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疾病·抗氧化(Ⅴ)

氧化·疾病·抗氧化(Ⅴ)

一、氧化·疾病·抗氧化(Ⅴ)(论文文献综述)

王耀振[1](2021)在《基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探究人参皂苷Rc改善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指出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其对血管可产生严重的危害作用,即糖尿病血管病变,这也是导致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作为T2DM的典型特点,不仅是促进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代谢综合征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内皮是血管的第一道屏障,承担多种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功能,而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管功能障碍的早期致病事件,其与IR相互促进,共同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一种具有内分泌特点的肽能系统,主要负责维持血压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轴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轴的关键效应分子-Ang II,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纤维化、肥大和内皮功能障碍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Mas轴拮抗了ACE/Ang II/AT1R轴的功能,其保护作用不仅依赖于对Ang II的降解,还依赖于生成Ang-(1-7)作用于Mas所产生的抗氧化、抗炎、抗肥大、血管舒张及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等作用。尽管有研究表明ACE2/Ang-(1-7)/Mas轴可改善代谢IR,并且Ang-(1-7)可改善db/db小鼠内皮功能障碍和Ang II诱导的内皮细胞IR,但ACE2/Ang-(1-7)/Mas轴与内皮IR的相关研究仍鲜有报道,因此进一步研究其与内皮细胞IR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IR的分子机制,从而以新的角度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人参皂苷Rc是原人参二醇组皂苷的单体成分并且是人参皂苷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人参皂苷Rc药理活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研究报道了其具有强大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而人参皂苷Rc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否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其同分异构体人参皂苷Rb2与人参皂苷Rb3已被证实具有显着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还有研究表明了人参皂苷与RAS具有密切关系。鉴于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导致IR的关键机制以及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保护作用,我们推测人参皂苷Rc可能通过激活ACE2/Ang-(1-7)/Mas轴改善内皮IR与内皮功能障碍,故开展此研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我们首先应用高糖(high glucose,HG)建立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IR模型(30 mmol/L D-葡萄糖处理24 h)。实验结果显示,HG对HUVECs的存活率和形态无明显影响;HG可显着降低HUVECs的NO分泌含量并升高ET-1 mRNA水平,提示其破坏了血管舒缩因子的平衡;HG可显着降低HUVECs的p-IRS1Tyr896、p-PI3K p85Tyr607、p-Akt Ser473及p-eNOSSer1177水平并升高p-IRS1Ser307水平,提示其损害了胰岛素信号转导;HG可显着减少HUVECs的ACE2及Mas蛋白表达,提示其可能损害了ACE2/Ang-(1-7)/Mas轴的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HG成功诱导HUVECs IR并可减少ACE2及Mas蛋白表达。我们进而加入人参皂苷Rc(25、50 mmol/L)与HG同步处理,观察其对HUVECs IR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c可显着升高HUVECs的NO分泌含量并降低ET-1 mRNA水平,提示其纠正了血管舒缩因子的失衡;人参皂苷Rc可减少HUVECs的ROS产生,显着降低培养液上清MDA含量并升高SOD活性,提示其增强了HUVECs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人参皂苷Rc可显着降低HUVECs的TNF-α、IL-1β及IL-6 mRNA水平,提示其增强了HUVECs的抗炎能力;人参皂苷Rc可显着降低HUVECs培养液上清Ang II含量,进一步升高Ang-(1-7)含量,增加ACE2及Mas蛋白表达,而HG或人参皂苷Rc对ACE2及Mas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人参皂苷Rc可通过非转录调控方式激活ACE2/Ang-(1-7)/Mas轴;人参皂苷Rc可显着升高HUVECs的p-IRS1Tyr896、p-PI3K p85Tyr607、p-AktSer473及p-eNOSSer1177水平并降低p-IRS1Ser307水平,提示其恢复了胰岛素信号转导;人参皂苷Rc可显着减少NOX2蛋白表达,降低p-IKKβSer177/181、p-JNKThr183/Tyr185及p-NF-κB p65Ser536水平,提示其抑制了IR相关的氧化应激和炎症信号。以上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c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和上调ACE2/Ang-(1-7)/Mas轴改善内皮IR。为进一步明确人参皂苷Rc改善内皮IR的潜在机制,我们应用ACE2特异性抑制剂MLN-4760(100 nmol/L)与HG及人参皂苷Rc同步处理。实验结果显示,MLN-4760可显着抑制人参皂苷Rc纠正血管舒缩因子失衡、抗炎、激活ACE2/Ang-(1-7)/Mas轴、恢复胰岛素信号转导及抑制IR相关氧化应激和炎症信号的作用;然而,MLN-4760未能抑制人参皂苷Rc减少HUVECs的ROS产生、降低培养液上清MDA含量并升高SOD活性的作用,提示人参皂苷Rc具有独立于ACE2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以上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c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上调ACE2,并且其通过上调ACE2改善了内皮IR。基于体外实验结果,我们应用T2DM模型的db/db小鼠和MLN-4760,进一步观察人参皂苷Rc是否对在体的内皮功能障碍同样具有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是否同样依赖于上调ACE2。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c对db/db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脂质(TC、TG、LDL-C、HDL-C)及胰岛素含量无明显影响,提示其无降血糖及调血脂的作用;人参皂苷Rc可显着降低db/db小鼠血清TNF-α含量,提示其在体内同样具有抗炎作用,而这种作用被MLN-4760显着拮抗;人参皂苷Rc对db/db小鼠血清Ang II、Ang-(1-7)及主动脉Ang-(1-7)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显着降低主动脉Ang II含量并增加ACE2及Mas蛋白表达,提示其在体内同样可上调ACE2及Mas,而这种作用被MLN-4760显着拮抗;人参皂苷Rc可显着改善db/db小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并恢复Akt/eNOS信号转导,提示其在体内可改善内皮功能,而这种作用被MLN-4760显着拮抗;人参皂苷Rc可显着减少db/db小鼠主动脉NOX2及NOX4蛋白表达,提示其在体内同样具有抗氧化作用,而MLN-4760可一定程度拮抗这种作用。以上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c可改善db/db小鼠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更依赖于降解Ang II而不是生成Ang-(1-7),且不依赖于对血糖和血脂的调节。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上,证实了人参皂苷Rc可通过上调ACE2蛋白改善HUVECs IR及db/db小鼠内皮功能障碍,不仅发现了人参皂苷Rc的新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还为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新的视角。

全威[2](2021)在《马铃薯制品中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形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热加工食品中美拉德反应危害物(Maillard reaction harmful products,MRHPs)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马铃薯制品是一类消费量大、消费受众广的典型MRHPs高暴露食品。近年来,马铃薯制品对健康的影响受到诸多关注,但仅从反式脂肪酸、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值等因素无法充分解释不同加工方式的马铃薯制品之间对健康影响的差异。考虑到不同方式加工的马铃薯制品中MRHPs含量有显着差异,因此有理由怀疑其也是马铃薯制品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但现有研究聚焦于马铃薯制品中的丙烯酰胺,而忽视了其中还可能存在的其它MRHPs。多种MRHPs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被机体摄入后对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明确马铃薯制品中多种MRHPs的生成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对于马铃薯制品健康性问题至关重要。基于此,本论文以马铃薯制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主要MRHPs的组成和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循证医学和动物实验的手段探究马铃薯制品及其MRHPs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83种商品化马铃薯制品中主要MRHPs的种类及含量水平进行了调查,并以油炸、焙烤、挤压膨化和蒸煮四类加工方式进行了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以MRHPs含量较高的油炸和焙烤两种加工形式为重点,对中国主要马铃薯产区的九种马铃薯中可能影响上述三类MRHPs生成的主要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三类MRHPs的生成情况,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热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组分对多种MRHPs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商品化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为0.06μg/g~2.60μg/g;两种晚期糖基化产物(CML和CEL)的含量水平分别为1.05μg/g~11.24μg/g和1.78μg/g~14.4μg/g,要略低于热加工肉制品中CML和CEL的含量;而杂环胺主要是两种β-咔啉类杂环胺:Harmane和Norharmane,其含量略低于咖啡制品中β-咔啉类杂环胺的水平(10μg/kg~40μg/kg)。马铃薯原料组分对于三类MRHPs生成有显着影响,赖氨酸、谷氨酸、3-CQA和5-CQA与丙烯酰胺和Harmane的形成呈典型负相关性;天冬氨酸、α-卡茄碱和α-茄碱则分别与丙烯酰胺和Harmane的形成呈典型正相关性。为明确马铃薯制品特别是其中MRHPs与人类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论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将目前不同热加工方式马铃薯制品与慢性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风险比结果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并结合亚组分析和剂量效应分析探究长期摄入不同热加工方式马铃薯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热加工方式马铃薯制品与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呈现显着差异。与蒸煮马铃薯相比,长期摄入油炸和焙烤马铃薯与糖尿病、高血压和结肠癌的患病风险显着相关。剂量效应分析结果具体指出,每天增加100 g马铃薯的摄入会将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升5%,每天增加100 g油炸马铃薯的摄入会将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升10%。而蒸煮马铃薯制品则与慢性疾病风险不存在显着的关联。基于马铃薯制品中三类MRHPs含量数据和动物实验剂量数据,详细研究了丙烯酰胺(2 mg/kg体重/天)、CML(2 mg/kg体重/天)和Harmane(1 mg/kg体重/天)单独和混合摄入对Sprague-Dawley(SD)大鼠健康的影响。血清生化、组织病理学以及代谢组学结果发现,Harmane没有对SD大鼠的健康造成显着不良影响。丙烯酰胺和CML分别造成了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腺损伤并导致空腹血糖上升,还会通过氧化应激导致肝脏、腓肠肌和神经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和功能异常。由于Harmane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三类MRHPs混合摄入时对氧化应激、血糖代谢以及胰腺和神经损伤的影响有所减弱。但MRHPs混合摄入时又会引发肾脏损伤和功能异常以及肿瘤风险增加等新的健康问题产生。这主要与Harmane的辅助致癌性,以及三类MRHPs均对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造成影响,导致MRHPs混合摄入时富马酸代谢和关联的TCA循环异常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多种MRHPs混合摄入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和机制并不能简单的根据MRHPs单独作用时的结果进行预测。考虑到上一部分研究发现马铃薯制品中三类MRHPs对SD大鼠血糖水平和脏器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三类MRHPs单独和混合摄入对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健康的影响。从血清生化、氧化炎症应激、胰岛细胞凋亡及代谢通路等角度初步探究了MRHPs对GK大鼠糖尿病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丙烯酰胺以及CML介导GK大鼠氧化炎症应激、造成胰腺病理损伤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糖代谢及能量代谢通路紊乱,最终导致GK大鼠糖尿病进展恶化。Harmane则没有对GK大鼠糖尿病进展造成显着影响,并且Harmane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尿病作用,上调了糖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的表达。因此,MRHPs混合摄入对GK大鼠氧化应激水平、胰腺功能以及糖代谢通路的影响有所降低,但考虑MRHPs混合摄入造成了胰腺病理损伤,最终还是会对GK鼠糖尿病进展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从血清生化和代谢组学分析了MRHPs对GK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发现,MRHPs与GK大鼠脑和神经系统、肝肾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MRHPs混合摄入还与肿瘤风险增加有关。最后,基于上一部分研究发现三类MRHPs影响GK大鼠脑部并发症的结果,本文以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这一重要的糖尿病脑部并发症为例,从氧化炎症应激关联的神经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元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以及Aβ沉积、糖代谢和胰岛素信号传导等多个途径具体分析和比较了三类MRHPs单独和混合摄入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和CML会介导GK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激活脑部神经胶质细胞并引起炎症应激,造成Aβ在脑部积累增加和脑部正常的葡萄糖转运功能受损,从而导致GK大鼠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受损。此外,丙烯酰胺还会造成脑部神经突触功能蛋白下调、细胞凋亡蛋白上调,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产生严重不良影响。Harmane没有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造成显着不良影响,并且三类MRHPs混合摄入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较单独摄入时显着减弱,这主要与Harmane发挥抗氧化活性降低了其它MRHPs混合摄入时对氧化和炎症应激水平和神经突触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有关。因此,马铃薯制品中多种MRHPs对GK大鼠脑部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良影响的机制主要与脑部血糖代谢异常和Aβ沉积有关。

郎利娟[3](2021)在《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对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364种滇西植物进行了体外降脂活性的筛选;第二章为丽江山荆子(Malus rockii)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第三章论述了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的体内降脂活性研究;第四章综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目的:寻找植物来源的新型降脂天然产物或先导成分,研究其相关降脂作用机制,从而为开发滇西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油酸和棕榈酸钠诱导Hep G2细胞产生脂质堆积,建立体外高脂模型,对采自滇西地区的植物样品以及从丽江山荆子中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降脂活性测定,油红对细胞内的脂质进行染色,酶标仪检测油红的OD值,最后通过降脂率来评价供试品的降脂活性;利用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丽江山荆子的枝叶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建立高脂模型,最后进行地鼠相关血脂指标的测定,以此来评价丽江山荆子主成分根皮苷的体内降脂活性及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共筛选了364个植物样品,其中有43个植物样品的降脂率大于15%,占总供试样品的11.8%;降脂率大于10%的植物样品有105个,占总供试样品的28.8%;其中0049AE、0054BE、0315CE降脂率均大于20%,分别为(20.46±7.72)%、(20.15±11.32)%、(30.07±6.74)%。2、从丽江山荆子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Fr.A段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Fr.E段、Fr.F段分离得到了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根皮苷(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木栓酮(3)、表木栓醇(4)、羽扇豆醇(5)、3β-hydroxyglutin-5-ene(6)、β-谷甾醇(7)、卡枯醇(8)、十八醇(9)。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100、200、300、400μM时有一定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分别为(2.76±3.64)%、(9.64±6.26)%、(3.89±3.02)%、(5.75±4.70)%,其中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率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为(2.19±3.87)%;化合物2~4、6~9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能显着降低血清中TC、TG、LDL-C、HDL-C浓度,对肝脏中的TC、TG、LDL-C、HDL-C无明显降低作用;脏器指数及脏器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根皮苷对各脏器无毒性作用,200、50 mg/kg根皮苷组均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肪病变,对地鼠各脏器及血液学各项指标的安全性高于洛伐他汀;经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发现根皮苷与人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进一步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根皮苷能显着增加高脂血症地鼠肝脏CYP7A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1、供试364个植物样品中共有105个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均大于10%,其中编号为0315CE的供试品降脂活性最好。2、从丽江山荆子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5个三萜类,1个二氢查尔酮类,1个豆甾醇类,两个其他类,其主成分为根皮苷。化合物2、4、6、8为首次从苹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活性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其余化合物终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的抗高脂血症作用的总体表现可能优于洛伐他汀,其作用靶点可能为CYP7A1。

谢俊豪[4](2021)在《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全球性慢性代谢性疾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报告显示,到2040年,糖尿病人口预计将从2015年的4.15亿增加到6.42亿。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病例以每年3%-5%速度稳步增加,全世界患有T1DM的青年人数(<20岁)超过100万人,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预计每年将增加10万人。胰岛素终生替代疗法是目前临床T1DM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不能遏制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也无法有效阻止T1DM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近年来,干细胞疗法有望通过胰岛β细胞替代或再生,保护甚至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从而改善疾病进程与预后,是T1DM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而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pulps of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的应用逐步显示其潜在优势。SHED较其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获取简单、增殖能力强、低免疫原性、低致瘤风险,且不存在伦理问题,有更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好的生物学稳定性和良性特征,较低的凋亡性和衰老性。已证明SHED可诱导为胰岛β细胞,显示其运用于未来T1DM治疗的巨大潜力。目前,其应用于DM的研究正逐步开展,尚未见其治疗T1DM恢复β细胞功能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报道,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也有待阐明。一、研究目的(一)通过尾静脉和胰背动脉两种途径移植SHED,探究不同移植途径对SHED治疗STZ诱导DM大鼠疗效的影响。(二)皮下注射胰岛素,维持DM大鼠血糖于不同水平,通过尾静脉多次移植SHED,探究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多次输注SHED疗效差异。(三)通过动物和细胞实验,探究SHED治疗DM的可能机制。二、研究方法180-200g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予60mg/kg STZ腹腔注射构建糖尿病模型。(一)SHED经不同输注途径治疗DM大鼠随机选取48只STZ诱导DM大鼠,分为DM对照组(DM组,diabetes mellitus group,n=14),尾静脉输注组(CV组,Caudal vein infusion SHED group,n=16),胰背动脉输注组(DPA组,Dorsal pancreatic artery infusion SHED group,n=18)。对照大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组,Normal control group,n=12)。成模后,CV组和DPA组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治疗,一周左右至目标血糖后开始干细胞治疗,胰岛素降糖治疗持续至治疗结束。每周监测大鼠食量、体重、空腹血糖,每天监测CV组和DPA组大鼠随机血糖,记录胰岛素注射剂量。治疗前及SHED治疗2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评价糖代谢情况,并留取血清标本检测C肽、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等。干细胞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器官进行后续研究。(二)SHED治疗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36只STZ诱导DM大鼠分为DM对照组(diabetes mellitus group,DM组,n=6),胰岛素治疗组(n=12)和干细胞治疗组(n=18),其中胰岛素治疗组又分为中糖组(Middle glycemic group,MG组)和低糖组(Low glycemic group,LG组);干细胞治疗组又分为高糖干细胞组(High glycemic SHED group,HGSHED组)、中糖干细胞组(Middle glycemic SHED group,MGSHED组)和低糖干细胞组(Low glycemic SHED group,LGSHED组),每组各6只。未造模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n=6只)。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均给予胰岛素治疗,2周内达到目标血糖后开始干细胞治疗,胰岛素降糖治疗持续至治疗结束。每周监测食量、体重、空腹血糖,每天监测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随机血糖,记录胰岛素注射量。治疗前和第3次输注干细胞2周后,分别对所有大鼠行OGTT试验,评价糖代谢情况,并留取血清检测C肽、GSP等。干细胞治疗5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器官进行后续研究。(三)SHED治疗DM大鼠机制研究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胰岛β细胞内部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探究β/α胰岛细胞比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情况。冰冻切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评价各组大鼠胰腺氧化应激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WB)分析胰腺Keap1/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p-Erk激活情况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情况。(四)SHED改善STZ诱导胰岛RIN-m5F细胞损伤的效应观察及机制探究1、细胞模型的构建予不同浓度STZ(50mM、20 mM、10 mM、7.5 mM、5 mM、2.5 mM、1.25 mM、1 mM)刺激胰岛RIN-m5F细胞不同时间(2h、6h、12h、24h),行Cell-Counting Kit-8检测,选择抑制率为50%的浓度和时间为后续细胞实验造模条件,在该浓度和时间检测ROS,确定DM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构建成功。2、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实验按照不同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culture medium treatment group,CM组)、STZ组、STZ+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STZ+CM组)。各组进行ROS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检测,Ed U-594细胞增殖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荧光定量PCR确定Keap1、Nrf2、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m RNA表达量变化。3、关键作用细胞因子确定及siRNA干扰查阅文献确定HGF为本研究细胞因子,SHED改善STZ诱导的DM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与其分泌较高量的HGF密切相关,并对SHED的HGF基因进行siRNA干扰。4、SHED培养上清液与siRNA-HGF 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对比实验按照不同处理分为STZ组、STZ+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STZ+CM组)、STZ+siRNA干扰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STZ+siRNACM组)及STZ+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处理组(STZ+HGF组)。各组进行相关检测,包括ROS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检测,Ed U-594细胞增殖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Keap1、Nrf2、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PCNA m RNA表达量变化。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探索HGF在细胞模型中对Keap1、Nrf2、p-Erk、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三、研究结果(一)SHED经不同输注途径治疗DM大鼠干细胞治疗后,CV组和DPA组大鼠每周日均食量明显少于DM组(均P<0.01),且CV组小于DPA组(P<0.01)。CV组和DPA组大鼠体重明显大于DM组(P<0.01)(P<0.05),CV组大鼠体重也明显大于DPA组大鼠(P<0.01)。治疗后1周,两组空腹血糖均值相同(15.68mmol/L),且治疗后2周,两组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DM组(均P<0.01)。CV组和DPA组日均胰岛素注射量较治疗前(第5周)均明显减少(P=0.001,P=0.001)。治疗后,CV组和DPA组血糖AUC0-120min均明显低于DM组(均P<0.01)。CV组和DPA组大鼠C肽AUC0-120m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4)(P=0.001),且CV组明显高于DM组和DPA组(均P<0.01)。DM组大鼠GSP水平明显高于NC组、CV组和DPA组(均P<0.01),但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V组大鼠GSP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309),DPA组大鼠GSP较治疗前降低(P=0.001)。(二)SHED治疗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干细胞治疗后,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日均食量均明显小于DM组、HGSHED组和MG组(P<0.05)(P<0.01)。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大于同期DM组和HGSHED组(均P<0.01)。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同期DM组和HGSHED组,且MG组、MGSHED组和LGSHED组空腹血糖与NC组无明显差异(P>0.05)。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日均胰岛素使用量较干细胞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P<0.01)。治疗后,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血糖AUC0-120min较治疗前逐渐降低(均P<0.01),且均明显低于DM组和HGSHED组(均P<0.01)。DM组C肽AUC0-120mi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HGSHE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DM组、HGSHED组和MG组大鼠C肽AUC0-120min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0.05)(P<0.01);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C肽AUC0-120min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HGSHED组(P<0.01)。治疗后,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GSP水平均明显低于DM组和HGSHED组(均P<0.01)。(三)SHED治疗DM大鼠机制研究1、HE染色,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胰岛体积较DM组和HGSHED组明显增大,胰岛细胞明显增多,细胞核染色清晰度明显增加,空泡细胞和玻璃样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MGSHED组较MG组、LGSHED组较LG组体积增大,改善更明显。其中,MGSHED组胰岛体积最大,但小于NC组。2、胰腺电镜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胰岛β细胞状态不同程度改善,MGSHED组改善最为明显。胰岛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双标染色均显示,各治疗组β/α细胞比例增大,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分泌不同程度减少。3、ROS染色,DM组平均荧光强度最大,各治疗组大鼠较DM组平均荧光强度一定程度降低。其中,MGSHED组平均荧光强度最小。4、各治疗组大鼠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不同程度升高,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分型尤其是i NOS一定程度降低。5、Western Blot蛋白分析,DM组大鼠胰腺Nrf2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减少,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MGSHED组Nrf2蛋白表达增加最多。而DM组大鼠胰腺Keap1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增加,各治疗组一定程度减少,MGSHED组Keap1蛋白表达最少。DM组p-Erk、抗凋亡蛋白Bcl-2明显减少,各治疗组一定程度增加,MGSHED组明显大于MG组,LGSHED组明显大于LG组。(四)SHED改善STZ诱导胰岛RIN-m5F细胞损伤的效应观察及机制探究1、STZ浓度为5mM、时间为12h,作为后续细胞实验造模条件。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表明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构建成功。2、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实验STZ+CM组较STZ组ROS平均荧光强度减小,抗氧化相关指标T-AOC、SOD、GSH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增殖率明显升高(p<0.01)。STZ+CM组Nrf2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STZ组(p<0.01),而STZ+CM组Keap1表达量明显低于STZ组(p<0.01)。STZ+CM组Bcl-2和PCNA m RNA表达量明显大于STZ组(p<0.01),而Bax和Caspase-3明显小于STZ组(p<0.01)。3、关键作用细胞因子确定及siRNA干扰siRNA-HGF干扰SHED,HOMO-HGF-2能明显抑制SHED细胞中HGF基因m RNA(抑制率约71.78%)(p<0.01)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SHED培养上清液中HGF浓度,siRNA-HGF2组明显低于NC组和siRNA-NC组(p<0.05)(P<0.01)。4、SHED培养上清液与siRNA-HGF 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对比实验STZ+CM组ROS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小于STZ+siRNACM组(p<0.01),STZ+siRNACM组T-AOC明显小于STZ+CM组(p<0.01),细胞增殖率(p<0.05)、Nrf2(p<0.01),Bcl-2、PCNA m RNA表达量明显低于STZ+CM组(p<0.01),而Caspase-3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STZ+CM组(p<0.01)。5、Western Blot检测确定HGF作用相关蛋白发现,重组HGF能激活Nrf2、p-Erk、p-Akt,下调Keap1,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四、研究结论1、不同输注途径及不同血糖水平SHED治疗对DM大鼠症状、糖代谢相关指标及胰岛分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2、不同输注途径移植SHED,输注相同次数,在相同糖代谢水平,观察相同时间,对血糖改善作用类似。3、多次尾静脉移植SHED,对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疗效不同。MGSHED组DM大鼠症状、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整体改善效果较好,表明维持血糖平稳控制于合适的水平,更利于SHED体内存活迁移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控制血糖水平后,多次静脉移植SHED,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症状,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储备与分泌功能、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且三次移植效果优于一次。5、SHED移植治疗DM大鼠,可能启动胰腺内源性氧化应激系统,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调节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发挥作用重要机制之一。最重要的抗氧化信号通路Keap1/Nrf2与调控密切相关。且与p-Erk激活相关的细胞增殖及Bcl-2家族蛋白的活化减轻细胞凋亡相关。6、体外研究发现,SHED减少STZ诱导胰腺RIN-m5F细胞氧化应激、促进其存活与其分泌大量HGF密切相关。可能通过HGF激活p-Erk、p-Akt及Keap1/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启动内源性抗氧化途径,从而影响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并减少凋亡蛋白,促进抗凋亡及增殖相关蛋白表达,保护β细胞,从而在抗糖尿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立朋[5](2021)在《AMPK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中的激活及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是由各类膀胱颈和/或尿道病变导致的尿液流出阻力增加,表现为尿液排出障碍,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常由膀胱颈口硬化、尿道狭窄、尿道瓣膜、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阻塞所致,且多为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artial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pBOO)。pBOO会继发膀胱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异常和顺应性的改变,是导致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常见原因。pBOO所造成的膀胱损害可不断进展,若长期管理控制不当会造成膀胱结构的严重损害,并由此进一步加剧膀胱功能的异常。通常情况下,解除梗阻可以缓解pBOO所造成的LUTS,但事实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去除梗阻后仍有严重的膀胱功能障碍和难治性LUTS,这提示这些患者发生了继发于pBOO的不可逆的膀胱功能障碍,这也是pBOO治疗的难点。继发于pBOO的膀胱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这些不可逆的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但迄今为止仍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或延缓继发于pBOO的膀胱损害的发生与进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pBOO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内在机制。pBOO发生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损害是渐进且累加的过程。既往研究发现,pBOO发生后,膀胱内压力升高造成局部炎症并刺激尿路上皮水肿、增厚及诱导逼尿肌增生,过高的压力也会压迫膀胱壁内血管导致膀胱内局灶性缺血,这些改变会影响膀胱功能并造成一定的LUTS表现;同时,由此所致的代谢改变可诱导机体出现适应性机制,促进血管生成并使膀胱内血流量相对增加,再加上逼尿肌的增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pBOO后膀胱功能的代偿,使膀胱内尿液可以排出;但如果梗阻未及时解除,膀胱组织所遭受的压力环境长期存在,由此产生的持续的代谢紊乱及逐渐失控的组织损伤-修复机制可使膀胱损伤持续累加,使其最终转变为失代偿状态,导致以膀胱内胶原沉积、逼尿肌细胞凋亡等为特征的膀胱重塑,使膀胱发生纤维化改变并造成膀胱顺应性下降,这可能是pBOO导致不可逆的膀胱功能损伤的原因。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可感受环境压力改变并被多种刺激激活,从而参与体内能量平衡和代谢调节,在多种疾病的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膀胱内能量代谢平衡的维持及氧化应激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pBOO后会伴随着膀胱组织内系列的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变化,多项研究已证实其与pBOO继发的膀胱结构、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但AMPK的激活水平在pBOO后膀胱损伤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我们推测AMPK通路可能在pBOO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失代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借助于pBOO动物模型,关注pBOO后膀胱组织内AMPK通路的改变情况,探究AMPK在pBOO后膀胱功能障碍及膀胱重塑中发挥的作用,并试图通过干预AMPK通路延缓pBOO后膀胱结构及功能的损伤。研究目的探究AMPK在pBOO所致的膀胱结构和功能改变过程中的变化,明确AMPK在pBOO后膀胱功能障碍及膀胱重塑中的作用,并试图通过对该通路的干预缓解pBOO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损伤。研究方法1.建立pBOO大鼠模型选择7周龄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麻醉、消毒后将外径0.9 mm的无菌金属棒经尿道插入,以此为指引仔细游离膀胱颈并用5-0丝线结扎,在进行打结后取出金属棒并将切口逐层缝合;假手术组大鼠进行相同程序的操作,但不作打结。2.评价动物模型的膀胱功能采用麻醉下膀胱内压力检测评估大鼠膀胱功能,利用生理记录系统记录最大膀胱内压力、膀胱内基线压力、膀胱收缩间隔。同时,记录并计算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排尿效率以及无排尿收缩(non-voiding contraction,NVC)的频率和幅度。3.评价膀胱结构的改变称量膀胱质量;通过HE染色观察膀胱结构的变化;进行Masson染色并根据膀胱组织中肌纤维及胶原纤维的含量评价膀胱重塑水平;通过RT-qPCR、Western Blot检测促纤维化蛋白的表达。4.探究pBOO大鼠梗阻后早期及晚期的膀胱结构、功能特点建立pBOO大鼠模型后,分别以术后2周、9周作为梗阻后的早期与晚期,按照以上2、3中的方法检测膀胱结构、功能的变化特点;同时检测膀胱组织内IL-6、IL-10、TGF-β1、TNF-α、IL-1β、HIF-1α等的表达,及反映膀胱组织内炎症与氧化应激的指标Evens blue、MDA、SOD、CAT、GSH-Px等。5.探究pBOO大鼠梗阻后膀胱内AMPK的表达及激活情况的改变建立pBOO大鼠模型后,分别以术后2周、9周作为梗阻后的早期与晚期,检测膀胱组织中AMPKα及反映其激活水平的p-AMPKα(Thr183/172)的表达情况。6.探究AMPK激动剂对pBOO大鼠梗阻后早期及晚期的膀胱结构、功能的影响利用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对pBOO大鼠进行灌胃处理,分别在梗阻后的早期及晚期检测其对膀胱结构、功能及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7.探究AMPK通路抑制梗阻后膀胱重塑的具体机制a.分离提取膀胱原代成纤维细胞、膀胱平滑肌细胞,检测AMPK激动剂对原代细胞的作用;b.探究AMPK/Smad3通路对膀胱原代成纤维细胞促纤维化特征的影响:使用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阿卡地新(acadesine,AICAR)处理膀胱原代成纤维细胞并分别检测其对Smad3介导的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c.探究AMPK/自噬通路对膀胱原代成纤维细胞的促纤维化特征的影响:使用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及AICAR处理膀胱原代成纤维细胞,并检测AMPK激动剂对胶原蛋白表达及自噬的影响;使用晚期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Ca-5f,并结合靶向AMPKα、LC3B的siRNA,明确AMPK激活的自噬对膀胱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1.pBOO大鼠在梗阻早期、晚期表现为不同的尿动力学特征尿动力学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建模2周后的pBOO大鼠表现为最大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内基线压力升高、膀胱收缩间隔延长、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增加和排尿效率降低,但膀胱顺应性并没有较大改变,NVC也并不明显,提示膀胱功能实现了部分补偿;而建模9周后的pBOO大鼠,尿动力学表现为更差的膀胱功能,除建模2周后的pBOO大鼠表现出的膀胱功能异常外,还出现了膀胱顺应性下降和频繁的NVC。2.大鼠膀胱组织在pBOO早期以炎症表现为主,晚期以纤维化表现为主pBOO建模后2周,HE染色显示膀胱上皮增厚,膀胱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增多,Evens blue检测也提示膀胱内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反映出膀胱内炎症水平的升高;Masson染色表明逼尿肌增生明显,而膀胱内胶原纤维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尽管此阶段的大鼠膀胱重量增加,但其膀胱仍保持了基本的结构。该阶段大鼠的膀胱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炎症和逼尿肌增生。而在pBOO后9周,Western blot及Masson染色表明有更多的胶原蛋白合成并沉积在膀胱壁内。但根据Evens blue检测和HE染色结果显示,此阶段的大鼠膀胱壁内炎症不再明显。该阶段大鼠的膀胱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纤维化改变。3.AMPK在pBOO后梗阻的早期活激活增多,晚期激活下降pBOO建模2周后,大鼠膀胱组织内AMPKα及p-AMPKα(Thr183/172)的表达均没有明显降低,其中p-AMPKα(Thr183/172)的水平甚至略有升高。而在pBOO后9周,p-AMPKα(Thr183/172)在膀胱中的表达明显减少。4.AMPK激动剂治疗减轻了梗阻后膀胱内早期出现的炎症和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pBOO大鼠从建模后第3天开始接受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或等体积饮用水的灌胃处理,在建模2周后进行相关检测。在2周的pBOO大鼠中,HE染色和Evans blue检测显示接受二甲双胍处理的pBOO大鼠膀胱内的炎症浸润得以缓解,且二甲双胍治疗组中大鼠膀胱组织内MDA含量更低而总SOD、GSH-Px、CAT活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挽救,同时膀胱组织内IL-6、IL-1β、HIF-1α、TNF-α在mRNA及蛋白水平也均有一定的表达抑制。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相比于未接受药物处理的pBOO大鼠,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处理的pBOO大鼠膀胱中NLRP3、IL-1β、cleaved caspase-1、p-NF-κB p65(Ser536)的表达水平相对更低。5.AMPK激动剂治疗对梗阻后早期的膀胱功能障碍缓解不明显pBOO建模2周后,与未接受药物处理的pBOO组大鼠相比,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处理的pBOO大鼠膀胱内基线压力更低。除此之外,最大膀胱内压力、膀胱收缩间隔、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排尿效率和膀胱顺应性在两组之间并没有较大差别。6.AMPK激动剂长期干预可缓解pBOO大鼠膀胱功能障碍pBOO大鼠从建模后第3天开始接受二甲双胍或等体积饮用水的灌胃处理,在建模9周后进行相关检测。与未接受药物处理的pBOO大鼠相比,接受二甲双胍处理的pBOO大鼠最大膀胱内压力、膀胱内基线压力、残余尿量、膀胱容量、NVC的频率和幅度更低,同时膀胱的顺应性和排尿效率也有一定改善。7.AMPK激动剂长期干预可缓解pBOO继发的膀胱重塑pBOO大鼠从建模后第3天开始接受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或等体积饮用水的灌胃处理,在建模9周后进行相关检测。与未接受药物处理的pBOO大鼠相比,Masson染色显示二甲双胍处理的pBOO大鼠表现为更轻微的膀胱重塑,Western blot、RT-qPCR也证实了其膀胱内有更少的胶原蛋白合成与沉积。8.AMPK通路可抑制膀胱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AICAR可以抑制原代膀胱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并对TGF-β诱导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多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使用siRNA干扰AMPKα可以增加胶原蛋白在膀胱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与积累。9.AMPK可通过TGF-β/Smad通路及自噬通路调控膀胱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AICAR可抑制p-Smad3(Ser423/425)进而减少膀胱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AMPK激动剂处理还可以通过激活自噬通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后的降解;晚期自噬抑制剂CA-5f、Bafilomycin A1也可以增加胶原蛋白在膀胱成纤维细胞内的积累。但在使用siAMPKα、siLC3B及晚期自噬抑制剂处理过的成纤维细胞中,AMPK激动剂对胶原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结论及意义结合pBOO动物模型我们发现,pBOO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改变是渐进的,pBOO大鼠在梗阻早期和晚期表现为不同的膀胱结构及功能特征。梗阻后早期(建模后2周)膀胱内以炎症浸润增多和氧化应激升高为主要特征,此时AMPK的激活有一定程度的代偿性升高,膀胱的顺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代偿;而在梗阻后晚期(建模后9周),膀胱内急性炎症表现不再明显,而是以纤维化改变为主,此时AMPK的激活失代偿,且膀胱功能进一步恶化,膀胱顺应性出现失代偿并伴随着更为明显的NVC。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与未接受药物处理的pBOO大鼠相比,接受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处理的大鼠在梗阻后早期有着更轻微的炎症表现,而长期服用(9周)二甲双胍治疗的pBOO大鼠的膀胱纤维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膀胱的顺应性也得到了部分保护,这提示AMPK对pBOO后大鼠膀胱结构、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膀胱纤维化是pBOO后膀胱损伤不断积累、加重并最终失代偿的结果,也是导致膀胱功能不可逆损害的重要原因。膀胱纤维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胶原纤维在膀胱壁内的大量沉积,这通常源于膀胱成纤维细胞过度合成、释放的胶原蛋白。我们利用膀胱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证实激活AMPK通路可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释放,而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TGF-β/Smad3通路介导的胶原合成及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后的自噬介导的。我们的研究证实了 AMPK通路在pBOO后膀胱结构、功能的损伤与恶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证实了 AMPK通路的激活可通过抑制梗阻后膀胱内早期的炎症,并通过抑制膀胱成纤维细胞TGF-β/Smad3通路介导的胶原合成及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后的自噬,改善、缓解了 pBOO激发的膀胱重塑及功能障碍。我们的研究为pBOO患者延缓梗阻继发的进展性膀胱功能障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我们的研究以pBOO大鼠为模型,分别观察了膀胱组织在梗阻后早期和晚期的不同表现,证实了 pBOO后膀胱从炎症到纤维化的演变过程,并发现了AMPK通路的激活在pBOO后早期可能作为一种代偿性机制减轻膀胱内炎症、氧化应激并保护膀胱结构、功能,而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该机制逐渐失代偿,并与加重的膀胱结构、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此外,我们发现激活AMPK通路,可抑制膀胱成纤维细胞合成、释放胶原蛋白,而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TGF-β/Smad3通路介导的胶原合成以及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后的自噬介导的。AMPK激动剂可能是延缓pBOO继发的膀胱结构、功能改变的潜在药物。需要指出的是,受制于临床实际,关于pBOO继发的膀胱结构、功能改变进程的研究无法在临床患者中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也主要在动物模型中进行。尽管该模型已广泛地应用于pBOO的研究,但这种模型可能与临床上pBOO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这是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周丹雅[6](2021)在《线粒体源性活性氧在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其主要是以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形式导致死亡。目前,IHD相关的猝死在国内外仍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fatal ventricular arrhythmia,FVA)是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致SCD最主要的死亡机制,该类死亡也是法医鉴定中常见的死因类型。我们前期研究发现,MI超早期SCD的发生率高达38.9%,基于代谢组学、脂质组学、蛋白组学的研究显示,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心肌缺血时,氧化应激引发FVA-SCD的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组拟建立左冠状动脉结扎(coronary artery ligation,CAL)诱导ST抬高型心肌缺血(ST-segment myocardial ischemia,STEMI)-SCD小鼠模型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ynin,Apo)、线粒体靶向活性氧清除剂(Mito-TEMPO,MT)干预的心肌缺血小鼠模型,综合评估各模型鼠线粒体源性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 ROS)及总体ROS的变化规律、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以及氧化还原失衡与FVA-SCD的关系,并进一步应用磷酸化蛋白组学解析ROS引发FVA的磷酸化修饰相关分子基础,为MI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SCD发生的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为其临床精准防治SCD提供新的潜在干预靶点信息。材料和方法制备CAL诱导的MI-SCD小鼠模型,根据心电变化及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CAL-A组)与猝死组(CAL-SCD组);制备对照,包括:冠状动脉结扎假手术,定义为SO组;Apo和MT干预组,分别定义为CAL+Apo组与CAL+MT组,监测造模过程的心电,并进行心电参数分析与各组间的比较。提取各模型鼠的心室肌,检测氧化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总ROS、m ROS、GSH/GSSG、SOD)以及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评估MI超早期FVA发生过程中氧化与抗氧化能力的平衡情况与线粒体功能。我们进一步分析模型鼠心室肌的磷酸化蛋白组,找出各组间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进行富集分析,绘制相关代谢通路与网络。结果1.各组模型鼠的造模结果及其心电特征本研究共制备166只模型小鼠,其中,SO组35只,CAL-A组36只,CAL-SCD组30只,CAL+Apo组35只,CAL+MT组30只。CAL-SCD模型鼠的心电特征:QRS波幅增宽,ST段明显抬高,T波波形变异明显,QTc间期延长,缺血在30 min内死亡率高达46.7%,CAL-A组主要为ST段稳定抬高,CAL+MT组和CAL+Apo组模型鼠T波、QTc间期的变异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2.各组模型鼠心室肌磷酸化蛋白组的变化共鉴定到1027个磷酸化蛋白,各组比较,得到差异磷酸化蛋白,CAL-A/SO:87个,CAL-SCD/SO:415个,CAL+Apo/CAL-SCD:465个,CAL+MT/CAL-SCD:467个,CALSCD/CAL-A:437个。3.FVA-SCD心肌的ROS明显升高,线粒体功能破坏,改变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CAL-SCD组与CAL-A组及SO组比较,整体和m ROS水平均显着增加,抗氧化储备能力降低,MMP坍塌明显,参与ROS产生的氧化呼吸链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上调。4.Mito-TEMPO、apocynin可抑制MI所致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并逆转磷酸化蛋白改变通过Mito-TEMPO、apocynin干预后可明显提升MI早期小鼠的生存率,30 min内,Mito-TEMPO效果较apocynin好,30min之后则反之。两种干预组可降低心肌ROS水平,增加抗氧化能力,保护线粒体功能(即,阻止MMP的坍塌),并逆转部分在CAL-SCD中受扰动的磷酸化修饰蛋白。结论1.MI超早期出现心肌m ROS和整体ROS水平明显增加,且伴有抗氧化能力受损、线粒体膜电位坍塌,与该时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SCD高发有关。2.Mito-TEMPO可降低MI后m ROS与整体ROS水平,纠正心律紊乱,保护心功能,降低SCD发生率,且逆转SCD相关的磷酸化蛋白组重构。

刘娜[7](2021)在《乳酸菌与酵母菌协同发酵米酸特征风味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酸汤,作为贵州苗、侗民族传统“酸食文化结晶”,倍受消费者青睐。米酸(白酸汤)与红酸汤制成的复合调味料,被广泛用于烹饪酸汤鱼等风味美食。但目前米酸发酵仍停留于传统工艺,对产酸增香菌株挖掘及其发酵体系优化少有研究,常出现风味劣变甚至腐败。因此,本课题以传统发酵米酸风味品质提升为研究目标,剖析米酸发酵菌群多样性及其风味品质关联,筛选产酸产香优良菌株,构建米酸强化发酵模型,以特征风味物质为切入点,结合组学技术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揭示双菌协同发酵米酸风味形成机理,以期为发酵米酸的开发进行功能菌株挖掘、风味品质改良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优质米酸的产业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发酵米酸微生物多样性与风味品质关联剖析供试的10个米酸样品经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检测到62个细菌属,以乳酸杆菌相对丰度最高(达94%),其次为醋杆菌和普氏杆菌,而检测到的57个真菌属丰度差异不大,主要有Naumovica、毕赤酵母、Emericella、霉菌、念珠菌、拟青霉属、克鲁维酵母、马拉色菌属、酿酒酵母属和红酵母属;与米酸关键有机酸形成密切相关的微生物有乳酸杆菌、醋酸杆菌、毕赤酵母、克鲁维酵母等,与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包括醋酸杆菌、普氏杆菌、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等;与乳酸形成显着正相关的微生物有乳酸杆菌、毕赤酵母、马拉色霉菌、克拉维孢菌、根霉等,与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显着正相关的微生物有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曲霉等。(2)产酸产香乳酸菌和酵母菌优选及米酸强化发酵模型构建以特征风味为指标,从米酸86株乳酸菌和33株酵母菌中筛选确定高产酸的菌株为L.paracasei H4-11和强产香的菌株为K.marxianus L1-1。米酸强化发酵模型为:硒米含量为8.0%,温度为30℃,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接种量分别为7.80×107 CFU/m L和4.95×105 CFU/m L,发酵时间为96 h。发酵期L-乳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双菌发酵(H组)第3 d的L-乳酸含量达22.08±0.42 g/kg,高于单菌组;OAV值显示,潜在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醇等13种,其中Y组(K.marxianus L1-1发酵米酸)和H组第3 d的乙酸乙酯浓度分别达241.37±6.20 mg/L和193.83±6.94 mg/L。结果表明,双菌强化发酵米酸特征风味成分含量显着高于自然发酵米酸(P<0.05)。(3)L.paracasei H4-11发酵米酸滋味物质及L-乳酸高产机理对比第3 d和第1 d发酵米酸体系,L.paracasei H4-11参与核糖体转录、ABC转运器、嘌呤代谢的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现一定的差异。与氨基酸代谢相关上调基因和蛋白主要有5个,与米酸滋味物质形成密切相关,而与乙醛酸和二羧酸酯代谢相关的下调蛋白主要有6个,与色氨酸代谢相关的下调蛋白主要有3个,与米酸发酵过程中涩味、苦味减少有关;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为L-乳酸等有机酸形成提供能量;糖酵解通路中有4个基因呈上调,其中LSEI_2549与L-乳酸的形成密不可分;丙酮酸代谢通路有7个上调基因和10个下调基因,尤其LSEI_2156基因显着上调;TCA循环通路中主要有1个上调基因和6个下调基因,与L-乳酸形成的前体物质有关。采用ELISA酶联免疫和PRM定量分析技术,分别验证了L.paracasei H4-11与滋味物质和L-乳酸形成相关的4个关键代谢酶和14个蛋白,与4D LFQ定量分析结果一致。(4)K.marxianus L1-1发酵米酸乙酸乙酯增量机理对比第3 d和第1 d发酵米酸体系,在K.marxianus L1-1中与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相关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主要有3个,为酸、醇和酯的形成提供能量;与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相关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主要有7个以及1个下调的ALD蛋白,在乙酸乙酯为主的酯类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TCA循环和丙酮酸代谢中,7个主要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和1个下调的DLD1蛋白在有机酸中起重要作用。采用ELISA酶联免疫和PRM定量分析技术,分别验证了K.marxianus L1-1与乙酸乙酯和有机酸相关的5个关键代谢酶和15个蛋白,与4D LFQ定量分析结果一致。(5)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协同发酵米酸风味强化机理RNA-和4D LFQ蛋白组学技术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双菌协同发酵第1 d和第3 d的米酸体系,L.paracasei H4-11中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注释上调的KEGG途径主要包括淀粉和蔗糖代谢、丙酮酸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而K.marxianus L1-1中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注释上调的KEGG途径主要为糖酵解/糖异生、TCA循环、丙酮酸代谢以及与抗氧化能力相关的通路;与单菌发酵米酸体系相比,双菌协同发酵米酸的特征风味更加丰富,其中有机酸滋味物质以L-乳酸为主、挥发性风味成分以乙酸乙酯为主,同时涩味和苦味信号强度降低,挥发性含硫化合物浓度降低。双菌协同发酵米酸第3 d时,L.paracasei H4-11中存在2个关键上调基因和7关键下调基因,及10个关键上调蛋白和8个关键下调蛋白富集表达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7条KEGG通路中。K.marxianus L1-1中存在7个关键上调基因和2个关键下调基因,及6个关键上调蛋白和23个关键下调蛋白富集表达在淀粉和蔗糖代谢等7条KEGG通路中;双菌协同发酵体系风味形成代谢路径中L.paracasei H4-11中L-乳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突变酶、乙酸激酶、乙醇脱氢酶、乙酰辅酶A上调和D-乳酸脱氢酶、N-乙酰转移酶下调,而K.marxianus L1-1中乙酰辅酶A、乙醛脱氢酶、酰基辅酶A、N-乙酰转移酶、L-乳酸脱氢酶上调,己糖激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醇O-乙酰基转移酶等下调,正因它们的协同作用强化了米酸特征风味(以L-乳酸和乙酸乙酯为主)的形成。采用ELISA酶联免疫和PRM定量分析技术,分别验证了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 L1-1与米酸特征风味相关的5个关键代谢酶和27个蛋白,与4D LFQ定量分析结果一致。

侯亚男[8](2021)在《靶向Nrf2的小分子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种生理代谢途径和酶促反应中,机体都会产生活性氧(ROS)。生理水平的ROS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然而,ROS的过多积累会导致氧化应激,对蛋白质、DNA和脂质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大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耗氧量高,对氧化损伤十分敏感。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其发展均与氧化应激有关。为了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上调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是一种潜在的策略。在细胞内,Nrf2转录因子调控多种抗氧化分子的表达。生理状态下,Nrf2被其抑制蛋白Keap1锚定在细胞质中,并进行泛素化降解。而在亲电试剂进攻或氧化应激等状态下,Nrf2从Keap1逃离,并转移到细胞核中。在核内小Maf蛋白的帮助下,Nrf2与ARE结合,启动一系列抗氧化基因的表达。Nrf2是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因此通过激活Nrf2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论文中,我们报道了硫辛酰胺、燕麦酰胺类似物、二苯并吡喃酮衍生物、小白菊内酯、异硫氰酸烯丙酯和IM3829衍生物等小分子对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效果,且该作用是通过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实现的。本论文的内容总结归纳如下:1.简要介绍了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调控方式。同时,阐述了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与该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对最近报道的Nrf2调节剂进行了总结。2.硫辛酰胺、小白菊内酯、异硫氰酸烯丙酯、燕麦酰胺-2c以及化合物3、4、6和7(二苯并吡喃酮类衍生物)均来源于食物或中药材,并且它们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是有效的Nrf2激活剂。它们能够抵御过氧化氢或6-羟基多巴胺造成的氧化损伤,保护PC12细胞。这些化合物还促进Nrf2的核易位,进而诱导一系列Nrf2下游抗氧化分子的表达,包括谷胱甘肽、血红素加氧酶、醌氧化还原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等。除此之外,通过干扰RNA沉默Nrf2的表达会使这种保护效果消失,这表明Nrf2在这些小分子对细胞的保护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3.化合物IM3829是一个已被报道的Nrf2抑制剂。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多个IM3829衍生物,探究它们对Nrf2的作用效果。其中化合物7对Nrf2的激活效果最好,因此接下来我们探究了化合物7对PC12细胞的作用。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有效保护PC12细胞抵抗氧化损伤,诱导Nrf2激活并促进一系列二相代谢酶的表达。化合物7是一个结构较新颖的Nrf2激活剂,可以作为潜在的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候选药物。

陈素雯[9](2021)在《龙脷叶质量控制及其总黄酮提取纯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不同采收期龙脷叶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质量差异并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化学成分;并建立龙脷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对其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对纯化产物开展化学成分鉴定研究和抗氧化活性研究。实验结果将为龙脷叶质量控制及其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HPLC法建立不同采收期龙脷叶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开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数据挖掘,筛选出不同采收期龙脷叶间的质量标志物;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龙脷叶中的化合物。(2)以芦丁为对照品,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建立龙脷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龙脷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通过大孔树脂静态、动态吸附解吸试验比较不同型号的树脂(D101、AB-8、HPD100、HPD600、DM301、NKA9)对龙脷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筛选树脂型号;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上样液的浓度、p H、体积,乙醇洗脱液的体积分数、洗脱用量等纯化参数;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分析大孔树脂吸附机制。采用HPLC法和UPLC-Q-TOF-MS法分析鉴定纯化产物的化学成分。(3)以抗坏血酸(VC)为对照,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龙脷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1)从各个采收期龙脷叶的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出21个共有峰,且相似度均超过0.9,但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值大多高于20%,说明11批药材的整体质量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相似度但含量差异明显;龙脷叶化学成分含量在夏秋两季较大,此时采收最佳。HCA将11批龙脷叶分为3大类,PCA提取出4个主成分PC1、PC2、PC3和PC4,累积贡献率达94.446%,OPLS-DA筛选出药材间呈现差异的9个质量标志物。经UPLC-Q-TOF-MS技术共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2)龙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如下:加50倍量水,水浴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90 min,第二次60 min,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生药浓度1 g/m L备用。龙脷叶总黄酮在AB-8树脂中有较优的纯化效果,总黄酮的吸附动力学行为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符(R2=0.9988),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相符(R2=0.9839)。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取1.5 BV浓度为0.167 mg/m L、p H=5的上样溶液,以1 m L/min的流速上柱,充分吸附后用4 BV纯净水洗去杂质后,用4 BV 50%乙醇溶液以2 m L/min的流速洗脱;总黄酮保留率为98.42%,纯度为22.17%,较纯化前提高了3.06倍。经UPLC-Q-TOF-MS分析鉴定纯化产物中可能含有槲皮素-3-O-龙胆二糖苷、山柰酚-3-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龙胆二糖苷等黄酮成分。同时,可能还含有蛋氨酸、(-)-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阿魏酸、二丁基-2,2-二甲基丙二酸酯和4H-1-Benzopyran-4-one等。(3)龙脷叶总黄酮总抗氧化活性及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与浓度均呈正相关。相同反应时间下,龙脷叶总黄酮总氧化活性明显强于VC;总黄酮和VC对DPPH·的清除率IC50分别为74μg/m L、85μg/m L,对OH·的清除率IC50分别为376.38μg/m L、262μg/m L,对ABTS+的清除率IC50分别为10.94μg/m L、11.70μg/m L。结论:建立了不同采收期龙脷叶的HPLC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不同采收期龙脷叶的质量差异,构建更为完善、有效合理的龙脷叶质量评价方法。建立的龙脷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能有效提高总黄酮纯度,为其成分分析和活性研究奠定基础。龙脷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具有临床开发意义。

郭庆垒[10](2021)在《基于靛红母核的哌嗪及1,2,4-恶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炎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炎症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慢性炎症一直是人们致力于解决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抗炎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两大类。然而,这些药物都普遍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加之长期使用会导致不同程度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开发高效、低毒、无耐药性的新型抗炎药物是药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以天然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和优化是开发新型药物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靛红(isatin,2,3-indolinedione)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毒性较低,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以靛红作为母核展开抗炎化合物的筛选工作。另外,哌嗪和1,2,4-恶二唑结构是重要的抗炎药物药效团,根据药物的拼合设计原理,本研究在靛红母核上分别引入哌嗪和1,2,4-恶二唑结构,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计59个靛红衍生物,其中58个化合物为第一次报道合成的全新结构的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确定其结构。接下来,检测了这59个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产生NO量的抑制效果,从中筛选出了抑制效果最好的化合物D3(3-((3-(4-乙基苯基)-1,2,4-恶二唑-5-基)甲基)-1H-茚-1,2(3H)-二酮),并对其进行了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D3在20μM浓度下对RAW 264.7细胞基本不具有细胞毒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化合物D3的抗炎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以把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EG2)中起重要作用的环氧合酶(COX-2)作为研究起点,结果发现化合物D3能有效抑制COX-2的表达;其次,研究了D3对NO合成酶(i NOS)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D3能有效抑制iNOS的表达;接下来,又探索了了化合物D3对于重要炎症调节信号通路的影响,发现化合物D3能抑制IκB和P65的磷酸化,同时稳定细胞中IκB的量。另外,也对其对于MAPK家族中的ERK、JNK和P38蛋白的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D3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抑制ERK、JNK和P38的磷酸化。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化合物D3可以通过抑制COX-2和iNOS的表达及阻断NF-κB和MAPK通路来发挥抗炎活性。

二、氧化·疾病·抗氧化(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疾病·抗氧化(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探究人参皂苷Rc改善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综述1 胰岛素抵抗与内皮功能障碍
        1.1 胰岛素信号通路
        1.2 炎症与IR
        1.2.1 炎症信号
        1.2.2 炎症介导IR的机制
        1.3 内皮功能障碍
        1.3.1 内皮分泌的主要血管活性物质
        1.3.2 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1.3.3 血管内皮的胰岛素信号通路
        1.3.4 IR与内皮功能障碍的相互关系
        1.4 结语
    综述2 经典RA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与ACE2/Ang-(1-7)/Mas轴的生物学功能
        1.1 经典RAS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1.1.1 经典RAS的构成
        1.1.2 经典RA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2 ACE2/Ang-(1-7)/Mas轴的构成
        1.2.1 ACE2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激动剂和抑制剂
        1.2.2 Ang-(1-7)的生物学特性
        1.2.3 Ma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激动剂和拮抗剂
        1.3 ACE2/Ang-(1-7)/Mas轴在几种常见疾病中的作用
        1.3.1 ACE2/Ang-(1-7)/Mas轴与高血压
        1.3.2 ACE2/Ang-(1-7)/Mas轴与动脉粥样硬化
        1.3.3 ACE2/Ang-(1-7)/Mas轴与心衰
        1.3.4 ACE2/Ang-(1-7)/Mas轴与中风
        1.3.5 ACE2/Ang-(1-7)/Mas轴与糖尿病
        1.4 结语
第2章 ACE2 在高糖诱导HUVECS胰岛素抵抗中的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HG对HUVECs存活率的影响
        2.3.2 HG对HUVECs形态的影响
        2.3.3 HG对HUVECs NO分泌含量及ET-1 mRNA水平的影响
        2.3.4 HG对HUVECs胰岛素信号通路IRS1 蛋白表达的影响
        2.3.5 HG对HUVECs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2.3.6 HG对HUVECs ACE2及Mas蛋白表达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人参皂苷RC改善高糖诱导HUVECS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人参皂苷Rc对HUVEC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3.2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 NO分泌含量及ET-1mRNA水平的影响
        3.3.3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 ROS产生的影响
        3.3.4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培养液上清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
        3.3.5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促炎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3.3.6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培养液上清Ang Ⅱ及Ang-(1-7)含量的影响
        3.3.7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 ACE2及Mas蛋白表达的影响
        3.3.8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 ACE2及Mas mRNA水平的影响
        3.3.9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胰岛素信号通路IRS1蛋白表达的影响
        3.3.10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3.3.11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 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3.3.12 人参皂苷Rc对HG处理HUVECs IR相关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ACE2 探究人参皂苷RC改善高糖诱导HUVECS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 NO分泌含量及ET-1 mRNA水平的影响
        4.3.2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 ROS产生的影响
        4.3.3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培养液上清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
        4.3.4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促炎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4.3.5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培养液上清Ang Ⅱ及 Ang-(1-7)含量的影响
        4.3.6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 ACE2及Mas蛋白表达的影响
        4.3.7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 ACE2及Mas mRNA水平的影响
        4.3.8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胰岛素信号通路IRS1 蛋白表达的影响
        4.3.9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4.3.10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 N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4.3.11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HG处理HUVECs IR相关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ACE2 探究人参皂苷RC改善DB/DB小鼠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的影响
        5.3.2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血清脂质及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5.3.3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血清促炎因子含量的影响
        5.3.4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血清和主动脉Ang Ⅱ及 Ang-(1-7)含量的影响
        5.3.5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主动脉ACE2及Mas蛋白表达的影响
        5.3.6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胸主动脉内皮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
        5.3.7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
        5.3.8 人参皂苷Rc和MLN-4760对db/db小鼠主动脉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讨论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本论文创新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铃薯制品中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形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1 马铃薯制品与肥胖
        1.1.2 马铃薯制品与高血压
        1.1.3 马铃薯制品与心脑血管疾病
        1.1.4 马铃薯制品与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1.5 马铃薯制品与癌症
    1.2 马铃薯制品与美拉德反应危害物
        1.2.1 丙烯酰胺
        1.2.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1.2.3 杂环胺
        1.2.4 其它美拉德反应危害物
    1.3 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1.3.1 丙烯酰胺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1.3.2 晚期糖基化产物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1.3.3 β-咔啉类杂环胺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1.3.4 多种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共存情况下对健康的影响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马铃薯制品中主要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含量调查及生成影响因素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马铃薯样品的制备
        2.3.2 马铃薯原料中糖类的组成及含量测定
        2.3.3 马铃薯原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2.3.4 马铃薯原料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青素的测定
        2.3.5 马铃薯原料中酚类化合物的UPLC-TOF-MS分析
        2.3.6 马铃薯原料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测定
        2.3.7 马铃薯原料中糖苷生物碱提取及含量测定
        2.3.8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
        2.3.9 马铃薯制品中CML和 CEL含量测定
        2.3.10 马铃薯制品中杂环胺含量测定
        2.3.11 美拉德反应危害物检测方法学考察
        2.3.12 主成分分析
        2.3.13 典型相关性分析
        2.3.14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商品化马铃薯制品中主要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分析
        2.4.2 热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组分与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同步生成的关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铃薯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检索策略
        3.2.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3.2.4 文献质量评价
        3.2.5 文献数据提取
        3.2.6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全死因死亡率的Meta分析
        3.3.3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Meta分析
        3.3.4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结肠癌风险的Meta分析
        3.3.5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Meta分析
        3.3.6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高血压风险的Meta分析
        3.3.7 发表偏倚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3.3.8 讨论
    3.4 主要结论
第四章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β-咔啉类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对大鼠健康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材料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动物饲养与给药
        4.3.2 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
        4.3.3 实验样本收集
        4.3.4 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FINS)
        4.3.5 胰岛稳态模型评价
        4.3.6 血清生化分析
        4.3.7 氧化应激水平测定
        4.3.8 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分析
        4.3.9 血清代谢组学样本前处理
        4.3.10 GC-TOF-MS分析血清代谢物
        4.3.11 血清代谢物鉴定
        4.3.12 血清代谢物数据统计处理
        4.3.13 数据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实验动物常规指标监测
        4.4.2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血糖代谢的影响
        4.4.3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脏器组织的影响
        4.4.4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4.5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
        4.4.6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代谢通路的影响
        4.4.7 讨论
    4.5 主要结论
第五章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β-咔啉类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对糖尿病大鼠健康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材料
        5.2.3 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动物饲养与给药
        5.3.2 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
        5.3.3 实验样本收集和血清生化分析
        5.3.4 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
        5.3.5 胰岛稳态模型评价
        5.3.6 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5.3.7 胰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5.3.8 血液和尿液代谢组学样本前处理
        5.3.9 GC-TOF-MS分析及鉴定血液和尿液代谢物
        5.3.10 代谢组学和其它数据统计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GK大鼠糖尿病进展的影响
        5.4.2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影响GK大鼠糖尿病进展的潜在机制
        5.4.3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GK大鼠健康的影响
    5.5 主要结论
第六章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β-咔啉类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6.2.1 实验动物
        6.2.2 实验材料
        6.2.3 主要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实验动物饲养与给药
        6.3.2 新物体识别实验
        6.3.3 Y迷宫实验
        6.3.4 实验样本收集
        6.3.5 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6.3.6 脑组织中关键蛋白含量的测定
        6.3.7 脑组织病理分析以及H&E染色和尼氏染色
        6.3.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6.3.9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三类美拉德危害物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6.4.2 三类美拉德危害物影响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机制
    6.5 主要结论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HPLC-MS图谱
附录B:免疫组化染色图
附录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3)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丽江山荆子枝叶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第一章 364 种滇西植物体外降脂活性筛选
    前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供试物样品的配制
        2.2 Hep G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体外高脂模型的建立
        2.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测试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诱导剂的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3.2 高脂模型方法建立
        3.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筛选结果
    4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丽江山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前言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提取和分离
        2.2 HPLC 法测定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2.3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根皮苷细胞毒性测定
        2.4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3.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3.3 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3.4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3.5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4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丽江山荆子主成分体内降脂活性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喂养饲料
        1.5 供试品
    2 实验方法
        2.1 金黄地鼠高脂模型的诱导、分组及给药
        2.2 实验指标及检测方法
        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金黄地鼠体重变化
        3.2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脂浓度的影响
        3.3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质浓度的影响
        3.4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仓鼠粪便脂质浓度的影响
        3.5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3.6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3.7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8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
        3.9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苹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前言
    1.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
        1.2 三萜类
        1.3 酚类
        1.4 甾体类
        1.5 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
        1.6 脂肪酸类
        1.7 单糖
        1.8 二萜类
        1.9 其他
    2.药理活性
        2.1 抗氧化作用
        2.2 癌细胞毒性及抗肿瘤作用
        2.3 抗菌作用
        2.4 降糖、降脂作用
        2.5 促进免疫调节
        2.6 对肝脏保护作用
        2.7 抗炎作用
        2.8 美白作用
        2.9 抗衰老作用
        2.10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2.11 抗辐射作用
        2.12 促凝作用
        2.13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2.14 急性毒性
        2.15 促排铅作用
        2.16 抗病毒作用
        2.17 对乙醇所致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2.18 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2.19 延长秀丽线虫寿命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经不同输注途径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第二部分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第三部分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大鼠机制初探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第四部分 SHED改善STZ诱导胰岛RIN-m5F细胞损伤的效应观察及机制探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5)AMPK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中的激活及对膀胱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pBOO大鼠在梗阻后早期和晚期表现为膀胱内不同的AMPK激活特征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AMPK激动剂干预可延缓pBOO大鼠膀胱结构、功能的损害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AMPK可通过抑制TGF-β/Smad3通路及激活自噬降低膀胱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与释放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论文 Ⅰ
英文论文 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6)线粒体源性活性氧在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案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建模结果及模型鼠的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特征
    3.2 各组模型鼠的生存分析特征
    3.3 模型鼠心肌的形态学特征
    3.4 各组模型鼠心室肌活性氧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3.5 各组模型鼠心室肌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3.6 各组模型鼠心室肌磷酸化蛋白组学特征
第四章 讨论
    4.1 MI-SCD建模
    4.2 MI相关氧化应激与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分析
    4.3 MI致SCD相关机制分析
    4.4 Mito-TEMPO在心肌缺血-SCD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
    4.5 Apocynin在心肌缺血-SCD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及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ROS和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乳酸菌与酵母菌协同发酵米酸特征风味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传统发酵食品品质研究
        1.1.1 发酵酒
        1.1.2 奶酪
        1.1.3 醋
        1.1.4 发酵蔬菜
        1.1.5 发酵豆类
    1.2 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菌群与风味形成
        1.2.1 发酵酒
        1.2.2 奶酪
        1.2.3 醋
        1.2.4 发酵蔬菜
        1.2.5 发酵豆类
    1.3 发酵食品风味形成机理及调控
        1.3.1 发酵酒
        1.3.2 奶酪
        1.3.3 醋
        1.3.4 发酵蔬菜
        1.3.5 发酵豆类
    1.4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发酵米酸微生物多样性与风味品质关联剖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文库制备和Illumina Mi Seq测序
        2.2.4 有机酸的测定
        2.2.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2.6 滋味物质的测定
        2.2.7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2.2.8 风味前体物、微生物细胞活力及感官评分的测定
        2.2.9 GABA的测定
        2.2.10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米酸样品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
        2.3.2 米酸样品中的细菌菌群结构
        2.3.3 米酸样品中的真菌菌群结构
        2.3.4 不同发酵工艺对米酸风味成分的影响
        2.3.5 不同发酵工艺对米酸风味前体物质和细胞活力的影响
        2.3.6 米酸中微生物菌群与关键有机酸的相关性分析
        2.3.7 米酸中微生物菌群与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酸产香乳酸菌和酵母菌优选及米酸强化发酵模型构建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筛选
        3.2.4 菌种鉴定
        3.2.5 发酵米酸工艺及原料选择
        3.2.6 强化发酵米酸模型的确定
        3.2.7 米酸强化发酵实验的评价
        3.2.8 米酸强化发酵风味和品质指标测定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筛选及鉴定不同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3.3.2 优选乳酸菌和酵母菌复配发酵米酸性能研究
        3.3.3 米酸强化发酵正交实验结果
        3.3.4 米酸强化发酵过程中品质及风味形成动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paracasei H4-11 发酵米酸滋味物质及L-乳酸高产机理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L.paracasei H4-11 的生长及培养
        4.2.4 L.paracasei H4-11 发酵米酸的制备工艺
        4.2.5 发酵米酸中L.paracasei H4-11 细胞活力及酶活的测定
        4.2.6 发酵米酸中滋味物质及有机酸的测定
        4.2.7 L.paracasei H4-1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4.2.8 L.paracasei H4-11 蛋白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4.2.9 转录组和蛋白组关联分析
        4.2.10 目标肽段PRM定量分析
        4.2.11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米酸发酵过程中L.paracasei H4-11 细胞活力的变化
        4.3.2 L.paracasei H4-11 发酵米酸过程中滋味物质及有机酸的变化
        4.3.3 米酸发酵过程中L.paracasei H4-11 转录组分析
        4.3.4 米酸发酵过程中L.paracasei H4-11 蛋白组分析
        4.3.5 L.paracasei H4-11 中转录组和蛋白组的相关性分析
        4.3.6 滋味物质、有机酸与KEGG代谢途径的综合分析
        4.3.7 滋味物质和L-乳酸形成相关的关键酶PRM定量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K.marxianus L1-1 发酵米酸乙酸乙酯增量机理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K.marxianus L1-1 的生长及培养
        5.2.4 K.marxianus L1-1 发酵米酸的制备工艺
        5.2.5 发酵米酸中K.marxianus L1-1 细胞活力和酶活的测定
        5.2.6 发酵米酸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有机酸的测定
        5.2.7 K.marxianus L1-1 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5.2.8 K.marxianus L1-1 蛋白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5.2.9 转录组和蛋白组关联分析
        5.2.10 目标肽段PRM定量分析
        5.2.11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米酸发酵过程中K.marxianus L1-1 细胞活力和关键酶活的变化
        5.3.2 K.marxianus L1-1 发酵米酸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有机酸的变化
        5.3.3 米酸发酵过程中K.marxianus L1-1 转录组分析
        5.3.4 米酸发酵过程中K.marxianus L1-1 蛋白组分析
        5.3.5 K.marxianus L1-1 中转录组和蛋白组的相关性分析
        5.3.6 挥发性风味成分、有机酸与KEGG代谢途径综合分析
        5.3.7 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有机酸形成相关的关键酶PRM定量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 协同发酵米酸风味强化机理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 的生长及培养
        6.2.4 双菌发酵米酸的制备工艺
        6.2.5 发酵米酸中微生物细胞活力及关键酶活的测定
        6.2.6 发酵米酸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滋味物质和有机酸的测定
        6.2.7 双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6.2.8 双菌蛋白组测序和数据分析
        6.2.9 转录组和蛋白组关联分析
        6.2.10 目标肽段PRM定量分析
        6.2.11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双菌发酵米酸中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 细胞活力的变化
        6.3.2 双菌发酵米酸风味代谢物分析
        6.3.3 米酸强化发酵中双菌转录组分析
        6.3.4 米酸强化发酵中双菌蛋白组分析
        6.3.5 双菌中转录组和蛋白组的相关性分析
        6.3.6 双菌发酵米酸风味形成相关的基因/蛋白
        6.3.7 双菌发酵风味相关的关键酶PRM定量分析
        6.3.8 L.paracasei H4-11和K.marxianus L1-1 协同发酵米酸风味强化机理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图版

(8)靶向Nrf2的小分子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Keap1/Nrf2/ARE通路介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1.3 Keap1/Nrf2/ARE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
    1.4 Keap1/Nrf2/ARE通路与癌症
    1.5 小分子Nrf2 调节剂
    1.6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几种小分子化合物对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2.1 硫辛酰胺的神经保护效果研究
    2.2 燕麦酰胺类似物抵抗氧化应激对PC12 细胞进行双重保护
    2.3 二苯并吡喃酮衍生物通过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来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毒性
    2.4 小白菊内酯通过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2.5 异硫氰酸烯丙酯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保护PC12 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参考文献
第三章 IM3829 衍生物激活PC12 细胞中Nrf2/ARE通路
    3.1 前言
    3.2 结果分析
    3.3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 生物部分
    4.2 化学部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谱图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龙脷叶质量控制及其总黄酮提取纯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龙脷叶简介
        1.1.1 龙脷叶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1.2 龙脷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1.1.3 龙脷叶止咳平喘的临床应用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1.3 氧化应激与哮喘
    1.4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及其应用
        1.4.1 中药指纹图谱概念及作用
        1.4.2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应用
        1.4.3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挖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龙脷叶质量差异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药材与试剂
    2.2 色谱条件优化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2 色谱柱的选择
        2.2.3 流动相的选择
        2.2.4 流速考察
    2.3 供试品制备条件的考察
        2.3.1 提取溶剂的考察
        2.3.2 提取方法和提取时间的考察
        2.3.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确定
    2.4 HPLC色谱条件的建立
        2.4.1 色谱条件
        2.4.2 重复性考察
        2.4.3 仪器精密度考察
        2.4.4 样品稳定性考察
    2.5 龙脷叶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2.5.1 延长冲洗时间
        2.5.2 参照峰的确定
        2.5.3 指纹图谱采集
        2.5.4 共有峰与非公有峰峰面积的比值
        2.5.5 相似度评价
    2.6 龙脷叶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
        2.6.1 聚类分析
        2.6.2 主成分分析
        2.6.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2.7 基于UPLC-Q-TOF-MS的龙脷叶化学成分分析
        2.7.1 色谱条件
        2.7.2 质谱方法
        2.7.3 数据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龙脷叶总黄酮的提取富集工艺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药材与试剂
    3.2 龙脷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3.2.1 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2 检测波长的确定
        3.2.3 线性关系考察
        3.2.4 精密度考察
        3.2.5 重复性考察
        3.2.6 稳定性考察
        3.2.7 加样回收试验
    3.3 龙脷叶总黄酮提取条件考察
        3.3.1 提取方法的考察
        3.3.2 提取温度的考察
        3.3.3 乙醇浓度的考察
        3.3.4 溶剂用量的考察
        3.3.5 提取时间的考察
        3.3.6 提取次数的考察
        3.3.7 改进提取条件
    3.4 龙脷叶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3.4.1 大孔树脂的筛选
        3.4.2 大孔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3.4.3 大孔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实验
        3.4.4 上样溶液pH的考察
        3.4.5 上样溶液浓度的考察
        3.4.6 上样流速的考察
        3.4.7 泄漏曲线的绘制
        3.4.8 水洗脱用量的考察
        3.4.9 洗脱溶剂的考察
        3.4.10 洗脱溶剂用量的考察
        3.4.11 洗脱流速的考察
        3.4.12 验证试验
    3.5 液质联用分析
        3.5.1 色谱条件
        3.5.2 质谱条件
        3.5.3 数据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龙脷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4.1 仪器与试药
        4.1.1 仪器与设备
        4.1.2 药材与试剂
    4.2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4.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4.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4.2.3 磷钼试剂的配制
        4.2.4 方法与结果
    4.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4.3.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4.3.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4.3.3 方法与结果
    4.4 清除O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4.4.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4.4.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4.4.3 方法与结果
    4.5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4.5.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4.5.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4.5.3 ABTS反应液的配制
        4.5.4 方法与结果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靛红母核的哌嗪及1,2,4-恶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炎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炎症与抗炎药物
        1.2.1 炎症介绍
        1.2.2 炎症相关介质
        1.2.3 调节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信号通路
        1.2.4 非甾体抗炎药
    1.3 活性结构片段介绍
        1.3.1 靛红
        1.3.2 哌嗪
        1.3.3 1,2,4-恶二唑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靛红-哌嗪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炎活性评价
    2.1 引言
    2.2 设计
    2.3 靛红-哌嗪衍生物(M1-M28)的合成
        2.3.1 试剂仪器
        2.3.2 靛红-哌嗪衍生物(M1-M28)的合成路线
        2.3.3 靛红-哌嗪衍生物(M1-M28)的结构
        2.3.4 合成步骤与结构表征
    2.4 靛红-哌嗪衍生物(M1-M28)的活性评价
        2.4.1 生物试剂
        2.4.2 生物仪器
        2.4.3 实验操作
        2.4.4 抗炎活性初筛结果
    2.5 章末小结
第三章 靛红-1,2,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炎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设计
    3.3 合成部分
        3.3.1 化学试剂
        3.3.2 化学仪器
        3.3.3 靛红-1,2,4-恶二唑衍生物(D1-D31)的合成路线
        3.3.4 靛红-1,2,4-恶二唑衍生物(D1-D31)的结构
        3.3.5 合成步骤与结构表征
    3.4 靛红-1,2, 4-恶二唑衍生物(D1-D31)活性评价
        3.4.1 实验步骤
        3.4.2 活性初筛与毒性评价
    3.5 化合物D3 的机制研究
        3.5.1 生物试剂
        3.5.2 生物仪器
        3.5.3 实验步骤
        3.5.4 作用机制
    3.6 章末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及成果情况

四、氧化·疾病·抗氧化(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探究人参皂苷Rc改善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D]. 王耀振.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铃薯制品中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形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D]. 全威. 江南大学, 2021(01)
  • [3]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D]. 郎利娟. 大理大学, 2021(09)
  • [4]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谢俊豪.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AMPK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中的激活及对膀胱功能的影响[D]. 陈立朋. 山东大学, 2021(11)
  • [6]线粒体源性活性氧在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周丹雅. 汕头大学, 2021(02)
  • [7]乳酸菌与酵母菌协同发酵米酸特征风味形成机理研究[D]. 刘娜. 贵州大学, 2021(11)
  • [8]靶向Nrf2的小分子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D]. 侯亚男. 兰州大学, 2021(09)
  • [9]龙脷叶质量控制及其总黄酮提取纯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陈素雯.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10]基于靛红母核的哌嗪及1,2,4-恶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炎活性评价[D]. 郭庆垒.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氧化·疾病·抗氧化(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