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河梁遗址出土第三枚玉猪龙(论文文献综述)
魏典[1](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发展迅速,文化消费市场升级,传统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急需进行内容与结构的调整。文化创意产品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一环。朝阳市红山文化蕴涵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一定文化传播价值和文创产业化价值。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进行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有利于推动朝阳市红山文化对外传播,是提高民众文化自信,提升朝阳市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整体概述红山文化传播价值,指出发展红山文创对红山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朝阳市红山文化产业现状,提出未来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的大致方向。其次,结合新媒体文化传播受众、内容、渠道特征,分别在朝阳市红山文创的开发与传播阶段阐述相关理论观点,结合优秀成功文创案例经验总结规律,提出开发与传播可行性思路。最后,根据红山文化受众需求及朝阳市目前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基于思路总结分别在开发与传播阶段尝试性地提出一些个人创新性实践策略。
张琬婷[2](2021)在《区域美术图像与审美教育研究 ——以辽西朝阳地区红山文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朝阳地区是红山文化发现的重要区域,主要以牛河梁遗址与东山嘴遗址群为代表。经考古学家证实,这两个地区留存的建筑、图像雕塑等其它文物,却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现。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图像的遗存,是考证、考点了解那一时期文明历程的具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朝阳地区学校教育而言,审美教育可将其作为学校特色教育实施。一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一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家乡历史的认识,从最小处着眼。利用朝阳这特殊区域的文化艺术现象,在学校美术教育实践课堂,借用美术图像的方式,宣传红山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鉴于经济发展、意识、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的关键因素,朝阳的美术教育与其它城市比较,相对落后。在教育中,学校偏向于学生考学与升学率上,这也是造成对美术教育不重视的主要原因。在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又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就创造和欣赏而言,审美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这种意识。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审美意识的训练,提升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培养人文主义情怀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能够从认知层面了解红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让他们懂得美、欣赏美并运用美。
袁晓雯[3](2020)在《巴林草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林草原指巴林右旗、巴林左旗两个地点。涉及到的史前文化有兴隆洼文化与红山文化,延续时间约3000年。兴隆洼文化玉器在该地区分为两个阶段,代表性玉器为玉玦,为研究我国玉器起源及“玦匕文化圈”提供了实物资料。该地区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属于中期、晚期两个时段,玉器数量及种类增多,尤其是动物类玉器,为研究史前时期的图腾崇拜提供了线索。在对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文化内涵分析中,涉及艺术、宗教及礼制三个方面。玉器的艺术内涵体现在纹饰、造型上。宗教内涵主要涉及到自然、图腾及祖先崇拜三个方面。勾云形玉器、玉箍形器的研究丰富了自然崇拜的内容。图腾崇拜主要体现于玉蚕、玉鸮、玉鱼等。祖先崇拜体现于人面形玉器。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对比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的对比,主要与凌家滩文化、大汶口文化进行对比。二是纵向的对比。巴林草原玉文化对商代玉器的影响,可佐证商文化的东北渊源说。
熊增珑[4](2020)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中国东北及东北亚考古学研究的研究视野来看,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资料,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都有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而聚落研究却一直很薄弱。同时,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作为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标杆作用是其他区域无法代替的。通过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系统研究,在全面整理各聚落遗址考古资料基础上,整合以往其他与之相关的调查、勘探、发掘资料,选择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工作,探讨了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社会形态与组织结构以及人地关系,推动中国文明起源及其相关课题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理论和实践支撑等。第二章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特征。目前,辽西地区还缺乏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从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及其山前冲积平原发现的聚落形态,已从更早阶段的洞穴形式转移到河流附近的平地。中期阶段,聚落分布、规模上有明显的扩大,聚落内房址、窖穴、窑址、墓葬、祭祀遗迹丰富,并各功能区有明确的划分,如查海遗址中心墓地和祭祀遗迹,盆瓦窑遗址临河台地边缘的烧窑区。聚落分环壕聚落和无环壕聚落,也存在像白音长汗那样的双体环壕聚落。但这一阶段的环壕深度较浅、宽度较窄,防御的功能不明显,可能是有用来界定聚落范围的功效。聚落是在较短时间内规划完成,使用时间较上一阶段的聚落较长。聚落之间的地位平等,存在着某种亲密关系,很可能存在着劳动分工。房址面积有大有小,并不代表聚落内人群存在分化的现象。第三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这一时期聚落发现的较多,通过分析赵宝沟文化聚落、富河文化聚落、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的聚落遗址材料,结合在教来河流域、半支箭河流域调查结果,对大凌河中上游第二牤牛河流域新调查的58处聚落材料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就发现的聚落遗址材料进行了梳理。这一阶段聚落构成复杂,有居住址、环壕、窑址、祭祀遗址、墓地等,聚落选址上更有规律,多选择在河流两岸的山半坡位置、平缓的山梁梁顶、河流岸边顶部较为开阔平坦的山丘顶部。分布规律是南北流向河流西岸密度高,东岸密度小。东西流向河流北岸密度高,南岸密度低。如在建平县北部老哈河右岸红山文化遗址分布非常密集。通过比较,当时聚落面积出现了较大差异,大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少,小面积的聚落遗址数量多,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式结构和圆形结构。同时,还探讨了该阶段的聚落与社会、生业系统和手工业与贸易情况。这一时期,辽西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是制陶业,出现了作坊,其生产的陶器用于满足不同遗址内人们的需求,按此推理,当时陶器应该是贸易的一部分。根据遗址内出土的骨器,说明制骨业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手工业。石器制造业是当时较重要和易操作的手工业。在富河文化的东山湾遗址地表散布许多半成品和成品石器,以及大量石片和石渣分析,应该是一处石器制造场。玉器的制作工艺不断成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第四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的分化。这一阶段聚落与经济发展的态势较前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这两个地区较前一时期聚落点的数目有了成倍的增加,在个别县区增加的数目甚至达到四五倍之多。聚落数量增长的原因大概出自很多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原因应当是人口有所增加和聚落社群的居住形式开始发生分化。这一时期普通的聚落中基本的社群单位则是小一些的群体,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这样的社群在聚落中的居住单位多是一些成排的房屋组成,但是墓地的分布目前还不清楚。大凌河流域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积石冢墓地,规模小的面积大约1500平方米左右,规模大的如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面积达到上万平方米。尤其是第1地点出现的建筑址群,已具备城的规模。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也多种门类,主要包括制陶、制骨、石器、制玉及各种高水平技艺,如泥塑、石雕人像、建筑等。其中有的是本地区传统的手工业门类,如制陶、制玉等。第五章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衰落。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辽西地区各流域聚落发现普遍都较少,目前确定的聚落遗址寥寥无几,大多数只是调查的资料,墓地的材料相对丰富。这一时期,各种文化因素在此汇聚,反映出各种文化扩展对本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环境考古证据显示,在距今5千年前后出现的全新世大暖期期间最强的降温事件,持续时间在1千年左右,这一阶段气候变干,新一次沙漠化到来,风沙活动增强,气温下降,对渔猎经济和农业经济打击较大,尤其是燕山以北丘陵地带的经济打击更大,迫使该地区居民向南迁徙,这是造成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探讨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通过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内的元素来看,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宗教和祭祀活动在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精神文化一直在超前发展。在此过程中,社会整合力和社会秩序进一步形成,辽西地区文明化道路呈现平和发展状态。第七章为结语。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田昊[5](2019)在《虚拟现实语境下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研究》文中指出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作为承载、宣扬红山文化的重要场所,遗址中的遗迹是其传递文化内容的主要表现载体,而受制于遗迹的不可移动性、不可复原性以及展示体量庞大等特性导致多种科技手段无法介入,对遗址历史内容的活化、演绎无法展开,减弱了遗址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性。本文旨在研究将活化设计中的叙事性手段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以科技融合艺术的形式表达为观者模拟、还原更为真实、有趣的历史情境体验,在拓展牛河梁遗址历史内容和形式表现的同时,也提升了观者感受文化的真实感和历史带入感。本文主要采用对比、调查等方法论证叙事性的表达方式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活化牛河梁遗址文化的可行性及意义。叙事可以展开遗址文物背后被折叠、压扁的历史内容和事件发生,为观者呈现丰富、生动的历史演绎,再结合虚拟现实沉浸、真实、交互的技术特性通过UE4引擎对红山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行动画编辑和历史情境的搭建并设置拾取的交互发生,使观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亲历”当时的历史情景,观看红山人搭建房屋、祈福的相关活动并拾取场景中的物品,可触碰式的交互行为的发生使之体会历史的感觉更具有真实感。以虚拟现实辅助叙事既是牛河梁遗址活化设计的核心也是创新点。牛河梁遗址需要此种活化方式将红山故事进行合理的情境模拟复原,在完整表达遗址文物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可提升观者的游览体验感,为高效传递红山文化提供了助力。
张珅[6](2018)在《牛河梁遗址晚期遗存若干专题研究》文中指出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晚期最着名的遗址。该遗址的晚期遗存,是探究中国史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牛河梁遗址晚期遗存所体现的建筑思想、动物类玉器和墓葬三个方面入手,对“牛河梁遗址已经具备原始文明古国的基本要素”这一论断做出具体探讨。牛河梁遗址的建筑思想反映了后世易学的渊源。空间布局符合伏羲先天八卦图,反映了易学阴阳交易观和易学阴阳分判观。“庙、坛、冢”是牛河梁遗址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神庙反映了《归藏易》尚阴观;三环石坛反映了易学天人观;墓葬的择中而建,体现了易学尚中观。动物类玉器体现了红山文化晚期先民的原始崇拜。以猪为题材的玉器体现了北斗崇拜,鸟、鹰类玉器体现了太阳崇拜,玉贝、玉鳖体现了生殖崇拜,玉龟、玉蝉和玉蚕体现了生命崇拜。墓葬反映了牛河梁遗址特殊的墓葬制度和当时社会的深刻变革。墓葬制度主要有三:“惟玉为葬”、二次葬和复杂且有规律的墓葬结构。同时,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变革有:社会分工的产生、等级观念浓厚、祭祀权的垄断。
崔岩勤[7](2017)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动物形玉器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牛河梁遗址是目前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玉器最多的一个遗址。其中,在该遗址发掘出土的以动物为题材琢制的玉器,题材丰富,造型独特,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牛河梁遗址动物形玉器的出土状况、题材、种类及造型、工艺、文化内涵等进行分析探讨。
刘国祥[8](2015)在《红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后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着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化主体分布范围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其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本文系统梳理红山文化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材料,对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类型与分期、聚落布局特征、埋葬习俗、祭祀遗存、经济形态、原始宗教信仰、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与等级制度确立、与本地区及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确认红山文化晚期晚段,距今5300—5000年左右,以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阶段的埋葬和祭祀遗存、兴隆沟、那斯台、哈民忙哈等不同规模的聚落遗存为代表,辽西地区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红山文明最终形成,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红山文化历时1500余年,分为早、中、晚三期,每一期中又可分出早、晚两段。早期阶段,距今6500—6000年左右,代表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遗址数量偏少,早期早段的文化面貌更多地体现出对本地区文化传统的延续;早期晚段,吸纳中原地区文化因素,彩陶开始出现,文化面貌发生变化,红山文化在辽西地区正式形成。中期阶段,距今6000—5500年左右,代表红山文化全面发展阶段,开创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繁荣期。遗址数量增多,分布密集,人口迅猛增长,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中型次中心聚落、普通小型聚落,组群分布特点显着。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同一聚落内部出现不同等级的社区,社会分层加剧。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陶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彩陶纹样日渐丰富,出现了成组分布的陶窑址。石器的加工和制作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以石耜为主的掘土工具的改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双孔石刀作为主要的谷物收割工具开始大量出现,从而完善了辽西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谷物种植、收割和加工的配套农具,也由此确立了农业经济在红山文化中期以后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应看到,红山文化时期的渔猎经济依旧十分发达,红山文化中期开始流行的三角形平底、凹底石镞,代表了辽西地区细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水平。祖先崇拜观念盛行,以小型陶塑人像和人头像居多,女性特征突出。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传统得以延续,玉雕工艺技术显着提高,造型独特的C形玉龙出现,崇龙礼俗形成。晚期阶段,距今5500—5000年左右,红山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期,社会内部发生重大变革,晚期晚段,红山文明形成。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聚落出现,聚落内部出现高等级社区,社会分层更加明显,出现特权阶层及一人独尊的王者式人物。牛河梁遗址主体分布范围50平方公里,统一规划,布局有序,建筑宏伟,出现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标志性建筑。制陶业高度发达,除日用陶器外,还出现了数量可观的专属祭祀用陶器。积石冢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等级制度确立。玉器成为最主要的随葬品,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死后用来随葬,成为墓主人生前社会等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和标志物,形成了具有惟一性的玉礼制系统。玉雕工艺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一批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具有明确专属功能的器类。祖先崇拜、天地崇拜、以崇龙为主线的动物崇拜成为红山文化先民的共同信仰。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为红山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也扩大了红山文明的影响力。红山文明形成于红山文化晚期晚段,距今约5300—5000年,辽西地区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
国利文[9](2014)在《从红山玉器看先民的原始崇拜》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处于辽河流域的红山玉器因其造型的独特性、雕刻工艺的高超性、以及特有的用玉制度而闻名于世。可以看出,红山玉器远远不只是简单的装饰品或者是随葬品,而是有着宗教意义的原始崇拜的体现。笔者先对红山玉器进行分类与分期,以便能更好地了解红山先民的原始崇拜,后得出红山先民对美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动物的崇拜、对圆形的崇拜、对水的崇拜和对生殖崇拜的观点。对一些特殊造型的红山玉器也做了论述,这些玉器当然也是红山先民原始崇拜的体现。
周晓晶[10](2014)在《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红山文化的玉器,重点是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同时包括其他地点出土的玉器、有明确地点的采集与征集玉器及后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主要的收获和认识如下:在前人对红山文化的分期研究和本文对355件玉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型的分布地域和出土墓葬的地层早晚,进行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期与分区研究。共分为五期,第一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玉器的器型种类较少,只有玦、斧等;第二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下层阶段,出现了斜口筒形器、璧、连璧、不规则刃边形器、镯及圆雕小动物,在器型种类和做工方面,都体现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基本特征,是红山文化玉器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第三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上层积石冢阶段中N2Z1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二期中流行的Aa和Ab型斜口筒形器、Aa型的璧在本期消失,第二期中已经出现的Ba和Bb型斜口筒形器、Ba型璧、双连璧、不规则刃边形器、镯继续流行,新出现了Ba和Bb型勾云形器、B型带齿兽面形器、双兽(鸮)首饰、兽面形器、龙凤佩等抽象造型类玉器及绿松石几何形耳坠;第四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上层积石冢阶段中N2Z1的第三层,新出现的器型种类有Ca和Cb型斜口筒形器、Ab型玦形玉猪龙、Bb型玦形玉猪龙、Bc型勾云形器及大型玉凤、玉人等;第五期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上层积石冢阶段中N2Z1的第四层,除了以前流行的璧和镯,新出现的器型种类只有三孔梳背饰、棒锥形器等。文中分析了每期新出现与消失的玉器器型种类,还归纳了玦、斜口筒形器、璧、勾云形器等几种流行时间较长的器型的发展演变规律。把红山文化玉器分为赤峰和朝阳二区,归纳各区玉器的主要特点。在分期与分期研究之后,还通过对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购的11件玉器的剖析,检验本文分期与分区研究成果在传世红山文化玉器鉴定中的实践意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并不是单纯的实用器,而是承载精神内容的艺术品,玉器在墓中随葬时所摆放的位置不一定能够全面反映其功能。因此,本文在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功能时,从与祭祀相关的出土环境、出土于二次葬的玉器发生质地的次生变化以及典型玉器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虽然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之间相隔有赵宝沟文化,但它们的原始宗教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用以表现思想观念的物质载体不同。兴隆洼文化以玉器为主要载体,而赵宝沟文化是以陶器上的刻纹来作为主要载体,红山文化继承了兴隆洼文化以玉器为思想观念载体的文化传统,因此在玉器的面貌上也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在红山文化以北的北部地区,除了吉林、黑龙江两省,还包括呼伦贝尔的哈克文化、通辽地区的哈民忙哈文化和南宝力皋吐类型,它们都是以内外边缘呈刃状的Aa型璧和不规则形状的刃边器为主要玉器种类,因此本文将它们划归为东北地区中的北方地区。从时间上看,刃边玉器在这一地区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出现的时间早于红山文化晚期,而消失的时间晚于红山文化晚期,因此红山文化的这类玉器是受北方地区影响的结果,而哈民忙哈文化和南宝力皋吐类型并不是受红山文化的影响。本文还关注了红山文化玉器与大致同时期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玉器的关系及对商代玉器的影响等问题。
二、牛河梁遗址出土第三枚玉猪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河梁遗址出土第三枚玉猪龙(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红山文化内涵及传播价值的研究 |
(二)基于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以文创形式进行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调查问卷法 |
(四)实地调查法 |
第一章 朝阳市红山文化文创价值及现状概述 |
第一节 朝阳市红山文化内涵及传播价值 |
一、玉葬礼制与“崇龙尚玉”文化价值 |
二、自然生育崇拜与乡土情结情感价值 |
三、造型纹样与简约设计艺术价值 |
第二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概念界定及意义 |
一、朝阳市红山文创的概念界定 |
二、朝阳市发展红山文创的意义 |
第三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现状及方向 |
一、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现状 |
二、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研究 |
第一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思路分析 |
一、结合分众化特征确定目标受众 |
二、结合传播符号文本提炼文创元素 |
三、结合受众审美需求进行元素整合 |
第二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策略建议 |
一、红山文创受众需求问卷调查 |
二、建立文创视觉符号识别系统 |
三、迎合多元社会需求开发文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传播研究 |
第一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传播思路分析 |
一、结合碎片化特征进行内容调整 |
二、结合社交性及媒介融合选择渠道 |
第二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传播策略建议 |
一、搭建线下多元传播场景 |
二、打通线上新媒体整合传播 |
三、依托政府公共文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区域美术图像与审美教育研究 ——以辽西朝阳地区红山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于区域性美术图像 |
一、区域性 |
(一)辽西地区文化 |
(二)朝阳地区红山文化 |
二、牛河梁遗址与东山嘴遗址美术图像——建筑 |
(一)牛河梁遗址与东山嘴遗址 |
(二)遗址布局 |
(三)坛庙冢功能分析 |
三、红山文化图像的意义 |
(一)女性的觉醒 |
(二)民族性的觉醒 |
第三章 朝阳地区红山文化的审美教育 |
一、审美教育 |
二、红山文化的审美教育 |
第四章 朝阳地区红山文化教育现状分析及实施方案 |
一、调查报告结果 |
二、教育现状分析 |
三、具体实施方案 |
(一)博物馆 |
(二)学校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巴林草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考古发现 |
第一节 巴林右旗发现的史前玉器 |
第二节 巴林左旗发现的史前玉器 |
第二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概述 |
第一节 兴隆洼文化玉器 |
一、兴隆洼文化早期 |
二、兴隆洼文化晚期 |
第二节 红山文化玉器 |
一、红山文化中期 |
二、红山文化晚期 |
第三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玉器所反映的艺术内涵 |
一、造型 |
二、纹饰 |
三、风格 |
第二节 玉器所反映的宗教内涵 |
一、自然崇拜 |
二、图腾崇拜 |
三、祖先崇拜 |
第三节 玉器所反映的礼制内涵 |
一、玉礼器的功能认定 |
二、玉器数量与玉礼制 |
三、玉器质量与玉礼制 |
四、玉器的非生活实用性 |
第四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与凌家滩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
一、与凌家滩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
二、与大汶口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
三、三种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与商代玉器的比较研究 |
一、玉龙 |
二、勾形玉器 |
三、其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建立与聚落考古研究概况 |
二、时代划分、文化编年与聚落的变迁 |
三、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
四、研究综述及选题理由 |
五、理论和实践支撑 |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的特征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聚落 |
一、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确认 |
二、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概况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 |
一、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的分期 |
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概况及特征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环境、经济与聚落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的繁荣 |
第一节 赵宝沟文化的聚落 |
第二节 富河文化聚落 |
第三节 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 |
一、已发掘的重要聚落 |
二、经调查发现的聚落分布情况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与聚落的繁荣 |
一、各区域的聚落与社会 |
二、区域经济之一----生业系统 |
三、区域经济之二---手工业和贸易 |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聚落的分化 |
第一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 |
第二节 辽西地区区域系统性调查研究聚落的实践 |
第三节 其他重要聚落遗址 |
第四节 区域文明的曙光 |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衰落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的分布及其概况 |
第二节 有关问题的讨论 |
第五章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
第一节 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 |
第二节 礼制的萌芽与发展 |
第三节 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起源 |
一、社会复杂化 |
二、精神文化超前发展 |
三、文明起源的模式 |
结语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5)虚拟现实语境下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章 科技与艺术视角下遗址博物馆的活化应用分析 |
2.1 当前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及特性分析 |
2.1.1 遗址博物馆现状分析 |
2.1.2 遗址博物馆特性分析 |
2.1.3 遗址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
2.2 科技手段与艺术结合在遗址博物馆的活化案例分析 |
2.2.1 屏幕互动——探索金沙遗址内涵 |
2.2.2 三维动画——演绎古蜀文明发展 |
2.2.3 全息成像——还原石器磨制过程 |
2.3 科技与艺术视角下的遗址博物馆活化需求分析 |
2.3.1 文物展示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 |
2.3.2 多种形式的科技应用体验 |
2.3.3 遗址及文物历史内容的拓展活化 |
2.4 活化设计对遗址博物馆的意义 |
2.4.1 演绎遗址文化的方式及手段 |
2.4.2 遗址博物馆文化体验多样化的需求 |
2.4.3 遗址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遗址博物馆中活化手段的应用分析 |
3.1 遗址博物馆中的活化手段分析 |
3.1.1 活化设计的含义 |
3.1.2 活化设计的手段及特征 |
3.1.3 活化设计中的叙事创新手段 |
3.2 当前遗址博物馆中表达方式的应用 |
3.2.1 文字信息的表述方式 |
3.2.2 语音导引的表述方式 |
3.2.3 多媒体技术的叙述方式 |
3.2.4 叙事表达对演绎遗址博物馆故事内容的优势 |
3.3 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表达分析 |
3.3.1 虚拟现实的技术特性分析 |
3.3.2 虚拟现实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叙事表达 |
3.4 虚拟现实对遗址博物馆叙事表达的优势分析 |
3.4.1 拓展文物的历史内容及形式表现 |
3.4.2 模拟叙事情境的真实感 |
3.4.3 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叙事性表达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中的应用探究 |
4.1 叙事性表达的含义及特征 |
4.1.1 叙事性表达的含义 |
4.1.2 叙事性表达的特征 |
4.2 叙事性表达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中的成因分析 |
4.2.1 静态展陈模式压缩文物历史内容 |
4.2.2 遗址点间的文化连接性较弱 |
4.2.3 传统展示无法有效展开叙事发生 |
4.2.4 遗址缺乏对文化价值的引导 |
4.3 叙事性表达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中的优势分析 |
4.3.1 拓展遗址及文物的内容表达 |
4.3.2 连接起遗址间的文化断带 |
4.3.3 构建牛河梁遗址完整的文化体系 |
4.3.4 引导观者对遗址内涵的探索 |
4.4 叙事性表达对展现牛河梁遗址文化的意义 |
4.5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设计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现实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中的活化设计实践 |
5.1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设计的方法 |
5.1.1 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关联性 |
5.1.2 架构牛河梁遗址文化完整的故事框架 |
5.1.3 文化特性结合技术优势的新体验 |
5.2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的活化设计实践 |
5.2.1 设计思路及活化内容 |
5.2.2 场景搭建及模型制作 |
5.2.3 UMG及交互行为的设计 |
5.3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6)牛河梁遗址晚期遗存若干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文献综述 |
写作目的与意义 |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一、牛河梁遗址建筑思想与易学 |
(一) 空间布局与易学 |
1. S形曲线与伏羲先天八卦图 |
2. 方丘、圜丘与易学阴阳交易观 |
3. 5号地点与易学阴阳分判观 |
(二) “庙、坛、冢”与易学 |
1. 女神庙与《归藏易》尚阴观 |
2. 三环石坛与易学天人观 |
3. 16号地点4号墓与易学尚中观 |
二、牛河梁遗址动物类玉器所见先民信仰 |
(一) 猪类玉器与北斗崇拜 |
1. 玉猪龙与北斗崇拜 |
2. 兽面玉牌饰与北斗崇拜 |
3. 双首玉梳背与北斗崇拜 |
(二) 鸟、鹰类玉器与太阳崇拜 |
1. 玉鹄、玉鸟与太阳崇拜 |
2. 玉鸮与太阳崇拜 |
(三) 玉贝、玉鳖与生殖崇拜 |
1. 玉贝与生殖崇拜 |
2. 玉鳖与生殖崇拜 |
(四) 玉龟、玉蝉、玉蚕与生命崇拜 |
1. 玉龟与生命崇拜 |
2. 玉蝉、玉蚕与生命崇拜 |
三、牛河梁遗址晚期墓葬探究 |
(一) 晚期墓葬分类 |
(二) 晚期墓葬制度分析 |
1. “惟玉为葬” |
2. 二次葬 |
3. 复杂且有规律的结构 |
(三) 晚期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变革 |
1. 社会分工 |
2. 等级观念产生 |
3. 祭祀权的垄断 |
结语 |
附录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动物形玉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河梁遗址动物形玉器的出土状况 |
二、牛河梁遗址动物形玉器的造型 |
三、牛河梁遗址动物形玉器的工艺 |
四、牛河梁遗址动物形玉器题材来源及文化内涵 |
(8)红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辽西地区自然环境与区位优势 |
一、自然环境 |
二、区位优势 |
第二节 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 |
一、1949 年以前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二、1950—1980 年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三、1981—2000 年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四、2001 至今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红山文化分期、年代与类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回顾 |
一、关于红山文化分期的主要学术观点 |
二、关于红山文化类型划分的主要学术观点 |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
一、关于红山文化分期的主要学术依据 |
二、红山文化早、中、晚三期及各期特征 |
第三节 类型划分 |
一、魏家窝铺类型 |
二、牛河梁—兴隆沟类型 |
三、哈民忙哈类型 |
四、那斯台类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红山文化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聚落考古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教来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聚落研究 |
一、概述 |
二、红山文化聚落分组、分级及详述 |
三、红山文化聚落分布规律探讨 |
第三节 少郎河中游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研究 |
一、概述 |
二、红山文化聚落分级及详述 |
三、红山文化聚落分布规律探讨 |
第四节 半支箭河中游地区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研究 |
一、概述 |
二、红山文化聚落分级及详述 |
三、红山文化聚落分布规律探讨 |
第五节小结 |
第四章 红山文化典型遗址发掘与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红山文化房屋形制与聚落布局研究 |
一、魏家窝铺聚落分析 |
二、哈民忙哈聚落分析 |
三、西台聚落分析 |
四、白音长汗聚落分析 |
五、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聚落分析 |
六、友好村二道梁聚落分析 |
七、老牛槽沟聚落分析 |
八、哈喇海沟聚落分析 |
九、小东山聚落分析 |
十、红山文化其它聚落遗址 |
十一、小结 |
第三节 红山文化墓葬与祭祀遗存研究 |
一、概述 |
二、喀左东山嘴祭祀遗存分析 |
三、牛河梁遗址不同地点坛、庙、冢分析 |
四、胡头沟墓葬遗存 |
五、草帽山积石冢遗存 |
六、田家沟西梁头积石冢遗存 |
七、南台子墓葬遗存 |
八、友好村墓葬遗存 |
九、哈民忙哈墓葬遗存 |
十、白音长汗墓葬遗存 |
第四节 小结 |
一、红山文化社会结构探讨 |
二、红山文化社会性质探讨 |
第五章 红山文化出土遗物研究 |
第一节 陶器研究 |
一、陶器种类 |
二、制作方法 |
三、施纹工艺 |
四、陶窑址与烧陶工艺 |
五、小结 |
第二节 玉器研究 |
一、概述 |
二、玉器种类 |
三、牛河梁玉器随葬状况分析 |
四、玉器使用功能探讨 |
五、玉雕工艺技术分析 |
六、玉料来源 |
第三节 石器研究 |
一、石器种类 |
二、加工方法 |
三、使用功能 |
第四节 陶塑、泥塑与石雕人像研究 |
一、陶塑人像 |
二、泥塑人像 |
三、石雕人像 |
第六章 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古环境因素 |
第三节 农业经济因素 |
一、农业生产传统 |
二、农业生产工具 |
三、植物考古收获 |
第四节 渔猎经济因素 |
一、骨、石质渔猎工具 |
二、动物骨骼、鱼骨、蚌壳等研究 |
三、小结 |
第七章 红山文化原始宗教信仰与祭祀体系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祖先崇拜 |
第三节 动物崇拜 |
第四节 天地崇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红山文化与本地区及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探讨 |
第一节 红山文化与本地区其它考古学文化关系探讨 |
一、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关系 |
二、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关系 |
三、红山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关系 |
四、红山文化与小河沿文化关系 |
五、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关系 |
第二节 红山文化与相关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探讨 |
一、红山文化与黄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
二、红山文化与东北其它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
三、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从红山玉器看先民的原始崇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红山文化玉器概说 |
二、红山玉器分类与分期 |
2.1 功能和用途分类 |
2.2 依据造型、结构分类 |
2.3 考古类型学分类 |
2.4 笔者的分类 |
2.5 红山玉器分期 |
三、玉器反映先民原始崇拜 |
3.1 对美的崇拜(爱美之心) |
3.2 祖先崇拜 |
3.3 动物崇拜 |
3.4 圆形崇拜 |
3.5 水崇拜 |
3.6 生殖崇拜 |
四、从特殊玉器看原始崇拜 |
4.1 玉龙 |
4.1.1 玉猪龙(玉玦) |
4.1.2 C型玉龙 |
4.2 勾云形玉佩 |
4.3 箍形玉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红山文化玉器的发现与研究简史 |
一 红山文化玉器的发现简史 |
二 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简史 |
三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已取得的认识 |
四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红山文化玉器的资料梳理及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一 墓葬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
二 遗址和地层中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
三 有采集与征集地点的红山文化玉器 |
四 后世遗址中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
第二节 红山文化玉器的类型分析 |
一 几何造型类玉器 |
二 肖生造型类玉器 |
三 抽象造型类玉器 |
四 其它造型玉器及玉料等 |
第三章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期 |
第一节 红山文化玉器分期研究的背景 |
一 红山文化玉器分期的特殊性及本文的分期方法 |
二 红山文化分期研究成果的回顾 |
第二节 牛河梁遗址出土玉器墓葬的相对年代 |
一 牛河梁遗址中具有层位关系的三个地点 |
二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N2Z1)的四个层位 |
第三节 红山文化不同阶段墓葬中出土的玉器 |
一 红山文化早期墓葬出土的玉器 |
二 牛河梁下层积石冢至上层积石冢早段出土的玉器 |
三 牛河梁上层积石冢 N2Z1 第一层墓葬及其中出土的玉器 |
四 牛河梁上层积石冢 N2Z1 第二层及相当于该层墓葬出土的玉器 |
五 牛河梁上层积石冢 N2Z1 第三层及相当于该层墓葬出土的玉器 |
六 牛河梁上层积石冢 N2Z1 第四层及相当于该层墓葬出土的玉器 |
七 牛河梁墓葬出土玉器的相对年代小结 |
第四节 辽宁地区其他红山文化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一 阜新胡头沟出土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二 东山嘴出土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三 牛河梁地层单位中出土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四 辽宁其他地点发现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第五节 对赤峰地区发现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一 那斯台出土部分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二 赤峰地区其他玉器的相对年代分析 |
三 赤峰地区发现玉器的相对年代小结 |
第六节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期 |
一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期 |
二 红山文化各期玉器的主要特征 |
三 几种典型玉器的演变特点 |
第四章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区 |
第一节 红山文化玉器分区研究的背景 |
一 红山文化分区研究成果的回顾 |
二 本文的红山文化玉器分区方法 |
第二节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区 |
一 基于玉器种类和类型差别的分区 |
二 不同期别玉器的地区分布特点 |
三 红山文化各区玉器的特征 |
第三节 分区与分期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五章 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功能 |
第一节 红山文化玉器与祭祀相关的出土环境 |
一 牛河梁遗址 |
二 草帽山遗址 |
三 东山嘴与胡头沟遗址 |
第二节 从萨满教看红山文化玉器 |
第三节 二次葬墓中随葬的白化玉器与祭祀仪式有关 |
第四节 几种典型玉器在墓中的位置及其功能 |
一 斜口筒形器 |
二 璧 |
三 镯 |
第六章 红山文化玉器与其它考古学文化玉器的关系 |
第一节 红山文化玉器与本地区其他考古学文化玉器的关系 |
一 从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始宗教传统 |
二 红山文化玉器与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关系 |
三 红山文化玉器与赵宝沟文化玉器的关系 |
四 红山文化玉器与小河沿文化玉器的关系 |
五 红山文化玉器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的关系 |
第二节 红山文化玉器与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关系 |
一 红山文化玉器与吉林、黑龙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关系 |
二 红山文化玉器与哈克文化玉器的关系 |
三 红山文化玉器与哈民忙哈、南宝力皋吐玉器的关系 |
第三节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关系 |
第四节 红山文化玉器与其它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关系 |
一 红山文化玉器与大汶口文化玉器的关系 |
二 红山文化玉器与凌家滩文化及良渚文化玉器的关系 |
第五节 红山文化玉器对商代玉器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墓葬中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
附表二 遗址和地层中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
附表三 采集与征集的红山文化玉器 |
附表四 后世遗址中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
附表五 红山文化玉器数量统计表 |
附表六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分类统计表 |
附表七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期 |
附表八 红山文化玉器的分区 |
附表九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白色沁玉器统计表 |
附表十 其他红山文化白色沁玉器统计表 |
附表一一 牛河梁墓葬中斜口筒形器出土位置统计表 |
附表一二 牛河梁墓葬中璧出土位置统计表 |
附表一三 牛河梁墓葬中镯出土位置统计表 |
附表一四 吉林黑龙江地区年代明确的出土玉器地点 |
附图 |
彩图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牛河梁遗址出土第三枚玉猪龙(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D]. 魏典.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区域美术图像与审美教育研究 ——以辽西朝阳地区红山文化为例[D]. 张琬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3]巴林草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D]. 袁晓雯.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研究[D]. 熊增珑. 吉林大学, 2020(08)
- [5]虚拟现实语境下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活化研究[D]. 田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牛河梁遗址晚期遗存若干专题研究[D]. 张珅.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7]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动物形玉器探析[J]. 崔岩勤.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8]红山文化研究[D]. 刘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9]从红山玉器看先民的原始崇拜[D]. 国利文. 内蒙古大学, 2014(04)
- [10]红山文化玉器研究[D]. 周晓晶. 吉林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