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上海餐饮业尽显风流(论文文献综述)
黄于悦[1](2019)在《《晶报》的广告研究(1919-1940)》文中研究说明小报是一类发轫于晚清时期,以刊载娱乐消遣内容为主的报纸,因其数量庞大而又多描摹市井生活场景,成为学者研究近代上海城市风貌的一把钥匙。然而现有的小报研究大多聚焦在报纸的杂文、评论、小说等文学作品上,却鲜有关注同样占据报纸大量版面的广告。实际上小报蕴广告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既能直观反映报纸读者的消费水平,又渗透着消费上的品位与偏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近代小报及其读者特征的独特视角。顺着这一思路,本文选取《晶报》这一独具代表的近代上海小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抽样的方式选取了247份报纸作为研究样本,从结构、内容、排版等方面展开对《晶报》广告基本特征的梳理,从而对《晶报》广告的整体样貌有所把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整理了广告中出现的商品的种类及其价格,结合近代上海社会的物价水平,从经济维度呈现《晶报》广告所对应的消费水平和经济状况。总体而言,《晶报》广告以非生活必需品为主,广告商品带有浓厚的消闲性质,指向拥有一定收入且和消费时间的城市中上层市民。此外,本文还对广告中出现的文字和图像进行整理和分析,从“外在审美标准”和“休闲生活偏好”两个维度窥视《晶报》读者在物质消费层面上的品味和偏好。一方面,本文收集了大量《晶报》广告中出现的男女人物形象,总结《晶报》广告对男女外貌形象的审美标准,即一种对摩登时尚、肤白貌美的女性形象的追捧,和对精神干练、渊博富有的男性形象的认可。这一审美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纸读者对美的想象和追求;另一方面,本文着重整理了《晶报》中出现的休闲娱乐类广告,通过这些广告文本反映符合小报读者趣味与需求的休闲娱乐活动种类,以及这些休闲活动背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旨趣。总体而言,《晶报》广告透露着对摩登时尚和享乐主义的追求,这既与当时社会日渐奢靡的消费风气相关,也很好的与小报自身的趣味性和消闲性相呼应。至此,我们不仅对《晶报》这份民国时期典型的上海小报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从“审美趣味”和“经济特征”两个维度深化了对《晶报》读者群体的认识,这无疑这为近代上海小报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和史料参考。
陈娜娜[2](2018)在《民国北京社会风化问题及其管控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所谓“风化”是指在一定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下形成的男女两性之间的行为规范或习惯,而“风化问题”则是指违背两性交往规范、引发不良影响并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以“发生空间”之共同属性为依据、从历史主体出发,可将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风化问题表相分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两部分。对于涉及男女两性规范的现象或话题,民国北京的舆论界不再是传统社会中卫道士言论“一统天下”的局面。新知识分子们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言论,及其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对两性身体、心理的阐述,加之报刊媒体登载的香艳广告或桃色新闻,都从不同角度陈述着各方对风化相关问题的认知,使风化问题在道德与礼教的层面之外有了更加多维的呈现。风化管控在维持社会秩序、塑造城市形象、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稳定统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官方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风化管控背后的统治诉求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民国北京社会风化管控背后的统治诉求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维持社会秩序以稳定政权;一是维护城市形象以促进城市繁荣。风化问题的行政管控主要针对公共生活范畴,刑法管控则主要针对私人生活中的妨害风化行为。《暂行新刑律》及其补充条例的制定受传统礼教的影响较大。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在风化犯罪方面的规定比北洋政府时期的《暂行新刑律》更为细致详尽。从1915年到1939年,官方对于和奸或通奸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所减轻。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中不再对和奸无夫成年女子的行为定罪惩处,体现了刑法对传统伦理道德中两性规范的疏离,是民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民国社会风化从传统保守走向现代开放的一种表征。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社会风化管控,除了在刑法方面的取得了进步之外,大多数是“失效”的结果,即便偶有成效,也往往只是暂时性的。究其原因,风化管控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这决定了它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延续性的过程,需要施政者在尊崇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倡导“调和”、兼顾“多元”、注意“互动”,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管控效果。
郑鹏馨[3](2018)在《论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书写》文中提出程乃珊因198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蓝屋》而在中国当代文坛崭露头角。她是文革之后最早关注并描写中产阶级的作家。程乃珊八十年代的小说展现了中产阶级子女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生活现状,九十年代开始直至去世,她则一直致力于以老上海中产阶级为描写对象的纪实散文的写作。老上海金融家族的出身更为她的上海中产阶级书写增添了一种独特性。本文将从中产阶级书写的角度切入研究程乃珊文学创作,分析程乃珊文学创作的文本表现,并对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当代文学价值与存在的局限性作出客观评析。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界定论文关键词“中产阶级”的内涵以及概念。中产阶级是指以知识与技能为主要谋生方式,工作体面稳定,对工作对象拥有一定支配权的,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具有较高品位与修养的,消费水平中等偏上的,社会地位处于中间的群体。紧接着分析程乃珊文学创作中呈现的中产阶级文化特征:中产阶级重视教育,重视个人文化艺术修养。第二章探讨程乃珊作品中的中产阶级形象,因其前后期创作体裁与创作心态的不同,又分成两个小节进行叙述。第一节论述程乃珊前期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新时期中产阶级形象,程乃珊热情赞美勤恳工作,自立自强的人物,批判虚伪冷漠自私的负面人物。第二节论述程乃珊后期纪实写作中所呈现的老上海中产阶级形象,分别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两方面进行论述。老上海中产阶级女性形象可分为名媛女性、欢场女性、公馆女性、弄堂女性四类。她们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但都有具有文化修养与优雅气质。老上海中产阶级男性形象可分为社会精英和中高级职员两类,他们都爱护家人、重视文化教育、讲究生活品质。第三章分析程乃珊所展现的中产阶级生活图景。中产阶级的居住空间、吃穿日常、娱乐消费都体现出他们对中产阶级文化的认同。第四章对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文学价值进行解析。中产阶级群体是程乃珊文学创作独特的书写题材,拓展了海派文学的表现领域。她的写作呈现出浓郁的海派趣味,也是女性写作的典型样本。第五章对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局限性进行解读。程乃珊的中产阶级书写存在自我重复,缺乏理性审视,优越感难掩等几方面问题。
刘锐[4](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吴竹筠[5](2016)在《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大陆杂志书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志书,也称MOOK,是介于杂志与图书中间的一种出版物形态。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兴盛并确立概念,20世纪90年代自中国台湾传入中国大陆。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现代意义上的杂志书起步较晚,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又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因此形成了尤其独特的出版现象和出版实践。杂志书在出版传媒领域是一个非常微观的出版现象,但是将杂志书出版的产品、媒体个例置于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通过用历史的眼光观察杂志书出版在不同时间、地域和环境下的不同特点,分析目前我国杂志书产品在媒体创意和经营上的特色和有效经验,对我们理解杂志书出版的现象和思考传统出版业在应对新出版环境时的策略都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是在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调查法、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观察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出版大环境,对杂志书发展做地域和时间的整理、总结和比较,对杂志书的编辑策划和经营状况进行归纳和整理,探讨杂志书这种出版形式的市场优势、现存问题和发展趋向,以及揭示杂志书在媒介融合下的作用与意义。
高其腾[6](2011)在《协同观下的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步行街作为商业建筑高度集聚的一种特殊商业空间,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容纳着大量的市民生活。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城市正逐渐趋于高密度化和巨构化,如何满足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下保持商业步行街可识别性乃至步行特色正变着愈加重要。中心节点空间作为商业步行街功能结构的“锚固点”和空间的控制点,它与线性空间一起决定着商业步行街群组空间的骨架、形态和功能布局。也因为中心节点空间作为商业步行街具有“战略上的意义”的节点,使其成为了关联商业步行街与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论文从相关系统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分析,建立中心节点空间协同设计的设计逻辑。本文共分有七个章节,依次从概念界定——观点提出——特征解析——设计逻辑——应用解析——发展途径以及总结等七个方面逐步论述。同时为了使论文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在不同的章节篇幅上进行了调整,建立绪论、立论、方法论和结论的写作逻辑:第一章绪论从现象及问题引出中心节点空间的设计研究对于高密度下商业步行街空间组织、特色塑造及空间认知的意义所在,接着阐释本文述及研究对象的界定,提出研究的框架。第二章主要提出“中心空间组织群组建筑”和“作为群组建筑的商业步行街”这两个基本观点,为中心节点空间的解析及方法研究提供基本思路,着重分析了群组空间的中心性的客观性及其必然性。将“群组建筑”这一概念引入对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思考,阐释作为群组建筑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组织上所具有的特性。同时结合这一分析,将商业步行街的中心节点空间进行分类,并归纳特征。第三章是承接第二章的中心节点空间的类别,详细解析其在“城市层面”、“街道层面”、“节点层面”所具有的关联性特征。同时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章节,联系第二章的中心节点空间作为群组建筑的“生长点”这一论述,综合实际调研结果,解析中心节点空间在不同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架构下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关联,为后面设计逻辑的建立提供逻辑依据。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论述章节,通过对协同学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消化吸收,结合前面章节对中心节点空间的具体解析,提出通过协同设计来引导中心节点空间的建立,形成具有整体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同时,也回应了第二章所提出的“中心空间组织群组建筑”的观点。本章的协同观的建立分别从(1)协同设计的目标确定;(2)协同设计的原则建立;(3)协同关系的构成等三个方面逐步推导,并形成前后关联的设计逻辑。第五章是在第四章设计逻辑的基础之上,分别从中心节点空间的整体性建立、延续性表达和特征性塑造三个要点分体系的进行方法总结,并运用丰富的国内外建成案例进行方法解说。第六章是结合工程实践,解析中心节点空间的协同设计逻辑和设计方法的应用过程。同时根据商业步行街的发展趋势,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强调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对积极融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途径。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部分。
二、2003年上海餐饮业尽显风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上海餐饮业尽显风流(论文提纲范文)
(1)《晶报》的广告研究(1919-194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问题意识 |
二、个案选择:《晶报》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近代中国小报研究 |
二、近代报刊与广告研究 |
三、《晶报》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
一、研究的价值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晶报》及其广告 |
第一节 《晶报》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过程 |
一、创办时期 |
二、鼎盛时期 |
三、衰零时期 |
第二节 《晶报》广告概况 |
第三节 《晶报》广告的版面形式 |
一、广告间的版面设置 |
二、广告内部的排版方式 |
三、广告的视觉呈现形式 |
第四节 《晶报》广告的成文类型 |
第三章 《晶报》广告的经济特征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物价水平和市民收入 |
一、近代上海城市的消费风气 |
二、近代上海的物价水平及变化 |
三、不同阶层的收入情况 |
第二节 《晶报》广告中的商品种类及其价格范围 |
一、食品类广告的商品种类及价格 |
二、日用品类广告的商品种类及价格 |
三、医药保健类广告的商品种类及价格 |
四、休闲娱乐广告的商品种类及价格 |
五、总结:《晶报》广告的总体经济特征 |
第四章 《晶报》广告中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小报与审美趣味 |
第二节 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 |
一、《晶报》广告中女性的总体形象 |
二、女性服饰的审美品位 |
三、女性容貌身型的审美品位 |
四、总结:《晶报》广告中女性外貌的审美标准 |
第三节 对男性形象的审美标准 |
一、《晶报》广告中男性的总体形象 |
二、男性服饰的审美品位 |
三、男性容貌的审美品位 |
四、总结:《晶报》广告中男性外貌的审美标准 |
第四节 休闲生活的趣味偏好 |
一、广告与休闲生活 |
二、《晶报》中的休闲娱乐广告 |
三、休闲活动的趣味与目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民国北京社会风化问题及其管控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难点与创新点 |
四、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风化问题的分类与表相 |
1.1 概念与分类 |
1.2 所谓“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 |
1.3 公共生活中风化问题的表相 |
1.4 私人生活中风化问题的表相 |
1.5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风化的媒体面相 |
2.1 批评指责之声 |
2.2 解放思想的言论 |
2.2.1 男女共处的新声音 |
2.2.2 谴责卖淫嫖娼现象 |
2.2.3 批驳传统节烈观 |
2.3 艺术与科学的视角 |
2.3.1 关于裸体艺术 |
2.3.2 关于“性” |
2.4 广告与社会琐闻 |
2.4.1 香艳广告 |
2.4.2 桃色的社会琐闻 |
2.5 小结 |
第三章 风化问题的行政管控 |
3.1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
3.1.1 国家层面的管控 |
3.1.2 北京地方的风化管控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 |
3.3 日伪时期(1937—1945) |
3.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45—1949) |
3.5 小结 |
第四章 风化问题的刑法管控 |
4.1 相关刑律的变革 |
4.2 和奸或通奸案件 |
4.3 “诱奸”“和奸”还是“强奸”?——一桩妨害风化案件的细致展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管控者与被管控者之间的互动——以“禁舞”与“取缔理发馆”为例 |
5.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的个案——禁舞 |
5.1.1 1931 年的“禁舞” |
5.1.2 袁良禁舞 |
5.2 日伪时期(1937—1945)的个案——取缔理发馆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论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程乃珊生平与创作简介 |
二、程乃珊创作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关于中产阶级的两点说明 |
第一节 关于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关于中产阶级的文化特征 |
第二章 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形象 |
第一节 新时期中产阶级形象 |
第二节 老上海中产阶级形象 |
第三节 其他人物形象 |
第三章 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生活图景 |
第一节 居住空间 |
第二节 吃穿日常 |
第三节 娱乐消费 |
第四章 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独特的书写题材 |
第二节 浓郁的海派趣味 |
第三节 女性写作的典型样本 |
第五章 程乃珊中产阶级书写的局限性 |
第一节 自我重复 |
第二节 缺少理性审视 |
第三节 难掩的优越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大陆杂志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杂志书研究的研究内容分类 |
二. 杂志书研究的研究视角分类 |
三.杂志书出版研究中的问题和可探索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式 |
二. 媒介融合视角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杂志书的界定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杂志书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杂志书在日本、台湾的发展 |
一. 日本杂志书的发展与状况 |
二. 台湾杂志书的发展与状况 |
第二节 杂志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
一. 现代杂志书的前身:晚晴民国时期丛刊的出版实践 |
二. 中国大陆第一波杂志书出版浪潮:以《老照片》为代表的杂志书出版群 |
三. 中国大陆第二波杂志书出版浪潮:以《最小说》等为起点的现代杂志书出版群 |
四. 杂志书地域性比较与启示 第三章 媒介融合下的杂志书选题策划与编辑制作 |
第一节 “个人出版+集体智慧”模式:以《读库》为代表 |
一. 选题来源:多渠道的创意聚集 |
二. 收文标准与选题流程:做有态度的筛选与辑录 |
三. 编辑与制作:形式与内容的配合与优化 |
四. 杂志书内容开发的“个人出版+集体智慧”模式 |
第二节 “编辑弱化+参与文化”模式:以知乎为代表 |
一. 选题来源:网络社区即选题库 |
二. 选题策划:筛选即算法 |
三. 编辑制作:弱编辑的杂志书内容制作法 |
四. 杂志书内容开发的“编辑弱化+参与文化”模式 第四章 媒介融合下的杂志书市场分析 |
第一节 杂志书出版中的营销策略 |
一. 推广:Web2.0 助力下的“互联网+”推广方式 |
二. 销售:网络营销渠道的有效利用 |
第二节 杂志书出版中的衍生产品群布置 |
一.“杂志书+”的传统杂志书出版产品群布置 |
二.“新媒体+杂志书”的新媒体杂志书出版产品群布置 第五章 媒介融合下杂志书出版现象的思考 |
第一节 杂志书出版背后的社会表征 |
一.媒介融合带来的受众分化与趣味变化 |
二. 媒介融合带来的阅读审美与语言变化 |
三. 媒介融合带来的受众媒介使用权利提升 |
第二节 杂志书出版经验对出版业的意义与启示 |
一. 特色化出版的运作 |
二. 数字化时代下编辑的流变 |
三. 媒介融合下与新媒体的关系处理 |
第三节 杂志书出版的发展前景与问题思考 |
一.杂志书出版的发展前景 |
二. 杂志书出版的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中所用表格一览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6)协同观下的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观赏 |
1.1.2 消费城市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商业步行街 |
1.2.2 节点 |
1.2.3 中心 |
1.3 研究意义 |
1.3.1 契合城市空间高密度的要求 |
1.3.2 满足商业步行街功能复合的要求 |
1.3.3 城市巨构下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认知要求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与本文主题相关的部分研究方向 |
1.4.2 上述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 |
1.5 研究框架 |
1.5.1 基于文献整理的理论研究 |
1.5.2 基于案例解析的方法研究 |
1.5.3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的工程实践反思 |
1.5.4 论文框架图 |
2 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的空间性叙述 |
2.1 中心的概念辨析 |
2.1.1 中心的三个层面 |
2.1.2 中心的双重属性 |
2.2 组织建筑群的中心空间 |
2.2.1 生产及生活的需要 |
2.2.2 环境认知的需要 |
2.3 作为群组建筑的商业步行街 |
2.3.1 商业步行街的“群组建筑”概念引入 |
2.3.2 商业步行街的群组建筑空间组织 |
2.3.3 商业步行街的群组建筑活动组织 |
2.4 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的主要类型 |
2.4.1 交叉口式中心节点空间 |
2.4.2 广场式中心节点空间 |
2.4.3 簇群式中心节点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的关联性解析 |
3.1 中心节点空间解析的基本出发点 |
3.1.1 集聚性 |
3.1.2 扩散性 |
3.2 基于“城市”层面的解析 |
3.2.1 城市空间结构的关联 |
3.2.2 区域识别性的建立 |
3.2.3 城市事件的关联性 |
3.3 基于“街道”层面的解析 |
3.3.1 群组建筑的形态关联 |
3.3.2 群组功能的抑制与激活 |
3.3.3 群组空间的定位与定向 |
3.4 基于“节点”层面的解析 |
3.4.1 人流的驻留性 |
3.4.2 视线的集聚性 |
3.4.3 场所的类型性 |
3.5 基于中心节点空间的商业步行街结构模式 |
3.5.1 单轴结构模式 |
3.5.2 复式结构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的协同观建立 |
4.1 中心节点空间协同设计的理论基础 |
4.1.1 协同学理论 |
4.1.2 中心地理论 |
4.1.3 城市意象理论 |
4.1.4 场所理论 |
4.2 中心节点空间协同设计的目标 |
4.2.1 空间的高效率 |
4.2.2 场景的高认同 |
4.2.3 环境的高品质 |
4.3 中心节点空间协同设计的原则 |
4.3.1 整体性原则 |
4.3.2 支配性原则 |
4.3.3 关联性原则 |
4.4 中心节点空间协同关系的构成 |
4.4.1 结构的引导与受控 |
4.4.2 区域的策动与同构 |
4.4.3 情感的关联与扩散 |
4.5 本章小结 |
5 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
5.1 中心节点空间的整体性建立 |
5.1.1 地理环境的因借 |
5.1.2 城市布局的紧密契合 |
5.1.3 轴线的辅助关联 |
5.1.4 节点空间的层次分级 |
5.2 中心节点空间的延续性表达 |
5.2.1 群组建筑的有机组合 |
5.2.2 组合要素的关联统一 |
5.2.3 交通的衔接与转换 |
5.2.4 视景关系的内外表达 |
5.3 中心节点空间的特征性塑造 |
5.3.1 平面形状的完整与明确 |
5.3.2 围合界面的衬托与彰显 |
5.3.3 空间的立体化设计 |
5.3.4 主题场景的激发 |
5.3.5 事件活动的稠化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实践及反思 |
6.1 重庆市合川区凉亭片区城市设计 |
6.1.1 设计背景 |
6.1.2 整体性的建立 |
6.1.3 关联性的表达 |
6.1.4 特征性的塑造 |
6.2 面向未来的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 |
6.2.1 集约化的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 |
6.2.2 共享化的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2003年上海餐饮业尽显风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晶报》的广告研究(1919-1940)[D]. 黄于悦. 上海大学, 2019(03)
- [2]民国北京社会风化问题及其管控研究(1912-1949)[D]. 陈娜娜. 河北大学, 2018(12)
- [3]论程乃珊笔下的中产阶级书写[D]. 郑鹏馨. 扬州大学, 2018(01)
- [4]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中国大陆杂志书出版研究[D]. 吴竹筠.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6]协同观下的商业步行街中心节点空间设计研究[D]. 高其腾. 重庆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