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色彩在封面装帧中的情感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李晗[1](2021)在《人教版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经济、科技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了多元化的要求。而在教育行业中,教书育人、注重美的培养教育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在我国的小学基础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做到以提高小学生的成绩为基本要求,更加要培养小学生自小对于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美化学生自身对于美的理想创造进而形成美的人格。但是长久以来,学校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育人的大目标,从而导致我国小学生的基本审美及其创造能力发展缓慢,而针对培育小学生审美以及创造能力的传播教育更是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所以,通过对课本再一次装帧设计的应用价值与内涵的讨论,并将其重新定义并诠释在小学课本的再次装帧设计中,使其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基础的教育中发挥的愈发地充分,其承载的社会责任之重大,不容我们小觑。本论文立足于设计创作实践,以人教版小学课本的发展与其装帧设计表现形式为出发点,最终结合符合小学课本装帧设计的特点与基本要求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连系去探讨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的重要性。在整理框架上,本文首先研究了人教版小学课本的发展与装帧变化的历程及其装帧设计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研究得出在课本的装帧再设计中如何符合现实应用的策略,然后通过对其策略研究的详细概述总结出小学课本装帧设计的具体原则与意义,最后以实践设计的形式去呈现小学课本的装帧设计,详细阐明了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法,研究该怎样既关注到儿童现阶段审美的心理变化,并引起他们对于情感的共鸣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及感受能力,进而形成美的人格,这样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石闯[2](2020)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科学绘本则是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媒材,其良好的视觉性设计能够带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体验,促使幼儿产生走近、拿起、并持续阅读的行为发生。因此,本文通过对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现状,分析讨论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改进建议。为我国幼儿科学绘本的设计尽一份绵薄之力,艺术化的开启幼儿科学启蒙之门,使幼儿科学绘本的价值得以发挥,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本文以H市三所以绘本为特色的幼儿园在2019—2020年度广泛使用的144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外在形式层面、内在组合层面对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进行分析。在外在形式层面,具体从封面、开本、材料三个方面分析其视觉性设计情况。在内在组合层面,具体从图文关系、画面连贯、组合节奏三个方面分析其视觉性设计情况。通过使用编码表对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组合两个类目进行编码处理,对所形成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发现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在外在形式层面存在视觉召唤单调的问题、内在组合层面存在视觉语境索然的问题,并提出幼儿科学绘本外在形式的不名一格、内在组合的妙趣横生两方面的具体建议。
唐舒彦[3](2020)在《我国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研究 ——以魅丽优品图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春文学自上世纪末出现,数十年中不断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一波浪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在不同方面对青春文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时至今日,青春文学已经逐渐成为青少年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读者群体数量大,青春文学图书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书和移动阅读的推广普及,包括青春文学书籍在内的纸质书市场受到冲击。这一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纸质图书如何突破困境,找到出路展开研究,但关于青春文学书籍装帧设计的研究却很少。装帧设计是读者接触书籍第一道门户,好的装帧设计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和增强阅读兴趣,作为出版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小的青春文学出版物,装帧设计在青春文学书籍中日益受到重视,因此,通过研究青春文学书籍装帧设计,寻找装帧设计的问题所在,并不断改进创新,能促进青春文学图书的销售,优化其质量。本文从青春文学的发展历程开始,阐述了青春文学图书装帧设计的演变过程,从读者、设计理念、装帧材料和形式几个角度,分析青春文学图书装帧设计的特色。继青春文学这一概念出现,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魅丽文化策划出版的青春文学图书在青春文学市场中就占据一席之地,明星作家云集,青春文学读者对魅丽优品和“花火”品牌认可度很高,因此本文选取魅丽文化公司出版策划的图书为具体案例,根据装帧设计的各个要素,包括封面和内页的设计,文字、图案、色彩和构图的选用,对案例进行详细地研究分析,从不同角度探索青春文学图书的装帧设计风格与特点,探究当前青春文学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可取之处和问题所在。针对发现的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出受读者喜爱的图书,对青春文学图书装帧设计的将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促进其创新和进步。
吴希煜[4](2020)在《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8月22日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报告显示,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报告中还指出:“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挑战。(1)”老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生理上,如视力退化、反应变慢、精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衰退等,导致出现阅读障碍。心理上,如敏感、焦虑、孤独、失落、抑郁的情绪的增强,使得老年人更渴望分享、更渴望被关注、被理解等。阅读是帮助老年人获取知识,顺应时代变化,消解负面情绪的有效途径,书籍这一重要载体的设计成了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的解决方法之一。本文致力于“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研究”,从书籍设计的角度关注如何通过视觉设计、功能设计、情感交互设计三个层面,减轻老年人的阅读障碍,并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感受到由书籍情感设计带来的情感关怀。同时对特定人群的书籍情感设计思路及方法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在第一章分析了课题研究背景,确定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情感化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情感化设计理论》、《客户满意度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在产品思维的基础上确定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并对“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阐述了《老年人书籍设计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并运用市场调查、访谈等方法将老年人对书籍的设计需求及设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对书籍设计的需求进行归类,将解决方案对应为书籍的“五感设计”、“阅读功能性设计”、“情感交互式设计”三个方面。因这三个方面的设计现状与老年人需求不一致,致使老年人在阅读时存在较大阅读障碍,更难感受到书籍情感设计带来的情感关怀。基于此,笔者在第四章的论述中针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需求提出了:开展“五感设计”,提升“阅读功能性设计”,探索“书籍交互式设计”的对策,形成了第五章的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项目参考指标,以指导这类书籍的的应用设计。总之,希望本文的研究路径及设计对策能形成有参照性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们在特定人群的书籍设计中,尤其是老年人书籍设计过程中解决“适老性”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减轻老年人阅读障碍,为老年人在阅读中获得情感满足提供一些帮助。
陈洁[5](2020)在《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文中指出《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7月3日,是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该杂志以传播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发现为主要目的,其封面的美学性也领先于其他的同类型的科学期刊,充分地调动了读者的视觉享受。《Science》对于可视化传播技术的运用是业界的典范,成为许多科技期刊提高自身办刊水平和科技传播能力的学习目标。本文选取《Science》(科学)杂志2009-2018年间全部期刊封面为研究对象。从期刊封面视觉特征和艺术特点出发,研究其可视化封面表现规律,探讨科学视觉传播中封面装帧设计的美学要求,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其构图、文字、图像和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建构的方式,进而有助于深入探索科学知识可视化的生成方式以及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优化我国科学可视化的质量,以此来提高中国自身的科学传播力量。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础研究部分:第一章,绪论,概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综述前人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相较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创新点。第二章,《Science》杂志概述,是有关于杂志的本体研究。本章详实地介绍了《Science》杂志的诞生与发展,另外,探讨了《Science》封面的商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具体分析了《Science》杂志封面的艺术特性。本章根据笔者收集到的2009-2018年512期封面展开探究,从构图、文字、图像以及色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封面构图,从文字和图像的构图形式到视觉元素之间的平衡感和层次感;第二部分是封面文字的运用,字体风格到和层级分化,展现了文字运用的秩序性和时代感;第三部分是图像的应用,笔者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Science》善于运用摄影可视化、计算机可视化以及绘画等其他材料制作封面图片来展现图像的精确性、技术性和高雅性;第四部分是色彩的选择,《Science》将色彩的象征性和对比性恰到好处地融合于一个画面中,既深化了主题又强化了视觉美感;第五部分根据收集的资料,为《Science》封面提供可践行的建议。总得来说,《Science》封面在十年的更替中,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审美性。第四章,将《Science》与同类型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分析了与《Nature》、《Cell》之间在视觉元素设定安排上的共性与差异。三者之间有共同的联系,但也因品牌的独立性,保有自身特有的视觉特色。应用研究部分:第五章,《Science》杂志封面的文化特性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Science》对同一研究对象的科学符号应用的区别。紧接着延展到科学可视化、符号化的必然趋势以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互联互通。第六章,个人实践的应用探索——《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创新设计。笔者通过发现《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原先存在的问题,结合以上对《Science》封面视觉研究,来提供重建方案,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结论部分:第七章是全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并期望为国内的科学杂志封面设计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思路。
靳玉娟[6](2019)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发生变化,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文脉所在,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种种现代传播媒体拓宽人们的视野,吸引大众的眼球,挤占人们的阅读时间,使人们的阅读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快餐化。快餐文化及浮躁之风等不利因素阻碍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这种阅读方式形成的浮躁之风阻碍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社会调查显示,国民阅读量逐年下降,这使阅读问题得到大众的重视,使书籍设计进一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书籍设计进入一个多元化的阶段,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书籍设计的民族风格,成为书籍设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凸显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书籍设计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在漫长的书籍设计历史中,民族性始终深刻地影响着书籍的样式与风格。中国的民族性是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所凝聚起来的文化成果,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性是一个名词性的概念,但也具有动词性的内容和性质,其状态与历史同频,与时代共振,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民族性具有既稳定又变动的特质,民族性的稳定性表现为贯穿中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其变动性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民族性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弱化,甚至有部分人提出民族性的消亡论,这是过于狭隘的观点。由于当前社会文化的碎片化和多元化,民族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边缘化,只有在某些特殊事件发生时才能够显现,但民族性仍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设计产业而言,中国民族性引导着中国设计产业发展的风格,规范着中国设计产业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书籍设计的本质意义在于充分展现物化之美,用文字之外一切可以被感知的成分感染读者,与读者互动,实现文化传承。而民族性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影响着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性在中国书籍设计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中国书籍设计师在探索中国本土设计风格的道路上,逐渐认识到民族性对于书籍设计的重要价值,不断尝试将民族文化元素融进中国书籍设计,以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形成书籍设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不断探索中国本土化的书籍设计风格。当代书籍设计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不再仅仅作为知识的载体,同时肩负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输出,中国书籍设计也从狭隘的封面设计走向了整体设计。本文是以中国民族性为立足点,结合不同年代书籍设计作品案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归纳法分析当代中国不同阶段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包括有外在的视觉元素表达和内在的文化内涵表达,归纳民族性在书籍设计中的共性表达,从而思考如何将民族性融入当下的书籍设计,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风格,探索中国书籍设计的自身风格和价值标尺。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的民族性表达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民族性规范着中国书籍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引导着中国书籍设计的风格。并带领中国书籍设计走向世界,加强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解决全球化经济语境下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型问题,为当代中国书籍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创新的思路。
高博尔(GABRIEL COVARRUBIAS)[7](2019)在《墨西哥诗歌与中国书画在书籍装帧中的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墨西哥的艺术文化丰富多彩,着名的艺术家层出不穷,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绘画艺术表达着墨西哥的历史文化,墨西哥是美洲地区的文化强国,这里有十分灿烂的古代印第安文化,文明于全世界。同时,古老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在此诞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墨西哥将古代印第安土着文化和欧洲文明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本国独具魅力的绘画特色、语言文化、诗歌体裁等,其中墨西哥以文化历史作为背景创作的诗歌,极具代表性。同时笔者在在中国学习四年,对中国的山水画、书法等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在学校的课程中也进行了毛笔的使用以及山水画和书法书写相关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蕴藏了深远的文化,练习书法益处多多,无论是个人素养、个人情怀、品格、人际、生活都会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本研究通过对于墨西哥诗歌的翻译,了解墨西哥的诗歌文化背景,为诗歌匹配相应的画作,诗歌对笔者的作品的创作十分有帮助,给予了极大的灵感,以诗歌作为灵感的创作源泉,结合书法,以及中国的传统,了解传统装帧元素,最终形成一个墨西哥诗歌为内容,中国书法相结合的带有绘画诗集作品。
熊轩锐[8](2019)在《书籍装帧设计分析与实践 ——以《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创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书籍装帧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众多种类中的一种,一个优秀的书籍装帧,是能够有效的表现出图书本身的内容和感情。书籍的装帧设计,对这本书本身与读者来说都很有意义。一个优秀的装帧设计,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的商业利益,对消费者阅读者来说,带来的也有更优质的文化体验与精神享受。书籍装帧在现在可以借助的设计手段越来越多,表现技术与效果的呈现也是越来越丰富。但要明确的是,书籍的装帧设计要一直以书本的内容为主要依据,装帧设计一定不是只靠技术与材料就能完成的设计。设计者的设计方式,是自身个性风格与书籍本身内容的互动与交流。本文对书籍装帧从整体性到各个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和实践。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对书籍装帧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分别进行整理与分析,确定设计实践的主题,确定设计分析还有实践的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对书籍装帧整体性设计的分析与实践,书籍的装帧需要做到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这一章节举例分析了书籍装帧需要体现文化内涵,分析了纸质图书在当代的生命力与书籍舒适感设计。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对书籍封面与扉页的设计分析与创作实践。封面是整本书中最基础也最出彩的部分,封面的设计需要和书籍的内容与整体性相一致。第四部分是对书籍的页面与插画部分进行设计分析与实践,还有设计成品的延展和展示。文章设计分析与具体实践到《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这本书的各个部分。有具体分析和理论依据,还有设计实践,成品展示。书籍装帧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一种,彰显个性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存在差异,并且由于艺术设计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形势,所以每一本书的装帧设计都是表现其特征的重要方式。只有把书籍装帧设计当成一件你爱的事情,用心去做设计,才会取得成功。
余文莉[9](2019)在《书籍装帧的色彩运用研究》文中提出色彩本身的装饰性以及人类社会赋予其的功能性使色彩在不同书籍装帧应用中表现形式不同。而作为书籍本身的语言之一,色彩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强书籍内容的表现力和书籍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色彩在书籍装帧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明确色彩在书籍不同位置应用的具体形式,并以色彩的应用办法为切入点,确定如何在书籍装帧中有效发挥色彩的作用,增强书籍整体表现力。
徐鑫[10](2019)在《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选择和购买书籍开始注重书籍装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氛围,设计精美的书籍犹如一位无声的宣传者,能够唤起人们的阅读欲望,从而增加书籍的销量,提高出版社以及书籍装帧设计师的知名度。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并不是早就存在的。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最早产生,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促进了书籍的产生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当时书籍中的图片使用少之又少。如今我们不再担心工艺方面的难度,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体现在了精神层面。曾经,以照片形式在书籍中的应用兴盛一时,它能真实并直白的再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随后,漫画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书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不仅能像照片一样反映真实内容,且相比其他表现手法,它能使整个书籍表现的更活泼,更耐人寻味,能更多的融入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笔触、色彩、画风可以体现每位画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国内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师,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漫画元素。因此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设计值得研究。通过对选题的研究,必须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考虑,对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漫画元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少年、青年、中年受众群体为定位,从其视角出发,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符合受众审美和视觉的感受、心理需求,研究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如何更好的运用,使受众在书籍中感受阅读的带来的意趣。寻找书籍装帧与漫画元素的完美结合点,使二者融合在一起,所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试论色彩在封面装帧中的情感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色彩在封面装帧中的情感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小学课本装帧设计研究现状 |
(一)国内小学课本装帧设计研究现状 |
(二)国外小学课本装帧设计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小学课本装帧历程及其形式调查分析 |
一、小学课本的发展历程 |
二、人教版小学课本的装帧变化 |
三、目前我国小学课本装帧形式调查及分析 |
(一)小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二)小学生对现有课本的认知现象 |
四、国外小学教育课程对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人教版小学课本装帧设计表现形式的分析概述 |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
二、小学课本中书籍装帧要素分析 |
(一)封面设计分析 |
(二)课本中的颜色应用 |
(三)版式编排设计 |
(四)结构形态分析 |
三、在设计中结合图例元素的意义阐述 |
(一)有利于提高阅读感知 |
(二)有助于提升阅读理解 |
(三)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 |
四、装帧设计中功能性探究 |
(一)实用性功能 |
(二)审美性功能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现实应用下课本装帧再设计的原则和意义 |
一、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一)符合小学课本内容的基本要求 |
(二)注重不同课本的设计形式 |
二、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的重要意义 |
(一)提升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念意识 |
(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的整体性研究 |
(一)在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中针对对象研究 |
(二)在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中结合美育功能研究 |
(三)平衡教材的规范性与装帧再设计中的创新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人教版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创作实践 |
一、规范性与引导性特点 |
二、图文编排再设计 |
三、互动性设计的表述 |
(一)在封面设计中的互动性表现 |
(二)装帧结构的创新形式 |
四、色彩心理的运用与表达 |
五、结合美育的渗透及其功能提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
(二)科学绘本是幼儿阅读教育的新兴重点 |
(三)关注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
(二)视觉传达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文献综述 |
(一)绘本及其设计的相关研究 |
(二)幼儿科学绘本及其设计的相关研究 |
(三)视觉性及其设计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二、概念界定 |
(一)幼儿科学绘本的内涵与构成 |
(二)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内涵与构成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施 |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述 |
(一)内容分析法的定义 |
(二)内容分析法的功能 |
(三)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
二、内容分析法的实施 |
(一)抽样 |
(二)确定分析类目 |
(三)编码 |
(四)测量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幼儿科学绘本外在形式视觉性设计的表现 |
(一)封面 |
(二)开本 |
(三)材料 |
二、幼儿科学绘本内在组合视觉性设计的表现 |
(一)图文关系 |
(二)画面连贯 |
(三)组合节奏 |
第五章 研究讨论与建议 |
一、讨论 |
(一)幼儿科学绘本外在形式的视觉召唤单调 |
(二)幼儿科学绘本内在组合的视觉语境索然 |
二、建议 |
(一)不名一格的外在形式:创造惊奇,吸引阅读兴趣 |
(二)妙趣横生的内在组合:旋律起伏,沉浸阅读意蕴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一)幼儿科学绘本外在形式的视觉性设计:从单调走向丰富 |
(二)幼儿科学绘本内在组合的视觉性设计:从索然走向盎然 |
二、研究不足 |
(一)研究的深度有待提升 |
(二)研究的行文有待加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样本书目表 |
附录2 信度检测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我国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研究 ——以魅丽优品图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对象 |
五、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发展现状 |
第一节 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演变 |
第二节 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的特点 |
一、装帧风格以读者审美为导向 |
二、装帧形式和材料契合内容主题 |
三、装帧设计理念多元化 |
第三节 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的缺陷 |
第四节 青春文学类图书知名品牌——魅丽优品图书 |
第二章 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用材和形式研究——以魅丽优品为例 |
第一节 开本选择 |
第二节 装帧形式 |
第三节 封面和内页用材 |
第三章 青春文学类图书外部装帧设计特点分析——以魅丽优品为例 |
第一节 字体的合理选择和运用 |
一、整齐严谨的印刷字体的运用 |
二、灵动自由的创意字体的运用 |
第二节 图案的多样化运用 |
一、写实摄影作品的运用 |
二、卡通图案的运用 |
三、写意绘画的运用 |
第三节 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
一、对比色的搭配运用 |
二、邻近色和互补色的合理选择 |
三、多种色彩的协调统一 |
第四节 构图的均衡与和谐 |
第四章 青春文学类图书内页设计研究——以魅丽优品为例 |
第一节 版式设计注重留白和细节 |
第二节 扉页衬页设计注重协调感和品牌传播 |
第三节 目录页和篇章页注重趣味性和易读性 |
第四节 插页设计紧密结合内容 |
第五章 我国青春类文学图书装帧设计展望 |
第一节 装帧形式与图书内容结合 |
第二节 装帧设计与科技结合运用 |
第三节 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 |
第四节 设计理念紧跟时代潮流 |
参考文献 |
(4)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理论的确定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情感化设计理论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三、客户满意度理论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老年人及老年人群体特征 |
二、老年人书籍设计 |
三、老年人书籍设计研究群体的界定 |
四、情感设计的定义 |
五、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 |
第三章 老年人书籍设计需求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确定老年人书籍的相应范围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二节 老年人书籍设计需求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老年人书籍设计现状调查 |
三、调查及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老年人书籍情感设计现状及需求分析 |
一、老年人书籍设计需求与现状对比分析表 |
二、老年人书籍设计中生理需求关注缺陷 |
三、老年人书籍设计中心理需求关注缺陷 |
第四章 老年人书籍情感设计对策 |
第一节 老年人书籍设计原则、思路 |
第二节 老年人书籍的“五感”设计 |
一、视觉层面 |
二、优化触觉层面 |
三、优化嗅觉层面 |
四、优化听觉层面 |
第三节 提升阅读功能性设计 |
一、易读性设计 |
二、趣味性设计 |
第四节 探索情感交互式设计 |
一、分享阅读 |
二、交流互动 |
第五节 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项目参考指标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相关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2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相关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Science》杂志概述 |
2.1 《Science》杂志的诞生与发展 |
2.2 《Science》杂志封面概述 |
2.2.1 《Science》杂志封面的商业性 |
2.2.2 《Science》杂志封面的科学性 |
2.2.2.1 科学创意的真实性 |
2.2.2.2 学术研究的理解性 |
2.2.3 《Science》杂志封面的艺术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cience》杂志封面视觉特性分析 |
3.1 《Science》杂志封面构图编排 |
3.1.1 字体排版的规整性 |
3.1.2 图像构成的丰富性 |
3.1.3 画面布局的平衡感 |
3.1.4 图文编排的层次感 |
3.2 《Science》杂志封面文字运用 |
3.2.1 紧随时代的字体风格 |
3.2.2 主次分明的文字信息 |
3.3 《Science》杂志封面图像应用 |
3.3.1 以摄影照片展现精确性 |
3.3.2 以计算机增加技术性 |
3.3.3 以绘画等其他材料提升高雅性 |
3.4 《Science》杂志封面色彩选用 |
3.4.1 色彩象征意义的多元性 |
3.4.2 色彩对比的协调性 |
3.5 《Science》封面的不足与建议 |
3.5.1 提升图文编排的多样性 |
3.5.2 构建图像的民族特色 |
3.5.3 增加图形的创意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cience》与同类型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的对比分析 |
4.1 《Nature》和《Cell》杂志概述 |
4.2 《Science》、《Nature》和《Cell》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的共性与差异 |
4.2.1 封面构图的共性和差异 |
4.2.2 封面文字的共性与差异 |
4.2.3 封面图像的共性与差异 |
4.2.4 封面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cience》杂志封面的文化特性研究 |
5.1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中的科学原理多种表现的对比分析 |
5.1.1 生命的本源——DNA |
5.1.2 功能分子与信息分子——RNA |
5.1.3 认知和行为的中枢——大脑 |
5.1.4 高强度超导材料——石墨烯 |
5.1.5 生存的源泉——农作物 |
5.2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共通与融合 |
5.2.1 科学可视化趋势 |
5.2.2 科学传播的符号化倾向 |
5.2.3 科学与艺术的联谊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人实践的应用探索——《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创新设计 |
6.1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
6.2 个人实践中的应用探索 |
6.2.1 《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选题——“孤独症” |
6.2.2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 |
6.2.3 《科学通报》封面风格拟定 |
6.2.4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实践 |
6.2.4.1 “孤独症”系列封面视觉元素提取 |
6.2.4.2 “孤独症”系列封面文字信息 |
6.2.4.3 “孤独症”系列封面视觉设计 |
6.3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创作的心得体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国内科学杂志封面设计的启发与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部分作品 |
致谢 |
(6)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书籍设计中的民族性概述 |
一、民族性释义 |
二、书籍设计与民族性的关系 |
三、书籍设计民族性形成原因 |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二)传统艺术精神 |
(三)情感需求 |
(四)审美心理 |
第二章 中国当代书籍设计民族性分析 |
一、民族性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
(一)1949年10月—1965年的“大众化风格” |
(二)1966年—1976年的“高度的民族认同” |
(三)1977年—1999年的“西风东渐”到“文化融合” |
(四)2000年—2010年设计师的“文化自觉” |
二、民族性在书籍设计中的表达 |
(一)视觉元素的表达 |
(二)文化内涵的表达 |
第三章 民族性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的指导意义 |
一、中国书籍设计发展趋势 |
(一)文化多元化 |
(二)传统与现代融合 |
二、民族性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一)民族性规范着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
(二)民族性引导着中国当代书籍的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墨西哥诗歌与中国书画在书籍装帧中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的书法元素融入书籍装帧 |
1.2.2 墨西哥土着语言与诗歌 |
1.3 研究意义以及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作品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章 墨西哥以及中国文化概述 |
2.1 墨西哥诗歌 |
2.1.1 诗人胡安·赫恩·恩德兹·拉姆·雷斯 |
2.1.2 诗歌概述 |
2.2 中国书法艺术文化 |
2.2.1 书法文化概述 |
2.2.2 碑帖概述 |
2.2.3 绘画艺术 |
第3章 书法在装帧的应用 |
3.1 书法的应用 |
3.1.1 书法在书籍中的应用 |
3.1.2 装帧在书籍中的形式 |
3.2 书法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理念 |
第4章 诗歌绘画在诗歌册中的装帧和应用 |
4.1 如何构思绘画装帧作品 |
4.2 突出中国文化特色 |
4.3 中国和墨西哥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
4.4 装帧中的要点 |
4.4.1 装帧的传递的信息的准确性 |
4.4.2 独特的个性 |
4.4.3 注意适当性与局限性 |
第5章 装帧实践 |
5.1 诗歌集装帧模式 |
5.1.1 卷轴装 |
5.1.2 梵夹装 |
5.1.3 经折装 |
5.1.4 旋风装 |
5.1.5 蝴蝶装 |
5.1.6 包背装 |
5.1.7 线装 |
5.1.8 金镶玉 |
5.2 经折装的选择于应用 |
5.2.1 经折装概述 |
5.2.2 经折装的好处与特色 |
5.3 书法的选择 |
5.3.1 楷书概述 |
5.3.2 楷书应用于书籍的优势 |
5.4 水墨画的绘画方式 |
5.4.1 水墨画概述 |
5.4.2 水墨画创作的好处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书籍装帧设计分析与实践 ——以《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书籍装帧历史与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书籍装帧整体性设计分析 |
2.1 书籍装帧的设计原则分析 |
2.1.1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分析 |
2.1.2 书籍装帧中色彩的分析与实践 |
2.2 书籍文化内涵的设计分析 |
2.3 图书生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
2.4 书籍的舒适感设计分析 |
第3章 书籍封面与扉页的设计分析与实践 |
3.1 书籍的封面设计原则与应用 |
3.1.1 书籍封面的作用分析 |
3.1.2 书籍封面与书籍内容的相关性 |
3.2 书籍封面文字设计分析与实践 |
3.3 书籍扉页的设计分析 |
3.4 《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书籍封面与扉页创作实践 |
第4章 书籍内容设计分析与实践展示 |
4.1 文字排版设计分析与实践 |
4.2 书籍插画部分设计分析与创作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书籍装帧的色彩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色彩在书籍装帧中的作用 |
1.装饰作用 |
2.色彩的功能性和象征性 |
色彩在书籍不同位置的应用 |
1.封面中的色彩应用 |
2.书脊中的色彩应用 |
3.扉页中的色彩应用 |
4.内容中的色彩应用 |
5.插图中的色彩应用 |
色彩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办法 |
1.了解色彩情感 |
2.把握色彩运用程度 |
3.符合书籍类型 |
结语 |
(10)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书籍装帧设计概念及意义 |
2.1.1 书籍装帧设计概念 |
2.1.2 书籍装帧设计意义 |
2.1.3 书籍装帧设计形式 |
2.2 漫画概念及特点 |
2.2.1 漫画概念 |
2.2.2 漫画特点 |
3 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影响研究 |
3.1 画面语言通俗 |
3.2 易形成阅读欲望 |
3.3 增加内涵深度 |
3.4 提升艺术价值 |
3.5 增强视觉亲和力 |
4 漫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及应用 |
4.1 漫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
4.1.1 夸张化 |
4.1.2 拟人化 |
4.1.3 讽刺幽默 |
4.2 漫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
4.2.1 场景表现 |
4.2.2 形象表现 |
4.2.3 拟声词表现 |
4.2.4 四格漫画表现 |
5 含有漫画的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
5.1 设计方案研究 |
5.2 设计细节研究 |
5.2.1 色彩设计 |
5.2.2 版式设计 |
5.2.3 文字设计 |
5.2.4 材质设计 |
6 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漫画元素的思考 |
6.1 如何注重书籍整体性设计 |
6.1.1 时代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
6.1.2 漫画元素服从书籍整体调性 |
6.2 如何坚持通过漫画元素来创新书籍装帧设计 |
6.2.1 坚持个性化格调 |
6.2.2 漫画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
6.3 如何尊重读者诉求 |
6.3.1 注重大众审美需求与变化 |
6.3.2 注重互动式体验与交互性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色彩在封面装帧中的情感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小学课本装帧再设计研究[D]. 李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幼儿科学绘本视觉性设计的现状研究[D]. 石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我国青春文学类图书装帧设计研究 ——以魅丽优品图书为例[D]. 唐舒彦. 苏州大学, 2020(03)
- [4]老年人书籍中的情感设计研究[D]. 吴希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D]. 陈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表达研究[D]. 靳玉娟. 河南大学, 2019(01)
- [7]墨西哥诗歌与中国书画在书籍装帧中的融合[D]. 高博尔(GABRIEL COVARRUBIAS).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书籍装帧设计分析与实践 ——以《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创作为例[D]. 熊轩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书籍装帧的色彩运用研究[J]. 余文莉. 新闻战线, 2019(08)
- [10]漫画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设计研究[D]. 徐鑫.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