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徽“门”说及其对晚宋诗体的批判

方徽“门”说及其对晚宋诗体的批判

一、方回的“格”论及其对晚宋诗风的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邱光华[1](2021)在《理学、诗学的关系辨正与视域融合:方回的诗学观念及诗学话语建构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回对诗学、理学之关系的思考和认知,与宋元之际理学界、诗学界诸家互有异同。他对宋季以来理学诗、江湖诗的批评论说,鲜明地体现了融会诗艺与理义的观念趋向。在方回的诗学视域里,理学诗之弊主要在诗艺层面,而江湖诗之弊则不仅表现为诗艺的偏狭,更表现为理义的缺失,故尤为其批评指斥。他将"诗歌之学"推原于经学,强调其作为儒者之学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向度,作出"诗之体"、"诗之用"的理论建构;对"诗言志"的理论内涵进行有侧重的诠释,提出"情缘事起"、"诗亦史"、"以吟咏情性言义理"等理论命题;对晚宋以降历史语境中的"诗人"、"诗人之诗"这两个称谓的特定内涵进行消解和重构,标举《离骚》以来的"六义之致"及序志述时、缘事抒怀的创作法则,将之视为历代诗人之诗一脉相承的诗学传统,凡此种种,皆与他对江湖诗风的观察和批评相为表里、互为映照。

曾莉[2](2019)在《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昆体因宋初杨亿等人参与唱酬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其在宋代风行四十余年后逐渐淡出诗坛,在元明以后关注者愈少。到近、现代时期,中国社会由于政治因素受西方影响较多,其传统的文学观也慢慢西化,最后形成文学的古典性与现代化齐头并行的态势,而这一时期世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显示出芜杂繁复的特征。近代西昆派是研究近代时期西昆体接受的重点,张鸿、汪荣宝等人以光复虞山诗学为目标,在京为官时效仿杨刘等人组织唱酬的文学娱乐形式,结集《西砖酬唱集》来发扬西昆诗学,通过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的努力,企图实现追慕义山风采而上溯杜甫诗境的诗美理想,由此他们在集义山诗、西昆诗、效昆体诗等方面多有实践。但由于时代环境与政治诉求的差异,近代西昆派对西昆诗学的本质有所扬弃,通过剥离北宋西昆体过度模拟诗歌形式而缺乏情感厚度的缺陷,注重在诗歌表达上抒发国家命运、民族情绪以及个人生命的多层次隐情,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西昆之失,赋予其新的诗歌生命力。除近代西昆派外,并行于晚清的同光体也有陈衍、沈增植等人从宋代诗学史的角度上梳理西昆发展脉络;唐宋调和派的樊增祥仰慕西昆风采,有较多效西昆体作品留世,其诗论也有准确观测到西昆体与江西派的诗学联系,进一步批评“学黄陈者即屏西昆”的狭隘诗学理念,另外易顺鼎则肯定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同时继承杨刘等人的诗学传统,为诗尚典炼藻,其作品呈现出浓烈的西昆风尚;诗界革命派金天羽则从文化革新的角度出发提倡文学的差异性,反对将西昆体这样具有古典文化传统的诗歌进行剥藻鞮译;其他不入宗派的郑献甫、刘熙载、俞樾、胡念修、朱庭珍等人对西昆体的诗学定位、兴盛与衰落成因、辞藻典故的运用、对义山诗过度模拟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考虑与探究,讨论具体又细碎。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褒贬声皆有,较前代来说其讨论范围无甚拓宽。这一时期对西昆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李景康、余邵宋、黄侃等人对西昆体的总体风格、时代意义、诗学史定位、典故丽藻、雕琢炼意等方面呈现出宽容包宥的文化态度。同样,对西昆体的批判则主要集中在赵元成、黄节、钱振煌等人认为其用典深博、辞藻浮艳、模拟义山过度而无气格、西昆诗风传播不广等方面。此外,姚鹓雏站在唐宋诗的文化观上关注到西昆体诗风的渊源流变以及欧梅对西昆诗风的革新等举措;杨钟羲的《雪桥诗话》对清代关注西昆体的诸人也有些许提及和阐述,海纳川、丁仪等人在“李商隐体”、“三十六体”以及“西昆三十六体”等混淆含义中正确发掘了“西昆体”的定义。西昆体诗歌的代表诗集《西昆酬唱集》自产生后在宋初引起极大反响之后逐渐归于沉寂,在元明近乎不传,直至清初冯班、冯武等人致力于诗集的收集与整理才渐渐改变《西昆酬唱集》不进学者视野的现状。此后受清人的影响,《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流传范围较广,伍崇曜、叶德辉以及傅增湘多位刻书家在编撰丛书时将《西昆酬唱集》纳入接受范围,从而迎来《西昆酬唱集》接受的高潮时期;社会上也先后出现了郑再时先生的《西昆酬唱集笺注》以及王仲荦先生的《西昆酬唱集注》等,这对后代学者正确定位西昆体与《西昆酬唱集》的文学价值有重要指导作用。

马文静[3](2019)在《方回“一祖三宗”说研究》文中提出在宋元之际诗学困境的外力驱动下,方回从儒家祭祀之礼和佛释禅宗文化获取思维源泉,以“江西诗派”的兴衰涨落作为历史依托,提出了“一祖三宗”说。其之确立,既是方回思考诗坛衰极求变的自觉选择,更是诗学自身发展需要推动的结果。方回诗学思想中包含的“格高”“拗字”与“变体”乃观照“一祖三宗”说的关键视窗,而“老杜派”则为“一祖三宗”提供了诗学身份的归属。为振兴诗坛,方回在对宋代杜诗学的总结与发扬中,构建出具有“忠愤悲壮”之思想情感,“瘦硬清健”之风骨标格的“一祖”诗学典范。他以此作为择选“三宗”的根本标准,并向宋人观点取法,主动地调配了“三宗”与“一祖”之间的师承关系,最终完成了对“三宗”诗学楷模的重塑,呈现出山谷诗之“万钧九鼎”,后山诗之“瘦铁屈蟠”,简斋诗之“恢张悲壮”。大体而言,“一祖三宗”象征的是兼具真挚深厚与瘦劲健峭之双重高标的诗学审美范式。于此,方回“一祖三宗”说的诗学实质是“救弊”与“树典”的交汇,其本身更为一个层次丰富、器局宏阔的诗学体系。方回倡导此说的初衷,不以壮大“江西”为本,但确实在客观上完善了江西宗法图谱,此成为后世研究“江西诗派”的入悟处,也是“一祖三宗”说最显着的诗学意义。方回“一祖三宗”说经清人有意地误读变成“江西诗派”的门户之见,这种论断影响至今,使其不得不陷入无可奈何的接受窘境。

张东艳[4](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徐畅[5](2018)在《文学生态视野下的晚宋诗集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宋中期以来诗集数量明显增加,出现了“人各有集,集各有诗”的现象,及至晚宋,以诗集求序之风盛行,这种大规模士人群体的干谒活动成为当时文学生态的一种显现。作为连接诗与文的特殊文体,诗集序承载了诸多的诗学观念与文学活动,同时也记载了不少文人间的交游互动,是考察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以晚宋近三百篇诗集序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还原诗集序的写作语境,对当时的文学生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晚宋时期的文学生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特征,这构成了诗集序写作的背景。第一,诗歌在士人学养中的地位降低,实用价值反而愈发凸显;第二,诗歌创作的主体不再是纯粹的“诗人”,而是身份来源多样化的江湖士人;第三,士人阶层的分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导致了士风、诗道的复杂化。在此背景相应,诗集序的写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与前代相比,晚宋诗集序更侧重写序缘由及诗集作者,而对作品本身和诗学见解的阐释力度较弱。从现存诗集序提供的信息来看,诗集作者的身份涵盖了官员、僧人、道士以及江湖士人群体,他们凭借与作序者之间存在的友人、亲缘、地缘、学缘等等关系提出了作序请求。求序的具体方式受关系亲疏的影响,朋友之间往往当面或通过书信传达意愿,这是一种常规的士人交往形式。而当面干谒、经人介绍的求序方式,则往往与更为功利的目的相联系。另外,子孙后嗣为先祖诗集求序的现象比较特殊,大多出于孝道观念与家族荣誉的因素。总体来看,求序的目的大致即追求诗名不朽与谋求交际资本两类,因其系于名利,也就出现了多次求序以及向多人求序的现象。尽管这些现象渊源有自,并非兴起于晚宋,但只有到此时期才成为风气性行为,被时人作为一严重问题痛加针砭。从诗集序写作之后的传播与评价来看,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体的作序者,或是自发写序,或是应求作序。在“文以叙传”的社会认同下,诗集序对于推动诗集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求序作序行为,诗集序中既有对干谒之风的批判,更有对求序者的不满,也有对作序者的告诫,而以前两者为重。总之,对晚宋诗集序写作过程的考察,涉及到诗集作者、求序者、写序者、阅读者等内在交错的文化主体,通过他们的互动挖掘出文本之外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探究晚宋文学生态新的切入点,同时也为晚宋文学及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袁媛[6](2017)在《清初遗民诗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清初遗民诗学,以诗情观与诗史观为中心,以诗法与批评为重心,探讨“遗民意识”影响下的清初遗民诗学与元初遗民诗学、民初遗民诗学、明代诗学及清代诗学发展之承继关系,以求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清初遗民诗学在诗学史及遗民诗学史的地位与价值。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从政治环境、学术背景、诗歌创作、诗学渊源论清初遗民诗学生成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因素。研究清初遗民诗学需先“论世”,知遗民“身处”。第二章概论清初遗民诗学的相关问题。清初遗民诗学是遗民意识影响下的诗学,遗民意识直接影响遗民心态与行为。遗民选择诗歌表达眷念故国之情与保存故国文献、遗民文献的愿望,然传统诗论束缚了遗民的表达,遗民亟需重新建立新的诗学体系,以适应遗民情怀的抒发,清初遗民诗学应运而生。清初遗民诗学是以诗情观与诗史观为中心,以诗法与批评为重心,以求真与贵变为特征的诗学体系。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清初遗民诗情观是清初遗民诗学的中心,亦是清初遗民诗学的统帅。从诗学发展史来看,清初遗民诗学与元初遗民诗学共同构成遗民诗学史之主体,清初遗民诗情观是对元初遗民诗情观的继承、深化、拓展,是遗民诗学之集大成。就诗情理论本身来说,清初遗民诗情观以清初性情论为哲学基础,以真性情、情与理、情与景、归本忠孝界定性情的范畴,极大拓展了诗情论的广度与深度。第四章,清初遗民诗史观不仅在创作上自觉以诗为史,且在理论又有所拓展,内容上主张以诗为史、以心为史,功能上强调以诗补史之阙,以诗证史之讹。清初遗民之诗史理论于创作、理论、批评之规模与影响皆超越元初遗民,与元初遗民诗史理论共同构成遗民“诗史”史。第五章,清初遗民辨析唐宋论诗法,非分唐宋之优劣,而是藉此建构遗民作诗之法。遗民学唐宋诗之优势,总结并建立符合遗民表达的诗法:诗法杜甫,重振风雅;重视学问,根柢经史;就彼声律,舒我性情。遗民所论诗法,充分肯定诗法的价值,主张诗出之以性情,规之以法度,同时又强调诗法始终以性情为本,反对刻板的死法。第六章,清初遗民的诗歌批评受诗人经历、情志与遗民意识的影响,批评态度中正公允,论诗人重于诗、论诗真重于工,建构以“清”为中心的审美标准,论诗多清刚之气、冰雪之气,追求清寒古澹的诗风。清初遗民将淳厚的乡邦意识与坚定的遗民情怀相融合,极力宣扬西北亢厉质朴、岭南雄直悲怨的诗风,开启清代地域诗学的发端,共同建构清初遗民诗歌批评体系。余论部分论清初遗民诗学之影响。本文研究清初遗民诗学,将其置于遗民诗学与清代诗学的坐标系中,横向可见时下遗民诗学,纵向可观遗民诗学发展史,以此评价清初遗民诗学在遗民诗学史、诗学史的地位与价值。

范金晶[7](2016)在《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经典化的视角考察了在北宋後期至南宋末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黄庭坚成为经典并发生影响的过程。作为经典的黄庭坚,既包括其作品,也包括作为作家的黄庭坚本人。深入两宋时的历史情境,黄庭坚的经典化主要在诗学、时势、书法、宗教(佛教)四方面力量复合作用下形成,而四种力量作用的方式、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黄庭坚在诗学与书法领域达到了自己的最高成就,且诗学在士大夫精神文化中占有较高的形而上层级,故诗学是黄庭坚经典化的核心内容。时势是指南北宋之际特殊的政治、文化形势,黄庭坚在其作用下成为宋人心目中的文化偶像。黄庭坚是着名书法家,然而其书法作品除了艺术价值之外,也成为经典化过程中的传播媒介。由於佛教在世俗社会中处於边缘地位,它在黄庭坚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形塑黄庭坚及其作品的面貌实现的。考虑到上述因素之後,本文用两章的篇幅讨论黄庭坚诗学的经典化,而第三章探讨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第一章从诗歌史的层面讨论黄庭坚诗学的经典化。第一节将黄庭坚诗学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过程分为四个时期。黄庭坚生前便获得巨大声名,被认为富有独创性。自吕本中创作《江西宗派图》之後,文学史上出现了江西诗派的名义,在宋室南渡後声势烜赫,江西诗风席卷诗坛。南宋四大家中的杨万里、陆游都与江西诗派颇有渊源,而二人在中年不约而同的背弃了江西诗风,四灵引领的晚唐诗风随即盛行,诗坛进入江西、晚唐交相诋的局面,背後深层次的原因是宋初以来的诗学理想发生了变化。方回《瀛奎律髓》确立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诗歌谱系,黄庭坚的地位降为三宗之一,实际影响力大大下降。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江西诗派的存在,但吕本中为何创作此图却令人颇为困惑。本文第二节认为,北宋有着代代相传的文坛盟主意识,构成欧阳修-苏轼-苏门四学士的传承脉络。而四学士中,黄庭坚诗歌艺术最为精湛,也因此得与苏轼并称“苏黄”。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思潮,认为黄庭坚诗歌胜过苏轼,苏文黄诗,成为元佑时代的象徵。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出现,正是这一思潮的反映。第三节讨论江西诗派概念的内涵。虽然在南宋诗坛有很大影响,但历史上对江西诗派特徵的认定是混杂的,不得不承认,目前并没有判断什磨是江西风味的统一标准。那麽,江西诗派的核心特质与共同特徵是什麽?从南宋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清理出以下几重内涵:以儒学修养为基础,崇尚气节的精神内蕴;黄庭坚示人的一套学诗程序或者吕本中“活法”等作诗方法;下字、句法、押韵等作诗技巧;取朴拙而避华美的审美取向。第二章从诗歌内部讨论诗学的经典化。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可谓黄庭坚名义下影响最大的诗论,故第一二节分别对其作出讨论。通过对黄庭坚诗歌用例的分析,总结出点铁成金法是运用陈言时有意藉助语境差异的用典方法,从此人们开始区分语典与事典。而点铁成金“错本旨”式的思维方式,与禅宗公案中“有意误读”的思维方式有关。夺胎换骨关注的是诗意的沿袭与转化,北宋以来诗人们始终致力於诗歌语言、取材乃至审美品质的创新。夺胎换骨思维与禅宗颂古传统颇为相似,惠洪拈出此论,实与其禅宗背景有关。夺胎换骨并不能称作江西派诗论,但是它对宋人诗学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将夺胎换骨作为创作论来理解,便产生了以其为蹈袭的看法,但更广泛的是将其理解为鉴赏论,激起了人们寻绎诗意来源的强烈冲动。第三节以借代的修辞手法为中心,对李贺与黄庭坚诗作出比较。李贺诗中以自创的名词性借代为主,带有浓厚的物质感。而黄庭坚诗中的借代主要通过用典形成,用典方式的曲折与灵活使得山谷诗中的借代也丰富多样,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人受到禅宗语言趣味的影响,对借代“不说破”的效用饶有兴味。李贺与黄庭坚的诗歌风格都曾被评价为“奇”,借代的使用在其风格塑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抛开线性延续的文学史视角,李贺与黄庭坚都代表着中国文学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章讨论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黄庭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典范,与他在党争中经历的磨难息息相关,宋室南渡後,高宗个人对他的喜爱,江西宗派图的流传,以及作为元佑人物的一员,都使他暴得大名,而背後深层的文化机制是元佑政治成为宋人心目中的典范时代。第二节讨论黄庭坚人格的典范化,黄庭坚以其道德、心性修养、气节,成为宋人眼中的人格典范。而在此过程中,黄庭坚书法作品的流传是重要的触媒。苏轼与黄庭坚的形象都偏於政治与道德,是宋代特殊的党争等政治背景决定的,他们嬉笑怒骂的文人形象明代以後方才成为主流。第三节讨论黄庭坚影响下形成的快阁文化景观。元丰五年黄庭坚登临快阁并创作《登快阁》,从此快阁成为太和县的知名景观。作为建筑类文化景观,快阁提供了一个可供登临的空间,使得人们在登临中不断唤起文化心理记忆。快阁在历史上的存毁情况,说明其本质是黄庭坚诗歌文本构建出来的心理空间,快阁的物质存在只是心理空间的物质载体,其具体形态并不重要。《登快阁》诗歌文本中的晴、鸥、江、月等人格化的风景,凝固成为稳定的快阁风景。黄庭坚登临快阁之快,与去世前淋雨之快,被人们理解为不以外物为意的心性修养,这是宋代政治文化语境下的特殊理解,遗失了黄庭坚人格中从容自适的一面。

张龙高[8](2016)在《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文中指出宋金元西昆体的接受情况纷繁复杂。典型的西昆体诗只存在于《西昆酬唱集》中,在西昆唱酬期间,参加唱酬的诗人的《西昆酬唱集》以外诗的风格与西昆体之间就产生了疏离,后期西昆派诗人与杨亿等人的门生,都只是受到西昆体的影响而其诗非典型的西昆体诗。北宋前期文人对西昆体评价不一:田况、张方平对西昆体持肯定态度;姚铉、石介、梅尧臣等人批判西昆体;欧阳修对杨亿、刘筠的雄文博学大为倾倒,不过从他发轫的禁体物语诗,是对西昆体等用陈词滥调咏物的革命。另外,朝廷对《西昆酬唱集》的打压和对省题诗风格的纠正,限制了西昆体的影响。北宋前期文人将杨、刘骈文和李商隐诗皆称为西昆体,这增加了后世西昆体接受的复杂性。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包括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在创作上,苏轼和陆佃都受到西昆体影响而又与西昆体不同,黄庭坚诗则表现出与西昆体更多的相似性。苏轼在创作中也大量用典,但注重诗意的锻炼;黄庭坚因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畏祸心理和诗歌唱酬等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作诗环境,使得黄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并且他的咏物诗言用不言体的创作方法也与西昆体咏物诗相近;陆佃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但其境界比西昆体阔大。在理论批评上,王安石、刘攽、苏轼、张表臣等人对西昆体在否定之中有肯定,黄庶、王德臣、魏泰、蔡居厚等人则对西昆体持批判态度。西昆体处在唐宋诗两个高峰之间,这种情况影响了南宋人对西昆体的态度。张元斡、魏了翁以西昆体为唐宋之际诗歌发展的低谷,朱熹、冯去非等人认为西昆体是宋诗风转换的关捩,刘克庄则两种看法兼而有之。另外,陆游、杜旃、方岳等人从学风格上批判西昆体,周必大以西昆唱和为太平盛事,林希逸肯定西昆体的七律创作南宋西昆体的接受较之北宋更加深化和多样化。金元时期西昆体的接受以方回为主,他首次提出“宋初三体”之说,认为西昆“别有一派”,并梳理出宋代西昆体诗史,对西昆体后世的接受起了很大作用,是昆体接受史上重要的一环;另外,他认为西昆体的特点是用事、对偶、藻丽,西昆在这三方面的不自然,导致了西昆体味浅的缺点。金代的王若虚和李纯甫论诗重视意,故对重视用典和挦扯义山的西昆体不满;元代刘埙认为欧阳修受西昆体影响,桷认为欧阳修用自然来纠正西昆体之失,较有见地。

曾贤兆[9](2016)在《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诗学从前期到中期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诸多前后相续且隐微复杂的联系。总体上,清朝建国以来的顺、康、雍三朝,在诗学上最大的趋同之处是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诗学弥漫诗坛;至清代中期乾嘉年间,则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说席卷诗国。考察清初强大的神韵诗学渐趋式微,至清中叶转向性灵诗学主诗坛坛帖,叶燮诗学及其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成了清代诗学从神韵到性灵的转向,也促成了诗学理论从复古之风弥漫走向创新之大旗高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促成了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叶燮诗学之促成清代中期诗学转向,首先是其以“变”为核心的诗史发展观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横扫诗坛复古主义流弊,并提出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方法;其次是“理”“事”“情”之客观对象与“才”“胆”“识”“力”的主观因素相结合的创作理论,强化了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的现实品格以及诗人的主体意识;再次是用一系列相对的诗学理论范畴,解析了诗坛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试图在哲学的高度探寻隐藏在纷繁芜杂的诗学现象背后的本质,示人以正确的学诗之法和评诗之法,从而使诗学理论批评与诗歌创作都能健康地发展。本论文前两章结合叶燮的时代、家族及人生历程,梳理了叶燮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强调了其家学传统以及“原本性情”的诗学观形成的渊源,重点归纳了叶燮诗论体系中对清代中期诗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的诗史观、作家论、“后法”理论、作品论、批评论,以及区别于诗话的极强的理论性、“守正”之品格和建设性等特征。论文后四章,首先从叶燮与神韵诗学之式微的角度,认为神韵诗学强调以“清远”为特征的意境建构,同时有“诗中无我”、脱离现实之弊;叶燮诗学恰与之互补,其以“理、事、情”为创作客体的作品论,以及反复古主义的诗论体系恰可弥补神韵诗学因强调“清远”而导致的脱离现实,以及因推重七子鼓荡而起的复古主义流弊。其次,叶燮“原本性情”、推重创新的诗论体系,以及“踵事增华”的诗史观是清代中叶性灵思潮崛起的序曲。再次,叶燮诗论的“守正”品格,注重人品的作家论,以及以“后法”为代表的创作论,为沈德潜格调诗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为叶燮诗学影响于清中期诗学的重要一面。最后,从清代诗坛唐宋之争发展流变的角度,梳理了叶燮对诗史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对唐宋之争的本质的认识,以及用“才、胆、识、力”为核心的作家论和一系列诗学范畴,诸如源流、本末、盛衰、沿革、因创等,对唐宋之争的解析,从而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为清诗融通唐宋之风格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过比较翔实的论证梳理,本论文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叶燮诗学及其精湛的理论体系,对于清代前中期诗学从神韵到性灵,从复古到创新,从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过渡与转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清诗融通唐宋之自身面目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敬雅[10](2016)在《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代唐诗总集尤其清代唐诗总集中很多有价值的序跋、小引和凡例,至今沉睡在各图书馆古籍部,是未被开掘的浑金璞玉,需刮垢磨光进行系统的学术清理,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文献和学理价值。本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最大特色是发现新材料、阐释新材料。文章以今存二百五十馀种清代唐诗总集为依托,以“序跋”研究为立足,致力发掘序跋文献价值、诗学价值。统论之,着力凸显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辨识总集与别集序跋差异,明确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分析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考察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探究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基于此,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梳理历代唐诗总集,为序跋研究奠定基础。经梳理可见,唐诗总集编纂呈阶段性特征:由唐五代的兴盛,宋金元的低潮,明代的复兴,至清代进入集大成时期。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编选种类齐备。第二章揭示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构成其序跋不同特色。选集类序跋强调“精选”,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合集类序跋强调“求全亦求善”,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全集类序跋强调“网罗赅备”,突出“通观全唐”。第三章从文献角度切入,厘清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总量,探讨重刻重抄本序跋增删、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等问题。还注意到序跋的留存史料、交代选诗来源、鉴定版本等文献价值。第四章旨在探索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体现的编纂思想。其编纂动机,当受清代崇唐学唐的炽热之风影响。然在崇唐学唐大背景下,人们或不满之前编集成果而另编他集,或企图借助唐诗总集来矫正诗坛流弊。与此同时,清人于唐诗总集序跋呈现多样化编选宗旨,既彰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亦申明推尊雅正诗教、提供后学范本的重要性。第五章通过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探析清人诗学观,解读清人对其所关注的唐诗热点问题的意见。发现清代唐诗总集序跋对唐诗分期问题争论激烈,对中晚唐诗尤其是中唐诗的意义有重大揭示,也涉及唐诗大家标举、各体大家的标举。除此,由序跋知悉清代的个别唐诗总集对诗体划分最近唐人分类实际。并且,清代唐诗总集多七律选本,对七言律诗尤为关注。

二、方回的“格”论及其对晚宋诗风的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回的“格”论及其对晚宋诗风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1)理学、诗学的关系辨正与视域融合:方回的诗学观念及诗学话语建构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学与诗学的关系辨正:关于理学诗的观察与批评
二、诗学、理学的视域融合:关于江湖诗的观察与批评
三、诗歌之学的性质界定与传统诗学基本命题的接受及理论建构
四、“诗人”的文化身份与“诗人之诗”的诗学传统之建构

(2)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时期西昆派对西昆体的接受情况
    第一节 近代西昆派的形成与主要成员划定
    第二节 近代西昆派诸人对西昆体的接受讨论
        (一)李希圣
        (二)曹元忠
        (三)曾广钧
        (四)徐兆玮
        (五)张鸿
        (六)黄炳元
        (七)汪荣宝
        (八)孙景贤
        (九)杨无恙
        (十)钱仲联
    第三节 近代西昆派与宋初西昆体的诗学比较
        (一)同一性与继承性分析
        (二)差异性论述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时期其他诗派及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同光体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沈曾植
        (二)陈衍
    第二节 中晚唐派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樊增祥
        (二)易顺鼎
    第三节 诗界革命派诗人金天羽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近代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郑献甫
        (二)钟秀
        (三)刘熙载
        (四)彭玉麟
        (五)俞樾、胡念修
        (六)吴汝纶、张佩纶
        (七)朱庭珍
        (八)谭宗浚
        (九)袁昶
        (十)严复
        (十一)何维棣、林翰
        (十二)邓镕、朱应庚
        (十三)胡汉民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对西昆体的肯定
        (一)赵熙
        (二)郭则沄
        (三)黄侃
        (四)李景康
    第二节 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袁佳榖
        (二)黄节
        (三)钱振锽
        (四)杨庶堪
        (五)赵元成
        (六)吴宓
        (七)吴用威
        (八)钱锺书
    第三节 余绍宋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姚鹓雏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五节 杨鈡羲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六节 现代时期诸家对西昆体、三十六体等含义的辨析
        (一)海纳川
        (二)丁仪、随笔
    小结
第四章 从《西昆酬唱集》的传播看近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一节 近现代刻书家对《西昆酬唱集》传播的推动作用
        (一)伍崇曜
        (二)叶德辉
        (三)傅增湘
    第二节 《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传播时出现笺注本
        (一)郑再时《西昆酬唱集笺注》基本情况
        (二)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基本情况
        (三)两个笺注本的对比分析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方回“一祖三宗”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一祖三宗”说与方回诗学思想
    1.1 “一祖三宗”说的提出
        1.1.1 “一祖三宗”说之思维缘起
        1.1.2 “一祖三宗”说之诗学背景
        1.1.3 “一祖三宗”说之形成历程
    1.2 从方回诗学思想界定“一祖三宗”说
        1.2.1 方回学诗经历
        1.2.2 “格高”论
        1.2.3 拗字与变体
        1.2.4 诗歌史观与诗体流派意识
第二章 “一祖”诗学典范的确立
    2.1 宋代杜诗的经典化
        2.1.1 高山仰止:诗人、史家、圣哲
        2.1.2 景行行止:读杜、学杜、注杜
    2.2 方回诗学视域中的杜诗概貌
        2.2.1 忠愤忧民悲壮哀烈
        2.2.2 瘦硬风骨清健高格
        2.2.3 众美集成万古准则
第三章 “三宗”诗学楷模的重塑
    3.1 山谷诗——“万钧九鼎”
        3.1.1 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山谷诗
        3.1.2 方回诗学视野中的山谷诗
    3.2 后山诗——“瘦铁屈蟠”
        3.2.1 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后山诗
        3.2.2 方回诗学视野中的后山诗
    3.3 简斋诗——“恢张悲壮”
        3.3.1 宋代诗学批评中的简斋诗
        3.3.2 方回诗学视野中的简斋诗
    3.4 “三宗”集体诗学印象
        3.4.1 “三宗”诗歌审美范式
        3.4.2 “三宗”实际诗学排序
第四章 方回“一祖三宗”说的诗学意义
    4.1 “一祖三宗”说之诗学实质
        4.1.1 “救弊”与“树典”的交汇
        4.1.2 丰富宏阔的诗学体系
    4.2 “一祖三宗”说之诗学影响
        4.2.1 元、明对“一祖三宗”说的评价
        4.2.2 清代对“一祖三宗”说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4)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学”概说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框架
    五、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二、反对“诗史说”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六、抑杜扬李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一、褒扬杜诗
        二、杜诗指瑕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一、《古诗选》
        二、《十种唐诗选》
        三、《唐贤三昧集》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一、概论前人学杜
        二、论王安石论杜
        三、论黄庭坚学杜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小结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二、诗教与性情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一、忠君爱国
        二、温柔敦厚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三、杜诗的新变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一、字法
        二、句法
        三、章法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小结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三、以“史法”论杜诗
    小结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三、论学杜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五、考证杜诗
        六、论杜甫之人品
        七、小结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创新
        二、论杜甫之天才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四、考证杜诗
        五、杜诗指瑕
        六、小结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二、论杜诗注本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四、小结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一、不可分割
        二、承上启下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三、用典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一、以史证诗
        二、借杜言志
    小结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第一节 正变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诗法论
    第四节 鉴赏论
    小结
结语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国内着作
    三、国外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二、科研项目
后记

(5)文学生态视野下的晚宋诗集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宋代序文研究现状
        1.2.2 诗集序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晚宋诗歌创作与诗集序概况
    2.1 诗歌地位、功能的变化
    2.2 诗歌创作群体的多样化
    2.3 士风、诗道的复杂化
    2.4 晚宋诗集序概况
3 诗集作者及求序行为
    3.1 诗集作者的身份
    3.2 诗集作者与作序者的关系
    3.3 求序方式与态度
    3.4 求序目的
        3.4.1 追求诗名不朽
        3.4.2 谋求交际资本
4 作序者及诗集序传播
    4.1 作序者的身份
    4.2 写序缘由
        4.2.1 自发作序
        4.2.2 应求作序
    4.3 诗集序的传播效果
    4.4 作序者对求序作序行为的评价
        4.4.1 对干谒之风的批判
        4.4.2 对求序者的不满
        4.4.3 对作序者的告诫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晚宋诗集序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清初遗民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清初遗民诗学之生成背景
    第一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政治环境
        一 高压与怀柔:清廷政治策略
        二 刀剑与笔墨:南明抗清斗争
    第二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学术背景
        一 清初之经世致用思潮
        二 经世致用与清初诗学
    第三节 清初诗与清初遗民诗学
        一 遗民诗与清初遗民诗学
        二 贰臣诗与清初遗民诗学
    第四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渊源
        一 前代诗学:接受与寄托
        二 明代诗学:褒贬与批评
第二章 清初遗民诗学概论
    第一节 清初遗民与遗民意识
        一 遗民心态:出处进退与生死抉择
        二 遗民行为:武力抗清与文献留存
    第二节 遗民意识与清初诗学
        一 遗民选择:以诗明心志
        二 诗学中心:诗情观与诗史观
        三 诗学重心:诗法与批评
    第三节 清初遗民诗学特征
        一 求真
        二 贵变
第三章 清初遗民之诗情观研究
    第一节 诗情观之历史渊源
        一 清前诗情观之流变
        二 元初遗民之诗情观
    第二节 清初遗民诗情观界定
        一 性情说与诗情观
        二 论诗抒真性情
        三 论诗之情与理
        四 论诗之情与景
        五 论诗本乎忠孝
    第三节 清初遗民论诗可以怨
        一 世变与诗变
        二 论诗可以怨
        三 “温柔敦厚”与“诗可以怨”之辩
    第四节 清初女遗民之诗情观
        一 女遗民身份之界定
        二 刘淑论诗之“贞”与“怨”
        三 王端淑论诗可抒发胸中块垒
第四章 清初遗民之诗史观研究
    第一节 遗民与诗史理论
        一 孟柴“诗史”:共时性与历时性
        二 对立与融通:史亡而诗作
        三 遗民“诗史”史:以元初遗民、清初遗民为主体
    第二节 清初遗民之诗史观
        一 以诗为史、以心为史
        二 补史之阙、正史之讹
    第三节 清初遗民诗学之异调
        一 以诗史论杜诗之质疑
        二 论诗史贵在美刺
        三 论诗笔与史笔
    第四节 清初遗民诗史观之异变
        一 诗人: 珍重千秋惇史笔
        二 遗民: 诗真事当是诗史
        三 贰臣: 读吾诗而知吾心
第五章 清初遗民辨析唐宋论诗法
    第一节 清初遗民之唐诗观
        一 推尊初、盛唐,于唐得古
        二 推尊晚唐,重比兴、美刺
    第二节 清初遗民之宋诗观
        一 以唐存宋、兼采唐宋
        二 以宋存宋、宣扬宋诗
    第三节 清初遗民论作诗之法
        一 诗法杜甫,重振风雅
        二 重视学问,根柢经史
        三 就彼声律,舒我性情
    第四节 清初遗民论诗法与性情
        一 诗从性情出,规之以法度
        二 傅山:论诗法归本于性情
第六章 清初遗民之批评研究
    第一节 清初遗民之批评特征
        一 论诗中正公允
        二 论诗人重于诗
        三 论诗真重于工
    第二节 清初遗民以“清”论诗
        一 清刚之气论人论诗
        二 冰雪之气选诗评诗
        三 追寻孤寒古澹之风
    第三节 清初遗民论地域与诗歌风格
        一 西北诗风:亢厉质朴
        二 岭南诗风:雄直悲怨
余论: 清初遗民诗学的影响
    第一节 清初遗民诗学与遗民诗学
        一 清初遗民诗学对元初遗民诗学的继承
        二 清初遗民诗学对民初遗民诗学的影响
    第二节 清初遗民诗学与清代诗学
        一 清初遗民诗学与清初诗学
        二 清初遗民诗学与清代诗学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7)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经典问题的产生
    二、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经典问题
    三、个案的选择:黄庭坚的经典化
第一章 诗学的经典化(上)
    第一节 黄庭坚经典化的进程
        一、当世: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
        二、《江西宗派图》的创制:江西而派,蔚为大观
        三、江西晚唐交相诋:诗学理想的转变
        四、一祖三宗:诗歌谱系的确立
    第二节 因缘际会中的偶然:吕本中《江西宗派图》新论
        一、江西诸人的诗学选择
        二、北宋的文坛盟主意识与苏黄并称的出现
        三、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创制
        余论
    第三节 江西风味何所似:“江西诗派”概念辨析
        一、治心养气:精神内蕴
        二、颁略古法生新奇:作诗方法
        三、“句裹宗风”:作诗技巧
        四、取朴拙而避华美:审美取向
第二章 诗学的经典化(下)
    第一节 错位之趣:点铁成金法的内涵、意义与渊源
        一、点铁成金的用法
        二、点铁成金对用典的进展
        三、点铁成金与禅宗公案“有意误读”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创造还是蹈袭?-——重论夺胎换骨的渊源与影响
        一、北宋诗人对诗意创新的关注
        二、“夺胎换骨”思维与禅宗传统
        三、夺胎换骨的影响
    第三节 锦囊的秘密:李贺、黄庭坚诗歌借代使用比较研究
        一、引子
        二、“印象派”与“老学究”:使用借代的特点与方式
        三、从表现、替代到烘托:借代的作用
        四、句有造物功:借代与风格
第三章 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
    第一节 苦难与荣耀:黄庭坚与他的时代
        一、元佑时代:被追认的治世
        二、罪与罚:党争话语下的黄庭坚
        三、从地下潜流到“诗从元佑总名家”
    第二节 黄庭坚人格的经典化
        一、宋人心目中的黄庭坚形象
        二、笔墨间的记忆:以《范滂传》的书写与流传为中心
        三、政治与道德:宋代文人形象的特殊面向
    第三节 地域景观的塑造:黄庭坚影响下的快阁书写
        一、地方景观:作为空间与名胜的快阁
        二、存毁之间:快阁景观的本质
        三、晴、鸥、江、月:黄庭坚塑造下的快阁风景
        四、逆顺竟殊同一快:黄庭坚生平的两次“快哉”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记

(8)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北宋前期西昆体的接受
    一、参加西昆唱和的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
        (一) 杨亿
        (二) 刘筠
        (三) 钱惟演
        (四) 其它诗人
    二、后期西昆派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的原因
        (一) 诗人际遇的不同
        (二) 取法对象的变化和多样化
        (三) 题材对诗风的影响
    三、西昆诗人门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黄鉴
        (二) 李遵勖
        (三) 晏殊
        (四) 谢绛(附:胡宿)
        (五) 二宋
        (六) 王质
        (七) 其它
    四、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派成员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姚铉
        (二) 穆修
        (三) 石介
        (四) 欧阳修、梅尧臣
        (五) 西昆体与禁体物语诗
    五、北宋前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肯定
        (一) 田况
        (二) 张方平
    六、朝廷政令与西昆体接受的关系
        (一) “祥符文禁”与西昆体
        (二) 省题诗与西昆体
    七、“西昆”一词含义在接受中的发展变化
        (一) 从昆仑之称偏向秘阁之代称
        (二) 从西昆体诗到李商隐诗
        (三) 从西昆体诗到西昆体文
    小结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
    一、王安石对西昆体的接受
    二、苏轼对西昆体的接受
    三、黄庭坚对西昆体的接受(附:朱弁)
        (一) 黄庭坚对西昆体的评价
        (二) “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
        (三) “有昆体之变,而不袭其组织”
    四、陆佃对西昆体的接受
    五、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 黄庶(附:王得臣、魏泰)
        (二) 刘放
        (三) 蔡居厚
        (四) 晁说之
        (五) 叶梦得
        (六) 张表臣
        (七) 《黄鲁直传赞》
    小结
第三章 南宋西昆体的接受
    一、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 张元斡(附:王十朋、喻良能、陈造)
        (二) 陆游(附:吕中)
        (三) 魏了翁
        (四) 黄公绍
        (五) 对西昆体风格的概括
    二、对西昆体的肯定
        (一) 周必大(附:袁说友)
        (二) 朱熹
        (三) 汪莘[附:韩淲)
        (四) 冯去非
        (五) 林希逸
    三、刘克庄对西昆体的接受(附:葛立方、刘克逊、赵与虤)
        (一) “首变诗格者,文公也”
        (二) “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
        (三) 与西昆体有关史事的记载与考证
    小结
第四章 金元两代西昆体的接受
    一、金代西昆体的接受
        (一) 王若虚(附:刘从益)
        (二)李纯甫
    二、方回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方回对西昆体的评价概况
        (二) 方回对西昆体的诗学史定位
        (三) 初步建立宋代西昆体诗史
        (四) 方回对西昆体的艺术评价
    三、元代其它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刘埙
        (二) 袁桷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本论题的研究基础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内容
    五、重点与难点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七、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叶燮的家族、时代与思想
    第一节 叶氏家族的文采风流
        一、科第相望的汾湖叶氏家族
        二、神仙眷侣叶绍袁与沈宜修
        三、才高命蹇的叶氏姐妹
        四、既诗情画意又充满悲情的午梦堂
    第二节 叶燮的心路历程
        一、幸福而早慧的童年
        二、悲情又困窘的成长历程
        三、家国动荡之中的逃难与婚姻
        四、艰辛耿介的仕宦之路
        五、隐逸、交游与讲学
    第三节 叶燮思想述略
        一、以“变”为核心的世界观
        二、以儒为主,融合释道的思想
        三、独立不拘的性格
第二章 叶燮诗论体系的建构及其特征
    第一节 诗史观
        一、前代文学史观述略
        二、叶燮的诗史观
    第二节 作家论
        一、作家的基础:胸襟
        二、作家资质诸要素:才、胆、识、力
    第三节 叶燮的“后法”论
        一、前人的观点
        二、同时代人的观点
        三、叶燮对“法”的梳理、总结与创新
        四、关于“法”的地位:后法
    第四节 作品论
        一、诗歌的表现对象:理、事、情
        二、理、事、情与才、胆、识、力之关系
    第五节 批评论
        一、对当代诗歌批评的反思与反驳
        二、关于诗歌批评的基本原则
        三、以人品为基础的批评实践和理论
    第六节 叶燮《原诗》非诗话说
    第七节 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创新
        一、叶燮诗学以儒家诗教为出发点
        二、叶燮对“理”、“道”的强调
        三、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建设性的关系
第三章 叶燮与神韵诗学的式微
    第一节 王士祯与清初神韵诗风
        一、王士禛的家学渊源
        二、钱王代兴
        三、渔洋诗论与七子派之关系
        四、神韵诗学脱离现实的倾向
    第二节 叶燮与王士禛
        一、叶、王之交集
        二、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及其现实指向
        三、叶燮诗论的现实品格及其与渔洋诗论的背离
    第三节 神韵诗学之式微
        一、叶燮之外对神韵诗学的反动
        二、神韵诗风的盛极难继
        三、渔洋神韵诗学之缺陷
        四、小结
第四章 叶燮与性灵诗学中兴
    第一节 晚明性灵说及其式微
        一、晚明性灵说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李贽的“童心说”
        二、晚明“性灵说”
        三、对公安派的修正以及晚明“性灵说”的式微
        四、小结
    第二节 清初的性情诗论
        一、钱谦益的“灵心”
        二、黄宗羲的“万古之性情”
        三、唐孙华的性灵主张
        四、廖燕的性灵主张
        五、冯班的性情诗论
        六、尤侗的性情诗论
    第三节 叶燮的性情诗论
        一、清初性情诗论发展的背景
        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
    第四节 叶燮对清代中期性灵诗说的启迪
        一、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观的根本一致
        二、反对优劣唐宋、是此非彼的诗坛流弊
        三、“性情”与“面目”的论述
        四、从“匠心”到“灵机”
        五、思想根基的正统性
    第五节 清代中期性灵诗潮的形成
        一、性灵在清初诗歌创作中的萌芽
        二、叶燮的后继者及其诗论的传播
        三、余论
第五章 叶燮对格调诗学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叶燮的作家论对沈德潜的影响
        一、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
        二、沈德潜对叶燮作家论的接受
        三、叶燮与沈德潜的论诗立场
    第二节 叶燮的文学史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师法取径的扩大
        二、诗史源流的追溯
    第三节 叶燮的宋诗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宋诗立场的颠覆
        二、宋诗批评的转向
    第四节 叶燮的创作论对沈德潜之影响
        一、叶燮的“法”与“无法”
        二、沈德潜的“以意运法”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解构
    第一节 清初宗唐诗学及其发展
        一、云间派宗盛唐而兼取中晚
        二、顾炎武及关中诗学之宗唐
        三、王夫之宗唐且反对门户
        四、吴伟业及娄东派的宗唐诗观
    第二节 清初唐宋兼宗者的诗论
        一、钱谦益及虞山派的唐宋诗观
        二、岭南诸子的唐宋诗观
        三、金圣叹、徐增等冲破门户壁垒的呼声
        四、宋琬、施润章的唐宋诗观
        五、王士禛主盟诗坛及其唐宋兼宗
        六、朱彝尊由宗唐抑宋到融通唐宋
    第三节 清初宗宋诗学及其发展
        一、黄宗羲对宋诗的提倡
        二、吕留良、吴之振等与《宋诗钞》及宋诗风的兴起
        三、汪琬之宗宋及其影响
    第四节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理论解析
        一、叶燮的诗歌史发展观及其对宋诗艺术价值的肯定
        二、诗学理论诸范畴的建立
    第五节 叶燮的唐宋诗观及其对唐宋之争的反思
        一、叶燮对唐诗的认识
        二、叶燮的宋诗观及其对宗宋派的看法
        三、叶燮对诗坛流弊的针砭
结语 叶燮诗学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的完成
    一、由神韵到性灵的转向
    二、由复古到创新的转向
    三、由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转向
    四、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
参考文献
附录 :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前人研究成果及缺憾
    二、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三、唐诗总集序跋的内涵与价值
        (一) 唐诗总集概念界定
        (二) 序与跋的差异及本文所论序跋范畴
        (三) 总集与别集序跋的差异
第一章 唐诗总集编纂史述论
    第一节 清以前的唐诗总集
        一、唐五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兴盛
        二、宋金元——唐诗总集编纂的低潮
        三、明代——唐诗总集编纂的复兴
    第二节 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集大成时期
        一、清代唐诗总集量大质高的特点
        二、清代唐诗总集编纂的两次高潮
        三、清代唐诗总集编选种类的齐备
第二章 清代唐诗总集的类型差异与序跋的不同特色
    第一节 选集类的序跋特色
        一、强调“精选”
        二、突出“选诗为首选人其次”的标准
    第二节 合集类的序跋特色
        一、强调“求全亦求善”
        二、突出“重在选人”的标准
    第三节 全集类的序跋特色
        一、强调“网罗赅备”
        二、突出“通观全唐”
第三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文献学研究
    第一节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的基本文献问题
        一、序跋总量情况
        二、重刻重抄本等序跋增删
        三、总集序跋入文集的删改
    第二节 序跋的文献学价值
        一、留存着者及序跋作者史料
        二、交代选诗来源
        三、鉴定版本的主要依据
第四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中体现的编纂思想
    第一节 编纂动机
        一、崇唐学唐风气
        二、不满之前编集成果
        三、企图矫正诗坛流弊
    第二节 编纂宗旨
        一、凸显“选学”为核心的“唐诗学”思想
        二、推尊雅正诗教
        三、提供后学范本
第五章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与清人的诗学观
    第一节 唐诗史的认识
        一、唐诗分期问题的争论
        二、“百代之中”——中唐意义的发现
    第二节 诗歌大家的标举
        一、唐诗大家的标举
        二、各体大家的标举
    第三节 诗体的讨论
        一、诗体划分与唐人分类实际
        二、七律的尤加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 清代唐诗总集一览表
    附表二 清代唐诗总集序跋摘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方回的“格”论及其对晚宋诗风的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 [1]理学、诗学的关系辨正与视域融合:方回的诗学观念及诗学话语建构论析[J]. 邱光华.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01)
  • [2]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D]. 曾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方回“一祖三宗”说研究[D]. 马文静. 河北大学, 2019(08)
  • [4]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5]文学生态视野下的晚宋诗集序研究[D]. 徐畅. 重庆大学, 2018(04)
  • [6]清初遗民诗学研究[D]. 袁媛. 武汉大学, 2017(06)
  • [7]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D]. 范金晶. 南京大学, 2016(05)
  • [8]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D]. 张龙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9]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D]. 曾贤兆. 兰州大学, 2016(08)
  • [10]清代唐诗总集序跋研究[D]. 张敬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方徽“门”说及其对晚宋诗体的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