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文中认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城市边缘区作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危机的主要承载区域,未来空间规划与发展尤为关键。大庆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寒地油田,城市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大庆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遥感地学等学科理论基础,选取1980-2017年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特征,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从而提升研究区生态安全、探寻土地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给予帮助。研究主要内容:(1)大庆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文本依据研究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风险-价值-弹性)特征,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构建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分析生态安全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1980-1990年、2000-2010年变化幅度较大。1980-2000年,由于油田开采、扩建以及耕地无序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增加,研究区(特别是采油区内部)蓝绿空间面积减少,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安全下降。2000-2017年,由于石油减产,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使得人为扰动因素减少。研究区(特别是采油区外部)草地覆盖度等级增加,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安全提升。采油区内部,草地持续退化,生态环境无明显改善,是生态安全预警的主要区域。(2)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本文以生态安全时空分析为依据,运用叠图法与阻力模型分析法,识别区域生态网络,界定管控范围,从而优化研究区生态-景观空间格局,制定管控策略与保障机制。研究表明,识别预警区面积9791.63km2,保护区面积625.90km2。在大庆城市边缘区构建“一环、双核、四区、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以及“一带、一轴、三产、五区、多点”的景观空间格局,确立生态修复与保护管控策略以及法律、规划、监督、经济、技术与管理多项保障机制,实现本区域物质丰富、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安全的宏大愿景。
满百举[2](2020)在《民国时期翁文灏的国营工矿业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翁文灏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首位地质学博士。他学贯中西,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更为重要的是,他长期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经济部负责人,实际上是国民政府工矿业建设的决策者与实践者。因此,学者和官员的双重身份使得他的工矿业建设思想不仅具有特殊的理论研究价值,更能给现实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从中国近代所处的历史环境入手,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翁文灏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战时、战后的国营工矿业思想。孙中山的“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的思想主张是翁文灏国营工矿业思想的直接来源。作为地质学家,翁文灏很早就意识到发展矿产事业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大力主张开发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这是他工矿业思想的独特特点之一。执掌资源委员会后,他的国营工矿业建设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从工业区位选择上看,战前他根据对战争形势的预判和工业发展的条件,主张将湘、鄂、赣作为战时的工业中心。随着战火迅速逼近上述地区,他将目光转向了川、黔、桂等大后方地区。抗战结束后,他计划重点发展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台湾地区,并形成三大重工业核心区域。可以说,翁文灏的工业区位思想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统筹设计,也显示出其建设思想的被动性和阶段性。在翁文灏的领导下,抗战时期后方国营工矿业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这也更加坚定了翁文灏以国营方式进行经济建设的理念。战后的敌伪资产接收使得国营事业急速膨胀,除传统划定为国营的重工业部门外,国民政府将国营的范围逐步扩展到纺织等轻工业部门。同时,翁文灏也开始思考国营厂矿事业的组织方式问题,他坚持以现代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战后国营工矿企业。这不仅顺应当时世界企业发展的大潮,更体现了翁文灏对企业经营管理及二战后世界工业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考。不可否认,在翁文灏的国营工矿业思想指导下,中国的战时工矿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更要看到,其国营思想是在战争威胁特殊背景下的被动选择。从长期来看,国有企业不仅存在效率低下、创新乏力等种种弊端,过分扩张的国营事业也会挤压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从而窒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如何平衡国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只有在整体主义中有机融入个人主义,才能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孙志敏,宋天奇,马令勇,贾娇娇[4](2019)在《利用GIS平台阐释工业遗产——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GIS平台为工业遗产研究提供了一种收集数据、比对数据和解读数据的新方法,同时也为发现可能隐藏在文字、表格和图像背后的深层关系提供了一次机会,更为人们从城市历史角度重新认识和解读工业遗产提供了一种可能。本文借助GIS技术建立大庆工业遗产数据库,并且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大庆工业遗产现状进行初步解读。
杨硕[5](2019)在《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创新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程上,将发挥越来越显着的战略支撑作用。近些年,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为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逐渐认识到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在创新文化的理念以及创新文化体系建设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采油三厂创新文化建设的研究,积极釆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来培育企业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员工创新激情,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论文以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创新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创新文化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经验,在对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创新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采油三厂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其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二是介绍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三是通过调研分析总结采油三厂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创新精神文化建设、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创新物质文化建设和创新行为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针对采油三厂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包括完善创新精神文化建设、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创新物质文化建设和创新行为文化建设等内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加强和完善创新文化建设实际工作,也为其他油田企业抓好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王亚男[6](2019)在《翁文灏思想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翁文灏是我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地质学家和经济学家,生于清末,长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复杂社会,他是一名科学救国的实干家,同时也是近代史上知识分子“学者从政”的代表。在复杂的近代政治与社会变迁中,在各种政权与救亡图存运动的更迭中,翁文灏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变的仍是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本文通过研究翁文灏这一科学工作者的思想变迁,探讨当代高校对于工科人才培养的对策,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知识体系完备、科研能力卓着的工科人才。本文主要通过档案史料、年谱、日记、国民时期的着述、文集等来探究翁文灏在近代的浪潮中每一阶段的思想特点,论述其对国家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并且重点揭示新中国成立前后其回归祖国大陆、政治倾向转变的原因,在这基础上论述归国后的翁文灏作为政协委员对国家经济方面的建设,对着作的翻译等,以及创新探究翁文灏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具体实践。文章最后根据翁文灏思想变迁的历程,做出了对当今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启示,一方面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家国情怀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另一方面顺应国家发展需要,通过构建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等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龚旭[7](2018)在《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的大背景下,我国矿山与矿业城市之间正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矿业城市转型的推进使得矿山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城市规模的扩张,矿山资源的逐渐枯竭,新空间的持续涌现,新技术的不断革新,让矿山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规划建设层面,近城区的矿山与城市用地布局产生了互相干扰和制约的不和谐景象。这些问题在矿业城市建市之初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是资源开发期缺乏对矿业城市统筹规划的原因。矿业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优化实际上就是城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人的居住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空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现阶段中,如何创建一个和谐、活力的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本文的重点。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相关转型产业的发展,过去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因此,系统的展开对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矿山与矿业城市的空间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研究讨论矿山与矿业城市的空间结构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入手,通过分析矿山与矿业城市的功能关系和空间关系,总结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论证了矿业是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化发展的源动力,同时,研究了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从国内外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中获得启示。本文以抚顺市为例,分析介绍了抚顺矿城空间关系的现状和演变过程,指出抚顺矿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抚顺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路径。首先是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抚顺市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其次分析抚顺市不同历史时期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要素,提出抚顺市未来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发展模式,最后针对抚顺市河南矿区发展需要,提出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发展建议。
蔡雪莲[8](2017)在《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林业史是近年来林业史研究的重点之一,主要探讨历史时期某一地理区域内林业资源的分布、变迁及其规律,考察林业机构和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河西走廊处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多;土壤以荒漠土,盐渍土为主;该自然条件决定了河西走廊植物除祁连山生长云杉外,在河川或湖泊附近多生长具有耐旱性质的杨、柳、榆、梧桐等。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地区林木资源较之现在,种类相对较多,分布亦更为广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对河西地区的不合理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区的林木资源逐渐减少。河西走廊地区的林木变迁史,可视为西北地区林木变迁的一个缩影。探讨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林业史,可为今后学界开展对中国历史时期区域林业史的系统研究提供个案,尤其可为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史的探讨树立典型。本文结合传统史籍和河西走廊地区的地方志、档案资料,运用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林木资源的分布与变迁,以及该区的林政史、林木用途和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河西走廊的林木资源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林木资源在持续减少。二、清至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国时期,在全国林业政策的指导下,河西走廊的林业机构和林业政策向专门化、法制化转变,推动了河西地区的林业发展。三、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林木除日常用度外,或被军阀用于官邸私宅建造,或被政府机关征用于公路建设、煤矿、邮电通讯等事业。四、河西地区的林产品资源有限,只供该区民众生产生活使用,不外销;林副产品中的苁蓉、大黄、甘草等药材因产量多、质量佳,销往临近的青海、新疆,甚至有的远销山西。研究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林木业状况,可为今天河西地区的林木种植、管护及环境治理等提供借鉴。
李志贤[9](2014)在《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西部油气产业发展而成长;近年来西部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为数众多的新兴油气资源型城镇。西部油气资源储量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的油气资源保障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必然会陷入“油(气)兴城(镇)兴”—“油(气)竭城(镇)衰”的发展路径魔咒。本文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与油气资源型城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现状,并从产业、企业、环境和人口因素四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论述了影响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克拉玛依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基于产权制度视角论述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问题,提出在油气产业链全产业链高度垄断和油气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大背景下,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走延伸产业链的老路。本文认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中观层面的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镇)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微观层面的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突破相关的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是系统工程,要求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要结合城市(镇)所处发展阶段,立足城市(镇)资源、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将油气资源适度开采、跨期配置纳入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储备规划,将我国油气产业、油气资源型国企的发展,与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调整我国油气产业整体布局、产能调整中主要体现油气产业自身优化和油气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规划,克服目前油气产业链中后端产能过剩,和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尚缺乏有效而系统的政策支持的双重压力,打破油气资源及产业链中的垄断局面,利用“拓链、补链、建链”思维,合理延深、延长、延宽西部油气产业链,优化升级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打破城市(镇)高度依赖、依从、依附于油气产业而发展的路径依赖,促进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从长远看,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要在机制的建立完善上做文章:突破高度垄断与条块分割,创新油气资源及行业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油气产业援助机制及新兴产业扶持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治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而其根本是完善城(镇)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受益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积累机制。这需要在明晰油气资源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完善国家作为所有权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合理受益机制的同时,探索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油气资源产权体系,创新油气资源初始矿权配置制度,尝试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有偿取得部分油气资源产权制度,协调油气资源矿权与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地权的矛盾,健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受益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发展积累不足、转型内生动力不强从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
李大鹏[10](2013)在《大庆市北湖地区油矿废弃地再开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矿废弃地是大庆市具有典型特征的土地类型,它分布范围广泛,对大庆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庆市老城区出现用地存量不足、土地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利用效率很低的油矿废弃地已经成为制约大庆市未来健康发展的瓶颈。然而,大庆市油矿废弃地具备较强的地方特色,经过精心改造除了可以用作城市建设用地之外,还具备展示大庆历史发展轨迹的功能,对提升城市用地经济性和展示大庆石油文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所以,本文以城市废弃地改造相关理论作为切入点,运用比较借鉴法和调查实践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回答了应如何对大庆市油矿废弃地进行改造的问题。论文共分为四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内容的组织,首先提出问题,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提出了研究框架与方法;然后分析问题,梳理了废弃地改造主要模式和常见方法;再然后,以大庆市北湖地区油矿废弃地改造规划为实例,说明了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方式;最后,通过对基础理论和大庆市油矿废弃地规划实践两方面的归纳总结,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大庆市油矿废弃地再开发的基本对策:明确基本原则和目标体系,谋定而后动,为再开发成功奠定坚实基础;选择适宜的废弃地再生模式和合理的再生方式;制定再开发策略,从职能转化、生态恢复、产业文化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四个方面全面考虑,满足类似项目的多样化需求;最后,完善废弃地再开发的机制,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二、油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
1.1.2 城市边缘区作为资源型城市生态空间危机的主要承载区域 |
1.1.3 矿业棕地作为资源型城市边缘区主要构成因素,具备双重属性 |
1.1.4 生态安全建设——国家生态战略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1.5 中国石油之都——黑龙江省大庆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景观生态学 |
2.1.2 城市景观生态学 |
2.1.3 恢复生态学 |
2.1.4 生态空间理论 |
2.1.5 城市空间理论 |
2.1.6 景观都市主义 |
2.2 概念界定 |
2.2.1 城市边缘区 |
2.2.2 生态安全格局 |
2.2.3 矿业棕地 |
2.2.4 自然修复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相关研究 |
2.3.2 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研究 |
2.3.3 矿业棕地相关研究 |
2.3.4 研究进展综合评述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大庆城市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特色资源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大庆油田与城市发展 |
3.2.1 因油而生——从千古荒原到特大油田(1959年之前) |
3.2.2 依油而兴——从油田开采到城市衍生(1960年—2001年) |
3.2.3 贫油而转——从石油减产到现代化城市建设(2002年—) |
3.3 大庆土地环境特征 |
3.3.1 现状特征 |
3.3.2 存在问题 |
3.4 研究区界定 |
3.4.1 城市边缘区 |
3.4.2 油田生产区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特征 |
4.1 研究区空间信息提取与分析 |
4.1.1 遥感数据获取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影像解译与分类 |
4.1.4 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
4.2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特征 |
4.2.1 不同用地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
4.2.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特征 |
4.3 蓝绿空间时空变化特征 |
4.3.1 蓝绿空间总体变化特征 |
4.3.2 绿地空间变化特征 |
4.3.3 水体空间变化特征 |
4.4 非蓝绿空间时空变化特征 |
4.4.1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 |
4.4.2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特征 |
4.4.3 未利用地空间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节 |
5 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空间演变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1.1 指数测算方法 |
5.1.2 时空分析方法 |
5.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
5.2.1 生态风险总体变化特征 |
5.2.2 不同景观类型生态风险变化特征 |
5.2.3 不同象限生态风险变化特征 |
5.3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
5.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 |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
5.3.3 不同象限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 |
5.4 生态弹性时空变化特征 |
5.4.1 生态弹性总体变化特征 |
5.4.2 不同象限生态弹性变化特征 |
5.5 本章小节 |
6 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空间演变特征 |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模型概述 |
6.1.2 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
6.1.3 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6.1.4 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
6.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6.2.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3 评价单元与分析方法 |
6.3 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 |
6.3.1 目标层指数变化特征 |
6.3.2 生态安全指数变化特征 |
6.3.3 生态安全分级变化特征 |
6.3.4 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6.4 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变化特征 |
6.4.1 全局自相关变化特征 |
6.4.2 局部自相关变化特征 |
6.4.3 生态安全预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大庆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7.1 生态安全优化 |
7.1.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7.1.2 优化内容 |
7.1.3 优化方法 |
7.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7.2.1 动态叠加分析 |
7.2.2 生态网络识别 |
7.2.3 空间格局规划 |
7.3 生态安全空间管控 |
7.3.1 生态修复管控 |
7.3.2 生态保护管控 |
7.4 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
7.4.1 法律保障 |
7.4.2 规划保障 |
7.4.3 监督保障 |
7.4.4 经济保障 |
7.4.5 技术保障 |
7.4.6 管理保障 |
7.5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民国时期翁文灏的国营工矿业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翁文灏的早期学者生涯 |
第一节 年少经历 |
第二节 地质调查所之工作 |
第三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翁文灏国营工矿业思想 |
第一节 思想背景 |
(一)孙中山的“发达国家资本”思想 |
(二)实业计划中的矿产开发思想 |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翁文灏的矿产调查与开发思想 |
第三节 工业建设思想:以国防工业为中心 |
(一)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 |
(二)与其他建设计划的思想区别 |
第四节 以湘鄂赣为中心的战时工业区位思想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翁文灏国营工矿业思想 |
第一节 战时经济思想背景:统制经济思潮 |
(一)20世纪30年代的统制经济思潮 |
(二)对统制经济概念的探讨 |
(三)政商界对于统制经济的看法 |
(四)翁文灏对于统制经济的思考 |
第二节 国营工矿业发展思想:以重工业为中心、以特种矿产为抓手 |
(一)以重工业建设为中心 |
(二)开发玉门油矿 |
(三)易货贸易 |
(四)钨锑矿统制 |
第三节 以川、桂、黔为重心的大后方工业区位发展思想 |
(一)钢铁产业 |
(二)其他产业 |
第四节 大后方国营工矿业的成效 |
第五章 抗战胜利前后翁文灏国营工矿业思想 |
第一节 关于战后经济制度的思考:国营与民营之争 |
(一)学界关于战后经济制度的争论 |
(二)翁文灏战后接收敌伪资产之主张 |
第二节 战后工业中心与国营工业区位发展战略:从大后方到三大中心区域 |
(一)奋勇挽回东北华北 |
(二)加力经营华中华南 |
(三)发展增进台湾实业 |
第三节 国营企业公司制思想 |
(一)对官僚体制的不信任 |
(二)财务压力导致国营工厂的市场化改革 |
(三)促进国营、民营事业共同发展 |
(四)国营企业的公司制趋势 |
第四节 国营工矿业发展中的战略思考 |
(一)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二)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判断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附录 |
后记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4)利用GIS平台阐释工业遗产——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介绍 |
2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概况 |
3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 |
3.1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分类 |
3.2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数据库设计 |
3.3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现状阐释 |
3.3.1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时间分布 |
3.3.3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保护等级结构 |
3.3.4 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
4 结论 |
(5)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创新文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创新文化的内涵 |
2.2 创新文化的构成 |
2.3 创新文化的特征 |
2.4 创新文化的主要功能 |
2.4.1 创新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
2.4.2 创新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
2.4.3 创新文化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
2.4.4 创新文化降低企业内外部沟通成本 |
2.5 创新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第3章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创新文化建设现状 |
3.1 采油三厂简介 |
3.1.1 采油三厂概况 |
3.1.2 采油三厂组织结构 |
3.2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总体状况 |
3.2.1 创新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
3.2.2 创新制度文化建设情况 |
3.2.3 创新物质文化建设情况 |
3.2.4 创新行为文化建设情况 |
3.3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调研 |
3.3.1 调研的方法和目的 |
3.3.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3.3.3 调查对象描述 |
3.3.4 调查结果 |
3.4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创新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2 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3 创新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4 创新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创新文化建设的完善对策 |
4.1 完善创新精神文化建设 |
4.1.1 加强企业创新精神建设 |
4.1.2 大力倡导和宣传创新文化建设 |
4.1.3 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 |
4.2 完善创新制度文化建设 |
4.2.1 完善激励制度 |
4.2.2 建立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
4.2.3 完善创新人才培训机制 |
4.2.4 加强创新科研经费的管理 |
4.2.5 加强科研管理平台建设 |
4.3 完善创新物质文化建设 |
4.3.1 改善企业容貌和工作环境 |
4.3.2 加强科研设备现代化建设 |
4.4 完善创新行为文化建设 |
4.4.1 树立创新典型 |
4.4.2 调动职工做创新主体 |
4.4.3 积极搭建创新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翁文灏思想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1.6 资料来源 |
第2章 民国时期翁文灏的思想特点 |
2.1 民国初年:民主主义思想 |
2.1.1 任职地质研究所——重视人才培养 |
2.1.2 创建中国地质学会——加强中国地质与世界地质学界的交流 |
2.2 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思想 |
2.2.1 国家建设:独立开发玉门油矿 |
2.2.2 战时教育:对工科人才的培养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政治倾向的转变 |
3.1 翁文灏政治倾向转变的原因 |
3.1.1 主观世界的转变 |
3.1.2 客观环境的推动 |
3.2 翁文灏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 |
3.2.1 热心关注新中国工业建设 |
3.2.2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具体实践 |
第4章 翁文灏的思想变迁历程对当今工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
4.1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树立科学观念 |
4.1.1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
4.1.2 秉承优秀文化,塑造高尚人格 |
4.1.3 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
4.2 顺应国家发展需要,提高科研能力 |
4.2.1 构建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 |
4.2.2 加强国际交流协作,提高研创能力 |
4.2.3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刺激科研能力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阐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矿山 |
2.1.2 矿业城市 |
2.1.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 |
2.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互动发展 |
2.2.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促进关系 |
2.2.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相互冲突 |
2.3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3.1 城市空间结构 |
2.3.2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模式 |
2.3.3 矿山与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基本模式 |
2.4 矿山发展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3章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 |
3.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阶段 |
3.1.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初始阶段 |
3.1.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关联阶段 |
3.1.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分离阶段 |
3.1.4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的自发展阶段 |
3.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进的动力 |
3.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进的影响因子 |
3.3.1 地理自然条件 |
3.3.2 土地利用 |
3.3.3 矿山技术的革新 |
3.3.4 矿石贸易格局因素 |
3.3.5 制度政策环境因素 |
3.3.6 交通格局因素 |
3.4 影响因子对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演变的机理分析 |
3.5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上的相互制约 |
3.5.2 矿山交通运输系统与城市道路的互相干扰 |
3.5.3 矿山与矿业城市在规划层面上的不协调 |
第4章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优化对策研究 |
4.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案例研究 |
4.1.1 矿山与城市同步发展的案例 |
4.1.2 矿山与城市同步衰落的案例 |
4.1.3 矿山枯竭而城市发展的案例 |
4.2 国内外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案例研究的启示 |
4.2.1 矿山与城市统筹区域发展策略 |
4.2.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战略选择 |
4.2.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空间响应 |
第5章 抚顺市矿山与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研究 |
5.1 抚顺市发展概述 |
5.1.1 抚顺市城市转型过程 |
5.1.2 抚顺市产业发展历程 |
5.1.3 抚顺市空间布局现状 |
5.2 城市总体规划引导下抚顺市的空间发展分析 |
5.2.1 《抚顺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分析 |
5.2.2 《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分析 |
5.2.3 《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分析 |
5.2.4 《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分析 |
5.3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形态及结构 |
5.3.1 北部非矿业经济区空间结构 |
5.3.2 南部矿业经济区空间结构 |
5.4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演变阶段 |
5.4.1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 |
5.4.2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关联阶段 |
5.4.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的分离阶段 |
5.4.4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自发展阶段 |
5.5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5.5.1 抚顺矿产资源开发前古城空间结构 |
5.5.2 抚顺市矿产资源开发集中期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 |
5.5.3 抚顺市矿产资源成熟期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 |
5.5.4 抚顺市矿产资源衰退期和新兴产业发展期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结构 |
第6章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
6.1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抚顺市老矿区发展与规划的冲突 |
6.1.2 转型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 |
6.1.3 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上的不协调 |
6.2 抚顺市空间关系发展的优化措施 |
6.2.1 根据矿业城市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
6.2.2 改善内部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城区聚集效应 |
6.2.3 治理矿区环境 |
6.2.4 优化空间结构,建设城市新区 |
6.3 抚顺市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发展建议 |
6.3.1 南部矿区“一线”优化方案 |
6.3.2 深化沈抚同城化战略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图片统计 |
附录B 论文表格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政区沿革 |
第二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的林木资源 |
第一节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资源的概况 |
第二节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资源的变迁 |
一、林木资源的破坏 |
二、造林活动 |
第三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的林政 |
第一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林业政策 |
一、林木种植政策 |
二、森林保护政策 |
第二节 民国河西走廊的林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
一、林业机构 |
二、关于林木种植的政策及法规 |
三、林木管护措施 |
第四章 清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林木的使用 |
第一节 日常用度 |
第二节 官府征用 |
第五章 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产品的产、运、销 |
第一节 林产品的产、运、销 |
第二节 林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困难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困难 |
第二章 研究文献和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油气资源型城市(镇) |
2.1.2 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 |
2.1.3 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 |
2.1.4 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 |
2.2 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
2.2.2 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 |
2.2.3 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
2.3 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研究综述 |
2.3.1 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研究概述 |
2.3.2 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研究主要内容 |
2.3.3 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研究的评述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4.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2.4.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2.4.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
第三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界定 |
3.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
3.2.1 资源保障能力优势 |
3.2.2 油气产业基础优势 |
3.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现实问题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
4.1.1 油气产业与西部油气资源城市(镇)耦合发展与演进的一般特征 |
4.1.2 西部油气资源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产业问题 |
4.1.3 油气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西部油气资源城市(镇)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
4.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基础 |
4.2.1 西部油气企业简况 |
4.2.2 西部油气企业与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关系 |
4.2.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
4.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问题 |
4.3.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环境问题界定 |
4.3.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环境问题的特征 |
4.3.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环境问题本质 |
4.4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
4.4.1 以机械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的形成 |
4.4.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
4.4.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的特点 |
4.5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5.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 |
5.2.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以克拉玛依为例 |
5.3.1 克拉玛依现状 |
5.3.2 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及数据 |
5.3.3 克拉玛依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 |
5.3.4 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5 克拉玛依案例对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一般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基于产权制度视角 |
6.1 油气资源产权及油气资源产权领域的“国家悖论”现象分析 |
6.1.1 产权的内涵 |
6.1.2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特征 |
6.1.3 油气资源产权制度的特征 |
6.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
6.2.1 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 |
6.2.2 油气产业援助机制及新兴产业扶持机制 |
6.2.3 生态环境补偿与治理机制 |
6.2.4 社会保障机制 |
6.3 基于产权制度变迁建立完善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延伸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链,培育接续接替产业,实现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产业结构转型,落实油气产业援助机制及新兴产业扶持机制 |
7.2.2 提高支柱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企业支撑,健全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 |
7.2.3 治理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补偿与治理机制 |
7.2.4 破解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推动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庆市北湖地区油矿废弃地再开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实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油矿废弃地 |
2.1.2 再开发 |
2.1.3 生态恢复 |
2.2 废弃地的分类 |
2.2.1 形成机制分类 |
2.2.2 污染程度分类 |
2.2.3 分布地带分类 |
2.3 废弃地的特征 |
2.3.1 物质特征 |
2.3.2 人文特征 |
2.3.3 空间特征 |
2.3.4 生态特征 |
2.4 废弃地再开发的实践方法 |
2.4.1 恢复生态学方法 |
2.4.2 景观生态学方法 |
2.4.3 功能协调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庆市北湖地区油矿废弃地现状分析与规划设计 |
3.1 现状分析 |
3.1.1 基本概况 |
3.1.2 优势条件 |
3.1.3 存在问题 |
3.1.4 可行性研究 |
3.2 规划理念与原则 |
3.2.1 规划理念 |
3.2.2 规划原则 |
3.3 整体规划构想 |
3.3.1 功能定位 |
3.3.2 规划构想 |
3.3.3 规划结构 |
3.3.4 生态恢复 |
3.4 空间环境设计 |
3.4.1 总体构思 |
3.4.2 功能空间设计 |
3.4.3 环境景观设计 |
3.5 旅游规划 |
3.5.1 客源市场研究 |
3.5.2 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与测算 |
3.5.3 线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庆市北湖地区油矿废弃地再开发对策研究 |
4.1 再开发目标与原则 |
4.1.1 目标体系 |
4.1.2 基本原则 |
4.2 适宜的模式与再生方式的选择 |
4.2.1 废弃地再生模式的选择 |
4.2.2 合理的再生方式 |
4.3 再开发策略 |
4.3.1 职能转化 |
4.3.2 生态恢复 |
4.3.3 产业文化保护 |
4.3.4 旅游资源开发 |
4.4 完善废弃地的再开发机制 |
4.4.1 政策体系 |
4.4.2 管理体系 |
4.4.3 规划机制 |
4.4.4 弹性机制 |
4.4.5 公众参与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油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庆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D]. 陈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2]民国时期翁文灏的国营工矿业建设思想研究[D]. 满百举.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利用GIS平台阐释工业遗产——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J]. 孙志敏,宋天奇,马令勇,贾娇娇. 城市建筑, 2019(27)
- [5]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创新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 杨硕.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翁文灏思想变迁研究[D]. 王亚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矿山与矿业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机理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抚顺市为例[D]. 龚旭.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清至民国河西走廊林木业研究[D]. 蔡雪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志贤. 兰州大学, 2014(12)
- [10]大庆市北湖地区油矿废弃地再开发规划研究[D]. 李大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