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目录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目录

一、《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榜上有名(论文文献综述)

黄兴意[1](2021)在《萧县农业生产责任制研究(1977-1984)》文中提出

杨成栋[2](2020)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 ——以绵阳市跃进路为例》文中提出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列尔教授在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时,就提出城市街区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历史街区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与其相匹配的街区空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和本区域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产生了不可分割交融。通俗来讲即为街区的居民与在历史街区有交集的人群的生产、生活已经扎根到历史街区中,正是由于这类人的守护加之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保护,历史街区才得以保护与留存。但是这种半自由放任不管的保护模式在现代化经济社会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经济利益驱动地产行业侵吞城市土地,高楼大厦将历史街区四面包围,历史街区越来越像城市中的“城中村”,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摇摇欲坠,在此趋势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逐渐将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目前开展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手段基本还是在沿用城市规划的惯用手法,但是对于集历史建筑、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关系于一体的历史街区来已经不能满足。历史街区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一方的基础上。过去的一些失败的古镇和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案例已经发出了强有力的警告。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文化与精神共存的隐形财富,是一个城市中城市建设文化体现最集中的地方,亦是城市文化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其发展状态还直接与城市经济挂钩,故对待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工作,要结合更多元化、更科学的手段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其提出有效的策略,做出合理的规划。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和城市的积极转型为空间句法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城市中的城中村更新改造、城市“双修”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等工作,急需像空间句法这种科学手段的应用的加入,它能对城市老旧街区部分空间进行有效的测算与深度分析,分析结果对于城市交通疏导、公共空间布局、商业网点布置等提供有效依据。当然基于科学理性的规划手段不止仅限于此,以后规划工作中科学手段的融入也必将是发展的趋势。历史街区保护与经济发展也终将改变对立的局面,转而加入到城市改革的良性循环。本研究就空间句法如何参与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工作,进行与分析进行了实战研究,并借助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对绵阳市跃进路历史街区进行了分析研判,最终提出街区空间更新改造的策略。本论文分为六个组成部分:第一章:文章开展的第一部分,文章绪论部分,包括本研究得以开展的背景以及目的与意义。除此之外介绍了本研究涉及的概念、本文研究对象以及方法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文章的框架,方便后续顺利开展研究与写作。第二章:论文综述部分,主要内容从国内外两个层面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三个内容分别是城市形态、历史街区与空间句法。第三章:绵阳市城市形态与街区演变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结合史料分析了绵阳城市建设的兴衰及其原因,其次结合空间句法对绵阳不同年代城市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合两者对跃进路街区在绵阳市城市中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准确剖析。为后文对跃进路历史街区现状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四章:结合对跃进路街区的定位,对其运用空间句法,展开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街区形态演变、街区空间解读、街区实证调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从中汇总出街区空间存在的重要问题。第五章:街区空间更新策略研究,基于第四章研究的基础分析,解析出的跃进路存在的问题,提出跃进路街区空间更新的相关策略,其次探讨了跃进路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可以借鉴的模式,最后借用本次研究的课题,讨论了空间句法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具体参与方法。第六章:说明了本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方法,对此次研究进行总结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新的想法。

刘小苑[3](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北碚的兵员动员研究》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中日双方军事实力的巨大悬殊,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兵员补充成为当务之急。对此,国民政府加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务征兵制,同时通过立法完善兵役制度,北碚也被划为征兵区之一。在民族危机之下的北碚社会,具备了一定的兵员动员基础。经过多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北碚社会环境安定,基层保甲体系完善,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加之有长期培养地方武装力量的传统和经验,以及早期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也唤醒了一部分民众的民族意识。分配到征额以后,为适应时需,北碚地方政府开始动员区内青年参军,并逐渐建立起从区至乡镇的兵役机关,专门负责征兵事宜,兵役室、兵役协会应运而生。乡镇一级的兵役协会和各联保组建的宣传小队是基层兵役宣传的重要力量,北碚地方报纸、杂志也成为了政府向民众进行兵役宣传的主要阵地。为推进兵役工作,北碚通过“现身说法”、季节宣传和纪念日宣传的独有形式开展宣传,并组织开展兵役宣传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进行突破。在兵员动员实施的过程中,1939年发起的志愿兵运动成为北碚兵役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北碚地方支持抗战的真实写照,以志愿兵代替征兵,也是地方变革中央兵役政策的一次尝试。北碚的志愿从军青年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好男不当兵”的思想。实验区停止征集志愿兵后,又开始按照国民政府的征兵程序继续向前线征送兵丁,完成了团管区派发的兵额。同时还积极开展国民兵建设,训练适龄壮丁,锻炼其军事素质,培养抗战军队的后备力量。到抗战末期,主动响应国民政府发起的青年学生从军运动,加入远征军,支援前线。此外,对出征军人和军人家属的优待,也成为了保障宣传的重要工作,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慰问,既能使军人们安心,又能示范和引导区内的适龄青年从军。全面抗战期间,北碚地区开展的兵员动员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参军壮丁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共计输送兵员3787人。更为重要的是,当四川省的其他地区处于“估拉壮丁”的恐慌之下,北碚却出现了“好男要当兵”的志愿风潮。北碚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动员,保甲及役政工作人员亦竭尽所能推动实施征兵,区内青年壮丁踊跃应征,破除了民众对“拉壮丁”的恐惧。在战争环境之下,北碚的兵员动员工作是仓促进行的,却能成为大后方役政工作开展的一个成功特例,这离不开北碚社会体制的内生动力,又与北碚地方对役政制度的自主创新和贯彻实施有直接关联。北碚地区兵员动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国家而言,为抗战补充了兵员,支援了前线;就北碚地方而言,促进了区内民众的国民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提升了北碚在全国的知名度,加速了北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但大规模的征兵,对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冲击,且北碚在推行役政中始终无法完全突破中央政府兵役制度的原生弊端。

何永斌[4](2019)在《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档案的历史性重构:困惑与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攀枝花是青藏高原东南沿线藏羌彝等民族文化走廊上的重要节点,这里世居的各民族交汇错杂、多元一体。由于历史原因,本土民族村落档案损毁散失严重,且大多数民族没有从古到今相沿习用的本民族文字系统,记录记载的方式相对单一,档案史料存积有限;而较为丰富的口头遗产又容易被流传异化、难于考证;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村落的文化生境非常脆弱,消失速度往往快于抢救速度,村落档案工作已严重滞后于村落名录尤其是整体保护工作。依法建立专门适应于攀枝花市民族传统村落档案式保护的地方法规体系,有效整合高度适应本土民族传统村落档案式保护的资源体系,科学构建充分适应于攀枝花市民族传统村落档案式保护的内容体系等是重构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档案的有效路径。

孙玉芳[5](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陈栋[6](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王颖[7](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魏晓芳[8](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赵晓军[9](2012)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始终沿用国家机关管理的办法,引发各种弊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都迈出了较大的步伐,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却一直比较滞后,因此,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从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特征入手,回顾总结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认真梳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状况,探讨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继而提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总的来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触及到人事管理方面的各个敏感问题。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及时研究和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积极稳妥和渐进的方式,确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

谢璇[10](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榜上有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榜上有名(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 ——以绵阳市跃进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背景
    1.2 城市发展需求的时代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5.1 概念辨析
        1.5.2 研究对象界定
    1.6 研究方法及目标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目标
    1.7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国外研究进展
        2.1.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方面国内研究进展
    2.2 历史街区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历史街区方面国外研究进展
        2.2.2 历史街区方面国内研究进展
    2.3 空间句法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空间句法方面国外研究进展
        2.3.2 空间句法方面国内研究进展
3 绵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3.1 绵阳市的发展历程追溯
        3.1.1 早期绵阳的产生与发展
        3.1.2 绵阳市发展中期与统治朝代更替
        3.1.3 绵阳市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3.2 不同年代绵阳市城区形态演变分析
        3.2.1 绵阳“城垣”的兴与湮
        3.2.2 绵阳城址的变迁与扩张
    3.3 不同年代绵阳城区形态语法解读
        3.3.1 清朝时期绵州城城区句法解读
        3.3.2 民国时期绵州城城区空间句法解读
        3.3.3 建国初1954 年绵阳县城关区空间句法解读
        3.3.4 1964年绵阳县城关区句法解读
        3.3.5 1976年绵阳县城关区句法解读
        3.3.6 1989年绵阳市城区句法解读
        3.3.7 2010年绵阳市城区句法解读
        3.3.8 2019年绵阳市城区句法解读
    3.4 城市形态演变分析与跃进路历史街区定位
        3.4.1 城市结构空间演变分析
        3.4.2 城市自然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4.3 城市交通框架演变分析
        3.4.4 城市功能片区演变分析
        3.4.5 跃进路历史街区定位
    3.5 本章小结
4 跃进路历史街区空间解读与描述
    4.1 不同时期跃进路街区空间形态演变
        4.1.1 跃进路历史街区的发展史
        4.1.2 跃进路历史街区的形态演变分析
    4.2 跃进路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特征解读
        4.2.1 街区全局整合度分析
        4.2.2 街区局部整合度分析
        4.2.3 街区选择度分析
        4.2.4 街区智能度分析
    4.3 跃进路历史街区整体空间特征分析
        4.3.1 跃进路街区视线整合度分析
        4.3.2 视线深度分析与解读
        4.3.3 街区路网密度分析
    4.4 跃进路历史街区实证调查
        4.4.1 街区街巷空间现状调查
        4.4.2 街区节点空间人员聚集统计与分析
        4.4.3 街区建筑现状及分布
    4.5 跃进路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汇总
    4.6 本章小结
5 跃进路历史街区空间更新改造策略与原则
    5.1 跃进路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改造及验证
        5.1.1 重新梳理街区交通
        5.1.2 重塑核心空间核心
        5.1.3 街区节点空间更新改造
        5.1.4 功能植入激发街区活力
        5.1.5 街区空间视线整合
        5.1.6 空间句法对街区空间优化结果的检验
    5.2 跃进路历史街区更新原则探究
        5.2.1 整体保护开发原则
        5.2.2 有机更新原则
        5.2.3 保护与保护性更新再利用
        5.2.4 尊从历史文脉原则
        5.2.5 动态保护原则
    5.3 跃进路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
        5.3.1 “公众参与”更新模式
        5.3.2 渐进式“有机更新”模式
        5.3.3 多元化更新模式
    5.4 空间句法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应用探究
        5.4.1 街区空间现状分析与问题排查
        5.4.2 空间潜在价值分析与发掘
        5.4.3 设计方案评选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全面抗战时期北碚的兵员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相关界定
    四、相关资料介绍
第一章 北碚兵员动员的缘起
    第一节 北碚兵员动员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中日战争的严峻形势
        二、国民政府战时兵役初建
    第二节 北碚兵员动员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北碚的地方治理:乡村建设的实验
        二、基层制度的支撑:保甲组织完善
        三、壮丁训练的传统:地方武装与训练青年
        四、民族主义的觉醒: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 北碚抗战动员的初次尝试:抗敌总动员训练的开展
第二章 北碚兵员动员的组织与宣传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兵役机构
        一、兵役室的初建
        二、三会合组兵役协会
        三、其他相关机构
    第二节 深入开展兵役宣传
        一、宣传机构与阵地
        二、宣传形式
        三、兵役宣传研究
第三章 北碚兵员动员的实施
    第一节 “义风可嘉”:掀起志愿从军热潮
        一、志愿从军的发动
        二、开办志愿捐
        三、三期志愿兵概况
        四、志愿从军个案分析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兵员征集
        一、普通壮丁征召
        二、国民兵组训
        三、青年从军运动
    第三节 落实优抚政策以保障动员
        一、慰劳出征将士
        二、优待抗敌家属
        三、成立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
第四章 北碚兵员动员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北碚兵员动员的成效
        一、从军人数
        二、动员实施效果与四川省其他地区的比较
        三、动员成效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北碚兵员动员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
        二、问题检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档案的历史性重构:困惑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档案史料遗存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
二、关于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一村一档”工作范式的思考
三、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档案重构的实现路径

(6)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理论综述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2.2.3.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4.3.1.1 “点”
        4.3.1.2 “线”
        4.3.1.3 “面”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5.1 腾冲和顺古镇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5.1.3 实地调研现状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5.1.4 小结
    5.2 丽江大研古城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5.2.5 实地调研现状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5.2.5.7 问卷调查
        5.2.6 小结
    5.3 丽江束河古镇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5.3.3 调研现状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5.3.3.7 问卷调查
        5.3.4 小结
    5.4 楚雄黑井乌镇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5.4.3 调研现状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5.4.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6.2.1 经济利益根源
        6.2.2 社会生活根源
        6.2.3 管理体制根源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6.4.1 经济利益根源
        6.4.2 社会生活根源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6.4.3 管理体制根源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6.5 小结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7.2.1 分权机制
        7.2.1.1 决策权
        7.2.1.2 旅游开发权
        7.2.1.3 规划参与权
        7.2.1.4 利益分配权
        7.2.1.5 监督权
        7.2.1.6 管制权
        7.2.2 分配机制
        7.2.2.1 补偿分配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7.2.3 运作机制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8)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5.3.1 动力:牵引力
        5.3.2 阻力:约束力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6.2.1 文化区的划分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说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5 本章小结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9)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论文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 研究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情况
        2、 国外相关研究
    三、 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及创新
        1、 研究方法
        2、 框架结构
        3、 论文创新
第二章 事业单位的概念、特征及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 事业单位的概念和特征
        1、 事业单位的概念
        2、 事业单位的特征
    二、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1、 1993 年至 1999 年初步探索阶段
        2、 2000 年至 2005 年逐步推进阶段
        3、 2006 年至今全面加快实施阶段
    三、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观念没有形成共识
        2、 收入分配贫富差距悬殊
        3、 分类改革推进相对滞后
        4、 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第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历程
    一、 中国社科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状况
        1、 中国社科院基本概况
        2、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3、 建立所局级领导干部任期制
        4、 逐步推行聘用制改革及岗位设置管理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
        1、 研究室与行政级别脱钩和下放干部权限试点
        2、 实行院所两级评审制度和结构比例管理
        3、 选派“博士服务团”成员和干部挂职锻炼
        4、 实施“三大强院战略”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2、 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3、 干部交流渠道不顺畅
        4、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一、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
        2、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3、 建立畅通的干部交流渠道
        4、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 着力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转换
        1、 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统一共识
        2、 缩小收入差距,实施岗位管理
        3、 推进分类改革,实行公开招聘
    三、 完善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
        1、 完善人员流动政策,加快推进职称改革
        2、 落实竞聘上岗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
        3、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4.3.1 山洞疏散区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5.1.1 兵工厂的内迁
        5.1.2 民营厂的内迁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6.3.1 建校经过
        6.3.2 校园建设概况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7.5.1 成立与发展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8.4.1 编制背景
        8.4.2 组成与框架
        8.4.3 主要内容
        8.4.4 实施情况
        8.4.5 评价与总结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插图总目录
表格总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榜上有名(论文参考文献)

  • [1]萧县农业生产责任制研究(1977-1984)[D]. 黄兴意. 安徽大学, 2021
  • [2]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优化研究 ——以绵阳市跃进路为例[D]. 杨成栋.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全面抗战时期北碚的兵员动员研究[D]. 刘小苑. 西南大学, 2020(01)
  • [4]攀枝花民族传统村落档案的历史性重构:困惑与路径[J]. 何永斌.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9(03)
  • [5]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6]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8]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9]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D]. 赵晓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02)
  • [10]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立法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