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技术在黄管局水文实验站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1](2021)在《博州扎勒木特沟渠首水情测报系统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情测报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流域中的水文现象、水资源信息等进行较快的传递,从而促进决策机构对洪水进行预报或者是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从而高效的减少因为水害造成的损伤,增加对水资源的使用率。通过对扎勒木特沟渠水情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将检测的范围以及站点布置的原则、遥测站规划设计要点等进行明确,从而保障沟渠水情测报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发挥自身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周娟[2](2014)在《大辽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及其水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辽宁省抚顺市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为试验地,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以保护区内常见的6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杂木林、落叶松林、山杨林、红松林、杨桦林和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在涵养水源方面,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三个层次入手分析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土壤持水及入渗的水文特性。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各层的水文生态效应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该区森林水文生态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改善水质方面,研究并分析了pH、气压、温度、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NH4+-N、 NO3-N、全氮和全磷这些指标,水质评价采用综合指数法。研究结果如下:(1)树干径流量在大气降雨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小于3.52%。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因森林类型、森林结构和森林覆盖率等不同,林冠截留能力也不同。6种类型林地的林冠截留能力大小顺序为:蒙古栎林(32.58%)>山杨林(29.25%)>杨桦林(27.43%)>杂木林(26.36%)>红松林(24.71%)>落叶松(18.59%)。降水量(P)与林冠截留率(N)之间存在负幂函数关系(N=aPb (a, b为常数))。(2)不同类型林地枯落物厚度介于1.97-4.83cm,蓄积量大小顺序为:蒙古栎(37.30t/hm2)>杨桦林(37.11t/hm2)>红松林(27.58t/hm2)>杂木林(21.84t/hm2)>落叶松(20.59t/hm2)>山杨林(15.19t/hm2)。不同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蒙古栎(36.02t,/hm2)>杨桦(32.97t/hm2)>红松(22.70t/hm2)>杂木林(19.19t/hm2)>落叶松(16.68t/hm2)>山杨(13.28t/hm2)。最大持水率变化范围为207.86%~268.80%,以杨桦林为最大,红松(222.42%)和落叶松(207.86%)最小。最大拦蓄量介于9.80-34.06t/hm2,有效拦蓄量为4.13-20.39t/hm2,且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变化趋势一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3)土壤饱和持水量以天然杂木林(358.43mm)为最大,储水能力最弱的为山杨林(325.99mm)和杨桦林(318.58mm)。有效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红松林(75.49mm)>杨桦林(67.27mm)>天然杂木林(51.73mm)>天然蒙古栎(47.47mm)>天然山杨林(44.33mm)>落叶松林(41.48mm)。杨桦林和山杨林的初渗速率最大,分别为41.40mm/min和40.14mm/min;红松的稳渗速率最大,为8.12mm/min,蒙古栎林地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都是最小的,分别仅为17.46mm/min和4.07mm/min。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差异比较明显,影响Ks的主导因子为土壤结构(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质地。(4)六种林分类型中以杨桦林的水文效应最优,其次是蒙古栎林,水文效应最差的是落叶松林。(5)水质不同参数指标在水分传输过程中其变化程度不尽相同,水质监测指标表明不同林地对水质的改善作用也不同。水源涵养林的壤中流对水质的pH、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铵态氮(NH4+-N)、硝态氮(N03-N)、全氮(N)和全磷(P)具有最明显的缓冲和改善作用,相对而言而树干径流水质较差。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河水的M值为0.235,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的标准,不同林分地表径流都显示是Ⅱ类水质,而杂木林、落叶松和蒙古栎林的壤中流显示是Ⅰ类水质,其余林分类型的壤中流却是Ⅱ类水质。该保护区内磷污染是较严重的,基本没有氮污染。
高峰[3](2012)在《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学研究依赖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平台,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西部干旱区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的角度来看: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进的时空变化缓慢,观测试验台站的空间布局可以比较稀疏,观测数据项集具有特殊性,更需要长期连续的观测试验数据;这里生态脆弱,易被破坏、难以自然恢复,长期定位观测对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这一区域大都人烟稀少、基础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艰苦,更需要优良的装备保障和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特殊机制。对西部干旱区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以占其面积3/5以上的新疆进行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对西部干旱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系统科学、信息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学、信息技术的相关方法,界定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范围,通过对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隶属关系、地理布局、学科分布、土地房产仪器设备配置、人才队伍的类型学历职称结构、数据观测和积累的方法手段、数据资源共享与联网运行机制、资金投入、科技产出、管理与监督评价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西部干旱区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吸纳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提出了西部干旱区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建设布局三位一体的思路和五项基本原则,探索性的设计了台站网格化的组织管理和“四层双轨”的管理体系架构,研究了台站的分级方法及分层次建设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以新疆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的特性、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系统构建需要解决的十个方面的问题,设计出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的信息系统的结构性框架。最后,提出了在西部干旱区顶层设计并统筹布局农业野外科学试验台站总体规划,分级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年度计划,强化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并建立两级财政专项资金,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咨询及管理体制并成立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专家委员会,建设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的人才队伍,规范野外观测标准技术体系,搭建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并建立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刘超[4](2011)在《模拟降雨条件下非均质包气带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地下水氮污染问题一直是广泛受到关注的问题,而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氮污染物的入渗和降解,进而决定着地下水是否易受到污染及其污染程度。本文针对浅层地下水铵态氮污染较为严重的北京市东郊温榆河沿岸地区,通过一系列钻孔剖面,揭示了区内包气带中氮素的垂向分布特征;以含有细质地透镜体,粗细交错的非均质包气带结构为对象,通过室内砂箱模拟实验,就恒定模拟降雨强度下砂箱中水分运移、铵态氮污染及淋溶过程中氮素的迁移转化和富集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钻孔氮素垂向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9个钻孔铵态氮底部出现累积峰;硝态氮主要表现为表层(30cm)累积和中部含量高的单峰型两种分布类型;氮素分布与岩性无明显相关关系,推测可能是由于包气带粗细分层相互交错的结构影响了地表氮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过程最终导致其分布的复杂化。(2)水分运移实验结果表明,粗细相间的非均质介质中存在水分绕流现象,粗细介质颗粒粒径差距越大,水分绕流越明显;同细砂层相比,亚粘土透镜体中含水率高达29%,说明亚粘土透镜体对水分的滞留能力大于细砂层;铵态氮连续穿透实验结果亦表明质地细密的亚粘土透镜体中铵态氮累积量较高,亚粘土透镜体对铵态氮和水分的滞留能力大于质地较粗的细砂层。(3)铵态氮间歇污染实验表明,历时23个周期89天基本达到吸附-硝化反硝化-吸附的稳定状态。包气带氮素的迁移和分布受介质的非均匀性影响明显,同野外氮素分布规律相似,砂箱上层土壤中硝态氮累积较多,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在砂箱深层土壤中得到累积,同时在上亚粘土透镜体的上下表面土壤中出现较明显的铵态氮和亚硝态氮累积;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历时9个周期出水氮素含量减少90%,模拟降雨对土层残留氮素具有显着的淋洗效应,而亚粘土透镜体的存在可阻滞氮素的下移。(4)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出水淋失总氮量占进入系统总氮量的70%,反硝化损失氮量占进入系统总氮量的17%;本实验条件下硝化反应强烈,反硝化作用相对较弱,大部分氮素以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形态随出水淋失。
高波[5](2009)在《水利科技工作的进展与重点任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瑞光[6](2010)在《大清河山丘区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径流影响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海河流域下垫面情况发生了显着变化,并对年径流及洪水产生明显影响。通过选取流域内大清河山区作为典型区,利用数理统计和模型分析方法,揭示了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径流的影响。主要成果表述如下:(1)典型区暴雨洪水变化趋势分析:利用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线性滑动平均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海河流域紫荆关、阜平、龙门等典型区汛期暴雨变化趋势、洪峰流量及次洪量变化趋势。在降雨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历年次洪量、洪峰均有下降趋势,其中紫荆关站典型洪水的次洪量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山丘区产汇流参数变化趋势分析:对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m)、流域水面蒸发和流域蒸散发量、流域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K)等产流参数,洪水滞时、单位线等汇流参数进行了趋势分析和流域代表区降雨径流的相关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使得大清河山丘区的土层最大蓄水容量在1980年以后有所增大;水面蒸发总量呈减小的趋势,年蒸散发总量与降水量成正比关系,其年际变化不明显。土壤消退系数呈增大趋势,但幅度一般在2%—5%之间;20世纪80年代后洪水滞时比80年代前长,但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80年代后洪水滞时与80年代前相差变小。(3)河北山区雨洪模型建立及典型站洪水系列下垫面修正利用山区雨洪模型分别对1980年前后的降雨径流系列率定产汇流参数,根据两组参数的变化来反映下垫面的变化;利用1980年以后产汇流参数重演1980年前典型洪水,通过模拟值之差反映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大清河水系典型区的下垫面变化对大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影响的小,对中小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影响较大。(4)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建立和下垫面影响分析为了定量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考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经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模拟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拟合较好。运用该水文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洪水采用历史反演法,以1980年下垫面参数为基础,选取90年代后洪水进行模拟;以2004年下垫面参数为基础,选取80年代前洪水进行模拟,揭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情况下对同场降雨过程的洪水响应。
张蔚[7](2008)在《地面覆盖法调节土壤温度状况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塑料薄膜覆盖是提高土壤地温,保持土壤墒情的有效措施,这是通过阻断水分流通,改变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比率和地表长波辐射系数,以调节地面吸热和蒸发条件,达到改善地层水分和热状况的方法。本文就该方法在位于深季节冻土区的祁连山林区的适应性问题,包括促进融化和提高土温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1)通过分析最新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不同坡向、不同坡度、不同下垫面形式等条件对冻土区土壤的水热状况的影响规律;(2)总结了根据气象学基本原理和太阳辐射原理从理论上计算土壤表面的直接太阳辐射强度;以及考虑海拔高度和纬度影响的不同坡向、坡度下的气温计算方法;(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分析软件计算了裸地在年内的冻融过程特点,并和实测资料比较验证了方法可行性。然后根据祁连山林区的具体气象和地理参数,对覆盖影响下的冻融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覆盖能减小最大冻结深度,提前表层融化时间。
陈雷[8](2008)在《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在全国水利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同志们:这次全国水利科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任务,部署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升水利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亲临会议并
陈雷[9](2008)在《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在全国水利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
陈雷[10](2008)在《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文中研究说明这次全国水利科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任务,部署工作,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升水利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在黄管局水文实验站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技术在黄管局水文实验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博州扎勒木特沟渠首水情测报系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域概况 |
1.1 流域概况 |
1.2 流域气象特征 |
2 水情测报系统设计 |
2.1 站网布设 |
2.2 测报的目标 |
2.3 遥测站的设计 |
2.4 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
2.5 对系统设计的考虑 |
3 结语 |
(2)大辽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及其水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森林水文过程研究现状 |
1.4.1. 林冠层截留降水 |
1.4.2. 枯落物层持水特性 |
1.4.3. 土壤层贮水和入渗 |
1.5. 森林水质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水文 |
2.4. 气候 |
2.5. 土壤 |
2.6. 植物资源 |
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调查 |
3.2.2. 水文效应的测定 |
3.2.3. 水质参数的选择和测定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分析 |
4.1. 不同类型林地林冠层水文效应 |
4.1.1. 树干径流量比较 |
4.1.2. 林冠截留率比较 |
4.1.3. 气象因子对林冠截留率的影响 |
4.1.4. 林分郁闭度对林冠截留率的影响 |
4.2. 不同类型林地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
4.2.1. 枯落物蓄积量及其分解特性 |
4.2.2. 枯落物持水能力 |
4.2.3. 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 |
4.3. 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层水文效应 |
4.3.1. 森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4.3.2. 森林土壤储水能力 |
4.3.3. 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 |
4.3.4. 森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 |
4.4. 主要森林类型水文效应评价 |
4.4.1. 指标值标准化 |
4.4.2. 指标权重 |
4.4.3. 水文效应评价 |
5. 水源涵养林对水质的影响 |
5.1. 水源涵养林水质特征分析 |
5.1.1. 不同林地电导率特征分析 |
5.1.2. 不同林地溶解氧特征分析 |
5.1.3. 不同林地氧化还原电位特征分析 |
5.1.4. 不同林地pH值特征分析 |
5.1.5. 不同林地降水温度特征分析 |
5.1.6. 不同林地氮含量特征分析 |
5.1.7. 不同林地磷含量特征分析 |
5.2. 水源涵养林水质评价 |
5.2.1. 水质评价方法 |
5.2.2. 水质评价结果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基本概念 |
1.2.1 野外科技工作 |
1.2.2 野外科学实验与野外科学试验 |
1.2.3 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 |
1.3 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理论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性探索 |
第二章 国内外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与研究进展 |
2.1 国外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与研究进展 |
2.1.1 台站建设及联网观测发展状况 |
2.1.2 发展趋势 |
2.1.3 研究工作进展 |
2.2 国内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建设与研究进展 |
2.2.1 台站的数量、类型、地域分布情况 |
2.2.2 管理与运行情况 |
2.3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基本概念 |
2.4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研究工作进展 |
2.4.1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方式 |
2.4.2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思路与规划 |
2.4.3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 |
2.4.4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分布现状与重要地位 |
2.4.5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管理与共享现状 |
2.5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三章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状况 |
3.1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基础情况 |
3.1.1 土地 |
3.1.2 房屋建筑 |
3.1.3 仪器设备 |
3.2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人才队伍建设 |
3.2.1 类型结构 |
3.2.2 学历结构 |
3.2.3 职称结构 |
3.3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基础科学数据观测、积累与资源共享情况 |
3.3.1 数据的采集方式 |
3.3.2 数据的记录方式 |
3.3.3 数据的存储方式 |
3.3.4 数据存储标准 |
3.3.5 数据资源共享范围 |
3.3.6 数据对外共享方式与发布形式 |
3.3.7 网站建设 |
3.4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运行资金投入 |
3.5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科技产出 |
3.5.1 科研项目 |
3.5.2 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 |
3.6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管理与监督评价 |
3.6.1 机构设置 |
3.6.2 管理制度 |
3.6.3 监督评价 |
3.7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功能定位 |
3.7.1 保障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数据的获取 |
3.7.2 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3.7.3 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
3.7.4 支撑各项农业政策的制定 |
3.7.5 做好自然灾害的观测预报 |
3.7.6 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试验示范 |
3.8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8.1 规划布局的规范化、科学化 |
3.8.2 资金投入 |
3.8.3 人才队伍建设 |
3.8.4 数据标准化及其管理 |
3.8.5 数据共享体制机制及网络平台建设 |
3.8.6 台站管理与运行机制 |
第四章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布局思路与运行机制 |
4.1 建设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体系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4.1.1 建设背景 |
4.1.2 建设目的与意义 |
4.2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布局的总体思路 |
4.2.1 建立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体系 |
4.2.2 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 |
4.3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布局的基本原则 |
4.3.1 立足整体性布局 |
4.3.2 突出针对性选点 |
4.3.3 坚持统一性建设 |
4.3.4 重视差异性成长 |
4.3.5 保证长期性发展 |
4.4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组织与管理 |
4.4.1 实施网格化的野外科学观测资源管理 |
4.4.2 分级、分层次规划建设与管理 |
4.4.3 建立数据共享管理制度 |
4.5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运行机制 |
4.5.1 宏观调控机制 |
4.5.2 资金投入机制 |
4.5.3 人才管理机制 |
4.5.4 数据共享机制 |
4.5.5 监督评价机制 |
第五章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的构建 |
5.1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的特性 |
5.1.1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的基本特性 |
5.1.2 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的技术特性 |
5.2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1 用户对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共享的需求分析 |
5.2.2 用户对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 |
5.3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 |
5.4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5.4.1 系统结构 |
5.4.2 系统功能 |
5.5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数据的标准化 |
5.5.1 数据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2 数据标准化的具体方法 |
5.6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运行与管理 |
5.6.1 系统运行 |
5.6.2 系统管理 |
第六章 建立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
6.1 制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实施年度建设计划 |
6.2 强化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体系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 |
6.3 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咨询与管理体制 |
6.4 重视野外科学观测试验人才队伍建设 |
6.5 建立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机制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国外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建设进展与趋势的分析判断 |
7.1.2 我国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建设与研究进展 |
7.1.3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的定位与运行管理 |
7.1.4 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布局与管理运行机制 |
7.1.5 新疆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信息系统的构建 |
7.1.6 政策建议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模拟降雨条件下非均质包气带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均质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进展 |
1.2.2 非均质包气带污染物运移进展 |
1.2.3 包气带中氮迁移转化过程研究进展 |
1.3 项目依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包气带垂直剖面中“三氮”分布特征 |
2.1 研究区自然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
2.2 主要测试项目和方法 |
2.3 研究区包气带垂直剖面中三氮分布特征 |
2.3.1 铵态氮分布情况 |
2.3.2 硝态氮分布情况 |
2.3.3 亚硝态氮分布情况 |
2.3.4 分析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拟降雨条件下非均质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材料与装置 |
3.1.2 供试土样基本性质 |
3.1.3 介质的装填 |
3.1.4 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 |
3.2 水份运移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 |
3.3 实验过程 |
3.3.1 理想介质染色实验 |
3.3.2 实际介质水分染色实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湿润峰运移速率 |
3.4.2 湿润峰运移模式 |
3.4.3 土壤水势变化规律 |
3.4.4 含水量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拟降雨条件下非均质包气带中“三氮”污染试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铵态氮连续穿透试验研究 |
4.3 铵态氮间歇污染出水“三氮“周期变化规律 |
4.3.1 出水“三氮”周期变化规律 |
4.3.2 出水“三氮”周期内历时变化规律 |
4.4 土壤溶液中“三氮”周期变化规律 |
4.4.1 各取样点铵态氮周期变化 |
4.4.2 各取样点硝态氮周期变化 |
4.4.3 各取样点亚硝态氮周期变化 |
4.5 “三氮”累积层位分析 |
4.5.1 土壤溶液中“三氮”累积分布规律分析 |
4.5.2 土中“三氮”累积分布规律分析 |
4.5.3 透镜体上下表面氮素分布规律 |
4.6 平行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拟降雨条件下非均质包气带中“三氮”淋溶试验研究 |
5.1 出水“三氮”变化规律 |
5.2 土壤溶液中“三氮”累积分布规律 |
5.3 “三氮”均衡的计算 |
5.3.1 出水流失氮素计算 |
5.3.2 挥发氨的计算 |
5.3.3 土壤残留氮量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水利科技工作的进展与重点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
1.1 水利科技的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
1.2 体制改革和基础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
1.3 水利科技投入显着增加 |
1.4 水利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1.5 水利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1.6 水利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日益活跃 |
2 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
2.1 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2.2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
2.3 深入研究重大科技问题 |
2.4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
2.5 大力推广优秀科技成果 |
2.6 加速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
(6)大清河山丘区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径流影响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流域自然水循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人类活动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清河流域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水文气象条件 |
2.3 水系特征 |
2.4 水文地质 |
2.5 土壤植被 |
2.6 洪水特征 |
2.7 典型区流域基本情况 |
第三章 典型区暴雨洪水变化趋势分析 |
3.1 汛期暴雨变化趋势分析 |
3.1.1 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 |
3.1.2 线性滑动平均法进行趋势分析 |
3.1.3 回归分析法进行趋势分析 |
3.2 洪峰流量及次洪量变化趋势分析 |
3.2.1 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进行趋势分析 |
3.2.2 线性滑动平均法进行趋势分析 |
3.2.3 回归分析法进行趋势分析 |
3.3 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 |
3.4 汛期降雨量分布的影响 |
3.4.1 汛期降雨量变化趋势 |
3.4.2 雨季长度变化趋势 |
3.4.3 雨季平均日降雨量变化趋势 |
3.5 暴雨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区产汇流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
4.1 流域最大蓄水容量(I_M)分析 |
4.1.1 紫荆关流域Im分析 |
4.1.2 阜平流域Im分析 |
4.1.3 龙门流域Im分析 |
4.2 流域水面蒸发和流域蒸散发量的分析 |
4.2.1 水面蒸发 |
4.2.2 流域蒸散发 |
4.3 流域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K)分析 |
4.3.1 水面蒸发方法 |
4.3.2 流域蒸散发方法 |
4.4 产汇流特性参数变化趋势分析 |
4.4.1 径流系数变化趋势 |
4.4.2 洪峰滞时变化趋势分析 |
4.4.3 汇流单位线特征值变化趋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区降雨径流相关分析 |
5.1 降雨径流相关水文要素的计算 |
5.1.1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
5.1.2 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 |
5.1.3 径流量计算 |
5.2 降雨径流相关关系的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山区河北雨洪模型建立及洪水修正 |
6.1 山区雨洪模型的建立 |
6.1.1 模型结构 |
6.1.2 模型原理 |
6.2 典型区暴雨洪水模拟及洪水修正 |
6.2.1 资料情况 |
6.2.2 暴雨洪水模型模拟 |
6.2.3 模型模拟效率分析 |
6.2.4 模型模拟洪水系列修正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产汇流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7.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识别与分析 |
7.1.1 实际调查的土地利用情况 |
7.1.2 卫星遥感数据的识别结果 |
7.1.3 实际调查结果与遥感数据识别结果的对比 |
7.2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 |
7.2.2 土地利用类型速度变化 |
7.3 LWHM-LUCC模型的构建 |
7.3.1 蒸散发计算 |
7.3.2 产流量计算 |
7.3.3 水源划分 |
7.3.4 汇流计算 |
7.4 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
7.4.1 参数率定 |
7.4.2 模型验证 |
7.5 下垫面变化对洪水的影响分析 |
7.5.1 紫荆关流域 |
7.5.2 阜平流域 |
7.5.3 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的影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状况说明 |
致谢 |
(7)地面覆盖法调节土壤温度状况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冻土区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因素 |
2.1 太阳直接辐射 |
2.2 气温 |
2.3 降水和蒸发 |
2.4 风速和风向 |
2.5 季节冻结层的土质 |
2.6 地形 |
2.7 地下水位 |
2.8 降雪 |
2.9 地面覆盖类型 |
2.10 坡度 |
2.11 农业耕作措施 |
第三章 冻土区的表面辐射强度和气温计算 |
3.1 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 |
3.2 祁连山地区气温分布 |
3.3 陆面蒸发量的计算 |
第四章 冻土区土壤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 |
4.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
二、增强加快水利科技创新的使命感 |
三、明确新时期水利科技工作的任务 |
四、切实做好各项水利科技创新工作 |
四、计算机技术在黄管局水文实验站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博州扎勒木特沟渠首水情测报系统初探[J]. 王新. 地下水, 2021(03)
- [2]大辽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及其水质研究[D]. 周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3]西部干旱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台站发展研究[D]. 高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8)
- [4]模拟降雨条件下非均质包气带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5]水利科技工作的进展与重点任务[J]. 高波. 水利水电技术, 2009(08)
- [6]大清河山丘区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径流影响问题的研究[D]. 韩瑞光. 天津大学, 2010(11)
- [7]地面覆盖法调节土壤温度状况的数值模拟研究[D]. 张蔚.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8]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在全国水利科技大会上的讲话[J]. 陈雷.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8(05)
- [9]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在全国水利科技大会上的讲话[J]. 陈雷. 水利水电技术, 2008(04)
- [10]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 为水利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J]. 陈雷. 中国水利,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