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接入技术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晶[1](2021)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就业矛盾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就业对“十四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资本和技术变革等理论的基础上,梳理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理论逻辑;在宏观层面,利用统计数据纵向和横向比较,我国数字化进程与就业质量现状;在微观层面,围绕劳动收入、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等四个维度,从技术进步视角出发,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选取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的五个代理指标:移动电话基站数、光缆线路长度、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移动网络流量和域名数,利用MLM多层线性模型,展开数字基础设施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从技能视角出发,基于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利用OLS和Logit模型,实证测度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得到以下结论:在劳动收入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对收入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工作时间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与工作时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有利于缩减工作时间;在工作稳定性维度上,劳动者工作稳定性的提升,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不同步;在社会保障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互联网使用普及程度提高,劳动者受到的社会保障程度在不断完善。进一步根据教育、年龄、户口、婚姻和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收入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样本、50岁及以上样本和农业户口样本具有更强的收入效应;在工作时间维度上,互联网使用对减少高学历样本、男性样本、非农业户口样本和不在婚样本工作时间的促进作用更突出。在工作稳定性维度上,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的负效应更集中在低学历样本和不在婚样本。在社会保障维度上,无论是从医疗保险还是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来看,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与低学历样本、女性样本和不在婚样本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性。相比农业户口样本,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使用对非农业户口样本的社会保障程度的影响呈现向好趋势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使用;第二,探索灵活用工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驱动就业质量改善;第四,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第五,转变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质量的政策地位;第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第七,完善制度保障,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
薛晨岚[2](2020)在《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落地,接入网技术成为了影响有线宽带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有线同轴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延伸现代服务业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HINOC)技术是针对我国有线同轴网络特性研发的唯一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同轴宽带接入技术,可提供千兆接入速率,已有商用芯片和小规模试点。为进一步提升同轴电缆的宽带接入能力,更好地满足家庭用户对于网络带宽以及多样化服务的需求,课题组基于HINOC2.0展开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以及更灵活的服务质量保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需要解决的组播和下行有效传输问题,提出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组播传输机制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多Profile(定义每个子载波调制阶数的模板)传输机制下的HINOC终端设备(HINOC Modem,HM)分组算法;搭建了相应的仿真环境,实现了组播传输机制和HM分组算法的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组播传输机制和HM分组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工作可以为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组播传输机制的设计需求,并基于需求实现了组播传输机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播帧格式的设计,组播相关表项的设计,以及组播帧发送信道选择算法的设计。然后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对组播传输机制进行了仿真,利用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提供的基本组件完成了Pd周期、MAP周期的构造、MAP帧的生成、组播业务的组帧和入队,以及HB到各HM的组播业务转发;设计了不同的仿真场景,测试了组播传输功能以及系统的吞吐量、平均时延和平均时延抖动,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组播传输机制的可行性和本文仿真工作的正确性。接着分析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多Profile传输机制下HM分组算法的设计需求,并完成了HM分组算法的研究和设计,包括:问题建模、相关算法归纳和分析、算法设计、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最后对多种HM分组算法进行了仿真,设计了数据源模块、算法实现模块及统计模块,并针对数据源类型、Profile个数、HM节点个数三种影响因素对各分组算法进行了测试,统计了各算法的执行耗时,根据测试结果对各HM分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同算法的适用条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KCo PA(K-means Clustering for Profile Assignment)算法相对其他算法具有多种优势,可以给多Profile传输机制带来很大的性能提升。
李荣胜[3](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杜婉菲[4](2020)在《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5G网络的基站建设、5G网络的正式商用逐渐走向正轨,基于宽带光纤的各种业务逐渐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收入新的増长点。中国移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占领家庭宽带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实现城市与乡镇全面覆盖,农村根据需求进行覆盖。在当前环境下,家庭宽带新用户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增长速度很快。有鉴于此,需尽快完成城市小区全覆盖,对已建成小区积极沟通协调入驻,在新小区建设初期与各建筑商沟通入驻,避免后续接入困难。花园新区为鸡西市城子河区新建小区,鸡西市位于黑龙江最东端,冬长夏短,建设工程时间大幅度压缩。由于鸡西市特殊的环境因素,导致施工工期短、任务重,可能出现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的情况。为保证工程按时完成不拖延工期,合理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应对,完成中国移动城市宽带完全覆盖,需提前做好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本文以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鸡西移动分公司下属宽带接入项目基本概况入手,分析小区宽带建设接入的主要方式及总体进程,设计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识别方法及其流程,从经济、技术、管理三个维度剖析工程在接入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十种二级风险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宽带接入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得项目整体风险水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宽带接入项目风险控制方式,并结合各风险因素的控制方式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为社区宽带接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地区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柯君[5](2020)在《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资源量的指数增长,网络成为高校科研工作进展的重要支柱,因此高校的网络建设越来越重要,这是实现信息化校园的重要一步。高校师生是用网的重要群体,在富媒体时代,网络带宽的需求和运营成本的矛盾日益突出,出口带宽升级成为高校网络建设的新常态,单一的校园网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学校租赁运营商网络专线的成本居高不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校园网络社会化运营,由企业提供高校网络的运营管理平台,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该平台引入了多种运营商网络,解决了高校网络带宽需求增长但是成本却无法有效节省的问题,满足了高校实现扩容,提速,降费的需求,并提高了高校宽带运营管理能力,同时也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用户数以及收益增长。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由宽带接入子系统,nethelp自理子系统和宽带运营管理子系统组成,采用了更加安全,适应变化的混合云架构,实现了多租户平台的使用场景。宽带接入子系统部署在私有云,主要用于认证,授权,计费等功能实现用户上网,该子系统部署在私有云的优势在于,学生连接上网认证更加快速,用户数据更加安全。nethelp自理子系统和宽带运营管理子系统是基于公有云平台构建的微服务子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的开户,产品的创建,用户下单,以及营销活动的创建和相关营销活动的数据统计,来支撑平台完成运营管理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宽带运营管理的背景,以及本文使用到的相关技术,结合西安某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该平台进行需求分析,该平台的需求为学生可以线上办理宽带业务,快速登录上网,管理在线设备并实时查询网络使用情况,企业可为学生开户,下单,处理异常订单,创建各种网络套餐,在学校对学生用网需要管理的时候提供管理溯源的通道,运营商可根据校园网运营的情况,获取学生用户数。本文研究了混合云架构下的公有云与私有云的数据同步,并对本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具体的设计。最后通过测试,验证平台是否符合要求。本平台在西安某高校实施后,解决了该校的宽带运营管理问题,通过混合云架构实现了多家学校入驻该平台,大大减少了高校的网络带宽成本以及企业对高校网络的运营管理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龙颖[6](2020)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交互式多媒体、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等新业务的兴起,全球互联网流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日益剧增,从而对宽带接入系统发展提出了大容量和低延迟要求。考虑到在提升宽带光接入系统带宽容量的同时,要确保接入信号收发及传输性能尽可能不下降,因此在宽带接入系统中对若干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方式和传输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合实际应用十分必要;此外,采用改进后的新型调制格式形成的宽带接入信号不仅能提升系统频带利用率,还能优化相关光电子器件配置,因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对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宽带光接入系统(包括光纤接入系统、自由空间光(FSO)接入系统和光纤承载射频(RoF)接入系统)的应用特性;然后,研究了若干新型调制格式(包括双二进制(DB)、脉冲幅度调制(PAM)、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调制解调原理;最后,对上述新型调制格式做了相应改进并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对接入信号的收发及传输性能展开了仿真或实验研究。本文提出并证明了一种使用低通滤波器的双二进制下行链路接入系统方案,成功实现了20km单模光纤的传输过程;提出并研究了一种10Gb/s DP-DB光纤融合FSO接入系统方案,分析比较了采用三种传输方式(背靠背、50km SMF和50km SMF+100m FSO信道)传输时的系统收发和信号传输特性;研究了应用不同放大方案(前置放大、混合放大以及后置放大)的DP-DB FSO接入系统性能,对不同放大方案下DP-DB信号的接收眼图进行对比,并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比较了接收信号的差异;设计并证明了基于8-PAM光信号的光纤接入系统方案,进行了8-PAM信号的产生和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8-PAM信号不仅能有效提升接入信号的频带利用率,而且当接收信号误码率为10-3时,其接收机灵敏度值为-16.5dBm;给出并证明了一种32QAM-OFDM-PON接入系统新方案,成功在42km单模光纤上传输了不同子载波数的5Gb/s 32QAM-OFDM下行链路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具有128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比64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的频谱效率更高,且其峰均比值和计算复杂度也比256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低,更适合作为实际应用的接入信号。
陆洋[7](2018)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宽带接入网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兴起也给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宽带接入网依然是通信网发展的瓶颈之一,选用适当的接入网技术高效地进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部署是解决如今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本文围绕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综述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合理运用接入网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宽带接入技术架构,对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传输效率、传输方式、部署成本、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特性;(2)分析研究了FTTH技术的典型方案和部署原则,从网络结构对FTTH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OLT、ONU和ODN的功能和具体的部署策略,分析说明了FTTH所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模,提出了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的多种建设方案模型;(3)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淮阴师范学院两个校区的宽带接入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接入层OLT、BRAS设备、网管系统、双机热备和光猫的部署。详细阐述了工程施工可行性、施工方法及施工验收测试结果。
蔡雨辰[8](2018)在《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带宽更高、可以容纳更多用户的宽带接入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加速三网融合的进程,早日建成光网城市。以FTTH为基本接入方式的网络逐渐成为主流趋势,PON技术因为具有容量高、不需要增设机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势,受到通信行业的青睐,是现阶段的首选方案,取得了广泛的运用,GPON因为其突出的优越性能而受到各大运营商以及用户的欢迎。首先,本文从GPON技术出发,对小区宽带接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先对这一技术的基本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将其与EPON等技术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得到,应用GPON技术后,系统的带宽更高、上下行速率配置更为合理、系统业务承载水平更高,进而可以提高宽带的有效利用率,多并发用户宽带需求高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使得用户能够享受更好地宽带服务,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PON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民用宽带建设的第一选择。其次,结合业务接入能力的速度需求和动态需求建设的整体路线,重点研究了以GPON技术为基础的家庭宽带网络的设计问题,重点阐述了骨干网“网格化”的具体过程,分光器的配置、ONU的建设原则等,同时对上述原则在网络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最后,以作者所在的居民小区为对象进行使用研究,对网络建设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对网络服务质量进行检测,从确保达到预期的速度测试目标。在上述过程中所确定的原则对于民用宽带网络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有利于合理降低建设投入,同时能够为高宽带的有线宽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梁俊豪[9](2019)在《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相应“中国制造2025”的号召,国家教育部采取一起列措施,促进产业技术与高校教育的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新工科的建设和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多元的实践平台。目前社会上对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研究,偏向于合作方式和培养模式的探索,一般从学校的角度进行分析,局限于对现象的描述和合作经验的总结,缺少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工具,对项目进行研究与分析。因此,探索项目管理在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中的应用,提高校企双方对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管理水平,并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本文的主要目标。首先,本文对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目前已落地的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进行共性调查研究,调研该类型项目的特点,并应用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项目过程管理理论,分阶段对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实施内容、普遍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共性分析。然后,本文以在启动阶段的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提出项目的管理重点。最后,本文围绕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管理重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应用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为项目提供完善的实施指引和保障措施:第一,提出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从定义项目活动开始,到活动排序,再到活动资源与活动工期的估算,进而编制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输出本项目特有的“工作指南”,为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详细的依据,并提出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第二,提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一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通过建立责任矩阵和编制项目人员配置计划,为项目人员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依据;二是项目团队的建设,通过建立企业讲师绩效评价机制和通过建立虚拟团队,调动项目成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项目的风险。第三,建立项目教学质量管理的机制,一是引入“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手段,建立具有校企协同育人特色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完成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二是建立企业项目巡检制度,让企业主动地找出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处理。
张陆晶[10](2019)在《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宽带战略的实施部署以及骨干网络光纤化进程的加快,接入网技术的进步成为了促进有线宽带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广泛铺设的有线同轴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充分利用,发挥其学术与经济价值。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是针对我国有线同轴网络特性研发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EOC(Ethernet Over Coax)接入解决方案,目前已达到千兆级别接入能力。但随着4K/8K、VR/AR等大带宽低延迟业务的发展,用户对于多样化、极致网络服务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与制定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的技术标准势在必行。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在HINOC2.0技术体制基础上,设计并提出满足同轴特性的万兆宽带接入MAC层解决方案、实现万兆同轴接入MAC层仿真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万兆同轴接入MAC层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首先在深入学习HINOC2.0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对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各项考察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并提出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MAC层结构划分、MAC层帧类型和帧结构、Pd周期和MAP周期的结构规划,并基于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多信道绑定机制和多profile传输模式,以及一种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随后基于MAC层协议仿真平台设计实现万兆同轴接入MAC层仿真系统,具体包括HB和HM的内部逻辑结构、Pd和MAP周期的规划、数据传输机制、多信道绑定、多profile传输模式以及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的具体实现。最后基于仿真系统对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能够满足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对系统吞吐量、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带宽分配粒度、频谱效率以及信道利用率等各项指标的考察要求;多信道绑定机制在系统中高低带宽用户共存时可以更精细粒度地为节点分配信道,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多profile传输机制可以将多个HM的下行数据统计复用,从而缩短下行等待时延;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可以有效减少节点在竞争接纳机会过程中的冲突次数,同时通过一次竞争即可按顺序接纳多个HM节点,避免了因多次竞争造成的时间浪费。综合来看,所设计的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能够达到万兆级别接入速率,且具有超低时延、超高频谱效率以及超精细带宽分配粒度等优势,可以为后期制定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宽带接入技术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接入技术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基建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 |
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充分就业也要就业质量 |
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与就业质量紧密相关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研究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就业质量的概念与测量 |
第二节 就业质量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就业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就业质量研究的实证基础 |
第三节 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理论机制 |
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内涵 |
二、技术变革理论 |
三、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数字化进程与就业质量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数字化进程 |
一、数字经济的起源 |
二、数字经济的内涵 |
三、数字经济的特征 |
四、我国与主要国家的数字化发展经验 |
第二节 我国就业质量现状 |
一、就业质量的纵向比较 |
二、重点群体的就业质量特征 |
三、就业质量的区域差异 |
四、就业质量的国际比较 |
第四章 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指标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说明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异质性分析 |
一、教育组别 |
二、性别组别 |
三、年龄组别 |
四、户口组别 |
五、婚姻组别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来源 |
三、变量说明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一、互联网使用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
二、互联网使用对工作时间的影响 |
三、互联网使用对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
四、互联网使用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
第四节 人口学变量分组回归分析 |
一、教育组别 |
二、年龄组别 |
三、性别组别 |
四、户口组别 |
五、婚姻组别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普及互联网使用 |
二、探索灵活用工规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三、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驱动就业质量改善 |
四、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
五、转变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质量的政策地位 |
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
七、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后记 |
第一节 研究展望 |
第二节 致谢 |
在学期间部分学术成果 |
(2)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方案介绍 |
2.1 概述 |
2.2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方案 |
2.2.1 网络结构 |
2.2.2 MAC层结构 |
2.2.3 MAC层帧格式 |
2.2.4 媒体接入控制和信道分配机制 |
2.2.5 节点接纳机制 |
2.2.6 信道绑定机制 |
2.2.7 多Profile传输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 |
3.1 概述 |
3.2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需求分析 |
3.3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 |
3.3.1 组播帧格式 |
3.3.2 组播相关表项的构建 |
3.3.3 组播业务入队 |
3.3.4 组播业务转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播传输机制仿真分析 |
4.1 概述 |
4.2 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介绍 |
4.2.1 仿真调度器 |
4.2.2 定时器 |
4.2.3 流量生成器 |
4.2.4 节点和节点事件 |
4.2.5 缓存队列和缓存链表 |
4.2.6 分布式信道状态标记 |
4.3 组播传输机制仿真实现 |
4.3.1 构造Pd、MAP周期 |
4.3.2 MAP帧生成 |
4.3.3 组播业务组帧和入队 |
4.3.4 组播业务转发过程 |
4.3.5 仿真流程 |
4.4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4.4.1 仿真场景 |
4.4.2 仿真参数设置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1 组播传输功能验证 |
4.5.2 吞吐量 |
4.5.3 时延和时延抖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设计 |
5.1 概述 |
5.2 HM分组算法设计需求分析 |
5.3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设计 |
5.3.1 模型建立 |
5.3.2 算法归纳和分析 |
5.3.3 算法设计 |
5.3.4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仿真分析 |
6.1 概述 |
6.2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仿真实现 |
6.2.1 数据源模块 |
6.2.2 算法实现模块 |
6.2.3 统计模块 |
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1 算法性能和数据源关系 |
6.3.2 算法性能和Profile个数关系 |
6.3.3 算法性能和HM节点个数关系 |
6.3.4 时间复杂度 |
6.3.5 综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 |
2.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概况 |
2.1.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简介 |
2.1.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方式 |
2.1.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总体进度 |
2.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 |
2.2.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2.2.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
2.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2.3.1 经济风险 |
2.3.2 技术风险 |
2.3.3 管理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估 |
3.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3.1.1 评价的原则 |
3.1.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宽带接入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3.3.2 构建判断矩阵 |
3.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4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
3.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宽带接入风险评价模型 |
3.4.1 风险因素评分 |
3.4.2 风险评价的测算 |
3.5 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4.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控制 |
4.1.1 风险控制方式设计 |
4.1.2 风险控制方式选择 |
4.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
4.2.1 强化设备采购管理 |
4.2.2 加强光纤接入环节的控制管理 |
4.2.3 提升维护人员业务水平 |
4.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经济风险预警及应对措施 |
4.3.1 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
4.3.2 规范协调费的管理机制 |
4.3.3 合理压缩成本 |
4.4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
4.4.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4.4.2 提升风险管理意识 |
4.4.3 构建风险管控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 |
1.2.2 高校宽带接入认证方式的现状 |
1.2.3 混合云架构的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人承担任务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混合云架构 |
2.2 Apache Kafka |
2.3 Portal认证 |
2.4 ELK |
2.5 微服务架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业务现状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平台整体用例图 |
3.2.2 宽带运营管理子系统用例说明 |
3.2.3 nethelp自理子系统用例说明 |
3.2.4 宽带接入子系统用例说明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架构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子系统 |
4.3.2 nethelp自理子系统 |
4.3.3 宽带接入子系统 |
4.4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用户服务 |
5.2 产品服务 |
5.3 支付服务 |
5.4 订单服务 |
5.5 消息激活服务 |
5.5.1 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数据同步实现原理 |
5.5.2 用户账期激活 |
5.6 接入服务 |
5.7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子系统 |
6.2.2 nethelp自理子系统 |
6.2.3 宽带接入子系统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光接入系统 |
1.2.2 新型调制格式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2 新型调制解调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特性 |
2.1 宽带光接入系统技术研究 |
2.1.1 光纤接入技术 |
2.1.2 自由空间光接入技术 |
2.1.3 光纤承载射频接入技术 |
2.2 新型调制解调技术 |
2.2.1 双二进制调制与解调 |
2.2.2 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 |
2.2.3 正交幅度调制与解调 |
2.2.4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与解调 |
2.3 小结 |
3 双二进制接入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 |
3.1 双二进制光纤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2 DP-DB光纤融合FSO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3 不同光放大方案的DP-DB FSO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4 PAM及OFDM接入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 |
4.1 PAM信号及OFDM信号概述 |
4.2 8PAM光纤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4.3 32QAM-OFDM-PON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
其他 |
致谢 |
(7)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
2.1 宽带接入技术架构 |
2.2 ADSL接入技术 |
2.2.1 ADSL技术特点与性能 |
2.2.2 ADSL接入方式 |
2.2.3 ADSL调制原理 |
2.2.4 ADSL接入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3 光纤接入技术 |
2.3.1 光纤接入方式的特点与结构 |
2.3.2 PON技术结构与特点 |
2.3.3 EPON接入技术 |
2.3.4 GPON接入技术 |
2.3.5 EPON与 GPON的对比 |
2.3.6 光纤接入技术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4 HFC接入技术 |
2.4.1 CATV网络简介 |
2.4.2 HFC宽带接入技术 |
2.5 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
2.6 无线接入技术 |
2.6.1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
2.6.2 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方案分析 |
3.1 基于GPON的 FTTH网络结构 |
3.2 基于GPON的 FTTH部署规划 |
3.2.1 OLT部署 |
3.2.2 ONT/ONU部署 |
3.2.3 ODN部署 |
3.3 FTTH场景方案模型 |
3.3.1 新建多层住宅方案模型 |
3.3.2 新建高层住宅方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技术工程实践 |
4.1 淮阴师范学院FTTH接入方案设计 |
4.1.1 网络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
4.1.2 接入层OLT |
4.1.3 BRAS设备 |
4.1.4 网管系统 |
4.1.5 双机热备部署方案 |
4.1.6 设备面板 |
4.1.7 光猫 |
4.2 宽带线路工程实施 |
4.2.1 宽带线路工程概况 |
4.2.2 工程施工方案 |
4.2.3 分布施工方法 |
4.3 宽带线路工程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PON技术原理与分析 |
2.1 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过程 |
2.1.1 宽带接入网的位置 |
2.1.2 宽带接入网的发展 |
2.2 PON的基本原理 |
2.2.1 网络结构 |
2.2.2 各网络单元功能 |
2.2.3 PON组网模式 |
2.3 PON技术的发展 |
2.4 各种PON技术对比 |
2.5 GPON关键技术分析 |
2.5.0 数据复用方式 |
2.5.1 协议分析 |
2.5.2 GEM封装 |
2.5.3 数据封装结构 |
2.5.4 帧结构 |
2.5.5 测距 |
2.5.6 动态带宽分配DBA |
2.5.7 下行AES加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宽带网络规划建设方案研究 |
3.1 总体规划建设思路 |
3.2 GPON骨干网规划建设方案 |
3.2.1 OLT覆盖范围规划 |
3.2.2 OLT容量规划 |
3.2.3 OLT上联方式规划 |
3.3 ODN网络建设方案 |
3.3.1 ODN网络结构 |
3.3.2 分光器建设规划 |
3.3.3 光缆规划 |
3.4 ONU建设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ON工程应用实例 |
4.1 工程背景 |
4.1.1 楼盘简介 |
4.1.2 用户规模 |
4.1.3 业务需求 |
4.2 工程方案 |
4.2.1 建设方案分析 |
4.2.2 局端设备规划 |
4.2.3 ODN网络规划 |
4.2.4 ONU网络规划 |
4.3 项目实施效果 |
4.3.1 系统光功率检测 |
4.3.2 带宽容量分析 |
4.3.3 业务质量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状况 |
1.2.1 国外校企合作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校企合作发展状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项目管理基础理论 |
2.1 项目管理基本概念 |
2.1.1 项目与项目管理 |
2.1.2 项目管理的过程 |
2.2 项目管理基本方法 |
2.2.1 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
2.2.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2.3 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基本情况 |
3.2 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存在问题 |
3.2.1 启动阶段与计划阶段 |
3.2.2 执行阶段与控制阶段 |
3.2.3 收尾阶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概述 |
4.1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合作单位简介 |
4.1.1 Z学院简介 |
4.1.2 H集团简介 |
4.1.3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简介 |
4.2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4.2.1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建设目标 |
4.2.2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建设内容 |
4.3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管理重点 |
4.3.1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内容 |
4.3.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内容 |
4.3.3 项目教学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进度管理 |
5.1 项目活动的定义 |
5.1.1 项目活动定义的依据和方法 |
5.1.2 项目活动定义的结果 |
5.2 项目活动排序 |
5.2.1 项目活动排序的依据和方法 |
5.2.2 项目活动排序的结果 |
5.3 项目活动资源估算 |
5.3.1 项目活动资源估算的依据和方法 |
5.3.2 项目活动资源的估算的结果 |
5.4 项目活动工期估算 |
5.4.1 项目活动工期的估算的依据和方法 |
5.4.2 项目活动工期的估算的结果 |
5.5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
5.5.1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依据和方法 |
5.5.2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结果 |
5.5.3 进度计划结果分析 |
5.6 项目进度控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
6.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
6.1.1 定义项目组织结构 |
6.1.2 建立责任矩阵 |
6.1.3 校企人员配备计划 |
6.2 项目团队建设 |
6.2.1 建立企业讲师绩效评价机制 |
6.2.2 建立虚拟团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教学质量管理 |
7.1 校企共建基于PDCA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体系 |
7.1.1 校企共商专业规划 |
7.1.2 企业讲师按计划授课 |
7.1.3 教学效果评量 |
7.1.4 总结与改进 |
7.2 建立企业项目巡检制度 |
7.2.1 检视专业建设情况 |
7.2.2 考察企业讲师的岗位胜任力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HINOC2.0 MAC层协议介绍 |
2.1 概述 |
2.2 HINOC2.0 MAC层技术规范 |
2.2.1 组网方式 |
2.2.2 系统协议栈 |
2.2.3 MAC层帧类型 |
2.2.4 信道分配机制 |
2.2.5 节点接纳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设计 |
3.1 概述 |
3.2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关键技术指标 |
3.3 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
3.3.1 指标需求分析 |
3.3.2 其他需求分析 |
3.4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 |
3.4.1 MAC层结构划分 |
3.4.2 MAC层帧类型 |
3.4.3 Pd周期和MAP周期 |
3.4.4 多信道规划 |
3.4.5 多信道绑定 |
3.4.6 多profile传输模式 |
3.4.7 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 |
3.5 方案合理性验证 |
3.5.1 吞吐量 |
3.5.2 平均时延 |
3.5.3 带宽分配粒度 |
3.5.4 频谱效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MAC层仿真系统设计 |
4.1 概述 |
4.2 MAC层基础仿真平台 |
4.2.1 离散事件调度器 |
4.2.2 定时器和流量生成器 |
4.2.3 队列管理 |
4.2.4 分布式信道状态标记 |
4.2.5 PHY层事件运转流程 |
4.2.6 统计模块 |
4.2.7 仿真平台总体结构 |
4.3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MAC层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1 HB内部结构设计 |
4.3.2 HM内部结构设计 |
4.3.3 Pd、MAP周期规划 |
4.3.4 多信道绑定功能实现 |
4.3.5 多profile传输模式功能实现 |
4.3.6 节点接纳机制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仿真参数设置 |
5.2.1 MAP周期设置 |
5.2.2 Pd周期设置 |
5.2.3 其他参数设置 |
5.3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协议性能分析 |
5.3.1 吞吐量 |
5.3.2 时延与时延抖动 |
5.3.3 信道利用率 |
5.4 多信道绑定功能验证 |
5.5 多profile传输模式功能验证 |
5.5.1 功能验证 |
5.5.2 下行时延分析 |
5.6 节点接纳机制 |
5.6.1 平均冲突次数与平均接纳时延 |
5.6.2 与HINOC2.0 接纳机制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宽带接入技术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 林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D]. 薛晨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4]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杜婉菲.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李柯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D]. 龙颖.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7]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D]. 陆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8]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D]. 蔡雨辰.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9]Z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合作项目管理研究[D]. 梁俊豪.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D]. 张陆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