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鉴99-38与国稻1号(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雄[1](2020)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多年生稻品质性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食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稻米香味性状和咀嚼口感是稻米食味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香稻和糯稻的培育是提高稻米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具有轻简化优势的多年生稻技术是水稻生产体系的重要补充,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潜力,而多年生稻米品质性状的改良可以进一步促进多年生稻的应用。随着众多基因功能的验证和相关功能标记的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在作物育种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香稻育种面临遗传背景来源单一的瓶颈大大制约了香稻的育种进程。发掘和利用香稻种质资源,扩大香稻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多年生香稻是提高多年生稻应用潜力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利用已知水稻香味基因Badh2的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17份水稻种质资源及25份野生稻祖先的Badh2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均为野生型Badh2,表明香味性状是在栽培稻驯化过程中由香味基因Badh2自然突变产生;本研究筛选到83份品种具有突变型Badh2基因,并通过人工咀嚼法对这83份稻米进行了香味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有28份稻米具有明显的香味性状,其中籼稻为20份,粳稻7份,中间型1份,并且籼稻香味浓郁程度普遍高于粳稻,推测Badh2受遗传背景影响而导致2-乙酰-卜吡咯啉在籽粒中积累量不同。本研究鉴定的香稻种质资源将为开展多年生稻米香味性状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材料支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作物进行定向改良的逐渐显示出其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多年生稻(PR23和云大107)分别进行香味香味基因Badh2和直链淀粉合成基因Wx的定点编辑,以期进一步改良PR23香味性状和降低云大107的直链淀粉含量。本研究分别构建了Badh2和Wx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分别对PR23和云大107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21个PR23-Badh2-Cas9转基因株系(T0代)和23个云大107-Wx-Cas9转基因株系(T0代)。分子检测表明,21个PR23-Badh2-Cas9转基因株系中,6个株系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突变,并且香味表型分析显示,其中4个株系稻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香味。23个云大107-Wx-Cas9转基因株系中,8个株系产生了突变,稻米外观性状分析发现,其中5个株系稻米种子呈现乳白色,猜测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降低。本研究结果证明,定点编辑多年生稻PR23和云大107的Badh2和Wx基因可以定向改良它们的香味性状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多年生稻米品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培育优质的多年生稻品种和提高多年生稻应用潜力提供技术和材料支撑。
邓雨萌[2](2016)在《稻种资源部分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标记分型与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稻作基础理论和水稻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研究基于已克隆的Wx基因(颗粒淀粉合成酶),SSIIa基因(可溶性淀粉合酶II),SSIIIa基因(可溶性淀粉合酶III),Sbe1基因、Sbe3基因(淀粉分支酶),GS3(粒长),qSW5(粒宽)和Gn1a基因(每穗粒数)8个基因,利用已有和自主开发的功能分子标记,对376份稻种资源进行等位基因标记分型,对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构建标记分型数据库。具体实验结果如下:Wx基因中,Wxb、Wx HH、wx等位基因型以及Wx基因前导区(AATT)n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可用,而针对Wxhp、Wxop、Wxin、Wxmq等位基因型而开发的分子标记均不可用。水稻品种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Wxb、WxHH等位基因型及其二者所组成单倍型均极显着相关;同时,水稻品种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随着(AATT)n的重复数增大而增加;且Wx基因第二外显子上23bp的片段插入而开发的STS标记可准确检测水稻的糯性。性状与标记分型的结果一致。Sbe1、Sbe3基因在籼稻、粳稻之间的片段长度差异性分别设计的两个STS标记均可用,该两基因型组成的四种单倍型与稻米峰值粘度无显着相关性,与最终粘度极显着相关,故这两个标记可以用来检测及分析水稻品种的最终粘度。SSIIa基因上+2824、+3894、+4424/4425三个位点SNP的分子标记均可用,且稻米的校准成糊温度与SSIIa基因上的三个SNP以及这三个SNP所构成的单倍型均极显着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4424/4425位点的SNP极显着相关。性状与标记分型的结果一致。SSIIIa基因上+4117、+4898、+5727三个位点SNP的分子标记均可用,且稻米的峰值粘度与SSIIIa基因的+5727处SNP极显着相关,最终粘度与SSIIIa基因的+4898处SNP显着相关,校准成糊温度与SSIIIa基因的+4117处极显着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SSIIIa基因三处SNP均无显着相关性。对粒长主效基因GS3在第二外显子C/A的SNP和第四内含子上(AT)n的两个分子标记有效,而对第五外显子上的微卫星(TCC)n开发的SSR标记无效。其中水稻GS3基因第二外显子上A/C的突变与稻谷粒长呈极显着相关,与粳稻稻谷的千粒重呈极显着相关,与籼稻千粒重无显着相关性;第四内含子(AT)n重复数与粳稻粒长无显着相关性,而在籼稻中呈极显着相关性。故此dCAPS标记可用来解释水稻品种的粒长特性。同时,水稻GS3基因第四内含子(AT)n重复数与稻谷千粒重在粳稻、籼稻中均不表现显着相关性。故此SSR分子标记不宜用来解释水稻品种的粒长以及千粒重特性。针对粒宽主效基因qSW5上的InDel开发的STS标记有效,且该等位基因型与稻谷的粒宽表型呈极显着相关。而千粒重与该突变类型无显着相关性。故此STS分子标记可以用来检测或者为水稻品种的粒宽表型基因分型。对Gn1a基因5’非翻译区存在的16bp的碱基缺失而开发的STS标记有效。
向小娇[3](2016)在《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品种抗瘟性改良》文中研究说明稻瘟病是危害水稻产量的重要生物胁迫之一。本研究一方面利用1219份种质资源在稻瘟病重病区进行不同时期的自然诱发鉴定和病情调查,筛选稻瘟病抗性材料,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检测材料中的抗性位点。另一方面,利用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gm和pi21的供体材料改良京作1号的稻瘟病抗性,以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Pi33、Pi1和香味基因fgr的供体材料改良宁粳43号的稻瘟病抗性和香味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1219份生育期较一致的种质资源在湖北恩施的重病区进行田间自然诱发和稻瘟病抗性评价,筛选出34份田间表现和稻瘟病抗性都较好的材料。通过对抗病材料进行30个稻瘟病菌籼稻小种的接种鉴定分析,证实其中17份材料的苗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抗谱较广,可作为抗源材料。17份材料中,EJ0537、EJ0616和EJ0666的农艺性状也表现较好,具较大利用价值。2.利用6,350,347个SNP和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稻瘟病表型数据进行GWAS研究,阀值设为P<10-8。苗瘟和叶瘟关联的位点较少,而穗瘟关联位点较多,其中芭蕉病圃中籼稻群体的稻瘟病发病率数据的关联位点达1345个。所有检测到的关联位点附近搜索到69个已报道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和36个参与稻瘟病害应答调控的基因和一些新的候选R基因。GWAS初步定位结果还需要验证。3.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京作1号背景不同抗瘟性基因及其组合的改良系。采用15个籼稻小种和15个粳稻小种接种评价京作1号抗性改良系的苗期稻瘟病抗性,发现Pi9抗性改良系的抗性频率达100%,Pigm抗性改良系平均为90%,均极显着高于轮回亲本的抗性频率,且农艺性状与京作1号基本一致。pi21抗性改良系的抗性水平与京作1号没有明显差异,单株产量极显着低于京作1号。与轮回亲本相比,Pi9+pi21聚合系的抗性频率极显着提高,达到93.33%,但单株产量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证实了Pi9和Pigm都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而基因pi21的应用需谨慎。4.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宁粳43号背景不同抗瘟性基因及其组合的改良系。采用15个籼稻小种和15个粳稻小种接种评价宁粳43号抗性改良系的苗期稻瘟病抗性,发现Pigm抗性改良系的抗性频率为80%,Pi33抗性改良系抗性频率为60%,均极显着高于轮回亲本的抗性频率。Pi33+Pigm聚合系的抗性频率为76.7%,介于两个单基因改良系的抗性频率之间。结果表明Pigm比Pi33抗谱更广,两者聚合可能存在负效应。香味基因的改良效果及其与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聚合效应有待验证。5.Pigm在两个遗传背景下抗性频率均提高约40%,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不受遗传背景影响,可广泛用于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
郑有川[4](2013)在《浙江种业发展的措施、成效与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研分析浙江省种业发展现状,详细介绍浙江省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的部署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12个农业产业领域全面启动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同时为下一步种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将推动浙江种业发展以及全国种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李军民[5](2007)在《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大米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稻谷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近年来,随着加工水平的提高及品质的提升,大米己成为我国大宗作物产品中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湖南省是我国稻谷生产第一大省,当前,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米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这种增长既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这对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遇;另一方面,湖南优质稻米产品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竞争,更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优质稻米质量涉及到稻米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消费各环节,优质稻米产业面临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本论文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及消费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通过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探讨了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政府、优质稻米产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其他研究人员正确认识湖南优质稻米产业链提供依据,从而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发展,提高湖南优质稻米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益参考。主要观点如下:(1)优质稻米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及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安全品质等指标。优质稻米产业链包括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生产、优质稻谷供应、优质稻米加工、优质稻米贮运、优质稻米销售、消费等功能环节,并对应不同的功能主体,各功能主体之间通过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相互联系、相互竞争。(2)促进优质稻米质量形成,既要抓好优质稻品种的培育和推广等产前工作,又要搞好生产技术指导等产中工作,同时更要做好收购加工转化、市场推广等产后工作,各项工作必须环环相扣。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安全标准的挑战,要使更多的稻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同时要积极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稻米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们对稻米产品绿色、无公害、有机化、安全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我国稻米产业向前发展。(3)大米在世界谷物生产与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与消费均主要集中在亚洲,因此世界大米贸易市场狭小,并具有垄断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同时,世界稻谷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稻米产量居世界首位,而贸易量仅占4%左右。日、韩市场的开放及美、欧削减对大米生产和出口的扶持有利于中国扩大稻米的出口,但又面临来自泰国、越南与美国的竞争压力。(4)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具有生产条件的组合优势、产业开发优势、品质改良优势、“订单粮食”初具规模、企业带动功能不断增强,但其发展面临着品种更新换代、生产比较效益低、优质稻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稻米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5)湖南是我国籼稻主产区,也是籼米的主要消费地区。对湖南省稻米区域比较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分析,湖南省稻谷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不明显,没有成本优势。(6)能否提高优质稻的种植效益是农户是否愿意采用优质稻新技术的关键,也是农户决策理性的体现。对农户采用优质稻新技术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采用优质稻技术意愿与农户家庭中20-50岁农业劳动力人数、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含初中)的人数、从事农业劳动成员是否有人拥有技术特长或受职业培训呈正相关。(7)对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中信息链、组织链、价值链、物流链管理及食品安全链进行实证分析。在信息链管理层面,加工企业比较重视信息沟通技术(ICT),但信息在加工产业链中的流动不很流畅,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在组织链管理层面,加工企业与农户主要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加工企业难以得到优质稻米稳定供应与质量方面的保障;在价值链管理层面,目前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上的价值创新主要由农户、加工企业、销售商独立承担,产业链运作效率不高,价值创新成果有限;在物流管理层面,运输与仓储费用是加工企业最主要的物流成本,要从加工产业链管理中获得利益,关键是通过减少存货与改善物流运作以削减产业链成本;在食品安全链层面,加工企业主要采用质量报告、内部认证、外部认证来保障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但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内部质量控制程序而不是外部认证来验收稻谷,这是湖南省乃至全国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质量管理存在的一大缺陷。湖南省深加工企业的运作效率与组织效率都比初加工企业高,但深加工企业与初加工企业的组织效率都处于较低的状态。(8)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选择性普遍增强,其选择内容由过去的单项选择(以价格选择为主)转为多项选择,包括优质稻米的安全、营养、质量、品种、外观、风味、价格、包装、产地以及服务等,优质稻米的需求在湖南呈增加趋势。影响城镇居民优质稻米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依据效用最大化原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等差异性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在目前稻米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偏好将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政府确保优质稻米的高价与优质对等,促进优质稻米产业链持续发展。(9)对湖南金健米业、天龙米业的优质稻米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其实施途径主要有股权投资和契约投资两种方式;组织形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占主导地位。由于我国各地优质稻米产业链组织的形成条件、市场发育程度、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为获取较高的产业链运行绩效,各主体必须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产业链发展模式。(10)“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优质稻米产业链组织的基本原则。湖南省龙头企业基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具有适度规模效益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实现了优质优价,保证了大米价格的稳定和所联结农户的利益。
王晓焰[6](2007)在《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搜集我国不同区域的三百多份香稻品种,与KDML105、Basmati370等国际着名香稻进行比较,寻找具有不同香味遗传背景的材料,对其遗传模式进行研究,并且对一个新发现的水稻香味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如下:1.在利用香味基因源自Basmati 370的香稻不育系IR58025A对香稻资源初筛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3个国际着名香稻品种KDML 105、Jasmine 85、Della以及国内典型香稻材料共26个进行亲本之间互相杂交。经过对所有组合F1代植株叶片进行香味鉴定,筛选出了香味来源与KDML105、Jasmine85、Della等香稻品种不同的香稻材料—MBXN和MSX。2.用MBXN作为母本分别与无香味的品种日本晴、9311配制杂交组合,用KOH法鉴定F2代群体中单株叶片的香味,进行遗传分析。对2个组合F2代香味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无香植株与有香植株的比例符合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分离比3∶1,表明MBXN的香味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有香为隐性,无香为显性。在纯合基因型中水稻叶片的香味与米粒的香味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但在杂合的基因型中,叶片无香的单株,其米粒有不香与有香的分离。3.利用MBXN/日本晴的F2代群体初步定位MBXN的香味基因fra。本研究将隐性香味基因fra初步定位于第3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RM282和RM232之间,与两个标记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2cM和10.4cM。
顾海华[7](2006)在《水稻香味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文中认为本文从我国地方香稻品种入手,收集我国不同区域的397份香稻品种,与KDML105、Basmati370等国际着名香稻进行比较,寻找具有不同香味遗传背景的材料,并对其遗传模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香味基因源自Basmti 370的香稻不育系IR58025A对香稻资源初筛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3个国际着名香稻品种KDML 105、Jasmine 85、Della以及国内典型香稻资源材料共26个进行亲本之间互相杂交;经过对所有组合F1代植株叶片的香味鉴定,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了和KDML105、Jasmine85、Della着名香稻品种具有不同香源的香稻材—MBXN和MSX。 2.用MBXN和黄壳香占进行杂交,其中前人研究已知黄壳香占的香味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其F2代用KOH法对植株叶片的香味进行鉴定,结果不香:淡香:浓香的分离比例为9:6:1;断定MBXN也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并且和控制黄壳香占的香味基因是不等位的;通过香味基因fgr1的特定标记RM515进行验证,证明了以上结论是正确的。 3.用地方香稻品种MSX和普通水稻品种镇084、国外着名香稻品种KDML105分别杂交,在组合MSX/镇084的F2代中,植株叶片香与不香的分离比例为1:3,确定MSX香味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在组合MSX/KDML105的F2代中,植株叶片香与不香的分离比例为7:9,说明地方香稻MSX和国外着名香稻KDML105的香味基因也是不等位的。利用香味基因fgr1和野生型的DNA序列4。根据MSX和黄壳香占的生物学特性,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对两个新香稻材料进一步开展研究。
胡培松,曹立勇[8](2004)在《中鉴99-38与国稻1号》文中研究表明
林菲[9](2004)在《稻博会 为水稻产业带来什么》文中指出以“粮食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11月19日至20日在江苏淮安市隆重开幕。由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农林厅及淮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连办3届的全国性稻博?
二、中鉴99-38与国稻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鉴99-38与国稻1号(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多年生稻品质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多年生稻育种和应用现状 |
1.2 分子标记鉴定在香稻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
1.3 水稻香味基因Badh2及其研究进展 |
1.4 水稻直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Wx及其研究进展 |
1.5 基因编辑技术 |
1.5.1 基因编辑在作物育种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
1.5.2 ZFNs简介 |
1.5.3 TALENs简介 |
1.5.4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 |
1.5.5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的作用原理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香稻资源分子鉴定和筛选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水稻种质资源和野生稻材料 |
2.1.2 DNA提取及检测 |
2.1.3 分子标记 |
2.1.4 稻米品尝方法和外观品质图片采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香味基因分子标记筛选检测 |
2.2.2 水稻种质资源香味基因分子鉴定 |
2.2.3 水稻种质资源香味性状鉴定 |
2.2.4 香米外观品质鉴定 |
2.3 讨论 |
3 利用CRISPR/Cas9 定点编辑香味基因Badh2 和糯性基因Wx |
3.1 试验材料 |
3.1.1 多年生稻材料 |
3.1.2 载体和菌株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实验试剂及各类培养基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相关试验方法 |
3.2.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的载体构建 |
3.2.3 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 |
3.2.4 转基因植株分子和表型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年生稻PR23 香味基因Badh2 和云大107 糯性基因Wx靶点设计及基因型检测 |
3.3.2 Badh2和Wx基因g RNA表达盒的构建 |
3.3.3 pRHCas9-Badh2和pRHCas9-Wx目的载体构建 |
3.3.4 多年生稻PR23、云大107转基因植株分子鉴定 |
3.3.5 突变转基因株系籽粒表型鉴定 |
3.4 讨论 |
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稻种资源部分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标记分型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况 |
1.1 我国稻种资源的收集、编目与保存 |
1.2 稻种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估 |
1.3 国外稻种资源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 稻种资源的利用 |
1.5 稻种资源数据库概况 |
2 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与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水稻部分品质和产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验证、开发及分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DNA的提取 |
1.3 PCR扩增 |
2 基因的分子标记的开发、验证及分型结果 |
2.1 Wx基因 |
2.2 Sbe1和Sbe3基因 |
2.3 可溶性淀粉合酶II基因SSIIa |
2.3.1 SSIIa基因的分子标记验证 |
2.3.2 SSIIa基因的分型结果 |
2.4 淀粉合成酶IIIa基因SSIIIa |
2.4.1 SSIIIa基因的分子标记验证 |
2.4.2 SSIIIa基因的分型结果 |
2.5 GS3基因 |
2.6 qSW5基因 |
2.6.1 qSW5基因的分子标记验证 |
2.6.2 qSW5基因的分型结果 |
2.7 Gn1a基因 |
2.7.1 Gn1a基因的分子标记验证 |
2.7.2 Gn1a基因的分子标记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水稻部分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测定及与对应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米粉的获取 |
1.3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1.4 RVA谱的测定 |
1.5 水稻粒型的测定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Wx基因的各等位基因分型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2.2 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Sbe3与稻米粘度的关系 |
2.3 水稻糊化温度基因SSIIa与稻米成糊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
2.4 水稻支链淀粉合成酶SSIIIa与稻米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校准成糊温度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 |
2.5 水稻GS3基因与稻谷粒长、千粒重的分析 |
2.5.1 第二外显子上C/A突变 |
2.5.2 第四内含子上的简单重复序列 (AT)n |
2.6 水稻qSW5基因InDel类型与稻谷粒宽的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376份各地常规稻品种材料及其籼粳类型 |
2 部分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凝胶电泳图 |
2.1 Wx基因 |
2.2 Sbe1基因与Sbe3基因 |
2.3 SSIIa基因 |
2.4 SSIIIa基因 |
2.5 GS3基因 |
2.6 qSW5基因 |
2.7 Gn1a基因 |
(3)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品种抗瘟性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稻瘟病的抗性机理 |
1.2 稻瘟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
1.3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4 稻瘟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 |
1.5 问题与展望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材料筛选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
2.1.2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抗性 |
2.1.3 苗期接种鉴定病圃抗性材料的抗性水平 |
2.1.4 病圃抗性材料农艺性状及粒型性状考察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2.2 苗期接种鉴定结果 |
2.2.3 农艺性状及粒型性状考察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种质资源田间稻瘟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技术路线 |
3.1.3 群体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3.1.4 系数矩阵和特征矩阵评估 |
3.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6 关联候选基因整理及生物信息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苗叶穗瘟发病情况分布 |
3.2.2 群体分化与主成分分析 |
3.2.3 苗瘟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4 叶瘟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5 穗瘟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6 关联位点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京作1号的稻瘟病抗性改良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PCR扩增与PAGE电泳 |
4.1.4 分子标记的筛选 |
4.1.5 京作1号改良技术路线 |
4.1.6 稻瘟病抗性鉴定 |
4.1.7 农艺性状考查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抗性基因Pi9、Pigm和pi21的分子标记辅助导入与聚合 |
4.2.2 抗性改良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
4.2.3 抗性改良株系的农艺性状评价 |
4.3 讨论 |
第五章 宁粳43号的稻瘟病抗性和香味的分子改良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分子标记筛选 |
5.1.3 稻瘟病抗性和香味改良技术路线 |
5.1.4 稻瘟病抗性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Pigm、Pi33、Pi1和fgr的导入系或聚合系 |
5.2.2 各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评价 |
5.2.3 不同遗传背景下Pigm抗谱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浙江种业发展的措施、成效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省种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尚不完善 |
1.2 种子种苗工程投入明显不足 |
1.3 种业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
2 主要做法 |
2.1 建立了育种攻关协作组 |
2.2 建立了动态管理考评制度 |
2.3 积极探索商业化育种机制 |
3 成效初显 |
3.1 自主育成一批新品种 |
3.2 示范推广一批新品种 |
3.3 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
3.4 种业基础培育和创新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
4 推进浙江种业发展建议 |
4.1 加大扶持, 重点培育种业龙头企业 |
4.2 积极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
4.3 加强种业监管工作 |
4.4 加强领导, 为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
(5)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论文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1.1 产业链的科学内涵 |
1.2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
1.3 农业产业链相关研究 |
2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2.1 供应链的内涵 |
2.2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 |
2.3 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研究 |
3 产业组织理论 |
3.1 产业组织理论的内涵 |
3.2 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系统认识 |
1 优质稻米质量形成分析 |
1.1 农业标准与稻米品质的内涵 |
1.2 稻米品质分类分级与质量标准 |
1.3 产业链功能环节影响优质稻米的质量形成分析 |
2 世界稻米产业链系统分析 |
2.1 世界稻谷生产持续发展 |
2.2 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是稻米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
2.3 稻谷销售、贸易竞争激烈 |
2.4 稻米消费缓慢增长 |
3 中国稻米产业链系统分析 |
3.1 稻米(稻谷)生产持续发展,但优质率不高 |
3.2 稻米总体供需平衡,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 |
3.3 稻米加工业有所发展,但加工转化率仍较低 |
3.4 挑战与机遇并存,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
4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
4.1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优势 |
4.2 湖南省发展优质稻米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竞争力分析 |
1 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1.1 竞争力理论 |
1.2 稻米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
2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分析 |
2.1 湖南省水稻生产情况分析 |
2.2 湖南省优质稻谷(米)贮藏加工 |
2.3 湖南省优质稻米消费分析 |
2.4 湖南省优质稻米国内外贸易分析 |
3 湖南省优质稻米竞争力相关因素分析 |
3.1 区域比较优势 |
3.2 成本优势比较 |
3.3 价格优势比较 |
3.4 质量优势比较 |
3.5 信誉优势比较 |
3.6 技术优势比较 |
4 提高湖南稻米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
4.1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 |
4.2 守住耕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稻米生产的综合效益 |
4.3 培育绿色精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
4.4 进一步搞好以稻米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化经营 |
4.5 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优质稻米产业链 |
第五章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实证分析 |
1 湖南省农户采用优质稻技术意愿分析 |
1.1 研究背景 |
1.2 调查与数据 |
1.3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1.4 调查结果计量分析 |
1.5 结语与建议 |
2 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管理实证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调查与数据 |
2.3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2.4 优质稻米加工行业产业链效率分析 |
2.5 结语与建议 |
3 湖南省城镇居民优质稻米消费实证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调查与数据 |
3.3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调查结果计量分析 |
3.5 结语与建议 |
第六章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1 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
2 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2.1 案例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
2.2 案例二:天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
3 案例分析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2.2 强化优质稻米产业链主要功能环节 |
2.3 创新优质稻米产业制度 |
2.4 完善优质稻米产业链管理系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课题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稻的栽培历史及地理分布 |
1.1.1 香稻的栽培历史 |
1.1.2 香稻的类型及分布 |
1.2 传统香稻品种具有的特点 |
1.2.1 传统香稻品种具有极其严格的地域性 |
1.2.2 传统香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较差 |
1.2.3 生态环境条件对香稻品质的影响 |
1.3 水稻香味的鉴定方法 |
1.3.1 咀嚼法 |
1.3.2 热水法 |
1.3.3 氢氧化钾法 |
1.3.4 仪器测定法 |
1.4 水稻香味遗传的研究进展 |
1.4.1 经典遗传分析 |
1.4.2 香稻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1.4.3 香味与其它性状的遗传关系 |
1.5 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5.1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5.2 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6 水稻香味的育种利用 |
1.6.1 国外香稻品种培育 |
1.6.2 国内香稻品种培育 |
1.7 泰国香米事件的启示 |
1.7.1 泰国香米的地位 |
1.7.2 泰国香米事件的由来 |
1.7.3 泰国香米事件的启示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香稻资源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MBXN的香味遗传分析及基因的初步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田间杂交及F_2遗传群体的构建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1代香味鉴定结果 |
3.2.2 MBXN香味基因fra的初步定位 |
3.3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香味鉴定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
4.2 香稻香味遗传研究 |
4.3 香稻的育种利用 |
4.4 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水稻香味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稻的栽培历史及地理分布 |
1.1.1 香稻的历史 |
1.1.2 香稻的类型及分布 |
1.1.2.1 国外香稻资源分布 |
1.1.2.2 我国的香稻资源 |
1.2 传统香稻品种具有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1.2.1 传统香稻品种具有极其严格的地域性 |
1.2.2 传统香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较差 |
1.2.3 生态环境条件对香稻品质的影响 |
1.2.3.1 光温条件对香稻香味的影响 |
1.2.3.2 土壤条件对香稻品质的影响 |
1.2.3.3 水质条件对香稻品质的影响 |
1.3 水稻香味的鉴定方法 |
1.3.1 咀嚼法 |
1.3.2 热水法 |
1.3.3 氢氧化钾法 |
1.3.4 仪器测定法 |
1.3.4.1 毛细管气体色层-质谱分析法 |
1.3.4.2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1.4 水稻香味遗传的研究进展 |
1.4.1 经典遗传分析 |
1.4.1.1 KDML105的遗传分析 |
1.4.1.2 Basmati种群的遗传分析 |
1.4.1.3 国外其他香稻的遗传分析 |
1.4.1.4 国内香稻的遗传分析 |
1.4.2 香稻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4.3 香味与其它性状的遗传关系 |
1.5 水稻香味的育种利用 |
1.5.1 国外香稻品种培育 |
1.5.2 国内香稻品种培育 |
1.5.2.1 常规香稻品种培育 |
1.5.2.2 香型杂交稻组合培育 |
1.6 泰国香米事件启示 |
1.6.1 泰国香米的地位 |
1.6.2 泰国香米事件的由来 |
1.6.3 泰国香米事件的启示与香米市场 |
第二章 香味材料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1 材料 |
2.1.1.2 仪器试剂 |
2.1.2 方法 |
2.1.2.1 F_1代香味鉴定 |
2.1.2.2 香味的分级 |
2.1.2.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MBXN的香味遗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F_2代香味判别 |
3.1.2.2 统计分析 |
3.1.3 PCR验证 |
3.1.3.1 DNA的提取 |
3.1.3.2 引物 |
3.1.3.3 扩增反应体系与条件 |
3.1.3.4 扩增产物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2代香味判别结果 |
3.2.2 卡平方分析 |
3.2.3 扩增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MSX的香味遗传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香味鉴定 |
4.1.3 DNA的提取 |
4.1.4 SSR引物设计 |
4.1.5 扩增反应体系与条件 |
4.1.6 扩增产物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统计分析 |
4.2.1.1 MSX和镇084组合的F_2代分离 |
4.2.1.2 KDML105和镇084组合的F_2代分离 |
4.2.1.3 MSX和KDML105组合的F_2代分离 |
4.2.2 PCR验证结果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群体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总讨论 |
6.1 研究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
6.2 香稻香味遗传研究 |
6.3 我国香稻香味的育种利用 |
6.4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鉴99-38与国稻1号(论文提纲范文)
中鉴99-38 |
国稻1号 |
四、中鉴99-38与国稻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多年生稻品质性状[D]. 刘俊雄. 云南大学, 2020(08)
- [2]稻种资源部分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标记分型与相关性分析[D]. 邓雨萌.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3]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品种抗瘟性改良[D]. 向小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4]浙江种业发展的措施、成效与建议[J]. 郑有川. 中国种业, 2013(12)
- [5]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D]. 李军民.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6]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D]. 王晓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7]水稻香味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D]. 顾海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中鉴99-38与国稻1号[J]. 胡培松,曹立勇. 作物研究, 2004(04)
- [9]稻博会 为水稻产业带来什么[N]. 林菲. 农民日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