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总库容1亿m~3以上的水库(论文文献综述)
张福信[1](2021)在《淠河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库群防洪调度纷繁复杂,水情,工情等数据的支撑。而这些数据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不畅,往往存储部门多,数据格式多,不便查询和访问。并且在防洪调度决策中,对知识的需求量大,对检索速度要求快,对知识的关联程度要求高。为此,全面的掌握信息,有效组织与表示防洪调度知识,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处理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知识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它能构建一张方便人类和计算机“阅读”的知识网。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构建是进行汛前防洪调度决策和调度方案编制的基础,也是利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图谱技术对防洪调度知识管理的创新。本文构建淠河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知识图谱,从智能知识支持的角度研究辅助防洪调度决策的方法。防洪调度知识图谱的构建包括知识建模、知识抽取、知识存储、知识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体模型的构建:基于获取到的数据,以防洪预报调度信息为基础,进行模式层的建立,采取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七步法半自动化的构建防洪调度知识图谱的模式层,把模式层分为预报节点(水库、断面、闸坝)、水文监测站点、防洪工程、防洪保护对象、控制区域、预报模型共六个本体类型。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其属性关系进行定义。(2)数据层的构建:以构建好的模式层为约束,对数据知识进行抽取,结构化数据采用D2RQ工具转为RDF形式。非结构化数据利用BILSTM-CRF模型对文本进行处理。将抽取出来的数据存储到Neo4j数据库中构成防洪调度知识图谱。(3)图谱应用:对业务情景特征进行分析,设计知识匹配搜索功能及查询界面,并以Echarts工具对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基于构建的防洪调度知识图谱,进行其知识匹配功能应用设计,通过分析业务情景和用户特点,全面、快速、准确的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实现领域知识的智能获取,辅助决策。
阎诗佳[2](2020)在《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水库大坝作为水资源时空分配调控的重要工程措施,在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看到水库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重要隐患,水库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水库安全度汛是重中之重,小型水库安全则是其关键要害。约占水库总数95.2%的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极广、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是重大的度汛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大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能力分析,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库安全度汛,让人们能够在享受小型水库带来极大效益的同时,减少其运行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风险。本文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出发,结合辽宁省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构建了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对其进行应用,并在充分调研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安全运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保障机制,为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成果如下。(1)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以小型水库分区、降雨径流关系、水库现时库容下所能承受的径流深为依据的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结合辽宁省流域特点,将小型水库按照辽宁省水文分区进行分区分类。按照各分区的流域特点,确定小型水库各自分区降雨径流关系的计算方法。再按照流域径流深折算方法,计算出小型水库现时库容下的总径流深。通过各分区小型水库总径流深和降雨径流关系确定其暴雨承载能力,并根据暴雨承载能力和降雨气象预报之间的关系进行水库防汛预警。(2)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基于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选用典型强降雨过程的小型水库为样本,收集省级防汛平台的降雨、库容、土壤含水率等数据,进行模型计算,通过模型模拟、优化调参确定模型计算各参数取值,完成模型构建,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校验。对模型进行应用,预报强降雨过程下小型水库的暴雨承载能力,并发布预警。(3)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构建。在全面调查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水库工程、水库管理等安全运行情况入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建立健全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预警系统,构建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以提高小型水库安全运行能力。
黎秋莉[3](2019)在《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文中提出截至2018年底,水利部已经批准设立了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共有878个,相当于省级标准的水利风景区2000多个,其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全国水利风景区的比例约为43%。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作为水利风景区中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类型,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水库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水资源,水利风景资源丰富而独特。福建省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依其所处的地形地貌不同,其景区规模大小、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均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对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特色进行分析,通过对水利风景区以及相关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文献综述,采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风景资源的相关特性进行spss量化处理。通过调查福建省平原湖泊型、丘陵湖泊型和山谷河道型这三种类型的水库作为水利风景区其水利风景资源的景观特性受地形地貌影响的程度,分析不同景区内的山水格局特征、地文组成差异、水文及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变化、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等,通过挖掘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形地貌代表性和独特性,总结了在不同地貌下其风景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1在生物群落、工程建筑景观、库区小气候和水文景观4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主因子F2在地文景观和社会属性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F3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基础地形因子。由数据分析得出,F1的贡献率最高,为35.218%,说明在平原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F2贡献率为31.290%,说明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也非常重要;F3贡献率为29.799%,说明平原地区的地形变化不明显,其山水地貌景观对景区景观特性的影响弱于前两者。(2)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4在地文景观、社会属性、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主因子F5在生物群落和工程建筑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主因子F5在山水地貌景观和水文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地理基础因子。主因子F4的贡献率最高,为36.213%,说明在丘陵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体现在景区的库区小气候环境特征显着,对景区内外的游客显示出明显的吸引力。F5贡献率为31.551%,说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也非常重要,水工建设对生物群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二者又共同对景区起作用。F6贡献率为27.403%,相对于其它因子,丘陵地区的地形虽然有明显变化,但尚未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可能景区规划建设者尚未充分挖据现有的资源有关,使游人未能充分体验到丘陵地貌的景观独特性。(3)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7在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是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主因子F8在社会属性和生物群落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为风景资源的生物活跃性因子;主因子F9在山水地貌景观和工程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基础地质工程因子。F7与F8是三个主因子中较高的的两项,两者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分别为34.691%和34.664%,说明在山谷河道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和生物活跃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都较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刺激了景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发展。通过这两个因子,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此类型的景区在人为景观上尚未过多进行开发建设,大部分景观都按当地原始风貌自然体现。主因子F9贡献率相对较小,为26.779%,说明该类型的景区内山水地貌景观虽然气势恢宏、雄伟多变,但总体上未能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且游线可达性极弱,很难满足游人体验和观赏的需求,人们对其感知较弱。立足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宗旨,研究结果将用于对规划保护和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策略,包括对景区内的道路游线交通规划,工程选址以及建筑景观的合理布局,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植被群落的有效保护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地形地貌景观特色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同时引导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利风景资源的保护,为今后我国更合理、有序、高效地规划建设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提供理论上的科学指导,是发展建设不同境域内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的必然趋势。
林鹏智,龚泽林[4](2019)在《中国河口海岸水库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河口海岸水库是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区的水库,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从而达到在海洋环境中蓄积淡水的目的。首先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河口水库,探讨了河口海岸水库从雏形发展至今的历史进程,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现代河口海岸水库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整理并总结不同类别的河口海岸水库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口海岸水库的科学分类,当以建造位置为分类标准时,可将其细分为河口型、海湾型、海岸线型和岛屿型水库;归纳了建造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讨论了河口海岸水库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结合我国主要流域的水文与地貌特点,在最后展望了未来可以修建河口海岸水库的重点区域,特别提出了在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河口海岸水库的设想,讨论了在台湾、海南、舟山等几大主要岛屿修建岛屿性水库的可行性。
林经纬[5](2018)在《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莆田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功能湿地理论的提起和推广,城市防洪排涝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功能湿地理论下的防洪排涝规划,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城市防洪排涝兼顾城市景观建设,成为当前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的新思路。文章通过对莆田市防洪排涝现状的调研与总结,对莆田市防洪排涝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层层递进,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对莆田市防洪排涝规划进行大胆的尝试。宏观层面,主要针对莆田市对防洪排涝规划进行总体布局,确定了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对莆田市南北洋地区防洪排涝结构进行总体布局,形成了“斑块—廊道—基质”的规划模式;中观层面,主要针对防洪排涝要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了莆田市内的几大水库以及重要的水系,目的是为了后续规划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规划范围内的现有条件资源,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微观层面,主要针对生态因子进行分级控制研究,该层面是对防洪排涝规划要素的细部设计,主要对斑块因子、廊道因子各个要素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下磨溪流域廊道为例进行规划设计,使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深入到每一个细部要素中。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防洪排涝规划研究包含湿地保护、防洪排涝以及城市景观规划等多个方向,并将其有机融合在一起。本文从总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层层递进,详细描述了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莆田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旨在为日后该地区的防洪排涝规划提供指导,为区域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谢珏,张松策[6](2018)在《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苏迪罗”台风水库调度》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苏迪罗"台风的影响,结合上游、下游的运控计划,通过珊溪水库和赵山渡水库的联合调度分析和研究,综合比较,对调度成果进行分析计算,并把计算结果进行深度的研究,为后续台风期间的综合运控提供决策依据。虽然在调度、运控决策、组织、宣传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但该调度经验为后续的台风期间的水库调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朱珍香,杨军[7](2018)在《福建水库空间分布特征:沿海密度高水量少、内陆密度低水量多》文中研究指明水库是福建重要的水资源.通过2013-2015年遥感影像结合Google Earth和天地图提取福建水库3353座,分布在81个县区,总面积647.51 k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5%;其中面积≤1 km2水库3248座,总面积197.16 km2,面积>1 km2水库105座,总面积450.35 km2.基于经验公式估算总蓄水量188.18亿m3,其中小型水库3078座(91.80%),蓄水总量37.06亿m3(19.69%),大中型水库275座(8.20%),蓄水总量151.12亿m3(80.31%).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福建水库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沿海六市水库密度大于三个内陆市,大中型水库主要分布于福建西北部,蓄水量呈现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单位陆地面积水库数量沿海城市县区均多于内陆,而单位人口水库数量则相反;单位面积水库蓄水量沿海与内陆差异不大,而人均蓄水量则沿海大部分县区远小于内陆.仅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不能满足沿海地区用水,但内陆地区供水充足.水库蓄水对河流水体的平均滞留时间为0.0530.341 a,除晋江流域受水库蓄水强烈影响外,其他流域受水库中等程度影响.
赵梅[8](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任毅[9](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周琳[10](2015)在《基于水资源配置的莆田市水环境质量调控研究》文中提出福建省莆田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兴港口城市,在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工程性缺水和城区内河水质污染等,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与瓶颈。莆田市现状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城区水体的使用功能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工业生活等点源污染已造成水功能区污染物入河量严重超出其纳污能力,水质现状堪忧。作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莆田市在保障未来生活与工业发展用水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降低水环境质量、忽视对水生态效益的保障。本文基于水资源配置,结合河网水质模型模拟的引水稀释方案,以及分析计算纳污能力与入河控制量,合理设置月入河污染物削减方案等,对莆田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进行调控。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利用MIKE11河网水质模型模拟,提出对莆田市重点污染河段——城区北洋河网,实施引清补水方案,即每月定量引入清水稀释污染物浓度,改善水功能区北洋河网莆田市区景观、工业用水区近期水质至V类,提高水环境质量。(2)建立莆田市水资源配置模型,根据未来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与最小生态需水要求,设置规划蓄水与引调水工程,制定2020年、2030年配置方案。结合北洋河网引清补水目标,以水资源配置所得重点生态控制断面下泄流量对引水量的按月满足程度检验配置方案的优劣,进行方案对比,提出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的合理配置方案。(3)提出莆田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改进方法,以近10年每月最小流量作为设计流量计算逐月纳污能力,与纳污能力规程中以枯季流量作为单一设计水文条件计算全年纳污能力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后者计算方法偏于安全问题,采用改进方法可客观体现全年汛期、非汛期由于流量的动态变化造成的纳污能力的变化。(4)基于改进方法制定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和削减方案。采用近10年每月最小流量作为设计流量的改进方法,分析计算莆田市两个水质超标的城区水功能区污染物(COD、氨氮)按月入河控制量,制定分别考虑污染物现状入河量与预测入河量的两水功能区总体按月削减方案,以及重点排污单位全年削减方案。可为未来莆田市针对城区现状水质污染严重,进行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综合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与参考。
二、福建省总库容1亿m~3以上的水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总库容1亿m~3以上的水库(论文提纲范文)
(1)淠河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淠河流域概况 |
2.1 淠河流域基本概况 |
2.2 淠河流域防洪概况 |
2.3 淠河流域水工程调度规则 |
2.4 水库群防洪调度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介绍 |
3.1 知识图谱介绍 |
3.2 知识的表示与建模 |
3.2.1 知识表示 |
3.2.2 知识建模 |
3.3 知识抽取 |
3.4 知识融合 |
3.5 知识存储 |
3.6 知识图谱应用 |
3.6.1 智能搜索 |
3.6.2 知识图谱可视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淠河流域防洪调度知识图谱的设计与构建 |
4.1 模式层的建立 |
4.1.1 防洪调度领域本体定义 |
4.1.2 防洪调度领域本体属性定义 |
4.1.3 防洪调度领域本体关系界定 |
4.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4.3 知识存储与实现 |
4.3.1 知识图谱存储 |
4.3.2 知识图谱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图谱的应用 |
5.1 业务情景特征分析 |
5.1.1 防洪工程信息 |
5.1.2 洪水预报信息 |
5.1.3 河道堤防信息 |
5.1.4 防洪保护对象信息 |
5.2 知识匹配搜索功能 |
5.2.1 提供搜索路径 |
5.2.2 知识匹配 |
5.3 查询系统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洪水预报研究现状 |
1.2.2 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研究现状 |
1.2.3 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河流水系 |
2.2 工程建设 |
2.2.1 水文站网建设 |
2.2.2 水库工程建设 |
2.3 近年防汛形势 |
第三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理论方法 |
3.1 概念及模型思路 |
3.2 模型计算分区 |
3.3 模型计算方法 |
3.3.1 降雨径流计算 |
3.3.2 水库径流深计算 |
3.3.3 暴雨承载能力计算 |
3.4 模型精度检验 |
3.4.1 按分区验证模型精度 |
3.4.2 按降雨级别验证模型精度 |
3.5 模型预警 |
第四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样本及数据选择 |
4.1.1 场次降雨选择 |
4.1.2 样本水库选择 |
4.1.3 数据选择 |
4.2 模型参数确定 |
4.3 模型模拟 |
4.3.1 模型计算 |
4.3.2 参数优化 |
4.4 模型校验 |
4.5 模型应用 |
第五章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 |
5.1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现状 |
5.2 辽宁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分析 |
5.2.1 暴雨承载能力安全运行分析 |
5.2.2 工程安全运行分析 |
5.2.3 管理安全运行分析 |
5.2.4 分析结论 |
5.3 辽宁省小型水库运行保障机制构建 |
5.3.1 以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为基础的防汛调度保障机制 |
5.3.2 以小型水库工程维护为核心的工程保障机制 |
5.3.3 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为重点的组织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利风景区研究进展 |
1.3.2 风景资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 |
1.5.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
1.5.2 水利风景资源 |
第二章 国内典型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概述 |
2.1 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1.1 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1.2 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2.2 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2.1 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2.2 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2.3 草原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3.1 草原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3.2 草原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第三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分类与分布 |
3.1 福建省区域概况 |
3.2 福建省水库的分类与分布 |
3.2.1 福建省水库分类 |
3.2.2 福建省水库分布 |
3.3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分布 |
3.3.1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区域分布 |
3.3.2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地理分布 |
第四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1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1.1 实例一—福清东张水库石竹湖水利风景区 |
4.1.2 实例二—宁德市蕉城区“瀛洲仙池”水利风景区 |
4.1.3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2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2.1 实例三——三明市尤溪县双鲤湖水利风景区 |
4.2.2 实例四——长汀县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
4.2.3 实例五——尤溪县闽湖水利风景区 |
4.2.4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3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3.1 实例六——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湖水利风景区 |
4.3.2 实例七——龙岩市梅花湖水利风景区 |
4.3.3 实例八——浦城县高坊水库水利风景区 |
4.3.4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4 三大类型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比较 |
第五章 基于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
5.1 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景观特性评价计分及结果分析 |
5.1.1 计算得分并排序 |
5.1.2 分析结果 |
5.2 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建议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河口海岸水库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中国河口海岸水库概览 |
2.1 古代中国 |
2.2 现代河口海岸水库 |
3 河口海岸水库的分类、技术难题及生态环境影响 |
3.1 河口海岸水库的分类 |
(1) 河口型水库 (River Mouth Reservoir) 。 |
(2) 海湾型水库 (Estuarine Reservoir) 。 |
(3) 海岸线型水库 (Coastline Reservoir) 。 |
(4) 岛屿型水库 (Island Reservoir) 。 |
3.2 河口海岸水库的技术难点 |
(1) 堤坝。 |
(2) 闸门。 |
(3) 泵站与取水。 |
3.3 河口海岸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 |
(1) 河势。 |
(2) 生态。 |
(3) 环境。 |
4 河口海岸水库未来发展与展望 |
4.1 适合河口海岸水库开发的各大流域 |
4.2 适合河口海岸水库开发的岛屿 |
(5)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莆田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现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理论研究 |
1.4.1 功能湿地理论 |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4.3 自然灾害理论 |
1.5 论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5.1 论文研究的特色 |
1.5.2 论文研究的创新 |
1.6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莆田市防洪排涝调研与总结 |
2.1 莆田市防洪排涝与场地湿地调研的意义 |
2.2 河道防洪排涝系统调研 |
2.2.1 北洋片区 |
2.2.2 南洋片区 |
2.3 水库防洪排涝系统调研 |
2.3.1 东圳水库 |
2.3.2 石盘水库 |
2.3.3 红山水库 |
2.4 排涝涵闸系统调研 |
2.5 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5.1 洪涝灾害情况 |
2.5.2 洪涝灾害成因 |
2.5.3 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
2.5.4 莆田市防洪排涝工程存在主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莆田市防洪排涝规划总体布局研究 |
3.1 规划目标 |
3.2 规划原则 |
3.2.1 生态优先原则 |
3.2.2 系统协调原则 |
3.2.3 先进性原则 |
3.2.4 统筹兼顾原则 |
3.3 总体布局规划 |
3.3.1 北洋片区湿地结构提取 |
3.3.2 北洋片区现状湿地结构整合 |
3.3.3 南洋片湿地结构提取 |
3.3.4 南洋片区现状湿地结构整合 |
3.3.5 南北洋片区规划结构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防洪排涝结构要素研究 |
4.1 最高控制水位 |
4.1.1 排涝最高控制水位拟定原则 |
4.1.2 排涝最高控制水位的拟定 |
4.2 斑块要素研究 |
4.2.1 东圳水库斑块防洪作用分析 |
4.2.2 石盘水库斑块防洪作用分析 |
4.2.3 红山水库斑块防洪作用分析 |
4.2.4 沁后水库斑块防洪作用分析 |
4.3 廊道要素分析 |
4.3.1 北洋片区廊道整治 |
4.3.2 南洋片区廊道整治 |
4.4 工程实例:南北洋区域结构要素研究 |
4.4.1 斑块要素 |
4.4.2 廊道要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因子分级控制研究 |
5.1 斑块因子分级控制 |
5.1.1 水库驳岸 |
5.1.2 水库道路 |
5.1.3 水库植物 |
5.2 廊道因子分级控制 |
5.2.1 河道线型 |
5.2.2 河道断面 |
5.2.3 驳岸设计 |
5.2.4 植物设计 |
5.3 工程实例:下磨溪流域廊道因子分级控制 |
5.3.1 下磨溪概况 |
5.3.2 下磨溪防洪排涝工程存在问题 |
5.3.3 下磨溪廊道因子分级控制改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6.2.1 论文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表索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苏迪罗”台风水库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 三插溪水电站 |
(2) 高岭头二级水电站 |
(3) 百丈漈一级水电站 |
2 调度方式和主要过程 |
2.1 调度权限 |
2.2 洪水调度原则 |
(1) 珊溪水库 |
(2) 赵山渡水库 |
2.3 调度主要过程 |
(1) 珊溪水库 |
(2) 赵山渡水库 |
3 洪水分析 |
3.1 洪水前水库运行情况 |
3.2 降雨情况 |
3.3 洪水过程及频率 |
3.4 防洪效益 |
(1) 峃口 |
(2) 龙湖和高楼 |
(3) 马屿镇 |
4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7)福建水库空间分布特征:沿海密度高水量少、内陆密度低水量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水体提取和水库识别 |
1.4 水库蓄水量估算 |
1.5 统计分析 |
1.6 误差分析 |
2 结果 |
2.1 水库面积和蓄水量丰度分布特征 |
2.2 水库数量和水量空间分布格局 |
2.3 县区水库数量和水量分布特征 |
2.4 河流平均滞留时间 |
3 讨论 |
3.1 水库统计结果分析 |
3.2 沿海与内陆地区水库空间分布差异 |
3.3 水库建设对流域的影响 |
3.4 展望 |
4 结论 |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
2.1.2. 区域生态补偿 |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产权理论 |
2.2.5. 交易费用理论 |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
2.2.7. 博弈理论 |
2.2.8. 契约理论 |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
2.4.3. 碳汇交易模式 |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
2.4.5. 生态认证模式 |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
3.1.3. 生态标记 |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
4.2.1. 生态购买模式 |
4.2.2. 协商谈判模式 |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5.2.1. 生态功能分区 |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水资源配置的莆田市水环境质量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配置方法研究概况 |
1.2.2 注重城市水环境的配水研究 |
1.3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考虑水环境改善的水资源配置目标分析 |
2.1 莆田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 |
2.1.1 水资源概况 |
2.1.2 水环境现状 |
2.2 莆田市现状水利工程及供用水情况 |
2.2.1 莆田市现状水利工程 |
2.2.2 莆田市供用水现状与变化趋势 |
2.3 水资源配置情况 |
2.3.1 水资源配置现存问题 |
2.3.2 水资源配置分区 |
2.4 水资源配置目标分析 |
2.4.1 需水预测 |
2.4.2 城区水环境引清补水目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水资源配置模型建立与方案比较 |
3.1 水资源配置系统概化及网络图 |
3.1.1 模拟关键技术与计算规则 |
3.1.2 计算单元 |
3.1.3 地表水工程及节点 |
3.1.4 水系概化与水力关系 |
3.2 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与比较 |
3.2.1 方案设置 |
3.2.2 方案供需平衡分析 |
3.2.3 方案比较 |
3.2.4 方案对引清补水满足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区水环境改善调控分析 |
4.1 城区水污染负荷现状 |
4.2 纳污能力计算与改进 |
4.2.1 纳污能力计算规程与参数确定 |
4.2.2 存在的问题与方法改进 |
4.2.3 纳污能力计算方法改进及合理性分析 |
4.3 入河控制量与削减方案 |
4.3.1 入河控制量确定原则与污染物增长 |
4.3.2 入河污染物削减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福建省总库容1亿m~3以上的水库(论文参考文献)
- [1]淠河流域水库群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 张福信.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辽宁省小型水库暴雨承载能力分析及运行保障机制研究[D]. 阎诗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D]. 黎秋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4]中国河口海岸水库发展现状与展望[J]. 林鹏智,龚泽林. 人民长江, 2019(07)
- [5]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莆田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研究[D]. 林经纬. 华侨大学, 2018(01)
- [6]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苏迪罗”台风水库调度[J]. 谢珏,张松策.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8(06)
- [7]福建水库空间分布特征:沿海密度高水量少、内陆密度低水量多[J]. 朱珍香,杨军. 湖泊科学, 2018(02)
-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9]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基于水资源配置的莆田市水环境质量调控研究[D]. 周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