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地农民如何走出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杜宁[1](2021)在《郊区失地农民流动摊贩困境与扭转对策 ——以烟台市莱山区为例》文中认为
管桦[2](2021)在《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始终与人类物质资料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如今的社会对学历水平重视程度的加重,使我国农村文化教育也在逐渐与城镇对接,随着很多农村家庭在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难题后,逐渐开始重视子女教育。尽管近年来对农村地区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历史性因素和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仍然落后于城镇地区。21世纪初农村地区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在现在仍然对农村家庭的教育资源有着极大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为了对孩子安全和学习考虑,选择将孩子送往教育条件更好的城镇求学,家长进城陪读。农村进城的陪读家长能否在城镇完成社会发展融入适应,关系着孩子教育的顺利完成、陪读家长生存状况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甘肃省通渭县的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为研究对象,研究理论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群体社会适应困境,研究主体部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形成进行介绍。主要从通渭县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状况和教育水平说明当地情况,以社会和家庭因素解释说明陪读兴起原因和过程,最后,简要说明通渭县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特点。第二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就业困境。主要分析其就业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三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住房困境。主要分析其住房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交往困境,主要分析其交往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五部分,第五章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前景抉择困境,主要分析其前景抉择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六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陪读家长走出社会适应困境的路径。主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措施。
李春晖[3](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王玲[4](2020)在《快手短视频中农民的乡村叙事与自我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嵌入农民日常生活的媒介,以快手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媒介使得传播的权力不再是某些群体的专属,传播权和话语权的下放直接导致了农民广泛参与到三农短视频的生产。依托移动短视频实践,让原本沉默的农民得以自我表达,以当事人身份叙述个人生活经历,或是作为草根群体中的一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叙事心理学认为,叙事本身与建构自我息息相关,是自我探索的一种方式。本文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将农民的短视频实践看作一种叙事系统,通过短视频叙事,农民建构起关于自我的认同。首先,农民在快手上的自我呈现和叙述满足了农民追求物质收入、相互交流、休闲娱乐、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其次,农民通过自我呈现建构起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农民形象,通过记录、再现、剔除、虚构真实地理空间等方式实现了媒介化的乡村空间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叙事成为农民自我叙事的核心,通过在线的身体展演,农民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建构了兼具表演性、戏剧性、连续性于一体的乡村叙事体系。由于时空分离机制的影响和消费文化的入侵,农民陷入自我认建构的悖论,农民主体个性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减弱,通过梳理农民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认同危机,结合农民自媒体人的访谈得出结论:农民通过反思性建构自我认同,并通过保持自我的真实性以获得自我认同的稳定性。农民在短视频实践过程不仅建构了自我身份认同,同时形塑了对乡村、乡村文化以及国家的更大范围的自我认同。总之,快手为农民表达自我、建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提供了平台,农民将日常生活整合进自我叙述的实践,是农民主动地在建构,而不是被动的选择,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凯歌[5](2020)在《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易地搬迁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举措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位于甘肃省肃南县万余名以畜牧生活为主的裕固族人民,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实现扶贫搬迁。实施该举措后的集中定居生活,不仅减轻了祁连山的生态负荷,而且大力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牧民步入现代化进程。然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完全提高裕固族民众的整体幸福指数,对生产方式的转型以及对集中定居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使得部分裕固族民众产生了隐忧,担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因此改变或消失。本文以生态移民搬迁为背景,通过对明花乡裕固族社区进行个案研究,从经济生活变迁入手梳理搬迁后裕固族牧民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原因,对促进移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定居后的裕固族农牧民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切实体悟到因搬迁定居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在部分裕固族群体中所引发的职业身份转换后的“心路历程”。本文试图在身份转换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缓解集中定居后裕固族群体的“不适应感”,使其转变思想观念,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使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弘扬。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明花乡裕固族生态移民背景进行叙述;其次,对移民搬迁前后民众的生计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对比;再次,对移民后农牧民职业身份转换的不适应带来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社区认同等困惑论述分析;最后,族群认同进行深入思考,并对搬迁后的裕固族群体如何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提出了一些浅见。
孙永强[6](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村改居失地老人城市适应问题研究 ——以长春市H社区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他们从以前的“农民”转变成为了现在的“市民”,不仅是身份的改变,而且生活环境的变化更让他们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及心理归属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享受城市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适应问题。而失地农民中的老年群体,较年轻群体在自我适应能力上稍弱一些,适应过程也长一些,城市适应问题较突出。因此,社工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老人解决适应难题,加快适应城市生活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选取长春市村改居社区——H社区的失地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社区失地老人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问卷调查和观察,深入了解了H社区失地老人在城市适应方面的现状及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居住与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人际交往与娱乐方式的单一、心理归属感不强、自我效能感较低。通过分析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老人身体机能的退化、思维方式的固化、交往范围缩小、社区支持缺失、社会对老年人价值认识的偏差。针对H社区失地老年人城市适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需求,笔者采取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通过开展了七次小组活动,使H社区失地老人的城市适应状况有所改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实务介入后,笔者进行了专业的反思与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发挥社区功能、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失地老人自我适应能力等相关建议,希望以此为其它地区在解决失地老人城市适应问题上提供借鉴。
韦宗佑[7](2019)在《寻解治疗介入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困难的个案研究 ——以安宁市L社区L女士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各项重大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进入到城市中发展生计。进入到新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一改人们心中“一拆暴富”的“土豪”形象,成为了失去可持续的生计手段,且易因自身资产经营管理不善而遭遇生计困难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群“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失地农民。身处边远地区、拥有的资源较少、且在语言和生活习惯上与其他居民有很大差异的他们比起普通的失地农民更加难以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谋求生计。虽然所有的失地农民都可以依靠失地赔款和相关的补贴在城市中暂时过度,但当他们最基本的生计困难的不到解决或是找不到适宜的、可持续的生计方式,定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群体生计困难的解决更是关乎民族团结、地区稳定、城市发展的民生大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更是应该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困难的解决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经过深圳的专业实习后,笔者在导师的指导和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了家乡安宁市L社区针对典型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困难个案展开社会工作。通过先前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调查和了解,笔者发现在L社区内存在生计困难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不在少数,总体生活质量偏差,还存在着进城后染上毒品、赌博或是被骗取安置款等相对比较极端的情况。不少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因为缺乏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的生计手段,待业在家,整天无所事事,打牌聊天度日,靠着安置款勉强维持着生活。作为该群体的一员,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笔者决定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秉承着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在导师的指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运用寻解治疗的干预模式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个案进行干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并界定了本文的两个关键概念。第二章介绍了目标社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普遍面临的生计问题、并结合安宁市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状况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第三章则是按照个案工作的标准流程记录了此次对典型个案进行干预的整个过程。第四章对此次个案工作进行反思并提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在此次个案工作中,笔者主要采用寻解治疗的干预模式,帮助案主明确工作目标、树立自信,深入挖掘案主的可用资源和潜力、发现案主自身优势并加以运用,并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帮助案主链接资源、出谋划策,帮助案主解决了生计上的困难,促进了案主与其家庭成员关系的改善。干预过程严格按照个案工作流程进行,遵循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整个过程都在导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进行。笔者结合案主的实际情顺利地况展开了个案工作,并在最后对干预的过程、和案主接受干预后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总结。希望能借此次干预解决案主的生计困难,引发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群体生计问题的重视,并为之后的个案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黄海河[8](2017)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广西s市为例》文中认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土地权益在农民各项权益中占据鲁十分重要的地位。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是国家因土地征收导致农民土也权益受损害而对农民作出的一种补偿,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一种非常重要方式。失地农补偿安置政策的执行情况关系到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长远芏计。近年来,国家针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工作制定并颁布了诸多法律、去规、文件,但由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引发的矛盾纠纷仍然频频发生,不仅矢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而且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研究政策执行过程对解决此类纠纷具有重要意父。本文从两方面阐述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和实践。首先界定土地征收及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概念,综述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实施理论依据。然后回顾了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历程,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安置模式,并对现有政策进行分析评价。其次,在系统地阐述我国关于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S市作为研究实例,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征地范围过宽,没有体现征地的公共利益;征地补偿与利益分享不合理;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满意度低·,安置方式单一化,缺乏与之相应的长效机制;征地补偿程序不完善以及征地补偿救济制度不健全等。在发现普遍性问题后进而引入政策执行过程模式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补偿安置政策、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对象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最后以产权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等为视角对提高政策执行力提出六项对策建议:建立健全完善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完善政策执行系统;提高农民维权能力;改良政策执行环境;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从而构建一个满足国家、集体和农民三方利益且良性运作的政策执行体制。
吴越菲[9](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杨亚雄[10](2017)在《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丝绸之路上的阿图什市维吾尔人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他们有“新疆犹太人”之美誉,到月球上做生意的故事1代代相传。经商已经成为众多阿图什人最主要的生计活动。在阿图什市巨大的商业群体中,跨国经商群体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从事布料生意的跨国商人则是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行业群体。大肖鲁克村是阿图什跨国布料商人数量最集中、影响最大的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肖鲁克跨国布料商人群体产生并迅速崛起,商人们的布料生意经历了产生、发展、辉煌和萎缩四个阶段。近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商人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大肖鲁克村的跨国布料商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意困境,以至于在过去的五年里,近一半商人结束了其在国外的布料生意而回国。继续坚守在国外市场的布料商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利润空间缩小、布料市场疲软、竞争激烈、流动资金不足、货源不稳、国外安全和外贸环境变化频繁、家庭支出逐年增大、转行困难等方面。致使维吾尔人跨国布料生意陷于困境,既有商人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同商人所处的环境和所跨居国家实施的制度有关。商人们的生意困境将直接导致众多家庭日常生计之困境,还有可能给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治理带来压力。本文以生意困境为论题研究的切入点,以跨国布料商人的生意过程为研究维度,采用实证分析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对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贸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对目前布料商人所面临的生意困境作了调查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相应的对策。本文通过对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的研究,旨在为边境地区跨国商贸现状研究提供“抛砖引玉”之效,进而对边疆治理和跨国民族之和平跨居提供某些思考和启示。本文认为,跨国民族的跨国商贸实践是促进边疆通达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作为边疆人群安身立命的生计活动,跨国商贸的持续和发展是“边疆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作为跨国主义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以跨国族群的生计可持续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计,新疆维吾尔族商人所面临的跨国布料生意困境应该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各方合力,改善商人们目前的生意现状,以促进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安居乐业和边疆的通达、发展与繁荣。
二、失地农民如何走出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地农民如何走出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献简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陪读家长 |
(二)社会适应困境 |
四、理论工具 |
(一)理性选择理论 |
(二)社会化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半结构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五)个案分析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兴起 |
一、通渭县基本情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经济发展 |
(三)人口状况 |
(四)教育水平 |
二、农村陪读家长兴起的原因 |
(一)社会因素 |
(二)家庭因素 |
三、陪读家长兴起的过程 |
(一)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
(二)撤点并校的客观推动 |
(三)不同家庭的理性选择 |
四、通渭县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特点 |
(一)以亲代、女性为主的陪读群体 |
(二)短期性、两栖性的陪读现象 |
(三)以生活照顾为目的的陪读生活 |
第二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就业困境 |
一、就业困境的原因 |
(一)以配合学校时间为第一选择 |
(二)家庭内部的不稳定 |
(三)用人单位的优胜劣汰 |
二、就业困境的表现 |
(一)想就业无岗位 |
(二)有岗位无技能 |
(三)有技能无渠道 |
三、就业困境的影响 |
第三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住房困境 |
一、住房困境的原因 |
(一)城镇房价的迅速增长 |
(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一定问题 |
(三)不同家庭的住房选择 |
二、住房困境的表现 |
(一)城镇无住房 |
(二)买房无能力 |
(三)租房无市场 |
三、住房困境的影响 |
第四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交往困境 |
一、交往困境的原因 |
(一)户籍角色的不认同 |
(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
二、交往困境的表现 |
(一)交际圈层的固化 |
(二)交往时间的局促性 |
(三)交往空间的狭窄性 |
三、交往困境的影响 |
第五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前景抉择困境 |
一、前景抉择困境的原因 |
(一)农村土地的约束 |
(二)城镇生活的压力 |
(三)赡养老人的义务 |
二、前景抉择困境的表现 |
(一)留在县城的迷茫 |
(二)回到老家的不甘 |
三、前景抉择困境的影响 |
第六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陪读家长走出社会适应困境的路径 |
一、政府支持 |
(一)完善制度体系 |
(二)提供就业岗位和组织技能培训 |
(三)规范租房市场 |
二、社会援助 |
(一)企业援助 |
(二)城镇居民接纳 |
三、家庭关心 |
四、个人努力 |
(一)理性选择学校 |
(二)关注自身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深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通渭县统计局基本情况数据资料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逻辑结构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被征地农民 |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
2.2 相关理论 |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
3.2.1 东部地区 |
3.2.2 中部地区 |
3.2.3 西部地区 |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
3.3.1 政策因素 |
3.3.2 市场因素 |
3.3.3 农民自身因素 |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1 征地补偿方面 |
3.5.2 保障体系方面 |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
3.7 本章小结 |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
4.1 样本基本情况 |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3 实证研究结论 |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6.3 实证研究结论 |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支付矩阵 |
5.2.3 纳什均衡分析 |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假设 |
5.3.2 支付矩阵 |
5.3.3 纳什均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快手短视频中农民的乡村叙事与自我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快手与农民的移动短视频实践 |
第一节 快手:嵌入农民日常生活的媒介 |
第二节 技术赋权与农民话语生产的自主性 |
第三节 农民自我书写的内在动机 |
第二章 日常生活实践与农民自我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日常叙事:内容生产的框架 |
第二节 快手上的新农民形象分析 |
第三节 交往与互动中的自我建构 |
第三章 农民短视频的空间实践与意义生产 |
第一节 乡村空间的媒介化呈现 |
第二节 乡村空间的媒介化生产 |
第三节 虚拟影像与现实的空间互动 |
第四章 短视频实践与农民自我认同建构 |
第一节 数字时空与“我”的迷失 |
第二节 现代性反思与自我认同的建构 |
第三节 精神皈依:农民自我认同的外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关于经济生活变迁研究 |
(二)关于身份转换相关研究 |
(三)关于裕固族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身份转换 |
(二)理论基础 |
五、研究重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裕固族生态移民实践概述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点 |
一、明花乡 |
二、明花乡裕固族社区 |
第二节 生态移民前的经济生活困境 |
一、牧区经济衰败 |
二、市场导向下的人口流动 |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移民 |
一、明花乡农业综合开发区 |
二、移民群体的多元性 |
三、移民定居与社区发展的统一性 |
第二章 移民带来的经济生活变迁 |
第一节 生计方式:从游牧到农耕 |
一、定居前的游牧生计方式 |
二、定居后的农耕生计方式 |
第二节 生活方式: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定居 |
一、逝去的毡房到新楼 |
二、一饭三茶到一日三餐 |
三、从骑马放牧到汽车代步 |
第三节 消费环境:从本民族交流到多民族交融 |
一、多民族群体共居的适应性 |
二、“一张网”拉近了距离 |
三、多元化的消费方式 |
第四节 文化习俗:从普遍的生活习惯到民族文化传承 |
一、风俗礼仪的变迁 |
二、传统服装成了“传家宝” |
三、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
第三章 身份转换后的困惑 |
第一节 草原与城乡——社区困惑 |
一、“我”属于哪里 |
二、“亲缘”到“地缘” |
第二节 牧民或农民——身份困惑 |
一、“这群人变了” |
二、“我”是真正的农民吗 |
第三节 历史与未来——文化困惑 |
一、“我”被“抛弃”了吗 |
二、故土情怀 |
第四章 职业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关联及其调适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何以决定 |
一、移民对职业身份的困惑 |
二、民族认同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身份困惑何以调适 |
一、身份建构——裕固族农民 |
二、促进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
三、提高移民适应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小组工作介入村改居失地老人城市适应问题研究 ——以长春市H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对比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村改居 |
二、失地老人 |
三、城市适应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适应理论 |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三、社会支持理论 |
四、活动理论 |
第三章 H社区失地老人城市适应问题分析 |
第一节 H社区调查概况 |
一、H社区基本情况 |
二、失地老人基本情况 |
三、问卷及访谈基本情况 |
第二节 H社区失地老人城市适应存在的问题 |
一、居住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 |
二、人际交往及娱乐方式的单一 |
三、心理归属感不强 |
四、自我效能感较低 |
第三节 H社区失地老人城市适应问题成因分析 |
一、个人因素 |
二、社会因素 |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失地老人城市适应的实务过程 |
第一节 小组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小组活动的方案设计 |
一、小组的基本情况 |
二、小组活动目标 |
三、小组成员的招募 |
四、小组成员构成 |
五、预计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
六、小组活动评估方法 |
第三节 小组活动介入过程 |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 |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 |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 |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 |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 |
六、第六次小组活动 |
七、第七次小组活动 |
第四节 小组活动评估 |
一、过程评估 |
二、结果评估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建议 |
一、发挥社区功能,开展多样文化活动 |
二、推动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
三、提高村改居失地老人自我适应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H社区失地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失地老人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失地老人城市适应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小组活动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7)寻解治疗介入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困难的个案研究 ——以安宁市L社区L女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寻解治疗的运用研究现状 |
(二)关于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困难研究现状 |
(三)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现状 |
(四)文献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少数民族失地农民 |
(二)生计困难 |
四、相关理论介绍 |
(一)寻解治疗 |
(二)治疗中的专业关系 |
(三)寻解治疗的核心干预技巧 |
(四)优势 |
第二章 L社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概况 |
一、目标社区的选择 |
二、L社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概况 |
(一)L社区内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居民年龄分布状况 |
(二)L社区内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居民工作状况 |
(三)L社区内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居民收入状况 |
三、L社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普遍面临的生计问题 |
四、引发L社区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典型个案介入 |
一、接案 |
(一)接案契机 |
(二)个案背景 |
(三)第一次面谈 |
(四)阶段总结 |
二、预估 |
(一)与案主的主要家庭成员进行面谈 |
(二)第二次面谈 |
(三)案主优势、资源分析 |
三、计划 |
(一)笔者初步计划 |
(二)第三次面谈 |
四、介入 |
(一)介入过程 |
五、评估与结案 |
(一)案主现状评估 |
(二)笔者自评 |
第四章 总结反思与建议 |
一、总结 |
(一)个人经验性总结 |
(二)理论运用方面的总结 |
(三)反思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广西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征收 |
2.1.2 失地农民 |
2.1.3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 |
2.1.4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 |
2.2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1 罗尔斯的公平理论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政策执行过程模式 |
2.2.4 系统分析法 |
2.3 系统分析法和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对本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现状及困境 |
3.1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历程及其评价 |
3.1.1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历程 |
3.1.2 现有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评价 |
3.2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现状及其困境 |
3.2.1 S市制定和执行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基本经验 |
3.2.2 S市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3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中面临的困境 |
第4章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分析 |
4.1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不够完善 |
4.1.1 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合理 |
4.1.2 征地补偿政策体系缺陷 |
4.2 政府主体方面的原因 |
4.2.1 热衷招商引资,盲目城市化 |
4.2.2 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
4.3 政策执行系统不健全 |
4.3.1 纵向的权利划分不规范 |
4.3.2 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通 |
4.3.3 监督机制不健全 |
4.4 政策执行对象自身存在局限性 |
4.4.1 农民权利意识淡薄 |
4.4.2 农民维权组织不足 |
4.4.3 维权方式有限,维权机制不健全 |
4.5 政策执行环境不适宜 |
4.5.1 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单一 |
4.5.2 农地产权制度的制约 |
第5章 走出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困境的出路 |
5.1 改革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体制 |
5.1.1 改革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清晰限定“公共利益”界限 |
5.1.2 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体系 |
5.1.3 加强征地补偿专门立法 |
5.2 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 |
5.2.1 增强工作人员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补偿的理解 |
5.2.2 增强政策执行人员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
5.3 完善政策执行体制 |
5.3.1 分清中央和地方在土地权力和责任上的关系 |
5.3.2 畅通信息沟通机制 |
5.3.3 完善监督制约系统和体制 |
5.4 进一步提高农民维权能力 |
5.4.1 增强农民权利意识 |
5.4.2 丰富农民维权途径 |
5.5 改良政策执行环境 |
5.5.1 改革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 |
5.5.2 改革农地产权制度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在职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9)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
(三) 研究意义 |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业转移人口 |
(二) 市民化 |
(三) 选择性市民化 |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一) 理论视角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
三、未尽的探索 |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
附录三: 访谈大纲 |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
后记 |
(10)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介绍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田野概况 |
第一节 南疆商都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气候 |
三、人口与民族构成 |
四、阿图什市维吾尔族生计概况 |
五、经济、教育、宗教、语言文字 |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
一、无花果之乡 |
二、具体田野点 |
三、具体田野经历 |
第二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 |
一、穆萨巴依家族及其跨国商贸史 |
二、阿图什市维吾尔族跨国商贸史 |
三、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史 |
第二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现状 |
一、数量及分布 |
二、现状 |
第三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群体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 |
一、阿图什市自然生态环境现况 |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生计类型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迁 |
一、市场经济 |
二、现代化 |
第三节 其他原因 |
一、个人价值的追求 |
二、他者的影响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四章 跨国经商:过程和困境 |
第一节 跨国生计过程 |
一、分工 |
二、学徒 |
三、“Dukan”(店面) |
四、进货 |
五、接货 |
六、销货 |
七、回归 |
第二节 布料生意困境 |
一、“Payda”(利润) |
二、市场 |
三、商人与家庭 |
第五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致因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商人 |
一、商人的竞争力 |
二、历史与未来 |
三、父权 |
四、债务贸易 |
五、胡大与商人 |
六、经验与教条 |
七、生意与生计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全球经贸 |
二、吉尔吉斯斯坦 |
三、俄罗斯经济 |
四、商业竞争 |
五、巴扎的所有者 |
六、客户的变化 |
七、进货之恼 |
第三节 制度因素 |
一、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政策 |
二、签证 |
三、劳动卡 |
四、结汇之困 |
五、交易货币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六章 改善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的路径 |
第一节 国家与跨国布料商贸 |
一、关税问题 |
二、安全问题 |
三、结汇问题 |
第二节 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 |
一、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认识 |
二、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服务 |
三、阿图什市政府的努力 |
第三节 生计资本的积累 |
一、语言与技术 |
二、交流与交往 |
三、青春与机遇 |
四、财务习惯 |
五、尝试转行 |
六、学会“tetqiqat”(调研) |
七、回归家庭 |
结论与思考 |
一、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失地农民如何走出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 [1]郊区失地农民流动摊贩困境与扭转对策 ——以烟台市莱山区为例[D]. 杜宁. 烟台大学, 2021
- [2]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D]. 管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快手短视频中农民的乡村叙事与自我认同研究[D]. 王玲. 暨南大学, 2020(05)
- [5]经济生活变迁与职业身份转换问题研究 ——以明花乡裕固族社区为例[D]. 凯歌.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小组工作介入村改居失地老人城市适应问题研究 ——以长春市H社区为例[D]. 孙永强.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2)
- [7]寻解治疗介入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生计困难的个案研究 ——以安宁市L社区L女士为例[D]. 韦宗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执行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广西s市为例[D]. 黄海河. 广西大学, 2017(07)
- [9]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10]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D]. 杨亚雄. 兰州大学, 2017(03)
标签:农民论文;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