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黄海EY02-2孔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与全新世沉积速率(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1](2021)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剧烈,大规模的海侵–海退过程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形成了以海相与陆相交替出现为特征的沉积地层,并记录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化信息。目前中国东部陆架及海岸带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多数研究其时间尺度集中在全新世以来。由于可靠测年数据较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地层对比的不足,使全新世以前(尤其是100~40 ka)的地层其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较为薄弱,阻碍了我们对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历史和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在陆架区的沉积记录的认识。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的9个钻孔的岩性和有孔虫等特征,并以光释光测年(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为主,结合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AMS)年代对每个钻孔分别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同时,本文对浙江近岸泥质区的23个柱状样进行210Pb年代学分析,得到了该区域的现代沉积速率分布特征。基于上述9个钻孔的岩性特征与年代学框架,并与已搜集的研究区内其他研究程度较高的钻孔资料进行地层对比,本文对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以来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划分与探讨。钻孔测年数据表明,25 ka以来的AMS 14C年龄和OSL年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超过25 ka(尤其是40 ka)后,AMS 14C年龄趋向饱和,而OSL年龄(尤其是长石OSL年龄)仍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在沉积动力较为复杂的地区(如扬子浅滩地区),AMS 14C年代序列容易出现年代倒置现象,而OSL年代序列更为符合地层层序律,表明了OSL在晚更新世早期以来地层测年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各钻孔的岩性特征与年代学框架表明:MIS 7~MIS 6期间,浙江沿岸地区从陆到海方向以河流沉积环境到潮坪和浅海沉积环境为主,南黄海西部陆架和江苏海岸带地区主要为陆相和潮坪相地层(远岸区沉积了较厚的浅海相地层),渤海地区在该时期受海侵影响程度较弱,以河流沉积环境和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沉积环境为主;MIS 5时期,研究区内普遍发育海相沉积,但其发育时间并不同步,且各钻孔的沉积记录有所不同,出现滨岸–潮坪相、浅海相和河流相地层的波动;MIS4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海水退出中国东部陆架区,此时河流相地层发育;MIS 3早期,海水再次入侵陆架区,但此次海侵强度较小,渤海海岸带发育滨岸–潮坪沉积,此时南黄海西南部由于大量河流沉积物的输入,发育三角洲沉积;MIS 3中晚期至MIS 2时期,研究区内河流相地层发育,同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沉积地层间断;MIS 1至今,气候变暖,海平面以阶段式上升为特征,此时研究区内自海向陆发生沉积环境的转变,由陆相逐渐过渡为海相沉积环境,并发育了潮流沙脊和沿岸泥质体等沉积体系。通过与前人研究资料进行对比,本文有以下几点认识:(1)渤海西岸第二海相层形成于MIS 3早期,该时期的海平面高度在-26.8~-19.87 m之间。(2)11.5 ka以来,扬子浅滩地区从河口湾环境转变为受潮汐影响的陆架环境,并发育潮流沙脊持续至约7.0 ka。(3)浙江沿岸泥质区多个柱状样的现代沉积速率分析,结合表层沉积物粒度和水体环境要素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上升流的沉积记录,为泥质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李琼玉[2](2020)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有孔虫多样性研究研究》文中指出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记录着研究区海陆变迁、季风波动、洋流入侵以及物质来源变化等丰富的地质信息,是研究该地区沉积过程和气候环境演化的理想场所,论文针对重力柱状样,通过沉积粒度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有孔虫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6420 a B.P.以来东海内陆架的全新世沉积、古气候环境记录与响应特征。本次研究对选自研究区的S04—3孔样品建立年代模式,研究区内沉积速率高,呈现出深层快浅层慢的不稳定趋势;沉积物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解研究区内水动力环境变化,以及粗粒组分与东亚冬季风有良好的响应关系;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物质来源于台湾暖流输送台湾河流中沉积物和东亚冬季风控制下的长江物质和沿岸流沉积物,两个主要物源区输运量根据年际差异以及陆源物质入海通量而变化。利用底栖有孔虫冷、暖水指示种及台湾暖流代表种分析,得到冷水组合种(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Cribrononion vitreum、Bulimina marginata、Florilus spp.、Eggerella advena)对气候变化敏感,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并采用以上代替指标同敦德冰芯δ18O、格陵兰冰芯GISP2δ18O和红原泥炭δ18O相关参数指标纵向对比,划分了三个阶段季风的波动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认为研究区出现了8次降温事件:C1(5613±100 a B.P.)、C2(4472 a—4385 a B.P.)、C3(4122a—4034 a B.P.)、C4(2806±40 a B.P.)、C5(2100±30 a B.P.)、C6(1400 a—1050 a B.P.)、C7(700±30 a B.P.)、C8(300±30 a B.P.)。
钟福昌,向荣,杨艺萍,赵美训[3](2018)在《近7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底栖有孔虫记录》文中研究指明黄海中部冷水团与现代黄海环流体系密切相关,对区域海洋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黄海冷水团的变迁对理解区域环境变化机制有重要意义.底栖有孔虫群落对底层水体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是底层水团重建的重要指标.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N02柱样中沉积物样品进行底栖有孔虫群落分析,重建了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全新世期间的演化.底栖有孔虫的群落结构特征及Q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全新世沉积环境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6.95.0ka期间,底栖有孔虫以Ammonia ketienziensis为主,指示南黄海中部冷水团为全新世最强盛期,黄海沿岸流对研究区域底层水体的影响较小; 5.02.9ka期间, Ammonia ketienziensis含量显着减少,而Hanzawaia nipponica显着增加,表明南黄海中部冷水团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弱,其影响范围有减小趋势,相应的黄海沿岸流对研究区域底层水体的影响略有加强但影响依然较小; 2.9ka以来,指示黄海沿岸流的低温、低盐属种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和Buccella属分子开始较多出现,反映了黄海沿岸流对研究区域底层水体的影响显着增强,而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则为7ka来最弱阶段.整体上,全新世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和沿岸流对研究区底层水体的影响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在全新世期间的波动演化可能是区域气候因素(ENSO、东亚冬季风及北半球太阳辐射量变化等)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配置综合作用于南黄海区域的结果.
崔肖辉[4](2017)在《渤海莱州湾第四纪晚期有孔虫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渤海莱州湾地区处于海陆交互作用的过渡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地质作用的敏感地带,沉积物的沉积速度较快,可以将不断变化的海陆作用和气候变革等环境信息记载下来。论文以渤海莱州湾西南岸GK138孔、GK111孔、GK95孔、GK59孔GK74孔、GK79和GK89钻孔等7 口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个钻孔有孔虫的组成及垂向分布特征,探讨有孔虫种类分布、共生组合特征及地质环境意义,结合测年资料和聚类结果对钻孔进行沉积单元划分和分析其沉积环境,并进一步讨论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区7 口钻孔样品中总共鉴定出有孔虫16属35种,以原生底栖有孔虫为优势种,优势种主要有:Ammonia beccarii,Ammonia annectens,Ammonia takanabensis, Ammonia convexus, Ammonia sobrina, Elphidium limpidum ,Elphidium advenum, Elphidium excavatum, Astrononion italicum 等。通过钻孔的沉积单元分析揭示不同期次的海侵过程,发现每次海侵过程中海相地层的顶、底板高程和厚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GK138孔、GK111孔、GK95孔、GK59孔和GK79可以揭示出3套海相地层,GK74揭示出2套海相地层以及GK89揭示1套海相地层,通过地层对比发现三次海侵分别发育于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期间。通过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相对比发现3套海相沉积地层从早到晚划分于MIS7、MIS5和MIS1期间的高海平面阶段。与渤海沿岸地域许多钻孔的交叉比较发现研究区海侵期间沉积地层分布较连续,因而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不同海相地层顶、底地层的高度和厚度的差别揭示了区内发生过不同期次、不同强度的构造运动。
蔡庆芳,王飞飞,印萍,刘冬雁,范代读[5](2016)在《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古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长江口YD0903孔的底栖有孔虫组合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结合沉积地层学、AMS14 C测年、沉积物粒度等,重建了全新世以来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演化。主要划分为6个环境演化阶段:11 26010 150cal.aBP,以Ammonia beccarii vars.组合为标志的滨岸环境;10 1507 730cal.a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Ammonia beccarii vars.奈良小上口虫-毕克卷转虫变种组合为标志的滨岸—浅海过渡环境;7 7303 610cal.a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奈良小上口虫组合为标志的溶解氧偏低的浅海环境;3 6102 930cal.aBP,以Quinqueloculinaspp.组合为标志的温度、盐度相对较高的浅海环境;2 9302 150cal.aBP,以Bolivinaspp.组合为标志的低氧富营养的前三角洲—浅海环境;2 150220cal.aBP,以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为标志的低温的前三角洲—浅海环境。
孙荣涛,李铁刚,常凤鸣,南青云,刘晓[6](2015)在《基于底栖有孔虫转换函数的南黄海近岸古环境演化过程定量重建》文中提出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WA-PLS)建立了南黄海西北近岸7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底栖有孔虫组合与夏季底层水盐度(Ss)、夏季底层水温度(Ts)以及冬季底层水温度(Tw)之间的数值转换函数.将3个函数应用于南黄海近岸SY01孔,重建了这一海区3.9 cal.ka BP以来的Ss,Ts以及Tw变化曲线.横向对比结果表明,SY01孔3.9 cal.ka BP以来的Ss和Ts曲线与九仙洞石笋的?18O记录变动基本同步,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动的可靠指标;而Tw变动曲线与南黄海ZY-2孔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标也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冬季风强度变化指标.此次研究结果证实了底栖有孔虫的转换函数是一项具有较大潜在价值的古环境、古气候定量重建工具.
刘建兴,刘青松,石学法,王春娟,陈皎洁[7](2015)在《黄海第四纪年代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陆架沉积物是研究海平面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理想载体,黄海作为典型的陆架海一直以来是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地区。利用沉积物研究古环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年龄问题,总结了黄海近30年来第四纪年代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南黄海的研究程度明显高于北黄海,短尺度研究程度明显高于长尺度研究。从短尺度的测年结果来看,不同部位的钻孔同一深度层位的年龄值存在一定差别,这除了和该区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关以外,还和所用的测年方法和材料有关;长尺度研究目前仅集中于南黄海3个钻孔的磁性地层研究,其结果显示南黄海的B/M界线基本可以限定在6070m之间。由于黄海长尺度年代学研究相对匮乏,因此,应该将其作为该区日后年代学研究的重点。
王飞飞,刘健,仇建东,刘宪光,梅西[8](2014)在《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文中认为通过对研究区35个站位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体沉积厚度和形成年代的统计分析,认为泥质体主体主要形成于7.0cal.kaBP前后,伴随着黄海最高海平面出现,此后海平面波动幅度极小,沉积环境比较稳定,黄海暖流开始入侵并形成了黄海现今的环流格局,细粒物质被近岸海流所携带向岸向海双向传输,发育了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沉积厚度7.7m)和南黄海中部(最大沉积厚度9.0m)两个沉积中心。物源上以现代黄河和老黄河物质为主,同时,长江物质、朝鲜半岛物质、山东半岛沿岸短源河流物质,甚至外海的再悬浮物质对泥质沉积也有一定的贡献。两个沉积中心的最大沉积速率分别为1.283和1.286mm/a,之所以与以往研究区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有显着差别,可能与地史时期泥质体的沉积压实作用及黄河数次改道造成的物源供应不稳定等因素有关,但最大沉积中心位置在百年和千年尺度上的表现是吻合的。
杨继超[9](2014)在《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文中研究说明黄海是一个半封闭的陆架浅海,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使得其沉积物质中蕴藏着丰富的陆地、海洋及其相互作用的信息: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以及其它中小河流带来了充沛的陆源物质供应,构造运动导致的盆地沉降为沉积体的发育提供了可观的可容空间,全球气候冷暖旋回导致了海平面频繁而剧烈波动以及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因此黄海地区是为研究第四纪环境变化的良好靶区。本研究基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数据,结合岩芯的年代地层划分,采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地层学等多种方法,揭示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层的时空发育规律,重建南黄海盆地中部与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相适应的第四纪沉积地层演化模式。本研究通过分析地震反射结构及其接触关系,共识别出14个主要的地震反射界面,并以此划分出13个主要的地震地层单元SU1SU13。使用相关岩芯的年代数据对地震地层进行年代标定,由此确定了上述13个地震单元为1.95MaB.P.以来形成的。研究区内的第四纪地层呈现海陆交互沉积的特点,并且整体上继承了上新统的“南北厚中间薄”沉积分布格局。研究区内第四系(Q)的平均厚度为91.2m,其中,下更新统(Q1)平均厚度为11.8m,中更新统(Q2)平均厚度为38.1m,上更新统(Q3)平均厚度为34.9m,全新统(Q4)地层平均厚度为5.7m。海平面周期性升降是造成区域内地层海陆交互沉积模式的关键因素,由此造成的一系列不整合界面组成了南黄海盆地第四纪沉积地层的骨架。海平面升降的幅度和周期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了海相地层发育的规模:在900ka B.P.以前海平面高频低振幅波动时期,区域内发育了小规模的滨海及近海相沉积地层;在128ka B.P.以后海平面低频高振幅波动时期,发育大规模的浅海相沉积地层;而在900128ka B.P.期间,海相地层发育则没有对应较高的海平面水平和较长的高海面持续时间,这种地层发育与海平面水平相背离的现象应该与构造运动有关。构造运动及其继承性的影响因素控制了晚更新世以前区域内地层在空间上的发育和分布模式。浙闽-岭南隆起带在晚更新世以前一直都是海水入侵黄海的主要障碍。南黄海中部隆起带在晚更新以前表现出了继承性的抬升作用,这种相对抬升于中更新世缓和并于晚更新世初终止,导致南黄海盆地中部地层晚更新世以前发育和分布呈现“南北厚中间薄”的模式,而晚更新世以后,地层的发育和分布已经不再受中部隆起带的束缚。河流物质是研究区沉积地层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河流输入的物质对研究区MIS1、MIS3和MIS5的海相沉积地层的贡献分别为<65.9%、<55.9%和<69.0%,其中黄河是研究区所有入海河流中物质贡献最大者,另外海洋动力侵蚀、改造和再分配的海床物质也是研究区主要的物质来源。海洋动力是影响沉积物改造、搬运、沉积等环节的关键因素,其作用在晚更新世以来的两次高海平面时期得以显现。研究区海相地层SU1SU13沉积速率分别为54.6、46.8、30.2、6.6、9.2、3.5和5.1cm/ka,可见海相地层沉积速率自晚更新世起上升了一个数量级,这种现象不但与青藏高原隆升和MIS5e时期特殊的暖热导致的物源区侵蚀和河流输沙量激增有关,而且与稳定的高海面导致的海洋动力系统对物质的输送和分配能力增强有关。影响南黄海盆地中部沉积地层发育和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海平面变化和构造运动,而河流物质供应和海洋动力环境等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地层发育和演化的主导因素在晚更新世伊始发生转变:晚更新世以前构造运动及其继承性的影响是控制和约束研究区地层发育的主导因素,而晚更新世以后海平面的波动、河流物质供应以及海洋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则成为主导的控制因素。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10](2013)在《南黄海北部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群落分布特征及对古冷水团的指示》文中指出底栖有孔虫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北部DLC70-3孔(36°38’15″N,123°32’56″E,水深72.00 m)71.20 m长的柱状样保存了130 ka以来的沉积记录。依据349个样品的底栖有孔虫丰度和特征种的分布,结合岩性粒度变化,可识别9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对应5个海相层和4个陆相至过渡相层;结合AMS14C和OSL测年数据建立了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年代地层,可以与南黄海其他钻孔的地层进行对比。应用属种组合和不同生态种的丰度变化,探讨了研究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认为海平面频繁波动是该地区不同成因类型地层从陆相、潮间、滨岸、滨海、近岸浅海、到浅海反复演替的关键。孔段20.40~27.80 m(MIS3早期)和55.00~71.20 m(MIS5e)的底栖有孔虫优势种是Buccella frigida和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代表了与目前相似的冷涡边缘的冷水环境,指示南黄海古冷水团在MIS5e和MIS3早期高海平面时期已经存在。
二、南黄海EY02-2孔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与全新世沉积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EY02-2孔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与全新世沉积速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全球记录 |
1.2.2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海侵历史研究 |
1.2.3 释光测年研究进展 |
1.2.4 浙闽沿岸泥质体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形地貌特征 |
2.1.1 渤海地区 |
2.1.2 南黄海地区 |
2.1.3 东海地区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2.3 水文条件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粒度分析 |
3.3 微体古生物鉴定 |
3.4 AMS~(14)C测年 |
3.5 光释光测年 |
3.5.1 光释光测年的采样与前处理 |
3.5.2 光释光测年的测试设备与方法 |
3.5.3 条件实验 |
3.5.4 光释光信号特征 |
3.6 ~(210)Pb测年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地层特征与年代框架 |
4.1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
4.1.1 YRD-1401孔 |
4.1.2 YRD-1402孔 |
4.2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
4.2.1 CSDP-2孔 |
4.2.2 CRE-1402孔 |
4.3 江苏海岸带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
4.3.1 JC-1202孔 |
4.3.2 JC-1205孔 |
4.4 浙江近岸地区钻孔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
4.4.1 ECS-1301孔 |
4.4.2 ECS-1302孔 |
4.4.3 ECS-1401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在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的沉积记录 |
5.1 沉积地层综合分析与对比 |
5.1.1 渤海地区 |
5.1.2 南黄海西部陆架及江苏海岸带地区 |
5.1.3 浙江沿岸地区 |
5.2 MIS3 时期海平面及海侵历史 |
5.2.1 年代学证据 |
5.2.2 海侵地层的判别 |
5.2.3 MIS3 时期海平面重建 |
5.3 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在陆架上的沉积记录 |
5.4 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 万年以来沉积环境演化 |
5.4.1 MIS 7~MIS 6 时期 |
5.4.2 MIS 5~MIS 3 时期 |
5.4.3 MIS2 时期 |
5.4.4 全新世~7 ka |
5.4.5 ~7 ka 至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有孔虫多样性研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主要径流 |
2.3 环流系统 |
2.4 沉积物分布 |
2.5 气候与环境 |
3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样品采集 |
3.1.2 岩性特征 |
3.2 分析方法 |
3.2.1 年代测试分析 |
3.2.2 粒度分析 |
3.2.3 黏土矿物分析 |
3.2.4 底栖有孔虫分析 |
4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特征 |
4.1 年代测试与沉积速率 |
4.2 粒度特征 |
4.2.1 粒度参数分析 |
4.2.2 敏感粒级 |
5 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分析 |
5.1 黏土矿物指示意义 |
5.2 黏土矿物组成 |
5.3 物源分析 |
6 底栖有孔虫群落 |
6.1 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 |
6.2 底栖有孔虫主要种属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
6.3 底栖有孔虫环境指示意义 |
7 古气候重建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及说明 |
(3)近7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底栖有孔虫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文环境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4.1 底栖有孔虫群落总体特征 |
4.2 Q型因子分析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现状与指标 |
5.2 近7ka来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 |
5.3 近7ka来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驱动因素 |
6 结论与展望 |
(4)渤海莱州湾第四纪晚期有孔虫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构造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实验处理与有孔虫鉴定 |
3.2 有孔虫参数特征与环境分析 |
4 有孔虫 |
4.1 有孔虫特征 |
4.2 有孔虫代表属种 |
5 沉积单元划分与沉积环境分析 |
5.1 GK138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2 GK111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3 GK95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4 GK59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5 GK74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6 GK79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5.7 GK89孔沉积单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6 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
6.1 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
6.2 海相地层对比与全球海平面响应关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5)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年龄框架 |
2.2 底栖有孔虫总体分布 |
2.3 底栖有孔虫组合 |
2.4 底栖有孔虫组合垂向变化特征 |
3 沉积环境分析 |
(1)河口湾相 |
(2)河口湾-浅海过渡相 |
(3)浅海相 |
(4)前三角洲相 |
4 结论 |
(6)基于底栖有孔虫转换函数的南黄海近岸古环境演化过程定量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夏季底层水盐度Ss、温度Ts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 |
3.2 冬季底层水温度Tw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 |
4 结论 |
(7)黄海第四纪年代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年代学研究 |
2.1 短时间尺度 |
2.2 长尺度研究 |
3 结论 |
(8)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站位泥质沉积层沉积特征 |
3.1.1 中部泥质区中心 |
3.1.2 中部泥质区北缘 |
3.1.3 中部泥质区南缘 |
3.1.4 中部泥质区西缘 |
3.1.5 中部泥质区东缘 |
3.1.6 中部泥质区外围 |
3.1.7 西部近岸 |
3.2 泥质体厚度和沉积速率 |
4 讨论 |
4.1 动力机制 |
4.2 物源分析 |
5 结论 |
(9)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第四纪研究简史 |
0.2.2 我国的海洋第四纪研究简史 |
0.2.3 黄海陆架区晚第四纪地层研究现状 |
0.2.4 大陆架地震地层学 |
0.3 研究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海底地貌 |
1.2 环流系统 |
1.3 沉积物成因环境 |
1.3.1 潮流沙脊体系 |
1.3.2 泥质沉积体系 |
1.4 入海河流 |
1.5 区域构造 |
1.5.1 南黄海构造单元划分 |
1.5.2 南黄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
1.6 现代黄海的形成 |
2 资料和方法 |
2.1 浅地层数据获取与分析 |
2.1.1 浅地层剖面系统 |
2.1.2 导航定位系统 |
2.2 岩芯资料 |
2.2.1 年代测定 |
2.2.2 粒度分析 |
2.2.3 密度测试 |
2.2.4 磁学性质测试 |
2.3 地震地层学方法 |
2.3.1 地震单元接触关系 |
2.3.2 地震单元内部反射结构 |
3 YS01 岩芯沉积地层划分 |
3.1 YS01 岩芯地层单元 |
3.1.1 DU1(0 ~ 1112 cm) |
3.1.2 DU2(1112 ~ 1210 cm) |
3.1.3 DU3(1210 ~ 1346 cm) |
3.1.4 DU4(1346 ~ 1518 cm) |
3.1.5 DU5(1518 ~ 2736 cm) |
3.1.6 DU6(2736 ~ 2986 cm) |
3.1.7 DU7(2986 ~ 3010 cm) |
3.2 YS01 的海相沉积地层 |
3.3 东部陆架海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泥质沉积 |
3.3.1 南黄海东侧泥质沉积体 |
3.3.2 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体 |
3.3.3 山东半岛泥质楔 |
3.3.4 浙闽泥质沉积体 |
3.3.5 讨论与小结 |
4 地震地层单元划分 |
4.1 地震反射界面 |
4.2 区域内常见沉积单元的地震反射模式 |
4.3 地震地层单元划分 |
4.3.1 SU1 |
4.3.2 SU2 |
4.3.3 SU3 |
4.3.4 SU4 |
4.3.5 SU5 |
4.3.6 SU6 |
4.3.7 SU7 |
4.3.8 SU8 |
4.3.9 SU9 |
4.3.10 SU10 |
4.3.11 SU11 |
4.3.12 SU12 |
4.3.13 SU13 |
5 地层时空分布特征 |
5.1 年代格架 |
5.1.1 第四系划分方案 |
5.1.2 第四纪年代地层格架 |
5.2 地层空间分布格局 |
6 地层分布和发育的控制因素 |
6.1 河流物质供应的影响 |
6.1.1 长江与黄河的贯通时间 |
6.1.2 入海河流的泥沙通量 |
6.1.3 南黄海盆地中部晚更新世以来海相地层的沉积物来源分析 |
6.1.4 小结 |
6.2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
6.3 构造运动的影响 |
6.3.1 浙闽-岭南隆起带的影响 |
6.3.2 南黄海中部隆起带的影响 |
6.4 发育和演化 |
6.4.1 早更新世(Q1) |
6.4.2 中更新世(Q2) |
6.4.3 晚更新世(Q3) |
6.4.4 全新世(Q4)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南黄海北部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群落分布特征及对古冷水团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测年结果 |
2.2 岩性与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2.3 有孔虫结果 |
3 讨论 |
3.1 晚第四纪古沉积环境演变 |
3.2 底栖有孔虫对古冷水团的指示 |
4 结论 |
四、南黄海EY02-2孔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与全新世沉积速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部海岸带-陆架区近20万年来沉积物年代学与沉积环境演化[D]. 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有孔虫多样性研究研究[D]. 李琼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近7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底栖有孔虫记录[J]. 钟福昌,向荣,杨艺萍,赵美训.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10)
- [4]渤海莱州湾第四纪晚期有孔虫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D]. 崔肖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5]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古环境演化[J]. 蔡庆芳,王飞飞,印萍,刘冬雁,范代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6)
- [6]基于底栖有孔虫转换函数的南黄海近岸古环境演化过程定量重建[J]. 孙荣涛,李铁刚,常凤鸣,南青云,刘晓.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9)
- [7]黄海第四纪年代学研究进展[J]. 刘建兴,刘青松,石学法,王春娟,陈皎洁. 海洋地质前沿, 2015(02)
- [8]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J]. 王飞飞,刘健,仇建东,刘宪光,梅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5)
- [9]南黄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震层序与地层学[D]. 杨继超.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10]南黄海北部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群落分布特征及对古冷水团的指示[J].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 地质论评,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