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胃必治、叶酸、多抗甲素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论文文献综述)
康泽刚[1](2017)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0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胃炎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胃炎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医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内镜下改善情况显着差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炎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情况起到改善作用。
邓红[2](2016)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两组合患者均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指导,对照组患者应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68.7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伴轻微呕吐、恶心、头晕等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后自行消失。结论阿莫西林和果胶铋治疗方案联合健康指导,能够明显提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病情复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张书瑶[3](2014)在《姜树民教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是一种病理学的改变,是指组织从正常状态发展至恶性改变的中间期过程,这种组织增生的阶段是可逆性的。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主要是指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的病理学改变,即胃粘膜的中、重度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dysplasia)和不完全性结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1],是一种良性病变。胃癌目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并且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大多数患者的癌前过程要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及早地发现与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是阻止其向胃癌发展、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方法。西医西药对于本病尚且无确切的疗效,而中医中药对于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显着的临床疗效。恩师姜树民教授从事医疗行业超过30载,致力于中医学的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等领域。先后师承于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和全国名医周学文教授。姜教授在对脾胃病的治疗上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于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病在本为脾胃虚弱,在标则为气滞、湿阻、血瘀、热毒。治疗上以调节脾胃气机升降贯穿始终,并应用泄热升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去腐生新,益元气、养胃阴等治法,遣方用药匠心独具,临床疗效非常显着。吾有幸跟随导师姜教授出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恩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经验总结于下。
李秀英[4](201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胃炎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应用胃炎胶囊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胃炎胶囊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内镜检查症状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胃炎症状控制时间和临床实际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胃炎胶囊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金素美(Kim So Mi)[5](2012)在《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与意义: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伴中度以上肠化或异型增生,显示较高的变成胃癌的趋向,因此治疗本病,防止癌变是已成为消化系统研究重点之一。西医对本病病因尚未清楚,关于治疗方案尚缺乏公认的特效方法,而许多研究证实中医药对本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相对较少,可防止其发展,甚至逆转萎缩等优点。导师单兆伟教授从医50余年,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方面,结合中医和现代医学,制造出独步的经验方-二参三草汤,尤有创新。研究方法:观察从2009年9月到2012年3月期间求诊于单兆伟教授的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并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者。符合于中医脾虚湿热证诊断标准者,随机入选,共104例。给予二参三草汤(太子参,黄芪,炒白术,紫丹参,薏苡仁,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共两个疗程,6月。研究结果:观察104例(男54例,女50例)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病理总有效率为75.9%,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治疗后转阴者20例,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证候方面,各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临床证候总积分比较t=17.84,P<0.01。提示导师的二参三草汤对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有明显的效果。结论意义:单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是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应健脾益气,清热祛湿。通过6月的临床试验,二参三草汤可明显改CAG脾虚湿热证患者的痞满、胃痛等各项临床症状;病理上亦有改善或逆转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这说明导师对本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是确切、可靠的。并在观察期间未发现中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本文应用导师的二参三草汤治疗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在临床方面提供试验依据。再加上初步得研究导师对本病的学术经验,为全世界CAG患者有一些帮助。
黄文娟[6](2012)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行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胃炎胶囊,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下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内镜下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林裕民[7](2011)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结果实验组痊愈率(x2=4.641,P<0.05)和总有效率(x2=4.955,P<0.05)均显着优于对照组,一年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x2=0.094,P>0.05)。结论阿莫西林和果胶铋治疗方案联合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复发率,值得临床考虑。
李小梅[8](2010)在《丁香胃灵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Bcl-2、IL-2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发生腺体萎缩性改变的慢性炎症,CAG在胃粘膜癌前病变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多阶段、多基因的变异积累过程可发展成胃癌。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对CAG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CAG的发展变化是胃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已被明确定为癌前病变。本病由于病期长且反复发作,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的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多从中医领域采用中医理论治疗CAG,大量报道中医药对CAG病理改变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可防治癌前病变发生。本课题通过研究丁香胃灵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Bcl-2蛋白表达、IL-2含量的影响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材料和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丁香胃灵合剂低、中、高剂量组等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造模方法: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采用水杨酸钠灌胃,自由饮用氨水,配合饥饱失常法建立CAG动物实验模型,造模时间2个月,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实验,丁香胃灵合剂各治疗组给予相应剂量的丁香胃灵合剂灌胃治疗6周。造模成功后处死全部实验大鼠,采用摘取眼球法取血,分离出血清,采用IL-2 Elisa试剂盒检测IL-2含量;剖胃取材,用PH试纸测定胃液PH值,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胃粘膜Bcl-2蛋白的表达。所有实验数据应用SPSS16.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着意义。结果:模型对照组胃液PH值、IL-2含量、Bcl-2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病理组织学也有很大改变;丁香胃灵合剂各治疗组胃液PH值、IL-2含量、Bcl-2阳性表达指数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明显改善。结论:IL-2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Bcl-2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是CAG发病机制之一。丁香胃灵合剂对IL-2含量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可抑制CAG大鼠胃粘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可逆转CAG胃粘膜的病理改变,这可能是丁香胃灵合剂有效治疗CAG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进一步对丁香胃灵合剂治疗CAG的作用机制采用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钱建瑛[9](2008)在《黄芪胃漂浮片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黄芪胃漂浮片的提取和成型工艺,制备成适应临床应用的新制剂,建立质量标准。方法:(1)根据黄芪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2)根据辅料性质及制剂质量要求,用单因素考察选择适宜的辅料,用正交实验优选辅料的最佳用量;考察颗粒干燥时间、片重、片剂硬度对漂浮性能的影响;根据拟定的制剂处方确定完成制备工艺制粒压片,得到黄芪胃漂浮片。(3)对漂浮片中黄芪进行TLC鉴别,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4)应用自制浮力测定装置对制剂漂浮性能进行考察,拟合漂浮曲线,预测漂浮时间。结果:(1)确定黄芪的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2)筛选出辅料及用量为:HPMC E50 16.5g/100片、Na2CO3 3.3g/100片、HEC 3.3g/100片,以湿法制颗粒压片,干燥时间为24h,片剂硬度在3~5kg。(3)建立黄芪胃漂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以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实验数据稳定可靠。(4)浮力-时间曲线拟合为对数曲线,方程显着,95%置信区间起浮时间为5~9分钟。结论:黄芪提取工艺合理,数据可靠;成型工艺达到了漂浮片的要求。制成的黄芪胃漂浮片符合药典片剂项下规定,完成了黄芪胃漂浮片的质量标准拟定,为将中药提取物制备成漂浮片提供了依据。
高娜[10](2008)在《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病例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口服益气养阴方煎剂,对照组口服胃复春,均连续3个月,服药期间两组均不用其他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胃镜象、病理组织学及HP的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胃镜象、病理组织学及HP清除疗效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与抑杀HP、促进胃肠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粘膜细胞代谢、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有关。
二、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胃必治、叶酸、多抗甲素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胃必治、叶酸、多抗甲素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胃炎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
2.1 疗效标准 |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
3 讨论 |
(3)姜树民教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病因病机 |
2 辩证分型 |
3 治法方药 |
4 调养 |
5 典型病例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胃炎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
1.5 内镜检查评价标准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 |
2.2 内镜检查改善幅度 |
2.3 胃炎症状控制时间和临床实际用药时间 |
3 讨论 |
(5)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萎缩性胃炎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西医对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1 概论 |
2.2 西医对萎缩性胃炎病因病理的认识 |
2.3 西医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
第2部分 单兆伟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研究 |
1 脾胃病的认识 |
1.1 脾胃的功能 |
1.2 整体观念 |
2 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虚”、“热”、“瘀” |
3 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
3.1 病证结合 |
3.2 宏观与微观结合 |
3.3 胃镜与中医辨证结合 |
4 萎缩性胃炎的临证分型 |
4.1 肝胃不和证 |
4.2 胃阴不足证 |
4.3 湿热内阻证 |
4.4 气滞血瘀证 |
4.5 脾胃气虚(包括虚寒)证 |
5 萎缩性胃炎的治法 |
5.1 抓住病机之本,健脾益胃为治病之本 |
5.2 清热化瘀为治病之标 |
5.3 小结 |
6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原则 |
6.1 治中焦如衡 |
6.2 益胃贵在柔润 |
6.3 升降重视 |
第3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研究 |
1 中医学对脾虚湿热证的认识 |
1.1 脾虚湿热证的病因 |
1.2 脾虚湿热证的主要临床证候特点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脾虚湿热证的关系 |
2.1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病因病机 |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
2.3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辨证特点 |
2.4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治法 |
3 单兆伟教授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治疗经验 |
3.1 病因病机 |
3.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虚湿热 |
3.3 诊断 |
3.4 治法 |
3.5 随和辨证,佐合他法 |
第4部份 临床研究 |
1 试验目的 |
2 一般资料 |
2.1 病例入选 |
3 二参三草汤治疗方法 |
3.1 服药方法 |
3.2 疗程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观察项目 |
4.2 消化内科观察项目 |
4.3 临床证候观察 |
4.4 病理观察 |
5 疗效判定 |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5.2 西医病理疗效判定 |
6 统计学方法 |
7 结果 |
7.1 基本情况 |
7.2 西医病理检查结果 |
7.3 病理总疗效 |
7.4 中医临床症状总疗效 |
7.5 临床各项症状变化趋势 |
第5部分 讨论 |
1 研究结果 |
1.1 结果 |
1.2 疗程的问题 |
1.3 存在的问题 |
2 二参三草汤研究 |
2.1 二参三草汤的组成 |
2.2 组方根据 |
2.3 方解 |
2.4 参三草汤组成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2.5 随症加减 |
2.6 典型病例 |
3 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机制 |
3.1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3.2 调整胃肠道异常运动 |
3.3 保护胃黏膜 |
3.4 抗幽门螺杆菌 |
3.5 改善胃粘膜血流量 |
3.6 抗肿瘤 |
4 问题与展望 |
4.1 辨证论治 |
4.2 病因病机 |
4.3 辨证与辨病 |
4.4 诊断标准 |
4.5 PLGC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8)丁香胃灵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Bcl-2、IL-2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四、附图 |
五、致谢 |
(9)黄芪胃漂浮片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研究进展 |
二、黄芪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质量和药理研究进展 |
三、胃内滞留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黄芪胃漂浮片的提取工艺研究 |
1 黄芪提取工艺优选 |
第二部分 黄芪胃漂浮片成型工艺研究 |
1 黄芪胃漂浮片成型工艺研究 |
2 片剂的质量控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黄芪胃漂浮片质量标准研究 |
1 药品原料及辅料的质量标准草案 |
2 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的制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黄芪胃漂浮片漂浮性能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总结与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三) 试验病例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分组 |
(三) 治疗方法 |
(四) 观测项目 |
(五) 观测方法 |
(六) 疗效判定标准 |
(七) 统计学处理方法 |
三、临床资料分析 |
(一)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比较(见表1~2) |
(二) 两组病例治疗前主要症状体征比较(见表3) |
(三) 两组病例治疗前胃镜及病理检查情况比较(见表4~7) |
(四) 两组病例治疗前HP 感染情况比较(见表8) |
四、治疗结果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二) 病理变化 |
(三) 治疗 |
二、祖国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一) 病因病机 |
(二) 治疗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益气养阴方方义分析 |
(一) 方解 |
(二) 药理研究 |
四、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的机制 |
(一) 抗HP |
(二) 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
(三) 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 |
(四) 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 |
(五) 增加微循环血流,促进胃粘膜细胞代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四、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胃必治、叶酸、多抗甲素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胃炎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0例[J]. 康泽刚.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07)
- [2]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 邓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32)
- [3]姜树民教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经验[D]. 张书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2)
- [4]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胃炎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李秀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7)
- [5]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金素美(Kim So Mi).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5)
- [6]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分析[J]. 黄文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2)
- [7]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 林裕民. 当代医学, 2011(21)
- [8]丁香胃灵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Bcl-2、IL-2含量的影响[D]. 李小梅. 大连医科大学, 2010(12)
- [9]黄芪胃漂浮片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 钱建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10]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D]. 高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