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雷鸿聚[1](2015)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地处河南省平顶山市,是一家“以煤为主、相关多元”发展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环境下,煤炭“黄金十年”一去不复返,企业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公司经营多年的多元化战略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多元化战略优化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多元化战略优化目标、优化方案和保障措施。多元化战略优化是一个通过分析企业当前战略、内部外部环境、核心能力、业务组合、经营绩效等关键影响因素,发现业务组合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本文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GE矩阵、SWOT等方法进行分析,对业务组合实施诊断,指出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中存在的盈利能力、体制机制、文化管理、人才队伍、投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同心多元化战略目标、优化措施和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煤电等业务优化方案,同时制定了加强集团战略管控、推动资本运营等保障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提高多元化战略整体优势,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提供了参考,对其他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大型煤业集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胡霞[2](2013)在《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并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企业信息化也成为企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然而,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及管理领域的简单应用,它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深刻把握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才会卓有成效。因此,确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要求进行阐述,指出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目的和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整理,进而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以发展的观点,首先界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定义、要素、内容和特征,以及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括和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阶段瓶颈和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同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分类及构成结构,从市场、企业自我、外部环境等视角深入研究了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动因问题。第三,对企业信息化驱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多样化模式,本文进行了归纳,从推力驱动主导和拉力驱动主导两个方面来研究此问题,并剖析了二者与企业特质的内在关系;根据企业信息化驱动的特点,采用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系统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评价。第四,在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模式的选择,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制造模式、生产模式和加工模式的选择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选择问题;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设计制造集成、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网络化等模式来论述企业信息化技术模式的选择问题;从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下的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整体引进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等模式选择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问题。第五,在对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鉴于企业信息化驱动的渐进性,以及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的时滞性,同时,企业信息化驱动进程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之间存在的虚拟和现实的概念漂移问题,本文采用了数据流概念漂移的方法对其进行实验仿真,弥补以往方法对此问题实证评价和实验仿真的不足,借助人工智能和支持向机实时动态测评的优点,有效的克服了“森林覆盖”型样例数据集多层数据之间互相无法对比的难题,实现了对企业信息化驱动及其模式选择问题的有效仿真。最后,结合全文的研究,在明确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从企业文化革新、信息技术人员设定、基础工作规范和硬软件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其内部基础环境建设策略;从加强政府科技推广、优化政府信息产业发展及提高政府信息服务等方面构建其外部宏观策略,进而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适应性对策体系。
曹梓贤[3](2013)在《基于SWOT分析的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现代物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营销管理理论为基础,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实证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对华润煤业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该论文主要有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还介绍了国内企业物流管理目前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包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营销管理理论的基本介绍和阐述;第三部分为华润煤业公司业务现状的描述,对公司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详细描述了目前该公司的物流管理现状;第四部分华润煤业公司运销体系SWOT分析,从大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对华润煤业运销体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做了详细的分析;第五部分为华润煤业公司运销体系构建分析,首先明确了华润煤业公司构建运销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在此基础之上,从几个方面构建出可提高华润煤业公司物流管理的体系建设;第六部分为华润煤业公司运销体系的实施对策,根据以上五部分的观点阐述,总结出有利于华润煤业公司的运销体系的相应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针对华润煤业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小和资源量有限的情况以及国家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国内的煤炭市场受到冲击的状况,可以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加强资源控制,进行内部协同,创造新的价值,以此来减缓国内煤炭企业的压力;第二,针对目前华润煤业销售价值链不够完善、销售体系不够健全、物流管理不够科学、物流人才缺乏的情况,我们要优化物流管理流程,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还要加强物流知识的培训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高公司的竞争力;第三,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目前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加快建设与现代物流运销体系相匹配的物流运销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更是提升企业自身整体竞争力。
王启山[4](2013)在《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物流作为一个学科被提出来后,逐步受到重视,被视为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欧美发达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管理经历了实体分销管理、企业集成化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流程、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而且更加注重时间竞争,实现物流的快速响应和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已成为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我国对物流的研究与应用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直到近十几年,物流理论和物流管理才逐步为企业所重视。目前对物流管理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大多基于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个物流过程,而对煤炭企业这一性质明显不同的企业物流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然而,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其产品是我国进入社会物流中数量最大的工业产品。而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效率,物流管理成为制约原煤成本和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从煤炭行业的实践来看,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煤炭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实行了大集团、大公司化的改革,但企业规模的急剧膨胀并未带来效益的相应增长,反而造成了企业“大而全”、“规模不经济”的局面。因此,煤炭企业不仅有必要实施供应链管理,而且在现有的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研究提出一种既适合目前我国煤业集团企业实际情况,又能适应未来竞争要求的新物流管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根据前人有关物流、供应链以及零时间理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提出“零时间物流”的新概念,将基于时间竞争的最新成果——零时间理论引入到企业物流领域,对当前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构建出零时间物流的运作模型,为企业物流实现零时间运作提供理论框架。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禹煤电公司)是平煤集团控股的区域性公司,煤炭生产是其主要业务,年原煤生产能力330万吨。公司物流体系中拥有物资供应公司、设备租赁公司、煤炭运销公司和电煤联销公司,承担着煤电公司内部设备、材料的采购、仓储、配送,以及煤炭营销业务。公司物流管理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目前物流运行的整体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本文以平禹煤电公司为例,对其物流体系进行科学优化。首先,在对公司物流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供应物流、物资存储、运销物流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初步对其未来改进方向进行科学预测。同时,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在分析平禹煤电公司物流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公司自身发展规划,提出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目标及战略定位。其次,针对公司物流优化目标和物流优化战略定位,采用相关的优化理论,建立平禹煤电公司主要物资的存储优化模型,对其仓储环节进行优化,并根据公司的数据资料,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存储、运输方案和措施。最后,在对平禹煤电公司现有软、硬件以及信息系统环境调差的基础上,依托公司物流优化总体战略及实施方案,并结合物资供应存储的优化模型,提出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通过相关信息的整合,为公司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手段以及一定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了物流及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和当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第二章,构建了零时间物流理论模型。本章首先对零时间理论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零时间理论的产生和研究进展,然后在零时间相关概念及零时间五大法则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零时间物流”的概念,构建了零时间物流运作模型,为企业物流进行零时间优化提供理论框架。第三章,分析了平禹煤电公司物流现状。本章首先对平禹煤电公司的物流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别对公司的物资供应物流、物资存储物流和煤炭销售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平禹煤电公司物流需要优化的问题。第四章,确定了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的战略定位——零时间物流。在分析平禹煤电公司物流的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明确了其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结合公司发展规划,提出构建零时间物流是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的目标,并明确了公司物流优化的战略定位。第五章,设计了基于零时间的平禹煤电公司物资供应存储优化模型。木章首先介绍了存储论中存储问题的基本要素和存储模型,然后基于平禹煤电公司物资供应存储的现状,提出平禹煤电公司物资供应存储优化模型,并以公司实际数据进行了实例研究,提山了物资存储优化策略和物资调配策略。第六章,构建了基于零时间的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总体战略,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木章从平禹煤电公司的物流优化目标和物流战略定位出发,以零时间物流运作模型为基础,制定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总体战略和基于零时间的供应物流优化战略、存储物流优化战略以及销售物流优化战略,并提出了平禹煤电公司物资供应物流、物资存储物流以及煤炭销售物流具体优化实施方案。第七章,设计了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信息系统。本章首先对平禹煤电公司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而对信息系统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介绍了.NET构架。然后在对公司信息系统的需求、结构、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和框架,最后设计了系统的各个模块。通过相关信息的整合,为公司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手段以及一定的辅助决策支持功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己有的基于供应链视角,将零时间思想用于研究物流优化的成果尚少,本文基于物流、供应链以及零时间理论,提出了“零时间物流”的新概念,并结合煤炭企业物流管理实践,建立了零时间物流运作模型,为煤炭企业物流实现零时间运作提供了理论框架。(2)以存储优化为突破口,建立了连续监控的不允许缺货的定期订购的多时期存储管理确定型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了48种主要矿用物资最优供应存储策略,以及各矿之间物资调配策略。降低了总的供应存储成本,优化了储备资金结构。(3)基于零时间理论,结合平禹煤电公司供应、存储、销售物流现状,提出其物流优化目标是实现“零时间物流”,并提出了其实现零时间物流的四大战略体系:即时价值联盟战略、即时响应战略、即时管理战略以及即时关联战略。(4)以物资管理优化模型为理论支撑,基于.NET框架技术,开发出适应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创新性地解决了该公司长期以来信息孤立、共享程度较低、决策缺乏依据等问题,为平禹煤电公司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现实手段。
田富军[5](2012)在《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四大问题,并不断探索这四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战略。在此严峻的形势下,20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向世界发出呼吁下,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国际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并以各种形式的运动和实践积极地推进。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是我国工业部门燃料动力、化工原料和民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能源商品。煤炭古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85%的城市民用燃料以及73%的商品能源总消费。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巨量开采、乱采滥挖现象,利用过程中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资源回收率低、浪费现象严重,造成煤炭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更造成环境日益破坏、污染严重和生态失衡;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是全国特大型企业,也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520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义马矿区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现有23对生产矿井和30多个生产辅助单位,企业资产总值60多亿元。近年来,义煤集团确立了煤、电、铝、化、建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强化经营管理,实施科技兴煤,经济效益显着提高,进入了义煤集团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义煤集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①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元化发展欠缺;②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完善;③专业人才引进比较困难;④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渐凸出。随着义煤集团的发展,只有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以较好的解决资源日益枯竭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以“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切入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依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紧紧围绕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采用定性和定量、对比与系统、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制定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分析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动态、内容和方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和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态,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详细的阐述了本文相关的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本章首先从煤炭行业界定和基本知识对煤炭行业进行了介绍;其次,从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行业现状、大型煤炭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趋势,世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异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煤炭行业的发展概况:最后,从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产业组织分析、行业细分、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评价、煤炭行业发展预测与展望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状况。第四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本章从义煤集团概况、资源状况、产品结构、市场分布和产销状况、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等六个方面对义煤集团内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义煤集团与同行业企业比较研究。本章首先对义煤集团与省内煤炭企业进行了比较;其次,把义煤集团与省外的煤炭企业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得出了义煤集团发展的启示。第六章,义煤集团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本章首先对义煤集团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SWOT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义煤集团的产业机构、资源开发、资本运营、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七个方面的战略进行了选择。第七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本章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并对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八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其次,结合相应的原则制定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次,结合专家评价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明确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九章,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本章在前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实施途径有:依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运行;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整治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开发秩序;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创新;勇于承担责任,提升企业形象。提出了保障措施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正确处理五大关系。第十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本文的所有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从义煤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制定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了该战略实施的对策与措施;(2)开展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揭示了影响义煤集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与问题;(3)构建了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义煤集团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比较强劲的。
王彧[6](2011)在《试论煤炭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构建》文中指出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信息安全的实际,围绕"准确分析信息安全需求,严格遵循信息安全策略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原则要求和核心内容的关键要素"3个要点,介绍了该企业在实现风险防控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认为抓好这3个要点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信息化成果的迫切需要。
肖振宇[7](2009)在《基于IDC架构企业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施,是当今国内外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重点关注的建设领域。平顶山煤业集团是国内煤炭特大型企业,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企业数据中心已不能再承载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而本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又对企业数据中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本文从传统企业数据中心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出发,结合平顶山煤业集团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前先进的企业数据中心理念和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平顶山煤业集团的企业数据中心。本文从系统的应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考虑,提出了基于IDC架构企业数据中心的概念,实现了基于IDC架构企业数据中心的总体设计,利用多种路由技术,实现了数据中心对外安全可靠的访问,优化了信息流流转,使数据中心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路由交换节点;采用虚拟化技术整合硬件资源,解决了IT系统硬件资源需求增长快,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单机多用,多机冗余的架构,构成了虚拟计算子系统。本文设计并实现的基于IDC架构的企业数据中心,有效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思路新颖,设计合理,符合平顶山煤业集团的企业数据中心的需求。对其他国有(特)大型企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未来的企业数据中心主要关注的是虚拟化技术、绿色节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三大技术。本文对虚拟化技术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加以应用;对自动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较少,是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点关注方向,以满足数据中心日益迫切的自动化管理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8](2009)在《关于表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的决定》文中指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人社部发[2009]41号)各中央企业:近年来,中央企业广大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为中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在北京奥运会、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载人航天等重大事件和重点工程中发挥了
关丙火[9](2009)在《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开采深度的增加,原煤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用户对煤炭产品利用途径越来越广泛,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煤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煤炭质量问题上,产需矛盾日益尖锐,供求差距越趋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增加原煤配煤、入洗能力和加强煤炭质量管理水平。煤炭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型企业,煤炭的开采、生产加工和运销环节都对煤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煤炭生产要适应市场,防止质量不足或过剩,这就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对信息技术、标准化管理的依赖性增强,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成为煤炭企业实现现代化生产和满足市场需要的重要手段。当今我国煤质管理信息系统普遍存在功能不足和通用性差的问题,加强对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对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国内煤炭企业煤质管理影响环节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和系统开发方法,根据对煤矿企业的调研进行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和设计,并就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和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努力解决煤质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实现煤质预测预报,很好的满足煤炭企业管理层次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煤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是结合西安科技大学与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的《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再造》的课题,为配合其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调整与再造进行了煤质信息系统的设计,本文以洗选加工中心重点,详细阐述了该子系统的设计并介绍了其应用效果,对煤炭企业进行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吴红军[10](2008)在《平顶山煤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和能源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煤炭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主要包括物资消耗、劳动消耗以及费用开支等,其中物资消耗占总成本的50%以上。完善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节约物资采购成本,对于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煤炭企业传统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国内,许多煤炭企业已经实施了这方面的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改革力度不大、旧体制残留因素过多,缺乏先进的供应链思想的指导和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平台等。本论文以平顶山煤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应用为对象,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以资源整合为核心,进行矿区物流再造。其内涵是:以降低成本,节约物流费用,挖掘第三利润源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为主体,以“计划、采购、合同、价格、仓储、调剂”六统一为要求,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行“三集中”(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三分离”(市场采购权、监督考核权、质量检验权)、“三加强”(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加强采购合同管理、加强消耗定额管理),在建立权责明确、控放适度、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中央储备、大区布点、集中配送、信息平台”的矿区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物流模式,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综合竞争力,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多元化战略理论综述 |
1.2.1 多元化战略的定义与类型 |
1.2.2 多元化战略动因分析理论 |
1.2.3 多元化战略绩效理论 |
1.2.4 多元化业务组合分析理论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经营环境分析 |
2.1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基本情况 |
2.1.1 公司概况 |
2.1.2 公司组织结构 |
2.1.3 公司多元化战略体系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2.5 能源化工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产业内的竞争 |
2.3.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2.3.3 替代品的威胁 |
2.3.4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2.3.5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第三章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现状分析 |
3.1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发展历程 |
3.2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业务竞争力分析 |
3.2.1 煤炭采选业务分析 |
3.2.2 煤焦化工业务分析 |
3.2.3 尼龙化工业务分析 |
3.2.4 煤盐化工业务分析 |
3.2.5 现代物流业务分析 |
3.2.6 高新技术业务分析 |
3.2.7 建工建材业务分析 |
3.2.8 装备制造业务分析 |
3.2.9 其他业务分析 |
3.2.10 GE矩阵分析结果 |
3.3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盈利能力差距 |
3.3.2 体制机制差距 |
3.3.3 文化管理差距 |
3.3.4 人才队伍差距 |
3.3.5 投资管理差距 |
第四章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目标 |
4.1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会 |
4.1.4 威胁 |
4.1.5 SWOT分析小结 |
4.2 多元化战略优化目标 |
4.2.1 做强煤炭采选主业 |
4.2.2 打造“三化一电”核心产业 |
4.2.3 发展“4+1”辅助产业 |
4.3 多元化战略优化重点 |
4.3.1 坚持向战略布局要效益 |
4.3.2 坚持淘汰落后产能 |
4.3.3 坚持打造纵深产业链 |
4.3.4 坚持技术上寻求突破 |
4.3.5 坚持深化内部改革 |
4.3.6 坚持同步优化 |
第五章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各业务组合优化方案 |
5.1 煤炭采选业务优化方案 |
5.2 煤焦化工业务优化方案 |
5.3 尼龙化工业务优化方案 |
5.4 煤盐化工业务优化方案 |
5.5 煤电业务优化方案 |
5.6 现代物流业务优化方案 |
5.7 高新技术业务优化方案 |
5.8 建工建材业务优化方案 |
5.9 装备制造业务优化方案 |
5.10 其他业务优化方案 |
第六章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保障措施 |
6.1 加强集团战略管控 |
6.1.1 优化管控模式 |
6.1.2 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
6.1.3 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 |
6.2 推动资本运营 |
6.2.1 拓展融资渠道 |
6.2.2 强化科学运营 |
6.3 实施人才规划 |
6.3.1 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
6.3.2 优化人才选拔与使用机制 |
6.3.3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
6.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6.4.1 优化科技投入体系 |
6.4.2 优化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
6.5 提升企业文化 |
6.5.1 重塑企业文化基本要素 |
6.5.2 推行“组织环境管理”新理念 |
6.5.3 优化企业文化四大体系 |
6.6 强化安全管理 |
6.6.1 推动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
6.6.2 推动安全生产自主管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Go门to门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2.1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内涵 |
2.2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2.3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2.4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2.5 小结 |
3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驱动因素研究 |
3.1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3.2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 |
3.3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分类与结构 |
3.4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 |
3.5 小结 |
4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动力概念模型 |
4.2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理的类型 |
4.3 企业信息化推力主导作用机理 |
4.4 企业信息化拉主导作用机理 |
4.5 小结 |
5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5.1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的框架结构模型 |
5.2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建模的系统方法选择 |
5.3 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
5.4 企业信息化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行 |
5.5 小结 |
6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分析 |
6.1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信息化整体实现模式的选择 |
6.2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 |
6.3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技术模式的选择 |
6.4 信息化驱动与企业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 |
6.5 小结 |
7 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与模式选择的实证评价研究 |
7.1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处理 |
7.3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效果的评价模型构建 |
7.4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分析 |
7.5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效果的仿真分析 |
7.6 小结 |
8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适应性对策 |
8.1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原则 |
8.2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内部基础环境建设策略 |
8.3 企业信息化驱动与模式选择的外部宏观策略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 |
9.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SWOT分析的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1 物流的基本内涵 |
2.1.2 物流系统 |
2.1.3 供应链及物流配送 |
2.2 营销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华润煤业物流运销现状分析 |
3.1 华润煤业公司简介 |
3.2 华润煤业公司的现状分析 |
3.2.1 物流现状 |
3.2.2 财务状况 |
3.2.3 销售现状 |
3.2.4 人力资源现状 |
3.2.5 考评体系现状 |
3.2.6 培训体系现状 |
第四章 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 SWOT 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华润煤业的煤炭产量逐年上升 |
4.1.2 华润煤业的资源储备量大幅增加 |
4.1.3 华润旗下的华润电力对煤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
4.1.4 员工整体素质比较高 |
4.1.5 完备的绩效考评体系 |
4.1.6 已建培训体系 |
4.2 劣势分析 |
4.2.1 华润煤业生产能力有限,占有的资源量相对较小 |
4.2.2 华润电力用的市场煤比例越来越高,煤炭整体成本上升 |
4.2.3 华润煤业销售体系不够完善 |
4.2.4 华润煤业物流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
4.2.5 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
4.3 机遇分析 |
4.3.1 调整结构以建设煤炭大企业为核心 |
4.3.2 西部成为未来煤炭生产中心 |
4.3.3 煤矿行业进入标准提高 |
4.3.4 鼓励运用新技术经行勘探、建井及开采 |
4.3.5 中国重工业阶段对煤炭的依赖 |
4.4 挑战分析 |
4.4.1 国内煤炭市场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 |
4.4.2 煤炭价格上涨会使煤炭需要量下降 |
4.4.3 物流人才缺乏 |
4.4.4 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 |
4.4.5 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
第五章 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构建 |
5.1 构建原则 |
5.1.1 创销原则 |
5.1.2 资源优化原则 |
5.1.3 集中化原则 |
5.1.4 博合联盟原则 |
5.1.5 物流规划原则 |
5.2 构建体系 |
5.2.1 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指标考核体系 |
5.2.2 完善物流保障体系 |
5.2.3 建立物流信息化体系 |
5.2.4 建立专业化的销售体系 |
第六章 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实施对策 |
6.1 优化物流管理 |
6.1.1 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 |
6.1.2 增加华润物流专业化人才 |
6.1.3 优化信息分析,合理控制成本 |
6.2 加强资源控制进行资源整合 |
6.2.1 投资实体、掌控资源 |
6.2.2 内部协同 |
6.2.3 统筹内外部客户,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 |
6.3 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
6.4 精益管理,内涵增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物流及供应链概述 |
1.2.1 物流的定义及分类 |
1.2.2 煤炭企业物流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
1.2.3 供应链及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
1.3.2 物流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3 供应链物流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4 评析 |
§1.4 本研究简介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零时间物流理论模型构建 |
§2.1 零时间理论概述 |
2.1.1 基于时间的竞争——21世纪竞争的新模式 |
2.1.2 零时间的提出 |
2.1.3 零时间的研究进展 |
2.1.4 零时间的相关概念及五大法则 |
§2.2 零时间物流运作模型构建 |
2.2.1 零时间物流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零时间物流运作模型 |
2.2.3 实现零时间物流面临的挑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禹煤电公司物流现状分析 |
§3.1 平禹煤电公司物流简介 |
§3.2 平禹煤电公司供应物流现状分析 |
3.2.1 供应物流组织结构和整体业务流程 |
3.2.2 多层级牵引式计划流程分析 |
3.2.3 集中采购模式分析 |
3.2.4 多层级存储、分配流程分析 |
3.2.5 供应商管理制度分析 |
§3.3 平禹煤电公司存储物流现状分析 |
3.3.1 物资存储现状 |
3.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平禹煤电公司销售物流现状分析 |
3.4.1 平禹煤电公司销售现状 |
3.4.2 平禹煤电公司销售物流管理体系 |
3.4.3 运销分公司销售物流管理现状 |
3.4.4 销售物流效果评价及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战略定位 |
§4.1 平禹煤电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 |
§4.2 平禹煤电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4.2.1 组织结构分析 |
4.2.2 主营业务分析 |
4.2.3 财务状况分析 |
4.2.4 物资供应物流情况 |
4.2.5 供应物资存储情况 |
4.2.6 煤炭销售物流情况 |
§4.3 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战略定位 |
4.3.1 平禹煤电公司发展规划 |
4.3.2 平禹煤电公司SWOT分析 |
4.3.3 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目标与战略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零时间的平禹煤电公司物资供应存储优化模型设计 |
§5.1 存储的基本模型 |
5.1.1 存储问题的基本要素 |
5.1.2 几个存储模型的介绍 |
§5.2 物资供应存储优化模型 |
5.2.1 单一物资材料最优订货模型 |
5.2.2 多种物资材料最优订货模型 |
§5.3 平禹煤电公司实例分析 |
5.3.1 多种物资供应存储策略的求解与分析 |
5.3.2 平禹煤电公司各矿之间物资调配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零时间的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战略及实施 |
§6.1 平禹煤电公司物流优化总体战略 |
§6.2 基于零时间的供应物流优化战略 |
6.2.1 平禹煤电公司供应物流即时响应战略 |
6.2.2 平禹煤电公司供应物流即时管理战略 |
6.2.3 平禹煤电公司供应物流即时关联战略 |
§6.3 基于零时间的存储物流优化战略 |
6.3.1 平禹煤电公司存储物流即时响应战略 |
6.3.2 平禹煤电公司存储物流即时管理战略 |
§6.4 基于零时间的销售物流优化战略及实施 |
6.4.1 平禹煤电公司销售物流即时管理战略 |
6.4.2 平禹煤电公司销售物流即时响应战略 |
6.4.3 平禹煤电公司销售物流即时价值联盟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信息系统 |
§7.1 系统设计背景 |
7.1.1 平禹煤电公司信息化现状分析 |
7.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7.1.3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综述 |
§7.2 .NET架构 |
7.2.1 .NET概述 |
7.2.2 .NET Framework技术 |
§7.3 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
7.3.1 需求分析 |
7.3.2 流程分析 |
§7.4 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
7.4.1 系统设计原则 |
7.4.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7.4.3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2.2 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2.3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可持续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起源及发展 |
2.2.2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2.3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理论的演变 |
2.3.2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2.3.3 生态经济学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3.1 煤炭行业界定 |
3.1.1 煤炭行业界定 |
3.1.2 煤炭产品分类与指标 |
§3.2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
3.2.1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
3.2.2 世界煤炭行业现状 |
3.2.3 世界大型煤炭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趋势 |
3.2.4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异同 |
§3.3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
3.3.1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 |
3.3.2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3.3.3 中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评价 |
3.3.4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预测与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4.1 义煤集团概况 |
§4.2 煤炭资源状况 |
§4.3 产品结构 |
§4.4 市场分布和产销情况 |
§4.5 人力资源状况 |
§4.6 财务状况分析 |
4.6.1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
4.6.2 公司资产状况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义煤集团与同行业企业比较研究 |
§5.1 义煤集团与省内煤炭企业比较研究 |
5.1.1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
5.1.2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1.3 郑煤集团 |
5.1.4 鹤煤集团 |
5.1.5 焦作煤业集团 |
§5.2 义煤集团与省外煤炭企业比较研究 |
5.2.1 充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5.2.2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2.3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
5.2.4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5.3 同行业企业对义煤集团发展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义煤集团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6.1 基于SWOT分析的义煤集团战略选择 |
6.1.1 义煤集团SWOT分析 |
6.1.2 义煤集团战略选择 |
§6.2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
6.2.1 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思路与目标 |
6.2.2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
§6.3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具体战略 |
6.3.1 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6.3.2 资源开发战略 |
6.3.3 资本运营战略 |
6.3.4 人力资源战略 |
6.3.5 科技创新战略 |
6.3.6 企业文化战略 |
6.3.7 管理创新战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7.1 博弈论概述 |
§7.2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
§7.3 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7.3.1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7.3.2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7.3.3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 |
§8.1 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的意义 |
§8.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8.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8.2.2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择 |
8.2.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8.3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
§8.4 评价结果分析 |
§8.5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
§9.1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9.1.1 依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运行 |
9.1.2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
9.1.3 加大整治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开发秩序 |
9.1.4 提升义煤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
9.1.5 技术创新是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9.1.6 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 |
§9.2 义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措施 |
9.2.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织保障 |
9.2.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 |
9.2.3 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 0.1 全文总结 |
§10.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试论煤炭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
2 准确分析煤炭企业集团信息安全需求 |
2.1 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威胁企业信息安全 |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信息安全策略 |
3 信息安全策略建设的规范和标准 |
3.1 抓好风险识别 |
3.2 坚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总原则 |
3.3 确定信息安全架构和保护级别 |
3.4 处理好安全与应用的关系 |
4 制定安全策略的关键要素 |
4.1 方案制定 |
4.2 目标确定 |
4.3 网络安全 |
4.4 环境管理 |
4.5 应用安全 |
4.6 数据安全 |
4.7 综合管理 |
4.8 实施效果 |
5 结语 |
(7)基于IDC架构企业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传统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企业数据中心技术研究 |
2.1 基于IDC架构企业数据中心的概念 |
2.2 数据中心应用技术 |
2.2.1 计算虚拟化技术 |
2.2.2 数据集中存储技术 |
2.2.3 机房基础设施节能技术 |
2.3 小结 |
第三章 企业数据中心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总体设计 |
3.2.1 物理基础设施需求与设计 |
3.2.2 网络接口需求分析与设计 |
3.2.3 计算虚拟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2.4 集中存储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2.5 异地备份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3 实施难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据中心网络接口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和互联网接口的实现 |
4.2 和企业网接口的实现 |
4.3 技术难点 |
4.4 小结 |
第五章 数据中心虚拟计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软硬件配置 |
5.2 系统架构设计 |
5.3 系统实现规划 |
5.4 实现步骤 |
5.5 小结 |
第六章 数据中心运行效果 |
6.1 虚拟计算系统运行状况 |
6.2 数据的统一存储与备份 |
6.2.1 统一存储 |
6.2.2 数据备份 |
6.3 资源利用率比较 |
6.4 节能降耗效果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煤质管理现状及信息系统开发现状分析 |
2.1 煤炭企业煤质管理现状及其必要性 |
2.2 煤质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地质勘测环节 |
2.2.2 井下煤炭开采环节 |
2.2.3 洗选加工环节 |
2.2.4 煤质化验环节 |
2.2.5 配煤环节 |
2.2.6 商品煤销售环节 |
2.3 煤质信息管理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
2.3.1 质量信息的收集 |
2.3.2 质量信息的统计 |
2.3.3 质量信息的反馈 |
2.3.4 质量的分析与处理 |
2.3.5 质量信息的整理与归档 |
2.4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
3 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综述 |
3.1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 |
3.1.1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
3.1.2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
3.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划分 |
3.2 系统开发方法介绍 |
3.2.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
3.2.2 原型方法 |
3.2.3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
3.2.4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
3.2.5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
4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目标 |
4.1.1 应用目标 |
4.1.2 技术目标 |
4.2 系统开发的原则 |
4.3 系统规划 |
4.3.1 建立业务模型 |
4.3.2 数据分析 |
4.3.3 计算机配置方案 |
4.4 系统分析 |
4.4.1 系统分析的原则 |
4.4.2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 |
4.4.3 流程分析 |
4.5 系统设计 |
4.5.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4.5.2 系统结构设计 |
4.5.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5.4 数据库设计 |
4.5.5 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
5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
5.1 系统实施的步骤 |
5.1.1 产品实施的前期工作—实施规划阶段 |
5.1.2 实施准备阶段 |
5.1.3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
5.1.4 系统切换运行 |
5.1.5 实施验收和评价 |
5.2 系统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5.2.1 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开发 |
5.2.2 忽视整体规划,孤岛现象严重 |
5.2.3 制定目标太高,最终难以实现 |
5.2.4 重视信息技术,忽视管理水平的提高 |
5.2.5 过分倚重软件开发人员,使用人员不积极参与开发 |
5.2.6 缺少既懂煤质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
5.3 煤炭企业中系统实施的对策 |
5.3.1 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目标、确定合理的投资金额 |
5.3.2 做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
5.3.3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5.3.4 使用者积极参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
5.3.5 做好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
5.3.6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 |
6 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6.1 煤质管理与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
6.2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与设计 |
6.3 洗煤加工中心子系统设计 |
6.4 洗煤加工中心子系统的实施效果验证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平顶山煤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研究的意义 |
1.3 企业物资供应管理问题的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平煤集团原有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分析 |
2.1 平煤集团原有物资供应管理模式 |
2.2 同类国有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改革的经验 |
第3章 平煤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
3.1 供应链理论及其对煤炭企业的启示 |
3.2 传统的物资供应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
3.3 供应链理论对搞好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意义 |
3.4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 |
3.5 物资供应管理流程的重新设计 |
第4章 平煤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
4.1 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改革思路 |
4.2 组织机构的改革实施 |
4.3 供应商建设和管理 |
4.4 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完善供应链管理流程 |
4.5 采购管理的改革实施 |
4.6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 |
4.7 配送管理的实施 |
4.8 加强物资供应全程监督实现物流流程重组 |
4.9 加强监督考核保证物流流程高效运作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雷鸿聚. 广西大学, 2015(03)
- [2]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D]. 胡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6)
- [3]基于SWOT分析的华润煤业物流运销体系构建研究[D]. 曹梓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6)
- [4]平禹煤电公司零时间物流系统研究[D]. 王启山.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5]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田富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6]试论煤炭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构建[J]. 王彧. 煤炭经济研究, 2011(12)
- [7]基于IDC架构企业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 肖振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 [8]关于表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09(06)
- [9]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关丙火.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10]平顶山煤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 吴红军. 吉林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