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腐败”也很吓人

“小人物腐败”也很吓人

一、“小人物腐败”也很可怕(论文文献综述)

陈劲松[1](2021)在《在聋哑时代坚守梦想与自由——双雪涛小说论》文中提出先从双雪涛这个名字说起。我不是算命先生,无法通过这个名字窥出双雪涛此生命运,但我还是从他三十八年的成长历程和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看到了这个名字背后的某种玄机。"雪涛"为名,大雪寂寂,大水滔滔,一静一动,动静结合,加上"双"姓,共同构成了其姓名蕴含的双重寓意:他是安静的,谦卑的,与世无争的;他又是热烈的,豪迈的,激情奔放的。这样的人,看似沉默,实则充满爆发力。回望双雪涛的人生履历和创作经历,基本印证了我的上述判断。言归正传。

于丹阳[2](2021)在《索洛古勃《卑劣的小鬼》的诗学研究》文中认为

李之文[3](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刘宇琳[4](2020)在《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界对于刘震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作品中的某一主题或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究。虽然有一些研究者力图对刘震云的创作脉络进行整体性的爬梳,但是由于刘震云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其新作品层出不穷,不少研究着述便无法涵盖他的全部创作。这就使得研究者们对作家的成长和意识转变缺乏整体性的观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爬梳作家自初登文坛至今(1979-2012)的创作历程,探究作家放弃启蒙,转向民间立场的原因,以及在这一立场的影响下,作家的思考维度是如何层层深化、不断发展的,其写作风格又得以呈现出何种艺术特点。论文旨在对作家的写作做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考察,探究民间立场对作家思考维度和叙述策略的影响。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辨析民间及民间立场的概念,阐明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论文梳理自晚清政治维新运动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文化的地位转变;以陈思和等人的相关论文为切入点,辨析学界对于民间立场的讨论,从而厘清民间立场这一概念的生发及内涵。进而,论文运用相关的档案数据和史料记载,对河南的“弃儿”历史和刘震云早年的人生经历进行挖掘,并结合八九十年代的文艺思潮和福柯、萨义德等人的理论传播,阐明刘震云的民间立场是源于对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精神正义性的怀疑。第二章论述刘震云的民间立场与其小说书写视野的流变,重点探究作家思考维度的深化与发展。论文从伦理、言说、历史三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了伦理学、国家意识与地域认同、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探究刘震云对于传统伦理的解构,对小人物精神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生存正义性的肯定和宣扬。第三章论述刘震云在民间立场的影响下,于具体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叙述策略。论文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重点探究刘震云文本中冷峻的叙事视角、精妙的反讽艺术和方言俗语的运用。通过比对刘震云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风格,本章认为,这些叙事策略不仅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刘震云的民间书写,其本身更是作家对民间认知不断深化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论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梳理刘震云的创作脉络,探索其创作风格和思想意识转变的原因、意义及问题。刘震云也曾充溢着启蒙的激情,但是对故土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正义性的怀疑最终将他引向了民间立场。他试图于民间伦理中寻得精神的慰藉,却勘破了传统伦理的美好幻境,意识到那不过是权力的锁链;他试图通过言说寻得知心人,为自己,为民间寻得精神的出路,却发现孤独才是民间的常态;当对现实失望后,刘震云便迎着“新历史主义”的浪潮,转向历史,转向对生活晦暗缘由的探寻。从伦理,至言说,再到历史,作家的思考维度层层深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风格。尽管刘震云竭力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剖析民间,但自身与民间同处边缘的相似命运却让他始终对民间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这就使得刘震云在具体的写作中,虽然能够剖析民间的晦暗,却无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写作的深度。

肖楠[5](2019)在《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媒体已经对社会大众形成了难以避免的包围性力量,它以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特性使信息的整合成为了可能,改变了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公众参与互联网讨论的积极性不断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联合中宣部,自2017年7月起推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等七部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讲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一改政论专题片“传者热受者冷”的尴尬局面,引发了收视热潮。本研究以政论专题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近期央视播出的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展开深入研究。首先,笔者对电视专题片、政论专题片、献礼片、受众和受众行为、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关键词界定,对叙事学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进行了详细阐释,这能够帮助笔者建立起对于政论专题片的基础性、科学性认知。通过文献综述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发现对于政论专题片这一类型影片的研究仍然处于描述性研究的阶段,带有浓厚的“成功学”研究色彩,也缺少针对性的受众研究,存在较大的研究发展和创新空间。其次,笔者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主题与叙事、影像与声音两大角度对十九大献礼片的开篇之作《将改革进行到底》展开分析,探究影片的特色之处。作为典型的思辨性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一改以往政论专题片的叙事模式,以多维度的叙事视角,内外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将宏观主题与微观主题相结合,讲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进行改革的伟大实践进程。而在影像与声音层面,《将改革进行到底》灵活地运用了镜头、构图、光效和色彩等多种影像语言,借助解说词、同期声和音乐等声音元素,将影片中的观点与见解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为影片增添了感染力,打破了传统政论专题片说教性强、刻板保守的固有模式,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改革画卷。再次,笔者也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年龄在20-29岁的收看十九大献礼片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度访谈,通过三轮资料编码和持续不断的备忘录撰写,笔者发现社会经验因素、符合习惯的期望、满足需求的期望、感知可靠性、感知易用性、期望满足程度、感知价值性、忠诚度和可替代性九个影响因素会对受众的收看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贯穿于收看前、收看中和收看后的全过程,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笔者最终建构了收看十九大献礼片行为的动因模型,并进行了可靠性和推广度检验,这一模型阐明了受众在收看十九大献礼片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其背后的动因,具有循环往复、不断变化的特点,过去收看政论专题片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下一次收看行为,之前的思维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反映在后续的行为中,该模型对于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代表的政论专题片的创作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笔者将文本分析与受众分析的结论综合对比,在内容层面为我国政论专题片的创作提出了平衡叙述、符号化叙事等建议,政论专题片如果想要获取青年群体的更广泛关注,应该在呈现重大社会事件和现实问题的同时,更多地采用故事传播的手法,赋予传播符号特定的内涵,将故事、情感和价值融于一体,扩大与受众的认同空间,从而引发强烈共鸣。在传播层面,笔者则给出了仪式化传播、节庆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已逐渐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政论专题片应当主动接纳信息技术的变迁,秉持着内容为王的原则,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手段相融合,以创新思维打造媒体矩阵,发挥传播的叠加效应,激发受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认同,让政论专题片走向世界,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杨明智[6](2018)在《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官场小说价值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大众文化的作用下,官场小说发展迅速。其以曝光官场黑幕、反映官场权力斗争、描写官场人物宦海沉浮、剖析官场人物内心世界等为主,并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话题敏感、关注度高。作家们通过小说的描写,达到反映社会现实、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呼吁政府加大整改力度、促进政治良性发展等效果。此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当代官场小说的历史由来、主要类型、文学价值、所存在的创作缺陷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让读者更加了解当代官场小说,探讨如何才能使其突出文学的批判性和继承性、发扬光大优秀艺术作品的价值。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章,大众文化理论及官场小说的历史。简述大众文化的定义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强调其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等特点。以《诗经》作为源头,研究和梳理官场小说的来源,及至二十世纪的发展,再到当代的继续发展和繁荣。大致定义官场小说的概念、类型及分析官场小说受大众欢迎的原因,简述其的作用和价值。第二章,官场小说的主要类型。“官场小说”是一种类型化、模式化的小说,因较强的故事性、语言的通俗性和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等特点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迅速发展。按其的情节和主题可划分为反腐倡廉型官场小说、宦海沉浮型官场小说、剖析人性型官场小说三种主要类型。本章通过对这三种类型的官场小说进行细致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官场小说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官场腐败的作用。第三章,官场小说的价值。该类小说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成为畅销文学,以揭露官场腐败为主,描写官场沉浮、政治风云变幻。但同时也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不切实际、胡编乱造的“腐败小说”。因此官场小说的价值问题备受关注。本章从“反映社会现实,重拾现代性”、“重建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促进政治生态良性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探究官场小说的价值问题。第四章,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的评价以及缺陷的分析。当代官场小说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而在创作上依旧存在着“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官场政治伦理观的狭隘”、“强调经济效益,轻视审美价值”的缺陷。本章通过分析提出对官场小说的未来展望,希望往后的官场小说更关注社会文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做到引导人、教化人。

蔡漾帆[7](2018)在《论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文中认为方方是中国当代着名作家,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各界关注。方方的小说创作题材十分广泛,知识者题材小说是方方小说创作的重要部分。本论文论述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方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书写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知识者的生存百态,构成一个宏大的知识者叙事整体。本论文分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方方创作知识者小说的原因,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方方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祖父和父亲的人生经历促使方方对知识者的生存处境和命运高度关注。在四年的装卸工经历和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方方形成了成熟理性的思维方式,社会经历使其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刻。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跃的创作气氛为方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宽松的创作空间,且方方小说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显现出其成熟稳健的创作风格。第二部分论述方方笔下的知识者形象,祖父和父亲不同的生命历程给方方以深刻的启迪。祖父形象对方方的人格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父亲及父亲一代知识者遭遇政治重创,人格和精神产生巨大变化。子辈一代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出不一样的价值追求,一部分知识者在世俗生活中苦苦挣扎,难寻出路。一部分知识者则放弃理想,追逐名利,沉沦于物欲的世界。还有一部分知识者,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依然坚守理想。方方知识者小说表现了知识者近百年的心路历程,同时展现出社会转型阶段的知识者不同的生存困境。第三部分论述方方知识者小说创作的特点,方方知识者小说具有客观写实、理性沉稳、表现悲剧意识等特点。小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体现出方方坚持的求真求实的创作理想和价值准则。

张德强[8](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沈穷竹[9](2016)在《袍哥文化与四川现代小说研究 ——以李劼人、沙汀小说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袍哥是在清代四川特殊病态社会历史语境之下诞生的以底层游民群体为主的互助自保组织,历经了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勃兴、蜕变几个历史阶段。从其表现出的趋向与特征来看,也应该具有文化的特质与内涵。笔者认为,袍哥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和群体当中产生,并逐步形成为一种和主流文化同源却又相异甚至对立的地域性的亚文化系统。概括起来说,袍哥文化即是一种涵盖面大流传广的民间地域性亚文化体系。它既是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因素的复合体,也是游民意识、帮会文化、江湖文化、土匪文化各文化因素的杂糅。正因如此,袍哥文化也相应呈现出其复杂性的一面:既有历史的正义性、进步性(比如侠义精神、斗争精神、反叛意识,代表了底层人民朴素的民间伦理观念和阶级意识)的正面价值体现的一面,同时也有其局限性(落后性)和反动性(比如经济上的依赖性和掠夺性)的负面价值体现的一面。历史证明,在近现代四川的社会历史当中,袍哥文化的这种正反两方面的价值效应,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四川社会生活的全部,模塑着四川人的道德观念、思维模式、价值理念与性格心理,改变着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故而,在日渐重视区域文化研究的当今学界,作为巴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袍哥文化,也应该有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探究的必要。在文学的四川,身处近现代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西方异质文化激烈碰撞、交融中的文学川军,普遍被赋予了较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以一种或热烈,或冷静的姿态回望乡土,去关注,去审视故乡的乡土文化。并纷纷把笔端投向了自己更为熟悉的家乡,或赞美、讴歌,或批判、控诉,把在袍哥文化、巴蜀生态下的四川社会作为他们深度开掘的艺术领地,不遗余力地去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原始生命强力,去展现四川人民反抗、叛逆的群体个性和强者崇拜的社会心理,去呈现巴蜀地域独特的社会世情与民俗风尚;致力于对宗法四川乡镇社会的罪恶、黑暗与腐朽、没落进行全方位展示和深度地揭露与批判,从而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由袍哥、军阀、土匪、官僚、地主甚至洋教势力交织控制的四川袍哥生态社会。由此体现出他们对于巴蜀文化(这里主要是指袍哥文化)的一种普遍理解、接受和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创化,带来了四川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不但由此丰富了我们对于袍哥文化的认知和体认,同时还以他们不菲的创作实绩,为四川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确立了他们在四川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体现出了巴蜀地域文学的独异文学价值与风采。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于四川现代文学的关注虽历时已久,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巴蜀地域文化视角去探究四川文学,还远远不够,成果也不算丰厚。从巴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袍哥文化入手,来考察文本生成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作家创作的文化生成机制,去了解文化与作家、文化与文本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更是严重缺乏,只见于篇章涉及与零星的单篇论文,不但不够全面,而且在深度上也有所欠缺。本论文所做的尝试即是选取袍哥文化这一具有鲜明地域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为切入口,选取最能代表时代特征和创作实绩的小说这样一种文学体式,以此来探讨四川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与历史价值。并以李劫人与沙汀及其小说作品为研究重点,试图去厘清文化与作家、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去勾勒袍哥文化独异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传统对四川现代小说作家文化个性、性格心理、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的模塑与建构;去呈现他们小说文本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与精神内涵。本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梳理了袍哥组织的源流、称谓由来、组织形态、历史衍进以及社会影响,阐述了四川袍哥社会的形成及其特征。重点概括了袍哥文化的概念,并把袍哥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义气为先”、反抗精神、民族意识、“丛林法则”下的强者崇拜。第二章探索了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交融时期四川现代小说作家的文化心理接受。重点探讨他们对于袍哥文化的接受与创化,致力于寻找他们的创作与袍哥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向作家个人资源的转化。分别从袍哥精神、强者崇拜、袍哥民俗风尚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了袍哥文化在他们文本中的具体呈现,从而概括出在袍哥文化语境下的四川现代小说的历史价值与地位。第三章探讨了李劫人及其创作与袍哥文化之间的关联。重点探究了袍哥文化既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李劫人个性心理、性格气质、思维方式和文化品性、文学思想的模塑与儒化。选择李劫人富有代表性的“大河小说”来阐述了袍哥文化基本内涵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重点探究了袍哥文化对四川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李劫人笔下三个女性形象(蔡大嫂、伍大嫂、黄澜生太太)行为模式、个性心理、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及其表现。第四章梳理了沙汀与袍哥之间的历史渊源,探讨了袍哥生活体验及袍哥文化与其选择文学表述的关联,阐明了袍哥背景及故乡安县浓厚的袍哥文化语境对沙汀走上文学道路的影响。分别从乡土书写的自觉确立与讽刺艺术的自然运用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袍哥文化对沙汀小说创作个性形成的影响。从“强者崇拜”的社会文化心理、乡镇社会的罪恶根源两方面概括了袍哥文化精神内涵在其“乡镇小说”中的真实再现与负面文化价值的体现。

艾春明[10](2015)在《毕飞宇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60后”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绝对主体与中坚力量,是支撑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支柱,他们中间的优秀作家层出不穷。历经时间的历练与考验,他们中间的很多作品开始走向经典化,并且已经表现出可以被经典化的基本文学气质。在“60后”作家群中毕飞宇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一位,他进入文坛的时间相对晚近,直到1991才以中篇小说《孤岛》正式进入文坛,而那时的余华、格非、苏童等人早已声名显赫。在作品数量上毕飞宇同样不引人注目,前后发表文字不足200万,可以说是一位低产作家。但无疑他却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无法被复制更无法被替代,他的审美特质与文学追求为中国当代文坛注入清新之气。他的作品少有自我重复,烙印着清晰的个体思想与文学观念的发展轨迹,依循毕飞宇的创作历程,我们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文学20多年的发展与演进,可以说毕飞宇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现象。尤其在新世纪之后,随着毕飞宇创作的日渐成熟,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高度还是表现的宽广度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流水准,在“60后”作家群中占有重要一席。毕飞宇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哺乳期的女人》、《蛐蛐蛐蛐》、《地球上的王庄》、《青衣》、《玉米》、《玉秀》、《玉秧》、《平原》、《推拿》等,他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描摹出纷繁的社会人生图景,传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方向,充盈着丰沛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在审美、叙事、思想与社会干预等多种维度抵达了小说艺术本质的理想彼岸。因此我们对于毕飞宇小说创作的整体研究,既是事关一位作家的个案分析,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景观的一次系统梳理,借此可以深入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纪之交的剧变中如何奠定基调、把握方向,在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当下化与外国文学资源的本土化基础之上,建构起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新世纪文学。基于此本论文围绕毕飞宇的小说创作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大量占有毕飞宇小说研究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分析、归纳、总结,避免先入为主、理论前置、审美偏执等研究弊端,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厘清重点与盲点,以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从创作源头入手,从“源”上解决毕飞宇创作的基本心理与思想状态,发现毕飞宇的生命体验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论述毕飞宇小说关于历史、权力和人性的主题,无论对于历史还是权力的描写,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性的反思;第三论述毕飞宇小说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盲人、知青和右派、儿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与细节,他们的行为、情感、心理和个性被细腻的文字生动呈现,直逼人物的心灵深处,深刻而直击灵魂;第四论述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策略。从“自我救赎”式叙事模式、叙事的节制和叙述视角的创新、细节等方面梳理和总结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特征,重点分析了毕飞宇式“第二”人称叙述视角的产生与在文本中应用及效果。第五论述毕飞宇小说的语言风格、修辞和审美特征,力求对毕飞宇的美学诉求做宏观把握。结语从“写什么”、“怎么写”这两方面对毕飞宇小说创作做一个相对完整的总结和观照。

二、“小人物腐败”也很可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人物腐败”也很可怕(论文提纲范文)

(1)在聋哑时代坚守梦想与自由——双雪涛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塑像
二、 在历史洪流中呈现复杂人性
三、 让爱与梦想在卑微中重生

(3)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小结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三、《大河》与生态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一、海洋环境初探
        二、海洋空间殖民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二、镜头下的生态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一、《地球公民》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小结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一、生物殖民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
    第一节 民间立场概念的生发及内涵
    第二节 从启蒙姿态到民间立场的转变
第二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视野的流变
    第一节 扭曲的伦理桎梏
    第二节 孤独的言说困境
    第三节 小人物的生存史诗
第三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叙述的策略
    第一节 冷峻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笑中带泪的反讽艺术
    第三节 河南“侉子”式的语言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5)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主流舆论寻求创新式传播
        1.1.2 政论专题片迎来收视热潮
        1.1.3 弘扬主流价值观意义重大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1.3.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论
        1.4.1 案例分析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扎根理论
        1.4.3.1 扎根理论的发展
        1.4.3.2 选择扎根理论的理由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2.1 关键词界定
        2.1.1 电视专题片
        2.1.1.1 电视专题片的概念
        2.1.1.2 电视专题片的分类
        2.1.2 政论专题片
        2.1.2.1 政论专题片的概念与特征
        2.1.2.2 政论专题片的分类
        2.1.3 献礼片
        2.1.4 受众与受众行为
        2.1.5 大学生
    2.2 理论梳理
        2.2.1 叙事学理论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2.2.3 期望—价值理论
        2.2.4 受众选择的“实用主义”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电视专题片研究现状
        2.3.2 政论专题片的研究现状
        2.3.3 媒介使用动机研究现状
        2.3.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文本分析
    3.1 主题与叙事分析
        3.1.1 主题分析
        3.1.1.1 宏观主题的精准化拆分
        3.1.1.2 微观主题的艺术化渗透
        3.1.2 叙事分析
        3.1.2.1 叙事视角:多维度视角辩证看待历史
        3.1.2.2 叙事主体:内外叙事相结合讲述故事
        3.1.2.3 叙事结构:多结构融合勾勒改革画卷
        3.1.2.4 叙事手法:符号化叙事增强价值认同
    3.2 影像与声音分析
        3.2.1 影像分析
        3.2.1.1 灵活细腻的镜头语言
        3.2.1.2 打破常规的构图语言
        3.2.1.3 千变万化的光效语言
        3.2.1.4 抒发情感的色彩语言
        3.2.2 声音分析
        3.2.2.1 兼容并蓄的解说词
        3.2.2.2 还原时空的同期声
        3.2.2.3 情景交融的音乐
第四章 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受众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对象
        4.1.3 资料收集
        4.1.3.1 抽样
        4.1.3.2 深度访谈
        4.1.4 资料分析
        4.1.4.1 三次编码过程
        4.1.4.2 备忘录撰写
        4.1.5 结果检验
        4.1.6 研究可靠性及推广度
    4.2 十九大献礼政论片的受众行为分析
        4.2.1 “我会主动去看政论片”
        4.2.2 “政论片的内容让我觉得很有用”
        4.2.3 “政论片给人很正能量的感觉”
        4.2.4 “我愿意继续看能够切合青年人口味的政论片”
    4.3 十九大献礼政论片受众行为的动因分析
        4.3.1 收看前的选择行为
        4.3.1.1 满足需求的期望
        4.3.1.2 符合习惯的期望
        4.3.1.3 社会经验因素
        4.3.1.4 感知易用性
        4.3.1.5 感知可靠性
        4.3.2 收看中的卷入行为
        4.3.2.1 认知需求的评估
        4.3.2.2 情感需求的判断
        4.3.2.3 社交需求的衡量
        4.3.2.4 个人认同需求的选择
        4.3.3 收看后的评价行为
        4.3.3.1 感知价值性
        4.3.3.2 忠诚度
        4.3.3.3 可替代性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5.1 研究结论和结果检验
        5.1.1 文本分析结论
        5.1.1.1 主题与叙事
        5.1.1.2 影像与声音
        5.1.2 受众研究结论
        5.1.2.1 满足需求的期望
        5.1.2.2 符合习惯的期望
        5.1.2.3 社会经验因素
        5.1.2.4 感知易用性
        5.1.2.5 感知可靠性
        5.1.2.6 期望满足程度
        5.1.2.7 感知价值性
        5.1.2.8 忠诚度
        5.1.2.9 可替代性
        5.1.3 受众研究结果检验
    5.2 我国政论专题片的提升路径
        5.2.1 用真情实感讲好中国故事
        5.2.2 以创新思维打造媒体矩阵
        5.2.3 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5.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5.3.1 研究的贡献
        5.3.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十九大献礼政论片受众访谈提纲
附录2:检验结果的受众访谈提纲
致谢

(6)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官场小说价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众文化理论及官场小说的历史
    第一节 大众文化理论释义
    第二节 官场小说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官场小说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反腐倡廉型官场小说
    第二节 宦海沉浮型官场小说
    第三节 剖析人性型官场小说
第三章 官场小说的价值
    第一节 反映社会现实,重拾现代性
    第二节 重建文学的社会责任
        一、官场小说对人们的教化作用
        二、官场小说监督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三节 促进政治生态良性发展
第四章 当代官场小说的创作缺陷及未来展望
    第一节 当代官场小说的创作缺陷
    第二节 当代官场小说的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7)论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四)主要术语界定
一、知识者小说创作的原因
    (一)知识分子家庭环境的熏陶
    (二)社会实践及大学经历
    (三)小说的创作背景及过程
二、知识者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一)对祖父一代的想象与追怀
    (二)对父亲一代的铭心记录
    (三)对道德失范与理想毁灭的痛惜
    (四)对于角色边缘化的无奈
    (五)对玩世利己与自我放弃的哀叹
    (六)对理想坚守者的敬仰
三、知识者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其文学价值
    (一)小说创作的特点
    (二)小说的价值
    (三)创作理想和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后记

(9)袍哥文化与四川现代小说研究 ——以李劼人、沙汀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四川称谓由来及其行政区划的历史回顾
    二、论题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袍哥与袍哥文化
    第一节 袍哥与四川袍哥社会
    第二节 袍哥文化及其基本精神内涵
第二章 袍哥文化与四川现代小说
    第一节 四川现代小说作家对袍哥文化的接受与创化
    第二节 袍哥文化在四川现代小说中的呈现
    第三节 袍哥文化影响下四川现代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 李劫人小说创作与袍哥文化
    第一节 李劫人对袍哥文化的吸纳与创化
    第二节 “大河小说”:觅踪袍影
    第三节 袍哥文化语境中的李劼人小说女性人物形象——以蔡大嫂、伍大嫂、黄澜生太太为例
第四章 沙汀小说创作与袍哥文化
    第一节 沙汀袍哥生活体验及其文学表述的选择
    第二节 袍哥文化对沙汀小说创作个性的影响
    第三节 “乡镇小说”:袍哥文化的真实再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毕飞宇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毕飞宇小说创作概述
        (一)成长阶段创作概述
        (二)发展阶段创作概述
    二、毕飞宇小说研究综述
        (一)2000年以前
        (二)2000年至今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生命体验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童年创伤记忆与精神还乡
        一、家族史:无根的疼痛
        二、生存环境的“漂移”——“失乡”的孤独感
        三、生活原型的文学再现
    第二节 文革记忆与文革叙事
        一、乡村记忆与创作资源
        二、自然崇拜思想的文学位移
        三、朴素现实主义的“文革叙事”策略
    第三节 世态人情: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情感对接
        一、“世态人情”的审美观照与文学立场
        二、“世态人情”的底层叙事与审美理想
第二章 历史、权力与人性:小说主题
    第一节 历史认知的民间立场与文学建构
        一、历史蕴含于时间
        二、对历史偶然性的发现和重新认识
        三、小说是历史的备忘录
        四、历史是现实与情感的演绎
    第二节 权力的世俗化书写与民间表现形态
        一、“权力”主题的世俗化书写
        二、权力产生的民间资源
    第三节 人性之“恶”主题的文学诠释
        一、尊重的需要与现实冲突
        二、探向精神空间的人性之恶
        三、物质主义背景下的人性异化
第三章 毕飞宇小说中的弱势群体
    第一节 疼痛与抗挣:毕飞宇笔下的农民形象
        一、“文革”背景下的乡村叙事
        二、苦闷的孤独者形象
        三、失落的乡村女孩形象
        四、在乡村伦理与政治伦理间的人性徘徊
    第二节 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命运书写
        一、“去女性化”的女同志形象
        二、命运、性格与人生悲剧
        三、现代都市女性自我价值的重新评估
        四、走出精神困境的母性形象
    第三节 渴望理解与接受的边缘性群体
        一、盲人:黑暗世界里熟悉的陌生人
        二、知青、右派:政治边缘化的知识分子形象
        三、儿童:现代性生活的精神弃儿
第四章 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自我救赎”式叙事模式
        一、遭遇困境:自我拯救意识的觉醒
        二、摆脱困境:自我拯救的艰难历程
        三、新的困境:自我拯救的循环模式
    第二节 叙事节奏与人称
        一、叙事的节制
        二、毕飞宇式“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第三节 细节:日常风俗画
        一、以细节展现日常风俗
        二、细节中的人性挖掘
        三、细节与叙事空间的开拓
第五章 毕飞宇小说的语言风格与审美特征
    第一节 语言艺术
        一、语言风格的衍变
        二、语言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毕飞宇小说修辞的艺术特色
        一、隐喻:人与动物世界的隐性言说
        二、反讽:通往荒诞世界的修辞策略
        三、排比:华丽的铺陈与情感的层叠
    第三节 轻盈而凝重的写作风格
        一、以小人物写出命运之重
        二、以日常生活呈现时代之重
结语
    一
    二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四、“小人物腐败”也很可怕(论文参考文献)

  • [1]在聋哑时代坚守梦想与自由——双雪涛小说论[J]. 陈劲松. 新文学评论, 2021(04)
  • [2]索洛古勃《卑劣的小鬼》的诗学研究[D]. 于丹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4]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D]. 刘宇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政论专题片的文本与受众研究 ——以十九大献礼片为例[D]. 肖楠. 厦门大学, 2019(08)
  • [6]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官场小说价值探析[D]. 杨明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01)
  • [7]论方方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D]. 蔡漾帆. 云南大学, 2018(01)
  • [8]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袍哥文化与四川现代小说研究 ——以李劼人、沙汀小说为中心[D]. 沈穷竹. 苏州大学, 2016(11)
  • [10]毕飞宇小说创作研究[D]. 艾春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小人物腐败”也很吓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