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电定位技术及其在CDMA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平[1](2018)在《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水下传感器网络是由具有声学通信与计算能力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是开展海洋数据监测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相对常见的海洋通信系统,水下传感器网络具有基础设施简单、节点体积微小和设备成本低廉等优势,在海洋数据采集、环境监控、资源勘测、地震与海啸监控、海洋军事科学、辅助导航、水下机器人和AUV控制等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水下传感器网络极大的依赖硬件基础架构,存在应用和服务受限,管控和维护困难,部署后系统风险无法掌控等缺陷。冗余部署是保障水下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但对在相同水域实施节点再部署造成障碍,同时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和高昂的部署成本。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是一种创新网络架构,它将网络功能和业务处理抽象化,以构建基于用户编程的统一便捷网络管理。SDN为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基于SDN架构可设计开放标准通信协议和编程接口,实施虚拟化的网络复用,构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的网络架构,实现水下传感器网络的集中动态管控。本文开展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设计并实施核心设备原型开发。主要包括:定义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功能需求和设备对象,基于FlowVisor实施网络虚拟化,并设计相关SDN通信消息;设计基于多流表结构的水下节点硬件系统,构建基于Open vSwitch的水下节点软件平台;规划水面控制器的SDN硬件架构,设计基于OpenDayLight的水面控制器软件系统,并实施设备管理器、拓扑管理器、链路负载监控器、数据转发器、路由管理器等五个核心功能模块开发。通过研究,构建基于SDN架构的水下节点和水面控制器原型,为实施基于用户编程管控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开发提供基础。(2)研究水下传感器网络上行MC-CDMA通信技术并设计一种基于凸优化求解的多用户检测算法。主要包括:构建水下传感器网络上行MC-CDMA通信系统架构;设计MC-CDMA发射机和接收机模型;基于凸优化技术实现一种多用户检测算法-COBA;通过仿真实验进行ML、ZF、MMSE、COBA等四种多用户检测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COBA算法实现了检测性能和计算复杂度的折中。通过研究,实现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高性能通信技术,为实施SDN数据平面提供支撑。(3)研究水下传感器网络SDN路由方案,并设计基于割集优化和路由优化的两种最小生成路由算法。主要包括:设计基于SDN架构的节点分簇算法-CASDN;实现基于三角模糊推理和最小生成树技术的两种水下传感器网络SDN路由算法-FCOMST和FPOMST;设计仿真实验,进行分簇算法和路由算法的性能分析。分簇实验结果表明,CASDN算法在存活节点数、网络生存时间、簇的稳定性和覆盖率等方面具备优势,实现了计算复杂度和分簇性能的均衡。路由实验结果表明,FCOMST和FPOMST两种算法在数据包交付率、端到端时延、吞吐量等性能方面优于LEACH、EEHC和Dipanwita’s算法。计算复杂度对比表明,FPOMST适合于节点稀疏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而FCOMST更加适合节点密集的网络环境。通过研究,实现在控制器上运行的SDN路由算法,以提高路由计算的可靠性和敏捷性,同时减轻网络负载,为构建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控制平面提供支撑。(4)研究多控制器架构的水下传感器网络SDN负载均衡技术,并设计多控制器域覆盖算法及负载检测与负载算法。主要包括:设计水下传感器网络多控制器负载均衡模型,构建基于学习自动机(LA)和受度约束连通支配集(d-CDS)的多控制器域覆盖算法-CCLA&d-CDS;量化控制器负载类型实现一种负载检测方法,构建基于一致性哈希的多控制器负载分配算法;设计仿真实验,进行多控制器负载均衡技术以及SULA&LB、SUNE、TULA、TUNE等四种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SDN负载均衡技术能实现网络负载的灵活分配,结合CCLA&d-CDS算法和负载均衡架构的水下传感器网络(SULA&LB)实现了生存时间、误码率和计算复杂度等指标的均衡。通过研究,解决单控制器瓶颈问题,为构建多控制器的大规模SDN水下传感器网络提供支撑。
郝敬涛[2](2006)在《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应该能够支持更高的峰值信息传输速率,具有更灵活地支持可变速率、支持更丰富的业务和适应更恶劣的环境的能力。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占主导地位的码分多址技术正成为这一领域中具有竞争力的备选方案。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调制技术,该技术和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结合,能够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接入服务。多址技术将基站的全部可用资源(包括频率、时间、码字、空间等)划分为单独的部分,供用户使用,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载波CDMA系统将OFDM技术和CDMA技术相结合,继承了两种技术的诸多优点,由于多载波技术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的多径干扰和符号间串绕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从而避免了码分多址系统容量受限于多址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干扰的问题。因此,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既对多径效应引起的符号间串扰有很强的抵抗力,也具有码分多址系统高用户容量的优点。本文从分析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的理论、现有算法及相关技术入手,重点研究了功率控制算法、同步技术和系统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反向预测功率控制算法。多载波DS-CDMA系统中,数据是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发射的,每个子载波的频率不同,信道条件不同,信号的衰落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对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提出的这个预测功率控制算法,能够预测出每个子载波信道下信号经历的衰落并进行补偿,以此来减小基站接收功率的变化,改善系统的BER性能,进而提高系统的容量。仿真表明该算法能预测出信号经历的衰落并进行补偿,因此减小了基站接收SNR的变化,即减小基站接收功率的变化,在BER性能相同时,采用本算法的系统能容纳更多的用户。2、提出了一种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在该算法的实现结构中,设计了新的捕获结构VCC环路,该环路用于更新辅助序列信号的相位使之与接收到的PN序列相位对准。另外,进行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新捕获结构的平均捕获时间的分析;新算法在较恶劣信噪比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而且大大缩短了同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载波码分多址时频联合分集系统,改进后的多载波系统通过对用户的PN码进行正交化处理,使接收端通过时频联合分集,获得时域分集和频偏分集的双重效果。这种多载波系统可与灵活选择串并转换支路数和相同比特支路数,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时频联合分集技术,MC-DS-CDMA系统的BER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综上所述,论文对于多载波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同步技术和系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算法,仿真实验证实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好的效果。
李俊峰[3](2004)在《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基于软件无线电实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消除各种干扰成为人们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智能天线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抑制或删除干扰信号的目的。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少共信道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及增加系统容量、减少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与其他技术相比较,智能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此文详细论述了本人在硕士论文期间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所做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围绕智能天线理论和波束形成算法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基于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智能天线的实现框架和软硬件细节。论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研究背景及动态,其次对智能天线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涉及到的相关技术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然后着重对智能天线波束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最小二乘算法。该算法基于恒模算法(CMA),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收敛快速、性能稳定。此外,本文还研究分析了几种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的波束形成算法,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作技术储备。最后,针对现有工作,基于应用于无线系统工程的面向对象的规范化的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提出了智能天线的整体框架和软硬件设计方案。
林加涛[4](2004)在《MC-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定位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MC-DS-CDMA是采用DS-CDMA与OFDM相结合的Beyond 3G无线接入技术,而移动定位业务是未来蜂窝网都必将提供的增值业务,故MC-DS-CDMA蜂窝系统中的移动定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对蜂窝网移动定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其中对本文所采用的TDOA无线定位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接着对移动定位所包括的两个过程:TDOA测量值的估计和TDOA定位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广义相关法对TDOA进行估计,而定位算法则在介绍Chan氏定位算法和泰勒序列展开法的基础上,将扩展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技术应用于TDOA定位计算中。然后对本文中采用的T1P1.5定位信道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对TDOA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NLOS定位误差的鉴别和抑制进行了研究。最后,在介绍OFDM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CDMA-OFDM中的MC-DS-CDMA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将TDOA下行链路定位技术应用于MC-DS-CDMA系统中,采用Chan氏算法、NLOS抑制Chan氏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法和粒子滤波法进行了定位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实际信道环境下,粒子滤波法定位性能优于Chan氏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法,NLOS抑制Chan氏算法对NLOS信道环境下定位性能有明显改善。
穆立舒[5](2004)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CDMA作为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急剧增加、个人移动通信的迅速普及,频谱已成为越来越宝贵的资源。为了在有限的频带上容纳更多的用户,有许多技术被提了出来,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多址,利用信号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同时隙的信号区分开来。它可以成倍地扩展通信容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的技术特点做了详尽介绍,对智能天线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做了细致分析。全文共分六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简述了无线通信的历史和三种CDMA标准,介绍了智能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些内容。 第二章具体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包括两种类型的智能天线:切换波束系统和自适应天线系统。讨论了智能天线的空间处理接收机,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最优波束形成方案和自适应算法。 第三章分析了在基站使用智能天线来提高CDMA多小区系统的容量,给出了在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型下的计算公式。考虑了多径干扰、热噪声、路径损耗、处理增益和语音激活因子的影响;并介绍了与智能天线技术相结合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第四章讨论了智能天线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时编码技术。将空时编码技术和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五章介绍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第六章介绍了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天线的发展前景。
二、无线电定位技术及其在CDMA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电定位技术及其在CDMA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下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
1.2.2 SDN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软件定义的水下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水声通信基础 |
2.2 水下传感器网络结构 |
2.3 SDN与 OpenFlow基础 |
2.3.1 SDN网络架构 |
2.3.2 OpenFlow协议 |
2.3.3 OpenFlow交换机和控制器 |
2.4 相关仿真测试工具 |
2.4.1 水下传感器网络测试工具 |
2.4.2 SDN仿真测试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与原型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设计 |
3.2.1 控制通信 |
3.2.2 数据通信 |
3.2.3 网络功能虚拟化 |
3.2.4 水下传感器网络SDN通信消息 |
3.3 SDN架构的水下节点原型设计 |
3.3.1 水下节点的硬件结构设计 |
3.3.2 水下节点的软件平台设计 |
3.4 SDN架构的水面控制器原型设计 |
3.4.1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3.4.2 控制器的软件平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传感器网络MC-CDMA通信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下传感器网络上行MC-CDMA系统设计 |
4.2.1 发射机结构设计 |
4.2.2 接收机结构设计 |
4.3 MC-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 |
4.3.1 常见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4.3.2 凸优化技术 |
4.3.3 基于凸优化求解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
4.4 仿真实验 |
4.4.1 实验参数 |
4.4.2 检测误码率对比 |
4.4.3 计算复杂度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传感器网络SDN路由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水下传感器网络SDN路由基本过程 |
5.2.1 SDN路由的三个阶段 |
5.2.2 簇头节点间路径权值的模糊问题 |
5.3 基于SDN架构的节点分簇算法 |
5.3.1 基本分簇过程和相关消息 |
5.3.2 簇头选举与分簇构建过程 |
5.3.3 簇注册、簇头重选举与重分簇 |
5.4 基于模糊推理的最小生成树路由算法 |
5.4.1 模糊推理及最小生成树技术 |
5.4.2 簇头节点间路径权值的模糊推理 |
5.4.3 模糊割集优化的最小生成树路由算法 |
5.4.4 模糊路径优化的最小生成树路由算法 |
5.5 仿真实验 |
5.5.1 实验环境设置 |
5.5.2 分簇算法性能分析 |
5.5.3 路由算法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下传感器网络SDN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多控制器域的覆盖算法 |
6.2.1 学习自动机 |
6.2.2 受度约束的连通支配集 |
6.2.3 多控制器域覆盖算法的实现 |
6.3 多控制器的负载均衡技术设计 |
6.3.1 控制器的负载均衡模块 |
6.3.2 多控制器映射方法 |
6.3.3 多控制器负载检测算法 |
6.3.4 基于一致性哈希的负载分配算法 |
6.4 仿真实验 |
6.4.1 实验设置 |
6.4.2 负载均衡技术性能分析 |
6.4.3 多控制器SDN架构的水下传感器网络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 |
附录 :缩略词表 |
(2)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移动通信发展简介 |
1.3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1 多载波CDMA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1.3.2 多载波CDMA同步研究现状 |
1.3.3 多载波CDMA系统研究现状 |
1.4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2.1 引言 |
2.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系统模型 |
2.2.3 技术特点 |
2.3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2.3.1 MC-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2 MC-DS-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3 MT-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4 三种方案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DS-CDMA中反向预测功率控制 |
3.1 引言 |
3.2 CDMA中功率控制方面主要的算法 |
3.2.1 OPCS(Optimum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Scheme) |
3.2.2 SORA(Stepwise Optimal Removal Algorithm) |
3.2.3 基于自适应SIR门限值的最佳功率控制 |
3.2.4 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算法 |
3.3 所提出的预测功率控制算法 |
3.3.1 CDMA系统中的反向预测功率控制算法 |
3.3.2 MC-DS-CDMA系统中的反向预测功率控制 |
3.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C-DS-CDMA中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 |
4.1 引言 |
4.1.1 多载波同步 |
4.1.2 辅助序列信号 |
4.2 传统码捕获算法及其改进 |
4.2.1 传统码捕获算法 |
4.2.2 传统码捕获算法的改进 |
4.3 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 |
4.3.1 快速变步长码捕获新算法 |
4.3.2 新捕获算法捕获时间估计 |
4.3.3 新捕获算法可靠性性能分析 |
4.3.4 噪声影响下的跟踪模块的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 |
4.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C-DS-CDMA中时频联合分集技术 |
5.1 引言 |
5.1.1 数学模型 |
5.1.2 频率分集技术 |
5.2 RAKE接收机 |
5.3 频域扩频的多载波技术 |
5.4 所提出的改进MC-DS-CDMA系统结构 |
5.4.1 发射模型 |
5.4.2 信道模型 |
5.4.3 接收机 |
5.5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基于软件无线电实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问题 |
1.1.2 智能天线对系统性能的改善 |
1.2 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 |
1.2.1 智能天线的理论研究 |
1.2.2 智能天线的工程实现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2章 智能天线技术 |
2.1 智能天线 |
2.1.1 智能天线起源 |
2.1.2 智能天线原理 |
2.1.3 智能天线分类 |
2.2 天线阵列 |
2.3 波束形成技术 |
2.3.1 信道模型 |
2.3.2 最优化准则 |
2.3.3 波束形成算法 |
2.4 智能天线和其他技术 |
2.4.1 智能天线和空间分集 |
2.4.2 智能天线和多用户检测 |
第3章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3.1 自适应算法分类 |
3.2 非盲自适应算法 |
3.2.1 最小均方算法 |
3.2.2 直接求逆算法 |
3.2.3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
3.3 盲自适应算法 |
3.3.1 基于信号特征的盲算法 |
3.3.2 基于DOA估计的盲算法 |
3.4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3.4.1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3.4.2 改进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第4章 CDMA中的自适应算法 |
4.1 CDMA系统介绍 |
4.2 多目标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
4.3 多目标判决导向算法 |
4.4 最小二乘解扩重扩多目标阵列 |
4.4.1 LS-DRMTA算法 |
4.4.2 LS-DRMTA算法的优点 |
4.5 最小二乘解扩重扩多目标算法 |
第5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智能天线 |
5.1 软件无线电技术 |
5.1.1 基本原理 |
5.1.2 体系结构 |
5.1.3 SPEAKeasy系统 |
5.2 智能天线总体框架 |
5.2.1 总体结构 |
5.2.2 参考平台 |
5.3 硬件体系 |
5.3.1 下变频和模数转换 |
5.3.2 数字处理的权衡 |
5.4 软件体系 |
5.4.1 软件体系结构 |
5.4.2 软件体系组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MC-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定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工作 |
2 无线定位技术基础 |
2.1 蜂窝网无线定位基本原理 |
2.1.1 场强定位技术 |
2.1.2 基于电波入射角的定位技术 |
2.1.3 基于电波到达时间的定位技术 |
2.1.4 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技术 |
2.1.5 混合定位技术 |
2.2 测量值的估计 |
2.2.1 TDOA测量值的估计 |
2.3 数据处理算法 |
2.3.1 定位算法的数学模型 |
2.3.2 Chan氏算法 |
2.3.3 泰勒序列展开法 |
2.3.4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 |
2.3.5 粒子滤波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移动信道特性及定位信道模型 |
3.1 移动信道传播特性 |
3.1.1 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
3.1.2 多径衰落 |
3.2 定位信道模型 |
3.2.1 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模型 |
3.2.2 多径信道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
4.1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 |
4.1.1 多径传播 |
4.1.2 非视距信号传播(NLOS) |
4.1.3 多址干扰(MAI) |
4.2 NLOS误差的鉴别与抑制 |
4.2.1 NLOS误差 |
4.2.2 NLOS的鉴别和LOS的重构 |
4.2.3 NLOS误差的抑制 |
4.3 定位误差的度量 |
4.4 本章小结 |
5 MC-DS-CDMA蜂窝网移动定位系统 |
5.1 OFDM基本原理 |
5.1.1 OFDM调制解调原理 |
5.1.2 用IFFT/FFT实现调制、解调原理 |
5.1.3 循环前缀 |
5.1.4 OFDM系统的优点和不足 |
5.2 OFDM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5.2.1 CDMA-OFDM无线接入技术 |
5.2.2 MC-DS-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5.3 MC-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定位技术的仿真 |
5.3.1 定位仿真器 |
5.3.2 MC-DS-CDMA下行链路定位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系统的历史背景 |
1.2 CDMA系统介绍 |
1.2.1 CDMA的优点 |
1.2.2 三种CDMA标准 |
1.3 智能移动通信技术 |
1.3.1 智能天线 |
1.3.2 智能传输 |
1.3.3 智能接收 |
1.3.4 智能业务接入 |
1.3.5 智能网络管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智能天线技术 |
2.1 智能天线的起源和优点 |
2.1.1 智能天线的起源和特点 |
2.1.2 智能天线技术的优点 |
2.2 智能天线系统的分类 |
2.2.1 切换波束系统 |
2.2.2 自适应天线系统 |
2.3 智能天线的空间处理接收机 |
2.4 空间分集和分扇区 |
2.5 最优空间滤波和自适应算法 |
2.5.1 最优空间滤波 |
2.5.2 自适应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智能天线增加CDMA系统的覆盖距离和容量 |
3.1 在单个基站提高上行链路容量 |
3.1.1 CDMA的距离扩展 |
3.1.2 上行链路性能比较 |
3.2 利用智能天线提高CDMA多小区系统容量 |
3.2.1 系统性能分析 |
3.2.2 模拟仿真 |
3.2.3 结论 |
3.3 多用户检测技术 |
3.3.1 多用户检测的定义和优点 |
3.3.2 结合智能天线的MMSE多用户检测器 |
3.3.3 智能天线与多用户检测联合接收的系统容量分析 |
3.3.4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时编码 |
4.1 空时编码的定义 |
4.2 MIMO系统 |
4.3 空时编码原理 |
4.4 典型的三种空时编码 |
4.4.1 分层空时编码 |
4.4.2 空时格栅码 |
4.4.3 空时分组码 |
4.5 结合空时编码的CDMA接收器 |
4.6 本章小结 |
笫五章 软件无线电中的智能天线 |
5.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和优点 |
5.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5.3 使用智能天线的软件无线电基站 |
5.4 采用软件结构的智能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5.4.1 利用智能天线进行系统信道分配 |
5.4.2 CDMA系统中利用智能天线的功率控制和波束形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
6.1 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 |
6.2 智能天线的发展前景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无线电定位技术及其在CDMA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下传感器网络SDN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建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2]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D]. 郝敬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4)
- [3]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基于软件无线电实现的研究[D]. 李俊峰. 湖南大学, 2004(01)
- [4]MC-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定位技术的研究[D]. 林加涛.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4)
- [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D]. 穆立舒.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