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动态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1](2020)在《基于情感分析的顾客感知产品质量评价研究 ——以家用空调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消费方式的升级,消费者的购物诉求逐渐发生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商品的基本功能,价格低廉也不再是最大吸引力,消费者更加期待购买多元化、高品质、具有优质体验的商品。市场竞争的结果主要由消费者来决定,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应以消费者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因此,企业需要更及时地了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态度,而通过传统的问卷方式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质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规模的扩大,使得消费者在线上购物平台上留下大量的消费反馈数据,这些数据为更及时准确地获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因此,本文以商品的用户评论为数据来源,提出一种基于情感分析的方法评价消费者的感知质量。首先,本文参考产品感知质量的概念和测量维度,并结合家用空调产品的特点,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产品感知质量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括产品品质、产品服务和品牌形象三个维度。其次,选择四个空调品牌,并从京东商城上抓取其商品评论数据,利用PMI和Word2vec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从商品评论数据中提取指标特征词,并根据提取的指标特征词在所有商品评论数据中的分布情况,筛选出适用于最终评价的指标。然后,基于依存句法分析抽取特征-观点词对,并构建基于情感词典的指标值计算方法,完成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指标的测量。最后,对选取的四个空调品牌的特定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问卷调查和企业调查等数据获取方法,不仅能够缩减调研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还能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消费者关注的产品质量属性,获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属性层面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
张振华[2](2020)在《“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木家具又称木质家具或木制家具,是指主要零部件均采用木材、人造板等木制材料制成的家具。木家具产品设计属于工业设计范畴,必须面向用户立足生产,其设计定位由市场定位决定。家具企业需根据自身条件形成适合的市场定位,在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生成产品概念、指导产品设计。“互联网+”时代强大的信息渠道无疑为设计评价、定位与产品革新提供了便利,同时促使新的消费形态的形成,使得木家具制造业也遭遇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首先,新媒体的普及致使木家具消费者信息环境变化巨大,引起选购、评价和分享等消费行为决策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次,木家具行业传统的以材料导向的单纯制造业思维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第三,木家具产品生命周期日趋减少,引起产品策划时间的缩短和对策划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成果,理解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从而优化产品研发方法,构建定位准确的产品、服务、传播及展示,以便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风险的有效控制,成为学界和木家具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互联网+”时代木家具行业、用户消费行为决策与产品开发设计方面的变化,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思维下木家具的用户研究及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方法。在重新审视木家具设计与制作的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以便指导木家具企业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传播效果。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法分析消费端的直接数据,包括用户的分布、偏好和产品的反馈,从而实时准确地获取商业竞争情报。及时地实现对用户的识别、洞察和服务,进而将动态的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概念,指导木家具产品的概念设计。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互联网及网络媒体的普及使消费者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变,由信息单向、不对称和不充分传播转换到信息双向、对称和透明化传播的环境,在引发传播领域重大变革的同时引起木家具消费行为、设计、商业和制造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木家具行业线上购物、线上线下一体化和购物社交化等新的消费形态层出不穷。以材料导向的单纯制造业思维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木家具行业协同制造水平、设计创新和模块化零部件平台的建立。木家具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使得网络渠道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网络口碑作为一种重要的口碑和评价形式反映了木家具的价值,同时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分众性和海量数据特性,对消费决策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网络口碑的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以及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方法。(2)木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关于木家具网络口碑接收者的信任方面,家具消费者感知风险对网络口碑接收者信任的影响最大(标准回归系数0.528),家具产品的网络口碑数量对接收者信任的影响次之(0.438)。对于家具消费者行为影响方面,家具消费者信任对家具产品/服务的购买(0.441)和相关网络口碑再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0.468),家具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0.213)和再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次之(0.278)。传播者关系强度和专业知识对感知风险的影响力分别为0.299和0.246。综合判断,感知风险、网络口碑的数量对普通家具消费者的信任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对家具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再次传播网络口碑的行为意愿起着重要作用。信任是影响木家具消费行为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感知风险也可以直接影响行为意愿。(3)提出“互联网+”时代木家具在网络口碑审视下的用户需求挖掘与分析方法:当今市场对家具的需求融合了产品和服务,即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互联网平台中搜集有关木家具产品和服务的真实网络口碑信息,并从产品造型、颜色、功能、材质、做工、价格、物流、安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深入分析。构建基于网络口碑的木家具顾客满意度测量方法,采集关键产品质量特性的绩效表现,识别出高度影响满意度的木家具产品特征和服务过程。从而发现目前产品的优势,劣势以及用户的需求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为帮助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木家具的产品改进和创新设计做好准备。得出实木家具产品特征的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2.86%)、做工(11.29%)、用料(10.84%)、物流(10.61%)、售后(8.91%)、货物完好(8.35%)、环保(8.33%)、价格(7.72%)、功能(6.47%)、安装(4.62%);板木家具产品特征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4.18%)、做工(11.31%)、用料(10.14%)、物流(10.08%)、售后(8.90%)、功能(7.96%)、安装(7.53%)、环保(7.23%)、价格(7.12%)、货物完好(5.55%);板式家具产品特征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5.02%)、售后(13.45%)、做工(9.55%)、物流(9.35%)、安装(8.45%)、用料(8.38%)、价格(6.95%)、环保(6.53%)、货物完好(6.50%)、功能(5.81%)。(4)建立了基于网络口碑与质量功能展开的木家具设计目标定位模型,以客厅木家具为例在基于网络口碑的用户需求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用户价值诉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科学有效的木家具设计规划方案,并通过优化设计与消费者评价验证了产品策划的效果,可以较好地指导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得出客厅木茶几的设计规划目标中相对权重前12位为:实木(8.19%)、产品与包装完好(6.48%)、颜色好看(5.8%)、高端大气上档次(5.54%)、收纳空间(5.31%)、没有异味(5.12%)、搭配协调(4.96%)、做工精致(4.67%)、客服态度好(4.53%)、物流快(4.47%)、性价比高(3.74%)、全实木(3.48%)。设计技术要素的重要度排序前12位为:表面处理(130.70)、材料构成(123.47)、表面纹理(110.32)、外形线条(100.93)、产品结构(88.51)、色彩构成(63.34)、外形尺寸(57.42)、物流服务承诺(56.89)、加工精度(38.98)、封闭质量(32.73)、产品成本(30.03)、定价策略(24.66)。本文阐明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行为决策影响机制与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创新方法,使木家具的设计目标的形成更为科学、清晰,提高设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针对之前基于用户的家具设计评价和定位理论的一些问题,例如多是通过主动的问卷调查,缺乏对用户无干预观察的客观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丰富了家具设计理论。本研究成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口碑这个海量的线上用户端数据,帮助家具企业从传统的事后检验产品质量转变为在产品设计时检查内在质量。促使企业与用户的有效互动,推进企业更科学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更好地指导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完美匹配。
吴远航[3](2020)在《仿冒、信息规制与产品质量投入》文中研究表明在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之前,往往需要先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获取,而这些质量信息通常都是由厂商向市场释放。从制造商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进行规制,即使其产品质量并不高,它们也总有激励将自己的商品进行质量上的夸大,对消费者实施信息误导,以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如常见的虚假广告宣传等。普遍的认知是,信息误导会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产生偏差,引导消费者进行非本意消费,这对于消费者福利而言是严格有害的,因此应对其予以严格的规制,各国的规制实践也基本是依照该思路展开。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在特定市场结构下,对“模糊”信息的适度容忍,可以降低优势产品市场垄断势力,影响企业的质量改进激励,而这将使其对社会福利可能具有正面影响,因此单纯的“严惩”或许是有失偏颇的。“严惩”观点和“容忍”观点各有其背后的逻辑及现实意义,但这两种观点也都有不完善的一面。对“严惩”观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行为本身的识别及具体实施类别的界定,而对该行为对产业组织层面上厂商竞争环节的影响却少有涉及;而对“容忍”观点的研究为了更好地聚焦于其核心结论,在不实信息的负面影响一侧只分析了其对消费者福利的削减,而缺乏了对厂商行为,特别是厂商质量投入行为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不实信息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视角切入,在纵向差异化的框架下引入产品质量投入这一要素,将不实信息、仿冒行为、产品质量投入这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元素综合起来,探讨不同市场参数条件下对不实信息的最优规制强度。并通过建立一个双寡头差异化竞争模型发现在企业质量投入决策外生时,每个质量水平和规制强度的组合都对应了一种价格及信息决策均衡。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将质量投入水平内生化,发现每一个信息规制强度都对应了一种质量投入均衡,而后运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推导方式,发现强信息规制均衡中,质量投入的收益完全被高质量厂商所占有,因此其对应的质量投入水平是较高的;弱信息规制均衡则有可能对应着一个极低的质量投入水平,因为此时其质量投入收益是被对低质量厂商所分享的;也可能对应一个极高的质量投入水平,因为这种跨越式的质量投入能够使得高质量厂商摆脱对手的仿冒行为,此时该水平甚至是高于强信息规制下的质量投入水平的。对比不同均衡下的社会福利结果,本文发现最优规制强度的选取依赖于质量投入成本函数、拟同质成本函数及社会福利对产品质量水平的偏好。规制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严谨的经济分析权衡利弊,科学设计对不实信息的规制强度。
杨晨霞[4](2020)在《双寡头耐用品厂商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质保服务已经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一些消费者甚至通过关注产品的质保服务来评测产品质量的好坏,从而决定是否购买产品。因此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制造商都表现出对售后服务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关于耐用品和耐用品售后服务的研究已经层出不穷,但对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研究并不多见。质保服务投入直接影响着制造商的利润,所以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经济意义。本文主要从消费者情绪效用、社会地位效用、羊群效应三个方面研究了双寡头耐用品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策略。1.在不考虑和考虑消费者情绪效用两种情况下,分别分析了双寡头厂商的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结论表明:(1)不考虑消费者情绪效用的情况下,随着低质量厂商的质量、质保期的不断增加,两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均不断减小;随着高质量厂商质保期的不断增加,低质量、高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分别增加与减小。(2)考虑消费者情绪效用的情况下,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了额外情绪效用,即由一些外部事件引起的效用,分析了相关因素对两厂商质保服务投入的影响。两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均随着低质量厂商的质量、质保期的增加不断减小;随着高质量厂商的额外情绪效用、质保期的不断增加,高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减小,低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增加;随着低质量厂商的额外情绪效用的不断增加,高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增加,而低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减小。从数值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额外情绪效用对两厂商质保服务投入影响较大,厂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调整质保服务投入策略,提高利润。2.在效用函数中引入社会地位效用,并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双寡头耐用品厂商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随着社会地位效用系数以及低质量厂商的质量、质保期的不断增加,双寡头耐用品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均不断减小;随着高质量厂商质保期的不断增加,高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减小,而低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增加。3.在效用函数中引入羊群效应,并分析相关因素对两厂商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影响。结论如下:两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均随着低质量厂商质保期、羊群效应系数的增加不断减少;随着高质量厂商质保期的增加,低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地增加,而高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地减小;随着两厂商质量差异的不断减小,高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不断增加,低质量厂商的质保服务投入先增加再减小。
刘鸿燕,陈林[5](2019)在《“计划报废”策略与消费者效用》文中指出产品创新作为企业争夺消费市场的"利器",即使多为"轻创新",仍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竞争中,企业乐此不疲地缩短时间间隔、快速推出新一代产品。计划报废是一种企业策略性行为,它使知名品牌手机不能更换电池,使同一品牌单反相机的电池型号"日新月异",进而使耐用消费品的更替更频繁。这种近乎"霸王条款"的计划报废策略性行为导致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对消费者和社会有利也有弊。为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计划报废策略及其消费者效用。结果显示:当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价格变动较敏感时,企业通过计划报废策略使得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放弃使用老产品,缩短了老产品的生命周期,但是在不同敏感水平和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采用的计划报废策略工具不一致。对于消费者来说,老产品生命周期等于技术发展到新产品足以替代老产品的时间间隔时,消费者获得老产品最高效用,新产品的推出有利于提升消费者总效用。据此,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需要关注新产品推出速度、反映产品质量的属性设计,鼓励企业寻求更有利于提升消费者效用、社会福利的策略,例如以旧换新、再造耐用品等,既可以拓展消费者对耐用品的新需求,又可以减缓越来越严重的电子产品垃圾问题。
穆朗峰[6](2019)在《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及其突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逐渐推进,中国制造业已由生产低端制造品过渡到生产中高端产品,现阶段,随着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业正向高端制造业不断迈进。作为中国制造业核心构成元素的制造业企业能否生产出受市场认可的高端产品并成功进入全球高端产市场,将决定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败。当前,中国制造业厂商在尝试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时面临着一系列进入壁垒,不同类别进入壁垒有其各自独特的产生原因,只有分析中国制造业厂商面临不同类别进入壁垒的深层原因并找到突破壁垒的有效途径,中国制造才会真正实现向高端制造业升级。如今,中国制造业已逐渐摆脱过去代工、模仿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形成技术引进加自主创新发展模式,产业内也已诞生多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历史上,制造业领域内实现技术追赶及超越的最成功的国家莫属日韩。研究日韩历史经验,总结我国成功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的企业的经验,找到可以向全行业推广的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领域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进入壁垒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国内对于进入壁垒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较少。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进入壁垒问题的理论发展脉络,通过理论梳理尽可能的涵盖不同种类进入壁垒的成因及可能突破路径,为找到突破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端产品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的路径做好理论积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推动力,认清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有助于分析中国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面临进入壁垒的真正成因。在全球主要制造业强国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际以及中国本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之时,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已经展现出必然性。本文通过分析汽车制造业以及ICT产业这两项全球制造业领域内产值最高的产业内中国主要企业的发展现状,归纳出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即:大而强却不是全球最强,部分领域仍存短板。中国大量制造业企业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之时面临各种进入壁垒,本文研究核心在于找到中国企业面临进入壁垒的深层原因并给出路径建议,因此分析不同类型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不同种类进入壁垒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进入壁垒的种类,依次从绝对成本优势进入壁垒、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政策性进入壁垒三个层面对中国企业面临相关进入壁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当前,大量有志进军全球高端产品市场的中国企业在努力突破不同类别进入壁垒时面临一系列困难,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相关进入壁垒之时所面临的困难,分别从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劣势、市场在位者垄断企业所具有的占先优势、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及中国产业政策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倾斜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厂商在努力突破进入壁垒之时所面临的困难。历史上大量东亚地区技术追赶型国家的厂商曾在美国高端产品市场上成功突破进入壁垒,在美国高端产品市场站稳脚跟。近年来,我国国内也诞生了以华为为代表的成功突破全球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先驱。分析这些厂商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仍在努力突破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别从日韩政府彼时的产业政策、日韩企业彼时突破美国市场进入壁垒的独特路径以及中国华为公司成功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的经验三个层面,梳理可以在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内进行推广的企业突破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路径经验。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决定了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会在根本性层面上决定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边界。在大量颠覆式创新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时代,如果政策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领域发展所面临的短板问题,在党和政府创造的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内,中国制造业将有机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在众多领域内对传统制造业强国实现弯道超车。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自身行为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企业只有选取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模式,才更有机会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成功进入高端产品生产领域并在全球主流高端产品市场站稳脚跟。本文分别从政府政策和厂商行为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突破进入壁垒的路径建议,从以科教兴国战略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发挥我国大国优势为企业扫清政策性阻碍、以“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创建良好创新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加强自身竞争力这四个维度针对中国企业在突破进入壁垒时面临的困难,提出提高国家综合科研强度、扩大自由贸易范围、完善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建议以及企业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营销能力等企业突破进入壁垒的路径建议。
滕沙沙[7](2017)在《基于可靠性的空调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产品性能同质化趋势日益加强,产品保修成为影响消费者做出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特别是企业对保修期长短的承诺。作为制定保修期基础的产品可靠性,其具有随着企业质量改进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增加的特点,而企业实际支付的保修成本取决于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而非固有可靠性。此外,产品的保修不仅仅涉及到售后服务,还影响到企业经营中其他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因此,在分析空调可靠性的基础上,应以企业经营全局的角度来系统地制定保修期,以使保修期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论文首先从技术和营销两个维度分析了保修策略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基于固有可靠性的保修期决策框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空调保修成本模型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使用可靠性的保修期决策框图模型。其次,分析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固有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并定量描述了产品固有可靠性随产品质量改进的增长规律,给出了基于使用可靠性影响因素区域聚类结果的使用可靠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依据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保修期决策框图模型,分别建立了基于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空调企业的仿真分析,两种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固有可靠性的利润仿真结果略大于企业利润的真实值,基于使用可靠性的利润仿真结果与真实值更相符。论文提出的基于可靠性影响因素区域聚类结果的使用可靠性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和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定量预估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产品使用可靠性,可更准确地预估保修成本,能够综合考虑影响保修期决策的多个因素,将目前基于产品固有可靠性的保修研究发展到基于使用可靠性的保修研究,为实现保修期的最优设计奠定了基础。
许伟[8](2017)在《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是质量创新研究的重要背景。所谓质量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创造一种新的质量,这种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帮助企业实现新目标和创造良好效益。质量管理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都相对成熟,本文的质量创新是相对于质量管理来说的,是一个质量科学研究的新视角。质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的品质需求成为趋势,这些都需要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加强质量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这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象,迫切需要企业引入适合中国本土实际的质量创新理论框架,通过全要素创新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而赢得质量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但现有文献对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的相对不足。本文系统提出了质量创新理论框架并分析了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本文提出的质量创新理论框架,包括从质量创新动力、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制度等四个层面,基于这一理论框架分析了质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关系及其互补因素。论文认为质量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质量创新是各种创新在产品与服务质量上的终端表现形态,质量优势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质量创新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首先,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质量创新动力。企业家是质量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质量创新的重要动力。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家创新动力论,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组合”。其次,面向顾客与市场的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目标主要包括质量需求与质量信用。质量创新是面向顾客需求的,质量需求是质量创新目标的源头。质量创新是市场评价作为衡量标准,质量信用是质量创新目标的终点。再者,面向组织内源的质量创新手段。质量创新可以来自组织内的质量子系统、质量众多要素的协同创新过程。企业主要可以利用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和标准能力等手段实现质量创新。最后,基于系统视角的质量创新制度。质量创新制度是实现质量系统创新的制度基础,具体主要包括质量政策与质量文化等。质量政策是质量创新的外在环境约束与制度基础。质量文化是质量创新的内在环境基础和价值引领。在研究方法上,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性得分匹配等具体工具,对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既受组织内部制约,又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孤立考察某一因素的难以全面分析两者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因此,本文将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及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相关学者的建议采用多变量分析法,从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角度,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大规模企业调查,在湖北省、广东省大样本企业数据基础上,从质量创新动力、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制度四个层面,实证研究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并结合中国企业质量创新实践给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论认为,质量创新有利于经营绩效提高,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质量创新目标是经营绩效目标的核心内容,质量创新动力是企业经营绩效优化的动力源泉,质量创新手段是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关键支撑,质量创新制度是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环境基础。质量创新致力于企业经营质量的提高与经营绩效的改善,以企业家精神为质量创新动力,以质量需求和质量信用为质量创新目标,以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标准能力为质量创新手段,以质量文化和质量政策为质量创新制度基础,通过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力求通过价值创造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并帮助企业赢得质量竞争优势。
赵伶俐[9](2016)在《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扩散作为市场中经济利益的实现环节,其理论与应用一直是学术研究领域的重点。Bass模型作为经典的创新扩散模型,由于模型参数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在理论与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基本Bass模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没有考虑创新产品扩散中的重复购买行为。在实际中,重复购买对于企业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并且考虑重复购买有利于拓宽Bass模型的实用性,丰富模型的理论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对基本Bass模型“新产品进入市场后,消费者每人只够买一个单位的该产品且只够买一次”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正,研究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及其应用。本文首先在总结回顾创新扩散理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模型,并重点分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扩散模型-Bass模型及其扩展型,为后文的分析研究与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接下来,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复购买现象,总结概括了重复购买模型的演变,并以Bass模型为基础,对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本文采用电子商务网店销量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与基本Bass模型的结果对比,验证了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在可重复购买产品扩散研究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进一步地,将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应用于市场细分中,为市场细分理论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全面的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研究中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谢春岩[10](2014)在《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既带来了消费行为的改变,也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一方面,以食品为代表的基本生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大型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在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汽车作为典型的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中国家庭,汽车拥有量快速上升,中国进入私人汽车普及期。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9年之后的几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在2012年达到了1940万辆,刷新了全球的历史记录,成绩令人瞩目。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汽车这一典型的耐用消费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进行研究。汽车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差异化特征的消费品,对于差异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消费品,如果忽略其异质性特征,那么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本文尝试在充分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展开对汽车消费相关问题的研究,而在异质性条件下进行研究时,通常需要基于特征空间,并使用离散选择模型。近些年来随着离散选择模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在方法和模型上为类似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考察,同时考虑到中国家庭汽车消费研究的现状以及各方面条件的满足程度,本文确定了研究的主题。本文以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嵌套Logit模型,研究中国家庭在选择汽车时的行为及消费者特征和产品特征对于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并更进一步,在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计算家庭汽车消费需求。由于本文是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为了能够支撑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在研究中收集和使用的数据非常多样,既有反映整体市场情况的汽车总量消费数据,也有近7000个消费者家庭调查数据。而且这些微观调查数据涉及到了几乎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品牌和车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保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第1章对消费理论进行了概述,在回顾和评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路线。本文第2章中主要陈述和分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要是对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做了完整的,详细的评述,特别是对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更进一步的从分省的角度,对汽车市场的总体消费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借助集中度指数和区位商的概念,分析了各个省的乘用车消费特征。第三,对于本文使用的2012年度的全国乘用车消费者调查数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描述,从样本数据反映出来的统计特征看,样本数据的代表性是比较好的,能够反映中国总体乘用车市场的真实情况。本文第3章首先引入了离散选择模型,通过理论模型的介绍,理解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区别,其中重点强调了嵌套Logit模型。然后,本文在充分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对消费者消费选择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定义,将消费者对家用汽车的购买过程假定为首先在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之间,然后在不同级别之间,最后在不同产品品牌之间进行选择。该假设过程将作为本文对消费者消费选择行为的预期,在后续实证部分将按照这一选择过程对消费行为进行计量研究,并对该过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最后对纳入到模型中的乘用车品牌进行了规定。本章从模型理论,消费选择行为假设以及引入模型的品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准备,为下一步进行实证研究打好基础。本文第4章首先从微观层面入手对轿车的消费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在考虑产品差异性和消费者特征差异的前提下,以随机效用理论为基础,按照本文假设的消费选择次序建立三层次嵌套Logit模型,将消费者特征与产品特征统一于这一离散选择模型;得到每一个选择层次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得到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轿车的产品属性发动机功率,速度、轴距以及价格等对于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选择有主要影响;家庭收入、是否有小孩、通常乘坐人数等对于消费者对轿车级别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而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等变量对于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或是合资品牌有重大影响。然后按照同样的理论模型和前提假设对SUV车型的消费行为也进行了计量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通过对模型结果边际效用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本文第5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计算消费者对家庭汽车的需求。首先,本章引入了“第二选择”的概念,即在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需要消费者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购车的时候,消费者最认真考虑的第二选择车型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收集了第二选择车型的完整数据,利用这一数据,参照BLP模型框架,本文利用半参数估计和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某一具体车型的消费者选择概率即市场份额。本文第6章对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的需求总量进行了估计,而本文估计总量的目的是为了与第5章的结果一起最终得到某一具体车型的销量。本章对总量需求进行估计时,利用了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各变量与新车销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的角度建模,并得到总量预测值,在得到总量预测值之后,利用第5章得到的结果,计算得到相关产品需求量。从目前本文作者对相关文献检索情况看,在考虑产品异质性的前提下,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家庭汽车消费相关研究的文献非常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在考虑产品异质性的前提下,研究了中国家庭汽车消费选择行为。巧妙的利用嵌套Logit模型将消费者特征和产品特征统一于一个模型中,并按照假设的选择过程逐级对模型进行估计,揭示了家庭购车过程中的机理,为企业制定策略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2、国内大部分汽车研究都是建立在同质性前提下的,在这种假设下,很难深入研究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行为,而本文是使用微观数据在考虑产品差异和消费者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对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其次,即使有少数研究能够使用微观数据,在异质性的假设下研究相关问题,由于样本量通常较小,研究过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问题。而本文样本量相对较大,地域分布也相对比较广泛,因此从数据角度为本文的计量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使得本文能够在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对消费者购车行为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一些重要结果,填补或者说是完善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3、本文使用“第二选择”估计了单个车型的市场需求概率,从微观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需求计算框架,能够相对精确的计算出产品的需求数量。从而对于以汽车为代表的异质性很强的耐用消费品的细分品种需求及估计提供了一套完成的方法体系。4、利用分省乘用车上牌数据研究乘用车消费格局,在研究中借鉴了集中度指数和区位商的概念,从中发现乘用车在各省之间的不同消费特征以及从厂商角度体现出来的乘用车消费格局特征。这个研究角度比较新颖,从消费的角度揭示了厂商在不同省份的优劣势,为厂商在各个地区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由于微观调查数据量的巨大,尤其是涉及到每一个被调查家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所购车型的产品信息等各个维度的信息加总在一起导致模型计算量的巨大,以及论文篇幅的限制,导致本文不能把样本中涉及的所有车型或者品牌统统纳入到模型计算之中,很多章节是通过市场份额等指标筛选出市场占用率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分析,所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增加引入模型的产品。最后本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横截面数据研究,在对横截面数据研究清楚的基础上,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以将研究扩展到时间序列或者面板数据的层次,这样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引入,我们可以得到中国家庭汽车消费行为以及需求的变迁。
二、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动态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动态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感分析的顾客感知产品质量评价研究 ——以家用空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感知质量研究现状 |
1.2.2 在线评论研究现状 |
1.2.3 情感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概述 |
2.1 产品感知质量相关理论和测量维度 |
2.1.1 产品质量 |
2.1.2 产品感知质量 |
2.1.3 产品感知质量的测量维度 |
2.2 中文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和技术 |
2.2.1 网络爬虫技术 |
2.2.2 中文文本预处理 |
2.2.3 产品特征提取 |
2.2.4 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 |
2.2.5 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
3.1 问题描述 |
3.2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初始指标构建 |
3.2.1 目标产品说明 |
3.2.2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初始指标 |
3.3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指标特征词提取 |
3.3.1 指标特征词提取算法 |
3.3.2 数据准备 |
3.3.3 指标特征词提取 |
3.4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指标确定 |
3.4.1 初始指标权重计算 |
3.4.2 评价指标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感分析的产品感知质量评价 |
4.1 问题描述 |
4.2 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特征-观点词抽取 |
4.2.1 依存句法分析介绍 |
4.2.2 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特征-观点词抽取 |
4.2.3 特征-观点词抽取结果 |
4.3 基于情感词典的产品感知质量评价 |
4.3.1 词典构建 |
4.3.2 基于情感词典的指标评价值计算方法 |
4.3.3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感知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应用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产品感知质量分析 |
5.2.1 产品整体感知质量分析 |
5.2.2 各品牌产品感知质量分析 |
5.2.3 产品感知质量品牌交叉分析 |
5.3 产品感知质量的改进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目的 |
1.2.2 研究的实践目的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的影响因素 |
1.3.2 木家具开发设计前期研究与设计策划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消费行为分析 |
2.1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行业的变化及对消费行为方式的影响 |
2.1.1 木家具行业传统制造业思维的局限 |
2.1.2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制造业的变化 |
2.1.3 木家具制造业的新模式及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
2.2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的消费行为及决策影响因素 |
2.2.1 木家具用户信息环境变化及消费心理特点 |
2.2.2 互联网环境下的木家具用户决策的影响因素 |
2.2.3 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对企业产品开发的影响 |
2.3 新消费背景下木家具开发设计的新模式 |
2.3.1 木家具设计前期研究与产品创新设计 |
2.3.2 木家具准设计的概念及需求分析向设计依据的转化 |
2.3.3 木家具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及解决方法 |
2.3.4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与用户网络口碑数据驱动的木家具产品开发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AHP)层次分析 |
3.1.1 基于网络口碑的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 |
3.1.2 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口碑传播与消费者决策的相关变量研究 |
3.1.3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理论模型的预构建 |
3.2 基于网络口碑的木家具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假设理论模型 |
3.2.1 模型构建相关行为决策理论 |
3.2.2 假设概念模型(Hypothesis Theory Model)构建 |
3.2.3 变量定义与假设 |
3.3 假设理论模型变量测量、评价 |
3.3.1 变量的汇总 |
3.3.2 主要变量的测量 |
3.4 数据的搜集与初步分析 |
3.4.1 数据收集——样本对象的选择 |
3.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3.4.3 数据质量的信度效度分析 |
3.5 验证性分析(CFA) |
3.5.1 结构方程模型及拟合度评估指标 |
3.5.2 网络口碑信息变量 |
3.5.3 传播者变量 |
3.5.4 中介变量(mediated variables) |
3.5.5 行为意愿变量 |
3.6 假设理论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假设验证 |
3.6.1 模型设定 |
3.6.2 模型识别与评价 |
3.6.3 假设验证与初步结论 |
3.7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3.7.1 研究结论 |
3.7.2 对木家具企业的管理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驱动的木家具用户需求发掘 |
4.1 木家具产品的特征与评价指标 |
4.2 基于网络口碑文本挖掘的家具产品情报分析模型 |
4.2.1 网络口碑在家具产品的情报分析中的价值与应用 |
4.2.2 基于新词发现的关键词抽取算法 |
4.2.3 技术实现——用户在线评论的文本数据发掘流程 |
4.2.4 家具产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 |
4.3 家具产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实验验证——以产品问题挖掘为例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实验验证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木家具用户需求挖掘的数据搜集与整理 |
4.4.1 家具网络口碑样本的选择 |
4.4.2 用户评论网络口碑数据采集 |
4.5 木家具产品特征与用户需求分析——以客厅茶几电视柜为例 |
4.5.1 实木家具产品分析 |
4.5.2 板木家具产品分析 |
4.5.3 板式家具产品分析 |
4.5.4 木家具产品的横向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网络口碑与QFD的木家具设计策划理论及应用 |
5.1 基于网络口碑和QFD的木家具设计目标定位模型 |
5.1.1 研究框架 |
5.1.2 木家具产品概念设计目标定位技术——数据驱动的产品规划质量屋 |
5.2 木家具用户需求分析——以S品牌青年客厅家具为例 |
5.2.1 用户需求获取与初步分析 |
5.2.2 需求变换与层次化分析 |
5.2.3 基于网络口碑数据挖掘的设计需求重要度确定 |
5.2.4 质量规划 |
5.3 木家具产品规划质量屋:设计需求-技术要素矩阵构建 |
5.3.1 家具设计技术要素展开 |
5.3.2 设计需求和技术要素二维矩阵 |
5.3.3 技术重要度计算 |
5.3.4 质量设计 |
5.4 木家具概念设计解决方案——以青年客厅家具茶几为例 |
5.4.1 木制茶几使用环境和场景分析 |
5.4.2 木制茶几单体基本功能及功能细节创新 |
5.4.3 视觉及触觉设计分析 |
5.4.4 需求要素向木家具设计依据的转化 |
5.5 木家具设计优化与产品设计策划验证 |
5.5.1 木家具设计优化升级方案的确定 |
5.5.2 木家具产品的感性评价方法与过程 |
5.5.3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
5.5.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1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心理专家访谈(家具专业教师版) |
附录2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心理专家访谈(家具企业人员版) |
附录3 木家具用户决策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4 木家具用户决策行为调查问卷正式版 |
附录5 木家具网络口碑数据来源一览表 |
附录6 青年客厅木家具设计感性调查(第一批) |
附录7 青年客厅木家具设计感性调查(第二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仿冒、信息规制与产品质量投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框架和重点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规制理论文献综述 |
2.1.1 关于质量信息的传统观点 |
2.1.2 最优信息规制理论 |
2.2 仿冒行为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2.1 仿冒理论 |
2.2.2 模仿理论 |
2.3 产品质量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质量经济学相关理论 |
2.3.2 产品差异化理论 |
2.4 简要评述 |
第3章 企业质量投入决策外生均衡 |
3.1 模型基本假设 |
3.2 基准模型均衡的求解 |
3.2.1 企业质量投入决策外生时的分离均衡 |
3.2.2 企业质量投入决策外生时的混同均衡 |
3.2.3 企业质量投入决策外生时的补充分离均衡 |
3.3 规制强度与均衡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质量投入决策内生均衡 |
4.1 高质量厂商均衡利润函数 |
4.2 规制强度与规制判别式的关系 |
4.3 厂商质量投入均衡分析 |
4.3.1 边际质量投入均衡 |
4.3.2 质量投入抑制均衡 |
4.3.3 跨越式质量投入均衡 |
4.3.4 案例分析-IBM公司的360 计划 |
4.4 社会福利分析 |
4.4.1 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 |
4.4.2 社会福利比较 |
4.4.3 最优规制水平 |
4.5 实例 |
4.5.1 边际质量投入均衡 |
4.5.2 质量投入抑制均衡 |
4.5.3 跨越式质量投入均衡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双寡头耐用品厂商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有关耐用品的研究简介 |
1.2.2 耐用品质保服务的研究概况 |
1.2.3 社会地位效用的研究概况 |
1.2.4 羊群效应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标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情绪效用对厂商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不考虑情绪效用时分析厂商质保服务投入策略 |
2.2.1 基本假设 |
2.2.2 耐用品动态需求模型 |
2.2.3 耐用品厂商利润模型 |
2.2.4 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 |
2.2.5 数值分析 |
2.2.6 小结 |
2.3 考虑情绪效用对厂商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影响分析 |
2.3.1 基本假设 |
2.3.2 耐用品动态需求模型 |
2.3.3 耐用品厂商利润模型 |
2.3.4 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 |
2.3.5 数值分析 |
2.3.6 小结 |
3. 社会地位效用对厂商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描述 |
3.2.1 耐用品动态需求模型 |
3.2.2 耐用品厂商利润模型 |
3.2.3 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 |
3.3 数值分析 |
3.4 小结 |
4. 羊群效应对厂商质保服务投入策略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型描述 |
4.2.1 耐用品动态需求模型 |
4.2.2 耐用品厂商利润模型 |
4.2.3 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 |
4.3 数值分析 |
4.4 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及其突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四、论文创新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
五、数据来源综述 |
第一章 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和趋势 |
第一节 全球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及趋势 |
一、美德引领的全球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 |
二、美国“工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三、德国“工业4.0”时代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四、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五、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及趋势 |
一、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及必然性 |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目标-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 |
三、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高端产品市场面临的挑战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 |
第一节 绝对成本优势进入壁垒 |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劣势 |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创新劣势 |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能力劣势 |
四、中国企业面临的产业链一体化劣势 |
第二节 产品差异进入壁垒 |
一、在位者寡头企业的占先优势 |
二、在位者寡头企业的销售网络优势 |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广告壁垒 |
四、中国企业面临的文化差异壁垒 |
第三节 政策性进入壁垒 |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政策性法律法规进入壁垒 |
二、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受到的限制 |
第四节 其他进入壁垒 |
一、自然垄断行业 |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进入壁垒的主要困难 |
第一节 突破技术劣势的困难 |
一、在位者寡头企业的专利优势 |
二、突破尖端技术的困难 |
三、我国质量标准的落后 |
第二节 突破在位者寡头垄断企业占先优势的困难 |
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费者转换成本 |
二、突破在位者企业销售网络优势的困难 |
三、在位者寡头垄断企业受到的地方保护 |
第三节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受承认 |
第四节 中国产业政策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倾斜 |
第四章 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 |
一、日本产业政策经验 |
二、日本企业的经验 |
三、韩国产业政策经验 |
四、韩国企业的经验 |
第二节 我国成功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企业的经验 |
一、标杆企业选择-中国华为 |
二、华为突破技术垄断经验 |
三、华为突破产品差异进入壁垒经验 |
第三节 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经验总结 |
一、日、韩产业政策经验总结 |
二、中、日、韩企业突破全球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经验总结 |
第五章 产业升级背景下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路径和对策 |
第一节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企业突破进入壁垒提供科技支撑 |
一、加大科教投入占GDP的比重 |
二、促进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
三、延长“五年规划”对战略性产业的支持时间 |
四、打造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配套教育、科研体系 |
第二节 发挥大国优势为企业进入海外高端产品市场清扫障碍 |
一、扩大自由贸易谈判的范围和深度 |
二、扩大政府间商务谈判范围和谈判频率 |
三、加强对“中国制造”系统性地宣传工作、打造中国“品牌簇” |
四、强化政府对战略性海外收购的支持 |
第三节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创设突破壁垒的发展环境 |
一、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二、完善创新推动的政府管理体制 |
三、完善创新推动型财政体系 |
四、利用国有企业优势填补产业链空缺 |
第四节 加强企业突破壁垒的能力 |
一、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实力 |
二、提高产品质量 |
三、提高营销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7)基于可靠性的空调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产品保修和市场营销研究 |
1.2.2 产品保修管理研究 |
1.2.3 基于可靠性的保修期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空调保修期决策分析 |
2.1 保修策略分析 |
2.2 基于固有可靠性的保修期决策框图模型 |
2.3 基于使用可靠性的保修期决策框图模型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调可靠性评估 |
3.1 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 固有可靠性评估 |
3.2.1 基于可靠性试验的固有可靠性评估 |
3.2.2 固有可靠性增长 |
3.3 使用可靠性及影响因子评估 |
3.3.1 基于区域聚类的同型产品使用可靠性估计 |
3.3.2 基于区域聚类的影响因子评估 |
3.4 应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固有可靠性的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基于固有可靠性的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流图 |
4.2 系统动力学方程 |
4.3 应用分析 |
4.3.1 模型检验 |
4.3.2 可靠性和销售策略改进决策分析 |
4.3.3 保修期优化决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使用可靠性的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
5.1 基于使用可靠性的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流图 |
5.2 系统动力学方程 |
5.3 应用分析 |
5.3.1 模型检验 |
5.3.2 不同决策下仿真结果分析 |
5.4 基于可靠性的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
(8)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5 本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本选题的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经营绩效的相关文献 |
2.2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
2.2.1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存在不确定性 |
2.2.2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关系不确定的原因解释 |
2.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与述评 |
2.3.1 质量创新与宏观经济效益 |
2.3.2 质量创新与微观企业绩效 |
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3.1 质量创新理论 |
3.2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 |
3.2.1 质量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 |
3.2.2 质量创新是各种创新的终端表现形态 |
3.2.3 质量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
3.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 |
3.3.1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质量创新动力 |
3.3.2 面向顾客与市场的质量创新目标 |
3.3.3 面向组织内源的质量创新手段 |
3.3.4 基于系统视角的质量创新制度 |
3.4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互补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质量创新目标与经营绩效 |
4.1 基本情况 |
4.2 研究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
4.3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 |
4.3.1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4.3.2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4.4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 |
4.4.1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4.4.2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5 质量创新动力与经营绩效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 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5.3 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质量创新手段与经营绩效 |
6.1 基本情况 |
6.2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 |
6.2.1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2.2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3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 |
6.3.1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3.2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4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 |
6.4.1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4.2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7 质量创新制度与经营绩效 |
7.1 基本情况 |
7.2 质量文化与经营绩效 |
7.3 质量政策与经营绩效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质量创新有利于经营绩效提高 |
8.1.2 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 |
8.1.3 质量创新动力是企业经营绩效优化的动力源泉 |
8.1.4 质量创新目标是企业经营绩效目标的核心内容 |
8.1.5 质量创新手段是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关键支撑 |
8.1.6 质量创新制度是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环境基础 |
8.2 若干政策建议 |
8.2.1 加快企业家精神再造推动经营绩效改善 |
8.2.2 将质量创新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 |
8.2.3 善于利用和整合各种质量创新手段 |
8.2.4 重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质量创新制度 |
8.2.5 发挥市场在质量创新与绩效中的决定性作用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9)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技术创新扩散 |
2.1.1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基础 |
2.1.2 技术创新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三种典型的“S曲线”扩散模型 |
2.2 Bass模型 |
2.2.1 Bass模型的假设与推导 |
2.2.2 Bass模型的曲线分析 |
2.2.3 Bass模型研究现状 |
2.2.4 Bass模型的局限性及其扩展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 |
3.1 重复购买现象 |
3.2 重复购买模型的演变 |
3.3 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曲线分析 |
3.4 计算方法与所需工具 |
第四章 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
4.1 电子商务应用研究概述 |
4.2 模型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 参数估计 |
4.3.1 参数估计方法 |
4.3.2 模型评价指标 |
4.3.3 重复购买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
4.3.4 基本Bass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
4.3.5 两种模型的拟合结果比较 |
4.4 结论分析与应用 |
4.4.1 参数分析 |
4.4.2 曲线分析 |
4.5 应用可重复购买扩散模型的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在市场细分中的应用研究 |
5.1 基于可重复购买扩散模型的市场细分方法的实用性 |
5.2 模型数据收集 |
5.3 参数估计 |
5.4 聚类分析 |
5.5 营销建议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消费理论文献综述 |
1.2.1 消费理论的发展 |
1.2.2 消费理论在中国的进展 |
1.2.3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变迁的研究综述 |
1.3 耐用品需求及预测文献综述 |
1.3.1 普通耐用品消费研究综述 |
1.3.2 典型耐用品消费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3 典型耐用品需求预测文献综述 |
1.4 汽车市场需求的异质性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结构安排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及汽车保有家庭消费者统计特征 |
2.1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概况 |
2.1.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2 入世以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发展 |
2.1.3 汽车产品的分类 |
2.2 中国乘用车区域发展现状及特征 |
2.2.1 以省为单位的乘用车发展现状 |
2.2.2 各省区乘用车市场总体分异特征 |
2.2.3 基于制造商的区位商特征分析 |
2.3 中国汽车保有家庭统计特征-基于 2012 年调查数据 |
2.3.1 调查数据来源 |
2.3.2 调查样本的汽车产品特征 |
2.3.3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散选择模型及消费行为假设 |
3.1 离散选择模型 |
3.1.1 离散选择模型的原理 |
3.1.2 多元 Logit 理论模型 |
3.1.3 三层嵌套 Logit 模型 |
3.2 中国家庭购车决策路径假设 |
3.2.1 消费者购车决策路径假设 |
3.2.2 乘用车级别的确定 |
3.3 引入模型的乘用车品牌确定 |
3.3.1 模型中产品品牌的选择原则 |
3.3.2 模型中轿车产品品牌的确定 |
3.3.3 模型中 SUV 产品品牌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家庭乘用车选择行为实证研究 |
4.1 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轿车消费行为计量研究 |
4.1.1 数据来源及最终确定样本量 |
4.1.2 变量的选取与确定 |
4.1.3 模型的估计与回归结果 |
4.1.4 模型的设定检验与统计性检验 |
4.2 中国家庭对 SUV 的选择意愿研究 |
4.2.1 中国 SUV 市场发展的特征 |
4.2.2 调查样本中 SUV 车型的数据的统计描述 |
4.2.3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
4.2.4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影响因素的解释 |
4.3 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 SUV 消费行为计量研究 |
4.3.1 数据来源及引入模型变量的选取 |
4.3.2 参数估计与回归结果 |
4.3.3 模型的设定检验与统计性检验 |
4.4 基于嵌套模型结果的边际效用及其解释 |
4.4.1 样本均值边际效用计算及其含义 |
4.4.2 家庭属性和轿车属性组内边际效应对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分析 |
4.4.3 家庭属性和 SUV 属性组内边际效应对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特征、产品异质性和车型选择的计量分析 |
5.1 购车选择行为和 BLP 模型 |
5.1.1 家庭选择行为的离散选择模型 |
5.1.2 BLP 模型 |
5.2 半参数和 GMM 估计方法 |
5.2.1 半参数估计 |
5.2.2 GMM 估计 |
5.3 实证结果及检验 |
5.3.1 样本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各汽车品牌下的产品属性和消费者特征及第二选择分析 |
5.3.3 估计方法及估计结果 |
5.3.4 各品牌汽车市场份额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乘用车加总需求与车型需求检验 |
6.1 乘用车需求预测的结构模型 |
6.1.1 结构关系的识别方法 |
6.1.2 VAR 和 VECM 模型 |
6.1.3 单位根检验 |
6.1.4 弱外生性检验 |
6.1.5 协整检验 |
6.1.6 Granger 因果检验 |
6.2 模型估计和检验 |
6.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乘用车需求结构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6.3 中国乘用车需求预测结果及评价 |
6.3.1 预测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
6.3.2 乘用车总量需求预测及预测结果评价 |
6.3.3 基于微观估计结果的分品牌汽车需求总量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耐用消费品销量的动态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感分析的顾客感知产品质量评价研究 ——以家用空调为例[D]. 李燕.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D]. 张振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仿冒、信息规制与产品质量投入[D]. 吴远航.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双寡头耐用品厂商最优质保服务投入策略分析[D]. 杨晨霞.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5]“计划报废”策略与消费者效用[J]. 刘鸿燕,陈林.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9(04)
- [6]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及其突破问题研究[D]. 穆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基于可靠性的空调保修期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滕沙沙. 南昌大学, 2017(02)
- [8]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D]. 许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9]可重复购买的扩散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赵伶俐.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10]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D]. 谢春岩. 吉林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