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文件格式审核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茵[1](2021)在《教学云平台中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球疫情局势的蔓延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网上教学模式蓬勃兴起,使得在线教学平台得到了大力地推广应用。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资源的内容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平台需要对用户上传的教学资源进行内容审核,以确保教学资源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当前,教学云平台主要依赖人工来完成平台上教学资源的内容审核。受制于人工审核的成本较大、效率低下、缺少统一审核标准的问题,教学云平台迫切地需要一个能够针对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进行精准审核、性能优良效率高的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系统。因此,本文针对视频、图像、文本类型的教学资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系统,以解决教学云平台人工审核教学资源的痛点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调研相关技术以及现有的内容审核的实现方案,结合教学云平台的业务需求,梳理并划分自动审核系统的各个模块,设计并实现一个包含有针对文本资源的敏感词汇检测、针对图像资源的色情内容检测技术以及针对视频资源的暴力行为检测三大功能的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系统,并使用感知哈希算法实现图像指纹库,用于降低人工审核负担。(2)调查研究现有的基于视频的暴力行为检测算法,通过比较传统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器相结合的识别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的优缺点,结合方向梯度直方图(HOG)与运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MoSIFT)方法、颜色布局描述子(CLD)来提取视频资源的时空关系特征,设计并实现了对视频资源的暴力行为检测模块。最后,本文对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有效的验证了自动审核系统的有效性、可行性。本文提出的自动审核方法对于教学资源的内容安全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路丽[2](2021)在《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数据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工作模式日益盛行,各企业单位也紧随潮流不断创新,而传统资源管理方式具有不便共享、不便查阅、不便管理及易丢失等问题,所以线上智能知识资源管理需求应运而生。本文设计的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数据知识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方式存在的问题,而且保障了企业知识的内部共享,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资源管理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资源推荐、搜索引擎实现、手写笔记识别以及同步消息反馈四个方面:(1)针对不便共享问题,本文将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和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相结合,实现兴趣资源的推荐。先根据系统用户的日志记录和对应记录的关注度,计算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资源信息,再结合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补全推荐。其中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似度计算方法,使预测结果比传统计算方法更加准确,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采用同类型资源相关度更高的推荐原则。采用上传资源占据资源关注度的方式,可有效解决“物品冷启动”问题。此外,根据基于流行度的推荐算法,提供热度资源推荐服务。(2)针对不便查阅问题,本文以系统知识资源为数据源,基于云服务平台实现搜索引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发系统Apache Ni Fi获取数据库资源信息及对应文档,转码后推送至云服务平台。在云平台利用搜索服务器Elasticsearch建立索引,配合文档抽取插件Ingest-Attachment实现文本预处理,并配合分词器IK Analyzer指定搜索字段的分词类型。使用汉语言处理(Han Language Processing,Han LP)包对用户输入的内容做去停用词处理,最终实现全文检索。(3)针对管理困难问题,本文加入手写笔记识别,以协助用户管理个人资源。本文采用了百度文字识别处理技术,其中,首先使用百度试卷与分析接口定位笔记图中的表格区域并裁剪保存,记录表格相关信息,之后使用百度手写文字识别接口识别笔记图并处理识别结果。当处理的结果信息在表格区域外时,直接将文字识别结果写入结果文档,在表格区域内时,使用百度表格文字识别接口识别表格并将识别结果写入文档。多图识别利用模板记录历史内容的方式实现,文档处理采用文档处理接口Apache POI实现。(4)针对管理者无法及时传达指令问题,本文采用通信协议WebSocket实现公告消息的实时提醒,即同步消息反馈,便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无障碍消息互传。使用心跳检测及重连机制可以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处于及时通信状态,能够将公告通知数据及时推送给在线用户。通过对以上重点内容的研究,本文实现了一个智能知识资源管理系统,可有效避免资源易丢失的问题。
邓增钰[3](2021)在《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与管理系统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应用,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断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制造型企业慢慢从以量取胜向着以质取胜发展。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注重生产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标准作业指导书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标准作业指导书在规范作业程序的同时,自身的制作流程却没有实现标准化作业,这是因为许多企业重点着力于生产线的优化改善,对生产前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作不够重视,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制作软件,这项工作在执行上显得较为混乱,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针对A公司标准作业指导书从文件制作到产线应用整个作业流程进行研究,以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业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现场考察和提问技术,发现在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发行和管理等作业程序中,存在制作操作繁琐、过分依赖经验办法,文件体积大、分享不便、发行缓慢,管理任务繁重但管理功能羸弱等问题,然后通过因果图分析原因所在,并结合需求分析确定改善思路:(1)利用ASP技术设计开发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与管理系统,在Web端重构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发行和管理等功能,同时结合ECRS原则对具体操作步骤进行取消、合并、重排、简化,最终降低了各项工作的操作难度,简化了制作流程,提高了发行效率,减轻了管理负担并增强了管理能力;(2)利用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与管理系统,统一各项作业操作平台,实现各项功能流畅衔接,利用网络链接替代文件传输,利用弹窗提示约束各项操作,促进整体作业流程规范、高效且合理;(3)利用数据分析为文件制作和作业部署提供信息支持,以降低作业人员对经验办法的依赖程度。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作业流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挖掘有效信息,为生产决策和工作安排提供依据。根据改善思路,提出并实施相应的改善方案,最终完成了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解决了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发行和管理等作业程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改善前后的作业情况可知,改善后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均明显提升。
何淑娴[4](2021)在《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行业对数字化档案存储、查询、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档案业务工作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要求,也不能统筹文化艺术档案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只能实现档案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对存储格式、存储量都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查询方式单一、不能在线预览。更重要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差、管理功能固化、再利用形式单一,已经不符合当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求。再加上多媒体产品日新月异,文化艺术行业每天都会产生各种载体、各种内容的艺术资料,尤其是声像类资料不但种类多而且数据量大,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方面无法识别种类繁多的载体,另一方面面对呈指数级递增的非结构化声像数据内容无法拓展存储量、快速回迁利用。这些都是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设计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之时引入了MAM(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所谓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是对多媒体数据的内容进行管理、利用,并且成熟应用于电视、广播等播出媒体的“量身定制”的内容管理系统。通过为文化艺术档案建立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使得大流量的视音频档案合理存储;加快多媒体档案资料的制作周期;集中、统一地管理档案资源;提供跨部门、跨单位的数字档案资源获取方式。又因为文化艺术档案多媒体载体种类繁多、声像数据庞大的特性与播出媒体行业的数据特性相仿,而且不论是服务内容的格式、信息的流通、流程的整合、内容的归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内容管理都与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为了研究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本文对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了详实的需求分析: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明确了档案信息和声像数字内容相结合的统一管理;采集导入方面,兼顾各种档案来源能够直接采集的需求;档案安全存储支持智能归档、备份、回迁的功能;最后档案再利用方面,支持多种检索方式,提高查准率,并且完善档案导出审批流程,方便原始档案回迁输出。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档案业务流程之间的的关系以及数据存储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了不同格式媒体流统一管理、媒体流动态迁入迁出、大流量存储的系统。基于MAM的设计,一方面满足了文化艺术档案数量级存储,从采集、入库、着录、检索、归档、回迁到元数据管理、存储空间管理,所涉及的流程都是媒体内容的管理形式。通过对媒体内容的管理,达到多媒体档案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将管理内容当做馆藏资产对待,提供形式多样的查询下载方式的同时,服务于制作与流通管理。本文采用J2EE架构,使用HTTP模式的流媒体技术、关系型数据库、全文搜索引擎等技术,完成集收集档案、管理档案、档案入库、查询统计、下载利用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本文设计的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能够解决特殊载体归档难、大量声像数据存储难的问题,满足传统录像带、光盘的非线性查询、共享和交流,实现将检索出的信息条目,依据使用需求进行整合成为专业信息成果,真正将档案转变为资产,具有便捷性好、查准率高的优点。相信MAM在文化艺术档案行业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广泛。
贺状文[5](2020)在《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网络的快速商用,超快的网络会加速云计算在国内应用,极大的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快速应用,传统的信息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诸多困难。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报告的重要信息化工具,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更好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法,例如报告种类的增多、报告管理业务速率加快、报告存储数量快速增加等,都可以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来解决。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阐述报告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公司的IT环境和报告管理状况,得出报告共享系统开发的需求和期望,在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整体角度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架构和逻辑构架。(2)基于Web Role和Worker Role,SQL Azure以及Azure Storage技术构建了审核和验货报告共享系统在Azure云环境中的子系统,并且设计和实现了四个关键模块,其中包含报告业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索引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3)基于Lucene.Net框架技术与Azure Directory库实现了在Azure云和内部服务器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索引和检索工作,包括对存储在SQL Azure中的结构化数据以及Azure Storage Blob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的索引和检索功能,满足了用户使用多种方式来查询报告,很好的増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4)基于Windows服务器群集、SQL Server以及Hyper-V技术搭建了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开发了基于微软Azure云的报告共享系统在内部服务器中的存储子系统,运用Azure服务总线技术实现了对机密数据在内部服务器中的安全存储。本文设计和实现的审核和验货报告共享系统己经在QIMA及其分公司中正式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报告管理系统,基于Microsoft Azure的报告共享系统不仅满足了公司每个部门的审核和验货报告业务的基本需求,如报告预订、协议、填写、检查、审查、查阅等功能,还能授权客户可以同步查阅有权限的报告,有效的优化公司内部的IT资源,很好的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公司后续将内部其他信息系统迁移至Microsoft Azure云平台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贾婉华[6](2020)在《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在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当代社会,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给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考验,“研招”工作信息化中招生系统的规范性、公平性、灵活性、全面性、易用性等方面都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国内硕士招生政策、招生流程、现有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研究合理地授权与校、院协同配合为起点,以研究招生工作流引擎为手段,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普适性的“研招”信息化系统。依据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依托“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依靠BRAC授权机制,结合高校实际,综合分析招生工作中出现的多种分支流程、授权要素,论文依据工作流引擎原理与设计实践方法,深入研究与分析了研招工作流,规范地完成了2个审核阶段的工作流BPMN建模,采用Activiti予以实现。以此为基础,应用基于数据的权限控制,采用面对向象的系统分析方法,基于UML设计、实现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考生与招生资料准备、计划招生缺额统计、接收调剂学科确认、调剂生接收、复试资格审核、复试、拟录取审核等阶段性功能,具备各级审核流程可配置、审核流程容错性高、对权限管理严格且相对灵活等特点。在系统设计与实现上,采用瀑布流的开发模式,分析设计阶段使用UML语言进行建模;开发阶段采用基于Java语言的Spring系列框架:Spring MVC、Spring Boot。后端结合Mysql数据库和Mybatis来进行数据交互,前端则使用j Query函数库和Bootstrap框架来简化设计;测试阶段使用JMeter测试工具进行功能及性能测试。
周长安[7](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杨政[8](2020)在《基于ETL的增值税审核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开发与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正在促进政企业单位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力通信、金融银行等领域得到广泛的普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资金管理、理财管理、贷款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银行办公、业务管理的实时性,提高了银行决策的科学性。“营改增”之前,银行业实行的是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并行的制度,这使得银行业税收抵扣链条不够通畅,整体税负较重。生产制造型企业作为增值税纳税人,从银行获得贷款等金融服务时,无法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类型企业对银行产品需求的减少,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UAP(Unified Application Platform,统一应用平台)开发平台,采用目前主流的系统开发技术,使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抽取-转换-加载)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为银行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增值税系统,首先对其进行了用例分析、功能需求分析,制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框架设计之后,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表的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设计,阐述了系各逻辑表的主要字段以及各个逻辑表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通过对增值税系统的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和模块实现过程的描述,实现了税务公共管理、价税分离管理、增值税管理和审核管理的核心功能,银行工作人员经授权,可登录本系统,银行工作人员登录后,便可以根据软件系统中事先制定好的表单模板填写纳税主体、价税分离规则等信息,提交表单通过数据处理存储到相应数据表中,通过存储过程进行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再进行价税分离计算,得到结果,通过存储过程生成价税分离底稿表、申报底稿表、销项开票明细和会计核算数据。设计实现的增值税审核系统可以及时响应国家发布相关政策与文件,以91号文为例介绍系统适应性改造过程,对以后依政策改造增值税审核系统提供支持,作为模板适应于各种政策实施。
严正[9](2020)在《分布式电商系统移动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普及,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商企业带来新的契机。目前,集中式电子商务模式仍然处于垄断地位,在集中式电子商务中,用户的个人信息交易信息都集中式地存储在第三方平台中,用户隐私保护欠缺越来越明显;并且第三方平台会收取高昂的代理费用。在这种背景下,分布式电商也即P2P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没有中间服务和费用,卖家和买家直接“面对面”地处理商品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模式,脱离了原先集中式的管理,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有了新的方向。本文所涉及的分布式电商系统是基于国外开源OpenBazaar分布式电商框架实现的去中心化电商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只支持PC端,且功能只支持简单的购买,没有注册审核,推荐服务等功能,在移动化的时代,显然是无法受大众接受的。本文针对项目组前期开发的分布式电商系统,通过调研分析总结,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商移动端系统设计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电商场景,兼顾隐私保护和数据开放的分布式推荐服务模型。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电商移动端系统的研究现状,调研并分析了现有分布式电商系统的架构;然后结合目前主流的移动端开发技术以及开发模式,设计出了分布式电商移动端的整体架构;将现有分布式电商系统服务器端分离出来作为个人服务器端部署在云服务器上,负责与区块链网络和IPFS网络进行交互,移动客户端与个人服务器端一一对应,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响应业务需求;同时,结合电商系统的基本需求,在云端添加了推荐系统服务器,基于DSSM双塔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推荐服务模型,完成系统的推荐服务。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功能和性能测试。针对服务器端系统进行了接口的稳定性以及压力测试;针对移动客户端进行了兼容性,适配性以及流畅性测试;确定系统各功能可正常使用;同时对推荐服务方案进行性能测试,验证推荐服务的准确性,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趋势下,本文所设计的去中心化电商移动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刘燕[10](2020)在《通用人脸识别服务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脸识别相关技术的广泛研究,以及对传统人脸识别应用情况调研,发现虽然人脸识别的整个流程一致,但大都是依据具体应用场景单独设计一套应用系统,存在很多的重复开发工作量。此外,目前医保审核系统普遍采用的方法仍然是人工审核,由于审核工作量大且流程慢使得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套通用的人脸识别服务架构,将人脸识别流程中涉及的人脸采集、人脸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等公共模块提取出来;其次,设计算法配置模块实现符合特定应用需求的算法选择,从而构建不同的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医保审核为背景,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的住院患者医保审核原型系统。最后,对人脸识别服务进行了扩展,增加基于表情识别的肿瘤患者的疼痛监管应用,研究患者的疼痛情况与病情的对应关系,用以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疗。基于通用人脸识别服务架构,分别构建了基于SpringCloud架构和SpringBoot架构的医保审核原型系统和肿瘤患者疼痛监管原型系统,使用Vue.js实现PC端管理平台,使用Ubuntu16.04实现算法模块部署,并使用MySQL数据库以及图片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大视频文件存储本地服务器中。经过系统测试显示,医保审核系统和肿瘤患者疼痛监管系统的功能实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其中,肿瘤患者疼痛监管系统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部试用。
二、V文件格式审核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文件格式审核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教学云平台中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基于视频的暴力行为检测 |
2.1.1 特征提取 |
2.1.2 特征聚合 |
2.1.3 分类器 |
2.2 基于图像的色情内容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概述 |
3.2 用户管理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管理员 |
3.2.2 高级用户 |
3.2.3 普通用户 |
3.3 资源管理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4 自动审核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4.1 基础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4.2 业务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用户管理模块 |
3.5.2 资源管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的流程设计 |
4.2 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的接口设计与实现 |
4.3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 资源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 自动审核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1 暴力行为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5.2 色情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5.3 敏感词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5.4 文本审核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5 图片指纹库的设计与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背景 |
5.1.1 测试目标 |
5.1.2 测试环境 |
5.2 暴力行为检测模块的测试 |
5.2.1 暴力行为检测模块的功能测试 |
5.2.2 暴力行为检测模块的性能测试 |
5.3 色情内容检测模块的测试 |
5.3.1 色情内容检测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2 色情内容检测模块的性能测试 |
5.4 敏感词检测模块的测试 |
5.4.1 敏感词检测模块的功能测试 |
5.4.2 敏感词检测模块的性能测试 |
5.5 图片指纹库的测试 |
5.5.1 图像指纹库的功能测试 |
5.5.2 图像指纹库的性能测试 |
5.6 系统整体测试 |
5.6.1 用户管理模块测试 |
5.6.2 资源管理模块测试 |
5.6.3 自动审核接口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数据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优势 |
1.3 重点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背景知识介绍 |
2.1 推荐算法服务 |
2.1.1 个性化推荐服务工作原理 |
2.1.2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2.1.3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
2.1.4 基于流行度的推荐算法 |
2.2 搜索引擎相关知识 |
2.2.1 云服务平台 |
2.2.2 Elasticsearch特点 |
2.2.3 Apache Ni Fi介绍 |
2.3 文字识别及结果处理技术 |
2.3.1 百度文字识别技术 |
2.3.2 Apache POI特点及优势 |
2.4 同步消息反馈 |
2.4.1 Web Socket通信协议工作原理 |
2.4.2 心跳检测及重连机制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研究目标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技术可行性 |
3.2.2 经济可行性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功能需求 |
3.3.2 用户功能需求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研发技术架构 |
4.1.2 系统服务架构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用户信息表 |
4.2.2 注销用户表 |
4.2.3 职工信息表 |
4.2.4 资源信息表 |
4.2.5 公告信息表 |
4.2.6 已读公告表 |
4.2.7 日志信息表 |
4.2.8 字典信息表 |
4.2.9 字典项信息表 |
4.2.10 可编辑字典表 |
4.2.11 问题反馈表 |
4.2.12 新闻信息表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4.3.1 权限管控设计 |
4.3.2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4.3.3 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
4.3.4 消息通知模块设计 |
4.3.5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3.6 辅助功能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施及测试 |
5.1 环境搭建及配置 |
5.1.1 研发环境 |
5.1.2 系统服务环境 |
5.2 各模块功能实现 |
5.2.1 权限管控实现 |
5.2.2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
5.2.3 资源管理模块实现 |
5.2.4 消息通知模块实现 |
5.2.5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5.2.6 辅助功能模块实现 |
5.3 主要功能测试 |
5.3.1 用户身份审核测试 |
5.3.2 资源上传测试 |
5.3.3 资源审核测试 |
5.3.4 资源搜索测试 |
5.3.5 资源推荐测试 |
5.3.6 消息通知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与管理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标准作业指导书 |
1.3.2 网络信息化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
1.5.1 工业工程理论方法 |
1.5.2 网络信息化相关技术 |
1.5.3 数据挖掘与时间序列分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公司标准作业指导书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公司简介 |
2.2 文件内容与应用现状 |
2.3 问题挖掘与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作业指导书改善方案设计 |
3.1 改善方向与研究目标 |
3.2 功能分析与实现办法 |
3.2.1 制作、修改和发行 |
3.2.2 查看、检索和删除 |
3.3 流程分析与改善思路 |
3.4 数据整理与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作业指导书改善方案实施与评价 |
4.1 开发环境与编程工具 |
4.2 数据库构建和连接 |
4.2.1 数据库的构建 |
4.2.2 数据库的连接 |
4.3 应用性功能模块的开发 |
4.3.1 网页模板的制作 |
4.3.2 文件制作功能模块 |
4.3.3 文件发行功能模块 |
4.3.4 文件修改功能模块 |
4.3.5 文件管理功能模块 |
4.3.6 文件查看功能模块 |
4.3.7 数据管理功能模块 |
4.4 系统性功能模块的开发 |
4.5 系统测试与方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资产核心技术研究 |
2.1 MAM的相关定义 |
2.2 J2EE体系技术构架 |
2.3 媒体资产存储技术 |
2.4 HTTP模式的流媒体技术 |
2.5 全文检索引擎架构——Lucene |
第三章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用户需求概述 |
3.1.1 海量声像档案的存储、管理困难 |
3.1.2 管理无序,管理混乱 |
3.1.3 资料安全缺乏保障 |
3.1.4 查找缓慢,效率低下 |
3.1.5 无法有效快速共享 |
3.1.6 无法形成价值,精细化管理举步维艰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统一管理需求 |
3.2.2 档案采集需求 |
3.2.3 安全保存需求 |
3.2.4 查询共享需求 |
3.3 系统设计目标 |
3.3.1 “泛媒体”项目式管理 |
3.3.2 解决现有档案归档、存档难的问题 |
3.3.3 解决珍贵录像带、光盘存在的问题 |
3.3.4 档案信息再利用 |
3.4 系统设计原则 |
3.5 系统存储对象分析 |
3.5.1 档案数据构架 |
3.5.2 数字化规格 |
3.6 系统总体架构 |
3.6.1 内容采集平台 |
3.6.2 内容管理平台 |
3.6.3 存储管理平台 |
3.6.4 网络管理平台 |
3.6.5 应用服务平台 |
3.7 系统软件框架 |
3.7.1 档案业务层 |
3.7.2 数字资源管理web |
3.7.3 系统管理中心 |
3.8 系统安全 |
3.8.1 数据存储安全 |
3.8.2 系统冗余 |
3.8.3 系统网络安全 |
第四章 系统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
4.1 系统技术架构 |
4.1.1 数字资源管理Web |
4.1.2 主流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
4.1.3 支持IE浏览器 |
4.1.4 专业声像处理客户端 |
4.1.5 非编客户端 |
4.1.6 智能存储服务器 |
4.1.7 数字格式转换服务软件 |
4.1.8 归档服务器 |
4.2 系统业务流程 |
4.2.1 档案入库流程 |
4.2.2 档案存储管理 |
4.2.3 档案再利用流程 |
4.3 系统业务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
4.3.1 集群蜂窝式处理与多任务并行 |
4.3.2 档案元数据着录 |
4.3.3 全文检索和档案查找 |
第五章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模式 |
5.1.1 档案管理模式 |
5.1.2 档案管理对象 |
5.1.3 档案管理组织 |
5.2 档案的创建与采集 |
5.2.1 档案立卷 |
5.2.2 档案采集与上传 |
5.3 格式转换处理功能 |
5.3.1 专业视音频智能转换 |
5.3.2 图片转换与文档转换 |
5.4 元数据定制及在线着录 |
5.4.1 元数据着录结构 |
5.4.2 元数据在线编辑 |
5.4.3 档案整理 |
5.5 文化艺术档案再利用 |
5.5.1 在线查看档案 |
5.5.2 档案的导出 |
5.6 系统管理及数据处理 |
5.6.1 监控与统计 |
5.6.2 档案存储归档 |
5.6.3 档案资源安全 |
5.6.4 流程定制 |
5.7 功能测试 |
5.7.1 测试环境 |
5.7.2 测试结果 |
5.7.3 测试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进展 |
1.2.1 云计算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报告管理系统国内外硏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方面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
2.1 数据存储技术 |
2.1.1 Azure Storage技术 |
2.1.2 SQL Server和 SQL Azure |
2.2 数据传输技术 |
2.2.1 Azure服务总线技术介绍 |
2.2.2 Azure服务总线队列技术研究 |
2.3 Lucene.Net搜索技术 |
2.3.1 Lucene.Net框架组成及特点 |
2.3.2 Lucene.Net运行原理 |
2.3.3 Azure Directory Library for Lucene.Net |
2.4 Web Role和 Worker Role技术 |
2.4.1 Web Role和 Worker Role概念 |
2.4.2 Web Role和 Woker Role协作原理 |
2.5 内部存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2.5.1 高可用技术研究 |
2.5.2 Hyper-V虚拟化技术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系统业务总体需求 |
3.1.2 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 |
3.1.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性能需求 |
3.2.2 可靠性需求 |
3.2.3 安全性需求 |
3.2.4 易用性需求 |
3.3 系统概要设计 |
3.3.1 系统设计原则 |
3.3.2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3 系统模块概要设计 |
3.3.4 系统数据存储总体设计 |
3.4 部署环境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报告业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1 报告业务模块的功能要求 |
4.1.2 报告业务模块设计方案 |
4.1.3 报告业务模块设计实现 |
4.2 信息索引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需求 |
4.2.2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方案 |
4.2.3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实现 |
4.3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需求 |
4.3.2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方案 |
4.3.3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实现 |
4.4 数据存储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存储设计需求 |
4.4.2 关系数据库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3 非关系数据存储详细设计与实现 |
4.5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设计与实现 |
4.5.1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设计需求 |
4.5.2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的设计方案 |
4.5.3 报告共享系统在公司内部存储平台设计实现 |
4.6 Azure云平台环境的实现 |
4.6.1 开发环境及工具 |
4.6.2 Azure云平台配置 |
4.6.3 使用VS发布Azure云服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运行情况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1.1 安装配置Microsoft Azure SDK模拟器 |
5.1.2 部署测试系统到模拟器 |
5.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测试内容与过程 |
5.2.2 功能测试与分析 |
5.2.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4 安全性测试与分析 |
5.3 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各部分结构 |
2 相关研究及技术发展现状 |
2.1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及模式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硕士招生制度及模式发展现状 |
2.1.2 国内硕士招生制度及模式发展现状 |
2.2 研究生招生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硕士招生信息化理论研究 |
2.2.2 研究生招生系统研究现状 |
2.3 工作流引擎发展现状 |
2.3.1 工作流及工作流引擎 |
2.3.2 第三方工作流引擎Activiti |
2.4 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2.4.1 软件开发方法与模式 |
2.4.2 前端技术和框架 |
2.4.3 后端技术及框架 |
2.4.4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招系统工作流引擎的研究 |
3.1 工作流引擎主要技术路线 |
3.2 工作流引擎工作与实现原理 |
3.2.1 数据管理 |
3.2.2 流程解析 |
3.2.3 流程实例化及流转 |
3.3 BPMN标准 |
3.3.1 BPMN标记语言 |
3.3.2 BPMN的存储、交换和执行 |
3.4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建模 |
3.4.1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 |
3.4.2 硕士研究生招生审核流程建模及存储 |
3.4.3 工作流引擎与业务系统的集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招生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4.1.2 功能模块分析 |
4.1.3 非功能性需求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4.3.1 基础信息模块 |
4.3.2 学生模块 |
4.3.3 审核模块 |
4.3.4 复试模块 |
4.3.5 系统管理模块 |
4.3.6 用户模块 |
4.4 基于数据的权限控制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逻辑设计 |
4.5.2 物理设计 |
4.5.3 数据表设计结果示例 |
4.6 前端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功能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代码文件及其含义 |
5.3 用户模块 |
5.3.1 登录 |
5.3.2 注销 |
5.4 基础信息模块 |
5.4.1 导入数据文件 |
5.4.2 设置各级负责人 |
5.4.3 录入初试国家分数线 |
5.4.4 调剂缺额管理 |
5.5 学生模块 |
5.5.1 调剂生注册 |
5.5.2 调剂生填写基础信息 |
5.5.3 查看学生详细信息 |
5.5.4 学生查看审核进度 |
5.5.5 教师查看学生列表 |
5.6 审核模块 |
5.6.1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引擎的实现 |
5.6.2 审核流程管理 |
5.6.3 审核学生 |
5.6.4 拟录取学生导师分配 |
5.7 复试模块 |
5.7.1 复试成绩管理 |
5.7.2 学生及教师查看复试成绩 |
5.8 系统管理模块 |
5.8.1 短信与邮件定向发送 |
5.8.2 数据备份与清除 |
5.9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标与方法 |
6.1.1 测试目标 |
6.1.2 测试方法 |
6.2 功能测试实例 |
6.2.1 测试环境 |
6.2.2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结果展示 |
6.2.3 测试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基于ETL的增值税审核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形式 |
第二章 增值税审核系统需求分析 |
2.1 总体需求分析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税务公共模块 |
2.2.2 价税分离模块 |
2.2.3 增值税审核管理模块 |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1 系统性能需求 |
2.3.2 标准规范要求 |
2.3.3 系统部署要求 |
2.3.4 存储环境要求 |
2.4 技术方案和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技术及工具 |
3.1 ETL技术简介 |
3.1.1 数据抽取 |
3.1.2 数据转换 |
3.1.3 数据装载 |
3.1.4 异常处理 |
3.2 相关工具简介 |
3.2.1 UAP平台架构 |
3.2.2 UAP平台典型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值税审核系统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2 功能详细设计 |
4.2.1 税务公共模块设计 |
4.2.2 价税分离模块设计 |
4.2.3 增值税审核管理模块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3.3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模块实现 |
5.1 数据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抽取 |
5.1.3 数据转换 |
5.1.4 数据装载 |
5.1.5 异常处理 |
5.1.6 财税[2018]91 号文实现 |
5.2 税务公共模块实现 |
5.3 价税分离模块实现 |
5.4 增值税审核管理模块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维护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3 性能测试 |
6.4 系统维护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分布式电商系统移动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电商移动端研究现状 |
1.2.2 推荐服务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电商系统概述 |
2.2 分布式电商系统介绍 |
2.2.1 OpenBazaar概述 |
2.2.2 区块链概述 |
2.2.3 智能合约概述 |
2.2.4 IPFS概述 |
2.2.5 现有分布式电商系统介绍 |
2.3 电商推荐相关技术介绍 |
2.3.1 推荐算法选型 |
2.3.2 深度网络语义模型与双塔模型 |
2.3.3 特征嵌入技术 |
2.3.4 保留格式加密 |
2.4 相关开发技术介绍 |
2.4.1 Go语言 |
2.4.2 Solidity |
2.4.3 移动端开发框架选型 |
2.4.4 Expo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端整体架构和功能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架构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3.1 注册审核模块 |
3.3.1.1 注册审核流程设计 |
3.3.1.2 注册审核存储设计 |
3.3.2 商品模块 |
3.3.3 订单模块 |
3.3.4 聊天模块 |
3.3.5 个人中心模块 |
3.3.6 通信模块 |
3.3.7 存储模块 |
3.3.7.1 移动端存储模块设计 |
3.3.7.2 个人服务器端存储模块优化设计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DSSM模型分布式推荐服务的研究与设计 |
4.1 分布式推荐服务的整体设计 |
4.2 用户节点端模型的设计 |
4.3 推荐服务节点端模型的设计 |
4.4 分布式DSSM双塔模型的构建 |
4.4.1 用户节点端U2I双塔模型 |
4.4.2 推荐服务节点端U2I双塔模型 |
4.5 分布式DSSM双塔模型算法实现 |
4.6 用户匿名化处理设计 |
4.7 数据集存储的设计 |
4.8 推荐服务模型仿真实验 |
4.8.1 实验数据集 |
4.8.2 实验设置 |
4.8.3 评价指标 |
4.8.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9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5.1 注册审核模块的实现 |
5.1.1 注册审核模块服务器端的实现 |
5.1.2 注册审核模块前端的实现 |
5.2 商品模块的实现 |
5.2.1 商品模块服务器端的实现 |
5.2.2 商品模块移动端的实现 |
5.3 订单模块的实现 |
5.3.1 订单模块服务器端的实现 |
5.3.2 订单模块移动端的实现 |
5.4 个人中心模块 |
5.4.1 个人中心模块服务器端的实现 |
5.4.2 个人中心模块移动端的实现 |
5.5 聊天模块 |
5.5.1 聊天模块服务器端接口实现 |
5.5.2 聊天模块移动端实现 |
5.6 推荐服务模块 |
5.6.1 推荐服务模块推荐服务端的实现 |
5.6.2 推荐服务模块用户端的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布式电商移动端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流程 |
6.1.1 测试环境 |
6.1.2 测试流程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注册审核模块测试 |
6.2.2 商品模块测试 |
6.2.3 订单模块测试 |
6.2.4 个人中心模块测试 |
6.2.5 聊天模块测试 |
6.2.6 推荐服务模块测试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3.1 服务器端性能测试 |
6.3.2 移动客户端性能测试 |
6.3.3 移动客户端兼容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通用人脸识别服务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脸识别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人脸表情识别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 |
2.1 图像处理技术与识别技术 |
2.1.1 基于级联回归树的关键点定位算法 |
2.1.2 仿射变换 |
2.1.3 梯度直方图HOG |
2.1.4 支持向量机分类 |
2.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2.2.1 SpringBoot架构和SpringCloud架构 |
2.2.2 MySQL关系型数据库 |
2.2.3 系统前端技术 |
2.3 OpenCV与 Dlib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 |
3.1 应用场景分析 |
3.2 人脸特征识别的共性需求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通用人脸识别的功能需求 |
3.3.2 基于人脸识别的医保审核系统功能需求 |
3.3.3 基于人脸表情识别的肿瘤患者疼痛监管系统功能需求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 系统通用性设计原则 |
3.6 系统总体架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人脸识别服务设计 |
4.1 人脸识别流程概述 |
4.2 通用人脸识别功能结构 |
4.3 核心模块说明 |
4.4 核心模块详细设计 |
4.5 算法接入接口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脸识别的医保审核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3 智能审核模块设计 |
5.4 算法设计 |
5.4.1 人脸识别算法 |
5.4.1.1 算法分析 |
5.4.1.2 实现效果 |
5.5 数据库设计 |
5.6 系统测试 |
5.6.1 数据库测试 |
5.6.2 系统功能测试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表情识别的肿瘤患者疼痛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肿瘤患者疼痛监管系统识别流程概述 |
6.2 肿瘤患者采集模块设计 |
6.3 疼痛识别模块设计 |
6.3.1 疼痛识别模块处理流程 |
6.3.2 基于HOG和 SVM的表情识别算法 |
6.3.3 算法实现效果 |
6.4 数据库设计 |
6.5 系统测试 |
6.5.1 数据库测试 |
6.5.2 系统功能测试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V文件格式审核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学云平台中教学资源自动审核的设计与实现[D]. 陈晓茵.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数据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路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标准作业指导书制作与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 邓增钰.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淑娴. 兰州大学, 2021(11)
- [5]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贺状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贾婉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8]基于ETL的增值税审核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政.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9]分布式电商系统移动端的设计与实现[D]. 严正.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通用人脸识别服务的研究及应用[D]. 刘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