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的比较

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的比较

一、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徐萍,金佩莹,张久平,成鑫,张会会,柯晓燕[1](2021)在《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病前生活事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少年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病前生活事件。方法:回顾性分析2 225例住院治疗的3~18岁精神障碍患儿病前生活事件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精神疾病诊断的关系。结果:699例入组者(31.42%)起病过程中存在至少1件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类309例、受惩罚类181例、健康适应类142例、丧失类105例、其他69例、人际关系类66例;生活事件阳性率:675例儿童组中为31.70%,1 550例少年组中为31.2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148例女性组中为34.41%,显着高于男性组(28.23%)(χ2=9.85,P<0.01)。其中女性组学习压力类生活事件明显多于男性组(P<0.05);生活事件在精神疾病出现最多的依次为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100.00%)、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性障碍(71.59%)、抑郁障碍(43.09%)、焦虑障碍(41.67%)以及进食障碍(39.02%)。结论:儿童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病前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女性患者更易遭遇生活事件影响,以学习压力为甚;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等均与生活事件相关。

孙明波[2](2020)在《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之间的跨诊断比较及其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儿童期创伤经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和临床症状,探讨儿童期创伤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发病、认知功能缺陷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筛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Ⅳ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4th Edition,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1月-2020年0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149例,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93例,入组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同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和生活事件量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统计资料及量表评分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三组间样本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样本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使用秩和检验;组内连续性数据之间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非连续性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P<0.05界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的比较中,除情绪管理分测试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他分测验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认知功能缺陷较首发抑郁症患者组更严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儿童期创伤经历在首发精神分裂症、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中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及儿童期创伤总分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患者组以上各维度分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发病有关,儿童期情感虐待(EA)分在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分值更高,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相比,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儿童期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及儿童期创伤总评分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之间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05;3.存在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的认知功能缺陷程度比无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患者更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期情感虐待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分测验中动作流畅度(r=-0.370,P=0.005)、Stroop 颜色(r=-0.291,P=0.030)存在负向相关关系,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验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分测验中符号编码(r=-0.244,P=0.018)、动物流畅度(r=-0.263,P=0.011)、Stroop 单词(r=-0.221,P=0.033)、Stroop 色词(r=-0.225,P=0.030)存在负向相关关系。儿童期情感忽视与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分测验中空间记忆(r=-0.242,P=0.019)、Stroop 单词(r=-0.212,P=0.041)、Stroop 颜色(r=-0.207,P=0.047)、Stroop 色词(r=-0.242,P=0.019);5.儿童期创伤总分、各维度分及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以及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总评分之间未发现显着相关,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分与儿童期性虐待存在负向相关关系(r=-0.312,P=0.019),阴性症状分与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存在负向相关关系(r=-0.288,P=0.031),一般精神病症状分与儿童期情感忽视存在负向相关关系(r=-0.310,P=0.020)。[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在儿童期创伤的各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相比,首发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儿童期情感虐待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更密切;2.存在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组认知功能缺陷较无社会环境应激因素的患者更严重,提示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可能通过损害认知功能而诱导疾病的发生发展;3.认知功能缺陷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发病早期普遍存在。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更严重,推测认知功能缺陷严重程度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鉴别诊断及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4.儿童期创伤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存在相关性;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存在相关性,而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未发现相关性,提示早期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相关;5.儿童期创伤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以及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总分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关系。儿童期性虐待与阳性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近期负性生活事件与阴性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儿童期情感忽视与一般精神病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胡慧欣[3](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更新偏差与快感缺失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存在广泛的认知、情绪以及社会功能的缺损。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核心症状之一,与个体的社会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但目前,仍不清楚快感缺失的潜在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特质个体均持有更低水平的愉快感信念,且与快感缺失有关。尚没有研究进一步考察在临床与亚临床群体中,该低水平信念究竟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尚不清楚是否是由于个体信念更新的过程存在异常,导致该低水平信念的形成与维持。本论文试图从精神分裂症谱系的角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的信念更新模式进行系统深入地探讨。为说明上述问题,本论文共包括了三部分的研究。研究一,招募75名非临床的大学生群体,采用修订版的信念更新任务范式考察非临床个体的信念更新模式,同时,探究不同条件下的信念更新程度与愉快感信念、快感缺失的关系。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事件类型与反馈消息的交互作用显着(F(1,67)=4.789,p=0.032,ηp2=0.067)。进一步进行简单主效应分析,面对愉快事件时,个体在信念更新过程中未表现出偏差(p=0.288);而在不愉快事件中,个体的信念更新过程存在乐观的偏差(p<0.001),具体而言,在接收到好消息时,个体会更大幅度地去改变自身原有的信念。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估计误差、记忆误差以及事件数量的差异,结果发现,在愉快事件的好消息条件下信念更新的程度与个体对愉快活动的期待程度具有边缘显着负相关;而在不愉快事件的坏消息条件下信念更新的程度与个体对愉快感的重视程度表现出边缘显着的正相关。研究二,招募36名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在人口学资料与病人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与研究一同样的任务范式去分析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的信念更新模式。对愉快/不愉快事件分别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愉快事件上,反馈消息(F(1,58)=4.625,p=0.036,ηp2=0.074)与组别(F(1,58)=5.421,p=0.023,ηp2=0.085)的主效应显着,但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F(1,58)=2.924,p=0.093,ηp2=0.048)。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面对愉快事件时,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负性偏差的倾向(p=0.001),即当得知愉快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低于自身原本估计的概率时,相比于健康对照,患者更倾向于受到这个坏消息的影响,更大幅度地调整原有的信念。而在不愉快事件上,组别与反馈消息的主效应、交互作用均不显着,患者与健康对照在信念更新过程中都表现出乐观偏差,即被告知不愉快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自身原本估计得更低(好消息)时,两组被试均更大程度地改变自身原有的信念。研究三,为探究比较分裂型特质个体与健康对照的信念更新特点,27名分裂型特质个体与30名健康对照完成与前两项研究同样的任务范式。结果发现,分裂型特质个体在信念更新过程中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似的特点,在愉快事件上,组别与反馈消息的交互作用显着(F(1,49)=4.997,p=0.030,ηp2=0.093),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分裂型特质个体对愉快事件的信念更新过程中表现出负性的偏差(p=0.043)。而在不愉快事件上,特质个体与健康对照都表现为乐观的偏差。且相关分析发现,分裂型特质个体在愉快事件上的信念更新偏差与自身对愉快感的关注程度呈显着负相关(r=-0.454,p=0.039)。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特质个体均只在愉快事件的信念更新过程中表现出负性的偏差,即临床与亚临床群体均更大程度地受到坏消息的影响。而在不愉快事件的信念更新过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型特质个体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该结果提示我们,这种仅在愉快事件上负性的更新模式可能对个体低水平愉快感信念的形成与维持起着一定的作用。针对信念更新模式的调整,可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的快感缺失提供了一种新的干预角度。

杨楹[4](2017)在《儿童精神分裂症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标准化测评工具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分别在入组后第3个月、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进行随访,观察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状况,探索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预测因素,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6月1 日到2010年5月31日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病区收集的小于14岁的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基线时采用自制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量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评估量表(Promorbid Adjustment Scale,PAS)、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ni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儿童期逆境问卷(The Questionnaire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发病前就诊情况、临床特征如起病年龄、起病形式、DUP(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时间)、家族史、症状特点等各项指标,采用自制门诊随访情况调查表,前瞻性定期随访5年,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服药剂量、合并用药、换药情况、再住院情况、PANSS因子得分及早期阳性症状缓解情况、随访结束时患者的阳性症状累计缓解月数、阴性症状累计缓解月数、个人和社会功能得分等指标,数据录入SPSS22.0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生存分析、t检验、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路径分析,探索儿童精神分裂症的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1.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的起病年龄为7-14岁,平均11.0±1.8岁,女性的起病年龄为6-12.5岁,平均10.6±1.4岁,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起病年龄有性别差异(logrank=4.99, P<0.05),女性起病年龄较男性早。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史阳性者占50.0%,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的比例占55.9%,慢性起病者的比例占61.8%,住院前因情绪、行为问题就诊的患者比例占22.2%,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时间平均为8.33个月,高逆境得分的患者比例为47.1%。2.81例患者中,8例患者因各种原因失访,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更改诊断,68例完成随访,诊断的稳定性为93.2%(68/73)。随访期间住院次数为1-5次,5年内复发再入院的比例为58.8%,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为48.5%,用药种类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至随访结束时,仅有3例患者处于未服药状态,占4.4%; 15例患者患者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23.1%,40例患者合并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61.5%; 13例合并三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15.4%。合并情感稳定剂、抗抑郁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分别为12例、16例、5例,占l7.6%、23.5%、5.9%; 一直沿用出院时治疗方案的患者人数为10例,仅占14.7%,更换过二种及以上治疗方案的患者人数为34例,占50.0%。3.随访结束时,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因子(12.78±2.92VS14.88±3.38.t=-4.35,P<0.05)、焦虑抑郁因子(12.78±2.92VS14.88士3.38,t=-4.35,P<0.05)、兴奋敌对因子(11.90±3.12VS15.44±3.91, t=-5.93,P<0.05)得分较基线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因子得分(30.32±7.35vs24.10±6.08,t=6.21,P<0.05)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因子与基线相比变化不大(25.15±7.33vs26.57±6.25,t=-1.9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P得分较基线时明显升高(40.06±11.02vs20.96±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早期阳性症状缓解的患者例数为27例,早期阳性症状缓解率为34.6%,阳性症状处于缓解状态的累计月数平均为18.78±7.18月,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38月,阴性症状处于缓解状态的累计月数平均为17.51±3.69月,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24个月。以PSP得分作为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的指标,PSP得分平均40.06±11.02分,最低21分,最高68分,小于30分的有14人,占20.6%,30分到70分之间的有54人,占79.4%。4.多因素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阳性症状是否早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是起病形式,急性及亚急性起病者获得早期缓解的可能性大约是慢性起病者的5倍;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的预测因素是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服药依从性和基线时韦氏智力测验得分,三者共解释变异的44.4%;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的预测因素是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DUP)、基线时阴性因子得分,两者共解释因变量变异的54.5%。PSP得分的预测因素是DUP、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早期阳性症状是否获得缓解及阴性症状的缓解时间,四者共解释变异的39.7%。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阳性症状的缓解时间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与PSP得分之间其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24.1%;阴性症状的缓解时间在DUP与PSP得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1.本研究中女性儿童的起病年龄较男性儿童早。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家族史阳性者居多,占50.0%,慢性起病者居多,占61.8%,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的比例及遭受不良生活事件的比例较高,分别占55.9%、47.1%。2.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稳定性较高,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好,但合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例较高,更换治疗方案的比例高。3.随访结束时,与基线相比,阳性症状、兴奋敌对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阴性症状明显加重,认知损害症状变化不大,个人和社会功能明显改善,但均表现社会功能低下及不同程度的受损,显示预后不良。4.影响儿童分裂症社会功能恢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急性及亚急性起病的患者容易获得阳性症状的早期缓解;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服药依从性差、认知功能差是患者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短的危险因素;较长的DUP、基线时阴性症状重是患者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短的危险因素。较长的DUP、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早期阳性症状未获得缓解及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短是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即能直接影响社会功能结局,也能通过阳性症状的缓解时间间接影响社会功能结局;DUP不直接影响社会功能的结局,它是通过阴性症状的缓解时间来影响社会功能的结局的。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缩短从发病到抗精神病药物服用的时间,早发现,尽早治疗和干预,定期跟踪随访和监测,对家属普及儿童精神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进而延长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缓解的时间,从而达到减轻社会功能损害、改善预后的目的。

陈武朝[5](2014)在《急诊室自杀未遂就诊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自杀未遂是指个体在主观上存在或产生死亡的想法或愿望之后,实施了结束自己生命的行动/行为,并造成自身一定程度的躯体损害,但该行动/行为最终没有导致死亡的结局,自杀意念和躯体损害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最可靠的预测指标,有自杀未遂史者再次自杀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0-40倍。自杀未遂发生率远高于自杀死亡率,WHO的一项自杀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自杀未遂发生率为0.4%-4.2%。女性自杀未遂者多于男性,15-44岁是自杀未遂行为发生的高峰年龄。虽然中国的自杀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但中国的自杀未遂率可能并非如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自杀未遂率。中国人口基数大,无论是自杀死亡人数还是自杀未遂人数都位列世界第一,自杀问题仍是中国目前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可见,中国的自杀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开展自杀未遂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对自杀的预防控制和自杀的危机干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的访谈,并严格匹配对照开展问卷调查,拟从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躯体与精神疾病因素、人格特征因素、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等方面对自杀未遂危险因素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今后开展自杀的预防控制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目的(1)探讨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的自杀行为特征;(2)比较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躯体与精神疾病因素、人格特征因素和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差异,探讨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3)为自杀的预防控制、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干预和治疗以及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自杀未遂组(病例组)和对照组。自杀未遂组采用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即先从长沙市所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随机抽取3家,再对抽取的3家医院急诊室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连续就诊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对照组按照与病例组同性别、同社区以及年龄(±2岁)相匹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条件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2)研究内容和工具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抑郁水平评定量表、冲动性量表、Beek绝望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应对技能量表、自杀意向量表等汉化版的量表调查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躯体与精神疾病因素、人格特征因素、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运用Excel2007、 SPSS18.0和AMO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132例自杀未遂者平均年龄(31.72±7.54)岁,男女性别比为1:2.1,63.6%已婚且生活在一起,75.0%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6.7%的患者居住在农村;过半的患者夫妻关系差或一般,过半的患者与岳父/公公或岳母/婆婆的关系差或一般,男性自杀未遂患者遇到压力或困难时能够从家人那里获得帮助的比例显着高于女性(P<0.05)。3.0%的自杀未遂患者在遇到压力或困难时能够寻求获得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帮助。(2)自杀行为特征:132例自杀未遂患者自杀高峰为5月,在4-6月份有集中趋势(Z=25.237,P<0.05);109例居住地为农村的自杀未遂患者在3-7月份有集中趋势,高峰为5月(Z=25.318,P<0.05),23例居住地为城市的自杀未遂患者无集中趋势(Z=1.708,P>O.05)。132例自杀未遂患者自杀高峰为12:01-20:00(Z=16.703,P<0.05)。50.8%(67/132)的自杀方式为喝农药,28.8%为喝其它毒药或过量服药,9.8%为割腕。78.0%(103/132)的自杀场所为家里。53.8%无任何自杀准备,78.0%的自杀未遂者在行动前没有与人提到自杀企图,86.4%没有后事安排,91.7%没有留下遗言、遗书或有关日记。自杀直接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夫妻吵架,占27.0%(31/115);患生理或精神疾病,占13.9%(16/115);生活压力大、活着没意思,占13.0%(15/115)。8.3%(11/132)有自杀未遂史;精神疾病总现患率为11.4%(15/132),男性的精神疾病现患率(20.9%,9/43)显着高于女性6.7%(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0,P=0.020);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有自杀未遂史的比例高于无精神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58,P<0.001)。(3)相关因素比较:132例自杀未遂者社会支持评定总平均分为29.68±5.97分,对照为38.80±4.17分;对照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自杀未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杀未遂者抑郁量表总平均分为28.68±11.49分,对照为10.47±7.68分,自杀未遂组在抑郁总评定分和郁情绪维度、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维度、人际交往维度的评定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杀未遂者自杀前1年最常见的生活事件排前5位的依次为与配偶或同居者有激烈的争吵(发生率为30.3%)、与配偶或同居者打架(16.7%)、与家庭成员激烈争吵(16.7%)、遭遇丢面子受人歧视或被人误会(15.2%)、收入下降(12.1%)。总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为75.0%,平均每个自杀未遂者发生2.38±2.34件负性生活事件。自杀未遂组在各相关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量的评定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杀未遂者冲动性人格特质总平均分为11.33±3.14分,对照为9.67±3.65分,自杀未遂组在冲动性评定总分和非功能性冲动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功能性冲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5,P=0.115)。132例自杀未遂者积极行动应对总平均分为35.11±10.75分,对照组为46.55±9.05分;自杀未遂者消极回避应对总平均分为36.17±8.80分,对照为35.27±8.29分。自杀未遂者特质焦虑水平平均得分为52.28±5.90分,对照为41.92±5.77分;自杀未遂者绝望水平评分为60.83±9.13分,对照为44.71±7.15分;自杀未遂组特质焦虑水平和绝望水平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访谈时,132例自杀未遂患者57.6%有自杀意念,对照组7.6%有自杀意念。(4)总体配对样本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9.981,95%CI:1.376-72.396)、家庭地位低或一般(OR=2.982,95%CI:1.163-7.645)、高抑郁水平(OR=151.994,95%CI:14.679-1573.774)、高绝望水平(OR=28.888,95%CI:3.721-224.257)、高冲动性评分(OR=4.952,95%CI:2.072-11.838)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OR=0.008,95%CI:0.001-0.076)和遇压力或困难能够获得帮助(OR=0.076,95%CI:0.012-0.501)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配对样本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7.919,95%CI:1.464-42.827)、婚姻状况为不稳定婚姻类型(OR=68.514,95%CI:2.094-2241.272)、高抑郁水平(OR=27.768,95%CI:5.146-149.844)、高绝望水平(OR=3.531,95%CI:1.050-11.872).高冲动性评分(OR=3.379,95%CI:1.228-9.299)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OR=0.002,95%CI:0.001-0.079)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男性配对样本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23.850,95%CI:2.831-200.891)、高绝望水平(0R=21.315,95%CI:2.473-183.6842)和高冲动性评分(OR=11.926,95%CI:1.463-97.189)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OR=0.002,95%CI:0.001-0.062)和遇压力或困难能够获得帮助(OR=0.024,95%CI:0.003-0.022)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总体配对样本中,绝望感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女性配对样本中,绝望感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男性配对样本中,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P<0.05)。(5)拟合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显示,绝望感作为中介变量对自杀意图强度起作用,绝望水平对自杀意图强度具有最强的正效应,总体效应为0.692;其次为冲动性人格,总体效应为0.438;焦虑的总体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0.426;社会支持总体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0.322;抑郁的总体效应为0.103,直接效应为0.036,间接效应为0.067。决策树分析发现,自杀未遂的高危特征群为: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抑郁感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并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人群。结论(1)女性自杀未遂患者约为男性的2倍,喝农药是主要的自杀方式,自杀地点多发生在家中。自杀高峰时间点为12:01-20:00,农村的自杀未遂患者自杀高峰为5月;8.3%有自杀未遂史;精神疾病总现患率为11.4%,其中男性为20.9%,女性为6.7%。(2)文化程度低、高绝望水平和高冲动性评分是自杀未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社会支持水平和遇压力或困难能够获得帮助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保护因素;绝望感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存在负交互作用,抑郁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低文化程度很可能是男女自杀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很可能是女性自杀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绝望感作为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焦虑、社会支持等因素与自杀意图强度的中介变量而存在,绝望感与自杀意图强度存在高度关联;自杀未遂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直接对自杀未遂起作用;而抑郁直接对自杀未遂起作用但作用很小。(4)自杀未遂的高危特征群为: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抑郁感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焦虑感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同时伴有绝望感并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人群。

黄玉琴,马淑君[6](2010)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伴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伴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伴自杀行为患者进行分析,并与56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组在性别、婚姻状况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在文化程度、居住地、病前有无生活事件方面有显着性差异。在临床症状方面,研究组的幻觉、思维障碍、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冲动行为、情感平淡、意志减退2组则无显着性差异。发生自杀未遂者以服用精神科药物居多,发生地点多于家中,多数患者自杀前有表示过其自杀意图。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幻觉、思维障碍、抑郁症状、病前生活事件等。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其自杀意图,严格控制药物来源为有效地预防其自杀的措施之一。

徐慧兰[7](2009)在《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社会心理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社会心理解剖研究是通过与知情信息人访谈的形式,全面地获取死亡者生前的相关信息,从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重新构建死亡者死亡状况以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综合的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自杀行为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行为,对于自杀死亡危险因素的探讨一直是医学乃至社会学界感兴趣的话题,是预防自杀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由于自杀者死亡后难以获取真实信息,致使自杀死亡的原因以及危险因素研究长期以来未得到很好地开展,而且15~35岁人群是我国自杀死亡的高峰群体,自杀死亡成为这一群体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因此,本文拟采用社会心理解剖方法,从社会人口学变量、躯体与精神疾病状况、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应激方面以及家庭、社区环境综合探讨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目的:描述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从社会人口学变量、躯体与精神疾病状况、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应激方面以及家庭、社区环境综合探讨自杀死亡的相对危险;比较不同性别各危险因素对自杀死亡的作用;为农村社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象与方法根据单纯随机抽样原则,从湖南省88个县中随机抽取5个县,对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建立的死亡登记信息系统中ICD-10编码为X68~X84,Y89,且死亡时年龄为15~35岁、死亡日期为2005年9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的所有自杀死亡者进行了社会心理解剖研究。自杀死亡者共121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8例,均被当地医院或公安部门确认为自杀死亡。对照样本来自于农村社区一般人群,按1:1匹配相同性别、相近年龄(±1岁)的配对原则,在自杀死亡者生前居住的邻村随机抽取了常住居民121名作为对照样本。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社会心理解剖方法,对于每一对配对个体,分别与4名知情信息人访谈,细致而周密地获取自杀死亡者以及对照者相关信息。知情信息人为个体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或邻居,每次访谈2~4小时。本研究均获得信息人的知情同意,并且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内容与工具1、一般情况,包括:(1)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个人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生育状况、宗教信仰、既往自杀未遂史、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史等。(2)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家庭其他成员的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史以及吸毒、赌博、酗酒、卖淫/嫖娼、犯罪等社会病态行为问题、家族自杀史、家里储藏农药情况。(3)社区情况:包括社区是否存在接受教育困难、交通不便、就医困难、贫富差距大以及吸毒、酗酒、赌博、迷信、犯罪、虐待配偶或儿童等病态行为问题。2、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具体包括自杀的日期、时间、地点、自杀方式、自杀的隔离性、自杀意愿的透露、自杀计划、后事安排、遗言、遗书或有关日记、过去自杀未遂史以及自杀者院前救治情况等。3、社会心理应激:采用Paykel生活事件量表以及Duke社会支持量表对个体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评定。4、人格特征的评定:采用Dickman冲动量表、Moos应对技能量表、Beck绝望量表以及Spielberger特质焦虑量表对个体的冲动性人格特质、应对技能、绝望水平以及特质焦虑水平进行评定。5、使用DSM-Ⅳ轴Ⅰ临床定式访谈诊断问卷研究版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并采用DSM-Ⅳ轴Ⅴ大体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个体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的损害程度。统计分析方法通过SAS 9.13建立多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混杂因素以及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下,进行自杀死亡危险因素的作用大小和性别的交互作用的分析,PhReg程序被使用。结果:(1)66.1%(80/121)的自杀死亡者服农药自杀,主要为甲胺磷高毒农药,9.9%(12/121)采取了自缢的方式,7.4%(9/121)为溺水方式,5.0%(6/121)为跳楼方式,男女自杀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928,P=0.560);自杀高峰月份为5~7月份;女性自杀日期在上旬的4号有集中趋势(r=0.305,P<0.01),男性自杀日期无集中趋势(r=0.061,P>0.05);女性自杀时间在上午10点有集中趋势(r=0.277,P<0.01),男性下午4点有集中趋势(r=0.202,P<0.01);自杀死亡者57.0%(69/121)选择在死者家中自杀,且59.5%(72/121)自杀死亡者自杀现场无人。(2)29.8%(36/121)的自杀死亡者自杀前明确地告诉亲人或朋友自己的自杀意愿;32.2%(39/121)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前作了后事安排;57.0%(69/121)自杀前有自杀计划;28.1%(34/121)留有遗言、遗书或有关日记;15.0%(18/121)的自杀死亡者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有自杀未遂史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x2=4.998,P=0.0025)。(3)51.2%(62/121)的自杀死亡者被发现后已经死亡,未送往医院实施抢救;59人自杀事件被发现后,被送往医院抢救,其中10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49人被发现后获得初次救治的时间中位数为30分钟。(4)121例15~35岁自杀死亡者有63人符合DSM-Ⅳ轴Ⅰ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障碍总现患率为52.1%(63/121),男女自杀死亡者精神障碍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7,P=0.244);最主要的精神障碍为心境障碍(现患率为27.3%),其次为精神分裂症(现患率为19.8%)和物质使用障碍(现患率为5.8%)。对照样本中有4人符合DSM-Ⅳ轴Ⅰ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障碍现患率为3.3%(4/121),对照样本男女精神障碍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5)85.7%的农村自杀死亡者生前一年内发生过一次或更多的负性应激性生活事件,平均每个自杀死亡者发生2.6件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前1年经历的最主要的负性生活事件为:本人得绝症或重病(发生率为28.1%),与配偶有激烈争吵(发生率为21.5%),家庭经济困难(发生率为17.4%);32.2%(39/121)的自杀死亡者经历了急性负性生活事件,主要为婚恋相关生活事件(发生率为12.4%);54.5%(66/121)自杀死亡者经历了慢性负性生活事件,主要为健康相关生活事件(发生率为47.9%):自杀死亡者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为16.9±3.0分,男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7,P=0.209)。对照样本20.7%(40/121)的人访谈前一年内发生过一次或更多的负性生活应激事件,访谈前1年经历的最主要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家庭成员得绝症与重病(发生率为5.8%),房屋、财产的重大损失(发生率为3.3%),本人得绝症或重病(发生率为3.3%);4.1%(5/121)的对照样本在访谈前经历了急性负性生活事件;16.0%(20/121)的对照样本访谈前经历了慢性负性生活事件,主要也为健康相关生活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样本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为1.4±3.0分,男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7,P=0.676)。(6)多变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健康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应激、人格特征、家庭相关因素、社区相关因素以及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获得以下自杀死亡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与自杀有显着关联,相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自杀危险比为3.89(95%CI:1.61-7.81);家庭年均收入与自杀存在显着关联,相对家庭年均收入低于5000元者,家庭年均收入大于20000元者自杀危险比为0.49(95%CI:0.19-0.95)。躯体疾病与自杀存在显着关联,躯体疾病的自杀相对危险比为2.52(95%CI:1.50-40.12);精神疾病与自杀有强的关联,精神疾病的自杀相对危险比为5.02(95%CI:1.52-48.16)。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存在强的关联,相对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5分者,婚恋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家庭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健康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工作、学习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以及法律相关及其它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为5~9分者有更高的自杀危险(OR=9.01,95%CI:2.68-34.22;OR=11.33,95%CI:2.91-34.35;OR=5.99,95%CI:2.88-30.42;OR=2.33,95%CI:1.98-16.75;OR=2.09,95%CI:2.67-34.11),未发现婚恋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家庭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健康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工作、学习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以及法律相关及其它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15分者与自杀的关联;经历过1件负性生活事件者自杀相对危险为无生活事件者的17.90倍(95%CI:3.32-96.40),而经历过3件及以上负性生活事件者自杀相对危险为无生活事件者的3.75倍(95%CI:1.98-35.13)。社会支持是自杀的强保护因素,相对社会支持评定总分<30分者,社会支持评定总分≥40分者自杀危险比为0.02(95%CI:0.01-0.22)。积极评估应对技能、寻求支持和指导应对技能以及问题解决应对技能为自杀的强保护因素,相对应对水平评分<5分者,积极评估应对技能、相对寻求指引和支持应对技能以及问题解决应对技能评分≥10分者有更低的自杀危险(OR=0.10,95%CI:0.01-0.68;OR=0.03,95%CI:0.01-0.25;OR=0.02,95%CI:0.01-0.45)。非功能性冲动人格特质与自杀行为有强的关联,相对非功能性冲动评分<4分者,非功能性冲动评分≥6分者自杀危险比为14.87(95%CI:3.11-71.13),且性别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非功能性冲动人格特质对自杀的作用强度比男性大。在诸多自杀危险因素中绝望水平显示了最强的关联,相对绝望水平评分<6分者,绝望水平评分≥11分者自杀危险比为26.01(95%CI:4.35-155.37),但性别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湖南农村地区对于15~35岁人群至少有四个以上基于研究证据的干预方法,一是加强农药的管理;二是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杀信号的识别与发现的能力;三是加强院前救治能力;四是加强农村社区精神病人的识别与管理。这些干预方法可能是减少湖南农村地区15~35岁人群自杀死亡的合适的策略。我们的研究结果很大程度上支持在农村社区从个人、家庭和社会多水平理解和预防青年人自杀。

李文君[8](2008)在《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患,属于人类复杂疾病。该病的发生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外的学者在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筛查和定位研究中已获得了一定有价值的结果,但是由于精神分裂症是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易感基因的数量、各基因的致病风险度以及致病机制仍未被阐明。确定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在基因水平上预防和治疗疾病是当前医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以中国北方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以及无血缘关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选择位于PCYT1A、PCYT1B、NOTCH4、COMT和BDNF基因的11个SNPs作为遗传学标记,采用PCR-RFLP技术确定个体基因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方法(TDT及HHRR)和基于群体的case-control相关分析方法以及多功能遗传统计学软件(SPSS 12.0和UNPHASED 2.404)分析数据,探讨各基因和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rs415929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rs520688、rs4818、rs2030324和rs6265、rs12273539分别与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相关。rs740603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密切相关,rs3772108、rs17265665、rs5986698、rs4818、rs6265、rs12273539、rs10835210和rs2030324分别与精神分裂症的某些阳性症状相关联。rs5986698、rs12273539和rs2030324与女性患者的临床类型相关联。rs17265665与病前人格类型相关联。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NOTCH4、COMT和BDNF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此外,COMT基因与女性患者的阴性症状密切相关,BDNF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某些阳性症状和女性患者的临床类型相关联。PCYT1A和PCYT1B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与精神分裂症的某些阳性症状相关联。精神分裂症是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的多基因遗传的人类复杂疾病,且存在着性别差异。本研究是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在基因水平上建立诊断方法、发展新型治疗药物、预测个体发病风险和有效地预防疾病发生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复杂遗传疾病的研究提供研究策略和方法学方面的宝贵经验。

马贞玉[9](2007)在《58例15~35岁自杀死亡者心理解剖案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的自杀死亡特征,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从湖南省各县随机抽取5个县,用自制的精神卫生与危险意外调查问卷按“心理解剖”的研究方法,调查这五县下属行政村内自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以来15~35岁自杀死亡的58名案例。由两名访谈员对每个案例的家属及周围知情者单独进行持续约2~3个小时的访谈。访谈评估了58名自杀死亡案例的自杀行为特征、自杀意图强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绝望、冲动、特质焦虑和抑郁水平。访谈后由有经验的精神科医师根据访谈所收集到的资料按DSM-Ⅳ轴Ⅰ诊断标准对每个研究对象做出精神病学的诊断。结果:58名案例中76%为服毒自杀(大多数为存放在家中的物品):46%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28%为抑郁症);38%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21%有自杀未遂史;19%自杀当时有人在现场;60%自杀前经历严重负性生活事件。近一年最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为患急重病(38%)、恋爱失败(26%)、与家庭成员激烈争吵(24%)。56%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死亡者未寻求过任何帮助。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死亡者社会支持、冲动性、自杀前大体功能状态低于无精神障碍组;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死亡者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既往自杀未遂史、特质焦虑、绝望感和抑郁水平高于无精神障碍组。Spearman相关分析揭示自杀前大体功能状态、应激事件、社会支持、特质焦虑、绝望、抑郁6个因素之间均有相关关系。结论:湖南五县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58例案例大多数采取服用农药的方式自杀,近一半自杀死亡者患有精神障碍,大部分自杀死亡者死前经历了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张海英[10](2007)在《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在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发病,患者劳动能力显着丧失,给社会和家庭造成长期沉重的负担,并占用大量医疗卫生资源,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居各种疾病前列。经典遗传学通过家系调查、双生子和寄养子等流行病学研究及分子遗传学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但对其易感基因的定位仍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研究以270个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以及537例无血缘关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9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分子遗传学技术,在13q14.3和17p11.2区域内,筛查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位点。实验选择KPNA3基因及PEMT基因上的5个SNPs遗传标记,利用PCR-RFLP方法确定个体基因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方法(TDT及HHRR)、基于群体的Case-Control相关分析方法以及多功能遗传统计学软件(SPSS14.0和UNPHASED2.404)分析数据。结果显示,KPNA3基因和PEMT基因均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密切相关。KPNA3基因的SNP3位点G/A等位基因和PEMT基因的SNP4位点C/T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突变位点。含有SNP3 (G)的单倍型和SNP4 (C)的单倍型可能提高个体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各SNPs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NP3、SNP4和SNP5位点分别与精神分裂症的某些阳性症状相关联。SNPs与精神分裂症性别相关性分析显示,SNP2位点的G等位基因、SNP3位点的G等位基因及SNP4的C等位基因与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病密切相关,表明精神分裂症在男女之间存在遗传异质性。上述结果提示,KPNA3基因及PEMT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13q14.3和17p11.2区域可能存在多个决定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或抗性的突变位点。这些位点可能位于同一基因,即等位基因异质性;也可能位于不同基因,即位点异质性。本工作是后基因组时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所获结果将有助于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实现在基因水平上预测疾病,提高社会保健水平,探索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开发设计新型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二、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病前生活事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收集
        1.2.2 病前生活事件评估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组者一般情况
    2.2 生活事件量表评估结果
    2.3 生活事件及其类型在疾病诊断中的分布
    2.4 儿童组及青少年组生活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5 不同性别患儿生活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之间的跨诊断比较及其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精神疾病发病和免疫炎症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更新偏差与快感缺失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精神分裂症快感缺失与已有的理论模型
    1.2 精神分裂症谱系
    1.3 非临床群体信念相关的研究
        1.3.1 非临床群体愉快感信念的相关研究
        1.3.2 非临床群体的信念更新模式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和阴性症状的相关研究
        1.4.1 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念和阴性症状的相关研究
        1.4.2 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尚未解决的问题
    2.2 问题提出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案
第三章 研究一非临床大学生的信念更新模式及其与快感缺失、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3.1 背景
    3.2 目的与假设
    3.3 方法
        3.3.1 被试
        3.3.2 测量工具
        3.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
        3.4.1 自我报告问卷结果
        3.4.2 非临床大学生的信念更新模式
        3.4.3 非临床大学生信念更新程度与快感缺失、愉快感信念的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非临床大学生信念更新的特点
        3.5.2 非临床大学生信念更新程度与快感缺失、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3.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3.5.4 小结
第四章 研究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念更新模式及其与快感缺失、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4.1 背景
    4.2 目的与假设
    4.3 方法
        4.3.1 被试
        4.3.2 测量工具
        4.3.3 数据分析
    4.4 结果
        4.4.1 自我报告问卷结果
        4.4.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念更新模式
        4.4.3 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念更新偏差与临床症状、分裂型特质以及愉快感信念的相关分析
    4.5 讨论
        4.5.1 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念更新的特点
        4.5.2 精神分裂症患者信念更新偏差与临床症状、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4.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5.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三分裂型特质个体的信念更新模式及其与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5.1 背景
    5.2 目的与假设
    5.3 方法
        5.3.1 被试
        5.3.2 测量工具
        5.3.3 数据分析
    5.4 结果
        5.4.1 自我报告问卷结果
        5.4.2 分裂型特质个体的信念更新模式
        5.4.3 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更新偏差与愉快感信念的相关分析
    5.5 讨论
        5.5.1 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更新的特点
        5.5.2 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更新偏差与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5.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总讨论
    6.1 总结
    6.2 总讨论
        6.2.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特质个体的信念更新模式
        6.2.2 信念更新偏差与快感缺失、愉快感信念的关系
        6.2.3 信念更新任务范式
    6.3 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6.4 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6.5 总体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儿童精神分裂症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前言
    1.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研究现状
    2.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社会功能康复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随访研究设计方案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及可行性
    3.技术路线
    4.研究对象
        4.1 对象
        4.2 入组标准
        4.3 排除标准
        4.4 退出标准
    5.研究设计方案
    6.研究流程
    7.结局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的采集
    8.质量控制
    9.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1.一般描述
        1.1 随访完成情况
        1.2 基线时一般情况
        1.3 随访过程
        1.4 随访结束时患者预后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2.PSP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住院次数的因素分析
        2.2 影响阳性症状早期缓解的因素分析
        2.3 影响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因素分析
        2.4 影响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因素分析
        2.5 影响随访结束时PSP得分的因素分析
    3.PSP得分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3.1 阳性症状的累计缓解月数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与PSP之间的中介效应
        3.2 阴性症状的累计缓解月数在PSP与DUP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部分 讨论
    1.随访完成情况及诊断的稳定性
    2.发病前就诊情况及基线时临床特征
    3.患者起病时年龄分布的性别差异
    4.随访过程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4.1 治疗过程
        4.2 随访期间PANSS各因子评分变化
        4.3 随访期间PSP评分变化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5.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随访期间住院次数的因素分析
        5.2 随访期间阳性症状是否早期缓解的影响因素
        5.3 随访期间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
        5.4 随访期间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
        5.5 年随访结束时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6.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7.创新性和优势
    8.局限性
    9.未来的方向
    10.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

(5)急诊室自杀未遂就诊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1
    前言 1.1
    自杀死亡的流行现状 1.2
    自杀未遂的概念界定 1.3
    自杀未遂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1.4
    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
    研究涉及的伦理学问题和处理 2.5
    质量控制 2.6
    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资料的质量评价 3.2
    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3.3
    自杀未遂组的自杀行为特征 3.4
    自杀未遂组的精神疾病发生情况 3.5
    自杀未遂组的精神疾病与自杀未遂史的关系 3.6
    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社会心理应激 3.7
    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人格特征 3.8
    访谈时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的自杀意念 3.9
    自杀未遂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10
    自杀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11
    自杀未遂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3.12
    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的决策树分析 4
    讨论 4.1
    研究方法学的评价 4.2
    自杀未遂者的基本情况 4.3
    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特征 4.4
    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因素 4.5
    自杀未遂的躯体疾病因素 4.6
    自杀未遂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 4.7
    自杀未遂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 4.8
    自杀未遂的人格特征相关因素 4.9
    相关因素影响自杀的途径及程度 4.10
    自杀未遂的预防及危机干预的若干建议 4.11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4.12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伴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工具:
        1.2.2 调查方法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症状
    2.3 自杀未遂的特征
3 讨论

(7)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社会心理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1.2 自杀死亡的流行概况
1.3 社会心理解剖概念的提出
1.4 以往自杀死亡心理解剖研究的证据
1.5 自杀死亡社会心理解剖研究的方法学
1.6 自杀死亡社会心理解剖研究的伦理学问题
1.7 本文构思
1.8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自杀死亡者个案的确定
    2.1.2 对照的确定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工具
    2.2.1 一般情况
    2.2.2 自杀行为情况
    2.2.3 社会心理应激
    2.2.4 人格特征
    2.2.5 精神障碍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信息人的选择
    2.3.2 访谈程序
    2.3.3 访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3.4 访谈时间
2.4 伦理学问题和处理
2.5 质量控制
    2.5.1 调查人员的培训
    2.5.2 预调查
    2.5.3 调查过程
    2.5.4 资料录入过程
2.6 数据处理方法
    2.6.1 代理人信息处理方法
    2.6.2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信息的质量评价
    3.1.1 信息人的应答与资料的有效率
    3.1.2 两个信息人之间的一致性
    3.1.3 对照者本人与信息人之间的一致性
    3.1.4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3.2 样本一般情况
    3.2.1 个人一般情况
    3.2.2 家庭相关情况
    3.2.3 社区相关情况
3.3 15~35岁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
    3.3.1 自杀方式
    3.3.2 自杀时间与自杀场所
    3.3.3 自杀前自杀意愿的透露
    3.3.4 自杀前的自杀准备
    3.3.5 自杀死亡者自杀未遂史
    3.3.6 自杀死亡者院前救治情况
    3.3.7 信息人报告的自杀死亡者自杀的直接原因
3.4 精神障碍诊断
    3.4.1 诊断与治疗情况
    3.4.2 精神障碍类别分布
    3.4.3 自杀前大体功能评定
3.5 社会心理应激
    3.5.1 生活事件
    3.5.2 社会支持评定
3.6 人格特征
    3.6.1 应对技能
    3.6.2 冲动性人格特质
    3.6.3 特质焦虑与绝望水平
3.7 自杀相关因素与自杀行为
    3.7.1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自杀
    3.7.2 健康状况与自杀
    3.7.3 家庭相关因素与自杀
    3.7.4 社区相关因素与自杀
    3.7.5 社会心理应激与自杀
    3.7.6 人格特征与自杀
3.8 自杀案例介绍 第四章 讨论
4.1 社会心理解剖方法学问题
4.2 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
    4.2.1 自杀的时间与场所
    4.2.2 自杀方式
    4.2.3 自杀危险征兆
    4.2.4 自杀未遂史
    4.2.5 自杀者院前救治
4.3 自杀相关因素与自杀行为
    4.3.1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自杀
    4.3.2 躯体疾病与自杀
    4.3.3 精神障碍与自杀
    4.3.4 社会心理应激与自杀
    4.3.5 自杀者的心理误区——人格变量与自杀
    4.3.6 家庭以及社区相关因素与自杀行为
4.4 基于研究证据的农村社区自杀预防策略
4.5 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
4.6 本研究创新点
4.7 研究经费支持与笔者在研究中的贡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前言
    1 精神分裂症的概述
        1.1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1.2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1.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4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
    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2.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3 人类基因组
        3.1 人类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3.2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
        3.3 人类基因组DNA 多态性
    4 遗传学标记
        4.1 第一代遗传标记—RFLP
        4.2 第二代遗传标记—VNTR/STR
        4.3 第三代遗传标记—SNP
    5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5.1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策略
        5.2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3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样本来源
        1.2 样本数量
        1.3 诊断标准
        1.4 血液样本与临床资料的收集
    2 主要试剂、仪器及器材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器材
        2.4 TBE 缓冲液的配制
    3 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纯度检测
        3.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3.2 DNA 含量及纯度的检测
    4 SNPS 的选择和PCR 引物设计
        4.1 确定候选基因上的SNPs
        4.2 引物设计
        4.3 引物的稀释
    5 SNP 基因分型
        5.1 PCR 扩增目的片段
        5.2 PCR 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6 数据库的建立
        6.1 Excel 数据库
        6.2 SPSS 数据库
    7 数据分析
        7.1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7.2 基于单倍型的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
        7.3 传递不平衡分析
        7.4 多位点联合分析
        7.5 病例对照分析
        7.6 SNPs 与阳性症状的关联性分析
        7.7 SNPs 与临床症状的数量性状分析
        7.8 SNPs 与临床类型的关联性分析
        7.9 SNPs 与病前人格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
        1.1 rs3772108
        1.2 rs17265665
        1.3 rs5986698
        1.4 rs520688
        1.5 rs415929
        1.6 rs6265
        1.7 rs12273539
        1.8 rs10835210
        1.9 rs2030324
        1.10 rs740603
        1.11 rs4818
    2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3 核心家系研究分析结果
        3.1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分析
        3.2 多位点联合分析
        3.3 SNPs 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分析
        3.4 SNPs 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的关联性分析
        3.5 SNPs 与病前人格的关联性分析
    4 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4.1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分析
        4.2 多位点的联合分析
        4.3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数量性状分析
        4.4 SNPs 与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讨论
    1 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意义
    2 研究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3 各基因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3.1 PCYT1A 和PCYT1B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3.2 NOTCH4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3.3 BDNF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3.4 COMT 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4 单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5 多位点联合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6 各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关系
    7 各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的关系
    8 各位点与病前人格类型的关系
    9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特点
    10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9)58例15~35岁自杀死亡者心理解剖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过程
    2.2.2 信息人的选择
    2.2.3 伦理问题
2.3 调查内容与方法
    2.3.1 一般情况
    2.3.2 自杀行为情况
    2.3.3 生活事件
    2.3.4 社会支持
    2.3.5 绝望
    2.3.6 冲动
    2.3.7 特质焦虑
    2.3.8 精神障碍
2.4 质量控制
2.5 数据处理方法
    2.5.1 指标编码说明
    2.5.2 信息处理
    2.5.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个信息人之间的一致性
3.2 15-35 岁自杀死亡者一般情况
3.3 15-35 对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
3.4 自杀相关因素分析
    3.4.1 精神障碍
    3.4.2 生活事件
    3.4.3 社会支持
    3.4.4 冲动性
    3.4.5 抑郁水平、绝望感、特质焦虑
    3.4.6 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心理解剖研究方法探讨
    4.1.1 应用现状
    4.1.2 局限性
    4.1.3 优越性
4.2 自杀死亡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4.3 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
    4.3.1 自杀方式
    4.3.2 自杀危险征兆
4.4 自杀相关危险因素
    4.4.1 躯体疾病
    4.4.2 冲动性
    4.4.3 生活事件
    4.4.4 社会支持
    4.4.5 焦虑、绝望与抑郁对自杀的影响
    4.4.6 精神障碍与自杀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1 病因学研究
        1.2 发病机制
        1.3 主要临床症状
        1.4 临床诊断与分型
        1.5 病程及预后
        1.6 诊断及鉴别诊断
        1.7 治疗
    2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
        2.1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策略
        2.2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3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3 人类基因组计划
        3.1 HGP 的主要任务和成就
        3.2 HGP 的重大意义
    4 后基因组计划
        4.1 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
        4.2 功能基因组学
        4.3 比较基因组学
        4.4 环境基因组学
        4.5 疾病基因组学
        4.6 药物基因组学
        4.7 基因组生物信息学
    5 单核苷酸多态性
        5.1 SNPs 的特点
        5.2 SNPs 的形式
        5.3 SNPs 的优点
        5.4 SNPs 检测方法
        5.5 SNPs 数据库
        5.6 SNPs 的医学意义及其应用
        5.7 SNPs 网上资源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2 研究对象与样本收集
    3 人类基因组 DNA 提取
    4 确定候选基因及候选基因上的 SNPs
    5 PCR 引物设计
    6 DNA 扩增
    7 SNPs 基因分型
    8 建立数据库
    9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遗传标记的选择
    2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
    3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4 遗传标记之间连锁不平衡程度的检验
    5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分析
        5.1 传递不平衡检验分析
        5.2 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
        5.3 临床亚组分析
        5.4 SNPs 与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相关性分析
        5.5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病前人格相关性分析
        5.6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病人性别相关性分析
    6 多位点单倍型分析
        6.1 两个 SNPs 单倍型传递卡方检验
        6.2 三个 SNPs 单倍型传递卡方检验
        6.3 单倍型系统传递卡方检验
    7 条件检验分析
    8 SNPs 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8.1 SNPs 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相关性分析
        8.2 SNPs 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数量性状分析
    9 病例—对照研究
第四章 讨论
    1 人类第13号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
    2 候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3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4 SNPs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5 SNPs 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
    6 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性别差异
    7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病前生活事件分析[J]. 徐萍,金佩莹,张久平,成鑫,张会会,柯晓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05)
  • [2]两类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之间的跨诊断比较及其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D]. 孙明波.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特质个体信念更新偏差与快感缺失的相关研究[D]. 胡慧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儿童精神分裂症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D]. 杨楹. 山东大学, 2017(12)
  • [5]急诊室自杀未遂就诊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D]. 陈武朝. 中南大学, 2014(03)
  • [6]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伴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分析[J]. 黄玉琴,马淑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24)
  • [7]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社会心理解剖研究[D]. 徐慧兰. 中南大学, 2009(02)
  • [8]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D]. 李文君. 吉林大学, 2008(11)
  • [9]58例15~35岁自杀死亡者心理解剖案例分析[D]. 马贞玉. 中南大学, 2007(06)
  • [10]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遗传学研究[D]. 张海英. 吉林大学, 2007(04)

标签:;  

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生活事件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