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说话艺术的形式和表演技艺(论文文献综述)
徐慧极[1](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提出“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陈曦[2](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王冰清[3](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认为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赵君兰[4](2020)在《宋元话本中的韵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元话本”是学术界对于早期的“话本小说”的习惯称谓,探其根源,多半是因为中国古典小说史把宋元时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研究阶段。现存宋元话本主要是小说和讲史话本,探究其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韵散结合是其主要特点,进行情节叙述部分的文字主要为散文,而进行叙事补充和串联的文字则多为韵文。在叙事情节中穿行的韵文,按照文体划分可,大致可以归纳为押韵的诗、词、赋、句等。而在巫史文化阶段,原始谣谚、《易经》卦爻辞都已有韵语说理的萌芽。之后经过诸子等时期发展。直到六朝时期,随着文笔之辩的出现,诸子韵文的形态逐渐消失。再到唐宋时期,这种形态出现复兴的势头。而宋元话本中存在的大量诗词韵文,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普遍现象,且起源甚早。宋元话本中韵文存在形成之初就受到市民文化的影响,话本改变传统叙事手法,将诗词等韵文穿插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又打破了古人先前在叙事方面早已习惯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固化思维,体现了宋元时期商业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演进,并主张“事赝理真”,在小说手法上强调笔端变化之别致,从“以文运事”逐步过渡到了“运文生事”,从而在叙事虚构技巧等方面走在了当时的前列。其中宋元话本韵文的出现处除了自身蕴含着独特文化内涵外,与文本情节建立联系后,在叙事美学价值、尤其是叙事功能作用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审美内涵:第一部分为宋以前散文中夹杂韵文情况述略,从先秦到宋,细致梳理出叙事散文体中杂入韵文的大致样貌,力求探寻话本杂入韵文的渊源和影响因素。第二部分通过对宋元话本的具体篇目及其中的韵文存现情况进行了查考和统计,依据文体特征对宋元话本中韵文划分为话本诗、话本词、话本赋和话本对句等,并就其每个类别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探讨。从各类文体产生的原因,作者情况及使用状况进行了推究和思考,明确了宋元话本韵文各种形态之间的不同作用。第三部分为宋元话本中韵文使用特点,分别就其雅俗并举特性、地理民俗特征和韵散结合特质等三方面对话本的韵文特性进行归纳。第四部分为宋元话本中韵文的功能和影响,主要从内容、结构和主题入手发掘宋元话本中韵文的使用功能意义并区别其与同时期文人诗词的差异和探索对后来叙事小说形态的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厘清韵文使用的成因、影响、作用和韵文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行宋元话本韵文叙事功用和审美功能的探究,探寻韵文融入散文的叙事方法较之前在思想内涵、艺术手法等各方面的区别。宋元话本是宋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韵文更是中国叙事文学中独有的表现形态,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市井生活的生动趣味,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表现的独到价值,值得我们不断探寻。
李红[5](2020)在《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说话艺术可溯之源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已经出现说故事的因素,先秦瞽曚俳优说唱孕育了最早的说话艺术。到了后代,隋代侯白“能说一个好话”,唐代宫廷与民间都有频繁的说话活动。宋代是中国传统说话繁荣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专门的“说话四家”,还有勾栏瓦舍这样的专门演出场所供说话艺术活动。说话艺人组织了专门的行会、书会,挂牌演出,盛极一时。宋代说话艺术的高度繁荣发展到元代实现了从口头到书面的飞跃。本文研究课题是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元刊平话刊行于元代,它既是元代通俗小说的代表,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又是中国传统说话艺术高度繁荣的表现,课题本身显现着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本文将元刊平话置于传统说话视域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新视角下,通过努力做出一点点新意,能够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对元刊平话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谈及的元刊平话主要指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不涉及其它。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指的是元代建安虞氏书商在元至治年间刊刻发行的讲史平话,是五种平话的合称,包括:《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这些平话作品每一种都分上中下三卷,除封面插图外,正文每页上面三分之一篇幅为图像,下面三分之二为文字,这种以图像和文字并出为形式的讲史平话,称之为“全相平话”。论文共六章内容,叙述过程中均采用元刊平话作品简称,分别从平话概念的界定;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这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是平话概念的界定。平话一词最早作为方言出现,是广西方言的一种,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历史上人口流动与当地语言融合而成的一种方言形式。福建闽东地区也有被称为平话的方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作为方言的平话与元代刊行的平话文本似乎并无关系,实际上两者存在一定联系。平话一词不同于话本,不同于词话、诗话等同时代其他说唱文本。“平话”与“评话”一度混称,实则是不同概念,论文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元刊平话是元代刊印的用当时流行的白话写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是传统说话繁荣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重要体现。论文第二章论述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传统说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击鼓说唱俑的出土成为传统说话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传统说话在两宋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专门说话家数,两宋说话繁荣发展直接促进了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在元代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模仿说话人套语、表演方式、临场敷演等特点,同时依傍史书,借鉴民间传说及同时代元杂剧逐渐成书。论文第三章论述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作为元代通俗小说代表,在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话语上都具有鲜明特征。元刊平话采用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围绕主要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在历史全知叙事视角下,从大时空叙事开始,长于预叙,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其间多穿插诗词韵语赋文,呈现诗性叙事话语特征。元刊平话不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标准,从普通大众审美需求出发,体现民间宗教思想,抒写平民英雄,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论文第四章论述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采用“全相”模式,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文字简化,与市民阶层白话无异,这种浅俗直观的形式会拥有更多读者,使普通大众的阅读过程轻松愉快,对普通读者具有很强吸引力。平话作品行间距较密,没有标点符号断句,阅读起来难免不便,阴文刻印给读者十分醒目的感觉,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阴文提示的内容或者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论文第五章论述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继承传统说话口头表演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善于敷演等特点,虚构故事,带有鲜活可爱的民间气息,呈现出虚实相生、亦奇亦俗、浅显直率的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基本依据史实,在实的基础上又多敷演虚构;善于造奇,满足普通读者猎奇心理,追求人物描写的俚俗之气;平话去繁就简突出主线,粗线条讲述故事,洒脱豪迈,直率地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反映民众心声,通俗易懂,保有通俗小说草创时期的最初形态。论文第六章论述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元刊平话是传统说话艺术及通俗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有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元刊平话上承传统说话,不仅促进后世“评话”、“评书”艺术的再兴,更对明代章回体小说产生重要影响。元刊平话作品为章回体小说在故事内容和整体框架上提供了前提准备,章回体小说继承了元刊平话诸多特点,同时也进行了较大改造,《三国演义》与《封神演义》是成功改造的代表。通过《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章回体小说直承元刊平话而来,正是有了元刊平话作品前期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才有了后来章回体小说的巨大成功。总的来说,元刊平话承继中国传统说话艺术而来,是传统说话口头讲史到书面讲史的飞跃,这个飞跃完成的标志就是平话。元人用笔将口头讲史故事记录下来,并开创性地编成小说予以刊行,使中国通俗小说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元刊平话代表着中国通俗小说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证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说话发展视域下审视元刊平话,不仅可以厘清传统说话发展脉络,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处在开创时期的元刊平话,其成书过程、表现形式、审美特点等对后代章回体小说的重要影响,元刊平话直接促进了后世章回体小说的出现与全面繁荣。
孙少康[6](2020)在《兴盛与变革 ——宋代民间舞蹈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宋代社会经济的发达成就了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舞蹈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更迭而形成了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特征。宋代舞蹈的发展趋势是舞蹈艺术的中心从宫廷走向民间,并且形成了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的民间舞蹈文化。宋代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以及市民阶级壮大,促成了宋代民间舞蹈的繁荣兴盛。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础,而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的源头,总观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历程,就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变化而言,当属宋代时期,这也是笔者选择研究宋代民间舞蹈的重要原因。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宋代舞蹈发展背景的概述,主要透过宋代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梳理,总结宋代民间舞蹈发展的概况;二是通过对宋代民间舞蹈的种类划分、演出场所研究、文化内涵探讨,进一步阐述宋代民间舞蹈的兴盛;三是总结宋代民间舞蹈的“程式化”、“情节化”、“以俗为雅”以及“多元化”的审美特征,以及对后世舞蹈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的学术成果及研究方法,将宋代民间舞蹈放入跨学科的视角中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展示出宋代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以及所映射出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
张裕涵[7](2020)在《唐代百戏演艺研究》文中指出百戏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变迁,及至唐时,由分化走向繁荣,演出内容不断增修扩充,举凡俳优、俗乐乐舞、杂技幻术皆被划归其范畴之内,在唐代的文艺娱乐活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唐人的影响跨越阶层,是中国演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唐代百戏作为一种“俗”的文艺样式而存在,相关资料并未被系统地辑录梳理,而是散落于两唐书、《全唐诗》《全唐文》、敦煌文书、各类笔记小说以及敦煌壁画、墓葬乐俑等百戏文物之中,这些散见史料是百戏在唐代发展的重要史证。因此,通过对散见文献、文物资料的系统梳理整合,还原唐代百戏演出的整体情貌是本文的研究重心。唐代,是百戏疾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间百戏在多重外力与内因互相作用下迈向巅峰。本文首先论述唐代百戏繁荣的外部因素,唐代百戏的繁盛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先秦至隋代多朝的繁衍积淀过程。唐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百戏的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三种因素看似老生常谈,空洞宽泛,实则不然。唐时的社会大背景与它朝相较,在诸多共性之下又极具迥异的时代特色,统治者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坊制崩溃导致商品经济的兴起、频繁的对外交往——胡乐入华等,皆对百戏的发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推动它向前迈进。继而采用文物与文献相互结合印证的方式,将涉及到唐代百戏内容的近百件墓葬文物(百戏乐俑或壁画)悉数辑录,并结合文献史料将其分门别类为歌舞戏、俳优杂戏类、乐舞类、幻术杂技类等四种类型,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进行述评。百戏文物非常具象地还原了唐时踏摇娘、参军戏、乐舞杂技等百戏演出的生动场景,让我们对唐代百戏的演出形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了解,如此甚多的百戏文物也印证了唐代百戏演出的繁盛。唐代百戏的社会大环境与演出类型交代清楚之后,再从管理机构、民俗、宗教、观演关系的视角对唐代百戏演出生态进行全面多方位的剖析。百戏诸伎作为唐代游艺活动的中流砥柱,除去外部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内部构建,官方力量的介入将百戏纳入职能部门的管辖之下,为其提供了相对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民俗视域下中的婚丧嫁娶、生诞节日以及宗教信仰视域下的迎神赛社、宗教祭祀等与百戏存在着深广交错的因缘,这些绵长悠久的世俗活动共同建构起唐代百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态,是推进唐代百戏葆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内在动因,唐代百戏与民俗宗教文化熔于一炉的紧密连缀,为后学打开了一扇透视唐代百戏的精神文化之窗。唐代多重繁兴的百戏演出空间与百戏的生产、消费对百戏艺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也折射出唐代百戏由“贵族化”向“平民化”下移的发展轨迹。总之,上述各个要素皆是勾勒串联起唐代百戏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切入,辑录整理相关资料,以期探究唐代百戏在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并厘清其发展脉络。
任建思[8](2020)在《论宋代乐伎的类别与职能》文中指出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时期,相对稳定的政局、统治者开明的制度、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都对娱乐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宋代音乐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而乐伎则是宋代音乐表演的主体,任何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她们的参与。不管是在宫廷的大型表演中,亦或是民间的勾栏瓦肆里,都能看到其活动的身影,足以见识到其影响范围之广。本文围绕宋代乐伎的类别与职能这两方面,运用音乐社会学中“职业”一章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早在奴隶社会就存在着以乐为职的人,他们的称谓也是各不相同。之后论述了产生乐伎的动因,例如满足统治者需求等。而后将乐伎的发展历史概述出来,从而引出宋代乐伎,并简要分析了宋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宋代乐伎的来源、特点以及管理制度。第二部分论述了宋代乐伎的类别,区别于以往的不同分类方法,笔者运用了“音乐职业内部分工”这一理论,按照“舞、唱、奏”等音乐分工方式,根据宋代当时的音乐形式将乐伎进行命名,分为了“说唱伎、歌舞伎、戏曲伎、演奏伎、歌曲伎”这五类,并逐一对其音乐形式和乐人进行细致介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宋代乐伎的职能,也就是乐伎在当时的社会扮演着何种角色,又发挥着何种作用。从“学习者、创作者、表演者”这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究,分析其在音乐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宋代乐伎只是宋代文化生活中的“一角”。通过这“一角”,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宋代社会中的风俗、人文等等,也对这个朝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乐伎对于古代音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当时的社会、周边的国家乃至后世的音乐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黄金龙[9](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陆菲[10](2020)在《宋代市井音乐与酒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市场的调整和营业时间的延长,极大地推动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娱乐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宋代市井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宋代都市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井音乐体现了宋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宋代文化也在市井音乐的传播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宋代市井音乐的研究需要从文化的多元角度进行更加科学的探索。通过多元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我们对市井音乐也会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宋代的产酒量较以往大大增加,酒的酿造技术在宋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酒文化与音乐相互交织,不论是商业活动中品酒享乐的酒肆歌妓活动,三五好友小聚时饮酒怡情的文人词曲,还是节日庆饮中歌舞侑酒的音乐表演,酒文化已经成为宋代市井音乐中重要的艺术符号和文化精神。宋代的酒文化在中国酒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高峰时期,而酒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它的内涵在市井音乐的承载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市井音乐在酒文化的感染下也愈加多样、精进,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佳作。酒文化在宋代的繁荣发展对于酒对音乐艺术的妙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宋代文人才子对于酒的理解、喜爱和自身的情感寄托,往往需要借助词曲的表达才能够抒发的淋漓尽致。在酒精的化学作用下,他们创作出庞大数量的词曲音乐作品,包含的酒意象亦或咏酒的创作浩如烟海。乐人的技艺同样也在饮酒享乐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音乐活动也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创新和发展。宋代市井音乐与酒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依酒作乐、品酒享乐、以乐佐酒、酒乐相融的“酒乐文化”。不仅满足了宋代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促进了宋代都市的繁荣,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带给现代音乐的启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宋代说话艺术的形式和表演技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说话艺术的形式和表演技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体式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现状 |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比较法 |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
二、嵇康琴体论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
三、六法与画体 |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
一、体式风格类型 |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
一、图画 |
二、图像 |
三、图解 |
四、图式 |
五、图示 |
六、图谱 |
七、图形 |
八、图案 |
九、图法 |
十、图像化 |
十一、视觉化 |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二、插图的说明性 |
三、插图的技术性 |
四、插图的实用性 |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
一、技术性的图示 |
二、说明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
一、看图识字 |
二、看图说话 |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宋元话本中的韵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由、目的及意义 |
0.1.1 研究的缘由及目的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关宋元话本的研究现状 |
0.2.2 宋元话本中韵文的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0.4.1 重点 |
0.4.2 难点 |
0.4.3 创新点 |
第1章 宋以前散文中夹杂韵文述略 |
1.1 先秦散文、楚辞韵散结合是渊源 |
1.2 史传散文引民谣或诗词是开头 |
1.3 汉代辞赋韵散结合是发展 |
1.4 话本杂入韵文是对辞赋的借鉴 |
第2章 宋元话本中的韵文形态与成因 |
2.1 宋元话本篇目 |
2.2 宋元话本韵文形态 |
2.2.1 话本诗 |
2.2.2 话本词 |
2.2.3 话本赋 |
2.2.4 话本对句 |
2.3 宋元话本韵文形成原因 |
2.3.1 话本韵文来源 |
2.3.2 韵文作者情况分析 |
2.4 宋元话本韵文普及因素 |
2.4.1 文化交融促使兴盛 |
2.4.2 市民文化兴起影响 |
第3章 宋元话本中的韵文使用特征 |
3.1 雅俗并举 |
3.2 民俗地理标记 |
3.3 韵散交织 |
第4章 宋元话本中韵文的功能和影响 |
4.1 宋元话本中韵文的使用功能 |
4.1.1 贯穿结构 |
4.1.2 叙述情节 |
4.1.3 教化哲理 |
4.2 宋元话本中韵文的使用影响 |
4.2.1 与文人诗词相比较 |
4.2.2 对后来叙事小说的影响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平话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作为方言的平话 |
第二节 平话与其他文本比较 |
一、平话与话本比较 |
二、平话与诗话、词话比较 |
第三节 平话与评话混用 |
第四节 如何定义元刊全相平话 |
第二章 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 |
第一节 传统说话的繁荣 |
一、唐前说话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
二、唐代说话艺术的成熟 |
三、两宋说话艺术的繁荣 |
第二节 元刊平话与说话的密切关系 |
一、元刊平话对说话套语的模仿 |
二、元刊平话对说话表演方式的模仿 |
三、元刊平话对说话人临场敷演的模仿 |
第三节 元刊平话产生的社会条件 |
一、元代社会现实影响平话作品的产生 |
二、元代具备平话刊印发行的社会文化条件 |
三、元代尚俗尚直的社会风气促进平话形成 |
第四节 元刊平话人物故事的来源 |
一、对史书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直接照搬 |
二、对史书零星记载的敷演铺叙 |
三、完全虚构无史可证的情节 |
四、与元杂剧故事的同构 |
五、咏史诗对元刊平话的影响 |
第三章 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叙事内容 |
一、故事内容 |
二、塑造平民化英雄人物 |
三、民间宗教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叙事结构 |
一、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 |
二、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
第三节 叙事话语 |
一、历史全知叙事视角 |
二、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 |
三、诗性叙事话语的表现 |
第四章 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全相”模式 |
一、封面插图 |
二、正文插图 |
第二节 醒目的阴文 |
一、诗词诏奏提示下文类阴文 |
二、提示故事情节类阴文 |
三、提示国名类阴文 |
四、分卷或标记页码数字类阴文 |
第五章 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 |
第一节 虚实相生 |
一、依据史书以实为主 |
二、虚实参半,有意虚构 |
第二节 亦奇亦俗 |
一、善于造奇,满足读者猎奇愿望 |
二、人物描写追求俚俗之气 |
第三节 浅显直率 |
一、去繁就简突出主线 |
二、粗线条讲述故事 |
三、直率的人物描写风格 |
第六章 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 |
第一节 对后世说话及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
一、促进“评话”、“评书”艺术再兴 |
二、对明代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比较分析 |
一、《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平话》的继承演变 |
二、《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内在差异 |
第三节 《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 |
一、《封神演义》对《武王伐纣平话》的承袭 |
二、《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平话》内在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6)兴盛与变革 ——宋代民间舞蹈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宋代舞蹈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宋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宋代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宋代民间舞蹈的兴盛 |
第一节 宋代民间舞蹈的种类 |
第二节 宋代民间舞蹈的演出场所 |
第三节 宋代民间舞蹈所反映的民俗文化 |
第三章 宋代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宋代民间舞蹈的“程式化” |
第二节 宋代民间舞蹈的“情节化” |
第三节 宋代民间舞蹈的“以俗为雅” |
第四节 宋代民间舞蹈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等 |
(7)唐代百戏演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一、涉及唐代百戏的综合性研究 |
二、对唐代百戏的专题研究 |
三、对唐代百戏特定形态或分支的研究 |
四、对唐代百戏的考古图像学研究 |
五、对唐代百戏演出场所的研究 |
六、对唐代百戏演出主体及相关管理机构的研究 |
第一章 百戏的沿革与繁荣背景 |
第一节 百戏溯源 |
一、先秦:百戏的发端期 |
二、秦汉:百戏的发展期 |
三、魏晋南北朝:百戏的铺垫期 |
四、隋朝:百戏的过渡期 |
第二节 唐代百戏繁盛背景 |
一、政治开明:百戏兴盛之源泉 |
二、经济繁荣:百戏发展之基石 |
三、文化交流:百戏兴盛之助力 |
第二章 唐代百戏演出类型 |
第一节 歌舞戏类 |
一、踏摇娘 |
二、大面 |
三、傀儡戏 |
第二节 俳优杂戏类 |
一、参军戏的演出形态 |
二、参军戏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乐舞类百戏 |
一、唐代乐舞类型 |
二、乐舞文物展现的演出情态 |
第四节 幻术杂技类 |
一、幻术 |
二、杂技 |
第五节 个案研究: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考辩 |
一、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诸说 |
二、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探析 |
第三章 唐代百戏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太常寺 |
一、太常寺管理百戏之沿革 |
二、太常寺对百戏的管理 |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教坊 |
一、教坊的设立背景 |
二、教坊的建制与构成 |
第三节 教坊的演出形态与演出场合 |
一、教坊四部乐及新制乐舞 |
二、教坊百戏演出场合的迁移 |
第四节 梨园 |
一、梨园的设立与构成 |
二、梨园的演出盛景与衰落 |
第四章 礼俗活动与百戏演出 |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与百戏演出 |
一、丧葬用乐制度与官方演出情况 |
二、官方丧仪用乐 |
三、民间丧仪中的百戏演出与禁断 |
四、丧葬百戏的演出功能 |
第二节 婚嫁寿诞中的百戏演出 |
一、婚嫁与百戏 |
二、寿诞与百戏 |
第三节 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百戏演出 |
一、唐代岁时节日 |
二、岁时节日之百戏观演 |
第五章 宗教信仰活动下的百戏演出 |
第一节 混合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唐代混合型宗教信仰的特征 |
二、混合型宗教信仰中的百戏活动 |
第二节 制度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佛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二、道教、祆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三、制度型宗教信仰对百戏的构建与影响 |
第六章 观演关系 |
第一节 百戏演出场所流变 |
第二节 百戏观演空间 |
一、宗教活动观演空间 |
二、城市商业观演空间 |
三、皇家殿庭及水上观演空间 |
四、军营观演空间 |
第三节 百戏观演活动之运作 |
一、宫廷百戏观演 |
二、营利性的民间百戏演出 |
第四节 百戏观演商业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今人着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致谢 |
(8)论宋代乐伎的类别与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 |
(一)学术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以乐为职的由来与发展 |
一、何为乐伎 |
(一)乐伎出现的动因 |
(二)乐伎的发展 |
二、乐伎在宋朝的沿袭与改变 |
(一)革风易制的大宋王朝 |
(二)宋代乐伎的来源与特点 |
(三)宋代乐伎的管理制度 |
第二章 宋代乐伎的种类之别 |
一、说唱伎 |
(一)说话 |
(二)诸宫调 |
二、歌舞伎 |
(一)宫廷歌舞 |
(二)民间歌舞 |
三、戏曲伎 |
(一)傀儡戏 |
(二)杂剧 |
四、演奏伎 |
(一)宫廷奏乐 |
(二)民间器乐 |
五、歌曲伎 |
(一)嘌唱 |
(二)小唱 |
(三)唱赚 |
第三章 多重“角色”的宋代乐伎 |
一、音乐的学习者 |
(一)学习伎艺的原因 |
(二)伎艺学习的作用 |
二、音乐的创作者 |
(一)琴操 |
(二)严蕊 |
(三)聂胜琼 |
三、音乐的表演者 |
(一)宫廷与民间的音乐表演 |
(二)词乐的传唱 |
结语 |
一、对社会的影响 |
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三、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9)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标号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
四、研究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
三、南、北曲牌界说 |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
余论:曲牌论 |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
参考文献 |
附录编制说明 |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10)宋代市井音乐与酒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1.宋代市井音乐相关研究 |
2.宋代酒文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意义、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酒文化的内涵及与宋代市井音乐的契合 |
第一节 宋代兴盛的饮酒文化 |
一、宋代的酿酒业 |
二、宋代的酒与生活 |
第二节 蓬勃发展的宋代市井音乐 |
一、宋代市井音乐活动空间 |
二、宋代市井音乐活动类型 |
第三节 酒文化与宋代市井音乐的契合 |
一、品酒享乐与商业音乐——酒肆歌妓 |
二、饮酒怡情与音乐创作——文人词曲 |
三、节日庆饮与音乐表演——歌舞侑酒 |
第二章 酒文化与宋代市井音乐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一节 酒文化激发文人对词曲的创作欲望 |
一、借词调抒发家国情怀 |
二、作词曲劝君更进一杯 |
第二节 酒文化促进乐人技艺的精进 |
一、商业化的饮酒空间 |
二、要求严格的酒宴家乐 |
第三节 酒文化促进了市井音乐的传播 |
一、酒文化影响下的市井音乐传播内容 |
二、酒文化影响下的市井音乐传播效果 |
第四节 宋代词曲中的酒文化一隅 |
一、宋词对宋代饮酒场景的描写 |
二、宋词对酒楼的描写 |
三、宋词中的地域酒业风貌 |
四、宋词中的酒意象 |
第三章 宋代“酒乐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宋代“酒乐文化”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
一、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求 |
二、丰富了人民的娱乐活动 |
三、促进宋代都市繁荣 |
第二节 宋代酒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一、扎根人民的音乐创作 |
二、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宋代说话艺术的形式和表演技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2]《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3]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宋元话本中的韵文研究[D]. 赵君兰. 湘潭大学, 2020(02)
- [5]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D]. 李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兴盛与变革 ——宋代民间舞蹈文化研究[D]. 孙少康.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8)
- [7]唐代百戏演艺研究[D]. 张裕涵.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论宋代乐伎的类别与职能[D]. 任建思.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10]宋代市井音乐与酒文化研究[D]. 陆菲.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