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等效转动惯量飞轮的分析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吕梦杨,韩志玉,吴振阔[1](2022)在《车用增程器扭振特性优化与鲁棒性分析》文中提出针对某款带有双质量飞轮(dual-mass flywheel,DMF)的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器轴系,进行了扭振特性多目标多参数优化与鲁棒性分析。首先在系统仿真软件Amesim中搭建了其扭转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仿真与实测的增程器轴系自由端转速波动验证了模型,发现模型能较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选取轴系各段转动惯量、扭转刚度及阻尼等14个主要设计参数作为待优化参数,并以轴系强度、刚度与低阶固有特性等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对轴系总惯量、典型稳态工况下关键节点角加速度与节点间传递扭矩之和等6个扭振特性指标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最后分析了单参数扰动情况下的轴系扭振系统鲁棒性。结果表明:双质量飞轮弹簧疲劳强度及轴系低阶固有特性等达到了约束条件要求,且大部分评价指标有所改善;减振皮带轮与主飞轮角加速度指标鲁棒性较好;在给定扰动条件下,2阶模态阻尼比有一定概率不满足设计约束,部分设计参数的扰动超出许用范围。
骆勇军[2](2021)在《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重点的发展领域,汽车消费市场也随之不断的升级改造,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所带来的振动、噪声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为了解决该问题从而提高整车的相关性能,对扭振展开了全方面的研究。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中集成了多个动力源,与传统汽车相比,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问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因此本文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扭振控制的相关研究。首先,按照相关简化原则,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复杂的传动系统结构进行简化处理,从而得到整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基于集中质量模型,在AMESim软件中根据相关建模步骤,建立了整车传动系统自由振动模型以及强迫振动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对建立的扭振自由振动、强迫振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时域分析、频域分析、频谱分析,得到整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并结合动力源的激振特性分析了传动系统产生共振的情况,并分析了产生共振的原因。此外,通过对相关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进行灵敏性分析,确定相关参数对扭振的影响规律。再次,为了探索整车传动系统扭振的控制方法,从被动、主动两个方面展开探索。在扭振的被动控制方面,通过增加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Dual Mass Flywheel,DMF)的方式,对整车传动系统的扭振起到有效控制;此外,依托于Isight软件的多平台协作的功能,与AMESim进行联合仿真,运用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MIGA)对DMF以及传动系统其他部件的相关结构参数进行基于响应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最终获取全局最优解。在扭振的主动控制方面,运用驱动电机快速响应的特点,以主动控制为核心对电机的扭矩进行控制。以三自由度扭振模型为控制原型,在Simulink中通过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对电机扭矩进行模糊控制,从结果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建立、扭振的特性的分析以及对扭振的主被动控制,对传动系统扭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且为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扭振的控制提供了参考方案。
戴亚青[3](2020)在《汽车传动系统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质量飞轮(Dual Mass Flywheel,简称DMF)是在传统单质量飞轮的基础改进的一种新型结构,相比较于传统离合器(Clutch Torsional Damper,简称CTD)系统中扭转减振器,其扭转减振器具有低刚度、大阻尼及大转角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车辆起步工况下起步抖动、耸车等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问题,但合理的参数匹配是其发挥良好性能的关键。本文以车辆怠速工况与行驶工况两种车辆典型工况为建模环境着重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相关结构参数对车辆NVH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双质量飞轮相关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双质量飞轮的结构及分类,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2)建立了车辆行驶工况及怠速工况的传动扭振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形成了一套通用的传统系固有特性计算软件。计算结果显示怠速工况下2阶固有频率从31.50Hz降到10.93Hz,行驶工况3阶固有频率从27.78Hz降到12.21Hz,表明双质量飞轮可以降低传动系低阶固有频率。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双质量飞轮惯量比与扭转刚度的设计方法,并以某款车辆进行了实例说明。(3)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的扭矩传递模型,并通过双质量飞轮扭转试验台进行验证。建立了车辆怠速工况及4挡WOT(Wide Open Throttle)行驶工况动态响应计算模型与优化模型。研究了双质量飞轮各参数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优化结果显示四挡WOT行驶工况下加权衰减率从77%上升到86%,怠速工况下衰减率从13%上升到60%。(4)对双质量飞轮的各结构参数进行区间不确定分析,基于Chebyshev多项式建立区间模型,根据确定性参数条件下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建立了车辆怠速工况与行驶工况下动态响应的代理模型与参数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代理模型的误差分析,误差均小于3%,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5)依据优化结果对某款双质量飞轮进行了实例说明。设计了双质量飞轮的整车匹配试验,结合整车试验结果对优化结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可为双质量飞轮的设计、传动系的仿真以及整车匹配测试提供有效指导,对双质量飞轮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有重要意义。
林方平[4](2020)在《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传统的扭转动力吸振器相比,离心摆吸振器可以在整个转速区间内有效地消除调谐阶次所对应的扭转振动,更有效地改善车辆传动系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然而,离心摆吸振器具有强非线性特性,会出现跳跃、分岔等失稳现象,因而导致扭转振动加剧。本文针对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特性开展了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旨在将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应用于车辆传动系中。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调谐特性。搭建了扭转振动实验台,并对比了试验与计算的幅频响应曲线,验证了所提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谐波平衡法求得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稳态响应,研究了离心摆吸振器特征转速的特性。通过受力分析,在保留离心摆吸振器的核心的非线性特性的前提下,得到了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简化模型。2)提出了针对任一频率范围的整体减振性能的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和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激励幅值及阶次、主系统阻尼系数、转动惯量及扭转刚度和离心摆吸振器数量对离心摆吸振器减振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离心摆吸振器简化模型的精度,给出了离心摆吸振器的设计关键点。3)为了研究离心摆吸振器对传动系NVH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传动系集中参数模型,并利用其稳态响应,得到了用于离心摆吸振器设计的传动系的等效单自由度模型。通过结合该等效单自由度模型、离心摆吸振器的简化模型和设计的关键点,确定了特征转速等于发动机怠速转速的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参数。在怠速工况和1挡节气门全开工况下,分析了离心摆吸振器对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影响,验证了离心摆吸振器设计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可为指导离心摆吸振器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对离心摆吸振器在车辆传动系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熊磊[5](2020)在《海工装备重载拖曳负载模拟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工装备重装拖曳系统广泛应用于声呐拖曳、海洋勘探等领域,海上进行拖曳系统相关试验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受海况影响,海上试验不利于长时间进行和反复验证;与海上试验相比,陆上试验室通过负载模拟加载系统对拖曳系统进行试验,具有风险可控、重复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软件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前期海上试验的数据为基础和准则,探究拖曳系统振动特性和负载特性,提出了陆上拖曳负载模拟系统的整体方案:通过溢流阀溢流压力变化的方式加载模拟轴向负载;径向负载模拟系统采用闭式泵控马达-飞轮-曲柄滑块的激振方式,可以调节激振的频率和振幅。研究设计的负载模拟系统不仅可以对拖曳系统加载模拟负载,还可作为重装拖缆耐久试验之用,对拖缆的使用寿命做出预判,海洋试验时可及时更换拖缆,避免拖缆损坏导致的信号传输中断或拖体丢失。针对径向负载模拟系统,设计了激振系统的机械执行机构和液压驱动系统,并通过AMESim与ADAMS联合仿真分析了径向负载模拟系统的系统特性和模拟负载加载方案的可行性,最后,设计实验验证了运用前馈+PID控制算法将自制三通减压阀作为变量泵先导压力控制单元的可行性。
李淑君[6](2019)在《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流固耦合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磁流变液作为智能材料领域较为活跃的一支,以其连续、可逆、迅速的磁流变效应且易于控制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液压传动、机械系统、生物医疗以及日程生活等领域中已有很多应用,如阻尼器、抛光、控制阀、复合材料构件、离合器、制动器等。尽管可以举出不少涉及磁流变液制动器的应用实例,但这并不意味着磁流变液制动系统已经趋于成熟,恰恰相反,磁流变液制动系统还没有普遍适用的解决框架和理论架构,国外也仅有少数几种商业化磁流变液制动器产品,且其关键技术处于保密状态,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均存在着诸多挑战。从大型化工程实际角度而言,磁流变液制动系统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由于应用空间、磁路有效性、制动效能和磁流变液固有属性的限制,目前还不可能对磁流变液制动系统进行比较好的路试或惯性试验模拟,学术界在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探索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制动过程中,散热问题和流固耦合演化规律是目前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所面临的两个主要难题,尤其是复杂工况下实现稳定的有效制动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首先,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系统;其次,针对磁流变液制动系统的流固强耦合问题,提出了流固耦合影响因子(δ)的概念;再次,在我校自主研发设计的工业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基础上,经反复优化与完善,集成了PIV与DIC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个系统联合控制等,改进与搭建了一种综合磁流变液制动系统试验台;最后,初步完成了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样机在单次紧急制动工况下的试验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从微观角度对磁流变液的成链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偶极子理论研究了磁性颗粒在外加磁场下的受力情况,得到了磁性颗粒的动力学方程;采用“速度-verlet”积分算法,对磁流变液的成链机理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后续开展磁流变液制动系统的设计及制动性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本文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系统,即:除保留双线圈旁置外,在其中心位置增加了1个励磁线圈;制动盘的端面沿径向方向依次增加了散热槽。制动盘应尽可能被划分为N个,且增加相应的散热槽,逐步解决大型化应用问题。此外,通过磁感应强度分布和制动性能的仿真与数值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器能够产生更大的制动力矩,同时磁路设计更为合理,且有助于拓宽对励磁电流的调节范围。3)对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性能进行流固耦合综合研究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工作。以双线圈旁置式磁流变液制动器和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器为例,本文分别采用修正的Bingham模型和Herschel-Bulkley模型完成了其流固强耦合分析,详细解释了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值求解得到流固耦合影响因子(δ)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器不仅使散热性能有所改善,而且其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解决复杂多物理场强耦合问题提供参考。4)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器在单次紧急制动工况的初步试验测试表明:所设计的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器随着制动时间的增加,制动力矩呈波动减小趋势,反映出流固耦合分析的必要性与正确性。制动盘表面制动温度的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效果,与试验结果相比,所有测试点的相对误差均很小(≤5%),表明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但试验制动时间与仿真结果相比延迟约0.22 s。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磁流变液制动系统产品的结构设计、优化与改进提供有用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袁善坤[7](2019)在《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性能仿真研究》文中指出在节能和环保的压力下,提高能量利用率成为引人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作为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的一种方式,可提高能量利用率,延长整车续驶里程。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提出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由储能飞轮、电磁耦合传动机构及电气控制装置组成,在详细阐述储能飞轮结构设计方法及飞轮材料的选择要求后,设计多级飞轮储能装置,并设计其底盘布置方案。通过阐述电磁转差离合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分析电气控制装置输出的励磁电流对电磁转差离合器机械特性的影响,得出该系统实质为晶闸管相控整流器构成的直流调速系统(V-M系统)。采用双闭环调速方法对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输出转速控制,分析了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调速过程及其静特性,其电流环控制器及转速环控制器均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电力电子变换器设计成为一阶的惯性环,建立双闭环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在分析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作用下的汽车制动状态的基础上,设计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储能模型、液压制动模型及采用自寻优控制方法的防抱死控制模型,并采用固定比例设计前后轮制动力控制、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制动与液压制动串联的制动策略,建立整车制动模型并进行仿真。设计并制造多级飞轮储能箱,通过惯性飞轮模拟汽车行驶时的转动惯量,搭建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模拟试验平台,对不同制动初速度的制动情况进行了模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闭环调速控制的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控制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输出转速;在不同制动初速度下,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制动能量回收率在24%以上,飞轮的转动惯量及电磁传递转矩对制动能量回收状况有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平台的能量回收率为30%以上,通过调节电磁转差离合器传动比可改变制动能量回收状况。
张骁[8](2019)在《离心摆式双质量飞轮的减振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Duel Mass Fly Wheel,简称DMF)是一种新型扭振减振器,其较之离合器从动盘式扭振减振器(Clutch Torsional Damper,简称CTD)具有更低的扭转刚度,在发动机低速区域表现出了良好的减振性能,但在发动机高速区减振性能有所下降。离心摆式减振器(Centrifugal Pendulum Vibration Absorber,简称CPVA)的固有频率与转速相关,利用这一特性,将离心摆与DMF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扭转减振器离心摆式DMF,理论上在发动机全转速区域都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本文在离心摆式DMF减振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据此进行了离心摆式DMF性能参数与整个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匹配。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离心摆式减振器,分析了离心摆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简单型离心摆式DMF和双线摆型离心摆式DMF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其减振原理分析了离心摆式DMF参数的初步设计方法。然后,以某款车型作为对象,依据离心摆式DMF参数的初步设计方法为该车型初步匹配了离心摆式DMF减振器;通过实验、咨询厂家、有限元分析、3D软件计算等方法获取了其动力传动系统的各动力学参数,依据动力传动系统的当量原则和方法,分别建立了采用普通DMF、简单型离心摆式DMF和双线摆型离心摆式DMF的动力传动系统怠速和行驶不同档位下的当量动力学模型。接着,建立了对应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并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求解,仿真得到了采用这三种DMF时,主飞轮和变速器第一轴处的角加速度曲线,通过比较角加速度幅值对比了普通DMF、简单型离心摆式DMF和双线摆型离心摆式DMF的减振效果。最后,建立了离心摆式DMF的参数优化模型,对初步设计的离心摆式DMF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匹配,通过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减振效果。同时进行了怠速和1档加速工况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离心摆式DMF性能参数与整个动力传动系统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丰亚超[9](2017)在《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械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速度波动会降低其工作性能,影响机器的加工精度。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是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展机构动力学实验教学的设备,设计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实验机构开展不同调速方法的实验研究。本文以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为对象,从方案设计、调速方法的理论研究、实验台结构设计和实验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对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析,将其划分为实验机构模块、速度波动调节模块、动力模块和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并进行了各模块的方案设计,选定了实验机构和调速方法;2.针对选定的两种实验机构,研究了外加负载对其主轴速度波动的影响,并采用传统飞轮、变惯量飞轮和主动平衡减速器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速度波动调节的仿真研究;3.确定了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并按照功能要求完成了实验机构、调节机构、传动系统和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完成了三维建模;4.针对实验机构一,进行了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载下变惯量飞轮和主动平衡减速器两种方法对速度波动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其中,主动平衡减速器的调节具有更好的柔性。本文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三个方面对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实验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机构一的调速实验,该研究成果为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应用及后续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李敬,柯广云,吕云嵩[10](2015)在《转盘式变惯量飞轮的力矩平衡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一种转盘式变惯量飞轮力矩不平衡的问题,首先建立了飞轮转盘的离心力矩和弹簧力矩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两力矩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变刚度平衡弹簧替代原来定刚度弹簧的思路,最后对改进后的变惯量飞轮的离心力矩和弹簧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变刚度平衡弹簧的变惯量飞轮两力矩基本上实现了平衡,不需要气缸产生额外的力矩去补偿变惯量飞轮的弹簧力矩与离心力矩之间的差值,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二、变等效转动惯量飞轮的分析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等效转动惯量飞轮的分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车用增程器扭振特性优化与鲁棒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轴系扭转动力学模型构建 |
1.1 模型构建 |
1.2 模型验证 |
2 轴系扭振特性优化 |
2.1 多目标优化问题构建 |
2.2 优化问题求解与结果分析 |
3 轴系扭振特性的鲁棒性分析 |
3.1 鲁棒性分析方法 |
3.2 单参数扰动情况下的系统鲁棒性分析 |
4 结论 |
(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整车传动系统模型建立 |
2.1 模型基本简化原则 |
2.2 各部件模型建立 |
2.2.1 发动机简化 |
2.2.2 离合器简化 |
2.2.3 变速箱简化 |
2.2.4 其他部件简化 |
2.3 传动系统模型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动系统扭振仿真模型建立及特性分析 |
3.1 AMESim软件介绍 |
3.2 仿真模型建立 |
3.2.1 传动系统自由振动模型 |
3.2.2 传动系统强迫振动模型 |
3.3 传动系扭振特性分析 |
3.3.1 固有特性分析 |
3.3.2 强迫振动分析 |
3.4 敏感性分析 |
3.4.1 离合器刚度 |
3.4.2 离合器阻尼 |
3.4.3 半轴刚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结构优化的扭振被动控制 |
4.1 双质量飞轮匹配及优化 |
4.1.1 双质量飞轮减振器简介 |
4.1.2 双质量飞轮参数匹配 |
4.1.3 DMF扭振特性分析 |
4.2 基于响应的多参数协同优化 |
4.2.1 多岛遗传算法简介 |
4.2.2 结构参数阈值 |
4.3 多平台联合仿真 |
4.3.1 联合仿真平台集成 |
4.3.2 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扭振主动控制 |
5.1 模型简化 |
5.2 扭振主动控制原理及控制模型建立 |
5.2.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5.2.2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建立 |
5.3 仿真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汽车传动系统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双质量飞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2.1 双质量飞轮的组成及几种典型结构 |
1.2.2 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 |
1.3 双质量飞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对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
2.1 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建立 |
2.1.1 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简化方法 |
2.1.2 转动惯量、扭振刚度的当量转化原则 |
2.2 双质量飞轮车辆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计算 |
2.2.1 车辆怠速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2.2 车辆行驶工况下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2.3 传动系固有频率对双质量飞轮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2.3.1 结构灵敏度分析方法 |
2.3.2 传动系固有频率对双质量飞轮扭转刚度的灵敏度分析 |
2.3.3 传动系固有频率对双质量飞轮惯量比的灵敏度分析 |
2.3.4 计算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质量飞轮动态响应计算与参数确定性优化 |
3.1 三缸发动机激励扭矩 |
3.2 双质量飞轮扭矩传递模型的建立 |
3.2.1 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试验 |
3.2.2 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建模 |
3.2.3 模型验证 |
3.3 车辆行驶工况下动态响应计算 |
3.3.1 车辆行驶工况下动态响应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计算方法 |
3.3.3 车辆WOT行驶工况下的共振分析及减振评价标准 |
3.3.4 车辆行驶工况下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果 |
3.4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1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评价指标 |
3.4.2 扭转刚度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3 惯量比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4 滞后扭矩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4.5 空转角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5 车辆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优化 |
3.5.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3.5.2 遗传优化算法 |
3.5.3 优化结果 |
3.6 车辆怠速工况下动态响应的计算 |
3.6.1 车辆怠速工况下动态响应计算模型的建立 |
3.6.2 变速箱阻滞力矩的计算 |
3.6.3 车辆怠速工况下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果 |
3.7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1 一级扭转刚度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2 滞后扭矩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3 空转角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7.4 惯量比对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影响 |
3.8 车辆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优化 |
3.8.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3.8.2 优化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分析 |
4.1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1.1 不确定性的分类 |
4.1.2 不确定性建模 |
4.2 区间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1 区间模型 |
4.2.2 蒙特卡洛法求解区间模型 |
4.2.3 代理模型建立与求解(Chebyshev多项式—顶点法) |
4.3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 |
4.3.1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加权衰减率区间模型的建立 |
4.3.2 行驶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的不确定优化 |
4.4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 |
4.4.1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衰减率区间模型的建立 |
4.4.2 怠速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的不确定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质量飞轮减振性能的试验验证 |
5.1 试验对象与工况 |
5.2 试验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离心摆吸振器的基本结构 |
1.3 离心摆吸振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2.1 离心摆吸振器的动力学模型 |
2.1.1 离心摆吸振器的运动微分方程 |
2.1.2 离心摆吸振器的调谐特性 |
2.2 离心摆吸振器的试验验证 |
2.2.1 实验台设计 |
2.2.2 定转速实验 |
2.3 稳态响应与模型简化 |
2.3.1 稳态响应 |
2.3.2 动力学模型的简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参数对离心摆吸振器减振性能的影响 |
3.1 减振效能评价指标 |
3.2 减振效能的影响因素 |
3.2.1 激励幅值 |
3.2.2 激励阶次 |
3.2.3 阻尼系数 |
3.2.4 转动惯量 |
3.2.5 扭转刚度 |
3.2.6 离心摆数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心摆吸振器在车辆传动系中的应用 |
4.1 双质量飞轮与离心摆式吸振器的构造 |
4.2 传动系扭转振动模型的建立 |
4.2.1 发动机激励模型 |
4.2.2 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模型 |
4.2.3 传动系模型 |
4.2.4 离心摆吸振器设计参数 |
4.3 怠速工况下的传动系扭转振动 |
4.4 1挡WOT工况下的传动系扭转振动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海工装备重载拖曳负载模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水下拖曳系统研究进展 |
1.3 拖曳系统模拟负载研究进展 |
1.4 振动试验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振动试验机国外研究进展 |
1.4.2 振动试验机国内研究进展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拖曳系统振动特性及负载模拟系统方案设计 |
2.1 拖曳系统负载特性分析 |
2.2 拖缆涡激振动分析 |
2.2.1 拖缆涡激振动建模分析 |
2.2.2 拖缆涡激振动数值模拟 |
2.3 重装拖缆径向振动对深沉补偿系统的影响 |
2.4 负载模拟系统基本方案 |
2.4.1 轴向负载模拟系统 |
2.4.2 径向负载模拟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拖曳系统径向模拟负载特性分析 |
3.1 重装拖缆振动系统建模方法 |
3.2 重装拖缆张紧系统轴套力建模 |
3.3 轴套力建模参数 |
3.4 拖曳系统径向负载特性分析 |
3.4.1 阻尼系数对张紧拖缆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
3.4.2 张紧拖缆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
3.4.3 径向负载模拟系统驱动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径向负载模拟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分析 |
4.1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和受力分析 |
4.1.1 运动规律分析 |
4.1.2 误差分析 |
4.1.3 受力分析 |
4.2 曲柄滑块结构设计 |
4.2.1 曲轴设计 |
4.2.2 连杆设计 |
4.2.3 滑块机构设计 |
4.3 飞轮设计 |
4.3.1 飞轮转速调节机理 |
4.3.2 飞轮转动惯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径向负载模拟系统电液系统设计及机电液联合仿真分析 |
5.1 电液激振系统原理设计 |
5.2 关键液压元件选型 |
5.2.1 定量马达 |
5.2.2 变量泵 |
5.2.3 补油系统、溢流阀、冲洗阀 |
5.3 联合仿真分析 |
5.3.1 仿真流程 |
5.3.2 AMESim模型建立 |
5.3.3 ADAMS模型建立 |
5.3.4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载拖曳负载模拟系统总体设计及实验研究 |
6.1 重载拖曳负载模拟系统总体设计 |
6.1.1 硬件平台 |
6.1.2 控制方法 |
6.2 负载模拟系统方案可行性验证及实验研究 |
6.2.1 方案可行性论证 |
6.2.2 可行性论证实验设计 |
6.2.3 实验关键元件介绍 |
6.2.4 实验验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6)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流固耦合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磁流变液智能材料 |
1.3.2 磁流变液制动系统 |
1.3.3 磁流变液其它传动器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磁流变液及其流变特性 |
2.1 引言 |
2.2 磁流变液流变特性 |
2.2.1 磁流变液组成 |
2.2.2 流变本构方程 |
2.3 磁流变液性能指标 |
2.3.1 性能指标 |
2.3.2 影响因素 |
2.4 磁性颗粒动力学特性 |
2.4.1 力学分析 |
2.4.2 动力学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流变液制动系统制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流变液制动系统结构设计 |
3.2.1 结构设计与分析 |
3.2.2 整机结构 |
3.3 磁路设计原理 |
3.3.1 磁路设计基本方程组 |
3.3.2 励磁线圈磁路计算 |
3.4 磁流变制动理论 |
3.4.1 制动性能 |
3.4.2 数值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流固耦合分析 |
4.1 引言 |
4.2 流固耦合模型 |
4.2.1 双线圈旁置式磁流变液制动器 |
4.2.2 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器 |
4.3 双线圈旁置式磁流变液制动系统热力强耦合分析 |
4.3.1 仿真参数设置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新型多槽磁流变液制动系统热力强耦合分析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样机制造及试验台设计与改进 |
5.1 引言 |
5.2 制动系统样机 |
5.2.1 样机制造材料选用 |
5.2.2 温度传感器布置与电控 |
5.3 试验台设计与改进 |
5.3.1 试验台概述 |
5.3.2 传感器装置 |
5.3.3 试验台特点 |
5.3.4 具体实施方式 |
5.4 总装 |
5.4.1 试验台装配要求 |
5.4.2 制动系统组件装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磁流变液制动系统综合特性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整体方案 |
6.2.1 方案设计 |
6.2.2 调试与运转试验 |
6.3 试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6.4 系统评价与改进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剪切模式下磁性颗粒成链机理的MATLAB仿真程序 |
附录2 双线圈旁置式磁流变液制动器动力学参数推导过程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7)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性能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简介 |
1.2.1 常见的动能储存形式 |
1.2.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基本研究方法 |
2 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设计 |
2.1 总体结构方案 |
2.2 储能飞轮设计 |
2.2.1 飞轮储能评价指标 |
2.2.2 储能飞轮结构 |
2.3 电磁耦合传动机构 |
2.3.1 电磁耦合传动机构设计 |
2.3.2 电磁转差离合器结构原理 |
2.3.3 电磁转差离合器的数学模型 |
2.3.4 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转矩传递原理 |
2.3.5 电磁转差离合器的调速特性 |
2.4 电气控制装置 |
2.5 本章小结 |
3 电磁转差离合器输出转速的双闭环控制设计与仿真 |
3.1 控制模式选择 |
3.1.1 控制模式类型 |
3.1.2 双闭环控制结构的调速过程 |
3.1.3 双闭环控制模块特性 |
3.2 双闭环调速控制方法模型设计 |
3.2.1 电流环传递函数及其反馈环节设计 |
3.2.2 转速环传递函数及其反馈环节设计 |
3.2.3 电力电子变换器 |
3.3 仿真建模与结果分析 |
3.3.1 系统主要部件物理模型 |
3.3.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及其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建模与制动性能仿真分析 |
4.1 汽车制动仿真模型构建 |
4.1.1 整车制动仿真模型 |
4.1.2 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储能控制模型 |
4.1.3 液压制动模型 |
4.1.4 ABS模型 |
4.2 制动控制策略 |
4.2.1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 |
4.2.2 制动控制策略 |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结果分析 |
4.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2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模拟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模拟试验平台总体结构 |
5.1.1 试验平台组成 |
5.1.2 主要部件选择 |
5.2 试验运行及其结果分析 |
5.2.1 试验运行步骤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离心摆式双质量飞轮的减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汽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 |
1.1.2 传动系统扭振减振措施 |
1.2 DMF扭振减振器 |
1.2.1 DMF的发展历史 |
1.2.2 DMF的工作原理 |
1.3 离心摆式扭振减振器 |
1.3.1 离心摆式减振器的发展历史 |
1.3.2 离心摆式DMF简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研究现状 |
1.4.2 DMF的研究现状 |
1.4.3 离心摆式DMF的研究现状 |
1.4.4 离心摆式DMF研究存在问题 |
1.5 本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离心摆式DMF的动力学模型 |
2.1 离心摆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
2.2 离心摆式DMF的典型结构与动力学模型 |
2.2.1 简单型离心摆式DMF |
2.2.2 双线摆型离心摆式DMF |
2.3 离心摆式DMF的参数设计方法 |
2.3.1 发动机激励分析 |
2.3.2 离心摆的参数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心摆式DMF整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 扭振系统的当量转化方法 |
3.1.1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当量转化原则 |
3.1.2 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 |
3.1.3 扭转刚度的计算方法 |
3.1.4 分支系统的当量方法 |
3.2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当量化 |
3.2.1 发动机的当量化 |
3.2.2 传动系统的当量化 |
3.3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1 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3.3.2 动力传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心摆式DMF减振性能仿真 |
4.1 怠速工况动力传动系统仿真 |
4.2 行驶工况动力传动系统仿真 |
4.3 仿真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心摆式DMF的参数优化与实车试验 |
5.1 离心摆式DMF参数优化模型 |
5.2 离心摆式DMF的结构参数优化 |
5.2.1 怠速工况下的参数优化 |
5.2.2 行驶工况下的参数优化 |
5.2.3 优化结果 |
5.2.4 优化前后减振效果对比 |
5.2.5 优化结论 |
5.3 离心摆式DMF的实车试验 |
5.3.1 怠速工况试验 |
5.3.2 1档行驶工况试验 |
5.3.3 试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9)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绪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构速度波动调节的研究现状 |
1.2.2 机构输入扭矩平衡的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采集系统在动力学实验系统中的应用 |
1.2.4 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实验台的功能 |
2.2 实验机构的选择及方案设计 |
2.2.1 需求分析 |
2.2.2 实验机构一的选择 |
2.2.3 实验机构二的选择 |
2.3 速度波动调节模块方案设计 |
2.3.1 速度波动产生的原因 |
2.3.2 速度波动调节方法的选择 |
2.4 动力模块的方案设计 |
2.5 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的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机构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3.1 实验机构 |
3.1.1 尺寸及结构设计 |
3.1.2 性能分析 |
3.1.3 加载方式的选择及结构设计 |
3.2 实验机构二 |
3.2.1 尺寸及结构设计 |
3.2.2 性能分析 |
3.2.3 加载方式的选择及结构设计 |
3.3 外加负载对机构的影响 |
3.3.1 外加负载对一般机构的影响 |
3.3.2 外加负载对实验机构一的影响 |
3.3.3 外加负载对实验机构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飞轮的调速研究 |
4.1 传统飞轮对速度波动调节的研究 |
4.1.1 飞轮的调速原理 |
4.1.2 针对实验机构一 |
4.1.3 针对实验机构二 |
4.2 变惯量飞轮对速度波动调节的研究 |
4.2.1 变惯量飞轮对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 |
4.2.2 利用变惯量飞轮对实验机构一进行调节 |
4.2.3 利用变惯量飞轮对实验机构二进行调节 |
4.2.4 不同工况下变惯量飞轮的调节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5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调速研究 |
5.1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
5.1.1 运动学分析 |
5.1.2 动力学分析 |
5.1.3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调速原理 |
5.2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
5.2.1 主动平衡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
5.2.2 主动平衡器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 |
5.3 针对实验机构一的主动平衡器的设计研究 |
5.3.1 运动学分析 |
5.3.2 动力学分析 |
5.3.3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
5.4 针对实验机构二的主动平衡器的设计研究 |
5.4.1 运动学分析 |
5.4.2 动力学分析 |
5.4.3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
5.5 主动平衡减速器对主轴速度波动的柔性调节作用 |
5.5.1 相同负载不同转速时主动平衡减速器的调速研究 |
5.5.2 相同转速不同负载时主动平衡减速器的调速研究 |
5.5.3 同一结构参数的主动平衡减速器对不同机构的调速研究 |
5.5.4 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6.1 实验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结构组成 |
6.2 机械系统的设计 |
6.2.1 调节机构的结构设计 |
6.2.2 支撑构件的结构设计 |
6.3 动力系统设计 |
6.3.1 动力源的选择 |
6.3.2 电磁离合器的分析及选用 |
6.4 检测系统的设计 |
6.5 实验台总体结构 |
6.6 本章小结 |
7 调速实验研究 |
7.1 实验系统介绍 |
7.1.1 实验平台介绍 |
7.1.2 测控系统 |
7.1.3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 |
7.1.4 主动平衡减速器的控制软件 |
7.2 调速实验研究 |
7.2.1 实验方案设计 |
7.2.2 实验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转盘式变惯量飞轮的力矩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飞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飞轮力矩模型的建立 |
3.1离心力矩模型 |
3.2弹簧力矩模型 |
4飞轮力矩仿真分析 |
5结论 |
四、变等效转动惯量飞轮的分析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车用增程器扭振特性优化与鲁棒性分析[J]. 吕梦杨,韩志玉,吴振阔. 内燃机工程, 2022(01)
- [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扭振控制方法研究[D]. 骆勇军.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1)
- [3]汽车传动系统双质量飞轮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 戴亚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单线摆式离心摆吸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应用[D]. 林方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海工装备重载拖曳负载模拟系统研究[D]. 熊磊. 浙江大学, 2020(06)
- [6]磁流变液制动系统流固耦合分析与试验研究[D]. 李淑君. 太原科技大学, 2019
- [7]电磁耦合传动的飞轮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性能仿真研究[D]. 袁善坤.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离心摆式双质量飞轮的减振特性研究[D]. 张骁.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机构动力学调速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丰亚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10]转盘式变惯量飞轮的力矩平衡研究[J]. 李敬,柯广云,吕云嵩.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