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库仑定律的确立、验证及其理论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朋[1](2018)在《类电磁机制算法及其在电磁综合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类电磁机制(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EM)算法是由S.I.Birbil和S.C.Fang于2003年提出的一种智能优化算法。其优化思想是模拟电磁场中带电粒子之间的吸引-排斥机制,寻优机制简单、收敛速度快。与其它算法相比,EM算法表现出极其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但是,在求解部分高维、多峰问题时,EM算法也存在收敛性差的情况,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电磁综合问题多为模型结构复杂、目标函数非线性的多目标问题,传统的优化算法已经不能满足电磁综合问题的高求解精度和效率的要求;多目标问题通常包含多个目标函数,分别对应不同的设计指标。传统的多目标方法如加权组合法(weighted aggregation,WA)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但由于很难确定各分项加权系数,容易造成仅部分指标达到要求但个别指标未达到要求的情况。需要反复尝试,设置过程繁琐耗时。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首先对标准EM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两个单目标电磁综合问题;接着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EM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案,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三个多目标电磁综合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可归纳如下:(1)简单介绍了EM算法。分别从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描述、算法流程三大方面对EM算法进行介绍,为后续对EM算法的改进奠定理论基础。(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M算法——IEM算法,引入早熟的判断和处理机制,对陷入早熟状态的带电粒子,迭代时以一定的概率选中进行小波变异。应用一般标准测试函数和高维测试函数对其进行测试分析,并将其与标准EM算法以及传统的DE算法、PSO算法进行比较。(3)研究了IEM算法用于单目标电磁综合问题。首先,应用IEM算法综合FIR数字滤波器,分别对FIR低通数字滤波器和带通数字滤波器进行综合。并将仿真结果与标准EM算法、GA算法、PSO算法的设计结果进行比较。接着,应用IEM算法综合一种双层方形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并将优化后的频率选择表面以覆层的形式加载到微带天线上,比较加载前后微带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4)研究了IEM算法用于多目标电磁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引入分层优化机制,运用IEM算法对多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多个目标函数逐个进行寻优。将该方法应用于微波器件优化设计中,分别对L折叠形单极天线、双频带缝隙天线以及双轴同轴型微波介质滤波器进行建模优化设计,并将仿真结果与现有文献的结果进行对比。
胡晋豪[2](2017)在《人类对电气世界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摩擦起电"等自然电的初步认识以及电与磁的发现历程,梳理了人类对于电气世界的探索,展现了科学巨匠们对于电气理论孜孜不倦的开拓与创新,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刘侃[3](2017)在《高性能AC-DC转换器芯片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便携式设备应用的普及,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本论文分析了电源管理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激式AC-DC转换器芯片及其应用系统的基础理论,并从系统反馈方式、控制模式和电路实现方式比较了现有技术。其中数字控制技术相较于模拟控制技术更适合设计复杂算法以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数字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buck,boost等拓扑中,但对于在反激拓扑中的应用还有待完善,尤其是系统模型的建立和系统设计的方法。在拓扑建模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例如电压模式电流模式已经有许多文献可以参考,但对于变频控制的系统所做研究不多。本文需根据实际系统自行完成变频模型推导。AC-DC转换器系统的恒压/恒流输出精度会直接影响负载电池的寿命,因此提高输出精度是设计的重要目标。另外,系统的效率以及待机功耗已经成为电源产品的重要设计指标,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并降低待机功耗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对上述的这些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文章特色和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一种数字电源技术在反激拓扑中应用时的系统架构,并通过Simulink平台搭建离散反激拓扑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发生极限环振荡现象的条件,同时与相应的模拟系统进行动态响应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合理,闭环模型准确。2、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控制实现的用于提高恒流输出精度的环路延时自适应补偿技术。以输出功率7w的LED作为负载,350mA作为恒流目标值,通过FPGA平台实测验证。结果表明恒流输出精度达到1%,电流峰峰值为+/-1.7%。与未进行延时补偿的系统相比,恒流输出精度提高了 3.4%,并且交流输入电压越高,补偿效果越明显。3、提出一种多模式降频控制策略来提高系统效率,并对各个模式的稳定性进行建模分析。针对模式之间切换时发生的采样错位现象,提出双采样的方法来保证系统稳定性。通过行为级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结果证明了在负载跳变时系统能够稳定地实现多模式切换。4、提出了一种用于降低系统待机功耗的控制技术。具体为在待机模式下用电压模式控制代替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从而减小驱动脉宽进一步降低功率级电路待机功耗。同时,针对控制芯片电路功耗,采用在待机模式下关闭芯片非必要电路模块的方法实现降低功耗的目的。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性能AC-DC转换器充电芯片。完成具有恒压/恒流控制功能的AC-DC转换器充电芯片的电路与版图设计,提取寄生参数完成后端仿真。与目前市场上相应产品进行比较验证系统性能,结果显示采用上述的多模式降频控制策略和待机功耗降低方法以后,系统平均效率提高了 3.6%,待机功耗从小于30mW降低到小于10mW,达到设计目标。
王俊宇[4](2016)在《装载机工作过程力学分析及工作轨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载机在现代社会已经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建设中,面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今,人们对装载机提出了更加节能、高效的设计需求。而纵观装载机整个作业循环过程,铲装过程的能耗最大,而铲装的能耗主要消耗于作业过程中工作介质对装载机的反作用力。因而,控制减少装载机铲装过程中的作业阻力,探究合适的工作轨迹是实现节能、高效装载机铲斗的途径之一。而准确获取铲装过程作业阻力及工作轨迹,为实现这一途径,本文对面向工程的铲装作业阻力基础理论及作业轨迹进行了研究,为控制减少作业阻力储备了设计基础数据。1.本文先是通过考虑传统经验公式、密实核原理等的装载机作业过程中作业阻力的计算方法,把装载机作业阻力的受力抽象成三个集中力来考虑,在ADAMS中分析了在此理论下的装载机作业阻力及个铰接点、工作油缸的受力情况。这一部分对装载机铲装结构的合理性做出了评估,并且对后续装载机铲斗的运动参数的获取提供依据。2.本文应用离散单元法(DEM)对装载机铲斗铲装的物料的物料特性进行分析。采用DEM中的Hertz-Mindlin接触模型对岩石材料及其装载机铲斗的材料(铁)进行理论探究,利用实验的方式获得了岩石间及岩石与设备体间的静摩擦系数及碰撞恢复系数,并利用EDEM软件进行“虚拟安息角实验”与现实的圆筒式——安息角实验进行相互标定的方法获得了岩石间及岩石与设备体间的滚动摩擦系数,至此获得了所有物料间的接触参数。这一部分为后续岩石料堆的建立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为装载机铲装时的作业阻力的精确性提供了保障。3.利用编程的方法读取ADAMS中铲斗的速度参量并且利用EDEM关于与外部函数的API把铲斗运动参数关联到EDEM中,对装载机铲斗的运动轨迹做出了规定,可以实现铲斗复杂的运动行为。又从中把EDEM中获取得到的装载机铲斗受力情况反馈给ADAMS中,进行装载机铲装装置多体动力学方面的探究,实现了ADAMS-EDEM的联合仿真。4.在获取作业阻力基础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将其应用于铲斗强度设计中,探寻了EDEM—FEM单向耦合的实施。把装载机铲斗进行网格划分,利用第三部分的铲斗运动参数,铲装EDEM中的岩石料堆,获得铲斗上的单元力,输入到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使得有限元可以加载散体力,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外部载荷,分析出铲斗的形变、应变。
张健,王华,李春密[5](2015)在《大学先修——电磁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在国内刚刚试行,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模式.本文以电磁学课程为例,探讨电磁学课程建设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形式的选择等问题,以期为先修课程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陈秋松,王平瑞[6](2013)在《高斯场的实验证明——数字化实验应用举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斯公式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体现了各种物理场扩散在方向上的均匀性和三维空间中的恒定性。学习和理解高斯公式对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基础物理教学来说,还没有一个实验能够方便地证明高斯公式在描述这些物理量的正确性。通过列举几个常见的符合高斯公式的物理量,简述其实验测量的难度,并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测量光辐射的分布情况,验证高斯公式。
李子丰[7](2011)在《电荷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原理与库仑定律》文中提出为了探索电荷的本质和电荷相互作用机理,假设宇宙中存在一种物质微粒,暂称电质子;如果某个物体中含有的电质子多于其期望值,呈过剩状态,就呈正电性;如果某个物体中含有的电质子少于其期望值,呈缺乏状态,就呈负电性;如果某个物体中含有的电质子等于其期望值,呈饱和状态,就呈中电性。带电物体有向空间交换带电和不带电的微粒子以达到其中性状态的性质。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通过交换带电和不带电的微粒子实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力的大小符合库仑定律。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物质影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但不影响方向。
李子丰[8](2011)在《电荷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原理与库仑定律》文中研究指明电荷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电荷有两种?为什么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为什么符合库仑定律?这些都是物理学的最基本问题。假设宇宙中存在一种物质微粒,暂称电质子,如果某个物体中含有的电质子多于其期望值,呈过剩状态,就呈正电性;如果某个物体中含有的电质子少于其期望值,呈缺乏状态,就呈负电性;如果某个物体中含有的电质子等于其期望值,呈饱和状态,就呈中电性。带电物体有向空间交换带电和不带电的微粒子以达到其中性状态的性质。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通过交换带电和不带电的微粒子实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力的大小符合库仑定律。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物质影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但不影响方向。
张丙开,倪致祥[9](2009)在《通过物理学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史包含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素材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通过梳理和归纳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挖掘物理学史的内涵,能够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理论创新精神、实验创新精神和善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王洛印[10](2009)在《法拉第的电磁学实验研究—根据《法拉第日记》进行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法拉第是19世纪最重要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一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并在其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力线思想及场思想,对后人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科学发现的原始过程以及科学思想的雏形均在其日记中得到详细地描述和记载。目前,虽然有国内外学者对法拉第及其日记作了一些研究(有关前人研究状况及重要的研究文献,详见本文绪论部分),但对《法拉第日记》中的众多史料挖掘得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其科学发现及科学思想的评价还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且迄今为止,还未见有人对英文七卷本《法拉第日记》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基于《法拉第日记》、法拉第的论文、书信、档案等原始文献,对法拉第的电磁学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力求对其科学发现作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也澄清了国内外物理学史界对于法拉第电磁学实验研究工作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法拉第发现电磁旋转现象的实验过程及其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考察,通过与安培及沃拉斯顿的研究进行对比,说明法拉第的研究对两者均有借鉴,但法拉第在其研究过程中又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特点,这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此外,笔者还探讨了法拉第研究电磁旋转现象的起因,说明了其发现的原始实验装置和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澄清了前人的一些认识分歧和错误,并对法拉第该阶段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进行了讨论。第二,通过研究《法拉第日记》,并与法拉第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研究料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说明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以及法拉第思想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指出: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前已经预见到了感应电流的瞬时性;法拉第发表的论文存在署名日期提前现象,因此不能根据论文的署名时间判定法拉第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的提出时间;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期间,思想上存在一个从“电紧张态”向“磁力线”的转变过程,力线思想是在这期间形成和确立的。第三,详细叙述了法拉第对地磁电感应现象的研究过程,并对其该阶段的科学思想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说明了法拉第研究地磁电感应现象受到了地磁学研究的影响。通过研究地磁电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了电力、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了欧姆定律的内容。第四,阐明了法拉第对阿拉果铜盘实验的研究和解释过程,说明法拉第对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的研究和解释与其同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为解释阿拉果实验提供了途径,同时,阿拉果实验为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之处,促进了其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第五,分析了法拉第研究静电感应现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法拉第研究静电感应现象的过程,指出法拉第研究静电感应现象完全是基于粒子的“电紧张态”理论。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验研究方面,法拉第关于电解现象的研究都对其进行的静电想象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六,根据《法拉第日记》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对法拉第力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阐明了法拉第力线思想的形成与其实验研究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了力线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说明了法拉第的电磁力线思想不仅对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是经典电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上述研究及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对法拉第电磁学实验研究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揭示了其科学发现及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库仑定律的确立、验证及其理论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库仑定律的确立、验证及其理论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类电磁机制算法及其在电磁综合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EM算法研究概况 |
1.2.2 数字滤波器研究概况 |
1.2.3 频率选择表面研究概况 |
1.2.4 天线综合研究概况 |
1.2.5 微波滤波器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类电磁机制算法 |
2.1 EM算法原理 |
2.2 EM算法流程 |
2.2.1 初始化 |
2.2.2 局部搜索 |
2.2.3 计算电荷量和合力 |
2.2.4 移动粒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类电磁机制算法的改进 |
3.1 IEM算法描述 |
3.1.1 早熟判断与处理机制 |
3.1.2 小波变异策略 |
3.1.3 IEM算法流程 |
3.2 IEM算法的数值验证实验 |
3.2.1 一般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与分析 |
3.2.2 高维测试函数的仿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目标电磁综合问题 |
4.1 F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
4.1.1 四种类型的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 |
4.1.2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中适应度函数的构建 |
4.1.3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流程 |
4.1.4 实例仿真结果分析 |
4.2 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的优化设计 |
4.2.1 IEM算法与HFSS软件联合优化 |
4.2.2 两种类型FSS单元结构 |
4.2.3 FSS覆层理论分析 |
4.2.4 双层方形FSS结构的建模 |
4.2.5 双层方形FSS结构的设计流程 |
4.2.6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目标电磁综合问题 |
5.1 MLOIEM算法 |
5.1.1 分层优化机制 |
5.1.2 MLOIEM算法流程 |
5.2 LFMA天线的优化设计 |
5.2.1 LFMA天线的建模 |
5.2.2 LFMA天线设计中目标函数的构建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双频带缝隙天线的优化设计 |
5.3.1 双频带缝隙天线的建模 |
5.3.2 双频带缝隙天线设计中目标函数的构建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双轴同轴型微波介质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
5.4.1 双轴同轴型微波介质滤波器的建模 |
5.4.2 双轴同轴型微波介质滤波器设计中目标函数的构建 |
5.4.3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3)高性能AC-DC转换器芯片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电源管理芯片的分类和市场 |
1.1.2. AC-DC转换器芯片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1.3. AC-DC转换器芯片的发展方向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框架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1.3.1. 数字控制技术在反激式A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
1.3.2. 基于原边反馈方式的高精度恒流输出控制器 |
1.3.3. 基于原边反馈方式的高效率多模式恒压控制策略 |
1.3.4. 低待机功耗的AC-DC转换器充电芯片设计 |
2. 反激式AC-DC转换器系统理论基础 |
2.1. 系统架构 |
2.2. 功率级电路 |
2.2.1. 模块概述 |
2.2.2. 反激拓扑结构 |
2.3. 系统反馈方式 |
2.3.1. 光耦隔离反馈 |
2.3.2. 互感线圈反馈 |
2.3.3. 辅助绕组反馈 |
2.3.4. 辅助芯片反馈 |
2.3.5. 比较与总结 |
2.4. 控制电路理论基础 |
2.4.1. 控制模式 |
2.4.2. 控制环路电路实现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反激拓扑DCM模拟与数字控制环路模型分析 |
3.1. 反激拓扑DCM系统建模 |
3.1.1. 建模方法 |
3.1.2. 电压模式DCM模型推导 |
3.2. 补偿网络设计 |
3.2.1. 典型补偿技术 |
3.2.2. Matlab仿真验证 |
3.3. 数字控制理论基础 |
3.3.1. 离散系统与Z变换 |
3.3.2. 连续系统的离散等效 |
3.4. 反激拓扑数字控制系统 |
3.4.1. 系统框架 |
3.4.2. 数字滤波器设计 |
3.4.3. Simulink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高精度恒流数字控制技术 |
4.1. 原边反馈方式恒流输出系统 |
4.1.1. 恒流工作原理 |
4.1.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1.3. 准谐振控制 |
4.1.4. 输出精度分析 |
4.2 高精度恒流输出数字控制器 |
4.2.1. 系统架构 |
4.2.2. 状态机原理 |
4.2.3. 自适应延时补偿技术 |
4.3. 系统仿真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效率多模式恒压控制技术 |
5.1. 原边反馈方式恒压输出系统 |
5.1.1. 恒压控制原理 |
5.1.2. 恒压系统控制策略 |
5.1.3. 稳定性分析 |
5.1.4. 系统效率分析 |
5.2. 高效率多模式恒压控制器 |
5.2.1. 系统架构 |
5.2.2. 多模式下采样错位现象及解决方法 |
5.3. 系统行为级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低待机功耗技术 |
6.1. 系统待机功耗分析 |
6.1.1. 待机功耗分布 |
6.1.2. 开关频率与动态响应的关系 |
6.1.3. 电流模式下最小峰值电流的限制 |
6.2. 待机功耗降低策略 |
6.2.1. 功率级电路功耗降低 |
6.2.2. 控制电路功耗降低 |
6.3.本章小节 |
7. 高性能AC-DC转换器充电芯片设计 |
7.1. 系统概述 |
7.1.1. 系统参数表 |
7.1.2. 系统控制框图及工作原理 |
7.2. 电路实现 |
7.3. 系统仿真与版图 |
7.3.1. 系统功能仿真 |
7.3.2. 版图设计 |
7.3.3. 系统性能仿真 |
7.4. 本章小节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8.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装载机工作过程力学分析及工作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装载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散体力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2.3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与优化在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 |
2.1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 |
2.2 离散元素法的基本原理的意义 |
2.3 离散元素法的颗粒模型 |
2.4 颗粒模型运动方程 |
2.5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ADAMS中对装载机作业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
3.1 装载机工作装置典型工况 |
3.1.1 插入工况 |
3.1.2 下限收斗工况 |
3.1.3 举升至最高位置工况 |
3.1.4 最高位置卸载工况 |
3.2 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的建立 |
3.2.1 装载机工作装置各零件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2 在ADAMS中对装载机工作装置添加约束与驱动 |
3.2.3 根据典型工况施加驱动函数与载荷函数 |
3.2.4 分析仿真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石物料与设备体接触特性的标定 |
4.1 物料特性 |
4.2 物料接触特性的获取 |
4.2.1 安息角的测定及其对物料接触特性获取的意义 |
4.2.2 测量实验安息角的方案 |
4.2.3 图像处理法获取实验岩石料堆安息角的方法 |
4.2.4 岩石物料的级配 |
4.2.5 测量静摩擦系数 μ |
4.2.6 测量碰撞恢复系数e |
4.2.7 EDEM“虚拟安息角实验”标定滚动摩擦系数 |
4.3 分析岩石料堆安息角形成规律 |
4.3.1 滚动摩擦系数对安息角形成的影响 |
4.3.2 滚动摩擦系数对安息角堆型的影响 |
4.3.3 岩石运动速度对安息角形成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DAMS与EDEM联合仿真 |
5.1 在ADAMS中创建工作油缸运动函数 |
5.1.1 模拟装载机作业过程 |
5.1.2 根据工况设计装载机工作液压缸函数 |
5.1.3 获取装载机铲斗的速度参数 |
5.2 编写C++程序读取装载机铲斗速度参数 |
5.2.1 创建C++项目 |
5.2.2 添加库及EXCEL类库 |
5.2.3 头文件的创建 |
5.2.4 源文件的编译 |
5.2.5 调试程序 |
5.2.6 读取excel表格 |
5.3 通过EDEM(MBD)实现耦合计算 |
5.3.1 EDEM模型创建 |
5.3.2 装载机铲斗运动特征API的实现 |
5.3.3 耦合计算 |
5.4 反馈到ADAMS中分析 |
5.4.1 反馈数据的生成 |
5.4.2 建立空间三分量的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DEM与FEM单向耦合 |
6.1 建立DEM与FEM耦合的机制 |
6.1.1 DEM与FEM耦合的必要条件 |
6.1.2 EDEM—FEM单向耦合的实施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大学先修——电磁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 |
2 大学先修 ——— 电磁学课程定位 |
3 大学先修 ——— 电磁学课程的建设 |
3.1 创新教学理念 |
3.2 明确教学目标 |
3.3 优化课程内容 |
3.4 改革教学方法 |
3.5 丰富教学形式 |
3.6 开发课程资源 |
(6)高斯场的实验证明——数字化实验应用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的高斯场分布物理量 |
1.1 万有引力 |
1.2 库仑力 |
1.3 光辐射场 |
2 用数字化实验系统验证光辐射的高斯场特性 |
2.1 实验器材和装置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操作 |
3 实验结果分析 |
(9)通过物理学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 |
2 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创新精神 |
3 培养大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 |
4 培养大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
5 结语 |
(10)法拉第的电磁学实验研究—根据《法拉第日记》进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法拉第的生平及其科学探索之路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法拉第的研究状况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本文依据的主要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对电磁旋转现象的研究 |
第一节 前人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及分歧 |
第二节 安培和沃拉斯顿对电磁旋转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法拉第对电磁旋转现象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发现过程 |
二、电磁旋转相关实验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及法拉第思想的转变 |
第一节 前人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及分歧 |
第二节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前的相关实验研究 |
第三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及感应定律的建立 |
第四节 法拉第思想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对地磁电感应现象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地磁的研究状况及法拉第研究地磁电感应现象的原因 |
第二节 利用地磁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
第三节 关于地球自转是否产生感应电流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对于电力、电流及电阻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对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
第一节 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的发现及相关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法拉第对阿拉果铜盘实验现象的研究和解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对静电感应现象的研究 |
第一节 法拉第研究静电感应现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关于静电存在于导体表面还是介质表面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对多种物质的特殊感应能力进行测定 |
第四节 证明静电力以曲线方式传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法拉第力线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力线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力线思想的形成 |
一、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 |
二、对电解现象的研究 |
三、对静电现象的研究 |
第三节 力线思想的成熟及场思想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法拉第电磁学实验研究的特点 |
一、卓越的实验能力是法拉第能够作出众多科学发现的根本原因 |
二、法拉第的实验研究有深刻的宗教及自然哲学思想背景 |
三、法拉第的实验研究体现了灵活性和坚定性的统一 |
四、力线思想几乎贯穿法拉第电磁学实验研究生涯的始终 |
五、法拉第的实验研究体现了其惊人的直觉和抽象思维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库仑定律的确立、验证及其理论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类电磁机制算法及其在电磁综合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胡晓朋. 江苏科技大学, 2018(03)
- [2]人类对电气世界的探索[J]. 胡晋豪. 科技风, 2017(12)
- [3]高性能AC-DC转换器芯片的关键技术研究[D]. 刘侃. 浙江大学, 2017(06)
- [4]装载机工作过程力学分析及工作轨迹研究[D]. 王俊宇. 广西科技大学, 2016(07)
- [5]大学先修——电磁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张健,王华,李春密. 物理通报, 2015(07)
- [6]高斯场的实验证明——数字化实验应用举例[J]. 陈秋松,王平瑞.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9)
- [7]电荷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原理与库仑定律[A]. 李子丰. 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2011
- [8]电荷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原理与库仑定律[J]. 李子丰. 中国西部科技, 2011(27)
- [9]通过物理学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J]. 张丙开,倪致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0]法拉第的电磁学实验研究—根据《法拉第日记》进行的分析[D]. 王洛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