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重庆三峡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陆莉镅[1](2021)在《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左联”引导下的三次大众化讨论给予了较为充分的关注,但忽视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戏剧大众化是三十年代文艺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左翼戏剧大众化弥补了文艺大众化的实践空白,为推动戏剧走向大众做出了努力,这体现在大众化理论的建构以及戏剧运动的实践过程中。论文在三十年代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上,从大众、革命与民间三方面重新梳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建构,探求戏剧大众化路径的独特之处。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将“大众”作为新的观照对象,确立了“大众”群体的阶级性,在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左翼剧作者试图打破“大众”的阶级框架,推动大众产生了自己的创作,知识分子的话语主体地位由此产生了偏移。而革命作为一种强大的外力推动着戏剧大众化的进程,知识分子更是借由这一外力将大众生活与革命生活进行置换,进一步确立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合法性。推动大众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基点和前提,民间旧形式所具有的民众基础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回归民间,重新发掘地方戏曲形式,而这一转向预示着现代戏剧的内化过程。在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中,大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这是由戏剧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从创作与接受的集体性来说,观众期待促成了左翼戏剧的再创作,创作与接受往往互相影响,剧作者有意突出戏剧的矛盾情节,增强语言的现实指向性,借鉴旧形式,其目的在于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和真实性,在“观与演”的过程中,大众的群体心理,戏剧舞台真实与虚构的交叠扩大了左翼戏剧的影响,推动着戏剧走向大众。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是不完善的,革命形势的急迫往往促成了文艺创作的“急就章”,其功利性色彩过强,但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发展为戏剧民族化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大众化的现实指向是民族化发展。只有将外来文艺与本土文艺融合,结合本民族的文艺形式和现实情境,结合大众对于中国民间演剧形式的情感基础,才能促成戏剧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左翼戏剧大众化为中国戏剧到解放区大众化戏剧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探索。
童洪志,周长春,冉建宇[2](2020)在《一种概念教法分析流程解析——以供给规律内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鉴教学目标、心智技能、辩证思维等理论原理,以供给规律内涵这一教学内容为思维对象,建构概念教学分析流程原型,在全面解析内涵一级分析的三个环节分析流程基础上,择要例解内涵二、三、四层级分析中成分类别的分析流程。此流程原型例解,对高效地培养大学生分析能力所必需的专任教师意识、能力培养目标、专门课程项目、专任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落实五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欣欣[3](2020)在《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重庆新高考模式,即从普通高中2021级学生开始实行“3+1+2模式”,“3”为语数外是全国统考科目;“1”为物理或者历史是选择考的首选学科,考生须从二者择其一;“2”为选择考的再选学科,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四者择其二。为了探索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的影响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是开展本研究的宗旨。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念和非指导性教学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重庆地区部分高一学生和高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重庆地区部分一线生物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在生物学科地位方面:实施重庆新高考模式后,与生物学相关的选考组合增多。因此,生物学被选择的几率将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物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2)在教师方面:重庆新高考政策的正式实施,这对一线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诉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自我提升的机遇。3)在学生方面:重庆新高考模式,有众多的选考科目组合,学生在确定选考科目组合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主性、主观性以及盲目性、功利性。最后,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为使学校更好的应对新高考、教师更好的引领新高考、学生更好的适应新高考,本文为之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1)在学校方面:加大教学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宏观调控科目组合,设置优化选考组合;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监督力度。2)在教师方面: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关注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管理合力。3)在学生方面:积极参与选科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改变机械学习方式,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谭宏宇[4](2020)在《水库移民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宣传及其策略 ——基于三峡库首第一县秭归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盛行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当下中国,“治理”主题正是进行时;而中国作为水利大国,因水库建设带来的水库移民社会治理问题也处于进行时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对水库移民社会的治理,更好地应对从搬迁规划、动员到搬迁后的建设、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现实与理论都亟待有所进展。理论方面,本文聚焦于水库移民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宣传及其策略对移民政治动员和政治态度两方面的影响。实证方面,本文借助三峡工程库首移民第一县秭归这一个案,通过新县城移民的访谈记录来考查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宣传途径以及它们各自的策略影响。研究发现:在移民初始时期,政治宣传以辅助完成移民指标为主要任务,这一阶段的政治宣传更多依靠的是移民前尚为传统的熟人社会间的口口相传,无论是移民工作组织者的门到户说还是移民乡里之间的互通有无,都有助于移民宣传在移民社会间的落实,更有助于在熟人社会间以一张“抹不开的面子”辅助实现移民动员;在后移民时期,政治宣传以鼓舞民心、宣扬新三峡新秭归为重任,这一时期的政治宣传灵活地以奥运火炬传递、新县城建城十周年、屈原端午文化节为载体,将“小家”秭归与“大家”中国无声连接,潜移默化中提升秭归移民对秭归新面貌的接受与对国家的整体积极认知。从为什么能够在勉强中让移民搬迁到怎样让移民接受现状并期待未来,除了国家力量的后盾支撑,辅之以情的政治宣传策略在水库移民这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移民们的政治态度变化。由此本文提出了政治宣传应该因时因地、灵活结合当地特色,并借助仪式庆典及大众传媒向受众渲染等建议。
陈玲[5](2020)在《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高等教育财政是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将有效增强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校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因此,研究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与过去的宏观研究不同,本文选取一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其第二课堂数据积累时间长、数据类型丰富、个体覆盖完全,从校本微观视角着眼,将不易区分及观测的财政投入以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替代,以普通授课类、申报-审批类、时长转换类三种学分获取模式为自然划分,选取相应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具体效果,给出改善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着眼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断点回归法、双重差分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讲授及活动类课程后,学生参与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的平台课程,诸如思想引导平台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国际培养平台课程,对其第一课堂学习、知识应用、能力成果的取得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校园文化平台的修习有利于学生结识朋辈、锻炼社会化能力,但由于财政投入分散、课程众多,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挤出;社团活动平台的修习与学生综合测评和继续深造正相关;就业创业平台因社会资源介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着相关性,与学生奖学金获得的等级呈负相关关系。第二,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申报-审批类科研立项课程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未对学生科研相关学业成就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相反,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获得了科研资助、参与了科研立项并未提高其科研产出,还反而降低了他们读研和出国深造意愿。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科研经费向学生投入不足、科研经费向指导教师投入不足、科研相关辅助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第三,财政投入作用到学生志愿服务类课程后,对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和就业质量有正向影响。具体来说,财政投入支持的激励政策使受到影响的学生平均比未受到影响的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增加70.613小时,学年平均积点增加0.033,就业质量提升0.343。另外,本文发现志愿服务对学生团队能力培养有正面作用,对个人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供给不足;在学生小我责任感、大我责任感以及综合责任感的培养上,如果以每增加1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为衡量单位,综合责任感、小我责任感和大我责任感的评分以5分制为计,将分别增加0.3、0.3和0.2,显示出志愿服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价值。最后,本文以研究发现为依据,提出三项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一是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价值取向,梳理好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目标体系,巩固和创设更多优质项目,科学设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默认设置”;二是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建立稳态前提下的核心标准、轮动前提下的支撑标准、开放前提下的环境标准;三是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施行科学评估体系,设置评奖评优激励,增强舆论宣传引导。
刘尧[6](2020)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效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与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至关重要。在此时代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率先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力求为中国文化寻找世界坐标。为了更好地推广以“第三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应运而生,该项目通过邀请国外各高校影视专业青年学生深入中国,以纪录短片的形式向世界呈现中国文化及中国当代社会生活风貌,以增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看中国”项目塑造了中国非官方渠道下大型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优秀范例,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重要意义。本文以跨文化传播活动为研究背景,以传播学相关知识为研究理论基础,运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这一研究范本进行理论分析。本文第一章,首先通过对“看中国”项目的活动源起与活动背景进行简要概述,对该项目系列活动的发展与现状做出简要梳理,进而总结分析其活动形式下的传播机制与传播途径。然后在第二章,通过对“看中国”项目传播效果的分析,进而发掘其项目背后的能产性机制,结合对项目优秀作品的分析及对项目参与者的访谈,从而呈现该项目的项目特色。第三章中,在此前的分析基础上,通过解析该项目的主题选取及项目设置与内容生产形式,结合该项目对传播媒介的利用,从而总结其对我国跨文化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希望能够借本文的研究分析,给国内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让我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能够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也希望为促进我国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发展,为弘扬中国文化打开更广阔的思维,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取得实效做出贡献。
黄平[7](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班干部培养研究 ——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干部制度是贯穿我国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整个学程的制度安排,对于学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班级既是学习组织,也是行政管理组织。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群体中某些成员表现出强烈的官僚作风、争权夺利、趋炎附势等问题,由此导致人们对该群体的合法性发生质疑。班干部是班级组织中的有权力者,他们较之普通班级成员对班风、学风的形成影响更大,因此如何培养班干部是摆在辅导员、班主任和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尝试从核心素养理论出发,以高校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之不足及原因为核心研究问题,对重庆工程学院展开个案分析,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搜集资料,集中探讨高校学生班干部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高校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原因何在等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将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核心素养教育理论,从国家、学校、学生和社会诸层面提出促进高校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发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除第一部分“导论”和第六部分“结论”之外,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简述本研究立足其上的基本理论,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核心素养教育理论,为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现状与问题”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本部分通过对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和班干部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获得如下结果:其一,高校班干部核心素养模型,该模型由四个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为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素养和心理素养。二级指标为对党忠诚、热爱国家、追求进步、关心时事、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服务精神、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自信心、抗压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兼顾工作与学习的能力。其二,就重庆工程学院学生班干部群体的核心素养整体状况而言,只有不到3成的受访教师认为其整体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而有将近6成的受访班干部表示满意。相应的,受访教师和班干部在多数具体指标上的评价也存在类似的差异。尽管如此,两类受访对象在班干部的追求进步、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四项指标上的评价都是偏低的,表明它们都一致同意班干部在上述四个方面的表现相对更差。第四部分为“学生班干部问题的影响和归因分析”也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本部分通过对两类受访群体都趋向于认为班干部缺乏崇高理想、丧失政治热情、责任心不强、较少奉献精神、不会推陈出新以及不善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且有3成受访教师和班干部表示班干部群体中存在官僚主义和热衷名利的现象。研究表明,流行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念的导致以上问题发生的主导原因。学校对班干部培养不重视、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和学生的独生子女身份对上述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有超4成的受访学生认为班干部选拔方式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五部分是关于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提升对策的思考,在这里提出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着手解决当前高校班干部群体核心素养之不足和严重问题,学校应从观念和制度设计两个维度进行班干部核心素养教育。教师应转变管理观念,将学生自治落到实处,并积尝试探索培养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可行路径和方法。学生应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以班级主人翁自居,积极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马子入[8](2019)在《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研究》文中指出反转新闻作为近年来的新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已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与回应。反转新闻多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引发网民关注和探讨,网络舆论热度非常可观。以具体反转新闻为案例,对其中的网络舆论展开研究,是对反转新闻研究范围的一次拓展,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和引导方式的研究也提供了参考意见。本文以2105年至2018年间由人民网、凤凰资讯新闻网盘点的40起具有代表性的反转新闻作为研究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探析了反转新闻的定义、成因和特点,对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发展机制、特点、产生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展开了研究。在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发展机制部分,选用了“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这起极具代表性的反转新闻作为研究个案,以文本分析的方式分析和总结了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当前,学界对反转新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将其中的网络舆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研究发现,新闻报道失范和媒介环境的改变是反转新闻频发的主要原因,反转新闻具有多涉及民生时事、新闻信息来源主体多元、多以图文形式表现、新闻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通过对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的研究,发现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反转新闻的产生原因息息相关,媒介的议程设置、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现实社会的矛盾都是网络舆论生成的重要因素。通过进一步的梳理,论文将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发展阶段分解为舆论初生期、舆论积蓄和发展期、舆论反转和高涨期、舆论平复期四个阶段,反转新闻事件本身的变化影响着网络舆论发展阶段的推进。论文的最后,从反转新闻的参与主体,即政府、新闻媒体和网民三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展开了探讨。论文通过对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梳理与研究,对当前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影响与发展机制做出总结,丰富了反转新闻研究的视角,为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式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一舒[9](2019)在《高一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学校教育首当其冲,在新一轮的课程标准里也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段化和学科化。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学科的价值追求,也是化学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发展的贡献。同时,高一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过渡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殊阶段,其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笔者从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角度出发,以阳泉市第一中学和晋中市灵石县第一中学(分别为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两所高中的高一年级三种类型(尖子班、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高中生化学相关社会责任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5个维度——认可度、关注度、关联度、分析度、参与度。结果表明,高一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存在维度差异,整体现状良好;学生的资质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水平直接相关;学校文化会影响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不同维度。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扎实的化学知识是形成良好社会责任素养的基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家校合育;教师在化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情意的培养;真正落实社会实践,发挥社会实践的主渠道作用。以期对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过程中有所启发。
张栩晨[10](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条件的提升与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历史城镇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既有保护体系和思路的指导下,整体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面临被侵蚀、被割裂的困境,现有保护思路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表现在要素识别、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等各方面。传统保护规划理念普遍强调历史城镇客观静态的价值,忽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探寻,缺乏对动态发展价值的考虑。城市历史景观(HUL)是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城镇保护的新思路,不仅对整体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和更新,还强调各项历史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历史城镇动态发展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层积性”,有助于对历史城镇的全方位认知。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出发,结合历史地图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以“关联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要素的识别转译,以“层积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价值的动态认知,并以重庆历史城区为例进行实证转译和层积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历史地图转译和层积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初步建立了重庆历史城区景观要素数据库,并对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层积分析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提出问题与理念启示。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梳理了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对既有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体系与理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发现传统规划理念对新时期历史城镇保护的适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对其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要素类型与构成、空间载体四方面内容进行剖析,并总结出该理念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包括关联识别与层积分析。第二部分(第3章):方法探索。首先,对历史地图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出发,结合其要素类型构成、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包括以历史地图为基础的要素关联转译、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两个板块,并分别就具体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和层积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下文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地图转译和层积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第4章):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具体转译过程。首先,梳理了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对重庆历史城区九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依次进行转译,内容组织分为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开埠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转译、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四个板块。第四部分(第5章):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研究。基于第三部分得到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以及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从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四类空间载体出发,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层积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此,总结出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并从上述四类空间载体出发提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二、对重庆三峡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重庆三峡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左翼戏剧研究现状 |
3.左翼戏剧大众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建构 |
1.1 “大众”的边界:“大众”主体性的确立 |
1.1.1 “大众”对阶级性的突围 |
1.1.2 建构“大众”话语主体性的可能 |
1.2 革命的导向:大众化认知的趋同化 |
1.2.1 戏剧大众化合法性的确立 |
1.2.2 大众生活与革命生活的置换 |
1.3 回到民间:戏剧大众化的形式变革 |
1.3.1 “排斥旧戏”到“借鉴旧形式” |
1.3.2 发掘“移动演剧”的民众基础 |
第二章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实践探索 |
2.1 “大众参与”进入戏剧运动 |
2.1.1 创作与接受的集体性 |
2.1.2 学生演剧与工人演剧的推进 |
2.1.3 从观赏到行动的被压迫者诗学 |
2.2 从大众化视角看左翼戏剧的概念化创作 |
2.2.1 大众生活的失序与矛盾 |
2.2.2 类型化人物创作的二重性 |
2.2.3 戏剧语言的现实指向 |
2.2.4 民间戏曲形式融入创作 |
第三章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现实归趋 |
3.1 左翼戏剧大众化的先锋性 |
3.2 大众化的现实指归——民族化 |
3.3 情感的“驯化”:左翼戏剧大众化到延安戏剧大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一种概念教法分析流程解析——以供给规律内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流程原型的理论基础 |
(一)教学目标理论 |
(二)心智技能理论 |
(三)辩证思维理论 |
二、分析流程原型的案例解析 |
(一)供给规律内涵的一级分析 |
(二)供给规律内涵的二级分析 |
1.供给规律内涵二级分析之供给分析。 |
2.供给规律内涵二级分析之规律分析。 |
(三)供给规律内涵的三级分析 |
1.供给规律内涵三级分析之供给内涵分析。 |
2.供给规律内涵三级分析之规律内涵分析。 |
(四)供给规律内涵的四级分析 |
1.供给规律内涵四级分析之供给内涵成分分析。 |
2.供给规律内涵四级分析之规律内涵成分分析。 |
三、结论与启示 |
(一)强化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意识 |
(二)落实并凸显分析能力培养目标 |
(三)开发专门课程或专门教学项目 |
(四)改进并提升教师自身分析能力 |
(五)落实培养分析能力的教学实践 |
(3)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对师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
1.1.2 新高考改革的提出 |
1.1.3 重庆市2018年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高考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高考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选课制 |
2.1.2 “3+1+2模式”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素质教育理念 |
2.2.4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
3 研究思路、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 |
4.1 重庆新高考模式下学生现状的调查 |
4.1.1 学生的基本信息 |
4.1.2 学生对新高考了解情况及态度的调查 |
4.1.3 学生选考科目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
4.1.4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调查 |
4.1.5 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意愿的调查 |
4.2 重庆新高考模式下教师现状的访谈 |
4.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4.2.2 访谈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的影响 |
5.1.1 新高考模式对生物学科地位的影响 |
5.1.2 新高考模式对教师的影响 |
5.1.3 新高考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
5.2 新高考模式下重庆高中生物教育的对策 |
5.2.1 学校方面的改进对策 |
5.2.2 教师方面的改进对策 |
5.2.3 学生方面的改进对策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教师访谈实录 |
附录 D:重庆高考改革前后对比 |
附录 E:2021年全国高校在渝拟招生科目要求统计(仅历史) |
附录 F:2021年全国高校在渝拟招生科目要求统计(仅物理) |
致谢 |
(4)水库移民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宣传及其策略 ——基于三峡库首第一县秭归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政治宣传与政治态度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及其功能 |
第二节 政治态度及其操作化 |
第三节 政治宣传影响政治态度的传导策略 |
第三章 移民初始动员中的政治宣传 |
第一节 秭归移民搬迁的初始困境 |
第二节 营造氛围:移民宣传中的政治标语 |
第三节 口头动员:熟人社会中的口口相传 |
第四章 后移民时代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宣传 |
第一节 三峡移民颂歌浪潮下的失意 |
第二节 借东风:奥运与新县城十周年 |
第三节 借荣光:屈原故里的端午盛会 |
第五章 政治宣传的情感策略及其影响 |
第一节 私人关系:宣传的微观运作与社会动员 |
第二节 家国同构:宣传的宏观运作与政治渗透 |
第三节 辅之以情:政治宣传如何助力移民社会治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高等教育财政的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 |
1.1.2 第二课堂财政是高等教育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
1.1.3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相对滞后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高校第二课堂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
2.1.1 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缘起 |
2.1.2 高校第二课堂主体结构 |
2.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概述 |
2.2.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构成要素 |
2.2.2 典型项目投入概述 |
2.2.3 部分高校投入概述 |
2.2.4 样本高校投入情况 |
2.3 文献综述 |
2.3.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总体现状 |
2.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经费来源及拨款相关研究 |
2.3.3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指标相关研究 |
2.3.4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评估方法应用相关研究 |
2.3.5 文献综述小结 |
2.4 理论基础 |
2.4.1 绩效预算管理理论 |
2.4.2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4.3 学生发展与学生参与理论 |
第3章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分析框架 |
3.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评估的基本指标 |
3.2 样本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微观执行结构 |
3.2.1 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
3.2.2 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
3.2.3 直接委托和间接委托的基本特点 |
3.3 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体现 |
3.3.1 项目实施过程:一个逻辑模型 |
3.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作用机理:一个修正模型 |
3.3.3 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反映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路径 |
3.4 分析框架构建 |
3.4.1 基本分析框架 |
3.4.2 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 |
第4章 投入效果(一):基于学习联动的替代数据评估 |
4.1 研究数据 |
4.1.1 样本选取 |
4.1.2 自变量选择 |
4.1.3 因变量选择 |
4.2 分析方法 |
4.3 实证结果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2 第一、第二课堂学习联动分析 |
4.3.3 第二课堂学习与知识应用 |
4.3.4 第二课堂学习与能力成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投入效果(二):基于科研资助的替代数据评估 |
5.1 研究数据 |
5.1.1 样本选取 |
5.1.2 自变量选择 |
5.1.3 因变量选择 |
5.2 分析方法 |
5.3 实证结果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2 模糊断点回归假设条件检验 |
5.3.3 结果变量与参考变量的关系 |
5.3.4 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 补充讨论 |
5.4.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投入效果(三):基于志愿服务激励的替代数据评估 |
6.1 研究数据 |
6.1.1 样本选取 |
6.1.2 自变量选择 |
6.1.3 因变量选择 |
6.2 分析方法 |
6.3 实证结果 |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3.2 A学院改革政策对志愿服务总时长的影响 |
6.3.3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学年平均积点的影响 |
6.3.4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
6.4 对志愿服务投入效果的延伸讨论 |
6.4.1 描述性数据统计 |
6.4.2 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供需分析 |
6.4.3 学生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对责任感自评分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
7.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总体讨论 |
7.1.1 历史演变和学校特色构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特殊背景 |
7.1.2 “黑箱式”投入阻碍“最后一公里”资源有效配置 |
7.1.3 科学评估手段缺失影响投入效果的有效发挥 |
7.2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基本原则 |
7.2.1 科学的“默认设置”原则 |
7.2.2 精准的“投入优化”原则 |
7.2.3 系统的“刚柔相济”原则 |
7.3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
7.3.1 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价值取向 |
7.3.2 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 |
7.3.3 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综合评估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研究展望 |
附录 A 高校第二课堂经费投入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 B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回访问卷 |
附录 C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问卷数据报告 |
附录 D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 E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数据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综述 |
二、“看中国”项目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看中国”系列活动概述与其传播机制梳理 |
第一节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概述 |
一、“看中国”活动源起与活动背景 |
二、“看中国”系列活动流程模式 |
三、“看中国”系列活动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简析“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传播机制 |
一、5W模式下的基本线性传播梳理 |
二、制片人与导演——施拉姆模式下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
三、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多类型传播的融合化 |
第三节 “看中国”系列活动多项、多元叠加的传播途径 |
一、传播途径中的多项结合 |
二、传播途径中的多元参与 |
第二章 “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传播效果与影响 |
一、“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传播效果呈现 |
二、“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传播要素分析 |
三、超越内容生产的传播交流 |
四、立体、多维的长线传播效果 |
五、“看中国”系列活动的传播效果评估 |
第二节 “看中国”活动能产性机制分析 |
一、非官方渠道下的平台搭建与活动设置 |
二、请进来: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在地组合 |
三、走出去:影像传播的海外实践与互通 |
第三节 基于优秀作品的个案分析及参与者访谈 |
一、构筑文化认同纽带——基于优秀作品影像文本的分析 |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理解——基于对外方青年导演的访谈 |
三、搭建文化交流桥梁——基于对中方制片人的访谈 |
第三章 “看中国”系列活动对于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启示 |
第一节 活动主题选取的内在含义 |
一、作为“议题”的“主题”选取 |
二、对文化内容的一般性理解 |
三、对文化多样性的探索与融合 |
第二节 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与内容生产 |
一、在地化接触,消除“文化折扣” |
二、对文化中心主义灌输的有效规避 |
三、以“他者”身份进行体验与反思 |
第三节 复合性和立体性的传播媒介利用 |
一、全平台、多媒体的传播途径 |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结合 |
三、时效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班干部培养研究 ——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研究缘起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1.全面发展教育 |
2.素质教育 |
3.核心素养教育 |
(二)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调查工具 |
3.调查对象 |
二、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 |
(一)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 |
1.辅导员对班干部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
2.班干部对自身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
(二)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现状描述 |
1.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整体状况 |
2.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内部分析 |
三、学生班干部素养之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学生班干部存在的素养问题 |
1.辅导员的反映:缺乏奉献精神、远大理想、参与热情、盲目行动 |
2.学生的反映:缺乏正确心态、远大理想、奉献精神、创新能力 |
(二)学生班干部素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社会层面:价值观念偏差的影响 |
2.学校层面:制度建设缺陷的影响 |
3.学生层面:干部个人素养的欠缺 |
四、提升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思考 |
(一)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分析 |
1.提高学生班干部的文化基础素养 |
2.培育学生班干部的自主发展素养 |
3.培养学生班干部的社会参与素养 |
(二)落实发展学生班干部核心素养的策略 |
1.学校人才培养:实施核心素养教育 |
2.教师工作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3.学生自我努力:提升个人核心素养 |
结语: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
一、反转新闻的定义、成因和特点 |
(一)反转新闻的概念界定 |
(二)反转新闻的成因 |
(三)反转新闻的特点 |
二、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发展机制 |
(一)网络舆论的传播路径 |
(二)网络舆论的发展机制 |
(三)“重庆万州公交坠江”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发展过程 |
三、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影响 |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 |
(二)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影响 |
四、反转新闻中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
(二)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权 |
(三)新闻媒体的引导方式 |
(四)网民的自我引导 |
五、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一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
1.1.2 社会责任素养缺失严重 |
1.1.3 高一阶段的特殊性 |
1.1.4 化学学科的特殊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社会责任素养的研究 |
2.1.1 关于社会责任素养的理论研究 |
2.1.2 关于社会责任素养形成的影响因素 |
2.2 国内关于社会责任素养研究 |
2.2.1 关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研究 |
2.2.2 关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关于不同学科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
2.2.4 关于社会责任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 |
2.3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3.1 理论基础 |
3.1.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1.2 社会学习德育论 |
3.1.3 社会行动模式的有关理论 |
3.2 核心概念 |
3.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3.2.2 社会责任素养 |
4 高一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现状调查 |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 研究工具 |
4.2.1 问卷编制 |
4.2.2 问卷赋分标准 |
4.2.3 问卷信效度 |
4.3 结果分析 |
4.3.1 认可度情况分析 |
4.3.2 关注度情况分析 |
4.3.3 关联度情况分析 |
4.3.4 分析度情况分析 |
4.3.5 参与度情况分析 |
4.3.6 综合分析 |
5 结论、建议及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一学生整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素养 |
5.1.2 学生的资质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水平直接相关 |
5.1.3 学校文化会影响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不同维度 |
5.2 建议 |
5.2.1 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素养的基础 |
5.2.2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意的培养 |
5.2.3 学校教育中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家校合育 |
5.2.4 真正落实社会实践,发挥社会实践的主渠道作用 |
5.3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解析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视角与实体对象) |
1.2.2 历史地图转译(基础方法) |
1.2.3 重庆历史城区(研究区域)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相关研究综述 |
1.3.3 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理念启示:从保护规划传统理念走向城市历史景观 |
2.1 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与体系 |
2.1.1 国际历史城镇保护发展历程概述 |
2.1.2 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体系概述 |
2.2 既有体系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分析 |
2.2.1 要素识别较为孤立,对地域背景的关注不足 |
2.2.2 价值认知较为片面,对多元文化的挖掘不够 |
2.2.3 保护方法较为单一,对当代发展的融入不佳 |
2.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引入与内涵剖析 |
2.3.1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与发展 |
2.3.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层积性与关联性 |
2.3.3 城镇历史景观要素类型与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
2.3.4 城镇历史景观空间载体: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 |
2.4 城镇历史景观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关联识别,层积分析 |
2.4.1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必要性:层积研究的重要性 |
2.4.2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
2.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新趋势:以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转译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3 方法探索:历史地图转译与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 |
3.1 历史地图的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 |
3.1.1 历史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
3.1.2 历史地图的特征描述 |
3.1.3 相关理论基础 |
3.2 城市历史地图的空间转译方法 |
3.2.1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原则与难点 |
3.2.2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总体思路:“自然-人工-人文”要素的关联转译 |
3.2.3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前期准备 |
3.2.4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中期过程 |
3.2.5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后期表达 |
3.2.6 小结 |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 |
3.3.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的总体思路: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 |
3.3.2 城镇格局的层积分析方法 |
3.3.3 道路街巷的层积分析方法 |
3.3.4 特色场所与地标建筑的层积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案例转译: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
4.1 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 |
4.1.1 开埠前的封建历史时期 |
4.1.2 开埠后的城市近代化时期 |
4.1.3 解放后的城市现代化时期 |
4.1.4 小结 |
4.2 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 |
4.2.1 资料收集情况 |
4.2.2 重庆历史地图转译的准备工作 |
4.3 重庆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 年以前) |
4.3.1 秦朝到清中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庆城图》(1761 年) |
4.3.2 清末开埠前: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1890 年) |
4.4 开埠到解放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1949 年) |
4.4.1 民国三年《重庆街道新图》(1914 年) |
4.4.2 民国十八年《重庆市区地形图》(1929 年) |
4.4.3 民国二十六年《重庆市街道图》(1937 年) |
4.4.4 民国三十五年《重庆市街道详图》(1946 年) |
4.5 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1949 年以后) |
4.5.1 西南大区时期之后:《重庆市区街道略图》(1959 年) |
4.5.2 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市中区交通图》(1981 年) |
4.5.3 重庆直辖之后:2012 年现状矢量地图 |
4.6 本章小结 |
5 层积研究: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分析 |
5.1 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过程分析 |
5.1.1 城镇格局层积分析 |
5.1.2 道路街巷层积分析 |
5.1.3 特色场所层积分析 |
5.1.4 地标建筑层积分析 |
5.1.5 小结:不变法则,适变规律 |
5.2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 |
5.2.1 自然地理因素 |
5.2.2 政治政策因素 |
5.2.3 经济技术因素 |
5.2.4 文化习俗因素 |
5.3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模式总结 |
5.3.1 持续模式 |
5.3.2 覆盖模式 |
5.3.3 拼贴模式 |
5.3.4 延展模式 |
5.3.5 小结 |
5.4 基于层积分析的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方法刍议 |
5.4.1 城镇格局的完整性保护 |
5.4.2 道路街巷的整体性延续 |
5.4.3 特色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再造 |
5.4.4 地标建筑的意义强化与传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1.1 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
6.1.2 研究不足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本文涉及的重庆历史城区图片与文字资料一览表 |
B.重庆历史城区已消失重要历史景观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
C.解放后各时期历史景观要素对应名称一览表 |
D.重庆历史城区古城门古城墙相关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 |
E.重庆历史城区道路名称层积属性表 |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
H.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对重庆三峡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左翼戏剧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D]. 陆莉镅. 河北大学, 2021(02)
- [2]一种概念教法分析流程解析——以供给规律内涵为例[J]. 童洪志,周长春,冉建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6)
- [3]新高考模式对重庆高中生物教育影响的研究[D]. 张欣欣.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4]水库移民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宣传及其策略 ——基于三峡库首第一县秭归的案例分析[D]. 谭宏宇. 南京大学, 2020(04)
- [5]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D]. 陈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效果研究[D]. 刘尧.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班干部培养研究 ——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D]. 黄平. 西南大学, 2020(12)
- [8]反转新闻中的网络舆论研究[D]. 马子入.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2)
- [9]高一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D]. 王一舒.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D]. 张栩晨.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