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伴性模糊检索的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韩苹[1](2021)在《基于IVHFS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高效地获取更接近人们需求的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一般文本信息检索内容不同,数学表达式表达形式多样、语法语义变换丰富的特点给基于数学表达式的检索及其结果排序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此,如何利用数学表达式复杂结构和语法语义特性,实现基于数学表达式的科技文献检索,对于提高信息检索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学表达式特点的分析与归纳,提出一种基于IVHFS(Interval Valued Hesitation Fuzzy Sets,区间值犹豫模糊集)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方法。利用区间值与犹豫模糊集在完整保留属性信息,实现多属性决策方面的优势,改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的性能。首先,通过对数学表达式符号、结构、语法、语义特征的分析与归纳,确定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的排序属性;然后,建立数学表达式子式空间结构属性、运算符关联属性以及运算数关联属性等数学表达式排序指标的区间值犹豫模糊元素,并进而构造数学检索结果表达式与数学查询表达式的区间值犹豫模糊集合;最后,采用IVHFS相似性测度计算数学查询表达式与数学检索结果表达式的相似度,按照相似度得到数学表达式排序的最终结果。采用公共数据集NTCIR-12_MathIR_Wikipedia_Corpus的31,742个文档中所含528,188个La Te X格式数学表达式为实验数据集,对本文方法进行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实验,其平均排序合理指标为0.7812,表明基于IVHFS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评价方法在进行数学表达式属性信息评估时所存在的片面性问题,具有较高的排序效率和合理性。
徐以聪[2](2020)在《基于犹豫模糊权重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表达式特有的多种数学符号排列组合而成的空间层次结构,成为其区别于普通文本的重要标志,使数学表达式检索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的难点,亟待研发能够良好适应数学表达式特征的检索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数学表达式特征的分析与归纳,对数学表达式检索模型的特征提取、索引构建以及匹配和排序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运算符特征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方法,并对其加以扩展,利用犹豫模糊集在解决多属性、多隶属度分类问题上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犹豫模糊权重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模型。首先,提取数学表达式的子式结构,构建子式特征码;然后,对数学表达式子式的长度、运算符数目、子式所在层次进行综合犹豫模糊隶属度评估,为各子式分配犹豫模糊权重值并将其加入倒排索引,在检索时对目标表达式做相同解析处理;最后,通过权重值累加的方式计算犹豫模糊相似度得分,并将检索结果有序输出,实现数学表达式检索。在从数学信息检索领域公共数据集中得到的31742篇科技文档与519588个LaTeX数学表达式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方法的检索时间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排序合理性指标最大值为0.811,表明本文基于犹豫模糊权重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模型能够较合理地检索数学表达式。
李永丹[3](2019)在《面向模糊语义和多相似度的简答题评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简答题作为测评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主观题类型之一,是试卷的重要题型。在中小学考试中,评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一位教师要负责多个班级的阅卷工作,这给简答题评分的效率和公平性带来了挑战。而简答题自动评分方式,在客观公平性、高效快捷性、反馈及时性、分析智能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现有的简答题自动评分方法多数只注重单一相似度特征,而且对于多义词和上下文关联等语义特征提取,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研究面向模糊语义特征和多相似度的评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简答题分数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运用算法进行简答题自动评分,是一个研究难点。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神经网络表现出对文本上下文关系和词义提取的优势,这给自动评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根据简答题评分规则,深入研究文本相似度特征、语义特征、浅层特征与分值的关系。运用新型神经网络结构抽取文本模糊语义特征,结合传统方法抽取文本浅层特征,引入文本检索概率算法,分别计算语义特征相似度、浅层特征相似度、检索概率相似度,使用融合方式构建出简答题自动评分模型,有效提高简答题自动评分的准确性和普适性。第一,根据评分规则,借鉴现有多种评分系统和模型,对简答题标准答案和学生答案进行抽象和属性提取,提炼出评分指标和关键特征,为后续模型构建提供基础依据。第二,针对已有自动评分方法中特征抽取局限性问题,参照评分指标,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抽取词义、上下文关系等语义特征,生成句向量,进而组合成篇章张量,并计算语义相似度。第三,使用改进的传统方法抽取浅层文本特征,计算浅层特征相似度。引入文本检索概率算法,计算检索概率相似度。融合深度学习方法和传统方法,构建评分模型。综合语义特征和相似度进行评分。使用中文、英文的两个中小学简答题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模糊语义特征和浅层特征相似度、深层语义相似度、检索概率相似度的评分方法,采用新型双向神经网络和遮蔽语言模型训练句向量,可获得更好的语义特征表示;采用语义特征和相似度特征结合的方式,可获得更高的评分准确性和更好的模型普适性。在中小学考试应用中,评分准确性和通用性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曹磊[4](2018)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关于数控机床故障类型及诊断的研究由来已久,由于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子、液压等技术于一体的多元系统,所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任何一个部分出现了故障,都会对机床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而通常故障部件都有若干表象,且每一种部件的组成也很复杂,其类型、功能与原理也各有不同。传统的维修诊断工作是基于人工的,出于对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在实际的生产运行中不可能完全由维修专家完成维修作业。故以故障诊断技术为核心,开发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能让非专家的维修人员完成专家维修人员的工作,从而迅速处理机床故障,及时恢复生产的正常运转,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及技术革新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南京齿轮责任有限公司所采用的数控机床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故障类型和诊断技术,着眼于数控机床需求开展分析,提出以案例库的知识获取技术作为本文的技术、理论基础。对数控机床的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故障树,为后续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建立学理支撑。系统开发完毕后,对两类机床的故障诊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达到故障判定和精确定位的效果。本系统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探究本文案例库技术的本质所在,基于特定数控机床所对应的适用领域,构建并完善数控机床故障的案例库,以备后续诊断用。本文的技术选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在进行故障判定和监测时,提升了查询速度与判断精度。从软件开发技术视角出发,经过认真比选,确定了以VisualC++、MFC两类技术作为本文的研发工具,在应用ADO连接的同时,基于性能考虑,构建故障树的ACCESS案例库,因而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后续的故障诊断实验验证了本研究开发的系统在实际故障诊断中的可行性、实用性、准确性。
赵红卫[5](2018)在《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自然延伸和必然要求。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广泛共识和普遍实践。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等先后颁布实施,为我国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基本的法制基础。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属性、财不露白的保密文化、会计方法的技术壁垒,财务信息集经济性、隐私性和专业性于一体,使财务信息公开成为高校信息公开中的焦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尤以财务信息公开为甚,影响了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体推进,影响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两个“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对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进行专题研究,既很重要,又很迫切,具有鲜明的法制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基础、制度源流、现状考察三个维度,从公共物品到信息市场两个视阈,沿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制度源流——>实践现状——>比较分析——>基础信息公开——>信息产品市场”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研究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建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系统模型和知情权利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并从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公共物品到高校财务信息产品市场两个视阈的转换和推进,尝试构建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的理论逻辑。此外,通过梳理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制度演进,介绍美、英、加、澳四国信息公开的立法进程,阐明财务信息公开是信息公开立法和会计准则制度的双重遵循,是“信息公开”的普遍性与“财务信息”特殊性的统一。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截止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校名单,本研究选择817所国内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包括:全部中央直属高校118所、全部成人高校284所、全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7所,以及北京、上海、河南、陕西、福建五省(市)所属全部普通高校408所,占2016年全国高校数量的28.4%;其次,为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本研究根据U.S.News&World Report2018年度世界大学排名,选择美、英、加、澳四国前10名的大学,共40所高校为参照;根据《办法》《通知》《清单》相关要求,设置考察栏目,确定赋值规则,实施网站访问考察,进行结果统计。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跨空间、跨时间、跨类别高校财务信息的横向同期、纵向趋势公开现状,以及国外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最后,本研究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之上,从立法制度和实践现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不是为“公开”而“公开”,而是为推进高校财务信息的“使用”而公开,进而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两个“有助于”目标。本研究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区分为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和高校财务信息产品,研究高校财务信息基础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未来高校财务信息产品的市场取向,形成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的公共物品视阈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信息市场视阈,拓展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的理论逻辑。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中成绩与困难并存,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从理论基础看,理论基础薄弱、主观认识不够、指导实践脱节;2.从制度基础看,制度遵循失衡、体系内容粗浅、督查问责虚化;3.从实践现状看,高校个体跨时间财务信息不公开、少公开、晚公开普遍存在;高校整体跨空间、跨类别财务信息公开不充分、不均衡比较突出;4.从基础信息公开看,主体失范、共享不足、流动不畅;5.从信息产品市场看,公开目标弱化、市场化程度不足。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面临理论困境、法制困境、底限困境和价值困境,相应提出重构、建设、突破、深化四项对策建议。本研究创新之处:一是阐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理论逻辑,拓展了作为公共物品的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到作为信息产品的高校财务增值信息的理论视阈;二是阐释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实践逻辑,提出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多元义务主体和双重制度遵循,纠偏义务主体单一和制度遵循失衡;三是较为全面地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跨类别、跨国别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横向同期、纵向趋势现状考察和比较分析,弥补了以往对国内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以及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考察和个案研究的缺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样本未能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难免管中窥豹;二是未能开展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绩效评价。
杨宇[6](2018)在《面向网页文本的地理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以气象领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基于位置服务的兴起,海量以文本形式描述的地理信息存在于互联网中。在当下网络信息爆炸时代,随着检索需求中地理约束的引入,传统信息检索出现功能瓶颈,致使地理相关的网络化信息难以得到发掘,故地理信息检索成为网络化地理信息有效获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现有地理信息检索研究基础上,以气象主题领域为例,对地理信息检索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在借鉴本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本体树与概念属性关系表相结合的知识库构建方法,并构建了具备一定推理能力的知识库,为后续网络化信息采集、抽取、表达、解析和相关度计算提供知识基础。该知识库为轻量级的知识库,易于构建、应用与扩展,能满足大部分地理信息检索中的需求。(2)以气象主题新闻为例,以网络爬虫技术为信息采集的方法,构建了固定深度的主题网络爬虫实现对新闻网页的采集;并提出了文本主题信息和地理信息识别和抽取算法,以改进的三元组表达模型对文本信息进行合理表达,为检索相关度评价奠定基础。(3)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检索意图和网页文本中地理信息元进行语义理解,重点提出了拓扑和方位关系下的地理语义解析模型。同时引入语义距离的概念,以地理语义解析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概念本体树语义距离的检索相关度评价模型,可实现带地理约束的检索意图和网页文本之间相关度的准确评价。(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借助ASP.NET、Arc GIS API for 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了面向网页文本的地理信息检索原型系统。原型系统检索测试实验显示查全率稳定在75%,而查准率稳定在85%,具有良好的检索效果,验证了本文地理信息检索相关理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何太碧[7](2018)在《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我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集群竞争力以动态整合产业集群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以构建产业集群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联动高效的运行机制为核心,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和核心竞争优势为目标。汽车后市场即汽车售后市场,是汽车售出以后围绕汽车产生的一切交易活动的总称。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整合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的各种组织形成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这些组织遵循基本的分工原则,建立相互的信任机制,结成全面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从产业链稳定性的视角研究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各部分的结构安排:第一章: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构。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着重论述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本文采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把实证和规范结合起来,既有不同地区和不同视角的比较分析,还有与之对应的制度分析和对策思考。全文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逻辑结构展开。第二章:研究现状及基本理论分析。首先对产业链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述评,包括产业链理论的提出、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分析、产业链内涵的界定以及产业链稳定性研究。接着对产业链稳定性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就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区别与联系、产业链稳定性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做了系统梳理。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到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方式,再到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理、形成过程、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文献综述。这部分是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产业链稳定性与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分析。界定了产业链稳定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竞争力、汽车后市场的内涵,阐述了国内外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运营模式及业务单元发展概况。详细论述了汽车后市场细分、驱动因素、产业特征、产值份额,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发展历程与规律,重点对产业链稳定性与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为从产业链稳定性的视角构建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第四章: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界定了稳定性、产业链稳定性、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说明。建立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模糊评估矩阵。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打造完整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整合汽车后市场各业务单元和创新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中企业经营模式的基本结论。第五章:产业链稳定性视角下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现有研究文献对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以及指标体系的建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确定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接着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调查问卷设计、估计方法基本假定检验,同时确定了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对一阶(一级)指标中各因素对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的大小程度进行了基本的判断。第六章: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组合赋权与验证性分析。紧接上部分内容对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基于组合赋权的赋权结果及其综合评价。其次,以成都汽车后市场为例,将指标体系的组合赋权运用其中进行验证性分析。通过实例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所选择的评价方法也是可行的,为提升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参考。第七章: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思考。按照从产业到企业到员工个人的基本逻辑思维,分解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汽车后市场的特点,提出构建汽车后市场产业战略联盟。根据汽车后市场企业之间的特点,提出构建汽车后市场企业之间隐性知识共享的良好合作机制。根据汽车后市场企业员工的特点,提出构建以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汽车后市场员工工作安全感制度。第八章:研究的基本结论及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研究基本结论进行小结,同时对比和分析研究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建议。
王沁[8](2017)在《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教育发达国家都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品质,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改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灌输教学,提倡进行科学探究,以学促思,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过去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理念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联系起来,目前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中也未涉及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有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着手,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进行研究。从学生学习行为的角度通过教育实践论证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展,1.生物探究式教学和思维品质的文献研究,包括相关概念界定;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发展、理论基础、原则以及主要环节、层次分类;思维品质的研究发展、特性、培养现状、培养的重要意义和评价。2.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相关性的理论研究,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3.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这部分采取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选取西安市铁一中校本部和滨河校区高一、高二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实验自变量为教学方式的不同,即校本部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即讲授式教学,滨河校区采用探究式教学,因变量为两校区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以及期末检测学生的思维品质成绩。从学生学习行为角度出发进行课堂观察和相关案例分析,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学生期末测试思维品质成绩作统计学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如下:理论方面通过对比两校区教学实施过程,本研究发现:1.生物探究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侧重学生思维的发展;2.生物探究式教学通过教学内容促进思维品质的培养;3.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相关联;4.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实证方面1.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两校区高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成绩在0.05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且滨河校区学生思维品质成绩明显高于校本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0.05水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2.学生的思维品质与生物成绩有着显着的相关性。综上所述,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发现利用探究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生物学业成绩的有效方法。
高燕[9](2013)在《基于模糊逻辑的关系数据库信息检索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关系数据库关键词检索技术使得用户不需要了解任何SQL语言和底层数据库模式,就可以方便地检索到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就像使用搜索引擎一样简单、便捷,因此关键词检索技术成为数据库查询领域的研究重点。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使得检索结果以元组级别的形式展现,这将导致检索结果不完整,语义难以理解,因此提出对象级别的信息检索技术。对象级别的信息检索技术可以直接地表达检索结果的语义,返回的结果也更加完整。但当用户输入的是具有模糊性的检索关键词时,其检索效果并不好。而模糊数学知识的引入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值型关键词的模糊检索问题。在对数值型的关键词进行操作时,首先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隶属函数,利用隶属函数和模糊化算子对数值型关键词进行操作。在相关性排序时,通过利用模糊逻辑中的模糊推理方法来计算对象结点的权重。在对关键词检索结果进行排序时,不仅要考虑信息检索技术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数据库特性,主要有元组重要性,属性重要性以及属性上关键词的IR分数。数据库中各个元组/属性被检索到的次数是不同的,这就表明不同的元组/属性对用户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计算属性上关键词的IR分数时,采用传统的TF/IDF可以很好地得到结果,但这只限于对非数值属性的关键词,对于数值属性的关键词则很不实用。因此需要利用隶属函数对数值型关键词进行操作,进而实现对数值属性关键词的模糊检索,并有效地进行相关性排序。本文采用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模糊逻辑的关系数据库对象级别信息检索原型系统。利用DBLP数据集对该原型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并采用P@K和MAP两个评价指标对实验进行评价。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检索结果的排序效果。
高友平[10](2013)在《数字化音乐资源情感检索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交互促使了数字化音乐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被频繁应用。娱乐、学习、广告等多个领域也提出了更加丰富的音乐视听需求。如何有效组织和查询数字化音乐资源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查询中,元数据标准是基础,查询方法的质量是关键。虽然业内已经建立了诸多数字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标准,但对描述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元数据还没有进行规范化定义。目前,除了几种常见的音乐检索标签,情感检索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工作学习范围内的惯用的资源获取方式。但音乐情感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传统的检索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也不能凸显音乐情感的特性,故寻找新的音乐情感检索方式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首先用文献法分析了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定义、范围、特点,并在参考DC、LOM等元数据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3个层次的数字化音乐资源元数据规范。其次,根据元数据规范的设计流程从多方面进行元数据置标,如定义、版本、数据类型等。并结合RDF图和XML/RDF代码用具体范例说明如何运用该方案。成功建立元数据标准之后,又以音乐的情感特性和模糊数学原理为切入点。借助国外专家提出的音乐情感空间模型——AV模型,设计出了四种基本类情感的隶属度函数。并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凝聚多个音乐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探讨了活跃度A和诱发力V在决定音乐情感隶属度值时的权重,力求使隶属度函数更加贴近实际。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选取100个实验样本,从查全率,查准率等多个角度验证了该检索方法的有效性。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为推动资源的共享和传播速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促进资源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基建工作,能为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后续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伴性模糊检索的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伴性模糊检索的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VHFS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学表达式检索 |
1.2.2 区间值犹豫模糊集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学表达式检索相关理论和技术概述 |
2.1 数学表达式检索 |
2.1.1 数学表达式提取 |
2.1.2 数学表达式特征提取 |
2.1.3 数学表达式索引 |
2.1.4 数学表达式匹配 |
2.1.5 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 |
2.2 区间值犹豫模糊集 |
2.3 TF-IDF-ICD特征提取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属性的选择与提取 |
3.1 数学表达式排序属性的选择 |
3.2 数学表达式排序属性的提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VHFS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 |
4.1 数学表达式区间值犹豫模糊集的构建 |
4.1.1 子式空间结构属性的区间值犹豫模糊元素 |
4.1.2 符号关联评价指标的区间值犹豫模糊元素 |
4.2 基于IVHFS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 |
5.1.1 实验环境和数据集 |
5.1.2 实验参数设定 |
5.1.3 排序评价指标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算法性能分析 |
5.2.2 对比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犹豫模糊权重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学表达式检索的研究现状 |
1.2.2 犹豫模糊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 |
2.1 FDS结构 |
2.2 犹豫模糊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运算符特征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方法 |
3.1 数学表达式骨架提取 |
3.1.1 运算符骨架特征 |
3.1.2 运算符骨架存储结构 |
3.1.3 运算符骨架结构提取算法 |
3.2 基于运算符特征的相似数学表达式定义 |
3.3 基于运算符特征的数学表达式索引结构 |
3.4 基于运算符特征的数学表达式匹配算法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实验环境与实验数据 |
3.5.2 基于运算符特征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犹豫模糊权重子式检索模型 |
4.1 基于犹豫模糊权重子式的检索方法总体流程 |
4.2 基于FDS的数学表达式子式提取算法 |
4.3 数学表达式的犹豫模糊测度 |
4.4 基于犹豫模糊权重的倒排索引构建 |
4.5 犹豫模糊权重子式匹配算法 |
4.5.1 数学表达式检索 |
4.5.2 数学表达式相似度得分归一化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实验环境与实验数据 |
4.6.2 实验参数α与 λ值的确定 |
4.6.3 基于犹豫模糊权重子式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面向模糊语义和多相似度的简答题评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简答题评分核心问题 |
1.3.1 简答题评分流程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简答题相关研究与关键技术 |
2.1 文本相似度算法 |
2.1.1 BM25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 |
2.1.2 VSM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 |
2.1.3 BLEU方法 |
2.1.4 DSSM方法 |
2.2 词向量和句向量表示方法 |
2.2.1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 |
2.2.2 Word2vec和Glove |
2.2.3 动态词向量ELMo |
2.2.4 BERT |
2.3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文本表示方法 |
2.3.1 单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
2.3.2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
2.3.3 卷积神经网络 |
2.3.4 注意力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答题自动评分模型构建 |
3.1 评分模型指标 |
3.1.1 汉语简答题分析 |
3.1.2 英语简答题分析 |
3.1.3 得分点指标 |
3.2 评分模型特征抽取 |
3.2.1 语义特征 |
3.2.2 句子特征 |
3.2.3 词语特征 |
3.3 评分模型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简答题自动评分方法实现 |
4.1 浅层文本特征相似度方法 |
4.1.1 词语共现 |
4.1.2 浅层特征相似度 |
4.2 基于文本检索的SCOW相似度方法 |
4.3 基于深度学习文本相似度方法 |
4.4 评分模型实现 |
4.4.1 BERT-BiLSTTM |
4.4.2 n-gram&BLEU |
4.4.3 SM-FSMS模型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M-FSMS实验分析 |
5.1 数据说明 |
5.2 实验对比 |
5.2.1 评价指标 |
5.2.2 实验结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简答题自动评分的平台设计 |
6.1 简答题自动评分系统框架 |
6.1.1 开发环境介绍 |
6.1.2 系统总体框架 |
6.1.3 评分模块结构 |
6.2 简答题自动评分系统展示 |
6.2.1 输入界面展示 |
6.2.2 评分界面展示 |
第七章 总结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总体设计 |
2.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概述 |
2.1.1 故障诊断系统概述 |
2.1.2 诊断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
2.1.3 诊断系统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方向 |
2.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需求分析 |
2.2.1 诊断系统在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
2.2.2 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描述和定义 |
2.2.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
2.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的案例库知识获取 |
2.3.1 知识获取的概念和途径 |
2.3.2 基于案例库的数控机床知识获取 |
2.3.3 基于案例库的故障诊断系统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的故障特征和故障树 |
3.1 故障特征 |
3.1.1 数控机床故障缘由 |
3.1.2 故障特征与故障诊断 |
3.1.3 基于案例库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模型 |
3.2 故障树 |
3.2.1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3.2.2 数控机床故障树的构建 |
3.2.3 故障树分析在诊断系统中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4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案例库设计与模拟实验 |
4.1 数控机床故障类型及特征综述 |
4.1.1 滚动轴承主要故障类型 |
4.1.2 滚珠丝杠主要故障类型 |
4.1.3 联轴器主要故障类型 |
4.1.4 伺服电机主要故障类型 |
4.2 试验设备及故障分析思路 |
4.2.1 试验设备 |
4.2.2 故障分析思路 |
4.3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案例库设计 |
4.3.1 系统案例库设计和程序流程 |
4.3.2 MFC应用程序创建 |
4.3.3 ADO连接及ACCESS案例库 |
4.3.4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的数据操作 |
4.3.5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案例库 |
4.4 CK6140数控机床故障模拟实验 |
4.4.1 导轨爬行实验 |
4.4.2 过电流告警实验 |
4.4.3 电气与驱动系统故障树诊断实验 |
4.4.4 超程警报实验 |
4.5 XH715K加工中心故障模拟实验 |
4.5.1 伺服过热报警实验 |
4.5.2 纵轴归零警报实验 |
4.5.3 润滑报警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局限性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域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综述小结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公开 |
二、高等学校 |
三、财务信息 |
四、公共物品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知情权利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公共管理理论 |
四、信息系统模型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思维导图 |
第二章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源流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制度源流 |
一、政务公开制度 |
二、校务公开制度 |
三、高校信息公开制度 |
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
第二节 国外制度源流 |
一、美国信息公开制度 |
二、英国信息公开制度 |
三、加拿大信息公开制度 |
四、澳大利亚信息公开制度 |
第三章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实践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国内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研究统计设计 |
三、中央直属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四、地方普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五、中外合作办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六、地方成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第二节 国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研究统计设计 |
三、美国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四、英国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五、加拿大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六、澳大利亚大学财务信息公开现状 |
第四章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比较分析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比较 |
一、信息公开立法制度比较 |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实践现状比较 |
第二节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公开主体单一 |
二、公开步调失衡 |
三、公开目标弱化 |
四、报告体系简单 |
五、信息内容粗略 |
六、资源投入低效 |
第三节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思想观念滞后 |
二、问责机制虚设 |
三、公开进程初始 |
四、制度遵循失衡 |
五、公开态度消极 |
六、绩效评价缺失 |
第五章 我国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公开的推进策略 |
第一节 保障高校财务基础信息供给 |
一、规范信息供给主体 |
二、增加信息供给数量 |
三、提升信息供给质量 |
第二节 深化高校财务基础信息评价 |
一、落实财务分析指标 |
二、开展经费绩效评价 |
三、探索全面绩效评价 |
第三节 推进高校财务基础信息公开 |
一、统一要求公开日期 |
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三、规范公开报告体系 |
第四节 强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责任 |
一、履行公开督查职责 |
二、实施公开评议制度 |
三、落实公开问责制度 |
第六章 未来我国高校财务信息产品的市场化构建 |
第一节 加快高校财务信息资源开发 |
一、信息资源开发需求 |
二、信息资源开发政策 |
三、信息资源属性转换 |
第二节 构建高校财务信息产品市场 |
一、培育信息市场主体 |
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
三、强化信息市场管理 |
第三节 促进高校财务信息产品利用 |
一、提升办学资源效益 |
二、开展办学质量评价 |
三、优化高教资源配置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策略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 |
(6)面向网页文本的地理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以气象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地理信息检索知识库构建 |
2.1 知识库理论概述 |
2.2 知识库领域范畴分析 |
2.3 知识库领域词汇归纳 |
2.4 知识库逻辑关系定义与表达 |
2.5 本章小结 |
3 网络化信息采集、抽取和表达 |
3.1 网络化信息采集 |
3.2 文本信息抽取 |
3.3 网络化信息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4 地理语义解析与检索相关度评价 |
4.1 地理语义解析模型构建 |
4.2 基于语义距离的检索相关度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原型系统与实验 |
5.1 系统体系架构 |
5.2 系统功能介绍 |
5.3 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我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现状及基本理论分析 |
2.1 产业链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产业链思想的起源及研究现状 |
2.1.2 关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分析 |
2.1.3 产业链内涵的相关研究及其界定 |
2.1.4 关于产业链中的稳定性研究 |
2.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动力机制研究 |
2.2.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
2.2.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2.2.3 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方式 |
2.2.4 产业集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3 竞争力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 |
2.3.1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2.3.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2.3.3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综述 |
2.4 产业链稳定性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性研究 |
2.4.1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相关关系 |
2.4.2 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分析 |
2.4.3 产业链稳定性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2.4.4 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机理 |
2.4.5 产业链稳定性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相互作用的过程 |
第3章 产业链稳定性与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
3.1 国内外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3.1.1 国际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运营模式及业务单元 |
3.1.2 国内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
3.1.3 汽车后市场的界定 |
3.2 汽车后市场细分、驱动因素分析、产业特征及产值份额 |
3.2.1 汽车后市场细分 |
3.2.2 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驱动因素分析 |
3.2.3 汽车后市场产业特征 |
3.2.4 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产值份额 |
3.3 汽车后市场的产业链发展历程与规律 |
3.3.1 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规律 |
3.3.3 加快推进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实践总结 |
3.4 产业链稳定性与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典型相关分析 |
3.4.1 典型相关分析的理论基础 |
3.4.2 典型相关变量及典型相关系数 |
3.4.3 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我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选择 |
3.4.4 产业链稳定性与我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典型相关拟合过程 |
3.4.5 产业链稳定性与我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典型相关结果分析 |
第4章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产业链稳定性及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稳定性内涵 |
4.1.1 稳定性的内涵 |
4.1.2 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 |
4.1.3 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 |
4.2 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指标释义 |
4.2.3 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稳定性评价模型 |
4.3 实证分析及其基本结论 |
4.3.1 打造完整汽车后市场产业链 |
4.3.2 整合汽车后市场各业务单元 |
4.3.3 创新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中企业经营模式 |
第5章 产业链稳定性视角下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研究现状及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
5.1.1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 |
5.1.2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及评述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和意义 |
5.2 评价指标选取、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5.2.1 汽车后市场与汽车售后市场内涵的界定 |
5.2.2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 |
5.2.3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基本内涵界定 |
5.2.4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构建、研究假设及初始结构方程 |
5.3 调查问卷设计、估计方法基本假定检验及探索性因素分析 |
5.3.1 调查问卷设计 |
5.3.2 对模型估计方法基本假定的检验 |
5.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4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一阶段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1 初始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 |
5.4.2 初始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数据拟合和检验 |
5.4.3 初始模型的修正 |
5.4.4 修正后的模型潜变量组合信度检验 |
5.4.5 修正后的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 |
5.5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
5.5.1 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的构建 |
5.5.2 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
5.5.3 指标权重确定的实证研究结果 |
第6章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组合赋权与验证性分析.. |
6.1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组合赋权 |
6.1.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
6.1.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
6.1.3 基于组合赋权的评价指标体系 |
6.1.4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 |
6.2 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分析:以成都为例 |
6.2.1 成都市汽车后市场产业产集群发展现状 |
6.2.2 成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发展定性指标分析 |
6.2.3 成都市汽车后市场产业产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 |
6.2.4 实例分析小结 |
第7章 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思考 |
7.1 构建汽车后市场产业战略联盟 |
7.1.1 构建整车企业、经销商及商业银行间的纵向联盟[139] |
7.1.2 构建汽车金融机构的横向联盟 |
7.1.3 构建汽车租赁企业与生产厂家纵向联盟 |
7.1.4 构建汽车租赁企业与金融、保险部门纵向联盟 |
7.2 构建汽车后市场企业之间隐性知识共享的良好合作机制 |
7.2.1 隐性知识及产业集群隐性知识的特征 |
7.2.2 隐性知识形成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
7.2.3 建立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隐性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 |
7.3 构建以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汽车后市场员工工作安全感制度 |
7.3.1 关于员工工作安全感的国内外研究 |
7.3.3 心理契约在组织支持感和员工忠诚度之间的传导机制 |
7.3.4 构建组织与员工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提高工作安全感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信息登记表 |
(8)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的要求 |
1.1.2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目前生物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探究体现了生物学知识形成的本质规律 |
1.3.2 厘清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关系 |
1.3.3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课堂观察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第2章 文献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探究 |
2.1.2 探究式教学 |
2.1.3 思维 |
2.1.4 思维品质 |
2.2 探究式教学文献研究 |
2.2.1 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发展 |
2.2.2 探究式教学理论基础 |
2.2.3 探究式教学的原则及其主要环节 |
2.2.4 探究式教学的层次及类型 |
2.3 思维品质文献研究 |
2.3.1 思维品质的研究发展 |
2.3.2 思维品质的特性 |
2.3.3 思维品质的培养现状分析 |
2.3.4 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
2.3.5 思维品质的评价 |
第3章 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
3.1 生物探究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侧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
3.2 生物探究式教学通过教学内容促进思维品质的培养 |
3.3 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相关联 |
3.4 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
第4章 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样本 |
4.3 研究工具 |
4.4 实验设计及假设 |
4.5 研究过程 |
4.6 研究结果 |
4.6.1 课堂观察结果 |
4.6.2 思维品质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建议 |
5.2.1 对学校的建议 |
5.2.2 对教师的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基于模糊逻辑的关系数据库信息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模糊逻辑在信息检索和数据库中的应用 |
2.1 模糊集理论和模糊逻辑 |
2.1.1 模糊集理论 |
2.1.2 模糊逻辑 |
2.2 模糊逻辑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
2.2.1 基于模糊逻辑的检索模型 |
2.2.2 基于模糊逻辑的相关性排序 |
2.3 模糊逻辑在数据库中的应用 |
2.3.1 模糊关系数据库 |
2.3.2 关系数据库的模糊查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关系数据库信息检索方法 |
3.1 关系数据库对象级别检索模型 |
3.2 基于模糊逻辑的检索算法 |
3.3 模糊索引构建 |
3.3.1 关键词模糊索引 |
3.3.2 对象模糊索引 |
3.4 基于模糊逻辑的评分机制 |
3.4.1 对象IR分数的模糊计算 |
3.4.2 联系重要性的模糊度量 |
3.5 Top-k排序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1 系统分析 |
4.1.2 系统设计 |
4.2 系统实现 |
4.2.1 开发环境配置 |
4.2.2 系统实现 |
4.3 实验验证与评估 |
4.3.1 实验数据 |
4.3.2 评估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数字化音乐资源情感检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数字化音乐资源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数字化音乐资源分析 |
2.1 数字化音乐资源定义 |
2.2 数字化音乐资源特征 |
2.3 数字化音乐资源分类体系 |
2.3.1 专业文献对音乐资源的分类 |
2.3.2 音乐网站对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分类 |
2.3.3 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分类原则 |
2.3.4 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分类结构 |
3 数字化音乐资源元数据方案 |
3.1 几种典型元数据模型的分析 |
3.1.1 DC元数据模型的分析 |
3.1.2 LOM元数据模型的分析 |
3.1.3 音频资料描述元数据模型的分析 |
3.2 应用于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元数据的前端分析 |
3.2.1 数字化音乐资源分析 |
3.2.2 数字化音乐资源的元数据结构 |
3.2.3 描述数字化音乐资源元数据方案的原则 |
3.2.4 数字化音乐资源的相关实体 |
3.3 数字化音乐资源元数据的具体设计 |
3.3.1 元数据规范的相关说明 |
3.3.2 数字化音乐资源属性的提取 |
3.3.3 元数据着录规则与范例 |
3.3.4 元数据置标方案 |
3.3.5 XML/RDF基本描述 |
4 数字化音乐情感检索方法设计 |
4.1 音乐情感检索的需求分析 |
4.2 音乐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分类 |
4.2.1 音乐的情感特征 |
4.2.2 音乐的情感分类 |
4.3 音乐模糊检索的思想与流程 |
4.3.1 情感模糊检索的基本思想 |
4.3.2 情感模糊检索的设计 |
4.4 隶属度函数设计 |
4.4.1 A变量的隶属函数 |
4.4.2 V变量的隶属函数 |
4.5 A,V变量的获取及权重的分配 |
4.5.1 AHP方法简述 |
4.5.2 建立递阶层次模型结构 |
4.5.3 构建判断矩阵 |
4.5.4 数据收集和录入 |
4.5.5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 加入语气算子的情感隶属度函数设计 |
5 模糊情感检索方法实验平台搭建 |
5.1 实验流程设计 |
5.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检索结果项目数 |
5.3.2 检索结果排序 |
5.3.3 查全率、查准率和F值分析 |
5.3.4 相关度分析 |
5.3.5 覆盖率和出新率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选择情感类型为高兴的歌曲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基于伴性模糊检索的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VHFS的数学表达式检索结果排序方法研究[D]. 韩苹. 河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犹豫模糊权重的数学表达式检索模型研究[D]. 徐以聪. 河北大学, 2020(08)
- [3]面向模糊语义和多相似度的简答题评分方法研究[D]. 李永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设计[D]. 曹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5]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研究[D]. 赵红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面向网页文本的地理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以气象领域为例[D]. 杨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7]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的我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D]. 何太碧.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8]生物探究式教学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沁.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9]基于模糊逻辑的关系数据库信息检索方法研究[D]. 高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9)
- [10]数字化音乐资源情感检索技术研究[D]. 高友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