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成果鉴定、评奖中的腐败现象及遏止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蕊[1](2021)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内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党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公职人员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军和人才储备力量,是年轻一代国家行政的主体,是未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年轻干部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修政德、强政德,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虽不完全等同于年轻干部政德,但其内涵价值也自然蕴蓄其中。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状况不仅代表着整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总水平,还对全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作尤为紧迫。新时代强调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对规范青年公职人员自身行政行为以确保正确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为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铸魂补钙”所必须施行的关键举措。强化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有利于在国家行政人员群体中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信仰之钙、把稳思想灵魂之舵、秉承民族精神之脉。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应以政治品德建设作为中心和统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基本准则,深度融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中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基本着力点,同时注意结合青年公职人员的特质和优势,为促进并形成更高水平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而不懈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扎实可行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以尽快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外布局中形成强大合力获取最优效果。为此,本文特采取理论研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全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目前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奠定了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分别对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道德三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各方要素包括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具体解析,以此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和价值。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做法与经验借鉴等四个层面出发,作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之基,为后续章节相关结论的得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对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状加以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我国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包括:青年公职人员的个人素养多维提升、道德认同显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先进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在于:理想信念面临挑战、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等,并针对现存问题着重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可能导致上述现存问题出现的原因。本部分内容的论述为下一篇章部分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明确了方向。第五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这是本论文的又一重点部分。本篇章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上一部分中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即注重顶层设计和抓牢“关键少数”。紧接着重点从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以实现“以心修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以实现“以教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以实现“以制固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以实现“以境养德”等几个具体层面着力展开相关论述。通过编织全面、系统、安全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有效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石煜磊[2](2019)在《创业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一个权变视角》文中提出创业者在创业和新组织运营过程中通常会去构建网络以获得内部成员的支持并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处获取资源,根据所构建网络类型的差异,可以被分为工具性网络和情感性网络。在实践中,特别是在中国情境下,创业者通常倾向于去构建情感性关系,并将其视为优于工具性关系。但很多致力于去构建情感性关系网络的创业者最终并不能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成长。那么,一个需要去探索的问题是,创业者应当选择构建何种类型的网络才能够提升新创企业的绩效呢?更具体地说,如果工具性和情感性关系各具优势,并不存在绝对的替代性,那么,在什么情境下,对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创业者应该选择去构建工具性还是情感性关系才能够为新创企业带来更高的绩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分配关系建立的时间和精力,并最大化关系建立的组织层面收益。以往学者对于新创企业的网络属性和构建行为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已经进行了广泛地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创业网络效应的权变观。但这些研究更多地将焦点放在诸如规模、密度、强度、位置等网络结构属性上,较少有研究关注网络的内容属性,即网络是用于承担信息传递、资源流动的工具性用途还是情感联结和寄托的情感性用途。此外,尽管以往研究已经初步证实,创业者在针对不同对象时所采取的网络构建策略会存在差异,但现阶段对于创业者面向不同对象(如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时所构建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的作用机理及权变因素,还缺少深入的认识。因此,探索创业者面向新创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构建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权变关系,以及创业者在新创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的使用差异及原因,将是创业网络研究一个极具理论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聚焦于网络联结的类型和网络联结的对象,尝试解释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创业者的网络联结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通过对浙江省11个地市44家企业孵化器共计528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创业者网络联结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模型;随后借助对四个案例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新创企业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构建策略选择问题,以及这种策略选择的原因及基于新创企业发展周期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三个:第一,创业者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联结均对新创企业绩效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在新创企业情境下,这种正向影响并不会随着联结数量的增加而减弱。无论是工具性还是情感性联结,都有助于创业者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处获取商业机会、资源、知识、合法性以及促进创业学习,因此从基于结果的作用机制上来说,二者的作用方式存在相似性,但从作用路径来说,二者又存在差异性。工具性网络联结的作用路径是基于互利互惠原则的,而情感性网络联结的作用则更多的是基于私人情感原则的,这种差异性在后续基于外部制度因素的权变性上便有所体现。第二,创业者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联结均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且这种情境依赖性会因网络联结的类型——工具性和情感性——而产生差异。具体来说,从内部联结来看,创业者与联结员工之间的地域和专业相似性有助于提高工具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组织程序公平氛围有助于提高情感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而地域相似性则会降低情感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从外部联结来看,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等级有助于提高工具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新创企业所处区域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则会减弱情感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新创企业在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创期、青春期和成长期的差异性会使创业者在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中进行差异化选择,从而改变创业者的中心性、广泛性和紧密性三个网络特征属性,进而产生差异化的绩效表现。具体来说,无论是在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时,在初创期,创业者都倾向于采取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从而来获取一些关键性的资源和信息,提高自身在网络位置中的中心性并增加关系的紧密性,进而提升绩效;在青春期,创业者倾向于采取以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为主导、工具性网络构建策略为辅助的组合策略,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网络中心性、增强关系紧密性和适当增加关系广泛性的目的,从而实现更高的绩效;到了成长期,创业者开始转向以工具性网络构建策略为主导、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为辅助的组合策略,以大量增加关系的广泛性来获取信息和合作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更高的绩效。本文的理论贡献有以下三个:第一,通过区分创业者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关系并从资源和情感的整合视角检验了两种类型网络关系的差异化影响机理,能够深化创业情境下网络与组织绩效关系的认识,并为解释网络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悖论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第二,考察了创业者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的网络关系类型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在受到一系列权变因素影响上的差异性,揭示了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关系对新创企业绩效促进效应得以发挥的关键所在;第三,提出了基于新创企业发展周期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匹配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关系模型,从而在创业情境中拓展并完善了以往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的新创企业网络构建策略动态选择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创业者在不同情境下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时的网络构建策略选择提供了现实启示。
陈苗[3](2016)在《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中的腐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科技计划管理是政府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当前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科技计划管理在各个环节很容易滋生出腐败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对于遏制腐败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依旧存在很多漏洞。通过系统梳理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中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滋生腐败问题的原因,对预防和治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腐败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化卉[4](2016)在《学术腐败事件报道中的高校教师形象—学术腐败事件导致的高校教师负面媒介形象分析》文中指出学术腐败问题是公众学术界一直关注与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此类问题,从理论到实证、从原因、背景、表征到策略层面都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中,笔者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媒体对学术腐败的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中国教育报》五大报纸2000——2015年间以学术腐败为主题的360篇报道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文献计量与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报道文本的整理与内容的分析,对主流媒体关于学术腐败报道进行了时间、来源、学科、主题、内容分布以及报道方式与选题倾向性的分析;并选取媒体对学术腐败关注度较高的时间点与典型事件以时间为逻辑线索,进行了不同媒体与不同领域关注与讨论方式的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在报道学术腐败事件的过程中,媒体确实存在负面化的选题倾向,同时,高校教师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话语权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了目前新闻报道中高校教师学术腐败行为如下:(一)、学术成果的抄袭、剽窃;(二)、粗制滥造、一稿多投、泡沫学术;(三)、学术学术评价活动过程中的徇私舞弊;(四)、利用权力侵占、抢夺他人学术成果;(五)、对科研经费的挪用、贪污、滥用。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学术腐败现象与高校教师媒介形象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学术腐败的频发与不正学风的蔓延,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教师群体的道德自律,而这种道德自律的削弱将会进一步增加失范行为发生的几率。在此基础上,笔者以高等教育学为视角,以高校教师群体自身为出发点,探讨了改善高校教师负面媒介形象的可为途径,即增强学术自律、提升媒介素养、改善媒介环境赋予高校教师更多话语权。对于学术腐败报道及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与分析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要认清媒体处于对新闻价值的追求而在高校教师群体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倾向性;另一方面也是以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对于高校教师形象研究的一种延伸与补充,也是对改善高校教师形象可为途径的一种探索。
张啭啭[5](2015)在《高校学术腐败问题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诚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只有具备了诚信意识才能有不断创新发展的潜力。学术腐败现象不仅影响了学术界的发展,抑制了学者的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学术竞争力的提升,在社会以及国际上容易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对于学术腐败应当坚决的反对,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学术作风。学术腐败不仅扰乱了学术界的秩序,同时也影响了国家和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对学术腐败现象的治理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对于学术腐败的法律规范研究文献并不丰富,同时也缺少理论性的系统研究,所以,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梳理,从而深入探讨利用法律武器来治理学术腐败现象的问题。本文在简要论述高校学术腐败的定义、性质以及特点的基础上,从高校学术腐败的五种具体形式入手,深入分析了高校学术腐败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制度及文化四个层面对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探讨。最后从这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法律层面上来看,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校学术腐败的法治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法,提高法律的执行力;从经济层面来看,应该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和评价制度、整顿学位授予制度,防止近亲繁殖;从制度层面来看,应该成立评价中介机构,改革学术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拓展监察渠道、促使学术与行政之间的权利分离、建立项目招标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从文化层面来看,应该在高校内部积极构建自由学术氛围和学术自由的环境。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如何在高校中建立起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和教师激励机制并没有涉及,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的治理更需要整体宏观的考量,并且是有序渐进的过程,这些应该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詹复亮[6](2015)在《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贪污贿赂犯罪,是人类社会十分古老的一类犯罪,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现实社会矛盾问题的集中反映,也是执政的大敌。由于贪污贿赂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利性犯罪,故之往往与权力紧密联系,严重亵渎公共权力和公共职责,是腐败现象最严重、最集中的表现,也是引发社会矛盾,诱发社会风险,毒化社会风气,恶化政府与民众关系,危害国计民生,并最终威胁执政党地位和政权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安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源头性因素。根据中国现行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是一类犯罪的总称,具体包括贪污、挪用公款、受贿、单位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行贿、为利用影响力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隐瞒境外存款、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等14种罪名。贪污贿赂犯罪是国际社会的顽疾,不是中国一国的特产。从中国的实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反对腐败、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始终坚持一手搞经济建设,一手抓反腐败、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从总体上说,国家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奉公守法、执政为民、廉洁从政,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等腐败问题趋于严重化,不断衍生出新花样、新手法,具体表现为犯罪活动进一步隐蔽化、预谋化,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犯罪领域进一步拓宽,犯罪链进一步拉长,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呈现出区域性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同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形成了“共腐关系圈”。更为严重的是,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互渗透,搞官商勾结、上下勾连,利用权力设租寻租、保租护租,政治上搞阴谋诡计,严重危害党的领导和团结统一,侵蚀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动摇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其严重性、危害性升级。如果不坚决反对,不有效遏制和预防,任凭腐败滋生蔓延,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从国际上看,全球社会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都没有逃脱腐败的厄运。比如美国,虽然标榜民主自由,法制比较健全,物质生活也有保障,但是腐败仍然成风。而有的执政党比如日本自民党,因腐败等诸多因素,在执政大半个世纪后竟然丢掉政权,黯然走下执政舞台。时至今日,只能联合公民党共同执政,颇令人深思。可以说,几乎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对外宣称反对腐败,却都没有找到根治良方。科学有效地防控贪污贿赂犯罪,是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腐败与反腐败是一种政治博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危害性上讲,贪污犯罪使大量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入少数当权者手中。而贿赂犯罪把交易规则带入政治领域直至污染全社会,严重破坏经济基础和政治秩序,诱发国家和社会治理之混乱。贪污贿赂犯罪的防控属于历史范畴。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控贪污贿赂犯罪等腐败现象,为全球各国执政者及广大民众所高度关注,业已成为现时国际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共同的难题。在人类社会和当今世界,究竟有没有一个既能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又能有效避免贪污贿赂犯罪等腐败的良方?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理当由哪些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规律性要素构成?本文带着这样的疑虑和思考,从防控原理的角度研究控制贪污贿赂犯罪的有效性问题,试图探索科学有效地防控贪污贿赂犯罪,深入推进反腐败,促进廉洁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措施、方法和策略。本文按照这一意图和思考逻辑展开研究,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指导,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及总分结合等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阐述了贪污贿赂犯罪行为、性质、特点、危害、成因、演变趋势和规律,以及防控措施比较和立法完善、侦查程序和措施、预防措施和策略等内容,初步检讨当下贪污贿赂犯罪防控的思路、措施、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用以提升防控贪污贿赂犯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理论层次、决策层次、战略层次,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效果等内容。从行文结构和内容上讲,全文包括六部分:一是引言。这是总论部分,对研究全文作一个简要的交代,主要阐述研究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的缘起、基点、途径,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及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的含义,贪污贿赂犯罪的种类、法律特征、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主要目的是为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研究提供基本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贪污贿赂犯罪现象。这是现象论部分,是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的重要基础,主要研究贪污贿赂犯罪的现状、特点、规律、趋势、危害及原因等内容,重点是对我国改革丌放30多年来贪污贿赂犯罪进行总体分析、归纳、评估,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现状,指出当前贪污贿赂犯罪具有领域广泛化、手段智能化多样化、活动群体化和有组织化、跨区域化国际化等特点,以及贪污贿赂犯罪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仍然会呈现易发多发态势、起伏性和波浪式滋生蔓延,表现出一定的流向轨迹、新旧交替和“黑数”等现象,并将更加趋向复杂化、有组织化和智能化等趋势。同时,本文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对执政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文化等具有严重危害性,表明了对贪污贿赂犯罪有效防控的迫切性。此外,本文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原因、条件等要素,以权力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权力的因素、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滋生蔓延、屡禁不止等深层次原因,主要目的是为制定防控政策措施提供基本素材和依据。三是贪污贿赂犯罪防控措施比较借鉴。这是比较借鉴论部分,主要研究古今中外对贪污贿赂犯罪的防控措施和策略等内容,首先从我国古代入手,深入考察了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中国防控贪污贿赂犯罪的智慧和有效的措施,然后考察外国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防控措施和策略,再次对当代中国防控贪污贿赂犯罪的措施、做法、要求及借鉴等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和分析。研究过程中,为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除了采用宏观的视角,也涉及对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及运用等问题的研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丰富防控的内涵、把握防控的方向和实际效果。四是贪污贿赂犯罪立法。这是立法论部分,主要研究中国现行刑法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完善的对策等内容。通过对当前立法现状及问题的考察分析,提出理性对待贪污贿赂犯罪刑事立法及修改完善,包括强化刑事立法的正确理念,把握立法重点于刑事政策,坚持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刑事立法与时俱进等系列观点,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严密法网,增强防控犯罪的能力和效果。五是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这是侦查论部分,主要研究侦查的概念、法律性质、侦查规律、侦查职能、侦查目标和侦查措施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提炼,主要目的是为强化侦查职能,增强侦查能力,提升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力度和防控的实际效果。六是贪污贿赂犯罪预防。这是预防论部分,主要研究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的基本定义、基本要素、基本属性、目标体系建立、政策措施落地等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本部分重点研究提出确立维护人民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维护道德力量和维护执政党的地位和执政队伍免受侵蚀等“四位一体”防控价值目标等,最大限度地推动构建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不断提升防控贪污贿赂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适应强力反腐、高压反腐、依法反腐的新形势要求。总之,研究建立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尚无先例可循。由于贪污贿赂犯罪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必将博大精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因篇幅所限,本文仅选择六部分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阐述。这些内容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是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的核心部分,对于研究构建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都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本人学力之不逮,日常事务又十分忙碌,文中浅陋和诸多的讹误皆由本人自负,并尚希各位老师、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殷姗姗[7](2014)在《预防与惩治高校学术腐败的法治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是学术的殿堂,象征着学术良知,并以科学文化服务于社会。学术研究不断地将学术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学术和科技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在科研岗位孜孜不倦工作和刻苦钻研的学者们,于是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备受国家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术事业迅速发展,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素质结构不断优化,研究领域也有了新的拓展。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很多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出现了各种腐败现象,有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篡改、伪造实验数据,垄断学术资源等等。近年来,这股腐败之风愈演愈烈,不仅破坏学术规则、腐蚀学术队伍、污染学术环境,造成大量科研资源的浪费,还将阻碍学术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积极探讨治理学术腐败的措施,有效预防和惩治高校学术腐败,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围绕发生在高校领域的学术腐败现象,抓住其本质特征,分析学术腐败的类型及具体表现形式,并对其已经造成或即将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行剖析。相关主管部门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和控制学术腐败蔓延的措施,本文从道德治理和法律惩治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术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相关立法落后、监督机制流于形式、惩罚程序不透明、惩罚力度较小等方面。最后,本文以浙江大学的陈英旭案件为例,对学术腐败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剖析和研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为本文研究高校学术腐败的惩治提供一些思路。最后结合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实情,本文从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立法、改善科研管理体制、强化执法、加强并完善司法审查与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我国惩治学术腐败的法治框架。
宋彦龙[8](2013)在《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评奖是科技成果奖励的前提和基础,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科技成果奖励的目的和意义,同时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的设计有利于我国科技奖励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奖励氛围的形成,也有利于我国科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阐述了我国科技成果评奖制度、机构设置和奖励情况的现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文通过Nvivo8.0软件对三个典型性案例进行编码分析、矩阵分析和模型构造分析,从而探讨了各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归纳出了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中问题及成因即专家信息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申报者的跑奖行为;科技项目鉴定机制不健全导致申报者的包装行为;评奖信息的不公开导致社会监督乏力;推荐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申报者利益的争夺;评奖总量多、周期短导致科技工作者的急功近利;评奖依据的不科学导致专家评奖的偏见;申报者对奖励的过分追求导致奖励氛围的异化。本文从科技成果评奖的机制角度出发,提出了项目鉴定机制、专家决策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过程监督机制、专家信息管理机制和后评价机制;从科技成果评奖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实施评奖专家流动管理制度、加强对第三方评奖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评奖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处理;从科技成果评奖的环境角度提出了调整授奖的周期和数量、建立评奖专家财产公示制度、调整推荐主体结构和塑造良好的评奖氛围等。最后基于评奖机制、评奖管理和评奖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科技成果评奖的对策和建议。
朱穗鹰[9](2011)在《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研究 ——以韩国黄禹锡案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腐败案件近年来频繁出现,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严重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上世纪六十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腾飞,经过几十年发展已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被国际社会誉为“汉江边的神话”。进入新千年,汉江边上又传来另一“神话”——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黄禹锡首次成功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但欢呼的人群还未散去,媒体曝光了黄禹锡科研腐败案。这一重型炸弹对韩国政府、学术界和民众形成强大冲击波,并迅速跨越国界,在国际社会形成强烈反响,全社会对追赶型国家的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给予新的关注和认识。作为邻国的我国,“黄禹锡案件”冲击波长久未息,各种评论、反思文章不断见诸报刊杂志,引起国人深思。本文首先对追赶型国家进行定义,对追赶型国家科学建制化过程进行分析,对其科学建制化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指出科学建制化起步晚、国民科学道德意识薄弱、科学制度法规不健全、科学组织结构无序、政府行政主导建制化过程、科学建制化追求功利主义等构成追赶型国家科学建制化的基本取向。论文在对科研腐败概念定义后,提出追赶型国家科学建制化不足是导致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频出的根本原因。接着论文对黄禹锡案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黄禹锡成长过程、生活背景、科研腐败经过、媒体暴露过程、公众及社会反映、政府及法律机关处理情况。在介绍黄禹锡案件的同时,论文以黄禹锡案件为对象对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的原因、危害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追赶型国家的追赶文化和心理、科研体制、科研制度和国民的职业操守对追赶型国家的科研腐败构成影响,而科研腐败将对国家科研氛围、国际学术信誉、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率构成危害。认为追赶型国家对科研腐败的治理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政府不力、法律不全、机制不畅等。最后论文对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反思韩国黄禹锡案件及其处理过程,借鉴学习欧美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经验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的原则和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机制的理念。自2006年以来,虽然社会各界给予黄禹锡案件以广泛的讨论,但对黄禹锡案件公开发表的论文统计发现,多数论文要么是就事论事,要么是从案件的某个角度展开对照或讨论,结合案件本身全方位地分析科研腐败,进而以点到面,对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展开深入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从黄禹锡案例出发,透视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的问题,并提出治理思路,这一项研究取向有一定创新性。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追赶型国家,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科学体制是我国科学得以顺利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韩国与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和追赶情结,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韩国对黄禹锡案件的处理经验,反思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公正、有效的治理方案,以便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科研氛围。
蒋寅[10](2009)在《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学术正,天下乱,犹得持正者以治之;至学术亦乱,而治具且失矣。——[清]郑珍学术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核心内容。学术的兴衰往往成为国运隆替的象征,学术风气的邪正也往往成为世道人心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社会出现
二、科技成果鉴定、评奖中的腐败现象及遏止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成果鉴定、评奖中的腐败现象及遏止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 |
2.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的核心概念 |
2.1.1 公职人员 |
2.1.2 青年公职人员 |
2.1.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 |
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要素解析 |
2.2.1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
2.2.3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相关论述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道德建设相关论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内修”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2 以“大道”和“不争”为核心的道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3 以“信义”和“法治”为核心的法家官德建设思想 |
3.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做法借鉴 |
3.4.1 英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3 日本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4 韩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 |
4.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成绩 |
4.1.1 个人素养多维提升 |
4.1.2 道德认同显着强化 |
4.1.3 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
4.1.4 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
4.2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
4.2.1 理想信念面临挑战 |
4.2.2 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
4.2.3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4.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思想观念原因 |
4.3.2 制度机制原因 |
4.3.3 社会环境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
5.1 以心修德: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 |
5.1.1 提升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 |
5.1.2 培养道德情感,构建道德良心 |
5.1.3 磨砺道德意志,修炼道德品格 |
5.1.4 鼓励道德实践,争当道德模范 |
5.2 以教强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 |
5.2.1 创新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原则方法 |
5.2.2 丰富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
5.2.3 整合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各方资源 |
5.3 以制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 |
5.3.1 加快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法制建设 |
5.3.2 深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培训机制 |
5.3.3 健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监管机制 |
5.3.4 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考评机制 |
5.4 以境养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 |
5.4.1 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5.4.2 打造绿色健康经济新常态环境 |
5.4.3 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 |
5.4.4 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社会环境 |
5.4.5 构建清朗明净网络空间新秩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创业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一个权变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核心概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点、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理论意义 |
1.5.3 实践启示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创业情境下的组织社会网络研究 |
2.1.1 组织社会网络的研究概述和创业网络的研究兴起 |
2.1.2 创业网络研究的三个核心分支——内容和类型 |
2.1.3 创业网络研究的三个核心分支——治理机制 |
2.1.4 创业网络研究的三个核心分支——结构 |
2.2 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权变性 |
2.2.1 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 |
2.2.2 社会网络与资金资源获取 |
2.2.3 社会网络与知识获取 |
2.2.4 社会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3 新创企业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 |
2.3.1 新创企业网络构建过程 |
2.3.2 工具性网络构建和情感性网络构建 |
2.4 新创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
2.4.1 新创企业的界定 |
2.4.2 组织绩效的内涵和测量 |
2.4.3 新创企业绩效测量 |
2.4.4 新创企业绩效的前因变量 |
2.5 本章小结和以往研究评述 |
3 创业者与内部员工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关系与新创企业绩效:联结主体间社会相似性和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 |
3.1 假设提出 |
3.1.1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工具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 |
3.1.2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 |
3.1.3 联结主体间社会相似性的调节作用 |
3.1.4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 |
3.1.5 研究模型 |
3.2 变量测量 |
3.2.1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性和工具性网络联结数量测量 |
3.2.2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社会相似性测量 |
3.2.3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测量 |
3.2.4 新创企业绩效测量 |
3.2.5 控制变量的选择 |
3.3 数据收集 |
3.4 量表检验、描述性分析和共线性检验 |
3.4.1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3 相关分析 |
3.4.4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
3.5 回归分析 |
3.5.1 创业者与内部员工的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 |
3.5.2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检验 |
3.5.3 创业者与联结员工社会相似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创业者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等级和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4.1 假设提出 |
4.1.1 创业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 |
4.1.2 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的调节作用 |
4.1.3 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4.1.4 研究模型 |
4.2 变量测量 |
4.2.1 创业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情感性和工具性网络联结数量测量 |
4.2.2 新创企业入驻园区测量 |
4.2.3 外部制度环境测量 |
4.2.4 新创企业绩效测量与控制变量选择 |
4.3 数据收集 |
4.4 量表检验、描述性分析和共线性检验 |
4.4.1 外部制度环境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
4.5 回归分析 |
4.5.1 创业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 |
4.5.2 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的调节作用检验 |
4.5.3 新创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新创企业发展阶段的创业者内外部网络构建策略选择及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多案例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选择 |
5.2.2 案例选取原则 |
5.2.3 案例简介 |
5.2.4 资料来源与数据搜集过程 |
5.2.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保证 |
5.2.6 关键构念的识别与描述 |
5.2.7 数据分析过程 |
5.3 案例分析 |
5.3.1 初创期——非对称依赖下的缝隙生存法则 |
5.3.2 青春期——追加资源组合加快网络构建进程 |
5.3.3 成长期——追加与互补并举降低成长的阵痛 |
5.4 讨论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实践启示 |
6.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问卷 |
附录二:案例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中的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当前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中腐败问题及其表现 |
1.1、项目申报中的腐败 |
1.2、项目评审中的腐败问题 |
1.2.1、专家组成不科学 |
1.2.2、评审过程形式化 |
1.2.3、评价结果指标化 |
1.3、项目经费中的腐败问题 |
1.3.1、经费发放形式化 |
1.3.2、资金投入不合理 |
1.4、项目成果转化中的腐败问题 |
1.4.1、项目成果与领导共享 |
1.4.2、项目成果与市场脱节 |
2、科技计划管理中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
2.1、思想文化层面 |
2.2、法律法规层面 |
2.3、科技计划管理内部制度原因 |
2.3.1、匿名评审制度的缺位 |
2.3.2、科技活动信息不对称 |
2.3.3、专家监督机制缺位 |
2.3.4、我国行政化力度过大 |
3、预防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腐败问题的对策 |
3.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3.2、加强科技立法, 创建“以法护廉”的法律环境 |
3.3、科技计划管理内部治理 |
3.3.1、完善立项机制 |
3.3.2、完善过程管理 |
3.3.3、完善验收管理 |
3.3.4、完善成果管理 |
3.3.5、强化激励引导 |
(4)学术腐败事件报道中的高校教师形象—学术腐败事件导致的高校教师负面媒介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的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核心概念与相关文献述评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四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学术腐败的研究 |
(二) 关于学术腐败的新闻报道研究 |
(三) 关于高校教师现实形象的研究 |
(四) 关于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 |
(五) 研究述评 |
五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二) 研究方法及工具 |
第二章 对于学术腐败相关报道的分析 |
一 样本选取的说明 |
二 报道的时间分布 |
三 报道的来源分布 |
四 报道的学科分布及作者分析 |
(一) 报道的学科分布情况 |
(二) 报道的作者分析 |
五 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 报道的主题分析 |
(二) 不同性质报刊的报道倾向性分析 |
六 不同时期学术腐败热点事件的关注与讨论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
七 学术腐败报道标题中的话语倾向分析 |
八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术腐败报道中腐败行为与事件的分析 |
一 学术腐败报道中高校教师负面行为的主要类型 |
(一) 学术成果的抄袭、剽窃 |
(二) 粗制滥造、一稿多投、泡沫学术 |
(三) 学术评价活动过程中的徇私舞弊 |
(四) 利用权力侵占、抢夺他人学术成果 |
(五) 对科研经费的挪用、贪污、滥用 |
二 学术腐败事件对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影响 |
(一) 消解、削弱传统的正面形象 |
(二) 催生负面的刻板印象 |
第四章 高校教师负面媒介形象的危害及改善措施 |
一 高校教师在公众心中的传统形象 |
二 媒体报道及民间舆论对高校教师的负面言论 |
三 高校教师负面媒介形象对教师群体的影响 |
(一) 消解广大高校教师的社会榜样作用 |
(二) 造成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
(三) 削弱高校教师科研学术道德自律 |
四 提升、改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思路及措施探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校学术腐败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归纳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文献研究法 |
一、高校学术腐败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高校学术腐败的概念、性质及特征 |
1.高校学术腐败 |
2.高校学术腐败的性质 |
(二)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的理论基础 |
1.寻租理论 |
2.有效资源配置理论 |
二、高校学术腐败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形式 |
1.学位授予中的腐败 |
2.项目申报中的腐败 |
3.成果评奖中的腐败 |
4.成果发表中的腐败 |
5.职称评定中的腐败 |
(二)高校学术腐败的危害 |
1.学者与学术界声誉的败坏 |
2.严重威胁学术的健康发展 |
3.阻碍后续新人学术发展 |
4.衍生其他社会腐败现象,恶化社会风气 |
(三)法律原因 |
1.学术行为规范缺失 |
2.知识产权法的不足 |
3.学术惩戒制度缺乏 |
4.刑事制裁力度不够 |
(四)经济原因 |
1.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
2.对有限的学术资源的争夺 |
3.低成本高产出的利益驱动 |
(五)制度原因 |
1.教育选拔制度 |
2.学术管理制度 |
3.学术评价制度 |
4.学术成果发表制度 |
5.官学一体化中的腐败 |
(六)文化原因 |
1.缺失学术自由氛围 |
2.学术界严谨批判氛围缺失 |
三、国外学术腐败的治理对策 |
(一)美国 |
(二)日本 |
1.对日本学术腐败以及应对措施的概括 |
2.反学术腐败行为相关规定的制定情况和案例 |
四、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对策 |
(一)法律层面 |
1.完善高校学术腐败的法律制度 |
2.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
3.提高治理高校学术腐败法律的执行性 |
(二)经济层面 |
1.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 |
2.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和评价制度 |
3.整顿学位授予制度,防止近亲繁殖 |
(三)制度层面 |
1.成立评价中介机构,改革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
2.成立专门机构,拓展监察渠道 |
3.学术制度的改革促使学术与行政之间的权利分离 |
4.建立项目招标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改革立项管理机制 |
(四)文化层面 |
1.积极构建自由学术氛围,实现大学自治 |
2.构建和谐的学术研究者学术自由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和基点 |
1.1.2 研究目的和途径 |
1.1.3 研究意义和作用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的概念和特征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历史研究的方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3.4 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
1.3.5 比较研究法 |
1.3.6 综合研究法 |
2 贪污贿赂犯罪现象及成因 |
2.1 贪污贿赂犯罪的现状和规律 |
2.1.1 贪污贿赂犯罪的现状 |
2.1.2 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
2.1.3 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律 |
2.2 贪污贿赂犯罪的严重危害性 |
2.2.1 危害政治和政权建设 |
2.2.2 危害经济建设 |
2.2.3 危害道德文化建设 |
2.3 贪污贿赂犯罪的成因和趋势 |
2.3.1 贪污贿赂犯罪的成因 |
2.3.2 贪污贿赂犯罪的趋势 |
2.3.3 贪污贿赂犯罪的新动向 |
3 贪污贿赂犯罪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比较借鉴 |
3.1 中国古代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 |
3.1.1 以法从严惩腐 |
3.1.2 建立制衡机制 |
3.1.3 明确监督对象和监督内容 |
3.1.4 惩腐与奖廉相结合 |
3.1.5 德教与刑罚并施 |
3.2 外国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 |
3.2.1 加强对反腐败的政治领导 |
3.2.2 加强反腐败法制建设和实践 |
3.2.3 建立健全反腐败组织机构 |
3.2.4 赋予灵活高效的反腐败措施 |
3.2.5 加强新闻舆论和民间监督 |
3.2.6 加强事前和基础的预防 |
3.3 当代中国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及借鉴完善 |
3.3.1 新中国成立前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 |
3.3.2 新中国成立后至十八大前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 |
3.3.3 十八大后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机制及借鉴完善 |
4 当代中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及完善 |
4.1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中的问题 |
4.1.1 犯罪主体 |
4.1.2 犯罪数额 |
4.1.3 量刑及刑罚体系 |
4.1.4 对象范围 |
4.1.5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去留 |
4.1.6 “不正当利益”的界定 |
4.1.7 单位内设机构的认定 |
4.1.8 利用影响力交易犯罪的认定 |
4.1.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的修改 |
4.1.10 其他问题 |
4.2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演化趋势 |
4.2.1 贪污贿赂犯罪主体的演化 |
4.2.2 贪污贿赂罪客观行为规制的演化 |
4.2.3 贪污贿赂犯罪量刑立法和司法解释的演化 |
4.3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完善 |
4.3.1 强化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的正确理念 |
4.3.2 把握立法重点与刑事政策 |
4.3.3 坚持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
4.3.4 推进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与时俱进 |
5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 |
5.1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概述 |
5.1.1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含义和内容 |
5.1.2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法律性质 |
5.1.3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基本规律 |
5.1.4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地位和意义 |
5.2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原则和策略 |
5.2.1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基本原则 |
5.2.2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策略 |
5.3 贪污贿犯罪侦查的程序和措施 |
5.3.1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基本程序 |
5.3.2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工作措施 |
5.3.3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监督制约 |
6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 |
6.1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概述 |
6.1.1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的基本含义 |
6.1.2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的基本要素 |
6.1.3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的基本属性 |
6.2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的目标体系 |
6.2.1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价值目标 |
6.2.2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战略目标 |
6.2.3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直接目标 |
6.3 贪污贿赂犯罪预防的措施和策略 |
6.3.1 加强预防规划分工协作 |
6.3.2 改革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6.3.3 完善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制度 |
6.3.4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 |
6.3.5 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7)预防与惩治高校学术腐败的法治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1. 学术腐败问题研究的阶段 |
2. 学术腐败基本问题综述 |
3. 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一、高校学术腐败基本问题概述 |
(一) 高校学术腐败内涵 |
1. 有关学术腐败概念的争论 |
2. 本文的观点 |
(二) 高校学术腐败的类型及表现 |
1. 学术成果造假 |
2. 科研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
3. 职称评审中的腐败 |
(三) 高校学术腐败的危害 |
1. 阻滞高校的自身建设 |
2. 妨碍学术的健康发展 |
3. 玷污社会精神文化环境 |
二、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当前高校学术腐败问题治理现状 |
1. 道德治理现状 |
2. 法律规制现状 |
(二) 我国高校学术腐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1. 有关学术腐败的立法落后 |
2. 监督流于形式 |
3. 处罚程序不透明、信息不公开 |
4. 惩处力度较小 |
三、预防与惩治高校学术腐败的法治途径的完善 |
(一) 浙江大学陈英旭科研经费贪污案件分析 |
1. 案件回顾 |
2. 案件分析 |
3. 对案例的反思 |
4. 案件的治理效果 |
(二) 我国预防与惩治学术腐败法治途径的完善 |
1. 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立法 |
2. 改善科研管理体制 |
3. 强化执法 |
4. 加强并完善司法审查和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8)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科技成果评审者的研究 |
1.2.2 关于科技成果评奖内容的研究 |
1.2.3 关于科技成果评奖方法的研究 |
1.2.4 关于科技成果评奖制度的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1 访谈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Nvivo8.0软件分析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4.1 提出建立科技成果奖励获奖项目后评价机制的建议 |
1.4.2 提出加强对“第三方”项目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建议 |
1.4.3 提出评奖专家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 |
1.4.4 运用Nvivo8.0软件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 |
第2章 我国科技成果评奖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科技成果奖励 |
2.1.3 科技成果评奖 |
2.1.4 科技成果评奖过程 |
2.2 我国科技成果评奖概况 |
2.2.1 科技成果评奖的制度发展 |
2.2.2 科技成果评奖的机构设置 |
2.2.3 科技成果评奖的奖项情况 |
2.2.4 科技成果评奖的具体过程 |
2.3 理论依据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2.3.1 扎根理论 |
2.3.2 扎根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的扎根理论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案例 |
3.1.2 研究工具 |
3.2 案例编码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编码 |
3.3 编码结果分析 |
3.3.1 科技成果评奖过程主要类别分析 |
3.3.2 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类别影响分析 |
3.3.3 科技成果评奖过程模型构造分析 |
3.4 科技成果评奖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4.1 专家信息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申报者的跑奖行为 |
3.4.2 科技项目鉴定机制不健全导致申报者的包装行为 |
3.4.3 评奖信息的不公开导致社会监督乏力 |
3.4.4 推荐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申报者利益的恶性争夺 |
3.4.5 评奖总量多周期短导致科技工作者的急功近利 |
3.4.6 评奖依据的不科学导致专家评奖的偏见 |
3.4.7 申报者对奖励的过分追求导致奖励氛围的异化 |
第4章 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的建议 |
4.1 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评奖机制 |
4.1.1 严格的科技项目鉴定机制 |
4.1.2 严密的专家信息管理机制 |
4.1.3 科学的评奖专家决策机制 |
4.1.4 透明的评奖信息公开机制 |
4.1.5 健全的评奖过程监督机制 |
4.1.6 有效的获奖项目后评价机制 |
4.2 加强我国科技成果评奖管理 |
4.2.1 积极吸取国外优秀的专家形成动态的评奖专家流动管理制度 |
4.2.2 加强对科技成果奖励“第三方”评奖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
4.2.3 提高科技成果评奖中的腐败成本遏制不良的腐败行为 |
4.3 优化我国科技成果评奖环境 |
4.3.1 调整授奖的周期和数量增强科技成果评奖的有效激励 |
4.3.2 建立评奖专家财产公示制度保障评奖专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
4.3.3 调整科技奖励推荐主体结构保证推荐工作富有成效 |
4.3.4 积极引导科技成果评奖的价值取向塑造良好的奖励氛围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研究 ——以韩国黄禹锡案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追赶型国家科学建制化过程及科研腐败 |
一、科学建制化与道德、法律规范 |
(一) 科学建制化 |
(二) 科学建制化与道德、法律规范 |
二、追赶型国家科学建制化过程 |
(一) 追赶型国家概念 |
(二) 西方国家科学建制化过程及特点 |
(三) 追赶型国家科学建制化过程及特点 |
三、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发生及韩国黄禹锡案件始末 |
(一) 科研腐败概念 |
(二) 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表现 |
(三) 韩国黄禹锡科研腐败案件始末 |
第二章 基于黄禹锡案件看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原因、危害和治理中存在问题 |
一、科研腐败原因分析 |
(一) 文化和心理 |
(二) 科研体制 |
(三) 科研制度 |
(四) 职业操守 |
二、科研腐败的危害 |
(一) 阻碍科研创新,降低科研水平 |
(二) 违背科研精神,带来浮躁 |
(三) 助长剽窃、造假和机会主义 |
(四) 造成诚信危机,危害科研信誉 |
(五) 浪费科研资源,降低科研效率 |
三、目前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缺乏专门防治科研腐败的机构 |
(二) 立法体系中缺乏严谨的法律法规 |
(三) 科研机构制度不健全 |
(四) 执法机关对科研腐败犯罪执行不力 |
(五) 公众缺乏对科研腐败监督意识和渠道 |
(六) 大众媒体对科研腐败监督不够 |
第三章 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对策 |
一、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原则 |
(一) 结合国情 |
(二) 预防为主 |
(三) 遵循科研规律 |
(四) 法制化 |
(五) 综合治理 |
二、韩国黄禹锡案对追赶型国家的借鉴意义 |
(一) 韩国政府对黄禹锡案件的处理情况 |
(二) 韩国对黄禹锡案件的反思 |
(三) 黄禹锡案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
三、借鉴发达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经验和教训 |
(一) 美国治理科研腐败经验 |
(二) 日本治理科研腐败经验 |
(三) 法国治理科研腐败经验 |
(四) 欧洲其它国家治理科研腐败经验 |
四、强化科研腐败社会综合治理机制 |
(一) 建立道德约束体系 |
(二) 政府冷静介入科学研究 |
(三) 改革现行科研体制 |
(四) 建立科研反腐机构 |
(五) 健全科研法律体系 |
(六) 加强媒体舆论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学术活动中的腐败现象和不端行为 |
(一) 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失范的关系 |
(二) 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 |
(三) 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和危害 |
二、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 |
(一) 学术腐败行为产生的成因 |
(二) 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 |
三、综合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 |
(一) 减少学术运作中的政府行为, 保证学术的自主发展 |
(二) 合理配置学术资源, 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和晋升制度 |
(三) 改革学术出版体制, 避免学术刊物形成权力 |
(四)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
(五) 加强舆论监督, 开展有效的学术批评, 形成严肃的学术风气 |
四、科技成果鉴定、评奖中的腐败现象及遏止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D]. 王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2]创业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一个权变视角[D]. 石煜磊.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3]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中的腐败问题研究[J]. 陈苗. 党史博采(理论), 2016(12)
- [4]学术腐败事件报道中的高校教师形象—学术腐败事件导致的高校教师负面媒介形象分析[D]. 化卉. 云南大学, 2016(02)
- [5]高校学术腐败问题治理研究[D]. 张啭啭. 长安大学, 2015(03)
- [6]贪污贿赂犯罪防控原理研究[D]. 詹复亮. 武汉大学, 2015(01)
- [7]预防与惩治高校学术腐败的法治途径研究[D]. 殷姗姗.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2)
- [8]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科技成果评奖过程研究[D]. 宋彦龙. 东北大学, 2013(01)
- [9]追赶型国家科研腐败治理研究 ——以韩国黄禹锡案件为例[D]. 朱穗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10]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J]. 蒋寅.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