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经营方式力保“长城”不倒(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陈铭浩[3](2020)在《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取得学界的广泛认可。在清朝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清前期无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这段时期在清朝甚至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朝以及清前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清代尤其是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吸收继承了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历代思想的宝贵经验,而且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可以说清前期的民族关系思想集历代民族关系思想之大成。清前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反思与总结以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客观认识,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他们以民族关系思想为指导,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汉、蒙、藏、回等民族的关系,而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乎清朝发展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清前期统治者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与政治思想相统一的特点,满族形成初期满族文化的二元特质又使他们的思想具有二元性特点。清前期统治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封建帝王,他们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前期各类历史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梳理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包含绪论、总结及六章的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等。第一章阐述了清太祖、清太宗、岳托、宁完我等人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这一时期的“恩威并用”、“诚信”、“参汉酌金”等思想成为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基石。第二章是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本章探讨了多尔衮、史可法、范文程以及洪承畴的思想,其中多尔衮的“一统”思想为清朝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总结了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章探讨了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康熙帝的“大一统”、“中外一体”、“尚德不尚威”等思想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梳理了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为“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雍正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雍正帝为例,他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六章比较了清前期统治者与前代着名帝王思想的异同,通过比较使我们更好地理清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发展的脉络。总结共包含五大部分,一是总结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以汉治汉”、“以汉攻汉”等不同于前代的思想体系;二是分析了清朝入关前与入关后民族关系思想的不同之处;三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四是概括了清前期统治者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五是探讨了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的现实意义。
王耀科[4](2019)在《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明一代,北方蒙古诸部始终是明王朝的重大边患,对明王朝的政治、军事、社会等各方面均造成极大影响。为了防范北方瓦剌与鞑靼等蒙古部落的侵扰,明政府极为重视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在其漫长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山西北部的大同以及内外三关防线是重中之重,是拱卫京师安全的门户。明代后期农民起义蜂起,太行井陉的固关、内三关成为防范农民军进入京畿地区的战略屏障,晋西南、晋中地区的战略地位又凸显出来。总之,有明一代山西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这种重要性在相关战争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些战争的结局又对明王朝的历史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论文从山西地理环境与军事地理价值、山西军事布局、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山西军事战略地位演变等几个方面对明代山西军事地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以期揭示明代山西军事战略的地理环境基础以及这一时段山西地理环境对其境内战争活动的综合影响。
胡科翔[5](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刘骁雷[6](2018)在《《申报》中的民国唱片业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是中国唱片业诞生及成长的重要时期。19世纪末唱片远渡重洋进入国人视野,20世纪上半叶唱片市场的繁荣发展促使了中国唱片业诞生,唱片公司争相建立,大量传统音乐通过灌录唱片得以留存,促进了音乐传播模式的改变。30年代唱片业蓬勃发展达到鼎盛,更刺激中国流行音乐诞生和成长。至抗战时期,经历波折,一度衰落。战后则重新起步,推动新中国音乐产业复苏。唱片业的兴盛,刺激经济的进步,使音乐更具商业价值,脱离了娱乐性的束缚,进一步产业化转变,为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开启新篇章。《申报》是上海创办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报纸之一。其中有关唱片的新闻史料,记载详细且丰富,是研究民国时期唱片业的宝库。文章从《申报》中客观地总结民国时期唱片业的史料,系统的把握音乐史料所反映的真实内容,从唱片业的时代特点、唱片内容,唱片公司的经销与发展等角度剖析,以研究最真实的上海唱片业。
钟健[7](2016)在《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由每个个体的抗战史所组成,参与其间的每个个体都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蒋介石是抗战阵营中的一份子,对其个人抗战经历展开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由于蒋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其在抗战进程中的所想、所言、所为进行研究,又具有特殊性。从资料开放程度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厚度两方面看,目前史学界对"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着实有重新检讨和反思的必要。然而,该研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面向众多,决非个体及单项研究所能完成。本文选取蒋介石为何要抵抗日本、从何时开始及如何进行准备、如何准备对日作战与决策对日开战、全面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政略及其抵抗日本的外交战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孙中山深知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为国民党制定"恢复高台、巩固中华"的革命政策。蒋介石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首要目标,积极寻求日本的支持,主张中日提携、亲善,但这与日本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根本冲突,济南惨案赤裸裸地宣告这一事实。从践行孙中山革命主张及现实处境两方面看,蒋不得不抵抗日本。济南惨案爆发后,蒋开始着手准备抵抗日本。九一八、一·二八事变接连爆发,迫使蒋及其幕僚们把国内外政策调整为以抵抗日本为首要宗旨。然而,在短时期内,蒋并没有提出抵抗日本的根本大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安内"。1935年夏,蒋觅得持久抵抗日本的根据地,才大致决定抗日的基本计划,随即着手推进对日作战的战时准备。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趁机推进华北地区的国防建设,以应战指令督促各方加速实施。因国内抗日情绪高涨,蒋无法再对日本迁让及接受其无理要求,但又未准备好对日开战,遂祭出"以战逼和"的险招,对日实施"攻心之道"。不过,日本军人主战派势力膨胀,和平无望,并疾速攻陷平津,蒋不得不战。此后,察哈尔、淞沪战役迅速爆发。蒋准备不及,仓促开辟上海战场,致使迅速歼灭上海日军的目标并未达成,反而使沪战转趋扩大,不得不重新思考战局与战略政略。在上海与日军持久作战,不仅与引起国际关注、干涉的政略相吻合,且华北战场颓势不止,蒋在战略上别无选择,惟有"引敌南下",诱使日军把主战场放在上海。因此,蒋竭力维持上海战局,迟迟未下决心放弃上海战场,导致上海大溃退,此对以后的战局发展影响尤大,环环相扣,直至武汉会战结束为止。在与日本的较量中,除军事准备、抵抗以外,蒋与日本在外交领域之"无形的战场"展开激烈争夺。蒋所持的外交战略为,诉诸国际公理,始终站在反侵略、国际正义这一边,积极争取英、美、苏等国卷入中日争端,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收效甚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与中国结为同盟,但由于蒋个人特质中的民族主义与"低能心结"始终与英美所操持的殖民主义、霸权话语及其"优越心结"保持紧张,致使中英关系没有得到改善,中美合作成效大打折扣,对共同对日作战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旨在从长时段阐明蒋抵抗日本的历史逻辑,进而为"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这个课题,乃至整个抗战史,作一点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张茜[8](2016)在《“天地之间”:农村统与分经营体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 ——以河南省刘庄村与浙江省曹埭村为个案》文中提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以合作化为表现形式的统一经营阶段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制度设计的分散经营阶段。本文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两种制度安排最初产生与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究竟在于何处。为此,笔者分别选取了河南省的“人民公社第一村”与浙江省的“包产到户第一村”为展开研究的案例,从挖掘两个村庄的“村庄底色”即社会基础开始,探寻两种制度设计得以形成的社会土壤和原初动力。由于本文分别对两个个案村进行研究,因此如果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看,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指文章的第一章与第四章,两章分别就两个个案村庄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时间聚焦在1949年以前,这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指文章的第二章与第五章,这两个章节主要关注的是统一经营制度与分散经营制度分别在两个个案村发芽生根的过程,时间聚焦在1950年至1958年前后,统一经营制度最终得以确立与曹埭的分散经营尝试均发生在这一时间段;第三部分是指文章的第三章与第六章,这两个章节的任务是集合前两个部分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分别对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在两个个案村产生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是全文的高潮与核心理论分析部分;第四部分为第七章,其内容是对全文分析逻辑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并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我国农村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究竟“潜藏”何处。本文所遵循的理论逻辑与基本结论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着,在传统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截然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下,每一个特定的村庄都很可能专注于不同的生产经营内容,遵循着特定的劳动生产习惯,形成了差异巨大的精神文化氛围与信仰指向,遵守着特定的生产生活的秩序和规则等等。它们是使一个村庄区别于其他村庄的“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深刻解读一个村庄底蕴所必须加以了解的社会基础,更是影响一个村庄发展走向的、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当某种特定的国家制度安排加诸于某个村庄之上时,或许与该村原有的村庄底色相契合,从而起到推动村庄发展的作用:当与该村原有的村庄底色不相契合时,则可能引起制约村庄发展的后果。如刘庄之所以对统一经营“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原生的村庄共同体与次生的建构型共同体相契合,而曹埭之所以选择分散经营,则是因为村庄社会基础中的种种因素均指向于分散。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尊重特定区域的特定社会基础与发展习惯,力求国家——社会间的良性互动,避免出现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现象。
陈启文[9](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说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范熙晅[10](2015)在《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长城文化遗产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复杂、体系严密的大型防御工事,其横亘于明蒙之间,既是明朝防御蒙古入侵的屏障,也是沟通游牧与农耕两大民族文化融合的桥梁。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明长城历史沿革研究开始,对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认识逐渐深入,除了众所周知的长城边墙外,星罗棋布的军事聚落、交通和信息传递系统都是整个防御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庞大复杂的结构体系下,蕴藏的是古代中国在规划布局中的聪明才智和宝贵思想,而对于这种规划思想的研究尚且不足,尤其是从军事学角度,对自然、社会及人的思想对整个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在充分的史料积累和现场考察基础上,基于军事地理学、地缘学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和整体史观思想等研究方法理论的支撑,通过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从自然、社会、人三个方面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规划布局和选址的机制进行研究,强调防御体系的整体性,着眼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内外两侧,将农、牧双方均纳入研究范围,解读不同因素与体系层次结构布局的作用关系,并做数据化、图示化整合与梳理,最终综合研究结论,提出明长城秩序带概念是对明代边防地带的社会秩序的精炼概括,并基于哈耶克的“秩序理论”,从自发秩序和建构秩序两方面,对明长城秩序带概念进行解读。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作为中国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却在遭受严重的自然、人为破坏,对于现状的考察固然十分重要,对于历史的解读却也不可或缺,掌握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的内部机制和重要思想,有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体系的构成和层级结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转变经营方式力保“长城”不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变经营方式力保“长城”不倒(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清太祖至清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太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清太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宁完我的“参汉酌金”思想 |
第四节 岳托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祖可法和张存仁的“伐明三策” |
第二章 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多尔衮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范文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史可法的“联清灭寇”思想 |
第四节 洪承畴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章 清世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世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陈名夏的民族关系思想在党争中的异化 |
第三节 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黄宗羲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
第六节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四章 清圣祖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圣祖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施琅的“大一统”思想 |
第三节 蓝鼎元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四节 吕留良对“夷夏之辨”的认识 |
第五章 清世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清世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二节 年羹尧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三节 岳钟琪的“以夷攻夷”和“畏威怀德”思想 |
第四节 鄂尔泰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五节 曾静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六章 清前期帝王与历代着名帝王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一节 清太祖与金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二节 清太宗与金太宗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三节 清圣祖与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第四节 清世宗与明成祖民族关系思想之比较 |
总结 |
附录 清前期民族关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西地理环境与军事地理价值 |
第一节 山西军事地理环境基础 |
一、太行山各处关隘分布 |
二、山西盆地分布特点 |
三、汾河流域的地域特色 |
四、黄河山西段的主要渡口 |
第二节 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社会基础 |
一、山西地区人口概况 |
二、经济贸易的发展 |
三、驿路交通格局 |
四、明代山西屯田状况 |
第二章 明代山西军事布局概况 |
第一节 明代山西卫所分布 |
第二节 明代山西镇、大同镇 |
第三节 军事管理与后勤供给 |
第三章 地理环境与战争的关系 |
第一节 明代晋北战争个案研究 |
一、明军西征秦晋战役与大同军事战略地位关系 |
二、燕王靖难之役与大同军事战略地位关系 |
三、英宗土木堡之变与大同军事战略地位关系 |
四、小王子入寇事件与偏头军事战略地位关系 |
第二节 明代晋中战争个案研究 |
一、俺答汗入侵山西之战 |
二、明末李自成进军北京之山西战役 |
第三节 明代山西兵争要地的形成原因 |
一、阳和卫与桑干河谷的控制与争夺 |
二、代州与雁门关的战略地位关系 |
三、蒲州与蒲津关的战略地位关系 |
四、明代潞州与天井关、碗子城的战略地位价值 |
五、汾州、忻州、井陉对太原的屏障作用 |
第四章 明代山西军事战略地位演变 |
第一节 明代领土内外安全状况 |
第二节 明代前中期山西军事战略地位 |
第三节 明代后期山西军事战略地位 |
第四节 明代山西军事战略地位变化及成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末附表 |
致谢与感言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申报》中的民国唱片业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价值、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申报》中的唱片业史料概况 |
第一节 《申报》中唱片业史料辑录概述 |
第二节 《申报》中唱片业史料整理与分类 |
一、各类新闻 |
二、对唱片业的评述 |
三、广告、海报 |
第二章 《申报》中民国时期上海唱片业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存在特点 |
一、蓬勃发展的初期(1912~1936) |
二、遭遇劫难的战时(1937~1945) |
三、重振旗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6~1949) |
第二节 丰富的唱片内容 |
一、戏曲唱片 |
二、歌曲的诞生 |
三、器乐唱片及其他 |
第三节 唱片公司的成长 |
一、唱片公司的建立 |
二、唱片公司的销售 |
三、唱片与唱机 |
第三章 《申报》中唱片业史料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 |
一、传承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
二、推动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三、吸收海派文化 |
第二节 推动音乐产业发展 |
一、音乐作品商业化 |
二、科技的发展与唱片业互相推动 |
第三节 《申报》中唱片业史料搜集整理的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济南惨案前后蒋介石对中日关系的认知与因应 |
一、青年蒋介石受惠于日本 |
二、北伐前期蒋介石与日本的互动 |
三、转折:蒋介石在外交上放弃东京路线 |
第二章 蒋介石准备抵抗日本的构想及作为 |
一、九一八事变前蒋对日问题之谋略及其实践 |
二、蒋对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的应对 |
(一) "内重于外" |
(二) "无名有责" |
三、关键的1932:寻求对日持久抵抗之道 |
四、对日缓和之计:调整中日邦交 |
第三章 卢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战因应再探 |
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前蒋对日作战的准备 |
二、内外与虚实:"战"、"和"双管齐下 |
(一) 强硬背后的初衷:加速推进对日备战进程 |
(二) "攻心之道":以"战"逼"和" |
(三) 不得不战:内外情势下的必然举措 |
第四章 全面战争初期蒋介石的战略政略再探 |
一、蒋介石与华北战场的开局与走向 |
(一) 蒋对华北的部署与"意料外的察哈尔作战" |
(二) 察哈尔鏖战与华北战场格局初定 |
二、蒋介石与淞沪战役的政略战略 |
(一) 先发制人:打一个迅速的歼灭战 |
(二) 战局扩大与政略战略的形成 |
(三) 维持战局与外交形势相呼应 |
(四) 悲壮的结局:上海大撤退 |
三、蒋介石与淞沪战役后的战局发展 |
第五章 "无形的战场":蒋介石的国际观及其实践 |
一、公理制胜:坚定走英美路线 |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对国际形势的因应 |
(一) 主动求变 |
(二) 以不变应万变 |
(三) 对美两次关键忠告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蒋介石与英美交往的几个侧面 |
(一) 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龃龉 |
(二) "低能心结"与"优越心结"之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天地之间”:农村统与分经营体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 ——以河南省刘庄村与浙江省曹埭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已是山花烂漫时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本文思路与创新之处 |
1. 选题缘起 |
2. 本文思路与创新之处 |
二、研究现状 |
1. 对农业合作化与“包产到户”的研究 |
2. 关于共同体理论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若干概念及案例村庄的简要说明 |
1. 研究方法 |
2. 若干概念说明 |
第一章 统一经营的村庄底色——“地·刘庄” |
一、经济底色 |
1. 自然资源禀赋稀缺 |
2.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
3. 阶层分化结构趋平 |
二、社会底色 |
1. 宗族势力未曾萌生 |
2. 自发互助历久弥新 |
3. 动荡催生权威人物 |
三、文化底色 |
1. 家俗规约尊孝重悌 |
2. 农耕文明安贫乐道 |
3. 游牧遗风骁勇尚武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导向下的统一经营的形成——“天·统一 |
一、互助组到初级社——统一经营优势初现 |
二、初级社到高级社——坚持以“大队”为生产经营单位 |
三、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依旧坚守“大队”,维护统一经营 |
小结 |
第三章 统一经营产生与确立的内在机理——“天地相合” |
一、较为显着的外部条件 |
1. 特殊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构想 |
2. 特定地域范围内特有的政治环境 |
3. 特殊的集体权威与特有的人格魅力 |
二、村庄社会基础中的隐性动因 |
1. 经济底色是促成统一经营的外部动因 |
2. 社会底色是形成统一经营的内在基础 |
3. 文化底色是维护统一经营的隐性规约 |
4. 强村庄共同体的村落形态有利于统一经营的存续 |
小结 |
第四章 分散经营的村庄底色——“地·曹埭” |
一、经济底色 |
1. 自然资源禀赋丰裕 |
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3. 阶层分化结构立体 |
二、社会底色 |
1. 宗族根脉发育迟缓 |
2. 民风崇尚个性独立 |
3. 分散经营精耕细作 |
三、文化底色 |
1. 民风素好攀比奢靡 |
2. 山海文化唯实唯先 |
3. 事功传统经世致用 |
小结 |
第五章 自下而上的分散经营的出现——“天·分散” |
一、互助组到初级社——高征购激起生产力暴动与合作化引发消极怠工 |
二、初级社到高级社——被“饿肚子”逼出来的“生产责任制” |
三、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包产到户“且纠且蔓延” |
小结 |
第六章 分散经营产生与形成的内在机理——“天高听地” |
一、较为显着的外部条件 |
1 原有的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经验积累 |
2. 地方执政者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
3. 特定地域内特有的政治场域 |
二、村庄底色中的隐性动因 |
1. 经济底色是呼唤分散经营的外部动因 |
2. 社会底色是孕育分散经营的内源基础 |
3. 文化底色是指向分散经营的隐性规约 |
4. 弱村庄共同体的原生村落形态趋向于分散经营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无所不能” |
二、“天地”之间可能相合也可能相悖 |
三、统与分究竟“宜”在何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性 |
1.1.2 明长城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 |
1.1.3 课题组研究的“承”与“启” |
1.2 研究综述 |
1.2.1 长城研究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1.2.2 沿革历史研究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1.2.3 实地考察积累资料阶段(20世纪80年代) |
1.2.4 “长城学”学科建立与系统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2.5 跨学科综合性研究阶段(21世纪以来) |
1.2.5.1 各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1.2.5.2 建筑学长城研究的突破 |
1.2.5.3 学科间的拓展 |
1.2.5.4 近十年间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
1.2.6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缺环 |
1.2.7 课题组已有成果及未来发展 |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史料分析与田野调查法 |
1.3.1.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
1.3.1.3 军事地理学与地缘学说 |
1.3.1.4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整体史观 |
1.3.2 材料基础 |
1.3.2.0 官修典籍 |
1.3.2.1 文集史书 |
1.3.2.2 舆地图集 |
1.3.2.3 地方志书 |
1.3.2.4 近现代历史类资料 |
1.4 研究创新 |
1.4.1 首次由整体视角剖析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全线规划布局的深层机制 |
1.4.2 以整体史观将长城外侧影响因素纳入研究范围 |
1.4.3 以军事地理学视角分析自然、人与明长城规划局部的关系,并转化为图示语言表达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主要特征 |
2.1 由“九边十一镇”至“九边二十镇”的概念辨析 |
2.2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 |
2.2.1 长城本体 |
2.2.2 军事聚落 |
2.2.3 信息传递与物资运输系统 |
2.2.3.1 烽传系统 |
2.2.3.2 驿传系统 |
2.2.4 其他要素 |
2.3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发展的阶段性 |
2.3.1 主动进攻时期的防线建设 |
2.3.2 边境局势转型期的防线建设 |
2.3.3 被动防守时期的防线建设 |
2.4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内部运作机制解读 |
2.4.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层次性、系统性与整体性 |
2.4.1.1 “军政合一”的区划背景 |
2.4.1.2 “镇—路—卫—所—堡”五级分级方法 |
2.4.1.3 “总兵级—参将级—守备级—守兵级”四级分级方法 |
2.4.1.4 长城带状区域内部的独特秩序 |
2.4.2 农牧交错背景下经济、文化及生产运作 |
2.4.2.1 军屯与商屯的兴起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
2.4.2.2 边地民族贸易带来的以物质为载体的信息流通 |
2.4.2.3 战争引发的以人为载体的信息流通 |
2.4.3 明长城防御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因素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的影响 |
3.1 “天时”、“地利”与军事环境中的自然因素 |
3.1.1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自然观 |
3.1.2 “天时地利”影响军事布局及选址 |
3.2 “地利”蕴含的军事地理学思想与明长城军事聚落布局与选址规律 |
3.2.1 明代兵法中的军事聚落布局及选址思想 |
3.2.2 明代北部边疆的军事地理格局 |
3.2.2.1 明长城九边军镇防御体系的地理位置 |
3.2.2.2 明长城九边军镇防御体系的土地资源环境 |
3.2.2.3 明长城九边军镇防御体系的外部军事格局 |
3.2.3 九边军镇的军事地理环境及规划布局机制 |
3.2.3.1 辽东镇——燕京左臂,三面濒夷 |
3.2.3.2 蓟镇——京都左辅,重峦叠翠 |
3.2.3.3 宣府镇——京陵肩背,雄踞上谷 |
3.2.3.4 大同镇、山西镇——外冲内险 京师外屏 |
3.2.3.5 延绥镇——横绝河套 据险卫内 |
3.2.3.6 宁夏镇、固原镇——控扼山河、四塞险固 |
3.2.3.7 甘肃镇——沙海明珠 西陲绝塞 |
3.3 “天时”之不可抗性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辩证影响 |
3.3.1 明代兵书着作《投笔肤谈》中关于“天时”的军事思想 |
3.3.2 边界战争的季节性规律 |
3.3.2.1 秋季收获时节的大规模防秋军事活动 |
3.3.2.2 冬季河流冰冻及防冬军事行动 |
3.3.3 气候恶化对防御体系的影响 |
3.3.3.1 灾害对防御工事的破坏 |
3.3.3.2 气候突变导致防御体系弱化与迁移 |
3.3.3.3 灾害引发的士兵失额与军事进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因素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影响 |
4.1 政治军事制度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选址与变迁影响 |
4.1.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建立的背景——密切相关的政治、军事制度 |
4.1.1.1 军事系统下的疆土管理——都司卫所制度 |
4.1.1.2 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屯制度与军兵来源 |
4.1.1.3 信息、物资流通的血脉——驿传交通及驿递制度 |
4.1.1.4 地缘因素进入血缘组织——明朝同期蒙古的社会组织及军事组织模式 |
4.1.2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演化条件——边防与外交环境 |
4.1.2.1 明初“善待厚遇”、“守备为本”之道——“九边”雏形的产生 |
4.1.2.2 明前中期国力下降、以守为主之策——“九边”成熟体系的形成 |
4.1.2.3 明中后期东北疆域的固边与斗争——九边防御重点的转移与衰落 |
4.1.2.4 通贡与掠夺之间的角力——蒙古的对明政策 |
4.2 军事战事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影响 |
4.2.1 影响防御体系布局的动因——九边战事及事件 |
4.2.1.1 明代九边战争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1.2 九边军镇聚落建造与战争分布的数据比对 |
4.2.1.3 战争对九边军镇聚落建造的影响 |
4.2.2 军事防御体系的三次修筑高潮 |
4.2.2.1 出击兀良哈之战与北边防线的内缩 |
4.2.2.2 土木堡之变与北京保卫战引起的京师防御体系整顿 |
4.2.2.3 河套问题掀起的又一次防御设施修筑高潮 |
4.3 经济因素对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变迁影响 |
4.3.1 开中法与商屯——长城周边自然经济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商品经济萌芽 |
4.3.1.1 开中法背后朝廷与商人之间经济利益的博弈 |
4.3.1.2 均衡状态下自然经济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垄断竞争市场的运作 |
4.3.1.3 利益失衡导致商屯的破坏 |
4.3.2 明蒙间的互市贸易——打破长城封闭性的经济渠道 |
4.3.2.1 互市贸易带来的经济共生 |
4.3.2.2 互市贸易繁盛时期市场的分布与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军事思想策略对明长城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的影响 |
5.1 长城边防策略的历史发展 |
5.1.1 边防戍守的雏形期——先秦时期 |
5.1.2 长城防御体系的形成期——秦汉 |
5.1.3 长城防御体系的发展期——南北朝至元朝 |
5.2 明代国家边防策略的转变对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布局的影响 |
5.2.1 主动防御策略下的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布局 |
5.2.1.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的决策者——明太祖朱元璋 |
5.2.1.2 主动防御策略的践行者——明成祖朱棣 |
5.2.2 主动向被动转型期防御体系的演化 |
5.2.2.1 儒家君主仁政思想下边防态势的变化 |
5.2.2.2“土木之变”后大规模的京师防御建设 |
5.2.3 被动防御形势下捉襟见肘的体系建设 |
5.2.3.1 成化时期中部地区的边防建设 |
5.2.3.2 嘉靖时期九边格局的定制和多次复套之议的失败 |
5.2.3.3 庚戌之变后边防重心的转移 |
5.3 重要地方官员与将领对区域边防体系建设的作用 |
5.3.1 余子俊修筑延绥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意义 |
5.3.1.1 “搜套”与“退套”的博弈 |
5.3.1.2 余子俊修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积极意义 |
5.3.1.3 余子俊修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消极影响 |
5.3.2 坚守长城的蓟镇军事防御体系 |
5.3.2.1 明中前期蓟镇的边防形成 |
5.3.2.2 谭纶、戚继光对蓟镇军事防御体系的建构 |
5.3.3 明末东北边防时期辽东镇的防守与进攻 |
5.3.3.1 李成梁的御辽固边策略 |
5.3.3.2 熊廷弼的固辽复辽策略 |
5.3.3.3 袁崇焕的复辽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秩序带”概念解析 |
6.1 “秩序带”定义初探 |
6.1.1 社会学范畴的“社会秩序” |
6.1.2 哈耶克的“秩序”理论 |
6.1.3 “秩序带”定义解析 |
6.2 “明长城秩序带”解读 |
6.2.1 “明长城秩序带”是具有防御性的社会秩序 |
6.2.2 “明长城秩序带”中的“自发秩序” |
6.2.2.1 时间维度中的“自发秩序” |
6.2.2.2 空间维度中的“自发秩序” |
6.2.3 “明长城秩序带”中的“建构秩序” |
6.2.3.1 制度与规则——无形的组织关系网 |
6.2.3.2 聚落与防御工事——有形的空间结构 |
6.2.3.3 伦理与价值观——冲突和无序的约束力 |
6.3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明朝皇帝年表 |
附录二:明初北边防线内移表 |
附录三:明九边重镇军事聚落建置沿革统计表 |
附表四:《明实录》载明九边重镇对蒙军事战事统计表 |
附表五:《明实录》载明九边重镇对女真军事战事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转变经营方式力保“长城”不倒(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清前期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 陈铭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4]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D]. 王耀科.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
- [6]《申报》中的民国唱片业史料研究[D]. 刘骁雷.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D]. 钟健. 浙江大学, 2016(07)
- [8]“天地之间”:农村统与分经营体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 ——以河南省刘庄村与浙江省曹埭村为个案[D]. 张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3)
- [9]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10]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规划布局机制研究[D]. 范熙晅. 天津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