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孔灌注CFG素混凝土桩在成都平原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磊[1](2019)在《成都东区某深基坑排桩-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紧缩以及工程技术的发展,深基坑工程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深基坑工程中支护体系的变形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市信合·御龙山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模拟分析了该项目支护体系的受力及变形,主要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当前深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受力计算方法。概括对比了几种深基坑常用支护体系各自的优缺点。简要概括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2.利用Midas/GTS NX模拟分析了基坑整个施工过程,并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研究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在不同开挖深度下的内力及水平位移变化规律。3.利用Midas/GTS NX分析了支护桩嵌固深度、桩径、内支撑截面尺寸三种因素对排桩-内支承支护体系受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环形内支撑内环所受轴力以受压为主,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三道内支撑所受轴力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且每道内支撑内环受力近似于对称结构。(2)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支护桩水平位移不断加大,位移曲线呈抛物线型,且随着开挖深度的加大,水平位移最大值产生位置也逐渐下移。(3)加大支护桩嵌固深度可有效减小支护桩自身水平位移,但对内支撑受力影响较小;(4)支护桩桩径越大,内支撑内环受力最大值越大,最小值越小;支护桩桩径越大,桩自身水平位移越小。此次针对信合·御龙山深基坑工程的模拟分析,为接下来工程的继续进行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未来同类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参考。
邓宇,马军,孟宝华,章宁,梁摇[2](2019)在《长螺旋钻孔压灌成桩工艺在成都基岩地区复合地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结合成都东郊慧生时代广场地基处理项目实例,通过长螺旋钻中心压灌成孔方案和旋挖成孔方案的对比,说明了前者在frbk≤5MPa极软岩地区复合地基成桩中的优越性,即采用长螺旋钻中心压灌成孔工艺保障了成桩质量,节约了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较旋挖成孔桩方案节约工期约17.8%,节约成本约29%。经检测,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均满足要求。通过对该工艺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为类似地层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黄天琪[3](2016)在《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物往高层、超高层发展,建筑物荷载越大,对地基变形越敏感,建筑物对地基基础要求越高。为了满足建筑物荷载和沉降要求,同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软土地基在很多城市建设中都会遇到,对于软土地基条件的改善通常采用复合地基的方式来解决。在地基处理工程中,不同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不一样,不同建筑对地基要求不同,采用单一桩型的复合地基处理方式难以较经济地满足建筑物的荷载和变形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各单一桩型复合地基优点,将两种及两种以上桩型复合地基进行合理组合,形成多桩型复合地基。由于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其作用机理和工程特性研究较少,本文对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和工程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将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桩基础进行对比,说明复合地基在工程特性及造价方面的优势;同时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工程特性进行分析;(2)对常用的几种双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及沉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在考虑荷载变化、褥垫层厚度变化及施工顺序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和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荷载-沉降规律、桩土应力传递规律、桩身应力变化规律、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施工顺序变化对地基处理效果的影响;(3)对具体的工程采用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将现场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荷载-沉降曲线、桩土应力比曲线,并将其与室内模拟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桩土应力比曲线进行对比,验证模拟试验分析的正确性。
谢光军[4](2016)在《CFG桩在四川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方针,四川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新农村改造建设,主要为廉租房、棚户区改造项目,而且建筑物的规模越来越大,多层、小高层较为普遍,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基于此,对目前在地基处理方面的CFG桩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董骜[5](2015)在《软岩场地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筏板基础受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成都软岩场地地质条件的特点,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提出了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概念。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径通常在800-1200mm之间,比普通素混凝土桩径600mmm更大。其施工作业方便,置换率较高,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地基土-软岩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复合地基的整体刚度,减小地基沉降。本文结合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通过现场监测与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为考虑上部结构-筏基-复合地基协同作用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大直径素混凝土桩的上部桩侧存在负摩阻力,且存在于桩身上端0-2.5m,即约桩径2倍的范围;(2)结构柱下筏基内钢筋应力集中,在核心筒处集中水平较低,筏基内钢筋应力分布与上部结构的约束密切相关,两个结构柱之间会出现反弯点,即两柱之间的筏基呈现上“拱”效应;(3)筏板基础的整体弯矩大小基本与筏板厚度呈线性相关,通过增加筏板厚度来控制筏板变形和基础沉降须考虑合理取值;(4)相比于均匀布桩的复合地基,“内强外弱”变刚度布桩复合地基能够减小筏板基础中弯矩大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存在一个使得筏基中的弯矩水平明显降低的合理桩间距比和桩长比的范围界限,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和材料;(5)现行设计方法中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不符合(偏大),造成设计的保守,引起工程成本升高;(6)现行规范的设计方法优化的方向思路,应是初步布桩设计后进行协同作用分析,针对内力和沉降分布,采用多次迭代分析,最终可获得最优化的方案。
程浩[6](2012)在《成锦乐客运专线超长钢轨存放地基设计和变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国家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的高速铁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成绵乐客运专线以成都为枢纽,北至江油,南接乐山,是5·12地震后的灾后重建重大项目、中西部第一条城际铁路。本文以成绵乐客运专线为背景,对粘土地基条件下超长钢轨存放场地的地基处理和变形做了研究。(1)在设计前,对超长钢轨存放场地做地质勘察,通过钻孔取样,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场地内地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工程地质勘察综合评价场地的工程概况和地质概况。(2)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得到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对存轨场地设计,通过改变CFG桩的桩长、桩径和桩间距来控制地基的沉降,以求满足钢轨存放要求,确保场地的平顺,避免场地不平顺引起长钢轨变形。(3)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假定地基土为理想弹塑性体,地基梁和CFG桩为线弹性体,模拟仿真在超长钢轨存放条件下地基的变形。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了粘土地基条件下超长钢轨存放场地设计所需的一些准备工作和设计流程,总结了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可为粘土地质条件下超长钢轨存放场地设计和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一些参考。
石少敏[7](2011)在《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复合地基通常较桩基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使其在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理论与应用也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振冲法是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所制桩体为散体桩,上部荷载作用于复合地基后,影响其压缩性能的因素较为复杂,使得现有的计算方法都还不够成熟,该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还处在半理论半经验状态,地基处理设计中一些参数也只能凭工程经验确定。本文综述了复合地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复合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介绍了大连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介绍了地基处理的成败案例。并通过大连泉水居住区龙畔金泉小区四栋十八层住宅楼采用振冲法处理有淤泥的地基土层的工程实例,对振冲桩复合地基的应力特性及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和计算较为实用的新方法。第一,目前多数地基处理业界人士认为黏性土的强度过低如果采用振冲法处理,桩间土不能使碎石桩得到所需的桩周土径向支持力,桩体就会产生鼓胀破坏,所以碎石桩复合地基适合低层或变形要求低的建筑。本文通过四栋小高层的工程实例,证明碎石桩用于有淤泥的土层的小高层建筑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文中对比载荷试验曲线和沉降观测曲线来揭示不同振冲器功率地基处理的效果,对比了不同土层层位上的载荷试验地基土的附加应力。通过载荷试验曲线与筏板基础沉降观测曲线的对比,指出现有参数计算理论的局限性。第二,通过对比地基检测的载荷试验曲线和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曲线,发现复合地基竣工检测的载荷试验曲线的初段不能真实反映筏板基础下复合地基土层的压缩性,建筑物的沉降与载荷试验曲线的前后段都相关。文中通过对载荷试验压板影响范围内的复合地基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第二层土变形模量的计算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计算的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沉降观测推算值更加接近。根据载荷试验所得的两层土变形模量避免了当前的只用曲线初段的一层土变形模量计算沉降的缺陷。第三,本文根据压缩模量概念及振冲桩施工中动力参数,建立了振冲桩桩体的压缩模量与振冲器动力性能之间的关系式,即动力法计算桩体压缩模量,并通过有限元法进一步论证该方法。使设计人员可以更加客观地进行振冲桩复合地基设计,使复合地基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薛江炜[8](2008)在《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文中认为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专门针对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本文所称的专利创新的概念是:“以申报发明专利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发明专利实质性审查条件的创新”。本文以侧重于刚性桩的专利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对地基处理领域刚性桩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对当前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些刚性桩专利技术从专利申报、作用机理、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比较探讨,取得了静夯(200610009144.9)和桩伴侣(200710160966.1)两项专利创新的成果。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1、提出专利创新的概念,探讨了专利创新、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2、对地基处理常规的分类与IPC国际专利的分类进行了比较,打破常规,将桩分解为头、身和脚三个部位分别阐述,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发明寻找新的发明灵感;3、对当前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些刚性桩专利技术,从作用机理、专利申报、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比较探讨,主要有:1>改变桩身的横截面的薄壁筒桩与劲芯桩,2>改变桩身纵断面的支盘桩和后注浆,3>广义改变纵断面的多桩型组合,4>宏观上改变桩纵断面的变刚度设计方法,5>在桩脚上做扩大头的静夯、复合载体夯扩桩,6>改变桩头构造形式的预留沉降、位移调节和桩伴侣等。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静夯(200610009144.9)与桩伴侣(200710160966.1)这两项专利技术,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发明思路、内容和研究现状;5、结合桩伴侣的应用,提出了反映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时间-沉降量(T-S)曲线和人为创造T-S曲线的构造和设计计算方法。
蒋季洪[9](2006)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施工及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国际能源的日趋紧缺,使得油库建设发展迅速。油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储量大,工艺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为提高土地使用率、增大油库储量,降低建设成本,建大容量罐是唯一出路。大容量罐特点是直径大,罐体高,对油罐基础要求,尤其是在罐体的不均匀沉降方面,有相当严格的限制。为有效解决投资大,工期长,罐基前期和后期变形监测困难等问题,对大型油罐基础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的研究与监测,以及研究和采用先进的油罐地基加固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中研究的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加固地基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对大型油罐基础地基进行整体加固处理的效果非常理想的一种新型技术。从发展至今,CFG桩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地基的安全性,缩短施工工期,可以大大节约工程造价,还可防止周围地基出现下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和推广价值的软弱地基加固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主要确定的5个设计参数,即桩长、桩径、桩间距、桩体强度、褥垫层厚度及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设计程序;对振动沉管非排土成桩和非挤土式成孔冲击成桩两种不同的CFG桩成孔施工工艺,进行了CFG桩混合料材料性状和配合比设计计算;针对不同施工工艺,提出了包括拔管速度、桩距确定、施打顺序、混合料坍落度及保护桩长等各个环节不同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施工现场CFG桩单桩承载力和变形进行全程现场监测,从而得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和变形计算机理。本文源于工程,又高于工程,通过探讨和研究从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掌握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施工和检测技术,达到了更好的为现代工程施工服务的目的。
张绪平[10](2003)在《冲孔灌注CFG素混凝土桩在成都平原的应用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 1 引言 CFG桩(C:Cement,F:Fly-ash,G:Gravel)原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合,用振动沉管打桩机或其它成桩机具制成的具有可变粘结强度的桩型。这种桩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在成桩过程中对桩间土产生横向、纵向挤压,使桩间土承载力提高,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CFG桩既起了桩体作用,又起了挤密作用,就更大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其对承载力的提高幅
二、冲孔灌注CFG素混凝土桩在成都平原的应用及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孔灌注CFG素混凝土桩在成都平原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东区某深基坑排桩-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深基坑工程发展现状 |
1.3 深基坑围护结构类型 |
1.3.1 土钉支护 |
1.3.2 重力式水泥土墙 |
1.3.3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1.3.4 地下连续墙 |
1.3.5 排桩支护体系 |
1.4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4.1 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特点 |
1.4.2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4.3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技术在成都地区应用现状 |
1.5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技术路线 |
2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理论 |
2.1 基坑开挖阶段产生的变形 |
2.2 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平面分析理论 |
2.2.1 支护桩内力与变形平面计算 |
2.2.2 水平支撑内力与变形平面计算理论 |
2.3 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空间分析理论 |
3 工程概况与支护设计 |
3.1 区域地形地貌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场地水文概况 |
3.2.2 场地地层结构 |
3.2.3 建筑规模及基坑周边环境 |
3.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
3.4 基坑施工方案 |
3.4.1 总体施工流程安排 |
3.4.2 建筑材料 |
3.4.3 施工技术要求及措施 |
3.5 基坑监测 |
3.5.1 监测项目 |
3.5.2 监测原则 |
3.5.3 监测点位布置 |
3.5.4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3.5.5 监测频率 |
3.5.6 监测报警值 |
4 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 |
4.1 计算模型与参数取值 |
4.1.1 本构类型的选取 |
4.1.2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
4.1.3 土层参数 |
4.1.4 支护结构计算参数 |
4.1.5 施工工序模拟 |
4.1.6 边界条件 |
4.2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位移分析 |
4.2.1 开挖深度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2 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 |
4.2.3 支护桩嵌固深度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4 内支撑截面尺寸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5 支护桩桩径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3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内力分析 |
4.3.1 开挖深度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4.3.2 支护桩嵌固深度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4.3.3 内支撑截面尺寸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4.3.4 支护桩桩径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长螺旋钻孔压灌成桩工艺在成都基岩地区复合地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3 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比选 |
3.1 长螺旋钻孔压灌成孔桩复合地基方案 |
3.2 旋挖成孔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方案 |
4 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比选 |
4.1 长螺旋钻孔压灌成孔工艺 |
4.2 旋挖成孔施工工艺 |
4.3 两种工艺对比分析 |
5 施工控制及常见问题处理 |
6 结论 |
(3)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多桩型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复合地基理论 |
2.1 复合地基概念、分类及特性 |
2.2 复合地基优势 |
2.3 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工程特性 |
2.3.1 碎石桩起源及概念 |
2.3.2 碎石桩加固机理及适用范围 |
2.3.3 碎石桩破坏机制 |
2.3.4 影响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因素分析 |
2.4 CFG桩复合地基及工程特性 |
2.4.1 CFG桩概念 |
2.4.2 CFG桩加固机理及适用范围 |
2.4.3 CFG桩破坏机制 |
2.4.4 影响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因素分析 |
3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相关理论及工程特性 |
3.1 多桩型复合地基概念及特性 |
3.2 多桩型复合地基分类 |
3.3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优点 |
3.4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3.5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5.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几种方法 |
3.5.2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几种方法的分析及建议 |
3.6 多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 |
3.6.1 多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概念 |
3.6.2 复合地基复合模量计算 |
4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 |
4.1 模型试验 |
4.2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 |
4.2.2 CFG桩、碎石桩、桩间土应力分析 |
4.2.3 各土层应力分析 |
4.2.4 桩土应力比分析 |
4.2.5 桩身应力分析 |
4.2.6 施工顺序对复合地基特性影响 |
5 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水文地质条件 |
5.4 设计要求及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
5.5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CFG桩在四川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FG桩加固机理 |
2 四川省新农村改造地区CFG桩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
2.1 取土成孔问题 |
2.2 成桩量化问题 |
2.3 检测问题 |
3 提高CFG桩应用效果的建议 |
4 结语 |
(5)软岩场地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筏板基础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基-筏板基础协同作用理论 |
2.1 协同作用分析的基本概念 |
2.2 地基-筏板基础协同作用机理 |
2.2.1 筏板基础刚度的影响 |
2.2.2 地基刚度的影响 |
2.2.3 筏板基础的力学模型 |
2.2.4 地基的力学模型 |
2.2.5 协同作用的基本方程 |
2.3 变刚度布桩的复合地基 |
2.3.1 基本概念 |
2.3.2 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3.1 工程概述 |
3.2 地质水文概况 |
3.3 监测目的和内容 |
3.4 监测仪器的原理和安装 |
3.4.1 钢筋测力计 |
3.4.2 混凝土应变计 |
3.4.3 土压力盒 |
3.5 监测方案 |
3.5.1 素砼桩监测点位选择 |
3.5.2 筏板监测点选择 |
3.6 监测结果分析 |
3.6.1 桩身荷载传递分析 |
3.6.2 筏基内钢筋计量测结果分析 |
3.6.3 筏基底部土压力盒量测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筏板受力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计算模型概述 |
4.1.1 基本假定 |
4.1.2 计算模型 |
4.1.3 计算模型材料参数 |
4.1.4 接触面的设置 |
4.1.5 边界条件 |
4.1.6 计算模型网格的划分 |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4.2.2 现场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3 筏板厚度对筏基受力及变形的影响 |
4.4 变刚度布桩复合地基对筏基受力及变形的影响 |
4.4.1 变桩间距布桩对筏基受力及变形的影响 |
4.4.2 变桩长布桩复合地基对筏基受力及变形的影响 |
4.5 弹性地基梁法计算结果分析 |
4.6 现行设计方法的优化方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现场监测 |
5.1.2 有限元仿真分析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成锦乐客运专线超长钢轨存放地基设计和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土工程勘察现状 |
1.2.2 CFG桩应用现状 |
1.2.3 地基处理现状 |
1.2.4 超长钢轨存放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和地质概况 |
2.1 地质勘察勘探点布设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理概况 |
2.4 场地地层岩性 |
2.5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
2.6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2.6.1 地下水 |
2.6.2 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
2.7 场地上的膨胀性判定 |
2.8 场地工程分析与评价 |
2.8.1 场地稳定性评价 |
2.8.2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
2.8.3 地基土适宜性评价 |
第3章 超长钢轨存放场地设计 |
3.1 荷载分析 |
3.2 地基梁设计 |
3.2.1 计算梁正截面的最大受弯承载力 |
3.2.2 计算斜截面最大抗剪承载力 |
3.3 地基处理设计 |
3.4 承载力和沉降验算 |
3.4.1 方案一承载力和沉降验算 |
3.4.2 方案二承载力和沉降验算 |
3.4.3 计算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超长钢轨存放场地数值分析 |
4.1 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4.1.1 屈服准则 |
4.1.2 流动规则 |
4.2 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取 |
4.2.1 建立模型 |
4.2.2 参数选取 |
4.3 荷载组成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7)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基处理分类及大连地区常用方法 |
1.1.1 地基处理分类 |
1.1.2 大连地区地基处理方法选用 |
1.2 国内及大连地区地基处理的成败案例 |
1.3 振冲桩复合地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复合地基工程技术的发展 |
1.3.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理论研究状况 |
1.4 碎石桩目前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振冲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地地质条件 |
2.2.1 地貌 |
2.2.2 场地地层条件 |
2.2.3 构造 |
2.3 场地土层工程性能 |
2.3.1 场地土层工程性能 |
2.3.2 桩基础设计参数 |
2.4 地基处理及桩基方案建议 |
第3章 振冲法处理淤泥土体原型试验研究 |
3.1 桩基与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3.1.1 钻孔灌注桩设计方案 |
3.1.2 灌注桩试桩施工工艺 |
3.1.3 振冲桩方案 |
3.1.4 振冲桩复合地基下卧粘土层承载力验算 |
3.1.5 地基振冲桩处理前沉降估算 |
3.1.6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 |
3.2 振冲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 |
3.2.1 振冲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 |
3.2.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3.3 不同层位载荷试验地基土应力特征 |
3.3.1 不同层位载荷试验曲线分析 |
3.3.2 不同层位载荷试验曲线对比 |
3.3.3 同层位不同振冲器载荷试验曲线对比 |
3.4 桩体动力触探试验研究 |
3.5 沉降观测 |
3.5.1 沉降观测及计算 |
3.5.2 沉降观测分析 |
第4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 |
4.1 压缩模量理论基础 |
4.1.1 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及压缩模量 |
4.1.2 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 |
4.2 两层土复合地基变形模量计算方法研究 |
4.3 不同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沉降量对比 |
4.3.1 建筑地基沉降计算 |
4.3.2 采用切线法的变形模量计算地基沉降量 |
4.3.3 载荷试验反演法计算变形模量及沉降 |
4.3.4 载荷试验曲线初段计算变形模量及沉降 |
4.4 桩体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 |
4.5 不同桩体压缩模量沉降计算对比 |
4.5.1 动力法计算桩体压缩模量与其它方法在沉降计算中的对比 |
4.5.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的讨论 |
第5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有限元法分析 |
5.1 有限元法模型的构建 |
5.1.1 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 |
5.1.2 有限元分析模型参数的选择 |
5.1.3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5.1.4 有限元模型的网络划分以及位移边界条件 |
5.2 有限元法模型的计算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代绪论) |
第二章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的意义 |
2.1 建筑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
2.1.1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
2.1.2 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
2.1.3 改革创新,是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
2.2 自主知识产权是地基处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
2.3 地基处理企业的专利战略 |
2.3.1 专利申请决策 |
2.3.2 专利申请内容 |
2.3.3 专利申请时间 |
2.3.4 专利申请地域 |
2.3.5 专利网规划 |
第三章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研究的方法 |
3.1 技术发明的经验总结,有助于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完善和应用 |
3.1.1 发明的定义和特点 |
3.1.2 发明的特点 |
3.1.3 发明的类型 |
3.1.4 发明的意义 |
3.1.5 发明与专利 |
3.1.6 发明的产生 |
3.2 有关基础的IPC国际专利分类的内容及结构 |
3.3 地基处理专业领域对于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
3.3.1 基础工程措施和岩土加固措施 |
3.3.2 地基加固基本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适用范围 |
3.3.3 桩和桩基础的分类 |
3.4 地基处理专业领域与IPC国际专利分类的比较 |
第四章 与桩身有关的技术和发明——改变桩身的横断面 |
4.1 薄壁筒桩 |
4.1.1 专利申请 |
4.1.2 筒桩的主要特点 |
4.1.3 筒桩承载机理分析 |
4.1.4 筒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5 筒桩的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4.1.6 筒桩施工设备 |
4.2 劲芯复合桩 |
4.2.1 专利申请状况 |
4.2.2 劲性搅拌桩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现状 |
4.2.3 劲芯复合桩的作用机理 |
4.2.4 加劲水泥土复合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
4.2.5 SMC复合桩的概念 |
4.3 本章思考——薄壁筒桩与劲芯桩的组合 |
第五章 与桩身有关的技术和发明——改变桩身的纵断面 |
5.1 挤扩支盘桩 |
5.1.1 支盘桩的发展历程与专利申请 |
5.1.2 支盘桩的挤密机理与研究现状 |
5.1.3 挤扩支盘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 |
5.1.4 试验验证支盘桩的抗压特性 |
5.1.5 本节思考——不规则的支盘与复合地基 |
5.2 后压浆 |
5.2.1 后压浆的加固机理概述 |
5.2.2 后注浆灌注桩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5.2.3 后压浆工艺的专利申请 |
5.3 广义的桩身纵断面的改变 |
5.3.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5.3.2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
5.3.3 多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5.3.4 有关多桩型长短桩的专利申请 |
5.3.5 本节思考——发明空间与一机多用 |
5.4 宏观上的桩断面的改变 |
5.4.1 沉降与反力的悖论 |
5.4.2 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方法 |
5.4.3 宏观上改变桩身断面的专利 |
5.5 本章思考——“王冠上的明珠” |
第六章 在桩脚(桩的底端)上做扩大头——静夯(静压置换地基处理法) V.S.复合载体夯扩桩 |
6.1 研究方向的最初选择 |
6.1.1 低噪声建筑施工工艺 |
6.1.2 以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 |
6.1.3 研究方向与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一致 |
6.2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的一项发明——静夯 |
6.2.1 发明思路 |
6.2.2 对“静夯”一词的解释 |
6.2.3 背景技术及其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 |
6.3 发明申报的有关材料 |
6.3.1 发明内容及附图说明 |
6.3.2 静夯的应用范围及实施方式 |
6.3.3 权力要求书 |
6.4 静夯的研究现状 |
6.4.1 静夯的研究方向纵论 |
6.4.2 静夯的优势及经济评价 |
6.4.3 多用途压管的设计 |
6.4.4 施工时的其他附属设备 |
6.5 与静夯类似的专利概述 |
6.5.1 静夯之前的专利申报 |
6.5.2 静夯之后的专利申报 |
6.5.3 适用于静夯技术的自动压扩器 |
6.3.4 借鉴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静夯桩 |
6.6 本章思考——发明的时代性 |
第七章 小桩头能做大文——桩伴侣(桩头的箍带箍的桩)PK桩帽承台褥垫净空 |
7.1 现有的桩头构造形式 |
7.1.1 从上凸形桩顶试验谈起 |
7.1.2 郑刚教授的分类及桩顶预留净空的专利 |
7.1.3 宰金珉教授等人发明的位移调节专利 |
7.1.4 桩底沉渣、缩经断桩与纵向预应变桩 |
7.1.6 桩帽(桩头部扩大)的形式 |
7.2 新的桩头构造形式——桩伴侣 |
7.2.1 背景技术 |
7.2.2 发明内容 |
7.2.3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
7.2.4 权力要求书 |
7.2.5 应用及专利转化情况 |
7.3 人为创造时间-沉降量曲线 |
7.3.1 带有褥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局限性的启发 |
7.3.2 反映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时间-沉降量(T-S)曲线 |
7.3.3 从整体上考虑地基的受力分析 |
7.3.4 人为创造T-S曲线的计算方法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攻硕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或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施工及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工程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2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国内研究现状 |
1.3 CFG桩桩体材料及其性状 |
1.3.1 桩体材料 |
1.3.2 桩体配合比 |
1.3.3 养护条件 |
1.3.4 桩体应力应变特性 |
1.4 在垂直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性状 |
1.4.1 桩、土受力特性 |
1.4.2 复合地基变形特性 |
1.5 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技术 |
1.5.1 褥垫层的作用 |
1.5.2 褥垫层的合理厚度 |
1.6 几种典型桩型复合地基的特性比较 |
1.6.1 碎石桩复合地基 |
1.6.2 石灰桩复合地基 |
1.6.3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1.6.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1.6.5 GFG桩复合地基 |
第2章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 |
2.1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资料 |
2.1.1 工程勘探资料 |
2.1.2 本工程的工程地质资料 |
2.1.3 本工程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2.4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2.4.1 设计参数的确定因素 |
2.4.2 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确定 |
2.4.3 布桩 |
2.4.4 1#钢油罐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 |
3.1 CFG桩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
3.2 CFG桩施工工艺 |
3.2.1 CFG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3.2.2 CFG桩施工 |
3.2.3 CFG桩施工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
3.2.4 CFG桩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
3.2.5 CFG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3.2.6 本工程CFG桩施工简述 |
3.3 CFG桩清土及桩头处理技术 |
3.3.1 弃土清运 |
3.3.2 桩头处理 |
3.4 褥垫层铺设及质量控制技术 |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检测及验收 |
4.1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检测 |
4.1.1 检测数量及桩身评价类别 |
4.1.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条件 |
4.1.3 本工程概述 |
4.1.4 技术依据 |
4.1.5 检测方法及过程 |
4.1.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7 检测结论 |
4.2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验收 |
第5章 结论 |
5.1 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实践中表现的特性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冲孔灌注CFG素混凝土桩在成都平原的应用及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东区某深基坑排桩-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D]. 刘建磊. 西华大学, 2019(02)
- [2]长螺旋钻孔压灌成桩工艺在成都基岩地区复合地基中的应用[J]. 邓宇,马军,孟宝华,章宁,梁摇. 土工基础, 2019(02)
- [3]碎石桩-CFG桩双桩型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特性研究[D]. 黄天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4]CFG桩在四川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中的应用[J]. 谢光军. 乡村科技, 2016(11)
- [5]软岩场地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筏板基础受力特性研究[D]. 董骜.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6]成锦乐客运专线超长钢轨存放地基设计和变形研究[D]. 程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7]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D]. 石少敏. 吉林大学, 2011(09)
- [8]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D]. 薛江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施工及监测技术研究[D]. 蒋季洪.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10]冲孔灌注CFG素混凝土桩在成都平原的应用及效果[J]. 张绪平. 路基工程,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