愁人的” |
第三章 “自然”抒情向抽象抒情的转变 |
第一节 “自然”抒情的创作危机 |
第二节 抽象抒情中理想的探寻与精神的困境 |
第三节 “跛者不忘履”的“有情”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互文性 |
第一节 湘西人事的同现 |
一、独特生命形式的二度描写 |
二、湘西自然、人文景观的频繁再现 |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思想情感表达 |
一、作家自身孤独寂寞之情的抒发 |
二、悲悯湘西生命世界的情怀传达 |
三、性爱追求的情感倾诉 |
四、“缅怀过去故乡”的同声吟唱 |
第三节 同一叙事策略的呈现 |
一、时空交替运用叙事艺术 |
二、诗性化的叙事话语 |
第二章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互异性 |
第一节 内容表达的差异 |
一、人物形象:“单调”与“丰富” |
二、情感变化:以“颂赞”为主与以“反思”为主 |
第二节 文本创作的差别 |
一、创作动机:为爱情书写与为故乡书写 |
二、创作过程:“瞬息万变”动态写作与“渐进缓成”静态书写 |
三、文化立场:以“乡下人”为主与以“都市人”为主 |
第三节 表达技巧的迥异 |
一、私密书信与公开散文 |
二、视觉展示与文字铺排 |
三、纪实书写与虚构行文 |
四、有意留白与自主丰富 |
第三章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同异性价值 |
第一节 互文性对文学创作的启迪 |
一、启发沈从文《湘西》互文性创作 |
二、从文学素材收集到再创作提供学习典范 |
第二节 互异性对文本认知的引导价值 |
一、关注《湘行书简》中隐含的文献价值 |
二、认知《湘行散记》背后的意义 |
第三节 两个文本创作比较研究对学术研究的参照 |
一、为研究沈从文首次返乡作品创作思想提供参照 |
二、为全面认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提供观测平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沈从文四十年代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思想的含义 |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思路 |
(一)选题缘由及论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三、研究背景 |
(一)沈从文研究的回顾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局限 |
(四)本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概观 |
第一节 创作转变与类型 |
第二节 创作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沈从文文学的“生命”与“自然”本源 |
二、传统文学思想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
三、“五四”文学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沈从文文学审美理想的建构 |
第一节 “美”“爱”“神”三位一体的审美理想 |
一、“美与爱”的审美理想 |
二、以“泛神情感”观照“爱与美” |
三、“星”与“虹”的审美象征 |
第二节 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认识 |
一、文字——无力的表达方式 |
二、美术与数学——优于文字表达的艺术形式 |
三、音乐——“抽象形式”的最终探寻 |
第三节 对创作艺术手法的潜心研究 |
一、文学的真实观 |
二、“恰当”:和谐节制的美学原则 |
三、“偶然和情感”:创作的独特因子 |
第三章 文学精神的危机与拯救 |
第一节 文运危机与“工具”的误用滥用 |
一、文学商业化——得与失的理性思辨 |
二、文学政治化——作家主体性与文学独立性的退场 |
三、文学趣味化——避世文学的畸形姿态 |
第二节 “工具重造”——文学重造之思索 |
一、文运的重造 |
二、经典的重造 |
第三节 “工具重用”——文学功用之思索 |
一、重造人 |
二、重造政治 |
三、重造社会、民族与国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期以来沈从文传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传记介绍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沈从文传记的写作述评 |
第一节 沈从文传记的写作 |
第二节 沈从文传记的类型 |
第二章 沈从文传记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凌宇的《沈从文传》 |
第二节 金介甫的《沈从文传》 |
第三节 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
第三章 沈从文传记形象塑造的评析 |
第一节 “乡下人”的塑造 |
第二节 “疯狂者”的塑造 |
第三节 “搁笔文人”的塑造 |
第四章 沈从文传记的写作垂示 |
第一节 沈从文传记的实绩 |
第二节 生人专访与实地考察 |
第三节 立传态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边城》文本分析解读与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边城》的文本解读 |
一、沈从文的独特视角——“乡下人” |
二、边城特有的文学属性 |
三、边城特有的文学属性 |
第二章 《边城》的教学解读 |
一、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 |
二、教材收录理由 |
三、教学价值 |
四、《边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
(二)偏离小说教学方向 |
(三)教学设计不够合理 |
(四)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 |
第三章 《边城》多元角度教学设计 |
一、多元角度分析来源 |
二、《边城》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
(一)设计缘由 |
(二)教学设计 |
三、《边城》环境描写教学设计 |
(一)设计缘由 |
(二)教学设计 |
四、《边城》语言描写教学设计 |
(一)设计缘由 |
(二)教学设计 |
五、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边城》文本解读问题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边城》文本解读的价值与作用 |
(一)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1.文本解读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
2.培养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性 |
(二)高中语文《边城》的选编及作用 |
1.高中课文《边城》的选编分析 |
2.《边城》文本解读的作用 |
二、《边城》文本解读现存问题与成因 |
(一)《边城》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
1.解读方式传统化 |
2.解读内容表层化 |
3.解读主体的缺失 |
(二)《边城》文本解读问题的归因 |
1.学生阅读环境差 |
2.高考应试功利化 |
3.年代久远难理解 |
4.教师驾驭能力弱 |
5.教材编排局限性 |
三、《边城》文本解读及教学实践 |
(一)《边城》教学内容梳理 |
1.写作意图 |
2.表达内容 |
3.写作手法 |
(二)打破常规的《边城》教学实践 |
1.设计调查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
2.采集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
3.创新思维模式,尝试教学实践 |
4.理性总结经验,深入教学反思 |
四、基于《边城》文本解读的教学策略 |
(一)选准阅读方式,整体感知文本 |
(二)关注心理刻画,深入体察人情 |
(三)赏析景物描写,体会意境之美 |
(四)品味细节描写,延伸全文阅读 |
(五)拓展课下注释,赏析朴素语言 |
五、《边城》对高中小说教学的启示 |
(一)关照小说风格背景,制定教学目标 |
(二)体察作者创作动机,明确教学内容 |
(三)单篇迁移整本阅读,完善教学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沈从文《边城》的诗化风格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及《边城》的世界影响 |
第一节 沈从文公众形象的建立 |
第二节 沈从文的艺术精神溯源 |
第三节 《边城》——诗体乡土小说的代表 |
第二章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语文教育价值 |
一、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典范 |
二、复杂叙事的写作训练范本 |
三、诗意忧伤的审美体验源泉 |
四、展现民俗的社会文化宝库 |
第三章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诗化风格 |
第一节 诗化的世界 |
第二节 诗化的意境 |
第三节 诗化的语言 |
第四节 诗化的结构 |
一、圆形循环结构 |
二、重复叙事结构 |
第五节 诗化生活中拂不去的忧郁 |
第四章 沈从文小说《边城》(节选)的教学解读与教学案例评析 |
第一节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边城》(节选)的教学解读 |
第二节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边城》(节选)教学案例评析 |
第五章 突显诗化风格的沈从文《边城》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沈从文《边城》名着导读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D]. 李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凌宇的沈从文研究[D]. 杨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4]“水边的抒情诗人”:论沈从文“文”与“水”之渊源与关联[D]. 杨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创作比较研究[D]. 宋林凤. 吉首大学, 2019(02)
- [6]沈从文四十年代文学思想研究[D]. 樊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新时期以来沈从文传记研究[D]. 刘芳.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8]《边城》文本分析解读与教学设计[D]. 费亚岚. 湖北师范大学, 2019(08)
- [9]《边城》文本解读问题及教学对策研究[D]. 刘丹. 鞍山师范学院, 2018(07)
- [10]沈从文《边城》的诗化风格及教学研究[D]. 刘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