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定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健[1](2021)在《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文中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近三十年中,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到现代社会的视野之中。在东方自然哲学观念和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理念的影响下,MAD建筑事务所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浪潮中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并具未来感、东方意境的有机建筑,并希望通过作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本文通过笔者在MAD建筑事务所的实习经历以及与马岩松本人的交流,以MAD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实践和设计手法为例,展开对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本文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并认定了MAD建筑实践即是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中的个例,其中,自然意境为东方自然属性中的最强因子。由此展开该类型场所的构建与研究。针对自然意境如何作用、怎样表达,需回归到场所中。本文第三章从场所精神的建立、自然要素的演绎、形态与界面、空间秩序、材质与构造以及路径与节点六方面分别展开探讨,总结出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共同营造了场所中的自然意境,并且人们所感知的意境与诗词、山水画、古典园林等传统艺术形式上具有“境生于象外”的相似之处,它是对真实自然的精神提取,是对自然元素的抽象表达。第四章则基于以上对场所中构成要素的研究,并结合MAD建筑事务所的内在逻辑,从自然、想象、文脉、秩序、人文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策略,提出了可应用于建筑实践中的具体建议和手段。基于创作使命,本文还讨论了东方自然之美的核心,挖掘出其作品产生自然意境的内核所在,并将其归结于场所中对于留白空间的再现与表达。结合前文的分析以及对场所中留白空间的进一步探讨,总结出在MAD的建筑实践中,无论是其设计手法还是表现形式,都有意于激发体验者的联想与想象,留白空间给予了体验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是激发“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的关键所在,人们对于自然意境的感知也便在联想与想象中建立而成。最后全文希望构建一个由个体到普世的深入分析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并为我国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提供新思路。
翁超[2](2020)在《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装备类车辆指装有特殊设备,用于承担特种运输任务或执行特殊作业的车辆,旨在帮助使用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或应对危险工作环境。在“军民融合”与“新基建”政策背景下装备类车辆行业进入利好形势,但该行业面临的竞争正逐渐从功能实现转向全面设计品质的提升。目前该领域研究视角多局限于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等方面,设计学视角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介入深度有限。在长期项目实践与研究中发现,装备类车辆的设计问题天然地与其所处情境具有密切关系。对情境问题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设计品质把控、车辆人机交互提升、工程物化推进与方案决策等工作。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研究为起点,探究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并在此指导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课题立足于装备类车辆行业的现实设计问题,用情境驱动设计研究方法,剖析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要素,构建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情境模型。文章首先在“事理学”的研究框架下,扩展了情境设计理论的范围,结合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等问题,提出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概念。然后在事理学中“事”的基本结构下,提出了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PAET情境驱动模型,并从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得到情境驱动理论指导装备类车辆设计实践的合理性。再采用案例研究、桌面调研、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与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各相关者展开系统性研究。得出装备类车辆企业的四个梯队,后经过先发散再聚焦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产品开发过程中与设计工作相关的团队及其内在联系。从调研成果出发并在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了设计情境中的任务模型,对装备车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中设计团队的需求做出了总结。后续从设计实现、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的具体情境中提出十二条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研究最后,以校企合作项目三一伸缩臂叉装车为例,从叉装车的实际使用情境出发,提取出典型情境结合情境驱动设计方法的理论框架,将PAET的情境分析结构对应到四类典型使用情境,分析了叉装车的产品设计需求。结合企业品牌基因构建标准与技术条件情况,完成设计定义与设计方向的提炼,并运用情境驱动设计的思维对整车内外饰设计不断做出细化与调整,然后在真实情境中通过JACK等仿真软件检查、验证了车辆设计中有关视野、硬件人机交互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的设计策略进一步验证,对设计策略进行完善。
徐畅[3](2020)在《南头古城实验: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初探》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已处于列斐伏尔所述的资本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空间生产运动中,建筑设计在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背景下逐渐趋于商品性、一致性,渐渐远离以人为本的实质。且工业与消费主义文化下视觉主导地位,导致人们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而远离身体,致使出现某种限制性和排他性。忽视身体,忽视感知,使建筑逐渐失去真实体验的同时,失去自身特征和个性。本文以身体感知理论为基础,以南头古城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以现象学的视角去检视空间场所与身体感知的关系,探索主体空间认知的基本方法,强调基于身体的感知、记忆与想象,构建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为建筑设计实践回归身体奠定一个理论基础。本文分三部分:首先,是相关理论概述、整理,构建现象学的视角:通过对现象学及相关学者理论的初步认知,梳理其主要观点,感知的身体、知觉是认知世界的方式与媒介,借由现象学对存在和自我具身体验的强调,从感知的两个维度——场所及身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对“空间认知”这一与建筑学相关命题奠定相应认识论的基础。其次,是在现象学的理论基础上梳理建筑空间的感知,运用建筑现象学及身体感知理论,结合典型案例,从场所和场所精神到身体和具体的空间知觉,从外部秩序到内在体验,从空间所处的环境背景到身体作为直接认知空间的方式,以沉浸式的实践的和具身体验的过程建立对空间的全面认知。最后,以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的感知方式为视角,以南头古城为研究对象,尝试检视身体感知与空间场所的关系:从南头古城空间地理感知与记忆到空间主体的各感知体验(身体、事件、情感),从有关过去的历史记忆到现状日常生活的体验,再到未来的发展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现象学理论的实验观察验证与具体经验的知识构建。最终,完成从哲学感知——建筑感知——现实感知的思想认知过程。总之,人用整个身体的存在去感知、体验和衡量空间,空间围绕身体进行,也是人们记忆和想象的所在,并在感知、记忆的互动中完整。感知的研究方法着重于真实的建筑现实与感受的个人之间的互动,在交互的空间中,每一个观众不只是观众,更是演员也是主角,通过完整的视声味各感知和想象,创造独特的空间感知,在感知中认识存在。
李东[4](2020)在《“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资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需求的推进下,以往“大拆大建”式的开发模式及“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时的发展需要,亟需探索一套能够系统整合建筑遗产资源并合理活化的方法与模式。“古道学”概念的提出为建筑遗产活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其内容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活化利用思维,为目前建筑遗产活化工作难以整体推进的难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框架支撑。本文以南粤古驿道粤赣段大湖-热水段起点附近的大湖镇何新屋建筑遗产群为研究范围。首先通过文献收集整理与个案研究的方法分别汲取“古道学”理论层面“文化线路-宏观”、“乡村振兴-中观”、“遗产活化-微观”与建筑遗产相对应的侧重理论要点,提出宏观-活化管理运作机制、中观-社区治理模式和方法、微观-遗产活化措施的框架,并整合成“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活化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实地调研及多层次活化设计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大湖-热水段大湖镇、何新屋建筑遗产群、遗产单体三个尺度展开规划和设计研究,总结并提出了油村何新屋建筑遗产群的活化规划指引、管理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活化概念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按照“调研-文化梳理-产业组织-总体概念-交通重构-空间置换-场所建立”的研究路径分别对何新屋核心建筑群及片区的活化设计展开了探讨,并根据探讨所展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根据整合理论研究及活化设计研究所得出的设计要点及规划设计原则,结合活化工作实际落地在政府、村民、市场层面所遇到的障碍及社会问题,提炼并提出了渐进式活化模式,结合城乡规划学“分区管控”的方法、经济学“负面清单”的方法、建筑学“城市针灸”的方法形成最终的活化方法框架及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建筑遗产活化过程中的管控机制及活化策略;并根据该活化模式框架选取大湖镇何新屋建筑遗产群的西南侧坍塌区域作为整个何新屋的建筑遗产片区“以小见大”的联动活化的启动点进行实践设计,并作为整个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对象。
刘瑞雪[5](2020)在《移民背景下黔中鲍家屯聚落形态研究》文中指出黔中地区屯堡聚落是由中原地区迁入形成的汉族聚落,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移民至黔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及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屯堡聚落呈现与黔中本土传统聚落显着的差异性,因其独特的聚落风貌及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受到各界学者的重点关注,关于屯堡聚落形态的研究成果不少,主要是从建筑、规划、园林景观等角度对空间形态或建筑形态的研究,或从民族学、社会学视角对社会形态的研究,结合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社会形态较为系统的研究较少,针对三者内在关系的研究也罕有关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与聚落的社会形态、空间形态、建筑形态密切相关,三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规律值得我们去探究,因此本文在对三种形态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试着分析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另外,在我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为改善经济落后地区村落的生活现状、经济条件,异地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先后被提出,大量的移民村落、移民社区开始涌现,这是顺应国家大的发展方向而产生的,能促进整个群体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建移民村落或社区也存在一定的难点,不仅包括物质、设施上的新建,也包括社会结构、组织模式等方面的重构,因此,村落结构的打破及重组是这些移民现象背后需要重视及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本文试图从传统移民聚落的研究中得到对现代移民社区营建的启示。鲍家屯是屯堡聚落中保留较为完整的屯堡聚落,故本文选取黔中地区典型的屯堡聚落——鲍家屯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从移民事件、屯田制度的发展、宗教信仰、中原传统文化与黔中本土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针对黔中屯堡聚落的移民背景进行研究,旨在对鲍家屯移民聚落所处的整个大环境有一个清晰认识;其次将鲍家屯聚落形态分为社会形态、空间形态、建筑形态三个部分,从民族学、建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紧紧抓住移民背景这一前提,将社会形态分解为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组织结构等内容,将空间形态分解为聚落选址、空间结构布局、防御体系、水系结构等内容,将建筑形态分解为建筑基本形制、建筑材料、细部装饰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分别提取三大形态中的移民特征,便于区分传统聚落保护中的重点保护,同时将各形态的主要特征进行两两对比,对形态特征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梳理,得出社会形态、空间形态、建筑形态三者间的内在规律,进而提出屯堡聚落在未来保护及发展策略中的建议,以及基于对鲍家屯这一典型移民传统聚落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对现代移民社区营建的启示。
何文婷[6](2020)在《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增量”转“存量”的快速推进、电商消费的剧烈冲击、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许多处于旧城中的步行商业街面临着环境品质恶化、经营质量下降等重重困境。而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空间体验及精神文化等需求的提高,旧城步行商业街作为一个地区自然物质、社会生活和精神制度文化的核心载体,地域文化体验或许可以成为旧城步行商业街发展的突破口,也将成为步行商业街研究的新议题。本文聚焦珠三角地区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容,思考如何让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地域文化体验特色融入到步行商业街设计中。从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出发,针对四条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和地域文化体验感知调查分析,总结现状特征与问题并进行体验品质提升思考,希望为今后珠三角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背景缘由及研究对象出发,首先归纳关于人的体验、地域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其次探讨国内外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发展趋势;最后探讨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地域文化”、“体验”与步行商业街之间的关系,首先对珠三角地区地域文化背景进行梳理,总结出珠三角地域文化特征并归纳出其表现形式;然后梳理出五类地域文化体验要素及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第三部分为调查分析部分,首先聚焦于珠三角地区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并从中筛选出四条典型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步行商业街,进行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设计;然后将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的数据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体验媒介与地域文化体验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在实地调研中的地域文化体验媒介特征,深化了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的空间认知。第四部分为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思考,在前三章基础上针对珠三角地区旧城步行商业街的未来发展,及提升五大地域文化体验的感知需求,在文化主题定位、街道空间、建筑形制、景观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活动五类体验媒介上提出相应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的方法。
李成[7](2020)在《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日益凸显。一方面,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就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呈现出不同文化形态相互交织的生态境遇。多元文化并存固然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生态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所提供的“场域”中进行活动,文化生态发生转换必然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文化生态的概念等基本理论入手,以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研究落脚点回归到新时代文化生态优化的应然期许。作为一个“舶来品”,文化生态在进入中国以来先后发生两次重大的语境转换和语义迁移,进而形成不同的概念表述。本研究对文化生态的概念理解主要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即将文化生态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人工系统,文化生态在内容上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认知,具有要素的多样性、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显着特征。在实践中,文化生态既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彰显着人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还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在文化生态形成发展的历程中,建立在实践活动上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也对文化生态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化生态是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之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研究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文化生态是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生态系统,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性存在,那么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在具体的展开中,主要从文化属性、文化使命、文化能力、文化精神以及文化形象五个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做一种文化的认识。解决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文化性存在的理论假设之后,本研究主要从内容、中介以及过程三个方面来详细阐发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笔者主要从知识、思想、精神以及信仰四个层面予以展开,其中知识是教育人的内容资源,思想是引导人的内容资源,精神是鼓舞人的内容资源,信仰是铸就人的内容资源;在论述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时,突出强调对作为环境中介的社会心理、作为沟通中介的语言符号以及作为生活中介的日常生活等三个中介要素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中,主要侧重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反映内部文化结构以及外部文化关系的一个有机系统,理想状态下的文化生态应该是内部的结构平衡与外部的关系和谐。就内部结构而言,要实现主导文化与非主导文化、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外部关系上,要保持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相关外部因素的和谐统一。对文化生态的优化和建设,从根本上讲应该从人类实践活动入手,但是本研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考量新时代文化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及批判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等内容。就当前中国文化生态存在的现实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出现身份迷失;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性倾向突出;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进一步降低;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实践中,新时代文化生态的建设和优化,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以文化价值认同为重要目的。
沈钰[8](2020)在《建筑表皮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以诸野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消费文化强化了以视觉为主导的创作模式,图像化、建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建筑表皮逐渐走向“失语”、被动的状态。这种商业中心主义引发对表皮表象的过度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建立建筑表皮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以地域性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建筑表皮设计,寻求建筑表皮表现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途径,使得表皮呈现出所处环境的乡土特征,表达环境的地域性,并最终参与地域环境的构成。对于地域性建筑表皮设计的研究有助于超越单纯的审美形式,丰富建筑多层次的内涵。本文以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地域性的视角去分析当下表皮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由此建立表皮与环境之间多层次的关联,表达地域性特征。首先从建筑表皮与地域性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表皮的内涵的演变以及当下表皮发展现状,以地域性为切入点,批判的剖析当下表皮发展存在的问题,挖掘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生成的建筑表皮的潜力与价值。其次,对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表皮设计案例进行图解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总结建筑表皮是如何通过形式要素表现,关联地域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地域情境因素,表达地域性信息与场所精神,这也为下文重点分析建筑表皮的设计手法进行了铺垫。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分别从回应地域景观、关联地域文脉和契合场所情境三个方面,结合表皮形式的自由化表现,提出表皮设计手法包含调和与对比、抽象与再现、隐喻与象征、消解与映射,并完成了基于地域性表达的建筑表皮设计实践。
张文芳[9](2020)在《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定河是黄河在陕北区域的大型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境内,在省内流经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和清涧县。无定河流域上游为风沙区、下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具有浓厚地域性的黄土文化。无定河流域的传统村落集中于下游,且下游村落数量为66个。该区域传统村落对自然环境、黄土文化的适应和承载方式相似,故其空间形态呈现出相似的地域性特征及规律。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本文希望对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掌握流域内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通过与陕北其他流域的对比,揭示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进而补充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基础研究,为后续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做铺垫。首先,从无定河下游范围内的66个传统村落中选取24个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演变历程、分类与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外部边界形态为划分依据,明确将之分为团状、带状、枝状、散点状四类,并结合传统村落的风貌、选址布局特征、建筑保存情况等选定具体的案例。其次,对每个典型案例展开空间形态的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特征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空间的特点,并总结构成要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最后,通过与陕北其他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对比,运用归纳演绎以及比较的方法,总结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共性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取升华至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并总结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的四种类型空间形态的特征分别为团状内向集中,带状山水村平行布局,枝状一轴多向,散点状组团分散。2)与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对比,两者在选址上均靠近水源、节约耕地,以山为背、面朝南向,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分布上的差异性在于无定河下游的传统村落集中于中上部河段,且以枝状形态为主要形态类型,清涧河传统村落集中于中下游部分,且以带状为主要的形态类型。3)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为布局方式以适应环境、因地制宜为主;空间组织结构以外部防御、内部聚居为主;形态、风貌以主动利用、相互融合为主。
林岩[10](2019)在《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法定规划管控体系虽然在引导城镇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塑造人们喜闻乐见的城镇人居环境上仍有不足,其中,城市设计和“自下而上”城镇发展动力考虑的缺失是关键原因之一。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客体,以“自下而上”的城镇形态和城市设计途径为研究主题,旨在回望历史、提炼精髓、转化创新,对既有城市设计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和完善。本文以三种典型的小城镇类型为结构上的显性框架,以环境和需求为内容上的隐性线索,采用实地调研、推演分析、形态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研究了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表现形式、作用特点和实现方式。城镇的生长过程中几乎都包含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的影响,而当二者的介入程度不同时,城镇最终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因此,根据“自下而上”的作用力对城镇生长影响的强弱,便可区分出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三种典型的城镇类型,即形成研究“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基本框架。而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代表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基本特征,对应形成了本文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维度。本文首先对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进行整体回顾,追溯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梳理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与“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由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通常会更多受到“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影响和作用、“自下而上”的形态表征较为不明显,选择小城镇作为研究“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客体更加合适,其生长途径表现了“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特点。基于对陈炉古镇、考布里奇、新场古镇、达默小镇、刘店子、阿博莱伦等不同中欧案例的实地调研、观察体验、图解分析、归纳总结,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中欧城镇案例中的“自下而上”形态特征及其形成途径。自然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单纯状态下,“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并融合的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按照内部群体需求自然产生的聚集逻辑和稳中有变的单元建设方式。层叠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城市设计途径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积极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并与时局环境不断对话进行的有限改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利用公共转化形成的集群意志表达,和与特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情境构建。设计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以“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为主导,同时包容“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通过开发自然潜力并搭建城镇空间框架,使城镇环境按照人的构想生长起来,以实现对环境的驾驭;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城镇居民通过不断的行为活动,产生的场所定义和生活构建。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大致梳理出三种“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以需求适应环境、以需求修正环境、以需求驾驭环境。其中“以需求适应环境”以在特定环境中建立居住的适宜性、稳定性为主要目标;“以需求修正环境”是使用者根据需求变化对空间的轻微调整来建立更符合时宜的适应性;“以需求驾驭环境”关键在于以整体的视角去协调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多种“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城镇发展是由一种模糊的途径——兼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特征的非典型的“弱自下而上”建设方式来推动的。最后,本文讨论了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通过“借鉴”、“代行”和“保留”,可以激活“弱自下而上”途径的作用。三种转化途径本身在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是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的,其中“借鉴”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其作用依据是历史,作用原则在于坚守城镇生长“不变”的规律;“代行”的作用依据是使用者的意愿,其作用原则在于取得对城镇内部居民有意义的“变化”;“保留”的作用依据是城镇内部的自发建设现象,其作用原则是将普通个体的作用直接纳入到城镇的设计与建设中。三种转化途径又可以根据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所具备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不同,有针对性的组合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城市设计应当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并合理引导兼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特征的“弱自下而上”途径来推动城镇建设。2、以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揭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小城镇中的表现形式。3、基于“借鉴”、“代行”和“保留”三种基本的转化途径,和针对不同城镇对象的分项策略组合,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当代的再生方式。站在当下城镇发展转型的节点上,“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吻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实际要求。积极推行“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基础性解决途径之一;它不仅是小城镇发展中所需要的,也是多重尺度城市及乡村地区空间更新及发展建设中应着重考虑的一种城市设计途径。全文整体共计15万字,图表170余幅。
二、特定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定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1)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之始 |
1.1.2 独特的现代化模式 |
1.1.3 研究方法论解析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
1.2.1 基本概念释义 |
1.2.2 相关文献检索概述 |
1.2.3 研究现状及评析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 |
1.4.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MAD建筑中暗含的东方自然属性 |
2.1 东方自然体验的抽象认知 |
2.1.1 东方自然观 |
2.2 MAD建筑实践表征及其思想 |
2.2.1 马岩松建筑思想自述 |
2.2.2 MAD建筑实践概述 |
2.2.3 MAD建筑的特点 |
2.2.4 MAD建筑实践的内在逻辑 |
2.3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MAD建筑实践解析——即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解析 |
2.3.1 现代建筑现象学解析 |
2.3.2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解析 |
2.3.3 山水城市与粒子建筑 |
2.4 MAD建筑中的知觉体验 |
2.4.1 宏观体验——精神自由 |
2.4.2 微观体验——诗意空间 |
2.4.3 联想体验——山水意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构成要素 |
3.1 场所精神的建立——主题概念 |
3.2 自然要素的演绎——自然的道具 |
3.2.1 自然要素的抽象表达 |
3.2.2 自然要素的特征 |
3.2.3 自然要素的图底关系 |
3.3 形态与界面——朦胧的场景 |
3.3.1 复杂的非线性 |
3.3.2 消隐的形态 |
3.3.3 模糊的空间 |
3.4 空间秩序——有效的线索 |
3.4.1 前奏 |
3.4.2 序曲 |
3.4.3 高潮 |
3.4.4 尾声 |
3.5 材质与构造——生动的细部 |
3.5.1 “轻” |
3.5.2 “无” |
3.5.3 “真” |
3.6 路径与节点——整体的编排 |
3.6.1 路径的叙事方式 |
3.6.2 节点的暗示与引导 |
3.6.3 路径与节点中的事件 |
3.7 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8 本章小结——可观可游可居的场所 |
第四章 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策略 |
4.1 自然情节的采集——自然 |
4.1.1 自然要素的模拟策略 |
4.1.2 自然要素的介入方式 |
4.2 形态与边界的自然化表达——想象 |
4.2.1 非线性形态设计策略 |
4.2.2 形态消隐化设计方法 |
4.2.3 空间模糊化设计方法 |
4.3 地域因子的回应——文脉 |
4.3.1 回应城市天际线 |
4.3.2 回应周边环境 |
4.3.3 回应地域文化 |
4.4 空间编排策略——秩序 |
4.4.1 空间序列 |
4.4.2 情感序列 |
4.5 感官与需求的介入——人文 |
4.5.1 创造预期之外的情感体验 |
4.5.2 人体尺度的空间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留白”——东方自然之美的核心 |
5.1 留白的传统哲学基础 |
5.1.1 整体性特点 |
5.1.2 感性的认知方式 |
5.1.3 留白的美学内涵 |
5.2 场所中的留白 |
5.2.1 留白空间的创作思想 |
5.2.2 留白空间的界定 |
5.2.3 留白空间的表现特征 |
5.2.4 留白与空间构成 |
5.2.5 留白与自然 |
5.3 精神境界的想象 |
5.3.1 静谧 |
5.3.2 幽玄 |
5.3.3 神性 |
5.3.4 自然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MAD建筑实践概览 |
附录B:MAD建筑模型 |
附录C: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装备类车辆市场发展态势 |
1.1.2 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新探讨 |
1.1.3 用户体验带来产品价值点的转变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情境的设计研究现状 |
1.2.2 装备类车辆研究现状 |
1.2.3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装备类车辆情境驱动概念 |
2.1 情境驱动概念 |
2.1.1 设计范畴内情境相关理论研究 |
2.1.2 设计中的情境驱动 |
2.1.3 情境驱动特征 |
2.1.4 情境的组成要素 |
2.1.5 情境驱动的价值及应用 |
2.2 装备类车辆现状 |
2.2.1 装备类车辆定义与分类 |
2.2.2 装备类车辆特点 |
2.2.3 装备类车辆发展阻力与前景 |
2.3 情境驱动介入装备类车辆设计 |
2.3.1 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 |
2.3.2 “事理学”方法论对情境驱动设计的启发 |
2.3.3 设计求“是”,面向“物”的设计 |
2.3.4 设计求“事”,面向“管理”的设计 |
2.3.5 设计求“真”,面向“决策”的设计 |
2.4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2.4.1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 |
2.4.2 情境驱动设计过程 |
2.4.3 人与物驱动 |
2.4.4 行为与目的驱动 |
2.4.5 时间与空间驱动 |
2.4.6 技术与标准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框架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设计系统相关者与企业结构调研 |
3.2.1 系统相关者构成 |
3.2.2 系统相关者地图 |
3.2.3 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 |
3.3 设计实践中的情境驱动案例 |
3.3.1 大型国企主导的设计 |
3.3.2 大型民营企业主导的设计 |
3.3.3 中小民营企业参与的设计 |
3.4 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
3.4.1 专家深度访谈设计 |
3.4.2 专家深度访谈实施 |
3.4.3 调研总结与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 |
4.1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特点 |
4.1.1 情境分析前置 |
4.1.2 多重情境要素同步驱动 |
4.1.3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与非首要性特征 |
4.1.4 设计工作的提前性 |
4.2 装备类车辆设计需求导入 |
4.2.1 人物模型构建 |
4.2.2 设计需求归纳 |
4.2.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路径 |
4.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实践策略 |
4.3.1 系统化梳理设备使用情境 |
4.3.2 构建符合多情境分类的车辆总布置 |
4.3.3 优化以使用情境为主导的人机问题 |
4.3.4 搭建以操作情境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系统 |
4.3.5 促进形成以企业主导的用户交流平台 |
4.4 合作情境中的项目管理策略 |
4.4.1 工作交互导向下的技术协议共建 |
4.4.2 责任意识下实行沟通书面化 |
4.4.3 设计主动导向下合作默契共建 |
4.4.4 风险识别与控制工作前置 |
4.5 基于情境需求的产品设计决策 |
4.5.1 引导真实情境下的项目评审 |
4.5.2 尊重企业特点与决策机制 |
4.5.3 收益平衡导向下合作分歧决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NY伸缩臂叉装车设计开发 |
5.1 伸缩臂叉装车系统设计情境 |
5.1.1 叉装车项目情况介绍 |
5.1.2 叉装车的情境问题研究 |
5.1.3 叉装车设计定义 |
5.2 “STH1256A”伸缩臂叉装车综合设计 |
5.2.1 基本设计概念 |
5.2.2 整车外造型概念方案 |
5.2.3 车辆内饰与人机交互设计 |
5.2.4 基于JACK软件仿真的驾驶室设计验证 |
5.3 设计流程与设计管理 |
5.3.1 设计周期与设计流程 |
5.3.2 项目关键变化与风险控制 |
5.3.3 项目合作中的默契共建 |
5.4 项目成果与反思拓展 |
5.4.1 落地:创意设计与工程优化的合力 |
5.4.2 对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反思与拓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与项目成果 |
(3)南头古城实验: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业态——社会背景 |
1.2.2 社会背景下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哲学背景 |
1.2.3 建筑理论所承载的体验、文化及情感等属性——建筑背景 |
1.2.4 建筑美学空间——建筑美学背景 |
1.2.5 建筑认知及设计方法论探索——建筑设计背景 |
1.2.6 当代建筑教育教学模式——建筑教学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向的特色与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基于身体感知的现象学理论综述 |
1.5.2 研究总体评价 |
1.6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视角 |
1.6.3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的方法 |
1.7.2 学科交叉的方法 |
1.7.3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7.4 案例分析的方法 |
1.7.5 综合分析的方法 |
1.7.6 实地调研的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场所与身体:现象学的感知理论 |
2.1 现象学概述 |
2.2 埃德蒙德·胡塞尔 |
2.3 场所感知理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
2.4 身体感知理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
2.4.1 知觉感知理论 |
2.4.1.1 感知基本概念 |
2.4.1.2 莫里斯·梅洛-庞蒂 |
2.4.2 身体中心——身体主体、身体确认、身体本能 |
2.4.2.1 身体——主体 |
2.4.2.2 扩展的身体 |
2.4.2.3 身体确认、身体本能(身体运动) |
2.4.3 感知规律 |
2.4.3.1 知觉首要 |
2.4.3.2 知觉与感觉 |
2.4.3.3 感知内化 |
2.4.3.4 可感知的感知 |
2.4.4 感知对象 |
2.4.5 感知方式与类型 |
2.5 小结 |
第3章 空间感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构建 |
3.1 空间感知理论 |
3.1.1 场所感知 |
3.1.1.1 场所、存在空间 |
3.1.1.2 场所结构——空间、特性 |
3.1.1.3 场所精神——方向性、认同感、特性 |
3.1.1.4 小结 |
3.1.2 身体空间感知 |
3.1.2.1 建筑七感——尤哈尼·帕拉斯玛 |
3.1.2.2 建筑的现象学感知——斯蒂文·霍尔 |
3.1.2.3 体验建筑——S·E·拉斯姆森 |
3.1.2.4 理解与感知建筑——彼得·卒姆托 |
3.2 建筑的感知与体验 |
3.2.1 体验建筑 |
3.2.2 视觉感知 |
3.2.3 听觉感知 |
3.2.4 触觉感知 |
3.2.5 嗅觉与味觉感知 |
3.2.6 联觉——多重感觉的体验 |
3.2.7 感知的其他品质——光影、时间、静寂、孤独记忆、想象 |
3.2.7.1 光与影 |
3.2.7.2 时间与静默 |
3.2.7.3 记忆与想象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南头古城的案例解析 |
4.1 南头古城空间遗产价值觉醒(现实背景) |
4.2 感知视角下的记忆与想象审视(过去-现在-将来) |
4.3 南头古城地理空间感知与记忆 |
4.3.1 南头古城的空间地理环境 |
4.3.1.1 大的地理环境背景 |
4.3.1.2 南头古城地理区位 |
4.3.2 南头古城的空间格局(古——近——今) |
4.3.3 南头古城的肌理 |
4.3.4 南头古城的城——村——城中村 |
4.4 南头古城的身体感知(五感、记忆、活动、情感等) |
4.4.1 从感知到记忆(基于感知的记忆) |
4.4.2 物质感知 |
4.4.2.1 空间感知(建筑、场所、地点) |
4.4.2.2 肌理感知(材质、色彩) |
4.4.2.3 声景感知 |
4.4.2.4 气、味感知 |
4.4.2.5 综合感知 |
4.4.3 事件、活动 |
4.4.3.1 重要历史事件 |
4.4.3.2 公共(社会)生活事件 |
4.4.3.3 日常生活事件 |
4.4.4 情感(文化) |
4.4.4.1 原住民空间文化:传统宗族祠堂聚落文化、民俗信仰 |
4.4.4.2 租户文化/外来移民文化 |
4.4.4.3 外部体验者情感(文化) |
4.3.3.4 专家学者情感(文化) |
4.4.4.5 改造介入者情感(文化) |
4.5 结论与讨论:南头古城意义价值及想象(过去-现在-未来) |
4.5.1 现象学视角下的空间/遗产价值 |
4.5.1.1 历史价值 |
4.5.1.2 文化价值 |
4.5.1.3 艺术价值 |
4.5.1.4 科学价值 |
4.5.1.5 经济价值 |
4.5.2 部分空间、文化或记忆缺失(现状问题) |
4.5.2.1 缺失现状 |
4.5.2.2 缺失原因 |
4.5.3 基于感知与记忆的未来想象 |
4.5.3.1 南头古城的未来想象 |
4.5.3.2 通向未来的途径方法 |
4.6 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主要结论 |
(二)本文研究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知道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南粤古驿道研究现状 |
1.2.2 客家建筑遗产研究现状 |
1.2.3 活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创新点 |
1.5 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二章 “古道学”视角的活化理论研究 |
2.1 “古道学”理论研究 |
2.1.1 “古道学”概念的提出及内容 |
2.1.2 “古道学”视角的内容概况 |
2.1.3 “古道学”视角的建筑遗产活化方法及框架 |
2.2 文化线路理论研究 |
2.2.1 概念及定义 |
2.2.2 发展脉络及构成要素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4 宏观-思想提取 |
2.2.5 统筹管理机制构建 |
2.3 乡村振兴理论研究 |
2.3.1 定义及内涵 |
2.3.2 南粤古驿道的乡村类型及特征 |
2.3.3 国内发展概况 |
2.3.4 社区治理模式 |
2.3.5 社区激活的方法及措施 |
2.3.6 中观-社区活化模式 |
2.4 遗产活化理论研究 |
2.4.1 遗产活化概况 |
2.4.2 遗产活化的发展脉络 |
2.4.3 遗产活化的类型及特征 |
2.4.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5 微观-遗产活化措施 |
2.5 理论研究整合 |
2.5.1 建筑遗产规划设计要点 |
2.5.2 建筑遗产活化要点 |
2.5.3 总结 |
第三章 何新屋活化的设计研究 |
3.1 何新屋片区的整体规划研究 |
3.1.1 大湖镇何新屋片区概况 |
3.1.2 人口结构特点 |
3.1.3 产业结构特点 |
3.1.4 活化管理运作机制 |
3.1.5 整体活化规划指引 |
3.2 何新屋总体活化概念规划研究 |
3.2.1 总体活化概念规划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3.2.2 案例研究-调研 |
3.2.3 案例研究-文化梳理与产业组织 |
3.2.4 案例研究-总体概念 |
3.2.5 案例研究-活化对策 |
3.2.6 案例研究-案例对比 |
3.3 遗产单体活化策略研究 |
3.3.1 遗产单体整体活化策略 |
3.3.2 遗产单体的设计对策 |
3.4 设计研究总结 |
第四章 渐进式活化模式 |
4.1 渐进式活化模式的提出 |
4.1.1 活化设计检讨 |
4.1.2 渐进式活化模式 |
4.2 分区管控 |
4.2.1 分区管控概况 |
4.2.2 区域划分原则 |
4.2.3 活化管控要点 |
4.3 建设指引与负面清单 |
4.3.1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概况 |
4.3.2 村落资源与环境指引原则 |
4.3.3 乡村土地与建筑改造指引原则 |
4.3.4 村庄产业与文化指引原则 |
4.3.5 建设与整治指引原则 |
4.3.6 建筑遗产活化负面清单 |
4.4 遗产针灸 |
4.4.1 “针灸”概念的概况 |
4.4.2 遗产针灸活化原理 |
4.4.3 特征及类型特点 |
4.4.4 运作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道之家产学研基地实践 |
5.1 项目选址依据及概念 |
5.2 项目渐进式活化模式应用 |
5.2.1 分区管控及负面清单应用 |
5.2.2 针灸运作模式应用 |
5.3 活化改造策略 |
5.3.1 基本策略 |
5.3.2 整体活化改造策略 |
5.3.3 交通与功能的叠合组织 |
5.3.4 单体活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总体活化概念规划案例图纸 |
附录二:古道之家产学研基地技术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移民背景下黔中鲍家屯聚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范围 |
(三)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第一章 黔中地区屯堡聚落的移民背景 |
一、移民事件 |
(一)调北征南 |
(二)调北填南 |
(三)其他移民潮 |
二、屯田制度的发展 |
(一)军屯 |
(二)民屯 |
(三)商屯 |
三、屯堡聚落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 |
(一)宗教信仰 |
(二)服饰 |
(三)地戏 |
(四)抬汪公 |
(五)节日习俗 |
四、中原传统文化与黔中本土民族文化的关系 |
五、黔中屯堡聚落的典型——鲍家屯的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生产方式 |
(三)居住环境 |
(四)地方材料 |
六、小结 |
第二章 鲍家屯的社会形态研究 |
一、鲍家屯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艰难的建屯背景 |
(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
(三)宗教信仰 |
二、鲍家屯的社会组织结构 |
(一)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血缘型宗族制结构 |
(二)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 |
三、社会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
(一)伦理道德观 |
(二)宗族观念 |
(三)风水观念 |
(四)社会组织结构 |
(五)社会背景 |
四、小结 |
第三章 鲍家屯的空间形态研究 |
一、聚落选址 |
(一)适居性 |
(二)防御性 |
(三)风水观 |
二、空间结构 |
(一)整体布局——对称性和中心集聚性 |
(二)街巷布局——树状分布 |
三、节点空间 |
(一)滨水空间 |
(二)场坝 |
(三)古树 |
(四)街巷交汇、空间转角节点空间 |
四、水系结构 |
五、防御体系 |
(一)防御要素 |
(二)聚落选址的防御性 |
(三)空间布局的防御性——多层防御 |
六、小结 |
第四章 鲍家屯的建筑形态研究 |
一、民居建筑基本形制特点 |
(一)竖向空间格局 |
(二)平面布局形式 |
(三)立面基本形式 |
(四)屋架结构 |
二、其他建筑形制 |
(一)神性建筑 |
(二)现代建筑 |
(三)水利建筑 |
三、建筑材料特征 |
四、细部装饰特征 |
五、小结 |
第五章 黔中移民聚落的保护策略及当代价值 |
一、移民背景下鲍家屯聚落形态突出的移民特征 |
(一)社会形态的移民特征 |
(二)空间形态的移民特征 |
(三)建筑形态的移民特征 |
二、社会形态、空间形态、建筑形态三者的内在联系 |
(一)鲍家屯聚落形态形成的内在规律 |
(二)社会形态保护的重要性 |
三、对黔中屯堡聚落聚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参考意义 |
(一)保留突出的防御性聚落形态 |
(二)尊重传统聚落结构的民族特征 |
(三)注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空间的延续 |
(四)加强对传统建筑形态的保护 |
四、对现代移民社区营建的启示 |
(一)顺应自然的聚落营建观念 |
(二)丰富多样的公共交往空间 |
(三)社区核心精神文化空间的构建 |
(四)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延续 |
(五)社区自组织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6)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经济升级:全球体验经济时代到来 |
1.1.3 消费转型:社会文化消费需求转型 |
1.1.4 政策导向:建设全国高品位步行街 |
1.1.5 文化背景:发扬传承岭南地域文化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
1.2.1 关于地域文化的国内外研究 |
1.2.2 关于体验的国内外研究 |
1.2.3 关于步行商业街的国内外研究 |
1.2.4 国内外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5 国内外旧城步行商业街案例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际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旧城步行商业街体验要素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旧城步行商业街 |
2.1.2 地域文化体验 |
2.2 珠三角地区的地域文化背景分析 |
2.2.1 影响地域文化表达的因素 |
2.2.2 岭南及珠三角的地域文化构成 |
2.2.3 珠三角地区体验的地域文化特征及表现形式 |
2.3 地域文化体验要素 |
2.3.1 感官体验 |
2.3.2 情感体验 |
2.3.3 思考体验 |
2.3.4 行动体验 |
2.3.5 关联体验 |
2.4 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构建 |
2.4.1 体验与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关系 |
2.4.2 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 |
2.4.3 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地域文化体验媒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珠三角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分析 |
3.1 调研设计 |
3.1.1 客体对象特征调研设计 |
3.1.2 地域文化体验主观感知的问卷设计 |
3.2 对象背景调研 |
3.2.1 佛山岭南天地步行商业街:岭南传统民居文化记忆 |
3.2.2 澳门议事亭前地步行商业街:中西方多元文化兼容 |
3.2.3 广州上下九路步行商业街:西关商廊市井文化延续 |
3.2.4 中山孙文西路步行商业街:近现代粤商文化复兴 |
3.3 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 |
3.3.1 人口统计特征对比分析 |
3.3.2 活动特征对比 |
3.3.3 地域文化体验要素感知对比分析 |
3.3.4 地域文化体验媒介评价对比分析 |
3.3.5 地域文化体验感知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
3.4 街道空间的布局解构 |
3.4.1 城市空间格局 |
3.4.2 交通到达组织 |
3.4.3 街道空间结构 |
3.5 建筑形制与界面分析 |
3.5.1 街道整体界面 |
3.5.2 界面与环境渗透 |
3.5.3 商廊建筑类型 |
3.5.4 细部建构特色 |
3.6 景观设施的营造探析 |
3.6.1 街道景观 |
3.6.2 基础设施 |
3.7 商业服务的调查统计 |
3.7.1 业态分布 |
3.7.2 经营特色 |
3.8 文化活动的过程追踪 |
3.8.1 生活性事件组织 |
3.8.2 文化性事件策划 |
3.9 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调查总结 |
3.9.1 地域文化体验实地调查与问卷结果对比 |
3.9.2 实地现状问题汇总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与思考 |
4.1 构建珠三角文化主题,开启关联体验 |
4.1.1 以历史文脉认同为主 |
4.1.2 以时代特色适应为辅 |
4.1.3 以珠三角商业文化发展为目标 |
4.2 生成街巷空间序列,持续行动体验 |
4.2.1 以商廊入口为起点 |
4.2.2 以路径空间为骨架 |
4.2.3 以节点空间为舞台 |
4.3 塑造岭南建筑特色,激发感官体验 |
4.3.1 继承珠三角传统建筑文化 |
4.3.2 抽取岭南建筑的空间原型 |
4.4 营造商街景观情境,提升情感体验 |
4.4.1 商业街景观营造 |
4.4.2 艺术人文设施 |
4.5 活用地域文化遗存,启迪思考体验 |
4.5.1 延续与活化物质文化遗存 |
4.5.2 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存 |
4.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7)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辨析 |
一、文化生态、文化系统、文化生态系统 |
二、文化生态、文化环境、文化生态环境 |
三、文化生态与文化形态 |
四、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难点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化生态的基础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的内容结构 |
一、宏观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二、中观结构: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微观结构:人与人、自我的关系 |
第二节 文化生态的特征阐释 |
一、要素的多样性 |
二、关系的复杂性 |
三、结构的层次性 |
四、系统的开放性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的价值指向 |
一、文化生态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 |
二、文化生态彰显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 |
三、文化生态是衡量文化安全的重要因子 |
第四节 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基础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二、政治制度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三、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四、历史传统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文化生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文化属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文化属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属性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属性 |
五、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属性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使命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能力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能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能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解释能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批判能力 |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能力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
一、文化精神与精神文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精神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形象 |
一、形象概念、形象特征以及文化形象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生成脉络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形象的建构目标 |
第三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 |
第一节 知识—教育人的内容资源 |
一、知识的一般性考察 |
二、作为文化生态“产品”的知识 |
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 |
四、两种类型知识的双向互动 |
第二节 思想—引导人的内容资源 |
一、思想的两种理解方式 |
二、思维方式与思想成果 |
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三节 精神—鼓舞人的内容资源 |
一、民族精神 |
二、时代精神 |
三、人文精神 |
四、科学精神 |
第四节 信仰—铸就人的内容资源 |
一、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
二、信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三、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 |
第四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影响 |
第一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介的影响 |
一、社会心理的概念特征 |
二、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 |
三、社会心理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中介的影响 |
一、语言:人的存在形态 |
二、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三种形态 |
四、从语言到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中介的影响 |
一、日常生活:文化、思想与人的互动场域 |
二、日常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起点 |
三、思维飞跃:从日常思维到非日常思维 |
第五章 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
一、先在结构的抽象理解及其具体来源 |
二、思想政治教育先在结构的内容 |
三、先在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
二、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运作机理 |
第三节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行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化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化 |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外化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实然探索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目标追求 |
一、外部之间的关系和谐 |
二、内部之间的结构平衡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内容指向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坚持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
四、批判和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现实困境 |
一、在文化主体上,部分文化主体身份迷失 |
二、在文化内容上,文化内容同质倾向突出 |
三、在文化形式上,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降低 |
四、在文化结构上,主导文化的解释力下降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文化生态的路径依托 |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 |
二、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价值导向 |
三、以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为重要抓手 |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为目的 |
结束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智慧指向 |
参考文献 |
学习经历和科研成果 |
后记 |
(8)建筑表皮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以诸野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建筑表皮与地域性 |
第一节 建筑表皮的基本认知 |
一、建筑表皮的演变 |
二、建筑表皮的内涵 |
三、当代建筑表皮的批判性认知 |
第二节 关于地域性 |
一、地域性、地域主义与全球化 |
二、地域性的呈现特征 |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下的建筑表皮角色解析 |
一、地域文化的保护与重塑 |
二、文化空间的整合与利用 |
三、城市竞争力的推动与促进 |
小结 |
第二章 当代建筑表皮设计相关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表皮实践案例 |
一、回应地域景观环境——布雷根茨美术馆表皮设计 |
二、关联地域文化——尼洋河游客中心表皮设计 |
三、契合场所精神——宁波博物馆表皮设计 |
第二节 表皮设计案例分析与总结 |
第三章 基于地域性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研究 |
第一节 调和与对比 |
第二节 抽象与再现 |
第三节 隐喻与象征 |
第四节 消解与映射 |
小结 |
第四章 诸野博物馆表皮设计方案分析 |
第一节 设计原型及场地选择 |
第二节 地域性建筑表皮设计方案 |
一、云南石林县诸野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 |
二、福建泉州诸野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 |
三、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诸野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 |
四、浙江丽水诸野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 |
五、安顺屯堡诸野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 |
第三节 设计成果的评价 |
一、设计成果分析与总结 |
二、设计成果问卷调查分析 |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反思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编)着部分 |
二、期刊、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图片来源 |
附录一: 诸野博物馆表皮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致谢 |
(9)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全球化对传统村落的冲击 |
1.1.2 无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价值承载 |
1.1.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的所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1 地域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基本概念辨析 |
1.4.1 传统村落 |
1.4.2 空间形态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有关传统村落的相关综述 |
1.5.2 有关空间形态的相关综述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概述 |
2.1 无定河流域传统村落整体环境概况及相互关系 |
2.1.1 自然环境 |
2.1.2 文化地理环境 |
2.1.3 历史人文环境 |
2.1.4 无定河下游与传统村落的关系 |
2.2 无定河流域聚落演变历程 |
2.2.1 明清前聚落发展演变概况 |
2.2.2 明清后至改革开放时期聚落发展演变概况 |
2.2.3 聚落发展演变的特征 |
2.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分类及分布情况 |
2.3.1 村落数量统计 |
2.3.2 传统村落类型分类 |
2.3.3 传统村落分布现状 |
2.3.4 传统村落分布的特点 |
2.3.5 传统村落分布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案例分析 |
3.1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3.1.1 周围环境:先决条件 |
3.1.2 传统建筑:基本单元 |
3.1.3 街巷空间:形态骨架 |
3.1.4 历史环境要素:节点要素 |
3.2 团状形态:内向集中——清涧县高杰村 |
3.2.1 村落概况 |
3.2.2 内向聚居的布局特征 |
3.2.3 群山环绕的周围环境 |
3.2.4 规整组织的传统建筑 |
3.2.5 多层级交叉网状的街巷空间 |
3.2.6 历史环境要素 |
3.2.7 团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 带状形态:山水村平行——绥德县郭家沟村 |
3.3.1 村落概况 |
3.3.2 与山水平行的布局特征 |
3.3.3 倚山邻水的周围环境 |
3.3.4 层叠式排布的传统建筑 |
3.3.5 沿山体水平向发展的街巷空间 |
3.3.6 历史环境要素 |
3.3.7 带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4 枝状形态:一轴多向——米脂县白兴庄村 |
3.4.1 村落概况 |
3.4.2 两侧支沟衍生发展的布局特征 |
3.4.3 山体限定的周围环境 |
3.4.4 沿山脚等高线排布的传统建筑 |
3.4.5 顺延沟壑的枝状街巷空间 |
3.4.6 历史环境要素 |
3.4.7 枝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5 散点状形态:分散组团——绥德县虎焉村 |
3.5.1 村落概况 |
3.5.2 分散自由的布局特征 |
3.5.3 峁顶限定的周围环境 |
3.5.4 集中紧凑的传统建筑 |
3.5.5 串联成组的网状街巷空间 |
3.5.6 历史环境要素 |
3.5.7 散点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6 构成要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
3.6.1 周围环境对空间形态的主导作用 |
3.6.2 传统建筑与街巷空间的相互作用 |
3.6.3 历史环境要素的中心性 |
3.7 本章小结 |
4 与陕北其他流域的对比研究及其空间形态整体性特征总结 |
4.1 陕北各流域地域渊源 |
4.1.1 流域及传统村落分布概述 |
4.1.2 清涧河与无定河下游河流对比 |
4.1.3 传统村落数量占比分析 |
4.2 与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对比研究 |
4.2.1 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共性特征 |
4.2.2 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特征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
4.3.1 适应环境、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 |
4.3.2 外部防御、内部聚居的空间组织结构 |
4.3.3 主动利用、相互融合的形态及风貌特征 |
4.4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环境因素 |
4.4.2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4.4.3 经济环境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24个研究村落形态对比表 |
附录二 :24个研究村落空间形态图 |
附录三 :24个研究村落基本信息 |
(10)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特色危机和人文失范 |
1.1.2 中国城镇化2.0阶段加强城市设计的必要 |
1.1.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要求 |
1.1.4 现实的反思与设想的提出 |
1.2 研究主题和概念界定 |
1.2.1 自下而上 |
1.2.2 城市设计途径 |
1.2.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研究现状分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主要工作进展 |
第二章 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 |
2.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和影响因素 |
2.1.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 |
2.1.2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 |
2.2 两种典型的城市设计途径 |
2.2.1 “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途径 |
2.2.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途径 |
2.3 两种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 |
2.3.1 两种途径与规模的关系 |
2.3.2 两种途径间的交织现象 |
2.3.3 两种途径历史脉络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类型 |
3.1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 |
3.1.1 小城镇的定义 |
3.1.2 小城镇形态与环境的契合 |
3.1.3 小城镇形态与需求的契合 |
3.2 小城镇的类型 |
3.2.1 小城镇分类方式 |
3.2.2 三种类型的关系 |
3.2.3 调研视角和案例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
4.1 自然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
4.1.1 中国案例:陈炉古镇 |
4.1.2 欧洲案例:考布里奇 |
4.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4.2.1 基本环境特点 |
4.2.2 适应自然环境 |
4.2.3 融合自然语言 |
4.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4.3.1 基本需求特点 |
4.3.2 聚集的逻辑 |
4.3.3 居住的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层叠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
5.1 层叠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
5.1.1 中国案例:新场古镇 |
5.1.2 欧洲案例:达默小镇 |
5.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5.2.1 基本环境特点 |
5.2.2 利用自然优势 |
5.2.3 顺应时局的形态变化 |
5.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5.3.1 基本需求特点 |
5.3.2 集群意志的公共转化 |
5.3.3 构建日常秩序和生活情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
6.1 设计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
6.1.1 中国案例:刘店子 |
6.1.2 欧洲案例:阿博莱伦 |
6.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6.2.1 基本环境特点 |
6.2.2 开发自然潜力 |
6.2.3 搭建形态框架 |
6.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6.3.1 基本需求特点 |
6.3.2 协作共建生活方式 |
6.3.3 自建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城镇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特点 |
7.1 “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形态共性特征 |
7.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 |
7.2.1 以需求适应环境 |
7.2.2 以需求修正环境 |
7.2.3 以需求驾驭环境 |
7.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 |
7.3.1 典型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 |
7.3.2 “弱自下而上”途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 |
8.1 设计师的角色 |
8.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转化 |
8.2.1 为普通人提供指导——以“保留”为主的途径 |
8.2.2 直接提供专业设计——以“代行”为主的途径 |
8.2.3 制定形态发展框架——以“借鉴”为主的途径 |
8.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中国的推行方式 |
8.3.1 中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
8.3.2 针对不同对象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案例来源 |
致谢 |
作者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 |
四、特定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东方自然体验为核心的建筑实践研究 ——以MAD建筑实践为例[D]. 孙文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 翁超. 江南大学, 2020(01)
- [3]南头古城实验:基于身体感知理论的空间认知初探[D]. 徐畅. 深圳大学, 2020(10)
- [4]“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D]. 李东. 广州大学, 2020(02)
- [5]移民背景下黔中鲍家屯聚落形态研究[D]. 刘瑞雪.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6]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D]. 何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论文化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 李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建筑表皮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以诸野博物馆为例[D]. 沈钰. 苏州大学, 2020(03)
- [9]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文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10]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D]. 林岩.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