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棕红壤区土壤中的锌及其生物利用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朱梦杰[1](2021)在《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耦合影响》文中认为提高水肥生产效能是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任务,本论文以常规水灌溉与施加铁镁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基础,开展了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元素累积以及根区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以揭示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途径,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相比于常规水灌溉,去电子水灌溉在不施加铁镁锌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不施加铁镁锌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去电子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有效镁、有效锌和有效磷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全碳、全镁、全锌的累积,从而显着提高小白菜株高和干重,最终促进小白菜地上部鲜重增长,且各指标中土壤硝态氮和有效镁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2)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在施铁25 mg/kg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施铁25 mg/kg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有机碳、有效铁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全碳的累积,提高株高并显着提高干重,显着促进小白菜鲜重增长,且各指标中土壤硝态氮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3)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在不施加镁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不施加镁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有效镁、有效磷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全碳的累积,显着增加株高和干重,显着促进小白菜鲜重增长,其中土壤硝态氮和有效镁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4)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在施锌60 mg/kg时对鲜重的促进效果最显着。施锌60 mg/kg时,相比于常规水灌溉,磁化水灌溉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有机碳、有效磷、有效锌含量,促进小白菜对全氮和全碳的累积,降低对全锌的累积,显着提高株高和干重,显着促进小白菜鲜重增长,其中土壤硝态氮、有机碳和有效锌为土壤指标中影响鲜重的主要因素。
樊宇[2](2021)在《几种典型土壤中Pb/Cd交互作用对小麦积累转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且多以复合污染形式存在。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其形态密切相关。重金属交互作用时,其有效性不仅与重金属类型相关,也取决于土壤性质和介质条件,从而影响其在作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因此,本研究以我国主粮之一小麦为供试作物,以铅、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我国典型土壤黑土、垆土和棕红壤中铅、镉交互作用对小麦生长和铅镉积累转运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外源添加铅、镉后,黑土和垆土中铅、镉交互作用未明显抑制小麦的株高和干重。黑土中由于有机质含量高,络合部分铅、镉,导致水溶态铅、镉含量低,对小麦抑制作用较弱;垆土中由于p H和碳酸钙含量高,水溶态铅、镉含量低,存在刺激效应,对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小麦株高。棕红壤中由于土壤p H低,水溶态铅、镉含量高,铅、镉活性高,小麦的株高和干重受到显着抑制。(2)小麦各部位中根对铅和镉的富集作用最强,其次是茎和叶,籽粒最弱。随铅添加量上升,黑土中由于铅、镉竞争根系结合位点,铅、镉交互作用拮抗抑制小麦对镉的富集,导致对镉的富集降低;垆土中由于小麦生长较差,长时间受到铅、镉胁迫后,根部细胞膜受到影响,对镉的被动吸收增加,因此铅、镉交互作用则协同促进小麦镉的富集;棕红壤中由于低镉处理,铅使镉从土壤中解吸处理,促进镉的吸收,而高镉处理,铅、镉竞争作用较强,所以铅与0.3 mg/kg镉交互作用时协同促进小麦对镉的富集,但与0.6 mg/kg镉交互作用时则拮抗抑制了小麦对镉的富集。三种土壤中由于铅、镉浓度差异大,镉对铅的影响难以反映,因此铅、镉交互作用对小麦富集铅无显着影响。(3)随铅添加量上升,黑土和棕红壤中由于铅更易积累在根部,促进镉向上转运,因此铅、镉交互作用协同促进地下部向地上部镉的转运。垆土中由于铅、镉转运过程中存在竞争作用,导致铅、镉交互作用拮抗抑制镉的转运。随镉添加量增大,三种土壤中铅、镉交互作用拮抗抑制地下部向地上部铅的转运。
钱佳奇[3](2021)在《西洋参对供镁水平的生理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镁(Mg)为植物生长必需元素之一,也是叶绿素的重要组分。镁具有促进多种酶的活化、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施用镁肥补充作物对镁的需求。西洋参(Panax quenquifolium L.)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部入药,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清热解毒、滋阴补肾和口齿生津的功效,被医药及保健行业广泛应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成功引种后,经过40多年的栽培实践,栽培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吉林、辽宁和山东已成为我国西洋参的主要产地。西洋参生长的最适土壤p H范围为5.5~6.5,酸性土壤存在缺镁风险,在生产实践中,镁肥的使用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以水培试验(精准控制)结合室内盆栽试验(相对精准控制)的方式,解析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西洋参镁素营养诊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水培,精准控制营养液中镁浓度进行调控,揭示了西洋参表型和光合生理响应规律,明确了适宜镁浓度(2~4 mmol·L-1)有利于西洋参生长并促进光合作用。当Mg2+浓度低于2mmol·L-1时,西洋参幼苗叶片的光合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会显着降低,从而降低光合效率,当镁浓度高于4 mmol·L-1时,镁浓度升高对西洋参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小于缺镁时的影响;在缺镁M0及高镁M16较M2胞间CO2浓度显着升高,而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说明缺镁及高镁导致光合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不是气孔因素。2.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相关性分析显示适量添加外源镁可促进西洋参对氮、磷、锰、锌、铜的吸收,但过量施加外源镁会抑制钾、钙元素的吸收及对有机质的利用。施入外源镁,可显着提升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及全镁含量;适量施用外源镁,根区土壤中的氮、磷、锰、锌、铜的含量随供镁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可推断,适量增施外源镁,可促进西洋参对土壤中氮、磷、锰、锌、铜等元素的吸收;过量施用外源镁,会抑制西洋参对土壤中钾、钙元素的吸收及对有机质的利用。3.外源镁影响西洋参对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西洋参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营养生理中存在镁-钙拮抗、镁-钾拮抗和镁-锰拮抗现象;氮、磷、钾、钙、铜、锌对于西洋参为生物富集元素(生物吸收系数>1.0);镁、铁、锰元素对于西洋参为生物贫瘠元素(生物吸收系数<1.0)。在低用量时(Mg1~Mg3)可促进西洋参对磷、钙、锌、铜的吸收利用(生物吸收系数升高);但过量施用外源镁会导致西洋参的营养生理过程受阻,对元素的吸收能力以及向地上部输送能力均会降低;适量施用外源镁,可促进西洋参对磷、锌、铜的吸收利用。4.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表明土壤中交换性镁和p H是西洋参品质形成的监视因子,其中施镁量在50~150 mg/kg有助于西洋参皂苷积累。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分结果为:Mg4(2.57)>Mg2(1.00)>Mg3(0.60)>Mg1(0.00)>Mg7(-0.77)>CK(-0.82)>Mg6(-0.92)>Mg5(-1.66),因此可以得出:本次试验中,种植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43.34 mg/kg,纯镁的施用量为50~150 mg/kg时品质较好,在施用量为150 mg/kg,综合评分最高,品质最好;PLS-PM分析表明除土壤中交换性镁外,土壤p H也是影响西洋参品质的重要因子。综上所述,土壤中交换性镁和p H可以作为西洋参品质形成的监视因子。科学施用镁肥不仅可以促进西洋参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同时有助于西洋参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促进西洋参皂苷的积累。
刘久臣,魏吉鑫,张明,马逸麟,汤奇峰[4](2021)在《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天然富锌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文中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赣州六县脱贫攻坚工作,在赣州石城县布置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400 km2。通过调查,共发现富锌土壤85.48 km2。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石城县土壤中锌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与肥力状况,以及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调查区成土母质空间分布及锌含量特征,对土壤中锌的成因来源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当地土壤Zn含量主要受控于成土母质的Zn含量。将石城县天然富锌土地资源与区域农业、地方旅游、地质文化村等相结合,提出了富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为石城县富锌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曾凡健[5](2020)在《畜禽粪便堆肥钝化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力与强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因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引起的一系列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作为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4种畜禽粪便堆肥(鸡粪堆肥、鸭粪堆肥、羊粪堆肥和猪粪堆肥)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了堆肥对土壤Pb/Cd的钝化修复效果及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堆肥钝化Pb/Cd的化学钝化剂强化研究,筛选出了几种强化效果较好的复合钝化剂,并对选出的几种强化效果较好的复合钝化剂进行了小白菜生长和Pb/Cd吸收累积的验证试验,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4种畜禽粪便堆肥均具备钝化土壤Pb/Cd的功能。其中,鸡粪堆肥的钝化效率最高,在10%添加量时,鸡粪堆肥对Pb的钝化率可达45.60%,对Cd的钝化率可达22.56%。畜禽粪便堆肥对Pb的钝化效果比对Cd好。(2)通过对堆肥修复前后的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形态分析发现,堆肥钝化Pb/Cd的主要作用机理为腐殖质的络合作用和无机元素的沉淀作用,其中沉淀作用的贡献更大。堆肥的表征、土壤样品的XRD和SEM-EDS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3)复合钝化剂可以提高堆肥对Pb/Cd的钝化率。相比鸡粪堆肥,鸡粪堆肥+钙镁磷肥的复合钝化剂(CF)可使Pb的钝化率提升4.11%,鸡粪堆肥+石灰的复合钝化剂(CL)可使Cd的钝化率提升17.11%。(4)复合钝化剂(CF和CL)可显着降低小白菜对Pb、Cd吸收,极大强化堆肥的钝化效果。添加复合钝化剂后,相比空白对照组,小白菜地上部分Pb、Cd含量的最大降幅分别为73.29%和76.19%;相比鸡粪堆肥处理组,小白菜地上部分Pb、Cd含量的最大降幅分别为40.94%和42.79%。CF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更好。
薛明月[6](2020)在《硒锌配施对土壤硒、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硒和锌是人与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施用硒、锌肥来提高植物(食物)中硒、锌含量是解决全球人体硒、锌营养不足的重要安全途径。有关硒、锌配施对植物硒、锌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已有很多研究,但硒锌配施对土壤中硒、锌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尚无系统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两种常用的外源硒与锌配施对小白菜生长及硒锌吸收的影响,从土壤锌、硒形态和酶活性等方面探究了硒锌交互作用对土壤硒、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旨在为硒锌协同生物强化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硒锌配施缓解了高硒浓度对小白菜生长的胁迫作用。单施硒浓度为2.5 mg/kg的硒酸盐对小白菜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表现为小白菜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较对照处理的显着下降(19.140.4%)。当硒酸盐浓度为2.5 mg/kg时与锌配施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则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施锌缓解了高硒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2.硒锌配施对土壤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施用锌的浓度有关。两种外源硒与锌(20mg/kg)配施与单施锌处理相比,均使锌倾向于以较易被植物利用形态存在(主要是可交换态锌和松结有机态锌),增加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但仅亚硒酸盐与锌配施处理促进了小白菜对锌的转运,小白菜地上部锌浓度较单施锌(20 mg/kg)处理显着增加了27.231.1%,而硒酸盐与锌配施对小白菜锌的吸收和转运与单施锌处理无显着差异。土壤潜在有效锌形态(松结有机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和植物锌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其可用于预测土壤中锌的生物有效性。3.硒锌配施对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施用的外源硒的种类不同而异。亚硒酸盐与锌配施处理土壤有效态硒(可溶态和可交换态硒)中的六价硒含量较对应浓度的单施硒处理显着增加(37.180.3%),进而使小白菜地下部硒浓度较对应浓度的单施硒处理的显着下降和地上部硒浓度显着上升,但所有亚硒酸盐处理植物硒的转运系数均小于1。硒酸盐处理与锌配施处理土壤可溶态和可交换态硒占总硒比例较对应浓度的单施硒处理增加,表明硒锌配施抑制了土壤中硒向稳定态转化的过程,使硒以较易被植物利用形态存在,小白菜地下部硒浓度较对应浓度的单施硒处理显着升高(26.8149.9%),但所有硒酸盐处理硒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4.硒锌配施显着影响土壤酶活性及酶功能多样性指标。两种外源硒与锌配施显着刺激了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可交换态锌和氧化锰结合态锌显着影响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负影响),土壤脲酶活性对土壤可交换态锌和氧化锰结合态锌含量亦为负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效态硒(可溶态与可交换态)间为负相关关系。硒锌配施对土壤酶功能多样性指标(几何平均、加权平均、总体酶活性)呈现拮抗作用,且土壤各形态锌(除了残渣态)均可显着影响这些指标(负影响),表明这三个多样性指标可较好的表征了锌有效性对土壤酶生态功能的影响。综上所述,硒锌配施处理可显着改变硒、锌形态分布及土壤酶活性而影响土壤中硒、锌的生物有效性,且本研究推荐1 mg/kg亚硒酸盐与20 mg/kg锌处理作为硒、锌配施的最佳方案,为生物强化实践中硒、锌肥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蒋慧豪[7](2020)在《大型有色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认为一直以来,有色金属冶炼活动被认为是重金属最重要的人为排放源之一。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厂众多,对周边地区土壤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并对人群健康形成极大威胁。湖北省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该地区长期的矿冶活动引起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并已显现出初步的人体健康受损效应。为研究大冶有色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研究区Co、Zn、Mn、Ni、Cu、Pb、As、Cr、Cd和Sb这10种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采用富集因子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统计方法分析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空间分布;结合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对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人体健康风险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本论文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Co、Zn、Mn、Ni、Cu、Pb、As、Cr、Cd和S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85、244.22、625.15、28.76、273.51、75.03、30.77、61.89、3.24和3.78 mg/kg。其中,Co、Zn、Cu、Pb、As、Cd和Sb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16、2.92、8.91、2.81、2.50、19.04和2.29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存在差异,建设用地土壤中Zn、Cu、Pb、As、Cd和Sb的含量显着高于农用地和自然用地,表明这6种重金属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Co、Mn、Ni和Cr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差异并不显着,表明人为活动对这4种重金属的影响较小。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显示Zn、Cu、Pb、As、Cd和Sb明显在表层富集,含量从表层(20 cm)到次表层(40 cm)明显降低,之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这6种重金属在表层累积,可能主要来源于冶炼等人为活动。Co和Mn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Co和Mn主要来自与成土母质等相关的自然来源。Ni和Cr的含量在各层之间变化不大,说明这2种重金属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小,可能主要来源于自然来源。运用富集因子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Zn、Cu、Pb、As、Cd和Sb富集明显,尤其是Cd和Cu的富集水平极高,污染极为严重;污染负荷指数显示研究区整体处于严重污染,其中,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级的样点数占总点位数的76.71%。(2)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块基比大小依次为As>Pb>Cu>Cd>Zn>Sb>Co>Mn>Ni>Cr。Mn、Ni和Cr的块基比分别为0.248、0.230和0.191,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受空间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较大;As、Pb、Cu、Cd、Zn、Sb、Co的块基比分别为0.684、0.574、0.541、0.529、0.517、0.436和0.344,空间相关性中等,受人为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大。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o、Cu、As、Cd、Sb分布较为一致,高值区主要都位于冶炼厂附近;Pb和Zn的空间分布相似,高值区位于冶炼厂周围以及研究区中部主要道路附近;Mn、Ni、Cr的空间分布与上述重金属有所差异,高值区范围小,且较为随机。(3)通过富集因子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相关性分析和PMF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定量识别,结果可知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有4个来源因子。Cu、Cd和As主要来自于施用农药、化肥等相关农业活动;Zn和Pb主要由交通排放源贡献;Co、Mn、Ni和Cr主要来源于受成土母质等因素影响的自然来源;Co、Cu、As、Cd和Sb的来源与冶炼活动及合金加工、电镀等其他工业活动有关。四个来源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12.14%、23.07%、33.46%和31.33%。人为活动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的主导因素,占重金属来源总贡献率的66.54%。(4)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488.91)最大,达到了极高生态风险水平,Cu(44.55)次之,达到中等生态风险水平,而Co、Zn、Mn、Ni、Pb、As、Cr和Sb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风险。研究区的综合生态危害指数平均值为598.87,达到高生态风险级别。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因子是Cd,贡献率高达81.64%,需要引起重视。轻微、中等、较高和高这4个风险等级的样点比例分别为6.85%、27.40%、16.44%和49.31%。(5)研究区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THI分别为0.23和2.06,表明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对儿童造成了显着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而对成人造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尚在可接受水平。经口摄入是两个群体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As对成人的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As、Pb、Cr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影响均较大,尤其是As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影响。成人和儿童总致癌风险指数TCRI分别为4.34E-05和9.08E-05,均处于人体可耐受的致癌风险,但儿童的TCRI值已临近阈值(1.00E-04),需要引起重视。经口摄入是两个群体As、Cr和Cd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As和Cr对成人和儿童总致癌风险的贡献极大,是主要的致癌风险因子。结合PMF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来量化各来源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因子4冶炼为主的工业活动是研究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来源。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大冶有色冶炼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工农绿色生产以及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国内其他有色冶炼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哈咸瑞[8](2020)在《湖南省株洲市典型地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导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显着降低其环境质量。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株洲市是国内闻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但株洲市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本文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土壤、水稻籽实及根系土的测试数据,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采用了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进行了解析;建立了土壤Cd的活动态模型和水稻籽实吸收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和土地分类。(1)对研究区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区Cd、Cr、Ni的平均值都超过了湖南省背景值。Cd、Hg最大值可超过湖南省背景值3.7倍、12.8倍。Cd与Pb元素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对52种元素进行成分数据分析,并对比成分数据的不同转换方法,简单对数转化更多的意义在于减小元素的峰度和偏度,压缩数据以便进行分析,中心化对数比转换的意义可能在于剔除元素之间的伪相关,消除成分数据的“闭合效应”。(2)对比不同数据转换方法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简单对数转换降维效果更好。简单对数转换主成分分析显示,Cr、Ni、Cu等元素主要为自然来源,随机森林回归进一步指示Cr、Ni、Cu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3)株洲研究区根系土Cd元素超标率为90%,水稻籽实超标率为88.33%。Cd元素形态分布特征为:离子交换态>腐殖酸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态>强有机态>残渣态>水溶态,Pb形态分布特征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腐殖酸态>碳酸盐态>强有机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Cd以活动性较强的形式存在于土壤,Pb以较稳定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基于Cd活动态与潜在活动态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96.9%的土地属于显着高风险。水稻籽实吸收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水稻籽实超标率为93.75%,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表层土壤数据进行土地安全利用区划,不同的区划方案划分严格管控类的面积有较大的不同。通过两种土地安全利用区划优化方案,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更贴合实际,并且可行性较高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议。
赵思睿[9](2020)在《不同品种籼稻对土壤锌的累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调查了福建省多地采集的24种水稻籼稻品种的稻谷和相应的表层土壤的成对样品(共373对样品)。研究了土壤的全锌和有效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水稻糙米锌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全锌量和有效锌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对食用稻米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水稻土的p H值为3.90~7.62,平均值5.20;CEC为1.5 cmol(+)/kg~53.0 cmol(+)/kg,平均值10.87 cmol(+)/kg;有机质含量为2.8 g/kg~109.0 g/kg,平均值31.05g/kg。(2)土壤全锌含量介于11.2 mg/kg~233.0 mg/kg之间,平均值88.81 mg/kg;只有一个土壤样品全Zn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200mg/kg)。土壤全Zn量与CEC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3)土壤有效锌含量介于0.26~19.45 mg/kg之间,平均值3.76mg/kg。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土壤全锌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砂粒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CEC和p H等指标无显着相关性。(4)水稻糙米锌含量在0.9~56.3 mg/kg之间,平均含量15.65mg/kg。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机质、粉粒和有效锌对糙米锌含量的影响较大,有机质的降低、粉粒和有效锌的升高有利于锌在糙米中积累。(5)Y两优5866的糙米锌含量最低,对土壤锌的富集能力最弱。世纪137糙米锌含量最高,甬优6号和佳辐占对土壤锌的富集能力最强。(6)人体每日Zn摄入量(Daily intake of metals,DIM)和健康风险指数(Health risk index,HRI)表明,不论成人或儿童,食用供试的绝大多数水稻品种的糙米对人体健康不存在风险,只有食用个别锌含量特别高的糙米时才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李坤[10](2019)在《土壤砷活化剂筛选及提高蜈蚣草修复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砷进入农田,造成了严重的土壤砷污染。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特别适合大规模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被广泛应用于修复生产实际应用。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是砷的超富集植物,但实际中砷污染土壤中的砷活性较低,加上蜈蚣草生长缓慢、生物量低,蜈蚣草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效率有待提高。本研究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棕红壤,湖北省大冶市角田村;黄棕壤,湖北省荆门市虎山村)和45种活化剂材料,通过活化剂土壤砷浸提去除试验和土壤恒温恒湿培养试验,筛选出能高效提升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的活化剂,并用蜈蚣草土壤盆栽试验研究活化剂对土壤砷活化及提高砷污染修复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水溶液浸提土壤砷批量试验,研究了45种材料对角田土和虎山土砷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植酸、偏磷酸、草酸、磷酸、氨基三乙酸(NTA)等五种材料对两种土壤的浸提效果较好,浸提率为19%-48%(角田土)、66%-87%(虎山土);其次是植酸钠、硅酸类材料、磷酸二氢钠、焦磷酸钠、柠檬酸,浸提率为13%-18%(角田土)、33%-56%(虎山土)。其中,植酸和草酸对角田土和虎山土的砷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分别为48%和37%、87%和84%。2.根据土壤溶液浸提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农学性质,选用碱性活化剂材料(硅酸类材料、碳酸钠、生物炭)、螯合剂类活化剂材料(NTA、植酸、草酸、柠檬酸)及磷酸类活化剂材料(焦磷酸、偏磷酸、磷酸二氢钠)等10种活化剂,在实验室进行了为期90天的土壤恒温恒湿培养试验,以探讨活化剂对土壤砷活化的动态效果。结果表明,角田土活化剂处理的最高有效态砷浓度以碳酸钠、磷酸二氢钠和植酸最高,较原始土壤提高了269%、209%和141%,其次是偏磷酸、焦磷酸和草酸,提高了119%、112%和102%,生物炭、硅酸类材料、柠檬酸和NTA对有效态砷的提高效果较低,为76%-98%;虎山土活化剂处理的最高有效态砷浓度以碳酸钠、NTA和硅酸类材料最高,较原始土壤提高了327%、256%和194%,其次是柠檬酸、草酸和生物炭,提高了179%、149%和131%,植酸、焦磷酸、磷酸二氢钠和偏磷酸对有效态砷的提高效果较低,为103%-119%。碳酸钠对两种土壤砷的活化效果均较好。3.采用土壤恒温恒湿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土壤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角田土添加生物炭、草酸和NTA能持续的降低O-As含量提高Al-As和FeAs含量,硅酸类材料、碳酸钠、植酸、柠檬酸、偏磷酸、焦磷酸和磷酸二氢钠处理20天时能降低O-As含量,提高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砷含量,而90天时生物可利用态砷含量降低。虎山土添加中高浓度(0.5%、1%和2%)活化剂处理均能降低土壤中Ca-As含量,提高A-As和Al-As含量,其中NTA、碳酸钠、硅酸类材料活化效果最好,磷酸二氢钠、焦磷酸、偏磷酸效果次之,植酸、柠檬酸、草酸、生物炭效果较差。4.采用土壤恒温恒湿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活化剂材料均能提高两种土壤pH,并且活化剂对虎山土pH的影响大于角田土,碳酸钠对pH的提高效果最好,生物炭最差。螯合剂类活化剂材料能降低土壤pH,对角田土pH的影响大于虎山土。磷酸类活化剂材料,焦磷酸和偏磷酸处理能降低两种土壤pH,并且对角田土pH的影响大于虎山土,磷酸二氢钠处理后,土壤pH与CK差异不大。5.选用硅酸类材料、草酸、植酸、黄腐酸和焦磷酸五种活化剂,进行蜈蚣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0.25 g/kg硅酸类材料处理蜈蚣草砷修复效率最高,两次取样地上部生物量较CK分别提高了145%和173%,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74%和128%,修复效率分别提高了10%和8%,同时硅酸类材料处理可以提高蜈蚣草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改良土壤pH,促进土壤O-As向Al-As和Fe-As转化,活化土壤中砷。不同活化剂提高蜈蚣草修复效率排序为:硅酸类材料>草酸>焦磷酸>植酸>黄腐酸。6.采用水培试验,对砷胁迫条件下,砷敏感型植物波士顿蕨(P.nervosa Thunb.),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Nephrolepis exaltata L.)和蜈蚣草的根系分泌物和叶片中有机酸类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波士顿蕨根系分泌物中仅检测到了草酸,大叶井口边草中检测到了草酸和酒石酸,在蜈蚣草中检测到了草酸,酒石酸仅在50 mg/kg砷胁迫条件下被检测到。波士顿蕨叶片水提取物中检测到的有机酸为草酸和乙酸;在大叶井口边草和蜈蚣草叶片水提取物中检测到的有机酸为草酸、乙酸、苹果酸和柠檬酸。
二、棕红壤区土壤中的锌及其生物利用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棕红壤区土壤中的锌及其生物利用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耦合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活化水灌溉和氮磷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常规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3 常规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 作物生长特征定量表征 |
1.3.1 作物生长模型 |
1.3.2 元素累积量和利用率评价指标 |
1.3.3 作用因子及土壤养分分级 |
1.3.4 土壤铁镁锌有效度和小白菜铁镁锌富集系数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过程 |
2.3 测定指标 |
2.3.1 作物指标测定 |
2.3.2 土壤指标测定 |
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 |
3.1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3.1.1 施铁条件下地上部鲜重变化特征 |
3.1.2 施镁条件下地上部鲜重变化特征 |
3.1.3 施锌条件下地上部鲜重变化特征 |
3.2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3.2.1 施铁条件下地上部干重变化特征 |
3.2.2 施镁条件下地上部干重变化特征 |
3.2.3 施锌条件下地上部干重变化特征 |
3.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株高的影响 |
3.3.1 施铁条件下株高变化特征 |
3.3.2 施镁条件下株高变化特征 |
3.3.3 施锌条件下株高变化特征 |
3.4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条件下的株高增长模型 |
3.5 小结 |
4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养分累积影响 |
4.1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全氮累积量的影响 |
4.1.1 施铁条件下小白菜全氮累积量变化特征 |
4.1.2 施镁条件下小白菜全氮累积量变化特征 |
4.1.3 施锌条件下小白菜全氮累积量变化特征 |
4.2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全碳累积量的影响 |
4.2.1 施铁条件下小白菜全碳累积量变化特征 |
4.2.2 施镁条件下小白菜全碳累积量变化特征 |
4.2.3 施锌条件下小白菜全碳累积量变化特征 |
4.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铁镁锌全量累积量的影响 |
4.3.1 施铁条件下小白菜全铁累积量变化特征 |
4.3.2 施镁条件下小白菜全镁累积量变化特征 |
4.3.3 施锌条件下小白菜全锌累积量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5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
5.1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1.1 施铁条件下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
5.1.2 施镁条件下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
5.1.3 施锌条件下土壤全氮变化特征 |
5.2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2.1 施铁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
5.2.2 施镁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
5.2.3 施锌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变化特征 |
5.3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5.3.1 施铁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
5.3.2 施镁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
5.3.3 施锌条件下土壤铵态氮变化特征 |
5.4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全碳的影响 |
5.4.1 施铁条件下土壤全碳变化特征 |
5.4.2 施镁条件下土壤全碳变化特征 |
5.4.3 施锌条件下土壤全碳变化特征 |
5.5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5.5.1 施铁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5.5.2 施镁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5.5.3 施锌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
5.6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5.6.1 施铁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
5.6.2 施镁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
5.6.3 施锌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
5.7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5.7.1 施铁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
5.7.2 施镁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
5.7.3 施锌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
5.8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土壤铁镁锌的影响 |
5.8.1 施铁条件下土壤铁含量变化特征 |
5.8.2 施镁条件下土壤镁含量变化特征 |
5.8.3 施锌条件下土壤锌含量变化特征 |
5.9 小结 |
6 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营养元素利用效率定量分析 |
6.1 营养元素利用效率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活化水灌溉方式和铁镁锌合理施量确定 |
6.4 土壤铁镁锌元素有效度 |
6.5 小白菜铁镁锌元素富集系数 |
6.6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几种典型土壤中Pb/Cd交互作用对小麦积累转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重金属污染概述 |
1.1.1 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2 重金属污染来源 |
1.1.3 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 |
1.2 重金属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
1.2.1 重金属交互作用类型 |
1.2.2 重金属交互作用机制 |
1.3 重金属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
1.3.1 重金属的有效性 |
1.3.2 pH |
1.3.3 有机质 |
1.3.4 土壤组成 |
1.3.5 其他因素 |
1.3.6 重金属有效性研究方法 |
1.4 .植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转运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小麦种植管理 |
2.4 土壤理化性质 |
2.5 小麦生理指标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理化性质 |
3.1.1 pH |
3.1.2 镉、铅总量 |
3.1.3 提取态镉、铅含量 |
3.2 不同类型土壤中Pb/Cd交互作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3.2.1 株高 |
3.2.2 干重 |
3.3 不同土壤类型中Pb/Cd交互作用对小麦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 |
3.3.1 铅、镉含量 |
3.3.2 富集系数 |
3.3.3 转运系数 |
4 讨论 |
4.1 不同类型土壤中铅/镉交互作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4.2 不同类型土壤中铅/镉交互作用对小麦铅、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西洋参对供镁水平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镁在植物中的作用 |
1.2.1 镁的生理功能 |
1.2.2 镁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3 镁影响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 |
1.3 土壤中的镁 |
1.3.1 土壤中镁的含量 |
1.3.2 土壤中镁的形态 |
1.3.3 土壤中镁的有效性 |
1.4 西洋参营养元素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量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
2.2.2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各部位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3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2.5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6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中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2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酸碱度与有机质的影响 |
3.2.3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中植物所需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4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根区土壤中植物所需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
3.2.5 土壤因子中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植株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表型指标的影响 |
4.2.2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植株地上部营养元素的影响 |
4.2.3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植株地下部营养元素的影响 |
4.2.4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镁水平对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
5.2.2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供镁水平下西洋参的品质评价 |
5.2.3 西洋参品质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天然富锌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 结果和讨论 |
3.1 土壤锌元素含量特征 |
3.2 调查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3.3 富锌特色农作物筛选 |
3.4 富锌土地资源利用建议 |
4 结论 |
(5)畜禽粪便堆肥钝化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力与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2 土壤重金属来源 |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1.2.1 物理修复 |
1.2.2 化学修复 |
1.2.3 生物修复 |
1.2.4 生态修复 |
1.3 堆肥钝化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
1.3.1 堆肥钝化土壤重金属的机理 |
1.3.2 堆肥的种类及其应用 |
1.3.3 堆肥作为钝化剂所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堆肥的准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堆肥的来源 |
2.2.2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2.2.3 结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2.3.2 元素分析 |
2.3.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堆肥钝化土壤Pb/Cd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分析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堆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堆肥对土壤Pb/Cd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3.3.3 堆肥对土壤Pb/Cd赋存形态的影响 |
3.3.4 相关性分析 |
3.3.5 钝化机理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堆肥钝化土壤Pb/Cd的复合强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分析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钝化剂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复合钝化剂对土壤Pb/Cd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4.3.3 复合钝化剂对土壤Pb/Cd赋存形态的影响 |
4.3.4 相关性分析 |
4.3.5 强化原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堆肥复合强化方案的植物验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分析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复合钝化剂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5.3.2 复合钝化剂对小白菜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
5.3.3 复合钝化剂对小白菜体内Pb/Cd含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硒锌配施对土壤硒、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硒、锌生物强化的意义 |
1.2.2 硒、锌配施对植物吸收硒、锌的影响 |
1.2.3 外源硒、锌对土壤中硒、锌有效性的影响 |
1.2.4 外源硒、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3.1 硒锌配施对硒、锌有效性的影响 |
1.3.2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锌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
1.3.3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硒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
1.3.4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硒锌配施对硒、锌有效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硒锌配施对小白菜株高和根长的影响 |
2.2.2 硒锌配施对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 |
2.2.3 硒锌配施对SPAD值的影响 |
2.2.4 硒锌配施对小白菜锌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2.2.5 硒锌配施对小白菜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硒锌配施显着影响小白菜的生长 |
2.3.2 硒锌配施显着影响锌、硒的有效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锌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价态硒与锌配施对土壤DTPA-Zn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 |
3.2.2 不同价态硒与锌配施对土壤锌形态分布的影响 |
3.2.3 土壤中锌的形态分布变化规律 |
3.2.4 土壤有效锌与锌形态转化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硒形态分布及转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中硒的形态转化 |
4.2.2 土壤中有效硒及不同价态硒的含量 |
4.2.3 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规律 |
4.2.4 硒的生物有效性与形态转化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硒锌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5.1.4 土壤酶功能多样性指标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酶活性及功能多样性 |
5.2.2 土壤酶活性及功能多样性与硒、锌有效性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硒锌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2 土壤酶活性与硒、锌有效性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硒锌配施对硒、锌有效性的影响 |
6.1.2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锌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
6.1.3 硒锌配施对土壤中硒的迁移转化的影响 |
6.1.4 硒锌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大型有色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样品采集 |
2.3 样品分析测试 |
2.4 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 |
2.5 生态风险评估模型 |
2.6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 |
2.7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2.8 数据处理 |
第3章 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 |
3.1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
3.2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
第4章 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
4.1 土壤重金属空间结构 |
4.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
第5章 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
5.1 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5.2 运用PMF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
第6章 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6.1 土壤重金属的单项生态危害指数 |
6.2 土壤重金属的综合生态危害指数 |
第7章 冶炼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
7.1 土壤重金属非致癌风险评估 |
7.2 土壤重金属致癌风险评估 |
7.3 不同来源对健康风险的贡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湖南省株洲市典型地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现状与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现状 |
2.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2.1.2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2.1.3 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危害 |
2.1.4 镉活动性及富集特征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与交通位置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土壤类型 |
2.2.4 土地利用类型 |
3 工作方法与数据质量 |
3.1 野外工作方法 |
3.1.1 采样点布设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样品加工及处理 |
3.2 数据质量监控 |
3.2.1 测试指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2.2 数据质量监控 |
3.3 数据处理及图件制作 |
3.3.1 相关性分析 |
3.3.2 成分数据分析方法 |
3.3.3 随机森林回归方法 |
4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数据预处理 |
4.1.1 缺失值 |
4.1.2 截尾值 |
4.2 土壤理化性质 |
4.2.1 pH |
4.2.2 有机碳 |
4.3 土壤养分元素 |
4.3.1 含量特征 |
4.3.2 空间分布特征 |
4.4 重金属元素 |
4.4.1 As |
4.4.2 Cd |
4.4.3 Cr |
4.4.4 Cu |
4.4.5 Hg |
4.4.6 Ni |
4.4.7 Pb |
4.4.8 Zn |
4.4.9 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 |
4.5 成分数据不同数据转换方法的对比 |
4.5.1 统计分析 |
4.5.2 异常值分析 |
4.5.3 相关性分析 |
4.5.4 地球化学图比较 |
4.6 小结 |
5 土壤重金属元素来源解析 |
5.1 主成分分析 |
5.2 主成分地球化学得分图 |
5.3 随机森林回归分析 |
5.4 重金属来源解析 |
5.5 小结 |
6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6.1 根系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6.1.1 含量特征 |
6.1.2 形态特征 |
6.1.3 影响因素讨论 |
6.1.4 Cd活动性预测模型 |
6.2 水稻籽实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6.2.1 含量特征及超标率统计 |
6.2.2 土壤-水稻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
6.2.3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Cd富集系数影响因素筛选 |
6.2.4 重金属的吸收模型及预测 |
6.3 基于预测模型的生态风险评价 |
6.3.1 水稻籽实Cd元素含量预测结果 |
6.3.2 基于水稻籽实安全的土地安全利用区划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不同品种籼稻对土壤锌的累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锌对植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1.1.1 锌对植物的影响 |
1.1.2 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2 土壤中的锌 |
1.2.1 土壤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土壤锌污染 |
1.3 土壤-水稻体系中的锌 |
1.3.1 水稻对锌的吸收 |
1.3.2 影响水稻锌吸收的因素 |
1.3.3 水稻糙米富锌机制 |
1.4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处理 |
2.3 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土壤锌含量的测定 |
2.3.3 水稻糙米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2.4 计算公式 |
2.4.1 生物富集系数 |
2.4.2 人体Zn每日摄入量(daily intake of metals,DIM) |
2.4.3 健康风险指数(Health risk index,HRI)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调查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3.2 土壤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3.2.1 土壤全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3.2.2 土壤有效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3.2.3 土壤锌有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
3.2.4 土壤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
3.3 水稻糙米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3.3.1 水稻糙米中锌含量 |
3.3.2 水稻糙米锌含量与土壤锌含量之间的关系 |
3.3.3 不同品种糙米锌含量的影响因素 |
3.3.4 各水稻品种对土壤锌的富集系数 |
3.3.5 水稻锌富集系数与土壤全锌及有效锌之间的关系 |
3.3.6 水稻糙米富集能力分类 |
3.4 稻米食用风险评价 |
3.4.1 人体平均每日锌摄入量(DIM) |
3.4.2 健康风险指数(Health risk index,HRI) |
3.4.3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土壤砷活化剂筛选及提高蜈蚣草修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土壤砷污染现状以及污染来源 |
2.1 土壤砷污染现状 |
2.2 土壤砷污染的来源 |
3 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
3.1 砷富集植物资源 |
3.2 微生物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
3.3 添加剂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
3.4 农艺管理措施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5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活化剂对土壤砷的提取效果比较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活化剂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砷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角田土活化剂浸提试验结果 |
3.2 虎山土活化剂筛选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土壤性质对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4.2 活化剂材料对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三章 活化剂对土壤有效砷和砷形态转化的影响 |
1 前言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化学测定方法 |
2.3.1 土壤有效态砷 |
2.3.2 土壤pH测定 |
2.3.3 土壤砷形态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硅酸类材料 |
3.2 碳酸钠 |
3.3 氨基三乙酸 |
3.4 草酸 |
3.5 植酸 |
3.6 柠檬酸 |
3.7 焦磷酸 |
3.8 偏磷酸 |
3.9 磷酸二氢钠 |
3.10 生物炭 |
4 讨论 |
4.1 碱性类活化剂对土壤砷有效性的影响 |
4.2 螯合剂类活化剂对土壤砷有效性的影响 |
4.3 磷酸类活化剂对土壤砷有效性的影响 |
5 结论 |
第四章 活化剂对蜈蚣草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效果和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活化剂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和测定方法 |
2.3.1 取样 |
2.3.2 抗氧化酶系统测定方法 |
2.3.3 砷浓度测定方法 |
2.3.4 土壤有效态砷及土壤砷形态测定方法 |
2.3.5 蜈蚣草叶绿素和光合特征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蜈蚣草生物量和砷吸收量的影响 |
3.2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盆栽土壤总砷浓度的影响 |
3.3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土壤中有效态砷浓度的影响 |
3.4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土壤中砷形态的影响 |
3.5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盆栽土壤pH的影响 |
3.6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蜈蚣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7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蜈蚣草光合特征的影响 |
3.8 不同活化剂处理对蜈蚣草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8.1 抗氧化酶活性 |
3.8.2 MDA、AsA和 GSH含量 |
4 讨论 |
4.1 活化剂处理对蜈蚣草生长的影响 |
4.2 活化剂对蜈蚣草砷植物修复的影响 |
4.3 刈割对蜈蚣草修复效率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五章 砷胁迫对三种蕨类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叶片有机酸成分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植物及培育 |
2.1.1 供试植物 |
2.1.2 蜈蚣草温室育苗 |
2.2 试验设计 |
2.3 化学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蕨类植物砷胁迫下根系分泌物有机酸含量 |
3.2 三种蕨类植物胁迫叶片水提取物中有机酸含量 |
4 讨论 |
4.1 砷胁迫对蕨类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4.2 砷胁迫对蕨类植物叶片有机物的影响 |
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2 主要研究结论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棕红壤区土壤中的锌及其生物利用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化水灌溉和施加铁镁锌对小白菜生长的耦合影响[D]. 朱梦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几种典型土壤中Pb/Cd交互作用对小麦积累转运的影响[D]. 樊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西洋参对供镁水平的生理响应[D]. 钱佳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天然富锌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J]. 刘久臣,魏吉鑫,张明,马逸麟,汤奇峰. 地质通报, 2021(Z1)
- [5]畜禽粪便堆肥钝化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力与强化研究[D]. 曾凡健. 浙江大学, 2020
- [6]硒锌配施对土壤硒、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D]. 薛明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大型有色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D]. 蒋慧豪. 长江大学, 2020(02)
- [8]湖南省株洲市典型地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研究[D]. 哈咸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9]不同品种籼稻对土壤锌的累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D]. 赵思睿.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10]土壤砷活化剂筛选及提高蜈蚣草修复效果研究[D]. 李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