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轴承工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邦稷[1](2021)在《基于AVMD和ELM的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多域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以频谱分析为主,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基于智能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成为了主流。通过对采集的设备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能表征设备运行状况的信号特征量,利用这些特征量进行模式识别,以实现设备的故障诊断。本论文在上述背景下,综合信号处理技术、数学基础理论、机器学习算法等多领域知识,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改进,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域故障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风电机组的设备诊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现有的各种风电机组进行了分类,说明了直驱型和双馈型风电机组的区别,针对主流的双馈型机组进行了着重介绍,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针对风电机组高故障率的问题,对双馈型机组的常见故障进行了统计。由统计结果的分析表明,齿轮箱故障是导致双馈型机组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齿轮箱中齿轮和轴承的各种故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对其故障机理及振动信号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次,在风电机组信号处理方法上,本文以最小平均包络熵(MAEE)作为适应度函数,引入快速灰狼优化算法(F-GWO)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MD)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VMD(AVMD)方法。通过在MATLAB中建立仿真信号,分别使用该方法和EMD等递归式分解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证明了 AVMD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再次,信号特征提取是故障诊断的核心,是影响最终诊断正确率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域特征提取方法,根据信号在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中的特点,设计信号在各域的特征量,并根据主成分分析(PCA)简化特征信息,提取出能全面表征设备运行状况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向量对极限学习机(ELM)进行训练,构建了一种双馈型风电机组齿轮箱多域故障诊断模型。最后,以实际齿轮箱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为例,第一,验证了 AVMD方法在传统频谱分析中的有效性;第二,通过三种设计方案及多种方法的对比分析,AVMD-ELM多域故障诊断方法在三种方案中的诊断正确率都是四个方法中最高的,其中不同故障的诊断方案正确率达到了 98.8%之高,充分说明了该方法在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中的非凡意义。
杜娟[2](2021)在《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并购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也逐步由绿地投资向外资并购为主转变。在外资并购中,无论是对于我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驰名商标均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及多元的功能,存在加强乃是特别的保护需求。我国企业引进外资的目的与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目的往往是不同的。我国企业希望通过引进外资带来先进的技术或是经营管理经验;外国投资者则是希望并购能够进一步帮助其拓展中国市场和销售渠道,或利用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拓展产能、延展产品生产线。如何在双方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至关重要。首先,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表现是动态的。在早期的外资并购中,由于国内企业对驰名商标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涉及的驰名商标价值未得到公正评估、驰名商标被外方无偿使用、驰名商标受到外方排挤退出市场,以及驰名商标归属权丧失,成为了外资并购中我国企业驰名商标流失的主要情形。在经历了早期驰名商标流失的阵痛之后,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保护自身驰名商标的重要性,但是这种保护更主要集中于企业进行外资并购的准备阶段。在外资并购协议的签订阶段,如何科学设置我方驰名商标保护的有关条款至关重要。此外,在科学有效的并购协议签订之后,一旦外资企业不执行并购协议,合资企业经营运转不佳,最后致使我国驰名商标流失,是近年来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新生情形。其次,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说,我国利用外资产业结构政策对指导我国引进与利用外资、规范与管理外资的产业方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外商投资在我国享有“超国民待遇”的情况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第二,无论是我国国内的反垄断法还是有关规制外商投资的立法,均有不足之处。就反垄断法而言,一方面,我国关于外资并购中涉及驰名商标反垄断审查的标准仍待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商务部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的理由之中,亦未提及避免我国驰名商标流失这一因素。就外资立法而言,《外商投资法》第二十二条明确了我国对于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三十三条涉及在外资并购中的经营者集中问题,第三十五条正式引入了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但是均是概括性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跟进规则,距离保证制度的有效运作和实施仍存在改进空间。第三,就我国目前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而言,存在着知识产权利益衡平关照不足的现象,尤其体现在对于侵害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利益的规制不足。第四,从企业层面来说,在商定并购协议条款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缺乏确立专门的驰名商标保护条款或是附件的意识。同时,我国企业存在未能通过尽职调查识别恶意收购,以及忽视对于己方驰名商标价值评估的情况。而跨国公司则往往通过低估中方商标价值,冷藏、淘汰或是淡化中方企业拥有的驰名商标,以及限制开发和独享的方式,削弱我国企业驰名商标的市场竞争力,致使这些驰名商标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被市场规则淘汰”。如果一份并购协议的条款可能致使我国企业驰名商标流失,那么至少从知识产权资源保护的视角来看,企业双方的利益未能达到平衡,即外国投资者与我国企业的利益处于失衡状态。再次,鉴于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表现与成因的复杂性,在解决该问题时需遵循以下导向。外资并购中的驰名商标保护自然有其重要性,在外资并购发展中驰名商标不断流失的情形下,更有着紧迫性。然而,这种保护也需有适度性。外资并购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行为,企业自身的事务应当由企业自身决定。但是,涉及驰名商标的外资并购,不仅关乎我国企业自身利益,还会影响国家产业安全利益,甚至是消费者的利益。外资并购中的驰名商标流失,将会致使相关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利益失衡的情形。因此,为了实现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相关主体的利益平衡,我国企业在进行外资并购时,应当充分调查外国投资者的并购动机,找寻相对公平正义内涵。一方面,利益与公平、正义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对于驰名商标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将会有助于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保护的“相对公平”。另一方面,在涉及驰名商标的外资并购中,无论是我国的国内法,还是我国与他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都应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最后,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建议。第一,尽管我国《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合并控制规则已经有所改进,但在外资企业合并控制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巴西经济保护和管理委员会在高露洁棕榄收购巴西科里诺斯一案中的审查决定,以及南非竞争法庭在雀巢收购辉瑞一案中的相关裁决,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二,明确外资并购中涉及驰名商标反垄断审查的标准。例如,反垄断审查应当明确,外资企业完成外资并购,是否会在获得我国驰名商标的情况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带来负面效应。第三,建立一个从产业政策制定部门和宏观经济部门负责维护、再到多部法律和产业政策法规共同作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的整体合力。第四,从外资立法层面而言,我国目前的外资立法仍有细化完善的空间。一方面,外资立法应当引导规范外商投资方向,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外资立法宜引导规范外资并购行为,明确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标准。第五,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合作战略上宜有所区别。完善我国已经签署或是正在谈判的双边投资条约,加强对于侵害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利益行为的规制。第六,我国企业应当科学设置外资并购协议中的驰名商标保护条款,完善外资并购协议中关于驰名商标利用和保护的规定;通过尽职调查避开外国投资者恶意收购,正确分析外国投资者选择我国企业作为并购目标的真实目的,理性评价外国投资者;通过价值评估明确自身驰名商标价值,综合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以求最终确定的评估价值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被评估的驰名商标的真实投资价值。
石宇飞[3](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本质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结构,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强国,装备制造业更是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世界经济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至2013年;第四阶段是从2013年至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口和出口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但在2013年以后增幅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中国装备制造业不同程度地面临进口和出口压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在2003年之前表现为比较劣势,而后则表现为比较优势。中国装备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2003年前后先提升而后平稳。从影响力系数变动趋势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呈渐趋提高态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力的提高幅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总体上呈现缓慢提高的趋势。出口和资本形成一直是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而消费和进口则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不仅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同时也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装备制造业仅对出口项目的最终需求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对其它三个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装备制造业产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渐趋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中国工业总体下降水平。从装备制造业企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资产运用效率、资金利用效果、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近期有小幅回落,营业净利率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的能力在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近些年的财务风险有所降低,企业资产主要源自负债的倾向逐步下降,但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仍然存在显着的结构性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整体偏低,流动资产规模不足,但现金比率普遍较高;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有所提升,但产业分工地位仍需提升。具体而言:一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所增加,中国装备制造业基础研发、中间品与零部件生产能力有所增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所提升,但最终品出口比重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中间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出口增加值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呈现显着差异性,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出现下降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出口之中本国中间品出口增加值重复计算部分,以及其重要组成来自国外账户重复计算部分均出现下降。三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前向生产长度和后向生产长度表现并不相同,而且呈现阶段性特征。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前、后向生产长度均出现增加,但产业分工地位出现下移。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社会基础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经济基础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从产业基础角度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投入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这导致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低,科技水平相对较弱,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在总量和比重上呈现出双重提高趋势,且提高幅度显着超过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从制度基础角度看,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提升排污处理能力,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中国推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着重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武海娟[4](2019)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延续研究 ——以哈尔滨市一五六项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快速城镇化的大潮,城市“失忆”现象普遍存在,文化同质日益严重,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大量城市工业遗存在城镇化浪潮中不被重视,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导致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工业对象急剧消失,破坏了城市记忆的延续性。随着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及“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的提出,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与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极具特色的历史见证,156项工程又是我国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助建设的重点项目,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因此如何在“退二进三”的发展进程中妥善处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56项工业遗存,从而延续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值得深思。本文以城市记忆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语义分析等方法,梳理哈尔滨156项工程的城市记忆现状,总结其城市记忆现存的问题,并进而以城市记忆系统的运行为线索探讨延续其城市记忆的策略。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城市记忆视角下哈尔滨156项工程的城市记忆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城市记忆延续思路及策略。首先,文章阐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的城市记忆理论、工业遗存理论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综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思路框架,为后文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论文梳理了城市记忆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研究内容,并在二者之间进行关系构建,总结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特征及城市记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作用及启发。再次,在调研部分梳理了哈尔滨市156项工程的建设背景和城市记忆资源现状,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方面分析了城市记忆现状,梳理了影响城市记忆程度的因素,并从中总结城市记忆现存的问题,对哈尔滨156项工程的现有保护进行反思。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延续城市记忆为目的的哈尔滨156项工程更新与保护的目标及原则,解析城市记忆系统,并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方面分别就城市记忆储存、城市记忆组织、城市记忆再现提出相应的更新与保护策略。
屈美娇[5](2018)在《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不断提高,以及薄壁机匣结构的广泛采用,转子和静子之间的耦合振动效应对发动机整机临界转速、转静子振型协调以及整机响应特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航空发动机转静耦合振动机理,建立更为科学的整机振动定量评价指标,结合现代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先进高效的结构优化方法,在设计阶段进行发动机结构优化,实现整机振动控制,对于提升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有限元模型,对该试验器进行了整机模态测试。由于水平和垂直方向刚度不对称,整机模态测试分别在两个方向进行。基于模态测试结果,采用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支承刚度和安装节刚度进行了智能辨识。采用辨识得到的刚度,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仿真了试验器的谐响应,与试验得到的测点频率响应函数进行对比,各测点均达到了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2)改进了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建模的等效圆环法,提出多级等效圆环法。采用简单盘轴系统验证了二级等效圆环法。等效前后模型前4阶(除去前6阶刚体振型)自由振动模态振型一致,固有频率误差均在1%以内,前3阶临界转速的误差均在0.5%以内,一致性较高。单元数减少34.8%,节点数减少38.5%,自由模态计算时间减少44.8%。将该方法运用到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建模中,建立了某型发动机的整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高、低压转子以及静子系统振动模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包含静子结构的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以及包括安装节和静子系统在内的整机临界转速,结果表明,与双转子系统相比,整机临界转速的阶次顺序及转速值均发生了变化,转子系统模态振型基本吻合。3)基于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准则,提出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用以定量评价航空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振动,分析了3个指标的合理性。采用所提出的指标,对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和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振动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具体阐述3个指标的计算方法,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基于所提出的3个评价指标,研究了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整机耦合振动机理。分析了安装节刚度和支承刚度对试验器前3阶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以及压气机叶盘截面和涡轮叶盘截面的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规律,探究了转静耦合振动的产生、变化因素。分析表明所定义的指标参数能够准确反映试验器临界转速、转子应变能及截面转子静子碰摩危险程度的特性。5)基于所提出的3个评价指标,研究了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振动机理。分析了各支承刚度值变化时,该型航空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各阶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以及风扇截面、第1级增压级截面等5个关键截面的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各支承刚度对耦合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支承刚度对各指标的影响规律极其复杂,支承刚度的优化设计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且需要满足的各个指标相互制约,对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进行优化非常困难。6)提出了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多目标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支承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支承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抽样方法在刚度变量空间内抽取刚度组合,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并构造“刚度-设计指标”的样本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拟合构造“刚度-设计指标”的计算代理模型,采用NSGA-II(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多组最优支承刚度组合,并进行筛选,最终得到需要的设计刚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对整机耦合振动进行优化,选择了3组结果作为最终优化结果。第1组解使得临界转速危险系数降低了5.79%,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降低了9.36%,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降低了8.6%。第2组解使得临界转速危险系数降低了2.95%,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降低了13.12%,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降低了7.13%。第3组解使得临界转速危险系数降低了4.80%,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降低了17.25%,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降低了2.94%。
李心雨[6](2018)在《工程经验知识迁移机制和演化动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工程领域在已有的概念、原理、方法上产生爆发式的技术变革和知识创新,工程经验知识在不同技术背景和应用情境间频繁迁移,知识的长期演变过程也更难以为个体有限认知能力所深入理解。因此,为提升知识密集型工程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对企业拥有的工程经验知识进行及时高效的整理刻不容缓,对工程师参与的知识创新活动进行有力有益的辅助迫在眉睫。针对当前工程经验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难以准确表征动态变化的知识语义内涵、难以有效促进知识在不同应用情境间的迁移、难以充分掌握全生命周期的知识发展规律等难点,本文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领域的工程经验知识,分别面向“个体-短期”的知识迁移过程和“群体-长期”的知识演化过程,对“有何变化”的特征抽取、“如何变化”的过程展现和“为何变化”的因素分析展开了研究;并结合具体的知识创造活动,对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开发和应用验证。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动态视角下的工程经验知识的规范表示和语义关联通过分析工程经验知识文本的自然语言特征,提出工程问题、问题情境、问题解答、效用度、贡献者、时间和特征关联七属性的工程经验知识表征方法;利用语义相似度计算和双参数决定时间窗,提出工程经验知识的动态组织方法,评估知识间关联。(2)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机制构建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设计两阶段的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实验,分析固有技术范式掌握程度、自我导向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材料上的注意力分配等因素对知识迁移绩效的影响作用;利用“概念-知识”理论中的四种认知操作,构建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机制。(3)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知识演化路径发掘及动因分析利用模糊评价、网络聚类和主题提取技术,构建用于表征领域知识结构的工程经验知识网络,提出描述网络中关键主题伴随时间演进的路径建模方法;利用特征提取、事件关联和溯因推理方法,提取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历程中的关键现象,设计利用行业领域中发生的里程碑事件进行关联和解释的知识演化动因分析框架。(4)支持知识迁移和演化机制的工程经验知识创造实证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语料库和数据库,实现本文所提出的演化分析方法,构建工程经验知识管理原型系统,展示该系统促进新颖情境下经验知识迁移的应用方法;以船用螺旋桨三维曲面高精度造型任务为实例展开对比实验,验证知识管理系统在辅助新颖经验知识创造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冯锐[7](2018)在《基于后工业景观理念的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大发展的结束,人类社会逐步都进入了后工业时代,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城市中原有的工业生产区域因为受到政策影响或搬离原地区,或因为经营失衡资不抵债而破产,从而使得城区之中出现了很多工业废弃地,伴随这些工业废弃地带来诸多急需妥善处理的难题。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工业化进程中处理此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已经逐渐成熟,所以针对这些工业废弃地的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也在进一步更迭发展。现阶段后工业景观的理念已从曾经的单一模式逐渐改变为多元模式,同时已经从原有的植被覆盖转变为区域生态修复及原有文脉发掘与保护。本文首先对这一理念深入研究,并科学阐述,主要是围绕工业废弃地和后工业景观两方面来入手,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而总结了工业废弃地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面临的问题以及后工业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再通过采用可持续发展、恢复生态学及美学理论等多理论基础与相关领域知识,并从理念分析、模式总结、生态修复(土壤、植被)技术方法、文化景观设计技术方法四个方面对于后工业景观理念及其景观设计进行深入剖析,并以国内外后工业景观案例分析作为实践总结,进而为在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的实践应用中做理论及技术储备。并以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研究为例,首先从哈尔滨后工业景观现状调研及景观工业废弃地概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又从景观区域内生态现状、存在的问题如土壤、植被及废弃工业遗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深入研究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后工业文化景观元素,从哈尔滨轴承厂历史演进及建设缘由、展馆景观的总体定位等方面发掘文化与传承。基于上述研究,对于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对策展开了分析。首先总结设计原则及设计框架。并从生态修复对策角度出发,介绍了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污染土壤与植被的生态修复对策;然后从后工业文化景观设计对策角度出发,在景观营造、景观空间结构、流线规划等方面,探讨了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的设计方案,同时对其中的具体设计部分进行了细节研究。最后对后工业景观设计加以思考。
孙跃杰[8](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刘磊[9](2013)在《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轴承技术的演变及其特点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概括分析了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史和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创新历程。首先从世界轴承技术史着手,结合中国轴承技术史,对世界轴承技术和中国轴承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一方面,阐述轴承技术在世界技术史中的地位,尤其是国外轴承技术的发展对中国轴承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详尽研究轴承技术在我国不同时期的技术变化和技术特征,以及近代的轴承工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新中国成立后轴承技术的发展分为奠基阶段(1949~1957年)、体系形成阶段(1958~1977年)、高质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9年)、突破创新(2000年至今)等四个时期,深入分析各个时期的轴承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其次,在研究我国轴承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重要的轴承技术基地——哈尔滨的轴承技术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哈尔滨机械工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将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途径,其中以哈轴为代表的哈尔滨轴承企业已经逐步发展出了行之有效的技术研发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其的企业技术研发机制为本地区轴承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将对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研究服务于当前的创新研究,从当代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管理和轴承工艺技术发展支持两个角度分析,探索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创新潜力,为未来哈尔滨轴承工业发展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综上所述,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力求实现对轴承工艺技术进行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在把握我国支持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做初步梳理,即在专门技术史的基础上,做区域技术史的整理,使得技术史中的重要分支——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史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也将为区域技术史和机械工业制造史研究作出有益补充。
倪友庆[10](2012)在《我国轴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竞争力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和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都是世界经济的大“洗牌”,都是新兴国家崛起的历史契机。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结构的新一轮调整正在加速进行。经过这场全球经济动荡,国际国内的轴承市场结构、竞争结构,轴承企业的市场地位、竞争地位也会重新“洗牌”。这里,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有的轴承企业要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为我国轴承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整合利用国际技术和人才资源提供了契机,为我国轴承企业的快速追赶,缩短差距,甚至后来居上,提供了机会。我国轴承业界要有清醒的判断:只要把握得当,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该以前瞻性的思维,以进取的姿态,发现机遇,利用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轴承产业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着力提升我国轴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技术水平,进入轴承制造的高端和核心技术领域,增强我国轴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和更大市场份额。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分析我国轴承行业的现状,指出我国轴承企业目前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提出了解决我国轴承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和措施。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了一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为使我国轴承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提高我国轴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轴承工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轴承工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VMD和ELM的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多域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号预处理方法 |
1.2.2 特征提取方法 |
1.2.3 故障模式识别方法 |
1.3 本文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
2 风电机组主要结构及常见故障分析 |
2.1 风电机组种类及基本原理 |
2.2 双馈型风电机组的构成 |
2.3 双馈型风电机组常见故障统计及机理分析 |
2.3.1 常见故障统计及机理分析 |
2.3.2 齿轮箱的典型故障及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的信号处理方法 |
3.1 变分模态分解的基本原理 |
3.2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原理 |
3.3 仿真分析 |
3.3.1 方法验证 |
3.3.2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VMD-ELM的双馈风电机组多域故障诊断模型 |
4.1 特征值设计 |
4.1.1 奇异值分解 |
4.1.2 排列熵 |
4.2 多域特征提取方法 |
4.3 极限学习机的基本原理 |
4.4 基于AVMD-ELM的多域故障诊断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验证及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基于AVMD方法的故障诊断 |
5.3 基于AVMD-ELM方法的故障诊断 |
5.3.1 多故障类型诊断 |
5.3.2 多工况诊断 |
5.3.3 多故障程度诊断 |
5.4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方法、预期创新与难点 |
(一)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点、难点 |
四、论文框架等内容 |
第一章 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提出 |
一、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价值巨大且功能多元 |
(一)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经济价值 |
(二)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特殊功能 |
二、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的表现 |
(一)早期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流失 |
(二)近期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的流失 |
第二章 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影响 |
二、国内执法不力及法律规制不足 |
(一)反垄断执法不力 |
(二)外商投资法律中相关规制不足 |
三、投资条约中知识产权利益衡平关照不足 |
四、企业层面原因 |
(一)并购协议中驰名商标保护条款的设置不足 |
(二)外资并购中外国投资者与我国企业利益失衡 |
(三)外国投资者实施商标策略削弱驰名商标市场竞争力 |
(四)我国企业对驰名商标保护意识不足及保护手段不力 |
第三章 解决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导向 |
一、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保护的适度性 |
二、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相关主体利益平衡的实现 |
三、外资并购中商标权保护的基本逻辑 |
(一)并购准备阶段 |
(二)并购执行阶段 |
(三)并购整合阶段 |
第四章 解决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的路径 |
一、域外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一)美国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二)欧盟国家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三)其他国家经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应对的启示 |
二、反垄断法和外资立法层面 |
(一)反垄断立法的完善与执法的加强 |
(二)外商投资立法的完善 |
三、投资条约中知识产权利益的再平衡 |
四、企业层面 |
(一)外资并购协议驰名商标保护条款的科学设置 |
(二)我国企业通过尽职调查避开外国投资者恶意收购 |
(三)我国企业通过价值评估明确自身驰名商标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发展问题 |
1.2.2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1.2.3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
1.2.4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发展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定义与内涵 |
2.1.1 产业 |
2.1.2 竞争力 |
2.1.3 国际竞争力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 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 |
3.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萌芽期 |
3.1.2 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期 |
3.1.3 装备制造业稳定发展期 |
3.1.4 装备制造业发展转型期 |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 |
3.2.1 品牌经营意识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
3.2.2 整体技术含量持续改善,上下游产业链衔接愈加紧密 |
3.2.3 国际化合作趋势凸显,服务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
3.2.4 多角度入手,侧重节能环保 |
3.2.5 区域分布多样化和区位集中化 |
第4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与国际竞争力表现 |
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 |
4.1.1 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总体稳定 |
4.1.2 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成效改善明显 |
4.2 国际竞争力波动中提升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
4.2.2 出口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波动中提高 |
4.2.3 贸易竞争力总体提升,但结构差异显着 |
第5章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
5.1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与数据来源说明 |
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
5.2.1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分析 |
5.2.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分析 |
5.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
5.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分析 |
5.3.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分析 |
5.4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5.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分析 |
5.4.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分析 |
5.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 |
5.5.1 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5.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 |
第6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基础分析 |
6.1 生产要素 |
6.1.1 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
6.1.2 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
6.1.3 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6.2 需求条件 |
6.2.1 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 |
6.2.2 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 |
6.3 产业基础 |
6.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 |
6.3.2 高新技术制造业作为中间投入总量和比重双重提升 |
6.4 制度基础 |
6.4.1 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 |
6.4.2 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排污处理能力 |
6.4.3 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 |
第7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
7.1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7.1.1 国际贸易竞争力有提升但趋势减速,且结构分化明显 |
7.1.2 产业科技创新中间投入仍显不足 |
7.1.3 国内消费和进口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
7.1.4 样本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渐趋下降,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
7.1.5 垂直专业化比重出现逆转下降,产业国际分工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 |
7.1.6 “逆全球化”潮流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提升 |
7.2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解决方略 |
7.2.1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
7.2.2 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 |
7.2.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
7.2.4 提升全球价值链引领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延续研究 ——以哈尔滨市一五六项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新型城镇化呼唤乡愁和城市记忆 |
1.2.2 文化自信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
1.2.3 156 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 |
1.4.2 工业遗存的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 |
2.1.1 相关理论基础 |
2.1.2 城市记忆的认知主体与客体 |
2.1.3 城市记忆的特征 |
2.1.4 城市记忆系统构建 |
2.1.5 城市记忆的相关实践 |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研究 |
2.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变迁与156 项工程 |
2.2.2 工业价值梳理 |
2.2.3 现存的问题 |
2.3 城市记忆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关系 |
2.3.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特征 |
2.3.2 城市记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作用 |
2.3.3 城市记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新的启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156 项工程城市记忆分析 |
3.1 城市记忆资源现状 |
3.1.1 建设背景与区位解读 |
3.1.2 物质型记忆资源 |
3.1.3 非物质型记忆资源 |
3.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记忆分析 |
3.2.1 历史图片中的记忆分析 |
3.2.2 政府语境中的记忆分析 |
3.2.3 自上而下的记忆小结 |
3.3 自下而上的城市记忆分析 |
3.3.1 问卷调查中的记忆分析 |
3.3.2 媒体语境中的记忆分析 |
3.3.3 自下而上的记忆小结 |
3.4 城市记忆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影响因素梳理与测评方法 |
3.4.2 记忆度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 |
3.4.3 记忆度与六要素的关系 |
3.5 城市记忆现存的问题 |
3.5.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记忆断层 |
3.5.2 记忆储存方法的匮乏:不能记忆 |
3.5.3 记忆组织方法的缺失:不愿记忆 |
3.5.4 记忆再现方法的割裂:不让记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156 项工程城市记忆的延续策略 |
4.1 城市记忆延续的目标和原则 |
4.1.1 延续的目标 |
4.1.2 延续的原则 |
4.2 城市记忆系统解析 |
4.2.1 记忆系统要素梳理 |
4.2.2 记忆系统意象构建 |
4.2.3 记忆系统延续的流程 |
4.3 自上而下的城市记忆延续策略 |
4.3.1 城市记忆储存:遗产评价系统构建 |
4.3.2 城市记忆组织:工业记忆体系规划 |
4.3.3 城市记忆再现:场所精神表达重构 |
4.4 自下而上的城市记忆延续策略 |
4.4.1 城市记忆储存:城市记忆共享众筹 |
4.4.2 城市记忆组织:多元媒体文化宣传 |
4.4.3 城市记忆再现:社会关系网络延续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的可靠性和适航性设计要求 |
1.2.2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建模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3 航空发动机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实体有限元建模及验证 |
2.1 航空发动机整机建模简化原则 |
2.2 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有限元建模及模型验证 |
2.2.1 试验器简介 |
2.2.2 试验器整机模态测试 |
2.2.3 试验器的有限元建模 |
2.2.4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试验器安装节刚度及支承刚度辨识 |
2.3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有限元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
2.3.1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结构分析 |
2.3.2 一种改进的叶片建模方法 |
2.3.3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几何建模 |
2.3.4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有限元建模 |
2.3.5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动力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发动机整机固有耦合振动分析 |
3.1 引言 |
3.2 航空发动机设计准则 |
3.2.1 航空发动机设计流程 |
3.2.2 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准则 |
3.3 航空发动机整机固有耦合振动特征的无量纲指标参数 |
3.3.1 临界转速危险系数 |
3.3.2 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 |
3.3.3 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 |
3.4 带机匣的转子试验器固有耦合特性无量纲参数评估 |
3.4.1 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计算 |
3.4.2 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计算 |
3.4.3 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计算 |
3.5 典型高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固有耦合特性无量纲参数评估 |
3.5.1 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计算 |
3.5.2 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计算 |
3.5.3 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耦合振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安装节刚度对耦合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1 安装节建模方式对整机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2 安装节刚度对整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4.2.3 安装节刚度对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4.2.4 安装节刚度对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4.3 支承刚度对耦合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1 支承刚度对整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4.3.2 支承刚度对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4.3.3 支承刚度对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整机振动耦合机理研究 |
5.1 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支承刚度分析 |
5.2 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的模态分析 |
5.3 支承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3.1 支承1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3.2 支承2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3.3 支承3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3.4 支承5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4 各支承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4.1 支承1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4.2 支承2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4.3 支承3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4.4 支承5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5 支承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5.1 振型的归一化 |
5.5.2 分析截面的选择 |
5.5.3 支承 1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5.4 支承2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5.5 支承3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5.6 支承5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
5.6 规律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智能优化设计 |
6.1 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智能优化设计方法 |
6.1.1 方法流程 |
6.1.2 关键技术 |
6.2 某型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智能优化设计实例 |
6.2.1 某型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优化参数及优化目标选择 |
6.2.2 基于LCVT和有限元的样本计算 |
6.2.3 基于SVM的计算代理模型获取 |
6.2.4 基于单参数变化的支承刚度优化问题的NSGA-Ⅱ算法验证 |
6.2.5 某型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多目标智能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工程经验知识迁移机制和演化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经验知识的定义和特点 |
1.2.2 工程经验知识的管理 |
1.2.3 工程经验知识的迁移 |
1.2.4 工程经验知识的演化 |
1.3 国内外研究工作小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工程经验知识的语义表征和动态组织 |
2.1 引言 |
2.2 典型工程经验知识的获取和分析 |
2.2.1 工程经验知识现状和需求调研 |
2.2.2 文本载体的工程经验知识获取和分析 |
2.2.3 图纸载体的工程经验知识获取和分析 |
2.3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工程经验知识规范化表示 |
2.3.1 工程经验知识的多属性表示结构 |
2.3.2 工程经验知识文本的预处理 |
2.3.3 工程经验知识的规范化表示 |
2.4 工程经验知识的动态组织 |
2.4.1 工程经验知识领域本体的建立 |
2.4.2 工程经验知识的语义映射和关联计算 |
2.4.3 时间维度上的工程经验知识动态组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个体工程经验知识的迁移机制 |
3.1 引言 |
3.2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的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分析 |
3.2.1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特征辨析 |
3.2.2 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实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
3.3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实验设计 |
3.3.1 实验总体流程 |
3.3.2 核心实验任务设计 |
3.3.3 实验案例和技术范式的选取 |
3.3.4 实验展示工程概念的选取 |
3.3.5 新技术范式学习材料的选取和兴趣区域划分 |
3.3.6 实验被试者的招募条件 |
3.3.7 实验软硬件环境的准备 |
3.4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实验结果 |
3.4.1 自我导向的学习意愿 |
3.4.2 学习材料上的注意力分配 |
3.4.3 固有技术范式的认知掌握情况 |
3.4.4 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绩效 |
3.4.5 知识迁移绩效的回归分析 |
3.4.6 实验结果的分组对比分析 |
3.5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实验讨论分析 |
3.5.1 固有技术范式的认知掌握程度对知识迁移绩效的影响 |
3.5.2 新技术范式学习中的注意力分配对知识迁移绩效的影响 |
3.5.3 自我导向的学习意愿对知识迁移绩效的影响 |
3.5.4 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运行机制 |
3.5.5 促进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知识的演化动因 |
4.1 引言 |
4.2 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知识演化的研究框架 |
4.2.1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分析的研究问题和方法框架 |
4.2.2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定义 |
4.3 工程经验知识的演化路径建模 |
4.3.1 工程经验知识网络的构建 |
4.3.2 工程经验知识聚类的提取和表征 |
4.3.3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系谱图模型的构建 |
4.3.4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系谱图模型示例及其解释 |
4.4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模式的识别和提取 |
4.4.1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的四类演化模式 |
4.4.2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模式的判定规则 |
4.5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动因的发现和分析 |
4.5.1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事件的收集和表征 |
4.5.2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事件之间潜在因果关联的评估 |
4.5.3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动因的溯因推理 |
4.5.4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动因分析示例及其解释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知识创造的工程经验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工程经验知识演化分析原型系统的开发 |
5.2.1 原型系统的整体架构 |
5.2.2 原型系统的文本库和开发环境 |
5.2.3 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 |
5.2.4 原型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和讨论 |
5.3 应用知识演化分析系统促进工程经验知识迁移 |
5.3.1 应用原型系统分析技术范式转换情境 |
5.3.2 应用原型系统提取关键概念并标注认知重点 |
5.3.3 应用原型系统辅助四种C-K操作 |
5.4 原型系统应用效果在工程经验知识创新中的实例验证 |
5.4.1 CAD领域中的工程经验知识创新实验设计 |
5.4.2 工程经验知识创新实验结果 |
5.4.3 原型系统在实验中的应用效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内容总结与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实验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工程经验知识迁移实验C-K拼图任务展示概念 |
附录3 螺旋桨三维曲面高精度造型任务的操作指导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7)基于后工业景观理念的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工业废弃地 |
1.3.2 后工业景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后工业景观理念及其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2.1 后工业景观理念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3 文化景观理论 |
2.1.4 美学理论 |
2.2 后工业景观设计理念与模式解读 |
2.2.1 后工业景观设计理念解读 |
2.2.2 后工业景观设计模式解读 |
2.3 后工业景观设计相关技术 |
2.3.1 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
2.3.2 生态修复中的植被恢复及重建技术 |
2.3.3 后工业文化景观设计技术 |
2.4 国内外后工业景观案例分析 |
2.4.1 江南造船厂——上海世界博览会后工业景观设计 |
2.4.2 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公园景观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现状及分析 |
3.1 哈尔滨已建成后工业景观项目现状调研及本项目区域概况分析 |
3.1.1 哈尔滨已建成后工业景观项目现状调研分析 |
3.1.2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工业废弃地概况分析 |
3.2 工业废弃地内生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2.1 工业废弃地内地形地貌与土壤问题分析 |
3.2.2 工业废弃地内植被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3 工业废弃地内废弃工业建筑及工业遗存设施现状及分析 |
3.3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后工业文化景观元素发掘与研究 |
3.3.1 哈尔滨轴承厂历史演进及轴承工业展馆建设缘由 |
3.3.2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总体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对策 |
4.1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原则及设计框架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框架 |
4.2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用地内生态问题的生态修复对策 |
4.2.1 土壤的生态修复对策 |
4.2.2 植被的生态修复对策 |
4.3 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的后工业文化景观设计对策 |
4.3.1 后工业文化景观营造 |
4.3.2 完善整合后工业文化景观空间结构 |
4.3.3 顺畅简洁的流线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
二、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
三、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 关于世界机械工业发展史、中国机械工业史 |
(二) 关于世界轴承技术发展历史、中国轴承技术的发展史 |
(三) 关于轴承技术的发展 |
(四) 哈尔滨轴承技术发展历史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五、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注释 |
第一章 轴承技术发展的历史 |
一、人类轴承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世界轴承工业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
三、主要发达国家的轴承工业发展史 |
(一) 日本 |
(二) 美国 |
(三) 德国 |
(四) 瑞典 |
四、世界轴承工业现状 |
五、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轴承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轴承工艺的发展与特点 |
(一) 中国古代的轴承技术 |
(二) 近代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历程 |
(三) 新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轴承技术主要产品 |
(一) 我国轴承行业产品结构特征分析 |
(二) 行业主要产品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
三、中国轴承技术发展现状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机械工业的历史 |
二、哈尔滨现代轴承技术的产生 |
(一)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机械工业的发展 |
(二)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轴承技术的发展 |
三、哈尔滨轴承技术发展的途径 |
(一) 哈尔滨的轴承技术及产品现状 |
(二) 行业初期的主导技术发展途径 |
(三) 技术研发体系的建立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哈尔滨轴承技术创新研究 |
一、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分析 |
(一) 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特点 |
(二) 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核心 |
(三) 外国技术与哈尔滨轴承技术 |
二、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发展支持 |
(一) 技术与研发 |
(二) 宏观政策与管理 |
(三) 公众理解与推广 |
三、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的轴承工艺技术管理 |
(一) 设备综合管理 |
(二) 技术管理 |
(三) 质量管理 |
(四) 轴承工艺技术交流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哈尔滨轴承技术大事记(1949~20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我国轴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竞争力概念和分类 |
2.2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3 我国轴承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分析 |
3.1 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历程分析 |
3.2 轴承工业的发展回顾 |
3.2.1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 |
3.2.2 从市场需求来看 |
3.2.3 从组织结构上来看 |
3.2.4 从轴承的技术发展来看 |
3.3 我国轴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3.4 国内轴承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3.4.1 市场需求方面 |
3.4.2 原材料方面 |
3.4.3 下游消费者方面 |
3.5 高端轴承进口的分析 |
3.5.1 进口产品种类、进口量和进口价值分析 |
3.5.2 进口高端轴承的地区分析 |
3.5.3 进口价格分析 |
3.6 中国出口轴承的分析 |
3.6.1 出口产品种类、出口量和出口价值分析 |
3.6.2 出口目的地国家前三名分析 |
3.6.3 出口价格分析 |
3.7 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分析 |
3.7.1 所占比例分析 |
3.7.2 独立轴承企业与综合性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 |
3.7.3 主要竞争手段和竞争策略分析 |
4 我国轴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
4.1 中外厂商对比分析 |
4.1.1 技术实力比较分析 |
4.1.2 经营策略比较分析 |
4.1.3 轴承行业国际竞争者的影响 |
4.2 面临形势 |
4.2.1 从经济形势上分析 |
4.2.2 从产业结构上分析 |
4.3 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4.3.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4.3.2 行业生产集中度低 |
4.3.3 制造技术水平低 |
4.3.4 品牌缺失 |
5 我国轴承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5.1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进行分析 |
5.1.1 资源与才能要素 |
5.1.2 需求条件 |
5.1.3 关联和辅助性行业 |
5.1.4 竞争企业的表现 |
5.1.5 机会 |
5.1.6 政府角色 |
5.2 实证分析 |
5.2.1 高端轴承实证分析 |
5.2.2 出口贡献率 |
5.2.3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6 提高我国轴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议 |
6.1 我国轴承行业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6.1.1 科学技术 |
6.1.2 战略联盟 |
6.1.3 对外合作 |
6.1.4 创立品牌 |
6.1.5 管理和信息技术 |
6.2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方向 |
6.2.1 发展重点 |
6.2.2 立足自主创新 |
6.2.3 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
6.2.4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
6.2.5 转变增长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轴承工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VMD和ELM的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多域故障诊断研究[D]. 范邦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外资并购中驰名商标流失问题研究[D]. 杜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D]. 石宇飞.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记忆延续研究 ——以哈尔滨市一五六项工程为例[D]. 武海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研究[D]. 屈美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工程经验知识迁移机制和演化动因研究[D]. 李心雨.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基于后工业景观理念的哈尔滨轴承工业展馆景观设计研究[D]. 冯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9]哈尔滨轴承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刘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7)
- [10]我国轴承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倪友庆.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