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工科实习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查玉喜[1](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霍珊珊[2](2021)在《天津工商大学史研究》文中提出清末,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除割地赔款,各教会还传播教义,拥有开办教会学校的自由权力。1921年7月,法国天主教在天津马场道筹建天津工商大学,这一举措实现了法国天主教在北方创办一所教会大学的夙愿。天津工商大学以培养工、商两科专业人才为主,学校的办学主导权在教会,具有遵循大学办学规律、中外贯通的特点,是一所典型的天主教会学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工商大学。天津工商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独具特色,一方面背负天主教传教使命,培养高级布道士。另一方面为满足当时中国社会对于西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发展“中国化”,天津工商大学以“实事求是”为方针,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商专门人才。精简高效的教育行政组织管理、严格科学的办学规章制度、高待遇的教师管理与合理的经费管理构成了天津工商大学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学校领导领导组织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师资力量加强,天津工商大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不断增加完备,规模越办越大。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教学、校园文化与组织、所培养的毕业生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天津工商大学的教学活动与形式均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学校重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学,学科知识学习与实地实习并重,有意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社会意识与创造精神。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天津工商大学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校园文化与组织,孕育出“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校风精神。天津工商大学时期学生团体较少,除体育运动外,学生活动主要是公教活动与社会活动,虽带有传教意图,但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校友会更是在学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津工商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广受好评。另外,天津工商大学的特别机构——北疆博物院虽然是一所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但由于和天津工商大学同在一处,互通互补,犹如一家。北疆博物院的设立,为天津工商大学的师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加强了学校的学术风气。天津工商大学经历12年的办学探索,取得了不错的办学成效,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工商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亦存在局限性,宗教色彩浓厚,办学规模小,过分崇拜西学、弱化国学。现代高等教育应吸取现实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吴小秋[3](2021)在《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正在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积极推进“金课”建设是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立足培养具有完整的科学基础知识、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新型工程人才。为探寻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本文首先以建构主义理论、产教融合理论以及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金课”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三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课程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通过对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代表的五所高校课程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其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评价确保具有挑战性、致力于培养“金师”队伍和优化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先进的课程建设经验,然后针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最后依据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原则要求,提出从科教融合—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产教融合—走出传统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一体化学习平台和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调整机制四个方面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并从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管控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课程质量保障机制,以期为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的深入发展保驾护航。
陈宇[4](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乔昳玥[6](2019)在《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个案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展开对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考察,以期形成规律性认识,进而为当下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第一,通过发掘与解读相关史料,梳理民国以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过程。洋务时期应国家军用工业需要,中国初步建立了以模仿英、法工程职业教育模式为发展起点的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形成了“学用一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清末新政时期,随着大学教育系统的建立,工程教育层次提升,扭转了偏重于国防军事的倾向,开始转向为经济建设的各领域培养各种类型的“通达时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和专业设置扩展到工、矿、交通等备行业的诸多工程领域,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也开始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第二,以茅以升主持领导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为研究案例,分析民国前期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东大工科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通过吸纳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了“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培植工程上之有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主辅修制为基础,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经济教育的工科课程设置;形成了以考先生教学法、课外研究辅导制度为特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实验、实习、实地考察;在课外活动中,强调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发展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依托专业化的专职教师队伍与完备的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构筑起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硬环境,为工科师生学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第三,总结民国前期大学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研究以为:民国前期高等工程教育以规训化建制为内容,以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中心,形成了这一时期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以“通专结合”为培养理念,重视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2)实施主辅修制,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经济教育;(3)重视实践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实干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4)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学生自力能力的培养。其对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1)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强化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2)优化课程结构,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3)突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4)引研入学,以学辅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能力的训练。
王猛[7](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新工科”是为适应全球新一轮的产业革命需要产生的一种新的学科建设理念,符合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全球制造业的改革升级,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界也面临着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新工科”应运而生,“新工科”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变化所作出地积极回应。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其他高校参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促使其他高校加强对“新工科”专业建设的重视。本研究主要以“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的职能,对学校专业进行调整与优化,就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进行阐述。论文从当今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性出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满足地方产业需求、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基本目标,开展“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的研究。论文基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人才的要求,从预测未来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优化专业教师队伍、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加强文化建设、健全专业认证评估体系等方面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提出建议。
菅欣欣[8](2019)在《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演进》文中指出教学是高校进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最有效的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层次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愈来愈成为人们的诉求,一流的教学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体系,本科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研究永恒的课题,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演进,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少有学者从全局出发对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本文从纵、横两个方向,坚持史论结合,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近七十年来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总结各个阶段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特点,并尝试分析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希冀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基于上述考虑,笔者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试图理清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建国以来各个阶段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特点。全文共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第一,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缘起、研究意义,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对本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且进行了概念界定,同时还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三、四、五部分,纵向以时间为轴,将建国至今划分为分借鉴探索(1949—1965年)、破坏中辍(1966—1976年)、恢复振兴(1977—1998年)、繁荣发展(1999年至今)四个阶段,横向将各个阶段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教育背景)、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与特点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总结。第六部分:新时代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从我国大学本科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析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张王勇[9](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指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王瑜[10](2018)在《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对比江苏高等教育在50年代院系调整前后在院校、学科专业、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客观分析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研究借用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以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载体,并以此作为主要证据,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注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用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和数据为研究的深入提供基础和佐证。2、历史比较研究法。运用历史资料,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对历史研究对象展开纵向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资料的挖掘和细致的分析对比,发现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为:1、进行50年代院系调整发生的背景研究。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发掘建国初期全国范围内院系调整的产生原因及动力。另外,从江苏的地域背景出发,分析江苏地区院系调整的特殊性。2、分析接管前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接管前江苏高等教育格局的梳理,还原出那一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3、50年代院系调整中江苏地区的调整过程回顾。将院系调整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0年的调整前奏阶段;1951年的初步调整和准备阶段;1952年至1953年的全面展开阶段和1955年至1957年的局部调整阶段。回顾四个调整阶段的特征和主要任务,详细分析江苏高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情况。4、分析50年代院系调整后江苏高等教育的变化。从教育理念、管理体制、高等院校、系科专业、师生和教学七个视角来剖析调整前后江苏高等教育方面的具体变化。5、分析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立足于江苏的视角来分析院系调整的正面、负面及后续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0年代的院系调整的发生背景、过程、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客观地得出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出下述结论:1、50年代院系调整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受到政治、经济、社会主流思想等多方因素的推动。政治决策奠定了院系调整的大局,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决定了院系调整的实施内容,而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和引领则为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江苏地区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江苏地区的高校院系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2、建国前江苏的高等教育处于较为发达、全国领先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一直维持到被接管后。接管前江苏地区的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立足于社会服务、社会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办学质量层次不齐,分布不合理、不均衡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也在建国前通过革命根据地的办学积累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优良传统延续到建国后的教育实践当中。3、江苏地区50年代院系调整是分四个阶段有计划、按步骤开展的。1949年开始的对江苏高等教育全方位的接管、对旧教育的初步改造和调整可视作50年代院系调整的前奏。前奏阶段,以方针、政策的酝酿和形成为基础、以维持高等教育稳定为前提、以逐步调整和改造为方法,确保了政权更迭时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1951年为院系调整的初步开展阶段,这一阶段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对江苏地区的高校进行了初步调整,也为院系调整的全面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52年至1953年为全面调整阶段,这一阶段的调整历时短、范围广,1952年的调整历时两个月,涉及江苏地区几乎所有高校,只有三所学校在调整中维持原状。调整秉持“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围绕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力量培养的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是此次调整的重点。1955年至1957年为局部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是以配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支援内地高校建设作为中心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发展自身的重点专业。4、江苏高等教育在50年代院系调整前后的变化表现于多个方面,且变化的幅度较大,其中有些变化带有较为明显的江苏特色。江苏高等学校和系科专业的变化是院系调整工作直接所致,而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师生情况、教学等方面的变化则是院系调整的连锁效应。在全国的共性变化之下,江苏地区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5、从江苏的视角,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和评价50年代院系调整的影响。从正面影响来看,通过院系调整,实现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适应了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民化路线;也一度改善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地域不均衡情况。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调整方式的简单粗暴,彰显出不少负面效应。例如:导致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僵化、师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打开了国家行政权力干预高校的缺口,致使高校自主权丧失,也使得江苏的高等教育遭受折损等。第二,院系调整工作为实现教育的中心方针,导致人才培养急功近利。具体表现为:招生人数快速增长、人才培养口径狭窄、重工轻文情况明显、“拔苗助长”现象频现。第三,通过院校迁出合并、系科外迁、教师抽调、毕业生分配等渠道对外省市进行支援。过度的支援导致江苏高等教育“元气大伤”。第四,高校、系科“震荡”剧烈,伴随江苏政治、经济、教育地位的下降。第五,院系调整后期的局部调整,导致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再现,涉及高校数量和高校学科的区域分布不均衡。50年代院系调整对于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当时,部分影响甚至延续至今,这场调整不仅奠定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也使得江苏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难以再现,调整造成的江苏省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至今仍旧明显。
二、搞好工科实习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工科实习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2)天津工商大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法国在华天主教耶稣会 |
1.2.2 教会大学 |
1.2.3 天津工商大学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1.3.2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历史研究法 |
1.5.3 个案研究法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二章 天津工商大学历史沿革 |
2.1 法国天主教在华办学背景 |
2.1.1 法国获得在华“保教权” |
2.1.2 20 世纪初法国天主教在华所办的高等教育 |
2.2 天津工商大学的筹备与设立 |
2.2.1 法国天主教办学筹备 |
2.2.2 天津工商大学正式创建 |
2.3 天津工商大学的历史延伸——天津工商学院 |
2.3.1 政府立案,更名“天津工商学院” |
2.3.2 力争上游,共创辉煌 |
第三章 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活动 |
3.1 天津工商大学的培养方向 |
3.1.1 宗教使命 |
3.1.2 “实事求是”的办学方针 |
3.1.3 造就专业技术人才 |
3.2 天津工商大学的教学 |
3.2.1 教学目标 |
3.2.2 教学计划 |
3.2.3 教学活动 |
3.2.4 教学特色 |
3.3 天津工商大学的校园文化与组织 |
3.3.1 校风 |
3.3.2 学生与活动 |
3.3.3 校友会 |
3.4 天津工商大学毕业生情况 |
3.4.1 毕业生规模 |
3.4.2 毕业生就业 |
第四章 天津工商大学教育管理 |
4.1 教育行政组织管理 |
4.2 办学规章制度 |
4.3 教师管理 |
4.3.1 教师队伍 |
4.3.2 师生关系 |
4.3.3 教师待遇 |
4.4 经费管理 |
4.4.1 经费收入 |
4.4.2 经费支出 |
第五章 天津工商大学特别机构——北疆博物院 |
5.1 北疆博物院的创立与变迁 |
5.1.1 创建 |
5.1.2 战略迁移 |
5.1.3 历史结局 |
5.2 北疆博物院的院藏及特色 |
5.2.1 院藏 |
5.2.2 特色 |
5.2.3 主要奠基人 |
第六章 天津工商大学办学的历史思考 |
6.1 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效益 |
6.1.1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6.1.2 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
6.2 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局限 |
6.2.1 宗教色彩严重 |
6.2.2 学生规模小,系科设置不完备 |
6.2.3 重视西学,弱化国学 |
6.3 天津工商大学办学的现实启示 |
6.3.1 实事求是,科学办学 |
6.3.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6.3.3 加强中法教育交流 |
6.3.4 培养实用型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行业特色型大学 |
2.1.2 课程 |
2.1.3 金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产教融合理论 |
2.2.3 OBE教育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2 文本分析 |
3.1.3 调查问卷分析 |
3.2 课程建设成效 |
3.2.1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
3.2.2 深化实践教学建设 |
3.2.3 注重课堂教学 |
3.3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
3.3.2 课程内容落后于技术创新水平 |
3.3.3 课程结构配置不够合理 |
3.3.4 课程实施落实不够到位 |
3.3.5 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
3.3.6 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国内外课程建设措施及特征 |
3.4.1 以项目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与课程设计 |
3.4.2 教学科研“无界化” |
3.4.3 推行“教学工厂”理念 |
3.4.4 以学生为中心的产出导向教学理念 |
3.4.5 注重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课程 |
3.4.6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
3.5 经验借鉴与启示 |
3.5.1 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3.5.2 课程评价确保具有挑战性 |
3.5.3 优化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
3.5.4 致力于培养“金师”队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策略 |
4.1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要求 |
4.1.1 “金课”建设高阶性要求 |
4.1.2 “金课”建设创新性要求 |
4.1.3 “金课”建设挑战度要求 |
4.2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有效途径 |
4.2.1 科教融合--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
4.2.2 产教融合--走出传统课堂 |
4.2.3 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一体化学习平台 |
4.2.4 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调整机制 |
4.3 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保障机制 |
4.3.1 坚持“金课”建设质量评价科学性 |
4.3.2 健全“金课”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
4.3.3 完善“金课”建设质量管理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行业特色型大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4)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国前期 |
1.2.2 高等工程教育 |
1.2.3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民国以前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概况 |
2.1 福建船政学堂与近代高等工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起步 |
2.1.1 福建船政学堂和洋务时期一批工程技术学堂的创办 |
2.1.2 福建船政学堂“学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
2.2 北洋大学堂与近代大学工程人才培养的开始 |
2.2.1 癸卯学制与大学工程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
2.2.2 北洋大学堂“通达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章 民国前期社会历史的变化与东大工科的建立 |
3.1 民国前期社会历史的变化 |
3.1.1 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工业化 |
3.1.2 资本主义经济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
3.1.3 留美学生回国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理念的传播 |
3.2 东大工科的创立 |
3.3 茅以升回国与东大工科规模的形成 |
3.3.1 茅以升回国 |
3.3.2 东大工科规模的形成 |
3.4 茅以升的工程人才教育观 |
3.4.1 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论 |
3.4.2 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观 |
3.4.3 工程人才培养教学观 |
第四章 国立东南大学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4.1 培养目标 |
4.2 课程设置 |
4.3 教学环节 |
4.4 教学方式 |
4.5 课外活动 |
4.6 师资与设备 |
4.6.1 专职教师队伍 |
4.6.2 图书资料、实验室设备 |
第五章 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
5.1 特点 |
5.1.1 以“通专结合”为培养理念,重视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5.1.2 实施主辅修制,全面综合工程、科学、人文与经济教育 |
5.1.3 重视实践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实干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 |
5.1.4 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注重学生自力能力的培养 |
5.2 启示 |
5.2.1 树立“大工程”的教育观念,强化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
5.2.2 优化课程结构,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
5.2.3 突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 |
5.2.4 引研入学,以学辅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能力的训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依据 |
(一)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规律 |
(二)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三)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 |
(二)“新工科”内涵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六、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的缘由 |
一、从当今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
(一)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
(二)国际竞争趋势发展的需要 |
二、从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层面出发 |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角色定位 |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从“新工科”的层面出发 |
(一)“新工科”专业的新增种类 |
(二)“新工科”自身的重要性 |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 |
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
二、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
三、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
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高校本科专业建设 |
(一)美国高校专业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二)英国高校专业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三)德国高校专业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二、国内高校本科专业建设 |
(一)北京邮电大学的专业建设 |
(二)汕头大学的专业建设 |
(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 |
三、国内外高校专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四章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的策略 |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
(一)以服务学生为中心 |
(二)以服务社会为中心 |
二、预测未来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
(一)进行多方调研,建立预警机制 |
(二)形成专业建设方案,严格专业设置程序 |
(三)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建立专业集群 |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 |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原则 |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条件 |
(三)建设专业课程评价体系 |
四、深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二)打造实践教学模块 |
(三)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
五、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专业师资队伍 |
(一)提高专业教师准入标准,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
(二)加强在职教师培训,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
(三)建立教师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积极性 |
六、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一)以“放管服”为依据,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
(二)建立科研激励制度,提高科研团队激情 |
(三)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
七、注重文化引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一)加强文化建设,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 |
(二)树立国际化理念,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八、构建专业认证评估体系,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
(一)重视专业认证评估,规范认证评估标准 |
(二)成立认证评估机构,制定认证评估方案 |
(三)建立认证评估机制,规范认证评估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建国初到“文革”前的借鉴探索阶段(1949-1965 年) |
(一)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本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三)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本科教学改革的特点 |
三、“文革”十年的破坏中缀阶段(1966-1976 年) |
(一)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本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三)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本科教学改革的特点 |
四、改革开放以来至20 世纪末的恢复振兴阶段(1977-1998 年) |
(一)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本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三)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本科教学改革的特点 |
五、21 世纪以来的繁荣发展阶段(1999 年至今) |
(一)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本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三)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
(四)本科教学改革的特点 |
六、新时代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
(一)教学理念方面 |
(二)人才培养观方面 |
(三)教学内容方面 |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
(五)教学过程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旨趣 |
二、研究述评及方向 |
三、重要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50年代江苏院系调整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政治因素的推动 |
一、巩固新生政权 |
二、推行中央集权 |
三、亲苏反美的国际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需求 |
一、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求 |
二、遵循以计划经济为核心的方向指引 |
第三节 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和引导 |
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
二、统一高等教育思想 |
第四节 江苏地域背景的特殊性 |
一、国民政府时期江苏的政治格局与高等教育 |
二、建国前江苏的经济状况与高等教育 第二章 接管前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接管前复杂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一、高等教育氛围的矛盾、冲突 |
二、参照欧美模式形成近代大学制度 |
三、国民政府的专制控制 |
四、战争摧残中的“绝地反击”式发展 |
五、革命根据地的办学尝试 |
第二节 接管前高等院校的发展概况 |
一、高校发展多元化,教育影响力颇高 |
二、高校受政府制约,与社会发展相关联 |
三、学校发展和区域发展差异大 |
第三节 接管前部分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 |
一、国立中央大学 |
二、私立金陵大学 |
三、私立东吴大学 |
四、私立江南大学 |
五、私立南通学院 第三章 50年代江苏地区的院系调整过程 |
第一节 调整的前奏阶段(1949-1950) |
一、形成接管和发展的指导方针 |
二、对各类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三、对旧教育的改造 |
第二节 调整的初步开展阶段(1951) |
一、进一步夯实调整工作的思想基础 |
二、进一步对江苏地区高校、系科进行调整 |
三、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院系调整的全面展开阶段(1952年-1953年) |
一、调整的方针和重点 |
二、调整的过程 |
三、调整中的经验总结 |
四、调整的特点 |
第四节 院系调整的局部调整阶段(1955年-1957年) |
一、调整的初衷 |
二、调整的过程 第四章 50年代院系调整后江苏高等教育的变化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的变化 |
一、高等院校层次结构的变化 |
二、高等院校类型结构的变化 |
三、高等院校形式结构的变化 |
四、高等院校区域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系科专业的变化 |
一、专业的引入 |
二、系科调整基础上院校的新建与系科变化 |
三、系科的区域布局变化 |
第三节 教育理念的变化 |
一、调整前后教育思想的转变 |
二、院系调整过程中暴露出的新的价值判断 |
第四节 管理体制的变化 |
一、外部领导体制的变化 |
二、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
第五节 师生的变化 |
一、师资流动和变化 |
二、学生的变化 |
第六节 教学方面的变化 |
一、教学组织的变化 |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
三、教辅设备的变化 |
第七节 南京大学的变化 |
一、南京大学系科的变化 |
二、南京大学院系的拆分和新校的组建 |
三、南京大学地位的变化 第五章 50年代院系调整影响的显现 |
第一节 正面影响 |
一、实现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 |
二、适应了国家现实发展的需要 |
三、推动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民化路线 |
四、一度改善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
第二节 负面影响 |
一、调整方式致使负效应出现 |
二、调整方针导致人才培养急功近利 |
三、过度支援造成江苏高等教育“元气大伤” |
四、高校、系科“震荡”伴随各方面地位下降 |
五、调整后再现区域发展失衡问题 |
第三节 后续影响 |
一、奠定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 |
二、江苏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难以再现 |
三、省内高等教育差距仍旧明显 结论 参考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
四、搞好工科实习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天津工商大学史研究[D]. 霍珊珊. 河北大学, 2021(02)
- [3]行业特色型大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D]. 吴小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民国前期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D]. 乔昳玥.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研究[D]. 王猛.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历史演进[D]. 菅欣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D]. 王瑜.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