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李凌香[2](2021)在《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从“疾病-症状群表型网络-中药靶标网络-分子网络相互关联”的角度,利用失眠临床实际诊疗数据,探索症状群分类方法、有效核心方发现方法和失眠症状群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等研究,以阐释“病-证-治-效”(方证相应)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研究方法(1)失眠临床实际诊疗数据中有效病例数据判断方法:应用已有的结构化失眠临床诊疗数据,采用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与质量控制方法,对多个医师队列的失眠患者人群特点进行分析与疗效评价,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消除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合并疗法等混杂因素得到了均衡的有效病例样本亚群。(2)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挖掘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失眠有效病例的刻下症和辨证论治清单进行处理,提取高质量规范化症状谱,再将高频症状导入孔明灯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探究失眠症状群分类及辨识规则。采用Gephi软件对处方进行社区划分,然后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Liquorice中的层次核心结构网络提取算法挖掘有效核心方药;采用比值比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判断有效核心方药与症状群的对应情况。(3)失眠症状群与有效核心方药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参照UMLS进行相关术语规范,然后整合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失眠疾病基因、症状基因、中药-化合物-靶标,再导入STRING平台中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拓扑结构分析,并在DAVID平台对网络模块中的Hub节点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确定其主要的功能特征。并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初步验证,验证方法有:①症状群-基因、有效核心方药-靶标与失眠西药靶标取交集;②有效核心方药-靶标映射失眠西药作用通路;③失眠症状群-基因网络与有效核心方药-靶标网络,二者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3种方式对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进行初步验证。(4)失眠症状群差异基因分析方法: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具有失眠典型症状群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基因差异性表达情况;采用cluster Profiler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探索失眠症不同症状群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是否一致,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的方式进行双重验证。研究结果(1)多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人群特点分析与疗效评价:分析各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基线特征(性别、失眠症状特点、伴随焦虑与抑郁情况等),结果9个队列共有994例患者,2697诊次数据。失眠患者均呈现出性别的差异,为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脑力劳动群体,文化程度以中、高级居多,多数人居住情况为同住。失眠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日间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按照治疗前后PSQI与SE的改善情况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示医师Ⅰ队列的有效率最高为91.9%,其次是医师H为63.5%、医师F为62.4%和医师D为62.1%,共有500例有效病例与471例无效病例,经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得到了相匹配的340个疗效有效和340个疗效无效的样本亚群。(2)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发现研究:通过对失眠有效病例的症状群分类和相应有效核心处方的挖掘分析,得到失眠常见的5个症状群及其相应的核心方药:①症状群Ⅰ(反映心脾两虚病机):眩晕、纳少、嗳气、心悸、神疲乏力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黄芪、当归、白芍、百合、酸枣仁等。②症状群Ⅱ(反映肝郁化火病机):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头重、头痛、小便黄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香附、栀子、郁金、黄芩、珍珠母等。③症状群Ⅲ(反映心肾不交病机):眩晕、腰膝酸软、口干、耳鸣等,相应核心方药为百合、知母、首乌藤、酸枣仁等。④症状群Ⅳ(反映血瘀病机):头晕、舌瘀点瘀斑、心悸、不思饮食、噩梦等,相应核心方药为柴胡、生地、当归、赤芍、牛膝等。⑤症状群V(反映痰热病机):口苦、眩晕、胸闷、痰多、舌红、小便黄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黄连、青礞石、法半夏、竹茹、枳实等。(3)失眠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发现研究:通过整合生物医学数据库,构建了含有320个基因的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分子网络模块,相应有效核心方-化合物-靶标网络,包含60个化合物和932个靶标;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症状群Ⅰ(心脾两虚)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相同靶标为33个、共同通路为95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与失眠西药,共同靶标有9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主要作用于GABA能突触,苯丙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分子网络模块包含基因430个,相应有效核心方药-化合物-靶标网络,包含化合物124个,靶标1221个;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症状群Ⅱ(肝郁化火)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相同靶标为32个、共同通路108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与失眠西药,共同靶标有16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能突触,亚油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4)失眠症状群小样本健康对照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共纳入健康对照者22例,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患者21例,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患者11例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析获得症状群Ⅰ(心脾两虚)独有的差异基因为67个,其GO terms主要涉及水和电解质的跨膜转运、骨骼肌的发育及氨基酸代谢过程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昼夜节律夹带,脂肪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血小板活化及唾液与胰岛素的分泌调节等。症状群Ⅱ(肝郁化火)独有的差异基因为149个,其GO terms主要涉及细胞分化、性别分化与NOS活性调节等,KEGG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昼夜节律、5-羟色胺能突触等通路。(5)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差异基因集与数据挖掘基因集取交集,共有基因为7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中的黄芪、当归、酸枣仁、白芍等11味中药,包含的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阿魏酸(ferulicacid)、枣苷 A(Jujuboside A)、芍药苷(paeoniflorin)等 17 种化合物,映射了症状群Ⅰ(心脾两虚)的9个差异基因。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差异基因与数据挖掘基因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同通路为72条。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差异基因集与数据挖掘基因集取交集,共有基因为8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中的黄芩、栀子、酸枣仁、珍珠母、香附等13味中药,包含的黄芩苷(Baicalein)、栀子甙(geniposide)、枣苷A(JujubosideA)、香附酮(Cyperolone)等43种化合物,映射了症状群Ⅱ(肝郁化火)28个差异基因。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差异基因与数据挖掘基因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同通路为54条。研究结论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证候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思路,借鉴《伤寒论》“方证相应”思想,引入国际通用的症状群概念,采用相对固定和高度概括的症状群,将证候进一步客观化;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临床转录组测序分析相互佐证的方式,构建了探索症状群与相应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方法,为开展阐释病-证-治-效(方证相应)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1)基于失眠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数据,严格按照疾病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筛选出有效病例数据,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可为分析挖掘医师有效核心处方和症状群的特点提供方法学。(2)症状群分类是实现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隐结构分析法可较好地实现失眠症状群的分类,为症状群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模型和算法。(3)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中医症状群-基因关联关系的研究方法,突破了目前中医症状群与基因缺少对应关系的瓶颈,结合临床转录组测序分析相互佐证的方法,证实了失眠症状群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相互关联的研究路径基本可行。(4)本研究初步发现失眠不同的症状群,具有不同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相关分子网络的改变与脏腑的生理病理功能有关,一定程度上能够阐释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表明以相对固定的症状群及其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结合“病机”指导辨证论治的探索,是“病-证-治-效”相互关联研究思路的进一步深化。
纪鑫毓[3](2021)在《“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诊疗思维贯穿于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始终,是医者对疾病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转化的隐性思考过程。“象”“气”“神”相关范畴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注重三者相关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中医的学术流派和诊疗方法派系繁多,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辨证模式。多种辨证模式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但其深层次的诊疗思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并且学术的百花齐放使得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流派分歧、选择倾向等问题。所以,进一步探寻不同辨证模式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临床的诊疗思维模式的核心。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假说。本文通过对“象”“气”“神”概念的界定,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联关系,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突破即有的“象”“气”“神”分而论之的认识,将三者有机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阐述“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系统梳理“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揭示“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彰显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及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提供新思路。目的本研究欲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界定本研究中“象”“气”“神”的内涵,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第二,通过分析代表性的医家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方式及运用方式,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不同辨证中的不同体现,以揭示诊疗思维的客观化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历代文献中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选取代表性的着作,对“象”“气”“神”的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反映和揭示“象”“气”“神”概念的发生、演化。采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理解和解释,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后续研究夯实基础。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对“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以真实世界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象”“气”“神”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建立临床数据库,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信息内容。使用R软件(4.6)对回顾性研究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对一般研究性指标进行频数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组内检验的统计方法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运气时段患病百分比的差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挖掘,界定“象”“气”“神”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象”“气”“神”的哲学内涵均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而形成的,保留了体验和概括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统一的特点。“象”存在于周易的卦象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老子的“大象无形”“道中有象”、儒家的“象以比德”、庄子的“象以筑镜”等方面都是援引“象”来阐述学术理念,是古人对于世界探知的方法;不同的时代对“气”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仍存在着相同之处。如“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具有物质性和不断运动的功能属性,能够沟通天地万物,决人生死。道家以“气”来论道,老子援引“气”诠释道、无、朴的内涵。庄子援引“气”论述不受客观事物所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神”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观察以及鬼神的思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神”有不同的内涵,如原始社会的灵魂和鬼神的观念,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动物神的崇拜,以及父系社会时期对“祖先神”的崇拜。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逐渐加深,“神”渐渐褪去了自然和动物的形态,而向附有人性的“神”过度。2.界定“象”“气”“神”在本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本文研究的“象”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具有“物象”和“意象”两个层面。“物象”是指事物所展现的表象,医者通过对“物象”的思考抽提凝练为“意象”,展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间节段相对静止的状态,具有物我合一的属性;“气”主要指气机,即自然万物与人体之气的运行机制和功能活动,涉及升降出入等活动状态;“神”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角度,“神”是自然万物运动的玄妙和变化规律,这种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狭义角度指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绪,情感等。3.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本文认为“象”是“气”“神”的外在表现和相对静止的状态;“气”的运动是“象”“神”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主宰,但也同时以“象”“气”为物质基础。“象”“气”“神”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诊病时注重“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的舌象、脉象、面象、形态等能够探知人体内部“气”的运动和“神”(精神、意识、情绪)的状态变化;人体之气和天地自然之气的运动能够导致人体之“象”和“神”的状态变化;人的“神”(精神、意识、情绪)能够影响“象”的改变和人体之“气”的运动。从狭义角度来讲,医者通过人体所呈现的“物象”经过思考形成“意象”,以判断人体“气”与“神”的状态,从真义角度来讲,“象—气—神”包含“形气神”和“精气神”的内涵。4.“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中,医者通过对患者的“物象”的观察,经过思维的分析加工形成“意象”,“象”包括“物象”与“意象”,通过相对静止的“象”来认识人体中变化的“气”“神”。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人体“气”“神”之偏颇,从而达到恢复人体之“象”的正常状态。在诊疗思维过程中,“象”“气”“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诊疗过程中是把“象”“气”“神”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完整揭示疾病本身存在的客观的本质,更客观有效地诊治疾病。通过对历代医家的论着进行分析,探索“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发现不同的医家着作对“象—气—神”的诊疗思维模式不尽相同。5.以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天地之气对人体之“象”和“神”的影响,探索性分析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在客气为厥阴风木时发病人数最多(485人),在客运为土运时发病人数最多(595人);冠心病的兼证如睡眠欠佳会随着客气以及客运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关联规则发现所有症状均与两目少神,面色晄白存在关联关系。6.“象—气—神”三位—体诊疗思维模式虽然源自古代医家,但是与信息时代和概念时代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能把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融合,使得理论和现代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那么将会使中医诊疗思维模式更加清晰化、客观化、技术化。结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挖掘和分析,从哲学和中医的角度发现“象”“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从而构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探索性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系统探讨了该模式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医家着作中的“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象”是“气”“神”状态的展现,“气”是“象”“神”的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运动主宰。其次“象”“气”“神”三者是一体的,三者一起共同展现人体的状态,“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包含了“形气神”与“精气神”的内涵。2.揭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结构和内涵,其内涵是中医诊疗体系中,不仅时刻关注诊察主体的“象”,更注重象所反映出来的气运动的功能和“神”(意识、精神、情绪)的情况,不仅关注人的疾病,也将人置身于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整体把握诊察时的功能状态。其结构具有动态时空性、普遍性、稳定结构性、可演化性、注重体悟性等特点。3.系统挖掘并分析了部分中医名家的代表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和运用方式。发现各个时期的医家着作对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运用不尽相同,“象”“气”“神”三者在古代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4.探索性分析了在真实世界临床中,“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五运六气、节气)能够影响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的变化,人体的神(精神状态)与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存在一定相关趋势。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角度,验证“象”“气”“神”三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尤达[4](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袁颍超[5](2021)在《基于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诊疗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总结中医诊疗模式内涵、特征、优势及中西医诊疗模式的差异,促进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传承发展。方法:通过理论与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基于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诊疗模式。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认知生命、健康、疾病的学术内涵。临床研究通过分析导师曹洪欣教授门诊病例,结合相应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原始资料提取,包括患者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诊疗时间、主要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主要证候、处方用药、服用剂数。运用SPSS2 3.0软件,统计分析医案各要素。结果:理论研究显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生命来源于太虚元气化生的阴阳二气及父母之精;构成生命的阴阳二气除了交感变化,还需阴阳二气和合平衡;人的生命包含形神两方面,是形与神合一的整体;气是推动人体生命发展的动力。人的生命过程经历生、长、壮、老、已不同阶段阶段性变化,各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生理特点。中医健康观以“中和”为指向,主要体现在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人体内环境的“和”体现在人体自身形神和调,人体外环境的“和”表现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和”。中医对疾病的认知主要表现为阴阳失调、邪胜正衰的发病观,整体审查、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诊断观,多方复法、以平为期的治疗观及早期干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观。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病例1672例,包括男性724例,女性948例;年龄2~92岁,平均年龄(47.18±16.76)岁,其中 1~10岁41例,1 1~2 0岁 6 7例,2 1~3 0岁 1 7 1例,3 1~4 0岁 2 8 8例,4 1~50岁 331例,51~60岁 428例;61~70岁 233例;71~80岁8 8例;8 1岁以上2 5例。涵盖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各个阶段。病名统计中兼见2种疾病者5 6 3例,3种疾病以上者5 2 4例。西医病名共计3 3 3种,中医病名 8 7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男科、皮肤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等临床各科。以纳入研究中共2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例,分为急性期、迁延期、慢性期、后遗症期。不同的分期,证候表现也各有差别,中医治疗时在掌握该病总体发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辨别各时期证候,予以相应方药,全过程治疗,收获良好效果。主要结论:1.中医基于人的观察、实践和研究,形成以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模式,“以人为本”是中医诊疗模式的显着特征。2.全周期、全过程、全科的个体化诊疗,融科学、人文与艺术特性相结合,是中医诊疗模式的优势。3.传承和发展中医诊疗模式,在顺应医学模式转变、解决临床诊疗难题、防治亚健康、改善医患关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雨婷[6](2021)在《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的过程 ——来自fNIRS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的医患信任是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随着医患冲突数量日益增长,我国医患信任水平呈下降趋势。本文旨在探索医患信任的促进机制,通过结合医患互动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性化信息(信息需求、决策偏好、情绪状态)和互动方式(信息共享、正向反馈),以构建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近红外技术,从医生和患者双视角下来探索在首诊过程中医患信任互动型的正向演变机制。在研究1中,为了探究患方视角下信任正向演变模型的个性化信息和互动方式对患方信任形成的有效性,通过近红外技术,让患者阅读不同的医患互动文字对话以探索三种个性化信息(信息需求、决策偏好、情绪状态)在不同互动方式下(信息共享、正向反馈)的信任结果的差异和对应变量激活的脑区。结果发现,对患者而言,医生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可以显着提高患者信任水平,并达到了解型信任阶段;医生给予患者关于信息需求的正向反馈可以显着提高患者信任水平,并达到认同型信任阶段。近红外激活结果发现,了解患者的信息需求、决策偏好和情绪状态,可以激活布洛卡区域、背外侧前额叶和颞极区,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决策偏好和情绪状态,可以激活患者额极区、背外侧前额叶、布洛卡区域(岛盖部)和韦尼克区域(缘上回)。上述区域激活结果说明文字脚本的有效性。在研究2中,为了探究医方视角下信任正向演变模型的个性化信息和互动方式对医方信任形成的有效性,通过近红外技术,让医生阅读不同的医患互动文字对话以探索三种个性化信息(信息需求、决策偏好、情绪状态)在不同互动方式下(信息共享、正向反馈)的信任结果的差异和对应变量激活的脑区。结果发现,对医生而言,患者了解医生的情绪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医生的患者角色信任水平,患者了解医生的信息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医生的尊重人际关系信任水平,患者了解医生的情绪信息和给予情绪的正向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医生的合作意向。近红外激活结果发现,了解医生的信息需求和情绪状态,可以激活背外侧前额叶和颞极区,满足医生的决策偏好和情绪状态,可以激活颞中回、韦尼克区域和布洛卡区域(岛盖部)。上述区域激活结果说明文字脚本的有效性。研究3是在实验1和实验2的基础上,通过近红外技术和合作任务,进一步证实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让医生和患者同时观看不同的视频材料并完成前后测的合作按键任务,以此来探索三种不同的信任阶段下(有限理性型信任、了解型信任、认同型信任)医患双方最终的信任结果、合作水平和人际脑间同步结果。结果发现,医患认同型信任值显着大于医患了解型信任值,医患了解型信任值显着大于医患有限理性信任值。完成信任正向演变后的医患合作水平显着高于信任正向演变前的合作水平。同时,近红外脑间同步结果显示,医患双方布洛卡区域和额极区的同步结果可以有效预测医患双方信任水平的正向演变。该区域的同步结果与行为的线性回归结果和医患前后合作结果均印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结合个性化信息(信息需求、决策偏好、情绪状态)和互动方式(信息共享、正向反馈)构建的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模型可以有效的提升医患双方信任,达成共同合作。
香荏聪[7](2021)在《抽象艺术新视角:抽象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究》文中指出抽象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抽艺术研究偏重于历史的发展、地域、技法、材料与外在形式等研究;而对抽象艺术的内在部分,个人的认知、意识、与对自我观看理解的方式则少有文献,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抽象艺术的内部梳理。笔者意在将抽象艺术的可能性从艺术界拓展到心理学界、拓展到绘画艺术治疗领域。目前绘画艺术治疗在中国是新兴学科,中国学者关于绘画艺术治疗理论的文献并不全面,特别在艺术治疗及相关领域给予补充。本文将对抽象艺术理论进行填充与完善。本文的研究目的为:(1)从大脑意识的角度对超个人心理学中的意识层次与裂脑实验、三位一体大脑理论对符号与非符号,意识与潜意识,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作出分析。(2)从意识、大脑科学的角度对意识层次、艺术、艺术治疗的心理疗愈的关系进行探索与整合。(3)对绘画艺术治疗的国内外发展、概念和绘画艺术治疗中各流派及理论进行梳理。(4)从心理角度对抽象艺术风格、意识与发展过程进行整理。(5)通过梳理抽象艺术对艺术家、观看者、作品三者的关系作出分析。(6)梳理艺术创作与艺术治疗的关系。(7)对抽象艺术在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梳理有便捷性、接受性、及时性与真实性,并进行案例实证分析。(8)对抽象艺术在绘画艺术治疗理念与便捷性、接受性、及时性与真实性进行梳理,并进行案例实证分析。其中本文着重分析三个角度:本文主要从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意识层次与脑科学的角度的大脑意识过程,分析大脑功能下意识与潜意识的转换过程对抽象艺术的艺术发展形成作用。(1)对抽象艺术在美术史中的意识的发展结合思想与作品的风格对抽象意识作出分析。通过人类意识发展的梳理分析对抽象艺术作出多视角的呈现。(2)对抽象风格与具象风格作出理论对比。并且分别通过意识(世界观)角度、脑科学角度、心理学角度等对抽象风格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艺术风格、意识状态、心理分析角度将艺术家与作品、观看者与作品、艺术家与创作的关系等梳理清晰。(3)针对抽象艺术在绘画艺术治中的与个人内在深度连接的特色进行特点的梳理与作品与个案的分析。最终,本文的结论重点在于抽象艺术指向人的内在真实区域,而绘画艺术治疗中的核心指向人深度的内在资源。抽象艺术成为艺术界与心理学界沟通的一座桥梁,使抽象艺术推广与应用到更广的地方,更加深化艺术的功能与意义,帮助到更多的人。让艺术真正的回归到人的身上。
梁壮[8](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指出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李杨[9](2021)在《COPD中医证候演变分析及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临床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为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的证候变化(主要症状、病位、证型);二是中医规范化管理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效果。目的:(1)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急性期到稳定期的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病位和证型)的演变规律,分析其临床特点,为慢阻肺的临床干预提供一定的思路。(2)观察中医规范化管理对慢阻肺稳定期的效果,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推动中医特色管理手段参与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科学防治慢阻肺。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慢阻肺急性期住院患者的基线期数据,据随机分组法分为中医管理组(以下简称中医组)和对照组;观察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从急性期到稳定期的证候演变(主要症状、主要病位、证型);出院后多时间节点多方式进行回访,观察中医规范化管理对慢阻肺稳定期管理的效果。结果:1)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1)主要症状:(1)咳嗽:急性期到稳定期咳嗽程度明显减轻,两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2)咳痰: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咳痰情况明显改善,两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3)痰色: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痰色由黄转白,两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4)喘息: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喘息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两期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5)短气: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短气严重程度明显改善,两期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2)主要病位: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随病程的增加,由单一向复合转变。急性期病位分布:肺(73%)>肺+肾>肺+脾>肺+脾+肾;稳定期病位分布:肺+肾>肺>肺+脾=肺+脾+肾,两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3)证型:慢阻肺急性期证型分布:痰热壅肺证>外寒内饮证>风寒袭肺证>痰浊阻肺>痰蒙神窍证;稳定期: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急性期到稳定期的具体证型转变: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各证型演变分布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17>0.05)。(4)不同肺功能分级主要病位、证型变化:(1)主要病位变化:各级肺功能分级急性期主要病位分布以肺为主,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6>0.05);稳定期轻、中度和重度、极重度肺功能分级主要病位:肺(68.20%)和肺+肾(60.80%)为主,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2)不同肺功能分级急性期的证型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49>0.05);稳定期证型轻、中度和重、极重度肺功能分级主要为:肺脾气虚证(68.20%)和肺肾气虚证为主(71.60%),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2)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1)CAT评分:两组CAT评分中医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2)m MRC分级:两组m MRC分级中医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3)其他指标比较:过去1年内急性加次数中医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圣乔治评分、肺功能情况(FEV1/预计值、FEV1/FVC),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各指标差值(M12-稳定期):CAT评分、m MRC分级、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中医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圣乔治评分、肺功能情况(FEV1、FEV1/FVC)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证候演变:主要症状明显减轻;主要病位由单一趋向复合;证型急性期以痰热壅肺为主,稳定期以肺肾气虚为主;不同肺功能分级的急性期主要病位和证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稳定期的主要病位和证型上则具有明显差异。(2)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中医规范化管理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等诸多方面有正向调节作用。
敖玉涵[10](2021)在《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并总结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与证候演变规律;探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中医治法;阐明导师张明雪教授临床所用基本方“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内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并对筛选出来的主要靶点及通路进行预测分析;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从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临床诊病思维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材料与方法:1.通过全国多中心、多地区(涵盖全国东北、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华南六大地区)的大样本临床专家问卷调查,采用《冠心病合并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部分)》,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症状群)作为统计学手段,得出各阶段中医证候要素,根据应证组合规则确定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类型及特征,并总结各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2.以“中医疗法,中医治法,中西结合,冠心病合并心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作为主题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CNKI、CBM、万方、VIP数据库内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经剔除重复文献并阅读摘要和全文后,筛选出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后续的网状Meta分析,以获得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常用有效治法及治法之间的疗效差异。3.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中每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其中的关键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Digsee、TTD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将二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PPI分析以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在Cytoscape中使用Cytohubba插件得到枢纽基因,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枢纽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富集分析,以探索潜在靶点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从而获得“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活性分子与潜在的分子机制。最终,利用Auto Dock Tools1.5.6软件将得到的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筛选出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经过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个阶段逐一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各阶段证候要素,并根据应证组合原则得出每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特征如下:(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心衰阶段包括两个中医证型:心脾两虚证,气虚冲逆证;(2)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阶段包括五个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脾不调证,湿阻气结证,(肾)阳虚饮停证;(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包括四个中医证型:宗气虚乏证,饮停阻络证,肾虚水泛证,寒饮阻络证;(4)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终末阶段包括两个中医证型:喘脱亡阳证,水气凌心证。其中各阶段内,气虚、阳虚贯穿始终,痰饮、瘀血是影响病情转归的重要证候要素。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如下:(1)进入前心衰阶段:患者初期心功能尚无明显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病性多以气虚为主,可因恣食肥甘厚味,或有烟酒嗜癖,或因外感寒邪,劳累体倦,或长日忧思、或郁怒伤肝而影响心、肝、脾的功能,自此步入心力衰竭前心衰期而见心脾两虚、气虚冲逆之证,但病情较轻,易于恢复;(2)由前心衰阶段-前临床阶段:如果在前心衰阶段未对患者实施干预,或患者未曾远离危险因素,病情可发生进展,逐渐由虚性病性发展为本虚标实之证,可见心中气血亏耗渐重,心脏结构已发生改变,气虚累及阴阳,并出现水湿、血瘀等实邪,叠加于原本气虚、气滞之上,使肾中元阳虚弱之象逐渐显露,心阳亏虚情况加重,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阻气结、(肾)阳虚饮停之证,虽症状增多,牵涉脏腑功能广泛,但病情不至深重,适当干预仍能及时阻止疾病进展;(3)由前临床阶段-临床阶段:在前临床阶段的基础上,如若患者因冠心病或心力衰竭征象未显而未加重视,不予干预,则原有痰饮、水湿、气滞、瘀血等实邪可通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迅速耗伤五脏气血,阻碍水液代谢、精微运化、气机摄纳,病机趋于复杂,进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水饮、痰瘀搏结,气虚更甚,阴阳两虚,实邪难祛,可见宗气虚乏、饮停阻络、肾虚水泛、寒饮阻络之证,并向危重态势发展;(4)临床阶段-终末阶段:此为病情发展最深重或危重时期,患者生活质量极差,阳气殆尽,阴阳水火不相续接,坎离不济,金不从革,木不曲直,中土气机失于斡旋,病情深重,有时时欲脱之象,或至昏睡等浅昏迷症状,此阶段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受损严重,并可呈进行性加重,多器官受累缺血缺氧,故可见各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休克之症,病情深重,已难转圜。2.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61个RCT研究,样本量共计5827例,涉及益气+养阴、益气+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利水、益气+温阳、益气+通脉共6种中医治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治疗效果方面,益气+温阳+利水+常规治法为最优治疗方案,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此种治法可主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肾)阳虚饮停证、临床期肾虚水泛证,以及终末期水气凌心证,因此对于本病中后期阶段患者,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或症见胸痹、心悸、气喘、外周水肿等阳虚水饮内停之证,可使用益气温阳利水之法,有助于改善患者射血分数与临床症状;(2)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 BNP的改善而言,益气+养阴+常规治法为最优治疗方案,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亦多见于前临床期,常见肝肾阴虚、心肝血虚等阴虚之证,病情较轻,但又可因本虚生标实,出现痰瘀轻证,因此可对此类患者采用益气养阴之法,不仅可补气阴之分,巩固阴气凝敛之用,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以改善心功能,缩小心室容积,更寓“阴中求阳”,以防疾病向下一阶段进展出现阴阳皆虚之候;(3)益气+通脉+常规治法可最优增加病患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此治法所针对的证候可对应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气虚血瘀证、湿阻气结证、(肾)阳虚饮停证,临床期饮停阻络证、肾虚水泛证、寒饮阻络证,终末期水气凌心证,此时予以益气通脉之法,可纠正气虚之象,祛除瘀血、痰饮等痹阻经气之邪,恢复脉道畅通,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以上所得Meta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符合网状Meta分析的预测排序,结果可靠。3.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具有主要活性作用的关键蛋白有10个,分别为:槲皮素、β-谷甾醇、1,7-二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烯、7-O-methylisomucronulatol、刺芒柄花素、黄芩苷、黄芩素、柚皮素、豆甾醇、卡文定碱,可能是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中各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构建182个共有靶点基因的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前10个核心关键靶点分别为AKT1、TP53、JUN、STAT3、BCL2L1、CDKN1A、CDK2、IL10、CCND1、MYC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细胞凋亡、AGE-RAGE信号通路极有可能是本研究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控激酶活性、干预配体-受体结合;细胞组分结果提示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是核心靶点的组织分布和亚细胞分布区域;在生物学过程方面,处方主要影响人体对有毒物质、无机物、脂类、脂多糖的反应,同时在活性氧代谢过程起到一定作用,并能够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活性成分与靶点受体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MMP9与刺芒柄花素结合效果最佳,其次按序为:MMP9与山奈酚、MAPK8与β-谷甾醇、MMP9与β-谷甾醇、VEGFA与刺芒柄花素。结论:1.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期病机复杂,证候繁多,诊治之时需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抓住关键证型加以干预。疾病初期病情较浅,尤以本虚为主,但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发生痰、水、瘀互结之证,难以转圜。前心衰期和前临床时期是本病的关键阶段,此时患者的症状不甚明显,亦或出现非心脏疾病证候,但临床施治时如能在此阶段高危人群中把握关键证候要素、证候特征,提纲挈领,在病机尚未形成时遏制态势发展,患者即可良好向愈,延缓疾病进展,有效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2.基于网状Meta分析结果可知,益气温阳利水法、益气养阴法和益气通脉法均为临床常用治法,但三种治法各有侧重,基于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本病中后期阶段患者,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或症见胸痹、心悸、气喘、外周水肿等阳虚水饮内停之证;益气通脉法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以及终末期水气凌心证,见患者运动耐量下降、或见气虚、痰瘀痹阻之象;益气养阴法多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此阶段病情较轻,此时加以干预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程,因此对于此阶段中经检查发现已进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但临床未产生明显心力衰竭症状,或者病情处于慢性缓解期的本病患者,应根据所见气阴两虚证候善用益气养阴法治疗,从而有效把握最佳治疗先机。3.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可知,导师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所用基本方“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可抗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肌与组织细胞损伤;能通过干预细胞凋亡通路减少心肌细胞缺失,通过阻断AGE-RAGE通路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因此本方可通过上述机制有效逆转心室重构,纠正心室代偿性增大,恢复心肌组织顺应性、降低僵硬度,防止病情向疾病下一阶段进展,可作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关键过渡阶段的良好基础方。此外,在临证之时,还应注意根据患者症状结合本基础方适当给予活血、化痰类中药,方可减轻患者痰瘀轻证,资助本方延缓疾病进程之功。4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诊疗思维过程中应重视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法-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本文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得出结论,气阴两虚证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的临床常见证候,且为本病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接着采用网状Meta分析结果证实益气养阴法是本病临床常用中医治法,可通过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 BNP水平来延缓疾病进程、扭转疾病转归,最后经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导师临床所用治疗本病气阴两虚证基本方“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的活性成分能与疾病蛋白稳定结合,从而为本病的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诊疗过程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二、临床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
1.2 研究问题 |
1.2.1 实践问题 |
1.2.2 理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
2.1.2 体医融合 |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
2.4.3 顾客参与水平 |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
2.5 理论基础 |
2.5.1 服务主导逻辑 |
2.5.2 MOA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
3.2.1 产品混合性 |
3.2.2 对象广泛性 |
3.2.3 过程融合性 |
3.2.4 价值多样性 |
3.2.5 主动参与性 |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择 |
4.1.3 研究资料收集 |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
4.2.0 案例介绍 |
4.2.1 研究发现 |
4.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2.1 研究设计 |
5.2.2 质性分析过程 |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
5.3 模型阐述 |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导 |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
6.2 研究量表设计 |
6.2.1 初始量表设计 |
6.2.2 研究量表纯化 |
6.2.3 正式量表设计 |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小样本测试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1 数据收集 |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信度、效度检验 |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一 症状群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症状群的定义与内涵 |
2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
2.1 症状群的识别方法 |
2.2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 |
2.3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内容和热点 |
3 症状群理论在中西医各领域的运用 |
4 症状群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文献综述二 失眠表型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表型的定义与分类 |
2 失眠表型的评估方法 |
3 失眠表型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研究分析 |
3.1 失眠表型与基因及基因多态性 |
3.2 失眠表型与其他疾病的遗传相关性 |
3.3 失眠表型与脑组织不同区域结构 |
3.4 失眠表型与表观遗传学 |
4 失眠表型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分析 |
4.1 失眠表型与压力、应激、倒班的关系 |
4.2 失眠表型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
5 失眠表型与药物疗效、安全性的研究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多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人群特点分析与疗效评价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评价指标 |
2.4 疗效评价方法 |
3 研究质量控制及伦理设计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各医师队列概述 |
5.2 各医师队列基线病例数与就诊诊次分布情况 |
5.3 各医师队列患者基线人口学信息 |
5.4 各医师队列患者基线失眠情况 |
5.5 各医师队列疗效分布情况 |
5.6 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样本 |
研究内容二 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发现研究 |
1 症状群分类方法研究 |
1.1 资料来源 |
1.2 症状类数据处理与核查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2 有效核心方药发现方法研究 |
2.1 资料来源 |
2.2 中药类数据处理与核查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研究内容三 失眠症状群-有效核心方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发现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方法 |
2.1 失眠疾病分子网络模块的构建 |
2.2 症状群-分子网络模块的构建 |
2.3 有效核心方-中药-化合物-靶标网络模块的构建 |
2.4 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初步验证方法 |
3 结果 |
3.1 失眠疾病与症状群的中英文术语UMLS对应情况 |
3.2 失眠疾病与症状群相关的基因集 |
3.3 失眠疾病-基因网络模块 |
3.4 失眠-症状群-基因网络模块 |
3.5 有效核心方-化合物-靶标分子网络模块 |
3.6 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初步验证结果 |
研究内容四 失眠症状群小样本健康对照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健康对照组的纳入标准 |
1.6 健康对照组的排除标准 |
1.7 失眠患者症状群的判断标准 |
2 方法 |
2.1 样本量设计 |
2.2 样本采集和保存 |
2.3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相互佐证分析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6 伦理设计 |
3 结果 |
3.1 样本人口学信息与症状分布特点 |
3.2 RNA质检结果 |
3.3 测序序列数据的质量控制 |
3.4 样本基因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3.5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3.6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
3.7 症状群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8 症状群独有差异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9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 |
讨论 |
1 多个医师队列诊治失眠的临床数据作为资料来源的合理性分析 |
2 以“症状群”结合“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的可行性分析 |
2.1 病、证、证候与症状群的关系 |
2.2 症状群对辨证论治体系的启示 |
2.3 症状群是辨证论治思想“升阶降维”的体现 |
2.4 症状群是传统“方证相应”思想的延续 |
2.5 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对于辨证论治的作用分析 |
3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 |
3.1 症状群挖掘分析方法的选择 |
3.2 症状群与有效核心方药的对应关系分析 |
3.3 中医症状群-基因关联关系的确定 |
3.4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中医病机内涵诠释 |
3.5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验证 |
4 探索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新变革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诊疗思维研究进展 |
1.1 传统文化对中医诊疗思维的影响 |
1.2 基于古籍的中医诊疗思维研究 |
1.3 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研究 |
1.4 中医诊疗模式的革新研究 |
1.5 中医诊疗思维方法的研究 |
1.6 研究评述 |
1.7 展望 |
2 中医“象”范畴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象”的内涵研究 |
2.2 中医“象”的特点研究 |
2.3 中医象思维的研究 |
2.4 “象”与象思维在中医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
3 中医“气”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气”的内涵研究 |
3.2 中医“气”的特点研究 |
4 中医“神”内涵的研究进展 |
4.1 中医“神”的内涵研究 |
4.2 中医“神”的特点研究 |
5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5.1 “象”与“气”的相关性 |
5.2 “气”与“神”的相关性 |
5.3 “象”与“神”的相关性 |
5.4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6 小结 |
前言 |
第一部分 “象”“气”“神”概念的界定 |
1 “象”概念的界定 |
1.1 “象”概念的发生 |
1.2 “象”的哲学内涵 |
1.2.1 符号之象——象征万物的起源 |
1.2.2 象以比德——从意象上升至德行圭臬 |
1.2.3 随物赋形——主观与客观的天道象征 |
1.3 “象”的中医内涵 |
1.3.1 天地自然之“象” |
1.3.2 人体之“藏象” |
1.3.3 诊疗活动中的“象” |
1.4 小结 |
2 “气”概念的界定 |
2.1 “气”概念的发生 |
2.2 “气”的哲学内涵 |
2.2.1 冲气为和—《老子》以“气”释道 |
2.2.2 气是宇宙的本源—《列子》论“气” |
2.2.3 气聚而有生—《庄子》论“气” |
2.2.4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淮南子》论“气” |
2.2.5 太虚即气—张载论“气” |
2.3 “气”的中医内涵 |
2.3.1 天地自然之“气” |
2.3.2 人体之“气” |
2.3.3 诊疗活动中的“气” |
2.4 小结 |
3 “神”概念的界定 |
3.1 “神”概念的产生 |
3.2 “神”的哲学内涵 |
3.2.1 天神 |
3.2.2 变幻莫测 |
3.2.3 万物的内在规律 |
3.2.4 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 |
3.3 “神”的中医内涵 |
3.3.1 阴阳不测—天地自然运动的规律 |
3.3.2 精神内守—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
3.3.3 诊疗活动中的“神”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1 “象”“气”“神”相互关联 |
1.1 “象”是“气”“神”的状态体现 |
1.1.1 藏象—藏于内,象见于外 |
1.1.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
1.2 “气”是“象”“神”的本质与动力 |
1.2.1 人体之气的运动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2.2 天地自然之气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3 “神”是“象”“气”的主宰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2.1 “象—气—神”的广义内涵 |
2.2 “象—气—神”的狭义内涵 |
2.3 “象—气—神”的真义内涵 |
2.3.1 “象气神”与“精气神”发微 |
2.3.2 “象气神”与“形气神”发微 |
第三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理论研究 |
1 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含义 |
1.1 诊疗的基本含义 |
1.2 思维模式的含义 |
1.3 中医诊疗思维的特点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 |
2.1 象的不同的层次 |
2.2 司外揣内 |
2.3 知常达变 |
2.4 见微知着 |
3 中医“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特点 |
3.1 变化溟蒙含时空 |
3.2 荡摇浮世生万象 |
3.3 相生相融亦相变 |
3.4 心悟者上达之机 |
第四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临床运用研究 |
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6 张从正《儒门事亲》 |
7 李东垣《脾胃论》 |
8 张景岳《景岳全书》和《类经》 |
9 吴鞠通《温病条辨》 |
10 小结 |
第五部分 以冠心病为例在真实世界中探讨“象—气—神”三位一体的临床关联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库的建立 |
2.2 入院日期的转化 |
2.2.1 五运主运、客运的时间转化 |
2.2.2 六气主气、客气的时间转化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单一运气时段、节气与冠心病罹患的关系研究 |
3.2 基于五运六气研究运气与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关系 |
3.3 基于五运六气分析患者症状与情绪的关系 |
4 研究结果 |
4.1 冠心病患者情况分析 |
4.1.1 一般资料 |
4.1.2 合并症的频次 |
4.2 五运六气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分析 |
4.2.1 主气、客气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2 主运、客运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3 二十四节气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
4.3 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情况下症状与情绪状态的研究结果 |
4.3.1 不同客气的症状情况 |
4.3.2 客运与症状情绪的关联 |
4.4 冠心病症状的相互关联关系 |
5 讨论 |
第六部分 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角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 |
1 “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是复杂的巨系统 |
2 从表象到意象—状态与知识的转化 |
3 从“气”的运动状态到中西医的交叉融合 |
4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 |
(4)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基于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诊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一、中医诊疗模式概述 |
(一 )学术内涵 |
(二 )形成基础 |
二、中医诊疗模式研究 |
(一 )病证结合 |
(二 )方证相应 |
三、西医诊疗模式研究 |
(一 )循证医学 |
(二 )整合医学 |
(三 )精准医疗 |
四、中西医结合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中医对生命和健康的认知 |
(一 )形与神俱,动态变易的生命观 |
1. 生命来源——阴阳和合与父母之精 |
2. 生命形成条件——阴阳交感,和合平衡 |
3. 生命结构——形神系统 |
4. 生命动力——气 |
5. 生命过程及生理特点 |
(二 )恒动平衡,中正平和的健康观 |
1. 人体内部 |
2. 人与外环境 |
二、中医对疾病的认知 |
(一 )阴阳失调,邪胜正衰的发病观 |
(二 )整体审查,病证结合的诊断观 |
1. 司外揣内,以常衡变的诊查原理 |
2. 四诊合参,审察内外的诊断方法 |
3. 因发知受,病证结合的诊断结论 |
(三 )多方复法,以平为期的治疗观 |
(四 )早期干预,治未病的防微杜渐理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二、结果 |
1. 基本信息 |
2. 病名分布 |
3. 不同年龄所患疾病分布 |
4. 不同年龄主要疾病首诊证候分布 |
5. 典型疾病证候分布 |
6. 不良反应情况 |
三、讨论 |
(一 )从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分析中医诊疗模式 |
1. 以人为本的理论和实践与病证结合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
2. 全周期、 全过程、 全科的整体化诊疗特征 |
3. 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 |
4. 中医诊疗模式的优势 |
(二 )中西医诊疗模式比较 |
1. 相同与差异分析 |
2. 优势互补作用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介 |
(6)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的过程 ——来自fNIRS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医患信任的概念 |
1.1.1 医患信任的定义 |
1.1.2 医患信任的分类 |
1.2 医患信任互动型影响因素 |
1.2.1 个性化因素 |
1.2.1.1 信息需求 |
1.2.1.2 决策偏好 |
1.2.1.3 情绪状态 |
1.2.2 互动形式 |
1.2.2.1 信息共享 |
1.2.2.2 正向反馈 |
1.3 医患信任互动型正向演变 |
1.3.1 信任正向演变模型 |
1.3.1.1 人际信任正向演变 |
1.3.1.2 医患信任正向演变 |
1.3.2 医患信任互动型正向演变模型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思 |
2.1 现有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
2.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基本假设 |
第3章 研究1:患方信任正向演变模型的内容和路径:基于fNIRS的证据 |
3.1 研究1a患方信任正向演变模型的内容和路径:基于fNIRS的证据 |
3.1.1 问题提出 |
3.1.2 实验假设 |
3.1.3 方法 |
3.1.3.1 被试 |
3.1.3.2 实验设计 |
3.1.3.3 材料 |
3.1.3.4 程序 |
3.1.3.5 近红外数据采集 |
3.1.3.6 近红外数据分析 |
3.1.4 结果 |
3.1.4.1 前后测结果 |
3.1.4.2 行为结果 |
3.1.4.3 fNIRS结果 |
3.1.5 讨论 |
3.2 研究1b患方信任正向演变模型的内容和路径:基于fNIRS的证据 |
3.2.1 问题提出 |
3.2.2 实验假设 |
3.2.3 方法 |
3.2.3.1 被试 |
3.2.3.2 实验设计 |
3.2.3.3 材料和程序 |
3.2.3.4 近红外数据采集 |
3.2.3.5 近红外数据分析 |
3.2.4 结果 |
3.2.4.1 前后测结果 |
3.2.4.2 行为结果 |
3.2.4.3 fNIRS结果 |
3.2.5 讨论 |
第4章 研究2:医方信任正向演变模型的内容和路径:基于fNIRS的证据 |
4.1 问题提出 |
4.2 实验假设 |
4.3 方法 |
4.3.1 被试 |
4.3.2 实验设计 |
4.3.3 材料 |
4.3.4 程序 |
4.3.5 近红外数据采集 |
4.3.6 近红外数据分析 |
4.4 结果 |
4.4.1 前后测结果 |
4.4.2 行为结果 |
4.4.3 fNIRS结果 |
4.5 讨论 |
第5章 研究3:医患信任互动型正向演变过程:基于fNIRS的证据 |
5.1 问题提出 |
5.2 实验假设 |
5.3 方法 |
5.3.1 被试 |
5.3.2 实验设计 |
5.3.3 材料 |
5.3.4 程序 |
5.3.5 近红外数据采集 |
5.3.6 近红外数据分析 |
5.4 结果 |
5.4.1 前后测结果 |
5.4.2 视频任务 |
5.4.2.1 行为结果 |
5.4.2.2 单人脑激活强度 |
5.4.2.3 双人脑间同步性(IBS) |
5.4.2.4 近红外结果与行为的关系 |
5.4.3 合作按键任务 |
5.4.3.1 行为结果 |
5.4.3.2 单人脑激活强度 |
5.4.3.3 双人脑间同步性 |
5.4.3.4 近红外结果与行为的关系 |
5.5 讨论 |
第6章 总讨论 |
6.1 患方信任正向演变 |
6.2 医方信任正向演变 |
6.3 医患信任正向演变 |
6.4 局限和展望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抽象艺术新视角:抽象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一)抽象艺术研究现状 |
(二)绘画治疗研究现状 |
引言 |
第一章 心理治疗之意识层次 |
1.1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
1.2 大脑意识概念与的作用过程 |
1.3 裂脑实验 |
1.4 三位一体大脑理论 |
1.5 艺术治疗与大脑的关系 |
第二章 心理治疗之艺术治疗 |
2.1 艺术治疗的概念与本质 |
2.2 艺术治疗的类别与流派 |
2.3 国内外艺术治疗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艺术发展中的意识层次 |
3.1 原始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3.2 两河流域时与古代埃及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3.3 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3.4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3.5 17-18 世纪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3.6 19 世纪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3.7 20 世纪时期艺术意识发展 |
第四章 抽象艺术的心理作用 |
4.1 抽象艺术与意识的关系 |
4.2 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 |
4.3 观看者与作品关系 |
4.4 作品与自我的内在关系 |
第五章 抽象艺术的疗愈性与案例研究 |
5.1 抽象艺术治疗的疗愈性 |
5.2 抽象艺术治疗案例研究 |
5.3 小结 |
第六章 抽象艺术治疗的问题与展望 |
6.1 抽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6.2 现有科目以及技术层面的不足 |
6.3 社会现象与抽象有效性 |
6.4 抽象艺术治疗的长远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8)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
三、医学主题小说 |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
二、作者与文本 |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
一、符号化的中药 |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
三、药名文化 |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
第一节 中医知识 |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
二、对知识的评论 |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COPD中医证候演变分析及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到稳定期证候演变分析 |
1.目的 |
2.资料 |
3.方法 |
4.结果 |
5.小结 |
临床研究二 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 |
1.目的 |
2.资料 |
3.方法 |
4.结果 |
5.小结 |
讨论 |
第一部分 慢阻肺急性期到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 |
1.一般人口资料学讨论 |
2.管理过程病例脱落讨论 |
3.中医证候演变结果讨论 |
第二部分 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 |
1.课题管理模式的选择 |
2.本课题管理模式的选择 |
3.本课题管理模式得以完成的条件分析 |
4.管理结果讨论 |
5.本临床研究观察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慢阻肺西医研究进展 |
1.慢阻肺流行病研究 |
2.危险因素 |
3.治疗 |
4.常见合并症及预后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阻肺中医证候研究及稳定期管理研究进展 |
1.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 |
2.慢阻肺稳定期管理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中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网状Meta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经验的分子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临床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D]. 李凌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D]. 纪鑫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基于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的诊疗模式研究[D]. 袁颍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医患信任互动正向演变的过程 ——来自fNIRS的证据[D]. 刘雨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抽象艺术新视角:抽象艺术的心理疗愈功能探究[D]. 香荏聪.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8]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COPD中医证候演变分析及稳定期中医规范化管理效果观察[D]. 李杨.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D]. 敖玉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