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赞扬 有建议 有批评——回收《读者意见调查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卞梁[1](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兆雨[2](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郭花[3](2015)在《山西旅游形象的媒体报道分析》文中提出从19世纪中期开始,人们已将旅游业作为全新的产业来经营。作为全新的产业,它以其快速发展的态势逐渐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中国来说,尤其是在近二三十年来,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旅游形象的重要性,良好的旅游形象不仅是旅游地的无形招牌,也是旅游地的无形资产,因此不少旅游地加大投入来打造自身的旅游形象,而旅游形象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学术研究者的视线之内。媒体是旅游形象得以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媒体的不断宣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便会存留在旅游者心中。这种逐渐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旅游形象正是媒体传播所构建的刻板印象。旅游地紧紧抓住媒体构建形象的强大力量来扩大自身的形象影响力。山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它在目前并不是旅游大省,旅游形象也并未很好地塑造起来,因此山西旅游更需要借助于媒体提升塑造自身的旅游形象。本文通过选取省级都市报《山西晚报》、全国性报纸《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站三大媒体有关山西旅游的报道进行分析,来研究媒体是如何构建山西旅游形象的,然后探寻媒体所构建的旅游形象是否有效果,最后研究媒体该如何调整新的宣传战略去更好构建山西旅游形象。另外,本文通过对游客进行的关于对山西旅游的认知感知问卷调查的分析来验证媒体在传播构建山西旅游形象的效果,这能为山西旅游形象的媒体建构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应对策略,也有助于增强山西旅游的宣传,推动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引言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技巧以及内容的创新之处等做了简单介绍;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山西旅游形象的相关基础理论;第二章是对《山西晚报》、《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站的有关山西旅游的报道进行的统计、分析和研究,试图寻找媒体对山西旅游形象的构建方法与途径;第三章主要分析研究游客关于对山西旅游形象认知感知的问卷调查,试图为媒体构建山西旅游形象的效果提供佐证;第四章从总体上对山西旅游形象的媒体构建特征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媒体在呈现山西旅游形象时的一些参考性建议。最后希望本文能为更多有关媒体与旅游形象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刘昱彤[4](2011)在《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警察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警察形象的价值和作用。良好的警察形象能够产生良好的信誉,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无形的穿透力和强大的沟通能力。警察形象是警察组织生命力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警察形象并不乐观,警察形象危机问题不断引起警察组织自身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警察形象危机问题进行了经验性的研究,在描述了警察形象危机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形象学及传媒学的相关理论,对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综合性的解释。论文主要由四部分共六章内容构成,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由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构成。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首先,在选题缘由及意义和研究综述部分中,笔者在对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警察形象及其危机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其次,在研究内容部分中,笔者以论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的核心概念为主线梳理出了本文的相关理论脉络及研究中的理论视角,而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明确了本研究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研究方法部分中,笔者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和资料搜集方法,并对本论文的资料收集过程以及调查对象的情况从整体上做了说明。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章,是对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客观描述。在第一节“警察形象及其形成”中,笔者对警察形象的概念作出了界定,分析了警察形象的三个要素以及警察形象的形成过程,明确了对警察形象的评估具体内容;第二节“警察形象危机”中,笔者在界定出警察形象危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警察形象的评估内容(即表现形式),运用警察形象评估方式对警察形象的现状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当前警察形象危机的确存在。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五章,在证明并描述了当前警察形象危机之后,笔者对警察形象危机进行了综合性解释。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与警察形象形成的三要素——警察组织、社会公众和大众传媒息息相关,既有警察组织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只有将这些综合因素都考虑进来,才能比较全面地分析和解释警察形象危机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中,笔者首先从警察组织自身入手分析警察形象危机内部原因。警察组织是警察形象形成的基础,社会公众正是根据警察组织的各方面表现来形成对其的认知,进而形成总体印象的,因此,警察组织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必然会导致警察形象危机。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警察组织的内部原因:警察组织的形象定位偏差、警察组织管理制度的缺陷,警察组织整体素质的问题以及警察职业压力过重引起的警察职业倦怠。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之外,警察组织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内部原因,如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历史遗留下来不良形象影响、警服等警用装备的滥用等等;第五章从警察形象客体——社会公众的管理征角度分析了警察形象危机形成的外部原因。警察形象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公众对警察组织的认知过程,是印象形成过程。因此,在社会公众认知、形成印象过程当中不同阶段的各种心理特征便会影响到对警察组织的评价,从而引起或加剧警察形象危机。本章从社会公众对警察的角色期望、社会公众认知过程中信息接收的选择性、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以及谣言等社会舆论的影响四个角度探讨了社会公众的心理特征与警察形象危机的关系;第六章从警察形象形成的信息媒介——大众传媒的角度分析了警察形象危机的外部原因。大众传媒的引导对公众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章主要分析了以新闻媒体和影视剧作品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警察形象危机的影响。第四部分: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即论文的第六章,是对本研究的最后总结与讨论。在对本论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并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今后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课题提出了设想。
牛正攀[5](2010)在《图书读者反馈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反馈是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反馈机制就是将受众的反馈与传播活动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体现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本文首次提出了“图书读者反馈机制”概念和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设想。编辑学基本原理中的“六元”理论,现代编辑活动模式,“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编辑读者关系,以及出版学理论中关于读者反馈的重要意义的阐述,为“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现实依据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展开论述。当前出版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选题重复、退货频繁、库存积压,以及其他媒体和国外出版企业的带来的激烈竞争,使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从而科学高效地利用读者反馈信息,了解市场动态,明晰读者需求,消减出版传播隔阂与障碍,提高出版活动的市场预见性,缩小出版供给和读者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版者市场意识、读者意识的觉醒,读者反馈意识的增强,各种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空前便利的反馈渠道,使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构建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反馈主体、反馈内容、反馈渠道和运行平台。本文总结了读者反馈内容的种类,梳理了各种反馈渠道。完善的运行平台不仅要有专门的信息职能部门,还要有相应的制度设计。目前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面临着一些问题,读者的反馈意识薄弱,反馈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且分布散乱;出版者的读者意识淡漠,反馈渠道利用不充分,运行平台不完善甚至欠缺等等,都成为影响图书读者反馈机制构建的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设想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出版者要转变出版观念,强化读者意识,重视读者反馈;采取激励措施,鼓励读者反馈,通过对读者进行引导来提高反馈内容的质量;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读者反馈信息;通过设立信息职能部门,制定相应制度来完善运行平台;同时,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高校出版专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
刘晓丽[6](2005)在《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文中提出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也有其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这段文学应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界。 基于以上观念,本论文选择了“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散佚资料的搜集和爬梳,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缺失的角落——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的考述,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绘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部分文学图景,揭橥当时文人复杂的精神史的某些层面,厘清那个异态时空中精神世界的一些真相。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是对伪满洲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本中文文化综合期刊《新满洲》的考述。考证出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的主体倾向。本章首先描述伪满洲国的文艺政策及其政策实施的方略,展示该杂志生存的话语背景,并借此为全篇论文提供论述的基底。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新满洲》杂志7年的编辑流程,厘清杂志的真实办刊策略。在特殊语境中,杂志既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又要维护文字的尊严,以文学为手段,在顺从文艺政策的同时却走向与之无关的不合作之路。在妥协和抗争的同时运作下,杂志中的文学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俗文学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 第二章“新文学的想象”,是对文学期刊《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及“文丛刊行会”的考述。藉此描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新文学的发展状态,并探讨文学背后的作家个体心灵等问题。本章首先以围绕对“艺文志”同人的批评为线索,考察《艺文志》《文选》《作风》三种杂志以及“文丛刊行会”,展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部分作家、作品及文学期刊的经营形式。然后通过对当时惟一的一本中文诗歌杂志《诗季》进行考述,揭示当时文坛的诗歌发展状况。这些纯文艺同人杂志,只出刊了两到三期,便纷纷停刊,但这些当时文人的心血之作,其间寄托了他们的文学梦想和社会愿望,忠实地记录了艰难时世中不甘坠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在上述期刊考述中还触及一些在伪满洲国生活的日本文人的创作情况及内心世界。 第三章“通俗文学的风景”,是对大众文化杂志《麒麟》的考述。藉此描述东北通俗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创作环境的情状。在当时的东北没有专门刊载通俗文艺的杂志,《麒麟》杂志可以算作当时文坛通俗文学的大本营。言情俊杰、侦探专家、武侠高手、幽默说客等汇聚于此,不仅有本地作者,还有华北通俗大家加盟,杂志以一半以上的篇幅,刊出了言情、
二、有赞扬 有建议 有批评——回收《读者意见调查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赞扬 有建议 有批评——回收《读者意见调查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
3.1.4 台湾的植物 |
3.1.5 台湾的动物 |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
4.1.1 台湾医疗 |
4.1.2 台湾音乐 |
4.1.3 台湾教育 |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5 风水迷信 |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
一、社办期刊 |
二、书刊互动形式 |
三、刊社共生意义 |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
一、刊企合作 |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山西旅游形象的媒体报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 国外旅游形象研究现状 |
2.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 |
1. 研究方法论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手段与技术 |
四、研究内容及特色 |
第一章 旅游形象理论基础 |
1.1 旅游形象理论 |
1.1.1 旅游形象形成的主要过程 |
1.1.2 旅游形象因素 |
1.1.3 旅游形象传播 |
1.1.4 旅游形象的基本框架 |
1.2 社会传播学理论 |
1.2.1 框架理论 |
1.2.2 议程设置理论 |
1.2.3 刻板印象理论 |
1.3 旅游学与地理学理论 |
第二章 对三大媒体关于山西旅游形象报道的实证研究 |
2.1 山西旅游形象定位 |
2.1.1 旅游形象概念及定位 |
2.1.2 山西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
2.1.3 山西旅游形象设想 |
2.2 样本研究背景 |
2.2.1 样本选择背景 |
2.2.2 样本研究的时间范围 |
2.2.3 样本总量 |
2.2.4 通过样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
2.3 三大媒体对山西旅游的报道的内容分析 |
2.3.1 样本数量分析 |
2.3.2 样本类目分析 |
2.3.3 山西十大旅游形象报道分析 |
2.3.4 实证研究的总结分析 |
第三章 关于游客对山西旅游形象的认知和感知调查 |
3.1 问卷调查背景分析 |
3.2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1 游客基本状况调查 |
3.2.2 游客对山西旅游形象认知感知调查 |
3.3 游客对山西旅游形象认知感知的总结分析 |
第四章 媒体构建山西旅游形象的总体特征与建议 |
4.1 媒体构建山西旅游形象的总体特征 |
4.1.1 积极宣传政府旅游行为 |
4.1.2 媒体积极自发倡导旅游 |
4.1.3 扮演旅游形象的推介者 |
4.1.4 主动调动读者参加旅游 |
4.2 媒体构建山西旅游形象的总体建议 |
4.2.1 平衡报道数量 |
4.2.2 注重读者参与 |
4.2.3 平衡报道内容 |
4.2.4 注重图片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附录 |
(4)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警察形象与警察形象危机研究 |
二、警察形象与大众传媒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脉络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的三个角度 |
二、资料收集方法 |
第二章 警察形象及其危机 |
第一节 警察形象及形成过程 |
一、警察形象的涵义 |
二、警察形象的形成过程 |
三、警察形象的评估内容 |
第二节 警察形象危机 |
一、警察形象危机的含义 |
二、警察形象危机的评估 |
小结 |
第三章 警察组织内部因素与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 |
第一节 警察组织的形象定位 |
一、警察形象正确定位的基础——明确警察的职能 |
二、当前警察形象定位中的误区 |
第二节 警察组织的管理 |
一、滞后的管理体制下的警察工作积极性与警察形象危机 |
二、组织结构不适应 |
三、警务保障不利 |
四、人事管理制度的缺陷 |
五、权力监督机制的不足 |
六、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不成熟 |
第三节 警察组织的综合素质 |
一、政治素质 |
二、文化素质 |
三、业务素质 |
四、身体素质 |
五、心理素质 |
六、个人修养 |
第四节 警察职业压力与警察形象危机 |
一、职业压力下警察职业倦怠导致的警察形象危机 |
二、当前警察管理体制下警察压力的来源 |
小结 |
第四章 公众认知和心理因素与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 |
第一节 警察角色冲突:对警察的角色期待与警察形象危机 |
一、对警察职责期待的模糊 |
二、对警察职业角色期待的偏差 |
第二节 认知选择: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接收与警察形象危机 |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公众的认知选择特征 |
二、社会公众认知选择特征与警察形象危机 |
第三节 认知偏差: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规律与警察形象危机 |
一、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
二、警察形象形成过程中的刻板印象 |
第四节 社会舆论:谣言的传播与警察形象危机 |
一、舆论的特点及作用 |
二、谣言与警察形象危机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传媒的引导与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 |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形象的塑造 |
一、主要大众传媒的特点 |
二、大众传媒与警察形象塑造的关系 |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警察形象危机关系之探讨 |
一、新闻媒体的报道对警察形象危机的影响 |
二、影视剧作品对警察形象危机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
一、警察形象危机的现状 |
二、当前警察形象危机的综合性解释 |
第二节 研究讨论:对警察形象危机问题对策的思考 |
一、建立警察形象危机防范机制 |
二、建立警察形象危机处理制度 |
三、建立警察形象危机总结制度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警察公众形象调查问卷 |
附录二:警察自我形象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5)图书读者反馈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一、图书读者反馈机制概述 |
(一) 基本概念 |
1. 读者反馈 |
2. 读者反馈机制 |
(二) 读者反馈的特点与分类 |
1. 读者反馈的特点 |
2. 读者反馈的分类 |
(三) 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理论依据 |
1. 编辑学相关原理 |
2. 出版学相关原理 |
(四) 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现实依据 |
1. 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必要性 |
2. 构建图书读者反馈机制的可能性 |
二、反馈主体与反馈内容 |
(一) 反馈主体 |
1. 读者 |
2. 编者 |
(二) 反馈内容 |
1. 读者阅读感受 |
2. 图书质量评价 |
3. 服务质量评价 |
4. 读者个人信息 |
5. 读者需求信息 |
6. 其他方面的沟通 |
三、反馈渠道与运行平台 |
(一) 反馈渠道 |
1. 传统渠道 |
2. 新兴渠道 |
3. 社会渠道 |
(二) 运行平台 |
1. 部门设置 |
2. 制度设计 |
四、图书读者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读者方面 |
1. 反馈意识薄弱 |
2. 反馈内容芜杂 |
3. 反馈分布零散 |
(二) 出版者方面 |
1. 读者意识淡漠 |
2. 渠道利用不畅 |
3. 运行平台欠缺 |
五、构建健全高效的读者反馈机制 |
(一) 增强读者反馈意识 |
1. 鼓励读者反馈 |
2. 提高反馈质量 |
(二) 强化编辑读者意识 |
1. 转变出版观念 |
2. 重视读者反馈 |
(三) 充分利用反馈渠道 |
1. 畅通反馈渠道 |
2. 收集反馈信息 |
(四) 完善运行平台 |
1. 设立信息职能部门 |
2. 长期坚持形成制度 |
(五) 培养专业人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新满洲》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 |
第二节 编辑流年 |
第三节 不合作的文学 |
第二章 新文学的想象——《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杂志及“文丛刊行会”考述 |
第一节 《艺文志》与《文选》《作风》及“文丛刊行会” |
第二节 新诗的青果——《诗季》杂志 |
第三章 通俗文学的风景——《麒麟》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的编辑与发行 |
第二节 作者的构成 |
第三节 通俗文学的大本营 |
第四章 庄严与无耻并存——《青年文化》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的定位及刊行 |
第二节 杂志中的文学 |
第三节 爵青之谜 |
第五章 附逆作品的表里——《艺文志》杂志考述 |
第一节 关于附逆作品的前见 |
第二节 杂志钩沉 |
第三节 附逆作品的表里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伪满洲国时期出版的部分期刊目录 |
附录二 伪满洲国时期出台的部分文艺政策 |
附录三 伪满洲国时期部分出版机构及其出版丛书 |
附录四 伪满洲国特高警察部分秘密报告书 |
上官缨先生的启示(代后记) |
致谢 |
四、有赞扬 有建议 有批评——回收《读者意见调查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2]《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3]山西旅游形象的媒体报道分析[D]. 郭花. 山西大学, 2015(03)
- [4]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刘昱彤.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5]图书读者反馈机制构建研究[D]. 牛正攀. 河南大学, 2010(02)
- [6]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 刘晓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