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BM力争在媒体资产管理领域独占鳌头(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1](2021)在《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KST公司主要负责全区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涉旅网络电商项目开发、建设与经营,乡村旅游建设与发展。该公司在经营中存在业务业态不够丰富、资金资产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营运管理低效现象较为突出、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不足。本文在对KST公司的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入手,通过对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以PEST模型及SWOT模型为分析基础,对KST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KST公司存在以下问题:文旅融合程度还有待提升;旅游开发还不够均衡,产城景联动有待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形态不够丰富;旅游宣传营销不够精准;旅游管理服务及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总体来看,KST公司具有一定优势。作为武隆区国有独资综合性旅游企业,KST公司在武隆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开发整合潜力优势。与此同时,随着武隆区建设全国优质旅游示范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步伐的加快,KST公司作为全区主导产业的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政策优势明显。但是公司存在着一些劣势,比如旅游业务收入占比较重,文旅融合程度还不够,旅游新业态开发还不够,过分依靠门票收入,大大削弱KST公司抗风险能力。结合KST公司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明确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拓展为基本思路,以旅游业务为核心,以旅游配套服务、“旅游+”综合业务为“两翼”,持续推进公司市场化改革,通过分析优化制定了产业发展策略、人才队伍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基础配套策略和资本布局策略,并制定了相关的企业战略保障措施,多角度实现战略优化。
王梓良[2](2020)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科传盈利模式及其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除了全面消除贫困人口的奋斗目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正处于绝佳的战略机遇期。自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开始真正高速的发展起来,依靠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对信息大量需求,出版传媒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时代总是在科技力量推动下不断变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媒介融合和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行业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趋势,传统的出版传媒企业纷纷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站在时代的拐点上机会与挑战并存,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存下来并且找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盈利模式成为当下行业内的最大难题。本文选择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科传)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从利润点、利润对象、利润来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五个要素入手,首先根据财务评价情况纵向对中国科传的盈利模式给予评价,其次横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同业公司再次与中国科传的盈利模式进行对比,经过了两个不同维度的对比分析,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科传发展的局限性,并尝试给出有针对性的整体优化提升策略,最后对本文案例对象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行业内其他出版传媒企业起到借鉴的作用。为希望在我之后,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出版传媒这种传统行业来做研究,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新动向,推动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再创辉煌。
谢芳[3](2020)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正在高速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着宏观经济转型和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冲击,曾经主要依靠的盈利方法和以存贷款为主的业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处于时代浪潮冲击之下的H市农业银行在外部营商环境和内部行业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积极主动地寻求自身的转型发展,改变中介地位弱化、客户流失严重,利润空间紧缩的现状,力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谋求一席之地。本文在总结了战略管理理论、战略转型理论、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商业银行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形式,着眼于对H市农业银行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分析。在对江苏省以及H市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做分析时,重点比较了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发展情况。内部环境分析涉及H市农业银行背景介绍、经营理念和经营现状,并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进展,结合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对H市农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和五力模型对H市农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面临的行业竞争情况做了详细分析,再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H市农业银行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进一步明确H市农业银行在发展中遇到的存贷款业务、县域业务、数字化转型、经营转型、风控管理困难等瓶颈,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总结出H市农业银行转型制度模式、改革组织管理、创新业务产品、优化渠道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和改进风控模式六个方面的战略转型新路径,以及推进贷款业务全渠道投放、推进存款业务高质速增长、推进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ETC业务营销、多手段稳固业务经营绩效和强化各类风险管防控体制的战略转型新策略以供相关决策参考。本文最后归纳总结了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刘遹菡[4](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梅诗晔[5](2017)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文中指出中国近三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制造业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制造能力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被誉为“世界工厂”,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从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来看,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优势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服装、纺织、鞋、玩具等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而出口高技术产品中加工贸易占较高成分,国内增值部分较低,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中国制造业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在内部,受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外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以矫正制造业“空心化”,寄希望于产业政策调整来扭转经济颓势。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不是回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而是发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依托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再升级,以培育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来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振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抢占先进制造业新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正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通过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技术积累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因此,提升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刻不容缓。针对以上背景,本文提出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全球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是怎样的?中国的贸易地位如何?(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应该遵循怎样的升级路径?(4)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是什么?本文采用结构观视角,通过四个子研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子研究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工具,直观的展示全球主要国家之间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全景图,便于清晰的识别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变迁。子研究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国际市场份额(I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量”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以及产品出口复杂度、经济复杂性两个“质”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全面测度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比较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产业上的差距,并实证检验影响经济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子研究三: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Hidalgo等(2007)的产品空间理论,建立计量模型,比较中国、美国、韩国、印度、阿根廷五个典型国家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不同升级模式,以便为中国选择合适的产业升级路径;并识别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的潜在竞争对手,以及最具升级潜力的产品。子研究四: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采用案例研究法,选择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华为、联想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通过企业官网、企业年报、媒体报导、公开出版物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作为补充,基于知识基础观,采用扎根理论严谨的编码程序,深度剖析案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竞争力提升的逻辑,提出相关命题来构建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实现竞争力提升的理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外贸易量快速攀升,贸易地位、贸易影响力、控制力均明显增强,跻身核心国家之列。(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竞争实力,中国出口品中的国内技术增值部分正在增加,但总体而言竞争力较弱,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在一些尖端技术行业仍然较为落后。实证检验表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不利于经济复杂性提升,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复杂性有一定的作用,创新能力对经济复杂性有明显影响,制度质量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关键环境要素。(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遵循基于比较优势的渐进式道路,必须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同时在新兴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领域适度赶超。(4)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前提是核心技术资源的积累。核心技术资源的形成首先来自不依附于发达国家、自主创新的信念,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取得突破性自主创新。跨国并购是迅速获取前沿技术的高效途径,通过赋予被并购企业高度自主权,保证平稳过渡、维持被并购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实现技术获取目标。后发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设立海外研发基地、建立海外合作企业等是快速提升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本土化等途径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掌握话语权。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从“量”的层面和“质”的层面全面评价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资源基础观并加入制度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了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拓展了资源基础观的应用;第二,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路径,明确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产业升级的边界;第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知识基础观,深入剖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典型案例,发掘后发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提升动力,丰富了国际企业管理理论。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一,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能力培育,提升产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促进将前沿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快资本积累速度。第二,产业升级应当坚持以比较优势为主导方向,在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以及新兴技术产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适度偏离比较优势。完全遵循比较优势会导致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期徘徊在低端,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偏离比较优势的跨越式升级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这种升级路径适合发达国家,不适合中国这样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第三,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深刻影响全球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技术能力薄弱阶段可以通过嵌入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来学习并吸收发达国家技术,以便积累技术能力;当形成一定的技术基础后,逐渐过渡到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摆脱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困境,将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周志远[6](2012)在《情报视野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规避》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企业赢得先进的技术、优秀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资源,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的企业价值被低估,国际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可出售的有价值企业,这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遗憾的是,较高的失败率一直是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困扰,其中就折射出中国企业并购风险管理能力偏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并购决策者需要情报作为其“耳目”和“尖兵”搜集和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产品。通过对并购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以及外部环境的分析,情报可以帮助决策者认清并购战略制定的前提条件。决策者再根据这些前提条件制定与之匹配的并购战略,这样就可以规避并购战略制定的决策风险。由此可见,风险重重的并购活动需要情报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帮助企业实现预定并购目标。本文通过对情报视野下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活动的分析,探寻情报工作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利用情报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形成机理分析、风险识别与预警、风险量化测评以及风险控制评价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本文把情报工作视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提升情报工作在并购风险管理中的参与度,帮助并购企业识别和规避相应的风险。本文还通过对因忽视情报工作而导致并购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来考量情报研究在海外并购中的价值和运用。本文第三章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形成机理分析入手,对企业并购不同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分类讨论。这些风险包括存在于企业外部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自然灾害等,以及由企业自身引起的决策风险、交易风险、整合风险。第四章构建了基于弱信号分析的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识别框架,并对几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技术进行了简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情报在并购风险预警中的作用。事实上,从确定警源到确定警情,情报工作一直贯穿其中。在风险得以识别的前提下,第五章展开了并购风险的量化测评研究,从并购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影响程度和可控程度三个维度设计风险量化测评指标体系。第六章提出了情报干预理念,以情报的视角按照企业并购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分阶段研究各环节的情报干预,具体地对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情报需求分析、目标企业搜寻、企业价值估计、并购风险评估、并购目标选择、并购融资与支付几个环节中情报问题的讨论。除使用情报学相关方法外,本研究还尝试将不同领域的方法引入并购情报的研究之中。例如,在并购目标选择阶段,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了一个二维决策表。依据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属性和属性值约减来剔除决策表中的冗余信息,以便提取有用的知识辅助决策。在海外并购目标企业选择中引入粗糙集理论,可以挖掘数据背后有用的知识和情报帮助决策者准确选择并购目标。本文最后还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情报失察问题进行研究。从决策者、组织、情报产品质量和情报文化四方面讨论情报失察的成因。第八章结合前面章节的研究内容,给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规避策略以及情报工作开展的建议。海外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情报工作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为这一工程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情报工作之于企业并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活动过程本身,还将在并购整合阶段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实现其价值的增值,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动力和目标。
陈才华[7](2010)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危机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企业危机事件频发,跨国公司在华的危机事件也时有发生,企业危机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对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文献已经相当丰富,但企业实战却往往不尽人意。企业具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危机类型会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因此需要“对症下药”,分别采取应对策略。基于此,本文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力图将危机管理置于企业生命周期内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部分。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为依托,对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危机管理做了研究综述;以学术界和媒体评选出的20032008年各年度“企业危机事件或公关案例”为研究样本,从危机来源及类型、行业分布、生命周期阶段分布及危机处理情况等维度对样本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就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危机发生机理及相应的危机管理策略,并以“蓝色巨人”IBM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处于信息技术、食品饮料及石化塑胶行业的成长期企业,危机发生频率较高,更需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危机。笔者认为,危机的发生对于作为一个社会群落的企业而言,具有必然性,而具体什么企业容易发生危机、在什么阶段容易发生危机则具有或然性,因此,企业要尽一切努力避免陷入危机。而一旦遭遇危机,企业须及时做出反应,积极沟通,寻求真实信息并加以有效利用,以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8](2009)在《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中指出第一章品牌与名牌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行业内外品牌的比较,深深感到煤炭装备制造业在经营观念上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极为淡薄。为了尽快在煤炭装备制造业树立与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首先要对品牌的基本概念与品牌培育和经营有关的知识有深刻了解。
许浩[9](2008)在《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软件业发展迅速。然而,我国的软件企业大多数规模都较小,技术,品牌,融资渠道等无法与国外大型软件企业相抗衡,因此,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对我国中小型软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大网新),以“高端定位、服务主导、国际路线”为竞争策略的浙大网新已崛起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国领先的IT服务商与机电总包商。该公司软件产品国内市场知名度比较高,市场占有率高。然而进一步发展壮大,继而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该公司的软件产品相比于国外厂商尤其是印度,欧美等软件厂商还存在不足。因此,针对该公司软件产品发展战略研究对该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及IT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运用行业五力模型及SWOT方法等工具系统的分析了浙大网新发展战略环境,结合的浙大网新总体发展战略,提出该公司的软件产品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
李明星[10](2008)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论文第一章提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开篇指出,本论文将以品牌创新为切入点,以市场占有为归宿点,改变以往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和取向,为企业实现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能够转变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方案。在介绍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后,本文指出,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文章将知识产权与品牌联系起来,而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起来研究尚为空白。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力图构建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去创品牌、创市场和创效益,使“贴牌生产”和“加工经济”转变为“品牌生产”和“创新经济”,以期为我国企业谋得更为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第二章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中,着重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理论、企业品牌创新理论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揭示了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品牌评估模型,研究了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目标、要素、重点及战略步骤。第三章阐述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体运用。美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事实标准战略等十大战略。日本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专利化战略等七大战略。韩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引进战略等四大战略。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模式不同、企业专利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企业专利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企业专利和技术研发的R&D资源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不同。论文分别介绍了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认为要把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结合起来,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以及灵活运用国际规则。论文认为要把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结合起来。论文认为要将企业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促成技术、品牌与市场三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彼此互动的成熟模式。论文对这三个国家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及其借鉴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分析论证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在专利层面,提出了7个战略,即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取消专利权战略、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专利网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专利公开战略、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在商标层面,提出了3个战略,即驰名商标战略、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在标准层面,介绍了标准概念及分类、标准的功能,分析了标准的产权效应,提出了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第六章也是本文的重要部分。论文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商标、驰名商标、国际名牌、标准、专利以及研究开发经费对于企业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论文利用索洛型生产函数,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并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通过科学测评,本文认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中等。第七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剖析了海尔集团的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海尔品牌创新战略、海尔专利战略、海尔标准战略、海尔的专利与标准预警机制以及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向。
二、IBM力争在媒体资产管理领域独占鳌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BM力争在媒体资产管理领域独占鳌头(论文提纲范文)
(1)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战略研究 |
2.1.2 旅游企业战略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旅游企业管理理论 |
2.2.3 企业战略分析工具 |
第3章 KST旅游公司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公司现有战略介绍 |
3.2.1 业务发展战略 |
3.2.2 产品开发战略 |
3.2.3 市场营销战略 |
3.3 公司战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业务发展战略问题 |
3.3.2 产品开发战略问题 |
3.3.3 市场营销战略问题 |
3.3.4 管理服务战略问题 |
第4章 KST旅游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挑战 |
4.2.5 结论与解决思路 |
第5章 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 |
5.1 公司总体战略优化 |
5.1.1 战略定位优化 |
5.1.2 战略选择优化 |
5.1.3 战略思路优化 |
5.1.4 战略目标优化 |
5.2 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的实施策略 |
5.2.1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
5.2.2 人才队伍优化策略 |
5.2.3 市场营销优化策略 |
5.2.4 基础配套优化策略 |
5.2.5 资本布局优化策略 |
5.3 保障措施 |
5.3.1 加强组织保障 |
5.3.2 强化政策保障 |
5.3.3 加强要素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科传盈利模式及其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盈利模式的提出 |
1.2.2 盈利模式的定义 |
1.2.3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盈利模式基本概念 |
2.1.1 盈利模式的定义 |
2.1.2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2.1.3 常见盈利模式分类 |
2.2 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帕累托法则 |
2.2.3 长尾理论 |
2.2.4 成本收益理论 |
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科传的盈利模式分析 |
3.1 中国科传公司概况 |
3.2 中国科传盈利模式五要素分析 |
3.2.1 利润点 |
3.2.2 利润对象 |
3.2.3 利润来源 |
3.2.4 利润杠杆 |
3.2.5 利润屏障 |
3.2.6 中国科传盈利模式五要素的总结 |
3.3 中国科传盈利模式的财务评价 |
3.3.1 资产结构分析 |
3.3.2 盈利能力分析 |
3.3.3 现金流量分析 |
3.4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科传的发展局限性 |
3.4.1 数字化出版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
3.4.2 国家扶持政策存在的不确定性 |
3.4.3 国际出版物贸易市场竞争激烈 |
3.4.4 出版物被盗版侵权问题始终存在 |
4 中国科传与国内外同业公司的比较与借鉴 |
4.1 中国科传与国内出版传媒企业盈利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1 对比企业的选取依据 |
4.1.2 中南传媒的盈利模式 |
4.1.3 中信出版的盈利模式 |
4.1.4 三家企业综合对比 |
4.2 中国科传与国外出版传媒企业盈利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1 对比企业的选取依据 |
4.2.2 爱思唯尔的盈利模式 |
4.2.3 施普林格的盈利模式 |
4.2.4 三家企业综合对比 |
4.3 与国内外同业公司比较总结 |
5 中国科传盈利模式优化对策 |
5.1 多路径刺激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 |
5.1.1 与搜索引擎寻求合作关系 |
5.1.2 挖掘社交软件用户数据价值 |
5.1.3 建立更多专项业务分公司 |
5.2 拓展不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利润来源 |
5.2.1 利用“互联网+”扩展产业规模 |
5.2.2 工作重心由内容生产转向内容服务 |
5.2.3 多媒体平台营销 |
5.3 “买船出海”提高科技出版国际影响力 |
5.3.1 并购国外具有优质出版资源的公司 |
5.3.2 与国内老牌出版大社开展合作 |
5.4 持续发展先进反盗版技术 |
5.4.1 学习引进同行先进反盗版技术 |
5.4.2 结合区块链技术保护版权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战略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战略转型理论 |
2.1.3 核心能力理论 |
2.1.4 核心能力的特征 |
2.2 国内外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与理论综述 |
2.2.1 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2.2.2 国内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
2.3 国内外商业银行转型理论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商业银行转型理论文献综述 |
2.3.2 国内商业银行转型理论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市农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3.1.1 H市农业银行的背景介绍 |
3.1.2 H市农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
3.1.3 H市农业银行经营现状 |
3.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互联网金融技术革新及我国的发展现状 |
3.2.2 PEST分析 |
3.2.3 五力模型下的行业竞争分析 |
3.3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江苏省银行业发展现状 |
3.3.2 H市银行业发展现状 |
3.3.3 H市四大国有银行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及SWOT分析 |
4.1 H市农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战略转型的原因分析 |
4.1.1 H市农业银行外部原因分析 |
4.1.2 H市农业银行内部原因分析 |
4.2 H市农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影响战略转型的SWOT分析 |
4.2.1 农业银行拥有的优势分析 |
4.2.2 农业银行存在的劣势分析 |
4.2.3 农业银行具备的机遇分析 |
4.2.4 农业银行面临的威胁分析 |
4.2.5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转型选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下H市农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
5.1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背景 |
5.2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方向 |
5.3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思路 |
5.4 H市农业银行的战略转型路径 |
5.4.1 转型制度模式 |
5.4.2 改革组织管理 |
5.4.3 创新业务产品 |
5.4.4 优化渠道模式 |
5.4.5 提升技术水平 |
5.4.6 改进风控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下H市农业银行的转型应对策略 |
6.1 推进贷款业务全渠道投放 |
6.1.1 积极推进普惠金融 |
6.1.2 积极推进县域发展 |
6.1.3 积极建设重大项目 |
6.1.4 积极提升个人消费 |
6.2 推进存款业务高质速增长 |
6.2.1 以量价平衡优存 |
6.2.2 以扩户提质引存 |
6.2.3 以公私联动增存 |
6.2.4 以流量经营稳存 |
6.3 推进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 |
6.3.1 加快惠农系列品牌建设 |
6.3.2 加快推进移动金融发展 |
6.3.3 加快线上融资业务发展 |
6.3.4 加快智慧场景平台建设 |
6.3.5 加快推进银客链接系统 |
6.4 重点推进ETC业务营销 |
6.4.1 重视新兴ETC营销 |
6.4.2 抢抓ETC发展机遇 |
6.4.3 切实加强业务督导 |
6.5 多手段稳固业务经营绩效 |
6.5.1 巩固传统业务 |
6.5.2 发力新兴业务 |
6.5.3 加大成本管控 |
6.5.4 加快干部培养 |
6.5.5 完善内部考核 |
6.6 强化各类风险管防控体制 |
6.6.1 强化信用风险防控 |
6.6.2 强化案件风险防控 |
6.6.3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
6.6.4 强化内外权益管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贡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概况 |
1.2.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界定 |
1.2.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 |
1.2.3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
1.2.4 外资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地位 |
1.2.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状况 |
1.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4 问题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计量研究法 |
1.6.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6.3 实证研究法 |
1.6.4 案例研究法 |
1.7 主要贡献 |
1.8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分析 |
2.1.1 产出分析 |
2.1.2 研究学科分析 |
2.1.3 研究主题分析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知识基础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
2.2.1 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观的兴起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结构观的比较 |
2.2.4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5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6 现有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 |
3.1 常用的贸易格局分析方法 |
3.1.1 传统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1.2 基于社会网络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 实证分析 |
3.3.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总量分析 |
3.3.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社会网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 |
4.3.1 指标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选取 |
4.4 指标测量及分析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基于“量”的评价 |
4.4.3 基于“质”的评价 |
4.4.4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总结 |
4.5 实证检验:资源禀赋、创新能力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经济复杂性——资源基础观视角 |
4.5.1 引言 |
4.5.2 理论背景 |
4.5.3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5 主要结论 |
4.5.6 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产品空间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主要指标 |
5.3.3 计量模型 |
5.4 研究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产品空间分析 |
5.4.3 计量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 |
5.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6.1 结论 |
5.6.2 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知识基础观视角 |
6.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选取 |
6.2.3 资料收集 |
6.3 数据分析过程 |
6.3.1 单案例分析 |
6.3.2 多案例分析 |
6.4 研究发现与理论模型 |
6.5 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情报视野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规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风险伴生的必然性分析 |
1.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居不下 |
1.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
1.1.4 面向跨境企业层面的竞争情报研究薄弱 |
1.1.5 不完善的尽职调查成为海外并购重要决策依据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并购、并购企业、目标企业 |
1.2.2 跨国并购、海外并购 |
1.2.3 风险管理、风险规避 |
1.2.4 情报研究 |
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机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1.8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综述 |
2.1.1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2 并购风险相关的情报研究综述 |
2.1.3 企业并购尽职调查研究综述 |
2.2 情报视角下的并购风险相关理论 |
2.2.1 不完全信息下的情报研究理论 |
2.2.2 “风险—收益”原理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信息不确定性递减定律 |
2.2.5 危机管理理论 |
2.2.6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3 情报与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决策的互动 |
2.3.1 情报与决策互动 |
2.3.2 企业并购风险决策的情报诉求 |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形成机理与内容 |
3.1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形成机理 |
3.2 并购战略制定与并购风险 |
3.2.1 “知”的思想对并购战略制定的指导 |
3.2.2 并购战略选择中的情报运用 |
3.3 并购战略决策情报需求分析 |
3.3.1 情报需求调研对象 |
3.3.2 并购决策者需求解读 |
3.3.3 并购决策者情报认知 |
3.4 并购战略执行中的情报干预与并购风险 |
3.5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特点和内容 |
3.5.1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类依据 |
3.5.2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链 |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识别与预警 |
4.1 并购风险识别的情报意识 |
4.1.1 情报预期与情报工作范围的匹配 |
4.1.2 情报产品质量与情报贡献度 |
4.2 企业并购风险识别的基础 |
4.3 基于弱信号分析的并购风险识别 |
4.3.1 弱信号在并购风险识别中的意义 |
4.3.2 并购风险弱信号识别框架 |
4.4 海外并购风险识别技术 |
4.4.1 操作方便的德尔菲法识别 |
4.4.2 系统思维的分段法识别 |
4.4.3 逆向思维的风险树识别法 |
4.4.4 多种假设的情景分析法识别 |
4.4.5 注重概率分析的蒙特卡罗法 |
4.4.6 并购风险识别的方法选择 |
4.5 海外并购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4.5.1 预警分析在并购风险规避中的作用 |
4.5.2 并购风险预警分析的流程 |
4.5.3 情报参与下的并购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量化测评 |
5.1 企业并购风险测评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
5.2 企业并购风险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并购风险测评维度分析 |
5.2.2 并购风险测定的指标体系设计 |
5.3 企业并购风险测评方法简析 |
5.3.1 广泛应用的层次分析法 |
5.3.2 导入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3 减少主观赋值的灰关联测评 |
6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控制中的情报干预 |
6.1 海外并购风险控制的情报需求分析 |
6.1.1 KITS在并购情报需求分析中的运用要点 |
6.1.2 并购情报需求分析中的KITS类型 |
6.1.3 关注全面风险控制的竞争性假设分析 |
6.2 目标企业选择阶段的情报干预 |
6.2.1 海外并购目标选择的主要活动 |
6.2.2 目标企业搜寻中的情报价值链 |
6.2.3 目标企业选择阶段情报搜集原则 |
6.2.4 目标企业选择阶段的情报搜集内容 |
6.2.5 目标企业价值估计中的情报支持 |
6.2.6 粗糙集理论在并购目标企业选择中的运用 |
6.3 企业海外并购融资和支付阶段的情报干预 |
6.3.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与支付决策机制 |
6.3.2 并购融资决策中情报工作要点 |
6.3.3 并购融资决策中情报工作要点 |
6.4 并购整合阶段的情报干预 |
6.4.1 财务协同效应实现的情报保障 |
6.4.2 人力资源协同效应实现的情报保障 |
6.4.3 文化协同效应实现的情报保障 |
7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规避中情报失察分析 |
7.1 企业海外并购失败路径探析 |
7.2 情报失察与并购风险管理 |
7.2.1 情报失察的内涵 |
7.2.2 并购风险管理中的情报失察成因分析 |
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策略与建议 |
8.1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机制 |
8.1.1 国家层面 |
8.1.2 行业层面 |
8.1.3 企业层面 |
8.2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危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2.1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
2.2 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 |
2.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危机管理研究 |
3 典型企业危机事件统计分析 |
3.1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方法 |
3.2 近年典型企业危机事件统计分析 |
4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危机发生机理 |
4.1 初生期——生存与机会的权衡 |
4.2 成长期——规范与速度的较量 |
4.3 成熟期——创新与官僚的博弈 |
4.4 衰变期——重生与老死的抉择 |
5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危机管理策略 |
5.1 初生期危机管理策略 |
5.2 成长期危机管理策略 |
5.3 成熟期危机管理策略 |
5.4 衰变期危机管理策略 |
6 案例分析——以IBM 公司为例 |
6.1 发展历程回顾 |
6.2 不同阶段危机管理评析 |
7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9)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行业概述 |
2.1 浙大网新公司背景介绍 |
2.2 软件产业定义与分类 |
2.3 软件产业的特点 |
2.4 世界软件市场规模与中国的地位 |
2.5 中国软件产业的结构分析 |
2.5.1 地区结构 |
2.5.2 层次结构 |
2.5.3 市场和产品结构 |
2.5.4 行业和厂商结构 |
第三章、浙大网新战略环境分析 |
3.1 战略环境SWOT分析 |
3.2 行业五力模型 |
第四章、浙大网新总体战略 |
4.1 公司总体战略规划 |
4.2 阶段性具体发展目标 |
4.3 总体发展战略演化路径 |
4.3.1 专业化发展选择 |
4.3.2 跨国经营选择 |
4.3.3 行业内多元化经营选择 |
第五章、浙大网新公司发展战略 |
5.1 公司业务战略 |
5.1.1 强化软件外包业务 |
5.1.2 进入嵌入式外包业务领域 |
5.2 市场营销战略 |
5.2.1 软件产品策略 |
5.2.2 软件价格策略 |
5.2.3 软件渠道策略 |
5.2.4 软件促销策略 |
5.3 企业并购与结盟战略 |
5.3.1 并购战略 |
5.3.2 结盟战略 |
5.4 企业研发战略 |
5.4.1 建立创新型组织 |
5.4.2 建立学习型组织 |
5.5 企业人才战略 |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1 自主知识产权理论 |
2.1.2 企业品牌创新理论 |
2.1.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2 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 |
2.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及其构成 |
2.3.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
2.3.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
2.3.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
2.3.4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要素 |
2.3.5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
2.3.6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
3.1 美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2 日本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3 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4 不同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的比较 |
3.4.1 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4.2 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5 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借鉴研究 |
3.5.1 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相结合 |
3.5.2 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相结合 |
3.5.3 企业特有的技术品牌与市场的协调机制和互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
4.1 主要外部环境 |
4.1.1 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 |
4.1.2 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 |
4.1.3 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制环境 |
4.2 主要内部条件 |
4.2.1 盈利投入与企业知识产权 |
4.2.2 创新人才创新制度与企业技术资源 |
4.2.3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及其运用 |
5.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专利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1.1 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 |
5.1.2 取消专利权战略 |
5.1.3 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 |
5.1.4 专利网战略 |
5.1.5 专利收买战略 |
5.1.6 专利公开战略 |
5.1.7 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 |
5.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商标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2.1 驰名商标战略 |
5.2.2 地理标志品牌战略 |
5.2.3 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 |
5.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标准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3.1 标准概念及分类 |
5.3.2 标准的功能 |
5.3.3 标准的产权效应 |
5.3.4 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 |
6.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 |
6.2 企业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 |
6.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3.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 |
7.1 海尔品牌创新战略 |
7.2 海尔专利战略 |
7.3 海尔标准战略 |
7.4 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IBM力争在媒体资产管理领域独占鳌头(论文参考文献)
- [1]KST旅游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 杨勇.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科传盈利模式及其优化路径研究[D]. 王梓良.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市农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与策略研究[D]. 谢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4]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5]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D]. 梅诗晔. 武汉大学, 2017(06)
- [6]情报视野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规避[D]. 周志远. 南京大学, 2012(10)
- [7]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危机管理研究[D]. 陈才华. 三峡大学, 2010(02)
- [8]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A].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9]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许浩. 复旦大学, 2008(04)
- [10]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D]. 李明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