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生态消费政策体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晶晶[1](2021)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生态文化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文明在带来生产大发展和物质大丰富的同时也日益加深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造成了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为了全面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有益实践。生态文明理念作为彻底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指导思想应运而生,旨在进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让人们从思想源头摒弃人与自然彼此对立的世界观,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伴随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作为生态文明动力源泉的生态文化的建构迫在眉睫,建构全面系统的生态文化体系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需要。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文章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这一部分主要为后文叙述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部分为生态文化的概念概述,本章主要针对生态文化建构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与总结,就学界研究现状与国情现实语境对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梳理,同时论述了当代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第三部分明确了生态文化建构的现实意义。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有其重要意义与必要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是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客观描述了我国生态文化建构取得的进展,主要从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三个主要方面再现生态文化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效成就。第五部分按照文化三要素,即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层面理清生态文化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深入分析了造成我国生态文化建构困境的主要原因,以更有针对性探寻其建构路径。第六部分是全文论述的落脚点,是本文的重中之重,重在阐明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具体包括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生态科技创新以及与世界携手进行生态合作。
蒋玲[2](2021)在《生态消费模式的价值蕴含及建构路径》文中指出生态消费模式成为解决生态危机、寻求人类美好生活图景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成为生态消费模式的理想愿景。它是对消费主义的生态批判,是对过度型消费、炫耀型消费、符号异化型消费的扬弃与超越,倡导以"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为价值原则。生态消费模式建构是以培育绿色消费意识为理念先导,以全民践履绿色生活方式为行动自觉,以推行绿色生产与销售为供给基础,以健全绿色消费长效机制为制度保障的系统性工程。
甘辛[3](2020)在《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碳减排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随着工业领域能源政策的持续推进,其节能的边际效益将逐步递减,消费领域节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我国实现低碳减排的重要着力点。由于我国的发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并且起步较晚,绿色消费在我国走向成熟性发展仍需相对较长的时间,因此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更是难上加难。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看,推动绿色消费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需要社会监管措施的干预。实施绿色消费监管,是当前适应我国经济形势要求,符合消费市场发展,也是顺应绿色消费发展规律的一个选择。在已有的监管体系中,政府的监管手段一般分为命令,禁止,特许等强制性监管措施。然而,绿色消费3.0注重通过价值与信任等体系建设来促使生产端和消费端对绿色消费理念的情感认同,对各类主体自觉主动地实施绿色消费行为进行激励性监督与管理。这表明绿色消费3.0监管的监管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领域的监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认清我国绿色消费的演变规律和监管规律,厘清建立我国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和关键挑战,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所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绿色理念、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这也是我国国情的具体呈现。基于以上背景,构建具有原创性、本土性和科学性的新发展时代下的绿色消费3.0的新内涵,实现与未来绿色消费目标系统性要求之间的对接与匹配,进而系统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能为推行绿色消费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解决以下问题:国际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绿色消费3.0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我国绿色消费监管现状如何?主要监管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国外在绿色消费监管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绿色消费3.0监管理念是什么?该如何构建我国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紧扣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1)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2)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回顾和梳理绿色消费概念范畴、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监管相关研究和绿色消费监管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3)第三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利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绿色消费发展沿革进行系统回顾,厘清国内外绿色消费发展的逻辑框架,界定了绿色消费3.0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章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绿色消费监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建立政府主导并将生产端和消费端纳入到统一的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绿色消费3.0监管理念的构建、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科学设定与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4)第四章:绿色消费监管现状分析。本章收集和整理了我国绿色消费监管方面的政策文件,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反映我国绿色消费监管政策的发展历程。此外,本章建立政策效力评估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绿色消费监管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从法律、体制、制度和社会四个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绿色消费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考察了世界上绿色消费发展较好的五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绿色消费监管经验,以为设计我国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整体框架获得经验启发。最后,本章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绿色消费监管升级的现实挑战。(5)第五章:绿色消费3.0监管演化博弈分析。基于绿色消费监管升级的现实挑战,本章引入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企业—消费者”绿色消费3.0监管博弈模型,阐明绿色消费3.0监管博弈系统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基于数值仿真,探讨了政府监管方式(秩序监管和情感监管)对博弈主体的影响。(6)第六章: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整体框架设计。基于绿色消费3.0监管演化博弈结论,本章从“秩序-情感”层面探究了我国绿色消费3.0监管理论和监管机制,并根据当前绿色消费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提出中国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保障措施:建立高效的绿色消费监管体系的3.0运行模式、明确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立法导向和法规建设、构建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支持平台、以及明确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文化导向。在此基础上,本章从整体上构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国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7)第七章: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该论文共有图54幅,表22个,参考文献266篇。
刘轶凡[4](2020)在《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目前,中国存在着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伦理等不合理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被破坏,进而打破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导致生态危机和困境的产生。要想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走出这个困境,必须从消费入手,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消费伦理来解决这个难题。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消费伦理,指导人们践行生态消费伦理行为,既是当前理论界亟需研究的课题,又是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以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研究为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包括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概述生态消费伦理相关范畴,采用逐层深入的逻辑方法,将本文所涉伦理、消费伦理、生态消费伦理等概念进行界定。其中包括对伦理和伦理功能的界定、对消费及消费伦理的理解、对生态消费伦理及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诠释,为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个问题是探究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理论来源,从马克思恩格斯消费伦理思想,西方古代、中世纪、现代三个时期的消费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费伦理思想三方面出发探究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理论来源。第三个问题是分析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问题及成因,提出中国存在三种伦理问题,即生态消费伦理观念不够完善、人类消费需求无限膨胀、过度消费与生态保护存在矛盾。根据三种伦理问题探究中国生态消费伦理问题成因。第四个问题是阐明解决中国生态消费伦理问题的基本对策,即在明确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解决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其中包括构建完善的生态消费伦理观念、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促进生态供给与有效需求的伦理平衡、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相统一的生态伦理评价标准、践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生态消费模式。结语部分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并展望解决中国生态消费伦理问题努力方向。
叶善青[5](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孙蕾[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一些重大基本问题有待深入解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文献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利于回应“工业文明”生产方式,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在实践层面能够发挥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创新点。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的阐述,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其他相关理论内容的区别所在。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渊源和西方理论中生态文明思想三个角度,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生态思想、道家生态思想和佛教生态思想等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历史基础上,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迎来飞跃的阶段,取得了初步成就,如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格局错落有序;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根据取得的初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应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论文的大致思路和基本观点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宜文[7](2019)在《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态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意识指导行动,树立并提升良好的生态意识既是面对生态现实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号召的需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很多发达的城市和乡村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国人民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明显增强,人民生态意识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达到期望值,比如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民是否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乡村,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影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本文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赣州生态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赣州市农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相关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归纳和分析,并就本研究中所采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和重难点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以及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对以赣州市为例的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内容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不足、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进展和不足;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数据,从经济、教育、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是根据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和产生的因素,提出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孟溦蕾[8](2018)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使得通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而从整体上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综合素质成为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深入发展阶段追求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的宏观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而上述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本症结就在于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和缺陷仍在持续发挥影响和效力所导致。因此,实现对上述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克服和有力消解,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社会哲学表述,其内在地包含经济生产方式﹙简称为经济方式﹚、政治生产方式﹙简称为政治方式﹚、文化生产方式﹙简称为文化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简称为社会方式﹚和生态生产方式﹙简称为生态方式﹚五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哲学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来讲,旨在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角度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本质,深刻挖掘基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总体性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所体现的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架构以五位一体生产方式为既有逻辑前提和内在展开线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应具有的整体性逻辑体系,从而为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提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基点。从实践层面来讲,目的在于对科学揭示和准确反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和重大意义、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和科学内涵、所呈现的新的特点、要求和趋势、所蕴涵的系统全面性深刻变革本质作出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以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作出贡献和力量。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重新解读了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旨在提供本课题的理论研究背景并据此确定由理论推演到实践探索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社会哲学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进程为基点,分别对作为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组成内容的经济方式之经济力与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方式之政治力与政治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方式之文化力与文化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方式之社会力与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方式之生态力与生态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展开研究和探讨,旨在对呈现在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总体性视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具体作用路径作出系统性架构。第三部分主要是从总体性角度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总结。旨在以本文第二部分的具体展开论述为基础,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总体性概括和说明的基础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应鸿磊[9](2018)在《贵州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紧张,为此党的十八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总体布局的突出位置上,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和人类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从单纯的追求物质需要向注重生态环境、后代利益、经济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的共同发展。贵州于201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对生态消费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贵州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因此,本文以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贵州实际情况,对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消费的五个基本内容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度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的综合发展指数,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2004至2016年,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呈现出整体向上趋势,消费环境日益改善,消费方式更具生态化,消费水平、消费规模逐渐提高,消费结构更加优化,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建设生态环境依然严峻,生态消费方式有待加强,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巨大差距,居民消费水平低,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合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的发展现状与综合评价的结果,对贵州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提出保护和优化消费环境,消费者积极参与生态消费行动,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生产,政府完善引领生态消费的政策体系等对策建议。
高仁龄[10](2018)在《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一样,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几个环节相比,消费不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最终目的和推动力量,更是整个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核心环节。消费不仅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而且包含人们通过使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的行为和过程。因此,消费是人类与自然相关联的纽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消费方式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肆无忌惮的消费主义会引发严峻的环境问题。非生态消费是非适度、不合理和无公平考量的消费形式,体现为片面消费、吝啬消费、奢侈消费、符号消费与野蛮消费,基于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冲突、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后果以及异化需要带来的“消费--生态”悖论,必将导致消费主义思潮泛滥、价值观的扭曲以及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因此,推进“非生态消费”到“生态消费”的转变尤为重要。生态消费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的、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消费方式,通过约束人类的生产生活消费,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生态消费在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消费的生态化,是人类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的统一,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赢”,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与低碳消费的“多元”,在遵循崇尚节俭、合理适度、绿色和谐和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的基础上,旨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应当通过公众维度的拉力推进生态消费理念的转型、通过企业维度的实力促进生态消费产品的研发、通过政府维度的推力带动生态消费市场的监管,通过媒体维度的传播力进行消费趋势的生态引导,以此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合力”,进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国家生态消费政策体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生态消费政策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生态文化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生态文明 |
2.生态文化 |
3.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
(二)中国传统生态观是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思想根基 |
1.儒家“天人合一”的本体思想 |
2.道家“道法自然”的伦理价值 |
3.佛家“珍爱生命”的博爱意识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理论基础 |
1.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科技观 |
3.自然资源利用与节约互动的生态消费观 |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科学指南 |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
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
3.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
4.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 |
5.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 |
(五)西方生态学理论是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国际借鉴 |
1.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3.生态现代化理论 |
二、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现实意义 |
(一)生态文化建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
1.建构生态文化有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
2.建构生态文化有益于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
3.建构生态文化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 |
(二)生态文化建构是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
1.建构生态文化有利于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 |
2.建构生态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生态治理能力 |
3.建构生态文化有利于协调国家生态治理运行 |
(三)生态文化建构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1.生态文化建构是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
2.生态文化建构是促进资源节约的迫切需要 |
3.生态文化建构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精神保障 |
三、我国生态文化建构取得的重大进展 |
(一)生态文化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
1.重大生态工程贡献突出 |
2.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着 |
3.国家公园试点统筹推进 |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1.重大基础性生态制度日渐完善 |
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共识业已形成 |
3.多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构建 |
(三)公众生态文化素养显着提升 |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
2.公众对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 |
3.公众保护环境的行为取向日益落实为具体行动 |
四、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现存的主要问题 |
1.生态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 |
2.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健全 |
3.生态文明观念意识淡薄 |
4.生态文化建构人才队伍薄弱 |
(二)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现存诸多问题的原因 |
1.政府环境监管责任不到位 |
2.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意识缺失 |
3.公众对生态文化理念认识不深刻 |
4.生态法治文化建设不完善 |
五、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路径选择 |
(一)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
1.确立健康生态伦理观 |
2.秉持合理生态安全观 |
3.树立正确生态消费观 |
4.培育正确生态价值观 |
(二)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1.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
2.构建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 |
3.健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 |
4.落实生态文明政绩考核评价制度 |
(三)加强生态科技创新 |
1.加大环境友好型技术研发投入 |
2.营造良好生态科技创新环境 |
3.加强生态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
(四)携手世界生态合作 |
1.扩大生态文化国际交流 |
2.推介国际生态文化优异成果 |
3.开展全方位的国际性生态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生态消费模式的价值蕴含及建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动形成生态消费模式的建构性意义 |
(一)生态消费模式顺应消费升级发展规律 |
(二)生态消费模式是绿色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生态消费模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依托 |
二、生态消费模式的理论蕴含与建构原则 |
(一)对消费主义的生态批判 |
1. 过度型消费是长远需求与当前需求的失衡 |
2. 炫耀型消费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倒置 |
3. 符号化消费是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的错位 |
(二)生态消费模式的基本价值遵循 |
1. 节约适度的价值取向 |
2. 绿色低碳的价值遵循 |
3. 文明健康的价值原则 |
三、生态消费模式的科学建构与培育路径 |
(一)培育绿色消费意识是生态消费模式的理念先导 |
(二)全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是生态消费模式的行动自觉 |
(三)推行绿色生产与销售是生态消费模式的供给基础 |
(四)健全生态消费长效机制是实施生态消费模式的制度保障 |
(3)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绿色消费概念范畴 |
2.2 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2.3 绿色消费监管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3.1 绿色消费的演进趋势 |
3.2 绿色消费3.0监管的理论基础 |
3.3 本章小结 |
4 绿色消费监管现状分析 |
4.1 数据收集 |
4.2 绿色消费监管政策文本量化统计 |
4.3 绿色消费监管政策效力评估 |
4.4 绿色消费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
4.5 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监管实践考察及经验启发 |
4.6 绿色消费监管升级的现实挑战 |
4.7 本章小结 |
5 绿色消费3.0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
5.1 模型假设 |
5.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5.3 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的构建 |
5.4 演化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
5.5 数值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整体框架设计 |
6.1 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路径选择 |
6.2 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理论和机制研究 |
6.3 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保障措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3.理论联系实际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生态消费伦理相关概述 |
(一)伦理的界定及其功能 |
1.伦理的界定 |
2.伦理的功能 |
(二)对消费及消费伦理的理解 |
1.消费的内涵及本质 |
2.消费伦理的概念 |
(三)对生态消费伦理及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诠释 |
1.生态消费伦理的内涵 |
2.对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理解 |
二、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消费伦理思想 |
1.自然是人类消费的基础 |
2.消费是尊重自然基础上的伦理行为 |
(二)西方消费伦理思想 |
1.古典时期西方消费伦理思想 |
2.中世纪西方消费伦理思想 |
3.现代西方消费伦理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费伦理思想 |
1.儒家“崇俭节用”“取物以顺时”的消费伦理思想 |
2.佛教“戒定慧”的消费伦理思想 |
3.道家“知足”“少私寡欲”的消费伦理思想 |
三、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问题 |
1.生态消费伦理观念不够完善 |
2.人类消费需求无限膨胀 |
3.过度消费与生态保护存在矛盾 |
(二)中国生态消费伦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1.人类中心主义对构建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的阻碍 |
2.利益最大化伦理选择冲击着生态保护观念 |
3.消费异化伦理行为增加生态保护的难度 |
四、解决中国生态消费伦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
(一)构建完善的生态消费伦理观念 |
1.在生产过程中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的伦理理念 |
2.在消费过程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念 |
(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促进生态供给与有效需求的伦理平衡 |
1.生态消费伦理引导科技创新发展 |
2.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化解供需矛盾 |
(三)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相统一的生态伦理评价标准 |
1.崇尚节俭 |
2.适度消费 |
3.坚持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相统一 |
(四)践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生态消费模式 |
1.可持续生态消费模式是解决中国生态消费伦理问题的选择 |
2.践行可持续生态消费模式的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二)从人类社会形态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从生态文明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四)从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间关系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 |
(一)“五力模型”设想 |
(二)注重理念说 |
(三)生态主导说 |
(四)机制构建说 |
五、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二)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三)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儒家生态思想 |
(二)道家生态思想 |
(三)佛教生态思想 |
三、西方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 |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
(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
(一)实践历史依据 |
(二)实践探索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就 |
(一)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城市格局错落有序 |
(二)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 |
(三)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 |
(四)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
(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 |
(六)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 |
(七)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 |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建设美丽中国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科学规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障 |
(三)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 |
(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保障 |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
(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三)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
(四)坚持循环发展之路 |
(五)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空间格局 |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
五、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
(一)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之路 |
(二)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之路 |
(三)走延伸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
(四)走科学总结历史教训之路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
一、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一)弘扬生态求美文化,将求美精神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 |
(二)发挥生态文化内聚力,形成并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 |
(二)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三、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蕴含中国的政治想象,保持理论活力 |
(二)破除僵化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
四、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一)理论要发挥科学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导向作用 |
(二)理论要发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 |
(三)理论要发挥提升全民生态消费意识水平的导向作用 |
五、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克服生态弊端的有效方法 |
(三)具有全球视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六、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 |
(一)吸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新问题 |
(二)科学总结经验,发挥推动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1.4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2 选题的分析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分析与评析 |
1.3 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与提升意义 |
2.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
2.1.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
2.1.2 欠发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
2.2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意义 |
2.2.1 有利于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
2.2.2 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
2.2.3 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
3.1 赣州市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结果 |
3.2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
3.2.1 农民生态意识的进步 |
3.2.2 农民生态意识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是影响农民生态意识的主要因素 |
4.1.1 农村经济效益低限制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4.1.2 资金保障不足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
4.2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
4.2.1 各层面对农村生态教育的投入不足 |
4.2.2 农村生态教育内容与方式针对性不强 |
4.3 欠发达地区农民受错误思想影响较大 |
4.3.1 传统小农观念的思想束缚 |
4.3.2 落后价值观的思想掣肘 |
4.3.3 利益至上观念的思想驱使 |
第五章 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
5.1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奠定经济基础 |
5.1.1 重视对生态经济的资金投入与组织监管 |
5.1.2 发展生态农业,为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 |
5.1.3 引进先进技术,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
5.2 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可靠保障 |
5.2.1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法律保障 |
5.2.2 落实生态政策,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提供政策保障 |
5.3 加强农村生态教育,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强化生态思想 |
5.3.1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 |
5.3.2 加强生态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农民生态法律意识 |
5.3.3 加强日常环保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
5.4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为农民提升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
5.4.1 完善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体系 |
5.4.2 加强环保榜样的宣传,营造榜样文化氛围 |
5.4.3 引导农民生态消费,营造良好乡风文化氛围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选题的理论依据 |
2.选题的实践依据 |
3.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1.论文的研究方法 |
2.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
(五)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
1.马克思关于全面生产理论和人类四生活论断 |
2.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观点 |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和概念内涵 |
2.马克思主义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产机制创新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分配制度完善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现代市场体系培育 |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消费政策调整 |
第三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坚持党的领导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产业发展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新建设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道德素质提升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化发展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和谐文化构建 |
第五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公正建设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稳定创设 |
第六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方式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力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产业发展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关系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消费转型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循环经济机制完善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保护制度调整 |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资源节约政策进步 |
第七章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作用 |
第一节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 |
1.经济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 |
2.政治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证性作用 |
3.文化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引性作用 |
4.社会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性作用 |
5.生态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性作用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 |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经济方式的创新性作用 |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政治方式的变革性作用 |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文化方式的推动性作用 |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方式的牵引性作用 |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生态方式的促进性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贵州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生态消费模式概念 |
2.1 生态消费内涵 |
2.1.1 生态消费的界定 |
2.1.2 生态消费的原则 |
2.1.3 生态消费的特征 |
2.2 生态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 |
2.3 生态消费模式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生态消费观 |
2.3.2 生态经济学 |
2.3.3 生态伦理学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的现状分析 |
3.1 消费环境现状 |
3.1.1 消费环境质量 |
3.1.2 消费环境保护 |
3.2 消费方式现状 |
3.2.1 城市公交客运量 |
3.2.2 天然气消费量与用水量 |
3.3 消费水平现状 |
3.3.1 居民消费水平 |
3.3.2 人均住宅面积 |
3.4 消费规模现状 |
3.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3.4.2 消费支出占GDP比重 |
3.5 消费结构现状 |
3.5.1 恩格尔系数 |
3.5.2 衣着支出占比 |
3.5.3 文教娱乐服务性支出占比 |
4 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测度方法的确定 |
4.1 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3 生态消费模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 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发展指数测度方法的确定 |
4.2.1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4.2.2 生态消费模式发展指数的测度方法 |
5 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发展综合评价 |
5.1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1.1 消费环境维度 |
5.1.2 消费方式维度 |
5.1.3 消费水平维度 |
5.1.4 消费规模维度 |
5.1.5 消费结构维度 |
5.2 维度指标的权重 |
5.3 综合评价结果 |
5.4 贵州省生态消费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1 建设生态消费环境依然严峻 |
5.4.2 生态消费方式有待加强 |
5.4.3 城乡居民消费存在较大差距 |
5.4.4 居民消费水平仍需提高 |
5.4.5 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 |
6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对策建议 |
6.1 保护和优化消费环境 |
6.2 消费者积极参与生态消费行动 |
6.3 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生产 |
6.4 政府完善引领生态消费的政策体系 |
6.4.1 宣传生态消费观 |
6.4.2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
6.4.3 提高低收入人群消费水平 |
6.4.4 加大生态科技研发投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消费的历史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变迁 |
第一节 消费 |
一、消费的内涵 |
(一)经济学领域 |
(二)社会学领域 |
(三)生态学领域 |
二、消费的伦理意义 |
(一)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 |
(二)创造自我幸福感 |
(三)丰富社会结构 |
第二节 渔猎文明时期“原始本能”的消费方式 |
一、以纯粹天然产品为消费对象 |
二、以身体机能的自然反应为导向 |
三、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 |
第三节 农业文明时期“顺应天意”的消费形式 |
一、以“自然性生产”产品为消费对象 |
二、以推崇养生修身消费为导向 |
三、以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为目标 |
第四节 工业文明时期“控御自然”的消费模式 |
一、以“制造性”产品为消费对象 |
二、以强调个人价值消费为导向 |
三、以实现对自然的控制为目标 |
第五节 生态文明时期“共生和谐”的消费理念 |
一、以“生态性生产”产品为消费对象 |
二、以倡导生态消费为导向 |
三、以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和谐为目标 |
第二章 非生态消费的伦理困惑 |
第一节 非生态消费的内涵 |
一、非生态消费的概念 |
二、非生态消费的特征 |
(一)非适度消费 |
(二)不合理选择 |
(三)无公平性考量 |
第二节 非生态消费的表现 |
一、片面消费 |
二、炫耀式消费 |
三、吝啬消费 |
四、符号消费 |
五、野蛮消费 |
第三节 非生态消费的成因 |
一、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冲突 |
二、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 |
三、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后果 |
四、异化需要带来的“消费—生态”悖论 |
第四节 非生态消费的消极影响与伦理反思 |
一、消费主义思潮泛滥 |
二、人类价值观扭曲 |
三、生态危机日益严峻 |
第三章 生态消费的伦理基础 |
第一节 生态消费的内涵 |
一、“生态”与“消费” |
二、生态消费 |
第二节 生态消费的伦理规范 |
一、崇尚节俭 |
二、合理适度 |
三、绿色和谐 |
四、公平正义 |
第三节 生态消费的社会价值 |
一、构建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 |
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四、推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
第四章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伦理路径 |
第一节 公众维度的拉力——生态消费理念的转型伦理教育 |
一、增强地球主人翁的绿色消费理念教育 |
二、明确公众履行低碳消费的伦理责任 |
三、构建正确的生态消费文化体系 |
第二节 企业维度的实力——生态消费产品的研发责任 |
一、明确企业对生态消费产品的研发责任 |
二、确立企业承担社会环境保护责任 |
第三节 政府维度的推力——生态消费市场的监管责任 |
一、强化政府对生态消费市场的立法监管 |
二、凸显政府绿色采购的伦理责任 |
第四节 媒体维度的传播力——生态消费趋势的引导责任 |
一、遵循大众媒体的职业道德规范 |
二、推进消费趋势的绿色转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国家生态消费政策体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生态文化的建构[D]. 陈晶晶.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1(08)
- [2]生态消费模式的价值蕴含及建构路径[J]. 蒋玲.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研究[D]. 甘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生态消费伦理研究[D]. 刘轶凡.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D]. 孙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7]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D]. 李宜文.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D]. 孟溦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贵州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对策研究[D]. 应鸿磊. 贵州财经大学, 2018(01)
- [10]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D]. 高仁龄.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