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一、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涛[1](2020)在《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逐年递增,给众多患者增加经济、精神负担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问题。CKD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包括:(1)白蛋白尿[AER≥30 mg/24 h;ACR≥30mg/g(或≥3mg/mmol)];(2)尿沉渣异常;(3)肾小管相关病变;(4)组织学异常;(5)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6)肾移植病史,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eGFR<60 mL/(min·1.73m2)],任何一项指标异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确诊。2012年我国有关于C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CKD患病率为10.8%,并预估已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而其知晓率仅为12.5%。肾阳虚证候要素包括温煦失职、腰府失养、髓海空虚、生殖减退、水液泛滥、阳虚水泛、冲气上逆、冲任不调等多种特征。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可归于(水肿、关格、腰痛)等病证范畴,且在临床诊疗中对本病虚证所采用的治法方药与肾阳虚证关系密切。慢性肾脏病病位主要在肾,病变发展与肾阳虚证密切相关,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虚、瘀、浊、毒贯穿于疾病始终,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以此为基础,现代中医药工作者针对二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如慢性肾脏病病理改变与中医辩证分期的对应关系、中医证候在慢性肾脏病中分布规律等方面。由此,以临床中医证候规范化要素为基础,构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是基础实验研究最适合的介质,并对相关模型筛选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药物因素诱导大鼠成模,并以真武汤干预药物反证,且对其宏观行为学、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进而对本类模型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以及真武汤对本类模型的可能干预机制进行一定的研究阐释。目的:1.探索应用盐酸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建立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具体方法,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的实验和药学研究提供较为标准的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2.探索总结与中医理论相合的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评价体系,包括症状体征、客观指标确立、药物反证等,并将真武汤对本类模型可能干预机制进行阐释,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辨证标准系统化研究奠定一定生物学基础。方法:1.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盐酸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建立CKD大鼠模型,并复合羟基脲灌胃构建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使用SPF级6~8周龄SD雄性大鼠64只,喂食普通饲料。其中选取48只大鼠隔周分两次进行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mg/kg、4mg/kg),并检测大鼠24h尿蛋白≥50mg,即为诱导慢性肾脏病动物模型成功。以尿蛋白和体重为依据将造模成功的SD雄性大鼠,使用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分别灌胃给药。记录实验大鼠体征状态,体质量称重,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含量。各组大鼠于第26周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后测定各项指标。将大鼠肾脏、脾脏、睾丸称重,计算肾重/体重比、脾脏、睾丸指数。2.肾脏石蜡包埋、切片,使用HE、Masson染色,分析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3.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 AST、ALT、UA、UREA、TP、ALB、TC、TG 和 SOD 含量。4.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3、T4、TSH、FSH、LH、T、E2含量。5.实验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K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经阿霉素诱导后,实验第4周,SD大鼠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毛色暗淡、光泽度降低;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于实验第5周起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于实验第7、9、11周24h尿蛋白定量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1),且≥50mg确认为模型成功。2.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2.1一般情况实验第12周左右,大鼠出现阳虚类症状,如脱毛、弓背、懒动、蜷缩,部分大鼠体型较为瘦弱、行动迟缓。2.2 24h尿蛋白定量实验第12周,CKD肾阳虚证大鼠24h尿蛋白量统计结果显示: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尿蛋白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显着高于真武汤组(P<0.01)。实验第16、20、24周,CKD肾阳虚证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统计结果均显示各组趋势与12周时相似。2.3体质量变化复合因素作用于大鼠后,体重呈现一定变化趋势。实验第12周,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体重低于真武汤组(P<0.05)。实验第15周,阿霉素组及阿霉素羟基脲组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第18、21、23、26周,较前实验节点相似,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及真武汤组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2.4游泳实验实验第16周,正常组大鼠平均游泳时间最长,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第20、24周各组大鼠游泳时间趋势与第16周相似。2.5红外测温红外测温是通过红外感应动物体表红外线辐射后,反应为一定的数字温度。红外热成像通过红外采集镜头将动物体表辐射红外线接收后,以不同色阶标识从低温到高温不同温度,进而把动物表面不可见的热场信息与分布以人眼可见的图像显示,通过观察和分析所采集对象的色阶分布所代表的红外辐射轨迹进行定性评价,近年来有较多研究应用这两项技术对动物模型的阳虚程度作出评判。经测温后,CKD肾阳虚证大鼠左前爪温度统计结果显示:与真武汤组比较,阿霉素羟基脲组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但在平均数值水平具有一定趋势。CKD肾阳虚证大鼠尾根部温度统计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及阿霉素羟基脲组温度有显着差异(P<0.01)。选取大鼠鼻尖、上下肢、尾根部及左右肾脏投影区作为红外热成像检测位点,鼻尖部位中,阿霉素羟基脲组与阿霉素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左上肢中,阿霉素羟基脲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尾根部及左右肾投影区,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2.6 CKD肾阳虚证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大鼠肾脏组织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相较于正常组而言肾小球系膜区变宽,系膜细胞呈现不同程度增生,病变累及的肾小球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空泡样变,肾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真武汤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间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真武汤对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干预机制研究3.1肾重体重比及脏器指数实验第26周取材后,阿霉素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平均值水平高于正常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肾重体重比高于正常组(P<0.05)。各组脾脏指数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大鼠睾丸外观相较于正常组及阿霉素组明显缩小,且和正常组、阿霉素组相比,大鼠睾丸指数显着降低(P<0.01)。3.2血清学指标1)肝功能AST: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与正常组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显着,但各组间平均值水平有一定趋势;ALT:与正常组、真武汤组相比,阿霉素组有显着差异(P<0.01)。2)肾功能Scr:各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UA:真武汤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BUN:真武汤组显着低于阿霉素组(P<0.01)。3)血脂及白蛋白TC: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均值水平高于正常组,其中真武汤组水平低于阿霉素羟基脲组。TG:阿霉素组高于正常组(P<0.05),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均值水平高于正常组。TP、ALB: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均值均低于正常组,其中真武汤组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甲状腺激素T3: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显着低于阿霉素组(P<0 01);T4: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组较阿霉素羟基脲组水平显着升高(P<0.01);TSH: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真武汤组相较阿霉素羟基脲组显着升高(P<0.01)。5)性腺激素T:各组均值水平具有趋势性,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低于正常组,真武汤组均值高于阿霉素羟基脲组;E2:阿霉素组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阿霉素羟基脲组高于阿霉素组(P<0.05);真武汤组水平相较于阿霉素组显着升高(P<0.01);FSH: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组高于阿霉素羟基脲组(P<0.05);LH: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水平较正常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组相较于阿霉素组显着升高(P<0.01)。6)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有显着差异(P<0.01);真武汤组相较于阿霉素组显着升高(P<0.01);真武汤组显着高于阿霉素羟基脲组(P<0.01)。7)cAmp、cGmpcAmp:阿霉素羟基脲组水平较于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真武汤组相较于正常组升高(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cGmp:阿霉素羟基脲组相较于正常组升高(P<0.05);真武汤组相较于阿霉素组升高(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cAmp/cGmp: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通过分次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3mg/kg、4mg/kg)复合羟基脲(375mg/kg)剂量可以成功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2.通过模型一般情况、耐力变化、代谢能力各项评价性实验检测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稳定性,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表现与临床辨证中的主要症状较为符合,对本次实验诱导模型是否确立具有佐证作用;3.成模后的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甲状腺、性腺等器官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真武汤作为药物反证组和干预因素,结果表明真武汤组表现优于模型组。说明真武汤对于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也佐证了本次建立模型的科学可行性。

刘洋[2](2020)在《刘晓鹰教授“分段论治”法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搜集的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和随访调查,探究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各阶段的证型特点及其分布情况,获取刘晓鹰教授“分段论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并总结其学术思想,探讨刘晓鹰教授“分段论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用药参考。方法:1数据挖掘部分搜集2009年2019年期间刘晓鹰教授经治的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将所纳入研究的病例利用Excel表格记录整理患儿的一般资料、诊断以及每一诊次的临床分期、症状表现、证型、治法、方药等,从而建立起原始病例数据库,然后将每一诊次的证型及方药根据临床分期利用Excel表格分别归纳统计,从而建成病例分期数据库,包括复发水肿期数据库、肿退尿浊期数据库、缓解期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个人版V2.1)依次对病例分期数据库所纳入的证型进行统计以观察证型特点、分布情况,对所选用的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析以观察用药属性特点,结合频次分析、用药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中医证候-用药关联分析以观察刘晓鹰教授“分段论治”法防治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各期各证型的处方用药规律。2临床疗效研究部分搜集整理2009年2019年期间刘晓鹰教授和外院经治的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回顾分析,整理、统计、比较相关观察指标,评价“分段论治”法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减毒效应。3生存质量调查部分参照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 QL4.0)及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1.3),并结合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疾病特点设计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生存质量调查表,将此表以腾讯问卷的形式向刘晓鹰教授门诊儿童肾病综合征微信咨询管理群发放,患儿家长通过手机填写完成问卷调查,然后利用腾讯问卷后台软件对问卷调查表进行回收及数据统计,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经治前后相关生存质量条目得分变化,以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评价“分段论治”法对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1数据挖掘1.1病例搜集情况本研究共纳入病例共203份,共计1381诊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诊次中,以缓解期最为常见,肿退尿浊期次之,复发水肿期最少见。1.2证型分布规律在证型分布上,复发水肿期以外感风邪证(39.27%)最为常见,湿浊、湿热等证(合计5.76%)比较少见,且外感风邪中阳虚外感最为常见;肿退尿浊期以肾气不固证(50.64%)最为常见,湿热蕴结证(5.96%)最少见;缓解期以脾肾阳虚证(37.32%)最为常见,阴阳两虚证(3.67%)最少见。1.3复发水肿期用药规律本期共纳入中药处方共计191首,共使用中药104种,频数分析显示,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依次是茯苓、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药物属性统计显示,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辛、淡为主,归经则以肺、脾、肾最为多见;药物归功效分类显示,以利水渗湿药(25.30%)最多,其次是补虚药(24.05%)、解表药(18.21%),主体功效则以祛邪类(62.49%)为主;药物关联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茯苓-泽泻”;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证型与用药关联分析得出本期常用处方:阳虚外感证为五苓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气虚外感证为五苓散合人参败毒散加减,阴虚外感证为五苓散合加减葳蕤汤加减,阳虚水泛证为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减,气虚水停证为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本期核心处方为五苓散,本期治疗以利水消肿为治疗大法,同时辨证辅以解表、补虚等治法。1.4肿退尿浊期用药规律本期共纳入中药处方共235首,共使用中药123种,频数分析显示,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依次是茯苓、黄芪、金樱子、芡实、泽泻;药物属性统计显示,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则以脾、肾、肺最为多见;药物归功效分类显示,以补虚药(29.90%)最多,其次是收涩药(14.11%),主体功效以扶正类(47.26%)、祛邪类(43.88%)并重;药物关联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茯苓-黄芪”;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证型与用药关联分析得出本期常用处方:脾虚气陷证为补中益气汤或举元煎加减,肾气不固证为肾气丸加减,肾阴虚证为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湿热蕴结证为泻黄散合三仁汤加减,尽管因证型不同而遣方用药各异,但每一证型均酌情投以芡实、金樱子、覆盆子、益智仁等收敛固精之品,表明治疗以调理脾肾、收涩固精为治疗原则,以改善蛋白尿为治疗目的。1.5缓解期用药规律本期共纳入中药处方共955首,共使用中药204种,频数分析显示,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依次是茯苓、山药、丹皮、山茱萸、黄芪;药物属性统计显示,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则以脾、肺、肾最为多见;药物归功效分类显示,以补虚药(39.84%)最多,其次是活血化瘀药(10.45%),主体功效则以扶正类(54.66%)为主;药物关联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丹皮-山茱萸”;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证型与用药关联分析得出本期常用处方:肺脾气证为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肝肾阴虚证为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脾肾阳证为肾气丸加减或六味地黄丸加补骨脂、仙灵脾等,气阴两虚证为六味地黄丸加太子参、黄芪等,阴阳两虚证为六味地黄丸合四逆汤加减。尽管证型不同而治法不同,但所有核心处方的治疗目的均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表明本期以补虚为治疗原则。2临床疗效研究2.1“分段论治”法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减毒效应分析2.1.1“分段论治”对尿蛋白缓解率的影响西医治疗组的31患儿尿蛋白经环磷酰胺冲击后22例(70.97%)得到缓解,其中19例(61.29%)得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者中6例(31.58%)1年内持续缓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则分别为34例(94.44%)、30例(83.33%)和17例(56.67%),两者比较经卡方检验,结果提示有显着性差异(p<0.05)。2.1.2“分段论治”对尿蛋白转阴时间和浮肿消退时间的影响两组患儿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西医治疗组尿蛋白转阴的19例患儿中转阴最快10天,最慢87天,平均28.20±13.14天;浮肿消退最快7天,最慢25天,平均12.69±3.9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尿蛋白转阴的30例患儿中转阴最快6天,最慢33天,平均15.72±6.05天,浮肿消退最快4天,最慢16天,平均8.36±2.9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分段论治”法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1),但与西医治疗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2.1.4“分段论治”法减毒效应分析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期间,西医治疗组出现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转氨酶升高者分别为14例、9例、5例、1例,未见其他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分别为7例、3例、1例,未见肝功能损害等其他副反应,二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2“分段论治”法对频复发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2.2.1“分段论治”法对患儿激素、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患儿霉酚酸酯、激素用量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1年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儿激素用量较西医治疗组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2“分段论治”法对患儿复发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的影响治疗1年内,西医治疗组患儿出现复发的总人次为58次,平均1.49±0.84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复发的总人次为49次,平均0.67±0.79次,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医治疗组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总人次为178次,平均4.57±1.62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呼吸道感染总人次为176次,平均2.43±1.66次,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分段论治”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G、Ig A、COR(08:00)的影响纳入研究的9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G、Ig A、COR值首诊时相比较半年前有所下降(p<0.01),采用“分段论治”法治疗半年后,患儿的血清Ig G、Ig A、COR(08:00)较首诊时有所上升(p<0.01)。3生存质量调查3.1问卷回收情况通过微信群共向170人发放问卷,回收问卷154份,剔除填写不完整及不符合病例纳排标准者48份,有效回收问卷106份,回收率约90.59%,有效回收率约62.35%。3.2“分段论治”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生存质量总分的影响纳入研究的病例生存质量总分在“分段论治”法治疗前为85.06±9.78分,治疗后为94.51±6.9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分段论治”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生理领域的影响纳入研究的病例生理领域总分在“分段论治”法治疗前为33.64±4.11分,治疗后为37.81±2.7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除了“学习能力/成绩”、“身高增长”两个条目得分和治疗前相比提升不明显(p>0.05)以外,余下9个条目得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提升(p<0.01)。3.4“分段论治”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心理领域的影响纳入研究的病例心理领域总分在“分段论治”法治疗前为20.89±3.61分,治疗后为23.19±2.9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理领域所包含的6个条目在治疗后均有显着提升(p<0.05或p<0.01)。3.5“分段论治”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纳入研究的病例社会关系领域总分在“分段论治”法治疗前为30.42±4.01分,治疗后为33.54±3.3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除了“与他人相处困难”、“不愿与他人相处”、“他人不愿与之相处”这三个条目得分和治疗前相比提升不明显(p>0.05)以外,余下7个条目得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提升(p<0.01)。结论1.数据挖掘证型分布提示:阳虚是导致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主要本源,外感风邪是导致复发的主要诱因,水湿泛溢是导致复发后水肿的主要病机。2.根据数据挖掘用药规律总结:刘晓鹰教授在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期以利水消肿为治疗原则,以快速消除水肿为治疗目的,本期学术思想可概括为“攘外安内,治水为先”;在肿退尿浊期以调理脾肾、收涩固精为治疗原则,以缓解蛋白尿为治疗目的,本期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开源节流,治浊为旨”;在缓解期以补虚的为治疗原则,以恢复正气从而减少复发为治疗目的,本期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裨补缺漏,治虚为本”;同时,活血化瘀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3.针对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分段论治”法能有效提高蛋白尿缓解率及维持缓解率、加快蛋白尿转阴和浮肿消退,同时改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4.针对儿童频复发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分段论治”法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同时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用量。5.“分段论治”法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不仅本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能有效降低西药治疗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等副反应发生率。6.“分段论治”法能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体液免疫功能和肾上腺皮质功能,这可能与其能减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复发风险的机制部分相关。7.“分段论治”能通过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的相关因素而全方位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生存质量。

马明星[3](2020)在《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及肾复康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RNS)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探求引起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耐药、频复发的相关因素,为“既病防变”提供依据。同时对肾复康干预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提供新思路。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141例在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RNS患儿及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 Sensitive Nephritic Syndrome,SSNS)患儿。将SSNS患儿设为对照组,共40例。RNS患儿根据激素耐药及频复发的不同,分别与对照组进行首次发病临床资料比较。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检验及ROC曲线分析,探讨影响RNS患儿激素耐药、频复发的相关因素,评价各因素最佳临界值的诊断价值。同时观察肾复康干预RNS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皮质醇水平、感染次数及肾病复发次数等相关指标变化,并在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肾病临床分类、D-二聚体水平、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在激素耐药组和激素敏感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ROC曲线分析:发病年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在激素耐药组和激素敏感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发病年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甘油三酯在频复发组和非频复发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ROC曲线分析:发病年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甘油三酯在频复发组和非频复发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肾复康治疗前后患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肾复康治疗前后1年内感染次数及肾病复发次数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肾复康治疗疾病总有效率为96.81%,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7.87%。结论:1.发病年龄、血清白蛋白及甘油三酯均为RNS患儿激素耐药及频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此外,肾病临床分类、D-二聚体水平及血清胆固醇亦可能影响激素耐药。血清总蛋白与肾病频复发可能存在相关性。2.发病年龄、血清白蛋白及甘油三酯均对RNS患儿激素耐药及频复发有显着诊断价值。此外,血清胆固醇对RNS患儿激素耐药有显着诊断价值;血清总蛋白亦对RNS患儿频复发有显着诊断价值。3.肾复康可缓解RNS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血清皮质醇水平,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4.肾复康可减少感染次数,预防肾病复发。5.肾复康干预治疗RNS患儿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李璟[4](2020)在《基于黄春林教授经验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病例系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前期回顾性队列研究初步形成的肾病综合征的循证中医方案,开展病例系列研究,对黄春林教授中医经验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与评价,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基于循证依据的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教授门诊就诊及大德路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60例患者,以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的累计总缓解率及治疗12月复发率为主要观察指标开展病例系列研究,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的24h尿蛋白定量和肌酐值变化。结果:60例患者治疗至第6个月累计总缓解率为70%;治疗至第12个月累计总缓解率为80%,累计完全缓解后复发率为3.33%。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基线显着降低,而肌酐水平较基线无明显差异。结论:黄春林教授中医经验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一年内复发率低,并能较好地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延缓肾功能进展,临床疗效满意。

徐俊婷[5](2019)在《沈氏清肾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慢性肾脏病1-3期蛋白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沈氏验方清肾汤阴虚内热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3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估沈氏清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1-3期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以期为本方的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按接受治疗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沈氏清肾汤治疗,并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记录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治疗组在改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显着(P<0.05)。(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4.7%。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低于有对照组(P<0.01)。2、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较治疗组的血红蛋白、RBC均有所升高(P<0.05)。两组WBC、PLT、总胆红素、AST、GGT、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氏清肾汤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可以降低24h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对甘油三酯、胆固醇指标的改善有着优势,调节患者脂类代谢。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张荣融[6](2019)在《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健脾祛湿和络方为主治疗IMN12个月的临床观察,评价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IM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门诊,以健脾祛湿和络方为主治疗的IMN患者进行12个月的临床观察,观察时间节点为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中医证候积分等。同时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初始中医治疗组和难治性IMN中医治疗组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共纳入符合标准IMN患者179例,其中脱落2例,剔除3例,47例未满12个月观察时间,实际完成127例。其中既往未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60例,为初始中医治疗组,既往曾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规范治疗6个月无效或对激素依赖或反复复发者67例,为难治性IMN中医治疗组。(2)总体疗效情况:127例患者经12个月治疗,完全缓解33例(26.0%),部分缓解75例(59.06%),无效19例(14.96%),总有效率85.04%。在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治疗前的5.31±3.13降至治疗后的1.67±1.09(P<0.01)、血浆白蛋白由治疗前30.49±7.13升至治疗后37.91±6.66(P<0.01)、中医证候积分由治疗前49.21±6.37降至治疗后4.60±3.09(P<0.01),总胆固醇由治疗前7.49±2.76降至治疗后5.74±1.65(P<0.01),甘油三酯由治疗前3.25±2.42降至治疗后2.43±1.65(P<0.01)。(3)分组疗效情况:治疗12个月后,初始中医治疗组60例,完全缓解15例(25%),部分缓解37例(61.67%),无效8例(13.33%),有效率86.67%。在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治疗前5.26±2.91降至治疗后1.64±1.04(P<0.0)、血浆白蛋白由治疗前30.60±6.61升至治疗后38.26±5.89(P<0.01)、中医证候积分由治疗前47.88±6.63降至治疗后4.47±2.89(P<0.01)、总胆固醇由治疗前7.22±2.96降至治疗后5.43±1.48(P<0.01)、甘油三酯由治疗前3.02±2.68降至治疗后2.32±1.83(P<0.05)。难治性IMN中医治疗组67例,完全缓解18例(26.87%),部分缓解38例(56.72%),无效11例(16.42%),有效率为83.58%。在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治疗前5.50±3.37降至治疗后1.72±1.64(P<0.01)、血浆白蛋白由治疗前30.39±7.62升至治疗后37.40±7.33(P<0.01)、中医证候积分由治疗前50.37±3.62降至治疗后4.70±3.28(P<0.01)、总胆固醇由治疗前7.77±2.55降至治疗后6.10±1.80(P<0.01)、甘油三酯由治疗前3.48±2.12降至治疗后2.60±1.48(P<0.05)。(4)缓解时间:总体缓解时间为5.67±3.32(月),中医证候缓解时间为1.97±0.80(月)。其中初始中医治疗组缓解时间为6.12±3.36(月),中医证候缓解时间为2.03±0.80(月):难治性IMN中医治疗组缓解时间为5.25±3.25(月),中医证候缓解时间为1.93±0.79(月)。(5)安全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腹泻患者、1例肺部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肝功能一过性升高的患者。结论1.健脾祛湿和络方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案对IMN治疗安全有效,可显着减少I MN患者的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水平。2.健脾祛湿和络方还可以改善IMN患者的血脂代谢。3.健脾祛湿和络方对难治性IMN患者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4.IMN的主要病机为脾肾气虚兼有风、湿、瘀邪,运用健脾祛湿和络方以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祛风和络为主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李玉霞[7](2019)在《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法,通过对照分析全部研究样本试验前后的临床表现、体征积分、脂质、凝血、肝肾功能、维持期复发率等一系列指标。观察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改善情况,如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浮肿、夜尿频多、神疲乏力等情况,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加广泛地运用和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维持期肾阳虚型的患者。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法,选取60名肾病综合征维持期使用激素患者辩证为肾阳虚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治疗组,所有对象均进行一样的基础病治疗。第一组进行一般治疗和标准激素治疗,第二组在一般治疗和标准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四味,肾四味方由补骨脂颗粒15g,枸杞子颗粒15g,菟丝子颗粒15g,淫羊藿颗粒15g组成。上方开水冲服,分2次饭后温服,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观察分析两组对象用药前后的症状表现和体征积分、肝肾功能、凝血、血脂、维持期复发率等常规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详细了解肾四味的最佳临床表现和不良副作用。结果: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均获得的明显改善;与单纯使用激素患者比较(76.67%),联合肾四味患者疗效明显较高(93.33%)(P<0.05)。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着降低;与单纯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比较,联合肾四味患者肾阳虚(浮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增多、神疲乏力等)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TG、CHOL、FIB均明显降低,与单纯使用激素患者比较,联合肾四味患者TG、CHOL、FIB降低更为明显(P<0.05)。4.与单纯使用激素患者比较(43.3%),联合肾四味患者复发率(16.7%)明显降低(P<0.05)。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LT、ALP、BUN、Crea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过敏反应及其它副作用的发生。结论:通过研究,肾四味对于肾病综合征者在维持阶段使用大剂量激素后导致肾阳虚临床症状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浮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增多、神疲乏力等症状方面的改善。同时,肾四味具有改善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减少维持期复发率,以及还有一定的抗疲劳、改善骨质疏松等作用。研究期间无不良副作用及过敏现象。此研究为肾病综合征患者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经济负担,减少了激素副作用及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曾卿祥[8](2019)在《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名中医黄春林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临床治疗的回顾性病例分析的队列研究,评价黄春林教授治疗RN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寻求有效性、安全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对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下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提供建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门诊就诊的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成功随访到74例患者,将随访结果输入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总缓解率及复发率等方面评价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该队列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中医组26例,中西医结合组48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治疗6个月后,中医组患者总缓解率为96.2%。而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缓解速度上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5.4%,中西医结合组1年内复发率为12.5%,两组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蛋白定量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估计的各个时间点中位数为:治疗前3.82,治疗6个月为0.92,治疗12月为0.41,而两组治疗后两个时间点(治疗6月、治疗12月)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月与治疗12月差异不显着(P>0.05)。血肌酐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估计中位数,治疗前74.00,治疗6月为74.00,治疗12月为68.00,治疗后两个时间点(治疗6月、治疗12月)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治疗前28.10,治疗6个月为33.25,治疗12个月为34.80,治疗后两个时点(6月后、治疗12月)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月与12月差异不显着(P>0.05)。总胆固醇方面:组间比较,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治疗前8.18,治疗6个月为6.62,治疗12个月为6.01,治疗后两个时点(6月后、治疗12月)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而且治疗6月与12月差异显着(P<0.00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个时间点中位数为:治疗前25.00,治疗6个月为15.00,治疗12个月为15.00。两组治疗后2个时间点(6月、12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月与治疗12月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显着(P<0.001)。不良反应方面:治疗12月后,中医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07%,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92%,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春林中医经验”的中医组与在黄春林中医经验基础上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中西医结合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经过半年的治疗,中医组及中西医组均能取得较高的缓解率,一年内的复发率较低,肾功能较稳定,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方法在疗效和缓解速度上无明显差异。

许志辉[9](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温补脾肾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Meta分析: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2.临床研究:探讨以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温补脾肾能否改善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否减轻西药不良反应,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安全有效临床依据。方法:1.Meta分析:全面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7年12月正式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的质量评价标准全面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3个及以上具有统一疗效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森林图。排除权重最高的两项研究,重新分析,比较前后两次分析结果,以结果的一致性评价Meta分析结论的稳定性。纳入5项以上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用漏斗图法进行发表偏倚分析。2.临床研究:选取2016-1-1~2017-12-31就诊解放军211医院,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脾肾阳虚证诊断的门诊或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治疗加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加减。总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血、尿生化检查等疗效指标,糖皮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1.Meta分析:各数据库共检索文献4696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33篇。33项研究偏倚风险较高。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OR=4.47,95%CI为3.59~5.56,p<0.00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SMD=-1.06,95%CI 为-1.32~-0.80,p<0.00001;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SMD=1.14,95%CI为0.94~1.34,p<0.00001;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SMD=-0.39,95%CI为-0.66~-0.12,p=0.005;不良反应风险较低,RR=0.44,95%CI为0.26~0.73,p=0.002。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2.临床研究:两组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血尿生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24hUPQ、Alb、TC、TG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SCr、BUN则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感染、血糖升高等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功、心电图等均未见显着异常变化。结论:1.Meta分析:在相同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综合疗效,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漏斗图粗略估计,纳入的33项研究存在发表偏倚。2.临床研究: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联合标准激素治疗方案在治疗脾肾阳虚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方面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调节血脂,同时,能够降低糖皮质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王妃[10](2018)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的临床疗效,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本证的优势,为本方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对照组只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单项症候积分、24小时尿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中医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方面,两组次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发热、鼻塞、咳嗽、流涕的疗效相当,而两组主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浮肿、蛋白尿、血尿等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升高血清白蛋白、减少24小时尿蛋白及增加尿量的作用(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用药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P>0.05)。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证实,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能改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浮肿、蛋白尿、血尿以及升高血清白蛋白,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加尿量等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初步表明本方在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二、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1.慢性肾脏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及肾阳虚证的认识
        3.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研究
        4.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5.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真武汤的理论渊源应用及与CKD相关研究进展
        1.真武汤的临床应用
        2.真武汤与CKD相关研究
        2.1 真武汤与CKD相关的临床研究
        2.2 真武汤与CKD相关的实验研究
        3.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阿霉素诱导大鼠CKD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真武汤对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干预机制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检测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2)刘晓鹰教授“分段论治”法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分段论治”治疗儿童RNS的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分期标准
        2.4 病例纳入标准
        2.5 病例排除标准
        2.6 诊次剔除标准
        2.7 治疗方法
        2.8 数理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复发水肿期证型、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
        3.3 肿退尿浊期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
        3.4 缓解期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分段论治”法治疗儿童RNS的临床疗效观察
    1 “分段论治”法对SRNS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减毒效应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2 “分段论治”法对FRNS、SDNS临床疗效的影响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3.“分段论治”法对RNS儿童血清IgG、IgA、COR(08:00)的影响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4 小结
第三部分 “分段论治”法治疗后RNS儿童生存质量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1.7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病例纳入及分布情况
        2.2 “分段论治”法治疗对RNS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1 数据挖掘结果分析及学术思想总结
        1.1 复发水肿期数据挖掘结果分析与学术思想总结
        1.1.1 结果分析
        1.1.2 复发水肿期治疗学术思想总结:攘外安内,治水为先
        1.2 肿退尿浊期数据挖掘结果分析与学术思想总结
        1.3 缓解期数据挖掘结果分析与学术思想总结
        1.4 “分段论治”其他临证经验总结
    2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2.1 “分段论治”对SRNS、SDNS/FRNS的治疗作用分析
        2.2 “分段论治”对RNS儿童血清IgG、IgA、COR(08:00)的影响结果分析
        2.3 “分段论治”法安全性分析
    3 生存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3.1 生理领域分析
        3.2 心理领域分析
        3.3 社会关系领域分析
结论与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之处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1.3)
附录3 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
附录4 RNS儿童生存质量调查简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3)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及肾复康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肾复康干预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基于黄春林教授经验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病例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肾病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概念与诊断
        1.1.2 病理生理、症状
        1.1.3 常见并发症
        1.1.4 西医治疗
    1.2 肾病综合证的中医研究概况
        1.2.1 中医的认识
        1.2.2 中医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
        1.2.4 历代中医名家经验
    1.3 黄春林教授经验
        1.3.1 黄教授对肾综的概述
        1.3.2 辨病与辨证结合
第二章 基于黄春林教授经验的循证中医方案
    2.1 合理营养,配中医食疗
        2.1.1 清淡饮食
        2.1.2 蛋白适中,热量充足
    2.2 固肾摄精,消减蛋白尿
        2.2.1 具有免疫抑制样作用的中药
        2.2.2 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药
        2.2.3 具有ACEI/ARB/NSAIDs样作用的中药
    2.3 健脾益肾,促进蛋白吸收
    2.4 养肝益肾,促进蛋白合成
    2.5 调脂益肾,减少并发症
    2.6 消肿益肾
        2.6.1 风水相搏证
        2.6.2 湿热浸淫证
        2.6.3 湿热壅盛证
        2.6.4 水湿浸渍证
        2.6.5 阴虚证
        2.6.6 脾阳虚衰证
        2.6.7 肾阳衰微证
        2.6.8 瘀水互结证
        2.6.9 后期巩固治疗
第三章 临床病例研究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对象
        3.2.1 病例来源
        3.2.2 诊断标准
        3.2.3 纳入及排除标准
    3.3 研究步骤
        3.3.1 确定治疗方案
        3.3.2 填写病例观察表
        3.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4 主要疗效判定标准
        3.4.1 主要结局指标
        3.4.2 次要结局指标
        3.4.3 结局指标定义
    3.5 临床资料结果
        3.5.1 一般资料
        3.5.2 总疗效分析
        3.5.3 重要临床指标分析
    3.6 结论
    3.7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沈氏清肾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慢性肾脏病1-3期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案
        1.1.1 研究目的
        1.1.2 病例来源
        1.1.3 诊断标准
        1.1.4 病例选择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病例观察方法
        1.2.2 治疗方案
        1.2.3 观察指标
        1.2.4 疗效评定标准
        1.2.5 统计分析方法
2.统计结果
    2.1 基线比较
        2.1.1 性别、年龄比较
        2.1.2 生化指标比较
    2.2 疗效性评价
        2.2.1 主要观察指标
        2.2.2 中医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2.2.3 其它观察指标
    2.3 安全性评价
        2.3.1 安全性指标
        2.3.2 不良反应
3.讨论
    3.1 西医对CKD的定义
        3.1.1 发病机制
        3.1.2 治疗现状
    3.2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3.2.1 病名
        3.2.2 病因病机
        3.2.3 中医药治疗
        3.2.4 辨证论治
    3.3 清肾汤加减降低CKD患者尿蛋白的中医药理论分析
        3.3.1 诊疗思路
        3.3.2 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3.4 清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3.4.1 疗效评价
        3.4.2 安全性指标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二 清热滋肾法治疗肾病综合征
    参考文献

(6)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发病机制
        3.治疗用药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中医病名
        2.病因病机
        3.IMN辨证论治的名家经验
        4.中医药治疗IMN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一般资料
        2.诊断标准
        3.研究对象
        4.治疗方法
        5.方案设计
        6.研究分组
        7.观察内容
        8.观察时间与疗程
        9.临床疗效评价
        10.质量控制方法
        11.统计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治疗前基线特征
        3.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前后情况
        4.次要疗效指标治疗前后情况
        5.治疗效果分析
        6.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情况
        7.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讨论
        1.健脾祛湿和络方制方背景
        2.关于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3.健脾祛湿和络方组方分析
    结论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1.1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1.1.2 肾病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1.1.3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及机制
    1.2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2.1 中医古籍对水肿的认识
        1.2.2 中医治疗水肿研究现状
        1.2.3 中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的认识、证型变化
        1.2.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复发常见因素
        1.2.5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副作用肾阳虚诊断标准
        1.2.6 肾四味药物现代药物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样本量估算
    2.2 临床标准
        2.2.1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2.2.2 标准激素疗法
        2.2.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标准
        2.2.4 中医肾阳虚型诊断标准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情况
        2.3.2 治疗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4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观察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比较
        3.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肾阳虚症状改善情况的变化
        3.2.3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比较
    3.3 临床检测项目的比较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情况比较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的比较
        3.3.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3.5 安全性检测
第四部分 讨论
    4.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发病机制
    4.2 中医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认识
    4.3 “肾四味”的组方思路、药效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理解
        1.1.1 中医对RNS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1.1.3 中医治疗
    1.2 西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2.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2.2 难治因素
        1.2.3 一般治疗
        1.2.4 非免疫抑制治疗
        1.2.5 免疫抑制治疗
    1.3 黄春林教授对RNS的认识以及治疗策略
        1.3.1 固肾摄精,消减蛋白尿
        1.3.2 健脾益肾,促进蛋白吸收
        1.3.3 养肝益肾,促进蛋白合成
        1.3.4 水肿的辨证论治
    1.4 队列研究
        1.4.1 队列研究定义及类型
        1.4.2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步骤
        1.4.3 回顾性研究的利弊
    1.5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病例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来源
        2.2.2 研究对象分组
        2.2.3 样本量计算
        2.2.4 诊断标准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3 研究步骤
        2.3.1 收集数据
        2.3.2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2.4 主要疗效判定标准
        2.4.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2.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5 临床结果
        2.5.1 一般资料
        2.5.2 两组相关指标基线值比较
        2.5.3 总疗效分析
        2.5.4 治疗后各组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比较
        2.5.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6 临床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温补脾肾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1.3 经典药物的新的作用靶点
        1.4 吸附血液循环中的致病因子
        1.5 新兴治疗药物
    2 中医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2.1 《黄帝内经》对水肿的认识
        2.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5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
        2.6 金元四大家
        2.7 明清医家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本项研究的证据强度
        3.2 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
        3.3 本项研究的意义
    4 结论
第三部分 温补脾肾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临床干预
        1.5 观察指标
        1.6 评分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综合疗效
        2.2 血、尿生化指标
        2.3 中医证候积分
        2.4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2.5 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3.1 温补脾肾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理论基础
        3.2 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方解
        3.3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1.1 对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
        1.2 对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1.3 对治疗的认识
    2 西医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认识及治疗
        2.1 常见复发因素
        2.2 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感染后的治疗及认识
    3 中医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3.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3.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4 中医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外感受邪的认识
        4.1 感邪与肾病的关系
        4.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4.3 对中医药疗法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和总数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及资料
        3.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积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比较
        3.5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3.6 两组治疗前后尿量比较
        3.7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8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
        3.9 不良反应事件
第三章 讨论
    1 对风邪伤肾的认识
    2 对风水相搏证的认识
    3 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的认识
    4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的立题依据
        4.1 吾师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的见解
        4.2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 临床疗效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机制研究[D]. 杨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刘晓鹰教授“分段论治”法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刘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及肾复康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明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黄春林教授经验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病例系列研究[D]. 李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沈氏清肾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慢性肾脏病1-3期蛋白尿的临床研究[D]. 徐俊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D]. 张荣融.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7]肾四味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维持期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 李玉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名中医黄春林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曾卿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温补脾肾法的临床研究[D]. 许志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的疗效观察[D]. 王妃.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