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码统计分析

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码统计分析

一、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份码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田[1](2014)在《期刊条码的代码结构与印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调查发现,2012年期刊的条码设置与印刷存在问题。首先,期刊条码年份错误率较高达71.7%,大量沿用旧年份码,沿用2000年的年份码高达45.7%,少数期刊附加码错误及缺失,并且少量期刊未及时申请期刊和印刷条码。其次,个别期刊条码斜排印刷,少量印在封二、封三,印在主导的封面左下方、封底右下方的共占66.7%。最后,条码识读较理想,不能识读的条码只占1.5%,但主代码尺寸与要求接近的仅占3.9%,办刊单位有必要及时更新,而代码尺寸本着能识读的原则,可以放宽标准至0.5倍,代码不能有底色,以避免影响条码识读。

余田[2](2013)在《期刊主要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表明,期刊的卷、频次、总期、条码等主要标识,与期刊主要标识的有关规定有较大的差距。部分期刊以总期代替刊期、卷号、月份、频次等标识,少量期刊未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数字;一些期刊一号多刊,违反一号一刊的规定,未对新增期刊申请新刊号,为逃避新闻出版总署的检查,把发行频次标为:A、B版,(X)月上(旬)、(X)月中(旬)、(X)月下(旬),上半(月)、下半(月),单月、双月号等,致使附加条码等标识混乱。

黄鹂[3](2013)在《科技期刊条码分析及使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条码仍然存在年份码不对、附加码取值不统一以及条码印刷位置不合标准要求的问题,对期刊条码的组成及含义,条码制作(利用CorelDRAW12进行)及条码的印刷位置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提出要规范附加码的取值,使其具有唯一性。

杨晓亮[4](2012)在《期刊条形码误用类型统计以及纠错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期刊条形码使用现状,指出期刊条形码使用乱象,提出纠正对策。方法以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藏期刊为主要统计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了1 143种期刊,其中未使用条形码的期刊有39种,在使用条形码的1 104种期刊中,用年份码表示期刊出版年的期刊有146种,充其量仅有13.2%,即约87%的期刊条形码使用有误。一套条形码多年重复误用最为严重,有1999年的条形码至今仍然在重复误用!还有ISSN号与条形码不一致、误用前缀码、缺少校验码、附加码含义不清等误用类型,提出了尽快扭转期刊条形码使用混乱局面的几项对策,包括利用CorelDRAW 9或者更高级的版本制作条形码等。结论普及期刊条形码结构常识,提高对于规范使用期刊条形码认识的自觉性,加强期刊条形码规范使用的检查力度,督促期刊编辑部尽快纠正期刊条形码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很有必要。

杜云祥,李田霂,牛晓芳,陈锐,刘桂玲[5](2011)在《科技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着录问题》文中提出介绍了期刊条码及排版位置、邮发代号及着录方式,调查了80种军队医学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着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着录的宣传教育,规范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的管理,使期刊编辑人员掌握期刊条码的编制和邮发代号的着录方法,以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诸平[6](2011)在《期刊条形码制作科学化规范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中国传媒业近几年的发展,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值规模、增涨幅度以及组成结构都发生着迅速变化,新媒体成为了近年来传媒领域的热词,同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与杂志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无论任何一种媒体都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今传统媒体面临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移动技术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媒体必须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把传统媒体的人力资源、人力同技术等优势相融合,使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本期选取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副院长王雪野副教授和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诸平三位专家特稿,以飨读者。

欧阳海波[7](2011)在《福建省科技期刊条形码规范化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福建省科技期刊的条形码使用还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该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促进期刊条形码规范化标志的措施和建议。

郭莉[8](2010)在《科技期刊条码上方无需标着国际标准刊号》文中提出条码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期刊条码上方附着国际刊号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科技期刊上方附着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造成重复着录,影响了科技期刊的简洁和美观,不符合GB/T 16827—1997《中国标准刊号(ISSN部分)条码》,建议各编辑部、杂志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取消附着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

郭莉[9](2010)在《科技期刊条码上方无需标着国际标准刊号》文中提出条码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期刊条码上方附着国际刊号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科技期刊上方附着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造成重复着录,影响了科技期刊的简洁和美观,不符合GB/T 16827-1997《中国标准刊号(ISSN部分)条码》,建议各编辑部、杂志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取消附着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

郭莉[10](2009)在《期刊封一上的条码上方无需附注ISSN》文中提出

二、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份码的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份码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期刊条码的代码结构与印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纸质期刊条码调查
    1.1 期刊条码的代码结构规定
    1.2 条码的印刷要求
    1.3 纸质期刊条码的调查方法
2 纸质期刊条码的统计与分析
    2.1 期刊条码OCR-B字符统计
    2.2 期刊条码印刷调查与统计
    2.3 条码的格式及识读器设置
3 结果与建议

(2)期刊主要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与期刊标识的有关规定
    1.1《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对主要标识的要求
    1.2《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对主要标识的要求
    1.3 期刊条码的要求
2 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3 结果与分析
    3.1 刊名标识
    3.2 年、月标识
    3.3 刊期标识
    3.4 条码标识
    3.5 卷号、总期标识
    3.6 频次标识及一号多刊
    3.7 结论

(3)科技期刊条码分析及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条码的组成及含义
    (一) 主代码
        1) 前缀码。
        2) 数据码。
        3) 年份码。
        4) 校验码。
    (二) 附加码
二、条码的制作
三、条码的印刷位置
四、建议

(4)期刊条形码误用类型统计以及纠错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条形码的结构与含义
2 年份码误用统计结果
3 条形码误用类型分析
    3.1 年份码误用最为严重
    3.2 附加码与出版情况不一致
    3.3 ISSN刊号与期刊条形码不对应
        3.3.1 新旧混用
        3.3.2 胡编乱造
    3.4 主条形码非13位数字组成
        3.4.1 缺少校验码
        3.4.2 误用期刊专用前缀码
    3.5 年份码超前
4 纠错对策
    4.1 普及条形码相关知识, 消除校对盲点
    4.2 建议修改规章, 细化审读内容
    4.3 制度创新, 扭转条形码使用乱象之上策
    4.4 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促进工作

(6)期刊条形码制作科学化规范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该补充的一些细节问题
二、EAN-13条形码的结构
三、期刊条形码的制作
    (一) 插入条形码
    (二) 输入相关数字
    (三) 调整条形码中文字属性
四、条形码字体更换
    (一) 直接修改
    (二) 间接修改
五、生成标准PS文件

(7)福建省科技期刊条形码规范化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科技期刊条形码规范印制的现状
    2.2 主要问题分析
        2.2.1 条形码位置摆放不当
        2.2.2 条码尺寸偏小
        2.2.3 代码结构不正确
        2.2.4 ISSN与条形码印为一体
3 讨论与建议

四、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份码的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期刊条码的代码结构与印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余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01)
  • [2]期刊主要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 余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12)
  • [3]科技期刊条码分析及使用[J]. 黄鹂.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01)
  • [4]期刊条形码误用类型统计以及纠错对策[J]. 杨晓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5]科技期刊条码和邮发代号着录问题[J]. 杜云祥,李田霂,牛晓芳,陈锐,刘桂玲.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1(09)
  • [6]期刊条形码制作科学化规范化探讨[J]. 诸平. 今传媒, 2011(03)
  • [7]福建省科技期刊条形码规范化调查分析[J]. 欧阳海波. 海峡科学, 2011(02)
  • [8]科技期刊条码上方无需标着国际标准刊号[J]. 郭莉. 编辑学报, 2010(S1)
  • [9]科技期刊条码上方无需标着国际标准刊号[A]. 郭莉. 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 2010
  • [10]期刊封一上的条码上方无需附注ISSN[J]. 郭莉. 编辑学报, 2009(06)

标签:;  ;  ;  

部分期刊条码位置及年码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