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Ceramides by HPLC Followed by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论文文献综述)
唐燕[1](2021)在《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乳制品中脂质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质作为能量载体,是所有生物过程中的核心分子,是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来源,也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以及可作为细胞信号分子。据报道母乳和其它乳制品中的脂质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成分,乳脂质的种类达数千种。母乳通常被认为是支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的极好来源。作为母乳的替代品,商业婴幼儿配方奶粉一直将母乳作为生产的“黄金标准”。如何合理调配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质使其类似于母乳,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母乳含有3-5%(w/v)的脂质,脂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巨大差异及结构的多样性,使得系统分析研究母乳中的脂质成分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但也是研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重要前提。目前,对乳脂成分的确切分子组成的了解有限。此外,配方奶粉的生产过程涉及热处理、均质化、喷雾干燥等工艺,在这些工艺过程中乳脂的结构和组成是否发生变化,目前没有太多报道。为了改进模拟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设计,为了将来更好了解母乳脂质在婴幼儿生长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对乳脂质(类别,亚类和个体分子种类)进行精确分析。本论文基于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及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母乳、动物乳、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乳脂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加工工艺过程中脂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FCQTOF-MS)测定不同泌乳期母乳和不同动物乳中的复杂的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比较动物乳与母乳脂质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母乳和动物乳之间的TAG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乳品存在不同的TAG分子。母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TAG,初乳中含有更多长链脂肪酸构成的TAG,而在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由中链脂肪酸构成的TAG相对含量要更高;骆驼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长链脂肪酸以及高分子质量的TAG(Mw≥790);由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构成的TAG在羊奶中占主导地位;牛奶和牦牛奶中高分子质量的TAG相对含量要低,富含由饱和脂肪酸组成的TAG;水牛奶中长链脂肪酸和高分子质量(Mw≥792)组成的TAG的相对含量高。PCA和HCA的结果表明,根据TAG组成可以区分不同动物乳,骆驼奶富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是所研究的动物乳中与母乳最为相似的;而山羊奶由于富含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的特点,虽然与母乳差异最大,但是可作为中链脂肪酸的来源以模拟泌乳后期中链脂肪酸增加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动物乳的脂质特点进行调配,用于生产更接近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2)利用亲水作用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ILIC-QTOF-MS)开发了磷脂(phospholipids,PL)的检测方法,在10 min内8种PL种类得到分离,并通过高分辨质谱确定了PL分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对母乳和动物乳中的PL精细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母乳和动物乳中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和鞘磷脂(SM)的含量相对较高,同时这三类PL种类最为丰富。母乳和动物乳之间的PL组成显着差异归纳如下:母乳中含量最高的PL分子分别是PE(18:1/18:1)、SM(d18:1/22:0)和PC(18:1/18:1);牛奶和水牛奶含量最高的PL分子分别是PE(18:1/18:1)、PC(16:0/18:1)和SM(d18:1/16:0);山羊奶中含量最高的PL分子分别是PE(18:1/18:1)、PC(16:0/18:1)和SM(d18:1/16:1)。对母乳和不同动物乳的PL分子组成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模拟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设计。(3)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通常包括热处理、均质化和喷雾干燥等几个关键加工阶段,这些加工工艺均涉及到升温过程,可能会改变脂质的结构和组成,尤其对热敏感的PL。利用开发的HILIC-QTOF-MS方法进一步探究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链中加工工艺对PL的影响,通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链中的生乳、巴氏杀菌乳、均质乳和对应奶粉样品中的PL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不同工艺方法对PL组成影响不同,巴氏杀菌后PL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喷雾干燥后,PI、PC、PS、LPE和LPC发生显着改变。结合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巴氏杀菌和喷雾干燥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PL成分,而LPE(16:0)、LPE(18:2)等PL分子经过喷雾干燥过程含量显着增加。因此,在优化配方奶粉时,需要注意这些PL的补充,或是考虑对加工工艺做进一步的优化,以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4)基于超临界流体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FC-ESI-QTOF-MS)的高效分离、高分辨率的特征,开发了高通量、精确测定全脂质成分的分析方法,实现同时对极性脂质和非极性脂质定性定量分析。在7 min内有效分离12类脂质(甘油三酯,TAG;脂肪酸,FA;甘油二酯,DAG;甘油单酯,MAG;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SM;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并探究了色谱条件对不同脂质保留行为的影响,研究总结不同脂质的质谱断裂规律,同时建立了12类脂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将该方法用于母乳、动物乳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分析,一共鉴定出来自12类脂质的250种脂质分子,不同类型的乳制品之间脂质组成差异大。该方法还用于分析不同配方奶粉与母乳之间脂质组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奶粉与母乳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应重视对配方奶粉进行脂质组学分析以开发更适合婴幼儿的配方奶粉。
胡雪,段国霞,刘丽君,李翠枝,吕志勇,唐烁[2](2021)在《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含量、功能、分离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乳脂含量是乳中一项重要的营养和风味指标,其所含的磷脂因具有多项生理活性功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磷脂种类繁多,且乳及乳制品基质相对复杂,分析其含量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目前,乳及乳制品中的磷脂检测的中文文献相对较少,外文文献则主要集中在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磷谱核磁共振法等。本文对近20年磷脂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含量、功能、分离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行业相关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并为磷脂在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新品研发和产品标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罗鑫,孙万成,罗毅皓[3](2020)在《食品中鞘磷脂的检测及功能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鞘磷脂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膳食成分,在鸡蛋、肉类、鱼类和牛奶等食物中含量最为丰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鞘磷脂对结肠癌具有潜在抑制作用,此外,鞘磷脂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和促进婴幼儿神经发育等作用,使得鞘磷脂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功能食品。该文对国内外食品中鞘磷脂的检测分析方法、鞘磷脂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鞘磷脂提供参考和借鉴。
向国瑞[4](2020)在《药用脂质纳米材料的含量检测方法及微生物检测研究》文中认为合成磷脂是通过半合成或全合成得到的药用脂质纳米材料,与天然磷脂相比,其性质更加稳定,是制备脂质体制剂的关键成分。在胆固醇的辅助下,选择不同的合成磷脂,可以搭载不同成分的药物,从而制备出特殊的脂质体药物载体。影响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药效和药物安全性最重要的因素是磷脂的纯度和微生物污染情况。因此,在脂质体质量及工艺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对合成磷脂的含量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然而,关于合成磷脂的含量检测及微生物检测还未收录于任何数据库中,对其系统性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参考同类药用脂质纳米材料药典收录标准和各项技术指导原则,首次对自制的四种合成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芥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开发了检测此四种合成磷脂的含量检测方法和微生物检测方法,为药用脂质纳米材料中的合成磷脂的质量控制得到了可靠依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开发了四种不同合成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含量检测方法。针对四种磷脂的基本结构和理化性质(烃链饱和度,极性,官能团,所使用的不同种类的脂肪酸等),建立了乙腈-水体系的反相液相色谱系统,探究了流动相中水相比例对磷脂及其有关物质(棕榈酸、芥酸、硬脂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分离度的影响,筛选和优化了缓冲液来解决色谱峰拖尾的问题,最后并考察了其检测方法的线性、重复性、准确度和稳定性指标。(2)开发了四种不同合成磷脂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通过比较第二代菌种斜面和第四代定量菌种制备的菌液,筛选出重复性和准确性更好的第四代定量菌种,使用第四代定量菌种探究了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方法适用性试验。
韩迎雪[5](2019)在《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脂质特征分析及其鱼肉凝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淡水鱼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品种,历史悠久,并且种类繁多。其共有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且易吸收、脂肪含量低且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由于市场对淡水鱼消费习惯的限制以及其自身因素的影响,淡水鱼的市场价值较低,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本文研究了淡水鱼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磷脂组成及含量,鱼糜凝胶的质构、凝胶强度、白度、持水性、粗脂肪含量、磷脂组成及含量,鱼肉及鱼糜凝胶磷脂与鱼糜品质的相关性,最终筛选出适合制作鱼糜的鱼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为比较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在鱼类科、目以及种属间的差异,本文采用氯仿-甲醇(体积比=2∶1)法提取30种淡水鱼背部肌肉的粗脂肪,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30种淡水鱼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30种淡水鱼每kg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为50.24174.96 g,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范围为21.31%36.3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相对含量在22.79%53.00%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相对含量范围为22.22%47.28%。30种淡水鱼共检出25种脂肪酸,其中8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0种淡水鱼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最为丰富。(2)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淡水鱼肌肉中各磷脂组分的方法,以翘嘴红鲌(Erg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为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HPLC-ELSD),以Chromolith?Performan-ce-Si型正相硅胶色谱分析柱(100mm×4.6 mm)作为分离柱,正己烷-异丙醇-13%乙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系,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雾化气(氮气)压力为320 kPa。结果表明,各磷脂组分均能完全分离,且各磷脂组分在相应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高,C.V.值均小于3.0%,平均回收率为88.38%107.41%,RSD为0.4%4.95%。本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翘嘴红鲌等淡水鱼中磷脂含量的测定。(3)为研究淡水鱼肌肉磷脂的含量及种类在鱼类科、目和种属间的规律,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及HPLC-ELSD检测方法对淡水鱼肌肉磷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淡水鱼肌肉总磷脂含量在0.603.70 mg/g,磷脂酰乙醇胺(PE)占总磷脂的46.45%65.30%,是淡水鱼肌肉磷脂的主要成分。在所有被检测的淡水鱼肌肉中共检测到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胆碱(PC)、鞘磷脂(SM)、溶血磷脂酰胆碱(LPC)七种磷脂成分。其中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缩骨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脆肉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et V)、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磷脂组成种类最为丰富。(4)为筛选出适合做鱼糜的鱼种,将不同种类淡水鱼鱼肉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做成鱼糜凝胶,测定其凝胶强度、质构、白度、持水性、粗脂肪含量、磷脂组成及含量,并寻找鱼肉及鱼糜凝胶磷脂与鱼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淡水鱼糜凝胶硬度为121.83972.9 g,内聚性为0.032.35,弹性为1.352.95 mm,咀嚼性为0.218.37 mJ,凝胶强度为109.83884.88 g.cm,白度为66.0280.8,持水性为71.5%91.83%,粗脂肪含量为每kg鱼糜凝胶中有37.19130.35 mg。根据鱼肉磷脂、鱼糜凝胶磷脂与鱼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认为草鱼、鳙鱼、罗非鱼、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是最适合作为生产鱼糜的鱼种。
纪漫[6](2019)在《龙眼核活性脂质的提取分离及其保湿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生物护肤开创了护肤产品的新纪元。生物护肤主要是在化妆品中添加生物活性因子,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改善皮肤生长内环境、维持皮肤水分含量,使皮肤呈现水润紧致的健康状态。因而具备绿色、安全和无副作用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成为化妆品研究的热点。龙眼核常作为食品加工下脚料被废弃,但因其含有多糖、黄酮、甾醇和鞘磷脂等活性成分而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龙眼核活性脂质,并对其进行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ODS柱层析分离,对总甾醇和神经酰胺含量较高的组分进行体外细胞抗干燥损伤试验及保湿机理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从龙眼核中提取活性脂质,以总甾醇含量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活性脂质的得率为辅助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在料液比为1:15(g/mL),时间为40 min,温度为60℃的条件下,得率为10.86%,总甾醇含量为5.28 mg/g,主要含三萜类、皂苷、生物碱、酚类、鞣质、黄酮和有机酸类物质。(2)通过分级萃取法得到氯仿相(CEP),得率为34.62%,总甾醇含量为191.95 mg/g。利用Isolera硅胶柱层析对CEP进行分离得到CEP-2,得率和总甾醇含量分别为69.15%和518.26 mg/g。CEP-2中主要含有三萜类、鞣质、酚类和神经酰胺类物质。利用Isolera ODS柱层析对CEP-2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20个组分CEP-2-1~20,经过TLC和HPLC-ELSD分析,其中CEP-2-13中神经酰胺的含量为855.0 mg/g,CEP-2-17中总甾醇含量为946.32 mg/g。通过红外光谱、TLC和UPLC-MS/MS对CEP-2-13进行定性测定,推测CEP-2-13中主要含有5种神经酰胺,分别是N-棕榈酸-D-鞘氨醇、N-十八碳烯酸-D-植物鞘氨醇、N-花生酰-D-鞘氨醇、N-二十四碳烯酸-D-植物鞘氨醇、N-十八碳烯酸-D-赤藓鞘氨醇。通过TLC和HPLC-ELSD对CEP-2-17的定性测定,推测CEP-2-17中主要含有豆甾醇和β-谷甾醇。(3)采用称重法测定活性脂质的保湿活性,以甘油和CER-3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81%时,CEP-2-13的保湿活性强于CEP-2-17但略低于甘油;但在相对湿度为43%时,保湿活性依次为CEP-2-13>甘油>CER-3>CEP-2-17,即说明神经酰胺在低湿度的情况下保湿效果更好。在体保湿活性的研究表明,CEP-2-13能长时间维持皮肤中水分含量,且比CER-3和CEP-2-17的保湿效果好。CEP-2-13作用于皮肤2 h后,皮肤水分增加量最大为27.42%;皮肤暴露6 h后,经表皮水分散失量降至4.58 g/m2h。(4)CCK-8测定细胞毒性实验表明,CEP-2、CEP-2-13和CEP-2-17对HSF细胞和HaCaT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作用,且对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更显着。质量浓度为80μg/mL的CEP-2-13对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125.93%(p<0.001)。CEP-2和CEP-2-17对干燥损伤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和修复作用相当,CEP-2-13对细胞的保护和修复效果最好,且修复作用强于保护作用。(5)ELISA试剂盒测定干燥损伤的HaCaT细胞内HA和AQP3含最的实验表明,CEP-2-13促进干燥损伤细胞产生HA和AQP3的能力强于CEP-2-17,且 CEP-2-13上调干燥损伤的HaCaT细胞中AQP3的能力大于HA,当CEP-2-13的质量浓度为100 μg/mL时,与对照组相比,HA含量增加了 91.68%,AQP3增加了 125.10%。
王贺聪,何聪芬[7](2019)在《皮肤中神经酰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神经酰胺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主要介绍了神经酰胺的制备、分离、检测方法,以及在医药、化妆品中的应用。展望了神经酰胺抗衰老、美白作用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应用,为神经酰胺更广泛安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山格依里·巴依尔[8](2018)在《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及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神经酰胺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脂类物质。目前关于神经酰胺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植物和哺乳动物中,而极少从微生物发酵角度去考察神经酰胺的生产可行性。本论文以四株克鲁弗酵母菌作为试验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确定了最适克鲁弗酵母菌生长的培养条件,并对四株克鲁弗酵母菌总脂质,极性、中性脂质以及神经酰胺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得到了神经酰胺含量最高的克鲁弗酵母菌。进一步研究了环境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克鲁弗酵母富集神经酰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薄层色谱法(TLC)、高相液相色谱法(HPLC)、硅胶柱层层析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鉴定了其中神经酰胺单体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四株克鲁弗酵母菌培养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适克鲁弗酵母菌生长的培养条件;在同等培养条件下利用四株克鲁弗酵母进行发酵培养,对其总脂质,极性、中性脂质,神经酰胺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温度28℃、时间72 h、接种量10.0%、装液量100 m L/250 m L为发酵培养四株克鲁弗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条件,发酵培养后编号为10955菌株总脂质含量最高,而编号为1892菌株总脂质含量最低;四株克鲁弗酵母菌总脂质构成中,中性脂质含量所占的比例略高于极性脂质,其中,编号为1892菌株中性脂质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株菌,编号为10955菌株极性脂质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株菌;薄层色谱层析显示极性脂质中含有神经酰胺(CM)、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甘油三酯(TG)等功能性成分,且神经酰胺的含量为:10955菌株>10847菌株>1685菌株>1892菌株,其中10955菌株中的神经酰胺含量最高,达到0.39 mg/g。(2)为提高克鲁弗酵母菌生产神经酰胺的水平,研究了培养时间、培养温度、不同浓度甜菜糖蜜、不同浓度蛋白胨、不同浓度乙醇等因素对富集神经酰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影响因素中,提高甜菜糖蜜浓度(8.0%)和乙醇浓度(12.0%)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内神经酰胺的含量,在这条件下其神经酰胺含量同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8倍及1.6倍。(3)在硅胶层析柱上利用氯仿/甲醇体系为洗脱剂,以梯度洗脱法得到了较纯的神经酰胺类组分,并利用薄层色谱法、高相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神经酰胺类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氯仿、氯仿/甲醇(90:10,v/v)、(80:20,v/v)、(70:30,v/v)、(50:50,v/v)及甲醇洗脱液比例中,在氯仿/甲醇(50:50,v/v)的混合溶剂中能够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神经酰胺类物质,并鉴定得分子式为C44H89NO5,名称为2羟基-N-(1,3,4-三羟基十九烷-2-基)十五烷酰胺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这一结果为今后克鲁弗酵母菌作为提取和开发生产神经酰胺类物质新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周秀秀[9](2018)在《魔芋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功能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大,魔芋及其产品得到广泛关注,魔芋中化学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应用广泛。本论文以魔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主要化学成分(神经酰胺、黄酮、挥发油),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手段分析魔芋重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全面了解魔芋化学组成及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魔芋中神经酰胺类物质,HPLC-ELSD检测法测定魔芋中神经酰胺的含量。金珠2号粉和皮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0.41 mg/g、0.58 mg/g,红魔芋粉和皮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0.36mg/g、0.48 mg/g。通过硅胶柱层析法、真空冷冻干燥、重结晶等手段分离纯化神经酰胺,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得到神经酰胺的产率为93.05%,纯度为85.93%。结合加标回收实验、红外光谱分析和LC-MS分析,鉴定纯化后物质的结构,化学分子式为C23H43N3O3,名称为5-氨基-4-羟基-2-恶唑-2’-十六烷基-神经酰胺。(2)采用甲醇-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魔芋中黄酮类化合物,结合Box-Ben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29组实验,确定各因素影响的先后次序为:甲醇浓度>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响应面优化工艺参数,确定魔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40℃,甲醇浓度88%和料液比1:32,数学模型计算值是1.84 mg/g。此工艺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1.73 mg/g,在数学模型允许的误差范围内。(3)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依次提取金珠2号(粉和皮)和红魔芋(粉和皮)挥发油成分,用乙醚萃取分离,GC-MS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萃取分离归一法计算相对含量。共得到28种挥发油成分:6种醇类,12种烷烃类,5种酮类。其中有11种共有成分,相对含量达85%以上,(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45.19%58.31%。
程莎莎[10](2018)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无创性鉴定人皮肤中神经酰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皮肤中神经酰胺主要位于表皮,是表皮中的主要脂质,属于神经鞘脂类,一般由脂肪酸、鞘氨脂碱基二者结合而成。在表皮细胞中大约一半的脂质都是神经酰胺。目前表皮中已发现12种神经酰胺,与其他脂类共同参与表皮屏障功能的形成,在皮肤屏障中发挥着屏障、保湿、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等功能。其含量的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与一些皮肤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研究神经酰胺为临床相关皮肤病的诊疗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因此近些年来神经酰胺的功能与作用机制越来越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无创性采集角质层,经过处理后对中国汉族健康人群的皮肤中神经酰胺进行检测分析,建立起皮肤中神经酰胺的定性以及定量分析的平台,即联合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分辨质谱,进行无创性检测角质层的神经酰胺。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对7个皮肤样品进行12种目标神经酰胺亚类定性,由于角质层神经酰胺是复杂多样的,无法获得所有神经酰胺亚类的标准品,因此本研究采用一种神经酰胺亚类标准品C42H85NO3定量表皮中相应神经酰胺的含量。应用氰基丙烯酸酯黏贴法取角质层皮肤样品,经过脂质溶解等一系列处理后,等待上机检测。采用赛默飞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FT质谱(thermo Q-Exactive),联合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BEH C18(100X2.1mm,1.7μm)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A=60:40 ACN/H2O+10mM NH4HCO2,0.1%HCO2H;B=90:10IPA/ACN+10mM NH4HCO2,0.1%HCO2H。反向色谱柱,流速为0.3ml/min,梯度洗脱。质谱检测中的离子源选用电喷雾式(ESI),Full Mass ddMS2模式,一级分辨率70000,二级分辨率17500。数据采集后用全流程脂质分析软件(LipidSearch)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对七种皮肤样品进行12种目标神经酰胺亚类半定量,可看出Q Exactive均能提到峰,且响应强度在105到107之间。对样品分别进行了正离子和负离子采集,LipidSearch软件进行搜库,7个皮肤样品中均含有12亚类神经酰胺,用神经酰胺C42H85NO3标准品去定量样品,测得样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63、27.59、108.57、220.75、149.20、43.06、22.78μg/ml。除目标脂质外,正离子鉴定出高达300种以上其他脂质结果,以神经酰胺类和甘油三酯类为主;负离子鉴定出30种以上,均为神经酰胺类。结论神经酰胺作为重要的脂类,在皮肤中与其屏障功能密切相关。中国健康人群皮肤中神经酰胺含有12亚类,Q Exactive超高分辨液质联用及LipidSearch脂质组学软件可鉴定出表皮12亚类神经酰胺及其他脂质,高效灵敏,为后期健康或皮损表皮神经酰胺及其他脂类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方法。在检测神经酰胺后发现,个体之间存在浓度差异。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取材、处理及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有关,也可能与皮肤屏障状态相关。
二、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Ceramides by HPLC Followed by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Ceramides by HPLC Followed by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乳制品中脂质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品中脂质的重要性 |
1.1.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
1.1.2 婴幼儿配方奶粉 |
1.2 乳品中脂质的组成 |
1.2.1 脂质的存在形式 |
1.2.2 脂质的化学组成 |
1.2.2.1 甘油三酯 |
1.2.2.2 磷脂 |
1.2.2.3 胆固醇 |
1.3 脂质的分析方法 |
1.3.1 薄层色谱法 |
1.3.2 核磁共振分析法 |
1.3.3 气相色谱法 |
1.3.4 液相色谱法 |
1.3.4.1 正相色谱法 |
1.3.4.2 反相色谱法 |
1.3.5 亲水作用色谱法 |
1.3.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
1.4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工艺及对脂质的影响 |
1.5 化学计量学在乳脂质分析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母乳和不同动物乳中甘油三酯成分的分析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
2.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
2.1.3 样品前处理条件 |
2.1.4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条件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乳制品中甘油三酯的分离和识别 |
2.2.2 不同泌乳期母乳中甘油三酯 |
2.2.3 不同动物乳中甘油三酯 |
2.2.4 化学计量学分析母乳和动物乳中甘油三酯的异同 |
2.3 小结 |
第三章 母乳和不同动物乳中磷脂成分的分析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
3.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
3.1.3 脂质标准品的配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
3.1.4 亲水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2 PL分子的鉴定 |
3.2.3 母乳和动物乳中PL组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链中磷脂成分的变化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
4.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
4.1.3 脂质标准品的配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
4.1.4 牛奶样品中PL的分离 |
4.1.5 牛奶样品中PL的鉴定和定量 |
4.1.6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生乳、巴氏杀菌乳、均质乳和奶粉样品中PL的定性定量分析 |
4.2.2 加工工艺对牛奶PL的影响 |
4.2.3 多元变量数据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全面分析乳制品中脂质组成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
5.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
5.1.3 脂质标准品的配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
5.1.4 超临界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条件 |
5.1.5 方法学考察 |
5.1.6 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5.2.1.1 色谱柱的筛选 |
5.2.1.2 改性剂和添加剂的优化 |
5.2.1.3 柱温和背压的影响 |
5.2.1.4 补偿泵的影响 |
5.2.2 脂质分子的鉴定 |
5.2.3 方法学考察 |
5.2.4 母乳、牛奶、水牛奶、羊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质组成分析 |
5.2.5 不同配方奶粉的脂质组学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含量、功能、分离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含量 |
1.1 母乳中磷脂的含量 |
1.2 牛乳中磷脂的含量 |
1.3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磷脂的含量 |
2 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功能性 |
3 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提取和分离 |
4 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定量检测技术 |
4.1 薄层色谱法 |
4.2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
4.3 核磁共振磷谱 |
4.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5 结语 |
(3)食品中鞘磷脂的检测及功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鞘磷脂概述 |
1.1 鞘磷脂简介 |
1.2 鞘磷脂合成与代谢 |
1.2.1 神经酰胺 |
1.2.2 鞘氨醇 |
1.2.3 1-磷酸鞘氨醇 |
2 鞘磷脂提取与检测 |
2.1 薄层色谱法 |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2.1 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
2.2.2 质谱法 |
2.2.3 紫外检测法 |
2.2.4 核磁共振 |
3 鞘磷脂的作用机理及功能 |
3.1 降血脂和预防肝脏脂肪变性 |
3.1.1 降血脂 |
3.1.2 预防肝脏脂肪变性 |
3.1.3 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
3.2 维持皮肤水化及抗皮炎作用 |
3.2.1 维持皮肤水化 |
3.2.2 抗皮肤炎症 |
3.2.2. 1 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炎症 |
3.2.2. 2 缺镁引起的皮肤炎症 |
3.3 抑制结肠癌 |
3.4 促进婴儿神经发育 |
4 总结 |
(4)药用脂质纳米材料的含量检测方法及微生物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质体 |
1.1.1 脂质体的定义 |
1.1.2 脂质体的分类 |
1.1.3 脂质体的临床医用药品情况 |
1.2 纳米脂质材料--磷脂 |
1.2.1 磷脂的主要来源 |
1.2.2 磷脂的生理特性 |
1.2.3 磷脂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 磷脂的含量检测及微生物检测研究 |
1.3.1 磷脂国内外含量检测研究现状 |
1.3.2 磷脂微生物限度检测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含量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DPPG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2.3.2 DPPC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2.3.3 DEPC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2.3.4 DSPC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DPPG含量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2 DPPC含量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3 DEPC含量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4 DSPC含量检测实验结论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生物限度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DPPG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
3.3.2 DPPC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
3.3.3 DEPC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
3.3.4 DSPC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DPPG微生物限度检测研究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2 DPPC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DEPC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4 DSPC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脂质特征分析及其鱼肉凝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脂质的分类 |
1.1.1 油脂 |
1.1.2 类脂 |
1.1.2.1 磷脂 |
1.1.2.2 糖脂 |
1.1.2.3 胆固醇及其酯 |
1.2 淡水鱼脂质的提取方法 |
1.2.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2.3 其他方法 |
1.3 淡水鱼脂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
1.3.1 层析法 |
1.3.2 气相色谱法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 脂质对鱼糜凝胶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0种淡水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样品前处理 |
2.2.3.2 脂肪的提取 |
2.2.3.3 脂肪酸的甲酯化 |
2.2.3.4 脂肪酸的GC-MS分析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30 种淡水鱼粗脂肪的含量 |
2.3.2 30 种淡水鱼脂肪酸组成 |
2.3.2.1 饱和脂肪酸 |
2.3.2.2 不饱和脂肪酸 |
2.3.2.3 EPA和DHA总相对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淡水鱼磷脂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样品前处理 |
3.2.3.2 脂肪的提取 |
3.2.3.3 样品制备 |
3.2.3.4 色谱分析条件 |
3.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色谱条件优化选择 |
3.3.1.1 色谱柱的选择 |
3.3.1.2 检测器的选择 |
3.3.1.3 流动相的选择 |
3.3.1.4 柱温的选择 |
3.3.1.5 蒸发光温度的选择 |
3.3.2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3.3.3 方法的精密度 |
3.3.4 回收率 |
3.3.5 翘嘴红鲌磷脂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0种淡水鱼磷脂的含量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样品前处理 |
4.2.3.2 脂肪的提取 |
4.2.3.3 样品制备 |
4.2.3.4 色谱分析条件 |
4.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磷脂标准品的标准曲线 |
4.3.2 淡水鱼肌肉磷脂组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种类淡水鱼糜品质特性与磷脂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鱼糜凝胶制作工艺流程 |
5.2.3.2 鱼糜凝胶制作要点 |
5.2.3.3 鱼糜凝胶质构的测定 |
5.2.3.4 凝胶强度的测定 |
5.2.3.5 鱼糜凝胶白度的测定 |
5.2.3.6 鱼糜凝胶持水性的测定 |
5.2.3.7 鱼糜凝胶脂肪含量及磷脂组成的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种类鱼糜的质构 |
5.3.2 不同种类鱼糜的凝胶强度 |
5.3.3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白度 |
5.3.4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持水性 |
5.3.5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脂肪含量及磷脂组成 |
5.3.5.1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脂肪含量 |
5.3.5.2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磷脂组成 |
5.3.6 鱼糜品质特性与磷脂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种类淡水鱼肌肉磷脂的HPLC-ELSD图谱 |
附录2 不同种类淡水鱼糜凝胶磷脂的HPLC-ELSD图谱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 |
(6)龙眼核活性脂质的提取分离及其保湿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龙眼核的研究概况 |
1.1.1 龙眼核概述 |
1.1.2 龙眼核研究现状 |
1.2 活性脂质的研究 |
1.2.1 活性脂质概述 |
1.2.2 活性脂质的提取分离方法 |
1.2.3 活性脂质的分析方法 |
1.2.4 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 |
1.2.5 神经酰胺的生物活性 |
1.3 保湿活性 |
1.3.1 保湿机理 |
1.3.2 保湿原料 |
1.3.3 保湿性能评价方法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龙眼核活性脂质的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龙眼核活性脂质的提取 |
2.3.1 活性脂质的得率 |
2.3.2 总甾醇含量 |
2.3.3 单因素试验 |
2.3.4 正交试验 |
2.4 提取物成分检识 |
2.4.1 三萜类 |
2.4.2 生物碱类 |
2.4.3 皂苷类 |
2.4.4 糖类 |
2.4.5 鞣质及酚类 |
2.4.6 黄酮类 |
2.4.7 蛋白质、多肽或氨基酸类 |
2.4.8 有机酸类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豆甾醇标准曲线 |
2.5.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5.3 正交试验结果 |
2.5.4 提取物成分检识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龙眼核活性脂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神经酰胺含量 |
3.3.1 HPLC-ELSD条件 |
3.3.2 梯度洗脱方法的确定 |
3.3.3 C16-CER标准曲线 |
3.4 龙眼核活性脂质的分离纯化 |
3.4.1 分级萃取 |
3.4.2 硅胶柱层析分离 |
3.4.3 ODS柱层析分离 |
3.5 结构鉴定 |
3.5.1 TLC分析 |
3.5.2 FT-IR分析 |
3.5.3 GC-MS分析 |
3.5.4 UPLC-MS分析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HPLC-ELSD方法的建立 |
3.6.2 C16-CER标准曲线 |
3.6.3 TLC分析 |
3.6.4 各萃取相得率及总甾醇含量 |
3.6.5 硅胶柱层析分离结果 |
3.6.6 ODS柱层析分离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眼核活性脂质的保湿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体外保湿活性 |
4.4 在体保湿活性 |
4.5 细胞水平测定样品的保湿活性 |
4.5.1 细胞复苏 |
4.5.2 细胞培养 |
4.5.3 细胞接种量的确定 |
4.5.4 细胞毒性实验 |
4.5.5 HaCaT细胞干燥损伤模型的建立 |
4.6 保湿机理初探 |
4.6.1 样品对干燥损伤的HaCaT细胞内HA含量的影响 |
4.6.2 样品对干燥损伤的HaCaT细胞内AQP3含量的影响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体外保湿活性 |
4.7.2 在体保湿活性 |
4.7.3 最佳细胞接种量 |
4.7.4 细胞毒性试验 |
4.7.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4.7.6 HaCaT细胞干燥损伤模型 |
4.7.7 样品对干燥损伤HaCaT细胞内HA的生成作用 |
4.7.8 样品对干燥损伤HaCaT细胞内AQP3的生成作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CEP-2-13中各组分神经酰胺的质谱图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皮肤中神经酰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神经酰胺概述 |
2 体内神经酰胺的主要代谢途径 |
2.1 神经酰胺合成途径 |
2.1.1 从头合成途径 |
2.1.2 鞘磷脂循环途径 |
2.1.3 神经酰胺在表皮层的形成途径 |
2.2 神经酰胺合成相关酶 |
2.2.1 鞘磷脂合成酶 (sphingomyelin synathase, SMS) |
2.2.2 神经酰胺合成酶 |
2.3 神经酰胺分解相关酶 |
2.3.1 鞘磷脂酶 |
2.3.2 神经酰胺酶 |
3 神经酰胺的制备、分离及检测方法 |
3.1 神经酰胺的制备方法 |
3.2 神经酰胺的分离方法 |
3.3 神经酰胺的检测方法 |
4 神经酰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4.1 在医药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4.2 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4.2.1 维持和增强皮肤屏障作用机理及其在抗敏化妆品中的应用 |
4.2.2 保湿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
4.2.3 抗衰老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
4.2.4 抑制黑色素合成机理及其应用 |
5 结束语 |
(8)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及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克鲁弗酵母菌简介 |
1.2 神经酰胺概述 |
1.3 神经酰胺的功能特性 |
1.3.1 神经酰胺生物功能 |
1.3.2 神经酰胺药理功能 |
1.3.3 神经酰胺在工业上的应用 |
1.4 神经酰胺的分析方法 |
1.4.1 神经酰胺的提取方法研究 |
1.4.2 神经酰胺的分离与分析方法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克鲁弗酵母菌神经酰胺含量比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四株克鲁弗酵母菌生长曲线 |
2.2.2 四株克鲁弗酵母培养条件研究 |
2.2.3 四株克鲁弗酵母菌脂肪粒观察结果 |
2.2.4 四株克鲁弗酵母菌总脂质含量的测定 |
2.2.5 四株克鲁弗酵母菌极性和中性脂质含量比较分析 |
2.2.6 四株克鲁弗酵母菌神经酰胺的鉴定 |
2.2.7 四株克鲁弗酵母菌神经酰胺含量比较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不同培养条件对克鲁弗酵母富集神经酰胺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培养时间对神经酰胺的富集作用 |
3.2.2 不同培养温度对神经酰胺的富集作用 |
3.2.3 不同浓度甜菜糖蜜对神经酰胺的富集作用 |
3.2.4 不同浓度蛋白胨对神经酰胺的富集作用 |
3.2.5 不同浓度乙醇对神经酰胺的富集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克鲁弗酵母菌中神经酰胺的分离纯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编号为10955克鲁弗酵母菌脂质分离鉴定 |
4.2.2 编号为10955克鲁弗酵母菌神经酰胺含量分析 |
4.2.3 神经酰胺结构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魔芋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魔芋简介 |
1.3 魔芋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1 神经酰胺的研究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1.3.3 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魔芋中神经酰胺的分离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魔芋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
2.3.2 魔芋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
2.3.3 魔芋神经酰胺的结构鉴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魔芋样品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含量分析 |
2.4.2 魔芋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
2.4.3 魔芋神经酰胺类的结构鉴定 |
2.5 小结 |
第3章 魔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魔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3 响应曲面法优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魔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
3.4.2 单因素实验 |
3.4.3 响应曲面法优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
3.5 小结 |
第4章 魔芋中挥发油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魔芋中挥发油成分的提取方法 |
4.3.2 魔芋中挥发油成分的鉴定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正己烷分离魔芋挥发油成分的GC-MS鉴定 |
4.4.2 乙醚分离魔芋挥发油成分的GC-MS鉴定 |
4.4.3 魔芋样品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鉴定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10)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无创性鉴定人皮肤中神经酰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3 检测仪器 |
2.4 检测部位 |
2.5 实验过程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课题综述 皮肤中神经酰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Ceramides by HPLC Followed by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乳制品中脂质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唐燕.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乳及乳制品中磷脂的含量、功能、分离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胡雪,段国霞,刘丽君,李翠枝,吕志勇,唐烁. 食品科学, 2021(19)
- [3]食品中鞘磷脂的检测及功能研究进展[J]. 罗鑫,孙万成,罗毅皓.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5)
- [4]药用脂质纳米材料的含量检测方法及微生物检测研究[D]. 向国瑞. 东南大学, 2020
- [5]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脂质特征分析及其鱼肉凝胶性能研究[D]. 韩迎雪.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6]龙眼核活性脂质的提取分离及其保湿活性的研究[D]. 纪漫. 江南大学, 2019(04)
- [7]皮肤中神经酰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 王贺聪,何聪芬. 日用化学工业, 2019(01)
- [8]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及其作用研究[D]. 山格依里·巴依尔.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魔芋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D]. 周秀秀.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无创性鉴定人皮肤中神经酰胺[D]. 程莎莎.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