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宋雪伟[1](2021)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文中指出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十四首,界定上有争议之作六首。除此之外,在李商隐诗集中存在大量的与无题诗风格相类似的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以及抽象类题目的“准无题诗”共计二十余首。无题诗是一种在题目上不表现内容,不显示功用,在内容上多以描写女子恋情或男女相思为诗面意义,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思或无悔追求的执着精神为抽象意义,在艺术上善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含蓄抽象情绪、抽象意义的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风格特征的定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传统的考评、笺注在诗面意义的解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为本事不可考,任何企图将李商隐无题诗做“实化”解读的做法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必须重新寻求一种思路,那便是对其抽象性的探讨。此外,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李商隐无题诗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解读,很多也没有逃出将诗歌意义“实化”的思维误区。虽然古今笺注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有阐释,但很多细节解读依旧存在较大分歧。通过文本细读、典故细节的梳理,不难发现无题诗中依旧存在诸多值得去研究乃至进一步确认细节意义的地方,例如“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里,燕和鸾的典故都暗含了鸟雀企图成双等细节都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获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抽象性。抽象性贯穿无题诗的始终。首先,无题诗的题目便是抽象的,其题目不表示内容,不指明功用。其次,无题诗的内容充斥着一种抽象情绪,这种抽象情绪可以概括为“对美好事物的发现或追求——认定自己有资格追求美好事物——追求过程中因受阻而失落——追求失败后的愤愤不平以及绝望而难以排遣的凄楚情绪——受阻后继续执着无悔的追求”这样一条潜在的线索。虽然落实在具体的诗作当中,每一首无题诗所投射的情感线索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李商隐的无题诗所传达的抽象情绪都在这样一条线索中有所印证。再次,李商隐的无题诗惯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艺术手段表达抽象的情感线索,这些抽象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在声音方面,它们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用韵、节奏等方面的抽象表达效果,形成了声情并茂的抽象情绪的传达;在色彩方面,它们注重色彩的基本特性与通感效果,注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作用,使得色彩与抽象情绪的传达得到巧妙的配合;在结构方面,李商隐无题诗的诸多构成因素貌似支离破碎实则紧密相连,各因素组合作用形成了诸多意义完整而层次多样的“格式塔”,整体意义大于各部分意义组合的手法拓宽了抽象情绪的表达境界;在意义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阻隔”情节,这种“阻隔”同时也是李商隐无题诗所展现出的抽象情绪链条中起到转折性作用的关键一步,这种“阻隔”情节有时候也会生成抒情主体的离别之苦,促成抒情主体的偷窥行为,乃至成为生成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以及执着无悔追求的根源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究其根源,也是自始至终贯穿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情绪所致。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历程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生与发展与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无题诗的抽象情绪特征是其能够穿越古今获得跨时空读者共鸣的本质条件。
孙丹婷[2](2019)在《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艺术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与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分析勒·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总结其艺术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方法,对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创作原型积累阶段、创作理念建立阶段与创作风格深化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影响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因素,结合作品探求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炼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论述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含义、核心及宗旨。第三章从建造观念、建造体系、建造方式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关注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通过建造人性化尺度的住所,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适应时代潮流的建造观念;通过创建多米诺体系革新建筑承重结构,奠定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建立现代建筑的建造体系;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建造方式实现精确至上、经济先行的理念,实现为全民建造“宫殿”般住宅的普世理想。第四章从建筑的外型、空间、意境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关注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借鉴古典建筑纯粹的几何体造型以及基准线与比例的控制,使建筑在秩序的统领下体现出崇高的美感;将现象学透明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使观者漫步于时间、空间、建筑中体验美感;绘画、雕塑、光色体系、视觉声学与建筑融合,产生“不可言喻的空间”,使富有诗意的建筑表达情感。第五章从统一的秩序、诗意的栖居、“光辉城市”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关注人对城市的社会性需求。统一的几何秩序与功能秩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自由”;诗意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带来“基本的快乐”;“光辉城市”理念体现勒·柯布西耶探索人类、自然、宇宙和谐关系,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理想。第六章从对国际风格的影响、对设计组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结语部分解读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直角之诗》,总结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从建筑师的职责与建筑形式之源两方面探讨其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赵婧[3](2019)在《陈文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文述(17711845),原名文杰,字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至江都知县,是清代嘉道时期着名诗人。曾以团扇诗受知于阮元,与陈鸿寿、陈甫被阮元称为“钱塘三陈”。陈文述一生作诗逾万首,着述数量繁多,着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诗选》、《颐道堂戒后诗存》、《秣陵集》、《西泠怀古集》、《西泠闺咏》、《西泠仙咏》、《颐道堂文抄》、《碧城题跋》、《碧城文隽》、《碧城诗髓》等等。陈文述着作内容丰富,能反映诸多当时文坛及社会状况,颇具文史价值。以往学界侧重于研究陈文述与清代才女的互动以及对女性的书写,对他本人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文献考订和研究讨论来考察陈文述的生平面貌、交游状况和诗文成就,以期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生平、交游,凡六章,下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着作版本、诗风嬗变,凡四章。每章的内容概要如下:上编第一章《陈文述家世戚属》,从陈文述的诗文集中勾勒出其家世谱系,并绘制世系图。通过考述其父母、妻妾、晚辈的生平,来展现他的家庭关系。陈文述有大量描述家庭内部生活、涉及夫妻之情的诗文作品,十分有利于考索出其家人尤其是女性眷属的生平经历。第二章《陈文述生平经历》,陈文述的生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写陈文述早年的读书经历及在京师屡试不第的过程。第二阶段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写陈文述在江南一带的薄宦生涯和尝试海运运动的得失。第三阶段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37),写陈文述在丧失爱子之后的心境转变与因家贫晚年再度出仕的波折起伏。最后,结合多方材料澄清了陈文述的卒年问题。第三章《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阮元是陈文述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和老师。以陈文述为切入点,考察他与阮元的订交过程,在阮元幕府中参与的文学活动,以及与阮元幕府中其他幕宾的来往交流,更能了解阮元幕府对于乾嘉诗学的贡献,以及“诗人幕宾”、“政客幕宾”与“学者幕宾”三者的关系。第四章《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随着陈文述在江南一带遍交友人,他在苏州的“桂叶书堂”逐渐具有一定号召力。本章重点研究了陈文述与舒位、萧抡的交往经历与诗学交流,并考证陈文述与《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厘清这本书的第一作者,试图理解陈文述对这部书产生的作用。第五章《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陈文述与钱杜通过诗画合作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本章在具体的诗画合作案例中勾画了陈文述与钱杜的交游过程,分析他们的人格思想,揭示诗人与画家特有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针对顾太清在诗中痛诋陈文述伪造题诗的疑案,结合种种文献考辩,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编第一章《陈文述着作考述》,逐一简要介绍陈文述二十八种至今流传的着作的版本与内容。第二章《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陈文述在初学诗法阶段主要效法了吴伟业“梅村体”的诗风。本章通过解读具体诗歌,探究陈文述的叙事性七言古体诗在转韵方面对“梅村体”的继承,及在题材与写法上对“梅村体”的发展。第三章《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陈文述中年根据萧抡的建议转而追求诗歌的讽喻用世功能,重新删定早期藻丽的诗作,最后又有所反悔。本章首先对比了《碧城仙馆诗抄》与《颐道堂诗选》前五卷的异同,显示其删定过程的复杂性。其次从诗学上分析其诗观转变的意义。最后探讨他没有真正成功地转变诗风的因素。第四章《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陈文述晚年在诗学倾向上标举李白。本章通过分析陈文述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在创作实践和理论评价上对李白的师法与尊崇,及其与学李诗人的交游这三方面,结合其晚年求仙问道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论述他尊崇李白的原因和意义。
吕姝焱[4](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聂选华[5](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王准[6](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李明奎[7](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提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袁晓光[8](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冯志峰[9](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彭霞[10](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教育研究 ——以“南菁学校”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地区,从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仍保存着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在云南实行数百年,其势力根深蒂固。民国时期云南历届政府因内外因素的制约,难以采取武力强制废除云南的土司制度,因此民国政府采取“渐进”的方式,通过设置行政机构、重新调整行政区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方式,不断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从元至清,土司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逐步严格规范的过程。元代创设的“蒙夷参治”已确立了云南地区土官承袭制度,其承袭顺序皆按照子侄兄弟及妻子。明代的土司制度在元代的基础上更为完备,严格规定了承袭人顺次、承袭资格、应袭人的才识人品等细则。清代土司制度在继承明代制度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严格规定承袭人的继承顺序、承袭人年龄、承袭手续和承袭期限。民国时期的云南土司制度的存留,一方面是对历代土司制度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是由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促使云南地方政府采取“缓进”的政策,对云南土司制度实行了保留、承认、重新规范的管理政策。元、明、清中央政府都很重视儒学教育对管理土司的作用。文献中关于元时在云南传播儒学的记载不多,但元政府在云南设置了专门掌管文教的机构,以传播汉字、儒学。明朝统治者在云南各地置“府州县学”,培养土司子弟忠、义、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规范,准许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增开土司子弟的致仕途径。清政府在云南兴学校、立义学、建书院,广泛设立教育机构,汉文化教育不但惠及土司子弟,土民与少数民族子民都可以进学校接受汉文化教育,土民也可以和土司子弟一样进行科举考试,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儒学在云南地区的发展。民国时期,龙云在云南实施的《云南所属各土司地方行政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和《土司子弟留学之保送及待遇》,推动汉文化教育在云南地区发展的高潮,加速汉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化。其中,南菁学校的建置和发展,是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地区进行汉文化教育情况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汉文化在云南地区实施的重视,在南菁中学接受过汉文化教育的土司子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在抗击日寇的战役中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拥护政府、守土卫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二、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二、二十世纪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四、海外学者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第二节 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阐释的主要问题 |
一、充满缺陷的“寄托说”阐释 |
二、因阻距性而亟需准确解读 |
三、深入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可能性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构及结论 |
一、以双重抽象性界定无题诗及准无题诗 |
二、以抽象类情绪线索解读无题诗的主旨 |
三、李商隐无题诗具备四大抽象艺术特征 |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
第一节 首句命题诗、准无题诗及无题诗 |
一、裸题诗与首句命题诗 |
(一)早期诗歌的流传与题目的功用 |
(二)从“裸题诗”到“首句命题诗” |
二、抽象类题目诗作 |
(一)古代制题方式的发展 |
(二)抽象类型题目的形成 |
三、“首句命题诗”与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诗”与便稽检的题目功能 |
(二)李商隐的“首句命题诗”及其无题诗 |
第二节 无题诗的界定与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
(一)现存古籍中李商隐无题诗的文本情况 |
(二)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及六种类型划分 |
二、李商隐“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准无题诗”界定的分歧 |
(二)《锦瑟》的无题属性问题 |
第三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
一、“万里风波一叶舟”评析 |
(一)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的基本性质 |
(二)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与无题有别 |
二、“幽人不倦赏”评析 |
(一)五律“幽人不倦赏”的基本性质 |
(二)五律“幽人不倦赏”与无题有别 |
第四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
一、“无题”与“蝶” |
(一)《蝶》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蝶》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二、“无题”与“留赠畏之” |
(一)《留赠畏之》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留赠畏之》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第五节 首句命题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式诗作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一)首句命题诗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二)诗句中间词汇命题的诗作不可归为“无题”一类 |
二、首句命题诗与准无题诗间的分流 |
(一)首句命题诗中可以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二)首句命题诗中不可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第六节 抽象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抽象题目及其与首句命题诗间的关系 |
(一)全抽象类题目与半抽象类题目 |
(二)抽象题目与首句命题诗之间的关系 |
二、抽象题目诗作如何归为准无题诗 |
(一)抽象内容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二)抽象功用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
第一节 无题诗的形成条件 |
一、家道中落与诗风的形成 |
(一)自谓尊贵的家族和凄楚的童年 |
(二)反衬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 |
二、诗歌中折射的早逝阴影 |
(一)“早逝”引导的文学伤感细腻的风格 |
(二)“早逝”对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三、因仕途坎坷诱发的悲情 |
(一)“悲”是文学中的一大母题 |
(二)缺失性经验与李商隐诗中之“悲” |
第二节 无题诗的创作追求 |
一、虚化朦胧之美的追求 |
(一)中国文学中的“隐秀”理论 |
(二)无题诗的虚化朦胧特质 |
二、非功利性的心灵书写 |
(一)诗性与诗人纯粹的心灵 |
(二)李商隐与非功利“诗性” |
三、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
(一)李商隐思想中饱含道教元素 |
(二)“内丹”法与诗歌对心灵的刻画 |
(三)对女冠的单相思及对诗作的影响 |
(四)道教思维并非无题诗风格形成的唯一助力 |
第三节 无题诗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的通俗文学观及相关创作 |
(二)李商隐文学观念中的尚真与任情 |
二、从载道到刻画生活细节 |
(一)从咏叹“性灵”到深入内心 |
(二)晚唐初期社会风尚的推进 |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形成的意义 |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一)诗“无题”为描绘真性情提供便利 |
(二)诗“无题”可能并且需要有其发展 |
二、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
(一)诗“无题”与格律限定之间的中和作用 |
(二)诗“无题”与以音乐形式传唱关系密切 |
(三)诗“无题”是对儒家诗教的反扑与补充 |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复归的条件和必要 |
(一)中唐文学思潮的特征及其文学影响 |
(二)“无题”一类诗作对中唐文学思潮的反扑 |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最大特征——抽象性 |
第一节 无题诗与言意关系 |
一、诗“无题”与言意之关系 |
(一)关于“言”与“意”的争论 |
(二)作为“言”的题目之作用 |
二、诗本乎情与诗循乎物 |
(一)诗歌题目在情感多样表达上的劣势 |
(二)真情、矫情与诗歌题目之间的关系 |
三、无题之诗与天籁之音 |
(一)“无题之诗”区别于无题诗,是对天籁之音的追求 |
(二)天籁之音的追求推动了唐代诗人回归首句命题的方式 |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
一、当词汇进入意境 |
(一)词汇“烛”进入意境时的积极功能 |
(二)词汇“烛”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作用 |
二、无题诗对境界的超越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片段化超越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片段化超越 |
第三节 无题诗的形象与思想 |
一、无题诗的创作思想——抽象而不尽可知 |
(一)无题诗的抽象性大于诗歌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 |
(二)虚化本事是无题诗区别于其他诗作的典型特征 |
二、无题诗呈现的形象——零碎而相对抽象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二)七律无题诗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三、抽象于形象,具体于创作思想 |
(一)抽象中包含具体的成分 |
(二)抽象方式是解读无题诗的有效手段 |
第四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
一、诗歌抽象性的两个层面 |
(一)抒情类文本较之叙事类文本的抽象性 |
(二)无题诗较之其他类抒情文本的抽象性 |
二、抽象与具象诗意的区别 |
(一)诗意具象明确的李商隐传统诗作 |
(二)诗意抽象含混的李商隐无题诗作 |
三、无题诗及其抽象性诗意 |
(一)题目因不显内容而题旨不明 |
(二)文本内容抽象使含义不确定 |
(三)抽象性与朦胧、多义、含蓄的关系 |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上) |
第一节 “白日当天三月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美女愁嫁 |
一、“泣春风”的背后:无法满足对美的追求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民歌特质 |
(二)“偷”“芙蓉”“银甲”“悬知”所隐含的细节 |
(三)广泛寄托身世与单纯爱情描绘 |
(四)“追求——阻隔——惆怅”的情感线索 |
二、“闻长叹”的背后:无法解决的悬殊境遇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绝非陈情令狐 |
(三)难以成立的解说 |
(四)失势者的无奈与不平 |
三、“春风笑”的背后:没有价值的绝世美艳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怀才不遇”辨析 |
(三)因无人欣赏而失落、不平 |
四、“待好风”的背后:未知结局的美好期待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评析的争议 |
(三)题旨的争议 |
(四)细节的争议 |
(五)恋情说的争议 |
(六)实现自我的期待与失落 |
五、“弹棋局”的背后:虽嫁犹怨的不平之鸣 |
(一)诗面意义与“不平”的题旨 |
(二)针对抽象题旨的具象化推测 |
(三)充斥着“恨”与“不平”的情绪 |
第二节 “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庐山真容 |
一、“苑内花”的背后:得偿所愿的窥见 |
(一)由天涯到眼前的诗面意义 |
(二)笺注家的争议及解读评析 |
(三)远在天边的失落,近在眼前的兴奋 |
二、“作重楼”的背后:企盼真容的睹见 |
(一)小律体的性质与浅显的诗面意义 |
(二)古人对题旨的争议 |
(三)现代学者的主要阐释观点 |
(四)企盼得见——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三、“欲过难”的背后:羞怯心理的反映 |
(一)“钗上燕”与“镜中鸾”的隐喻解读 |
(二)颇具情节连贯性特征的诗面意义 |
(三)三种类型解读评述 |
(四)渴望又羞怯的矛盾心理 |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下) |
第一节 “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执着追求 |
一、“相思成灰”的背后:无尽的失落 |
(一)执着的爱情与成灰的相思 |
(二)描绘男女爱情的解读——部分剑走偏锋 |
(三)托寓政治仕途的解读——落得太死太实 |
(四)别具新意的说法——缺乏更可靠的佐证 |
(五)执着无悔的抽象情绪 |
二、“相思惆怅”的背后:无悔的执着 |
(一)占据优势的爱情解读 |
(二)政治寄托说的得与失 |
(三)以爱情传达的执着无悔 |
三、“丝尽泪干”的背后:至死的坚守 |
(一)占据优势且内部分歧大的爱情解读 |
(二)君臣寄托、怀才不遇说的局限性 |
(三)托寓令狐说的不确定性 |
(四)从企盼获得到执着追求 |
第二节 “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渴望难即 |
一、“瑶台”的另一端:可望不可即 |
(一)诗歌题旨的各置其辞 |
(二)难以简单认定的托寓之说 |
(三)尚待论证的讥讽求仙之作 |
(四)充满想象的爱情诗解读 |
(五)越发难以追求的抽象情绪 |
二、“蓬山”的另一端:层层之阻隔 |
(一)诗面意义的梳理及相思题旨的争议 |
(二)别有寄托的主张臆测性质浓重 |
(三)咏李夫人说并不成立 |
(四)托寓政治仕途的不准确性 |
(五)难上加难的抽象情绪 |
第三节 “昨夜星辰昨夜风”——客观纪实的宴饮博戏之诗 |
一、宴饮博戏的单纯诗意 |
(一)描绘宴饮博戏的诗面意义 |
(二)诸家“寄托说”的得失 |
(三)爱情诗解读的意义与局限 |
(四)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
二、别无寄托亦绝非艳诗 |
(一)描写爱情题材并不等于情感不够严肃 |
(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题旨的认定 |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声情艺术 |
第一节 声情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汉字字音中的声情艺术 |
(一)声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
(二)韵字层面的声情艺术 |
(三)声调层面的声情艺术 |
二、以“声”传“情”的无题诗 |
(一)李商隐诗之声情艺术 |
(二)无题诗声情艺术的表现特征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韵艺术 |
一、李商隐无题诗用韵与情感之关联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用韵与情感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用韵与情感 |
二、李商隐古体无题诗的用韵技巧 |
(一)古体诗的转韵艺术 |
(二)李商隐古体诗的转韵特质 |
(三)无题诗中类似转韵的艺术技巧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节奏音高 |
一、无题诗的声律与规范 |
(一)近体诗声律规范的声情艺术 |
(二)近体诗声律规范的消极作用 |
二、无题诗的双声与叠韵 |
(一)李商隐诗歌的叠韵魅力 |
(二)无题诗中的叠音词与联绵词 |
三、无题诗的句中韵 |
(一)叠音词的声情艺术魅力 |
(二)句中韵的声情艺术效果 |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
第一节 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艺术 |
一、李商隐诗歌色彩使用特点 |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颜色对举 |
(二)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明暗 |
二、无题诗在色彩使用上的特殊性 |
(一)无题诗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
(二)无题诗中色彩表情之关系 |
第二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
一、晚霞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的色彩环境 |
(二)无题“含情春晼晚”的色彩环境 |
二、灯烛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的三处灯烛色彩环境 |
(二)蜡烛点燃在主人公熟睡之前 |
三、星月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星与月的色彩特征 |
(二)无题诗中星与月不同时出现 |
第三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
一、色彩内外的组合作用 |
(一)外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内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色彩的明暗组合作用 |
(一)“金烬暗”的细节解读 |
(二)“暗”与“红”的组合 |
三、色彩的串联组合作用 |
(一)金之黄与玉之白的串联组合 |
(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色彩串联 |
第四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
一、暖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夜晚室内灯烛的暖色调艺术效果 |
(二)室内暖色调在对举中的艺术作用 |
二、冷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冷色调效果 |
(二)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的冷色调效果 |
三、色调与声情之关系 |
(一)声音艺术通过感觉传达画面效果 |
(二)声音艺术与色彩艺术的勾连关系 |
第五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在情感之中的浓度 |
(一)色彩浓度的抽象性 |
(二)色彩浓度与情感浓度的关系 |
二、色彩对心灵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是对平淡情感的一种补偿 |
(二)色彩是对消极情感的一种补偿 |
三、色彩的使用与文化环境 |
(一)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晚唐社会审美的反映 |
(二)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对生命意识的萌动 |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阻隔”情节 |
第一节 贯穿“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一、男女恋情中的阻隔情节 |
(一)以女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以男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复杂思绪中的阻隔情节 |
(一)蕴含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二)饱含阻隔情感的无题诗 |
三、阻隔情节中的悲剧意味 |
(一)因阻隔而生成的悲剧意味 |
(二)阻隔酝酿强大的精神魅力 |
第二节 “阻隔”与“偷窥”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偷窥情节 |
(一)无题诗偷窥情节的三个层次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深刻内涵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潜在缘由 |
(一)偷窥情节的表面对象——异性恋人 |
(二)偷窥情节的引申对象——美好事物 |
第三节 离别情节引导的“阻隔”情节 |
一、无题诗中别离情节的特征 |
(一)因主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因客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别离情节隐含的作者心境 |
(一)焦虑而急切 |
(二)失望与绝望 |
(三)执着的追逐 |
三、李商隐其他诗作中的别离 |
(一)离别-阻隔情节在李商隐诗歌中具有广泛性 |
(二)离别-阻隔情节在无题一类诗作中更具张力 |
第九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
一、背景与人物之关系 |
(一)白道萦回中之笑靥如花 |
(二)雪月瑶台上的紫府仙人 |
(三)幽暗灯光下的写信之人 |
(四)缝罗帐的执着待嫁女子 |
(五)双鬓斑白的夜间耐寒人 |
(六)动态的底图关系之组合 |
二、环境与图案之关系 |
(一)菱枝与桂叶 |
(二)金翡翠与绣芙蓉 |
(三)金烬暗与石榴红 |
(四)金蟾与玉虎 |
三、典故与弱势文本 |
(一)典故为底,文本为图 |
(二)无题诗典故的弱势文本属性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尾联的断裂性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尾联的断裂性 |
(二)七律无题诗尾联普遍存在断裂性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疏密关系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结构疏密 |
(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结构疏密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知觉与思维 |
(一)偏向知觉与思维的表达 |
(二)以意义结构为发挥源头 |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同形性载体 |
(一)以具体的形式结构表现抽象的意义结构 |
(二)无题诗的意义焦点在于抽象的意义结构 |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倾向性张力 |
(一)从弹棋的棋盘说起 |
(二)“更在瑶台十二层”与“更隔蓬山一万重” |
第十章 本世纪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商榷 |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
一、无题诗与准无题诗的混淆 |
(一)不应采用清代底本探讨无题诗来源问题 |
(二)不应将《锦瑟》与无题诗混为一谈 |
二、李商隐无题诗独创性辨析 |
(一)李商隐是晚唐诸家无题诗创作中的代表 |
(二)不见于选本不足以证明无题诗的不存在 |
三、李商隐是否创作过传奇文 |
(一)创作过传奇文并不证明无题诗出自其中 |
(二)无题诗与骈文和词的关系较小说更密切 |
四、穿凿性质明显的传奇文说 |
(一)抽象性决定了无题诗便于被附会到特定故事中 |
(二)无题诗与传奇杂剧故事相勾连具有极大臆测性 |
第二节 对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的商榷 |
一、照镜女年龄虚实辨析 |
(一)对传统笺注的质疑并不完全可靠 |
(二)对几首无题诗之间的意义关联并不准确 |
(三)“十五”并非实指王茂元女儿的真实年龄 |
(四)对“藏六亲”的颠覆性解读有待进一步商榷 |
二、阿侯之真实身份辨析 |
(一)“阿侯”的形象不可武断地与王氏等同 |
(二)“黄金屋”不是李商隐别娶的直接证据 |
三、昨夜偷窥之对象辨析 |
(一)旧解的质疑颇具可取之处 |
(二)新解的提出难免臆测之嫌 |
四、中心缘何最不平辨析 |
(一)无题“照梁初有情”很难确考创作时间 |
(二)“岳家不公”的解读法臆测性十分明显 |
第三节 本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
一、无题诗抽象性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
(一)诗歌本事的具体性和诗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
(二)传奇文说和王氏婚恋说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无题诗研究成果繁荣的外在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已经趋于繁荣 |
(二)无题诗新解读是其研究繁荣的表现 |
第十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因诗教观念而饱受贬斥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的矛盾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对立 |
(二)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统一 |
二、传统诗学对无题诗的诟病 |
(一)无题诗用典虽多但并非全无可取 |
(二)无题诗用词艳丽但绝非浪荡轻浮 |
第二节 因多征典故而广被笺注 |
一、清代的社会环境与古诗的笺注 |
(一)文化气候严谨,雅文学趋于低谷 |
(二)文化行业的发展促使笺注的刊行 |
(三)阶层的固化使无题诗更易产生共鸣 |
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与阐述可能 |
(一)李商隐诗歌在清代之前笺注不足 |
(二)李商隐的诗集有被阐述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
一、托寓令狐与君臣寄托 |
(一)中国诗学的阐释传统 |
(二)托寓、寄托的文化价值 |
二、曲折离奇的恋爱历史 |
(一)爱情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意义 |
(二)爱情说所呈现出的文化缺陷 |
三、革命反抗与儒法斗争 |
(一)夸张式的穿凿和政治性的误读 |
(二)抽象性在文化阐述上的变异体现 |
第四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
一、接受者审美价值的变化 |
(一)用典审美取向的影响 |
(二)笺注者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
(三)接受者不断变化的审美取向 |
二、无题诗自身的世俗特征 |
(一)内向性与细微性 |
(二)因平俗更易共鸣 |
三、无题诗共鸣的客观条件 |
(一)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历史使命 |
(二)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时代生气 |
第十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晚唐后无题诗创作史 |
一、晚唐时期的无题诗 |
(一)唐代现存诸家无题诗概况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时代地位 |
二、两宋时期的无题诗 |
(一)西昆派的无题诗创作 |
(二)宋代无题诗创作概览 |
三、元代以后的无题诗 |
(一)元明清的无题诗创作概览 |
(二)民国时期无题诗创作概览 |
四、民国时集句无题诗 |
(一)《西昆贯玉稿》 |
(二)《集玉溪生句》 |
(三)《玉溪碎锦集》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评价史 |
一、无题诗的毁誉参半及其“党争说” |
(一)不能够完整准确阐述无题诗的牛李党争说 |
(二)不能够全面准确阐述无题诗的史诗互证法 |
二、南宋前少被选集入选的无题诗 |
(一)古代主要选集录选无题诗情况 |
(二)南宋前无题诗少录选集之原因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
一、绮艳风格在诗词转承中的关节 |
(一)和乐演唱导致题目功能的淡化 |
(二)词与无题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 |
二、以男女寓君臣到以男女寓情怀 |
(一)诗歌深层意义由实转虚的标志 |
(二)以爱情托寓抽象情怀的根本特征 |
三、中国诗索隐式解读的集中体现 |
(一)索隐式解读方式的形成及特征 |
(二)无题诗的抽象性与索隐式解读的穿凿性 |
结语 |
附录A: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 |
附录B:李商隐无题诗用字开口度变化矢量图 |
附录C:李商隐无题诗现存古籍文献情况概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
2.1 创作原型积累阶段(1888-1917) |
2.1.1 成长环境 |
2.1.2 教育经历 |
2.1.3 早期创作:地区主义 |
2.2 创作理念建立阶段(1917-1944) |
2.2.1 纯粹主义提供视觉语言 |
2.2.2 《新精神》拓展传播途径 |
2.2.3 理论研究阐释艺术思想 |
2.2.4 中期创作:功能主义 |
2.3 创作风格深化阶段(1945-1965) |
2.3.1 扩展功能主义的内涵 |
2.3.2 追寻内心世界的观照 |
2.3.3 倾向个人意志的表达 |
2.3.4 晚期创作:粗野主义 |
2.4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基础:人本主义 |
2.4.1 人本主义的释义 |
2.4.2 人本主义的核心 |
2.4.3 人本主义的宗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
3.1 建造观念 |
3.1.1 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
3.1.2 遵循人性化的尺度 |
3.1.3 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
3.2 建造体系 |
3.2.1 “多米诺”结构体系 |
3.2.2 “雪铁龙”住宅模型 |
3.2.3 “新建筑五原则” |
3.2.4 四种基本住宅类型 |
3.3 建造方式 |
3.3.1 标准化体现秩序原则 |
3.3.2 批量化体现经济法则 |
3.4 创作实践 |
3.4.1 弗吕日现代居住区 |
3.4.2 马赛公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
4.1 形体秩序体现美感 |
4.1.1 几何体是造型的本质 |
4.1.2 基准线是秩序的保证 |
4.2 时空建筑传达美感 |
4.2.1 空间构成 |
4.2.2 建筑漫步 |
4.3 诗意建筑表达情感 |
4.3.1 绘画引发诗意的隐喻 |
4.3.2 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 |
4.4 创作实践 |
4.4.1 朗香圣母教堂 |
4.4.2 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
4.4.3 东京国家西方美术馆 |
4.4.4 昌迪加尔建筑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 |
5.1 统一秩序获得“精神自由” |
5.1.1 几何秩序 |
5.1.2 功能秩序 |
5.2 诗意栖居带来“基本快乐” |
5.2.1 物质环境 |
5.2.2 人文环境 |
5.3 “光辉城市”构建理想模型 |
5.3.1 “瓦赞规划” |
5.3.2 “光辉城市” |
5.4 创作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影响 |
6.1 对国际风格的影响 |
6.2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
6.2.1 对CIAM的影响 |
6.2.2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
6.3 对国家地区的影响 |
6.3.1 日本 |
6.3.2 美国 |
6.3.3 欧洲 |
6.3.4 南美 |
6.3.5 印度 |
6.3.6 中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
7.2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核心:融合 |
7.2.1 艺术的融合 |
7.2.2 .思想的融合 |
7.3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启示 |
7.3.1 建筑师的职责 |
7.3.2 建筑形式之源 |
7.4 由勒·柯布西耶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A 勒·柯布西耶的着作及报告 |
附录B 国内出版的研究勒·柯布西耶个案的部分着作 |
附录C 国内研究勒·柯布西耶的部分期刊论文 |
附录D 译介的代表性学术着作汇总表 |
附录E 国外研究勒·柯布西耶的代表性着作 |
(3)陈文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陈文述的生平与交游 |
第一章 陈文述家世戚属 |
第一节 家世渊源 |
第二节 手足情深 |
第三节 妻妾之争 |
第四节 家族联姻 |
第二章 陈文述生平经历 |
第一节 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 |
第二节 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 |
第三节 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45) |
第三章 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与阮元的师生情谊 |
第二节 陈文述与诗人幕宾的交游 |
第三节 陈文述与学者幕宾的交游 |
第四章 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桂叶书堂”交游圈概况 |
第二节 陈文述与萧抡的诗学切磋 |
第三节 陈文述与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 |
第五章 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交流缘起 |
第二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合作三例 |
第三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理论交流 |
第六章 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 |
第一节 《颐道堂戒后诗存》中的题诗与和诗 |
第二节 遭顾太清痛诋之原因试探 |
第三节 此事与“丁香花案”的关系 |
下编:陈文述的着述与诗学 |
第一章 陈文述着作考述 |
第一节 诗集 |
第二节 小集 |
第三节 文集 |
第四节 诗文评 |
第五节 词集、善书及其他 |
第二章 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色丽而节和:陈文述对“梅村体”的继承 |
第二节 世俗而炫奇:陈文述对“梅村体”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 |
第一节 诗集比较:从才藻之作到风人之作 |
第二节 诗观转变:从藻饰到明道 |
第三节 删诗改存:从反悔到迷茫 |
第四章 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 |
第一节 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 |
第二节 对李白诗学的师法与评议 |
第三节 与学李诗人的交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6)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
第三节、山岳 |
第四节、江河 |
第五节、湖泽 |
第六节、温泉 |
第七节、都邑 |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井盐 |
第五节、其他物产 |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高僧事迹 |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
结语 |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
第三节 《说文》注本 |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
第三节 形声研究 |
第四节 转注研究 |
第五节 假借研究 |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10)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教育研究 ——以“南菁学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云南土司研究概况 |
四、南菁学校研究概况 |
五、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之处 |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第一节 元代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一、元代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元代土司子弟教育 |
第二节 明代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一、明代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明代云南土司子弟的儒学教育措施 |
第三节 清代云南土司承袭及土司子弟教育 |
一、清代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清代云南土司子弟的文化教育措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的存留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存留的原因 |
一、云南特殊的地域环境 |
二、土司制度基础稳固 |
三、西南边疆危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制度存留概况 |
一、民国时期对云南土司的管理 |
二、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存留概况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司承袭与土司子弟教育 |
一、民国时期云南土司的承袭 |
二、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的教育 |
第三章 南菁学校与云南土司子弟教育 |
第一节 南菁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
一、南菁学校创建经过 |
二、南菁学校的发展 |
第二节 南菁学校的基本教学概况 |
一、南菁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办学情况 |
二、南菁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
第三节 南菁学校与云南土司子弟教育 |
一、土司子弟入学条件 |
二、土司子弟学生在校经费 |
三、土司子弟学生特别班 |
四、土司子弟学生在校表现 |
第四章 云南土司子弟教育中的家国情怀——以抗战为中心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南菁学校的教学概况 |
一、“战时”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 |
二、南菁学校的“战时”教育 |
三、“战时”南菁学校土司子弟学生的爱国热情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土司子弟保家卫国 |
一、云南各土司输诚报国 |
二、陇川土司多永安的两面政治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商隐无题诗研究[D]. 宋雪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D]. 孙丹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3]陈文述研究[D]. 赵婧. 上海大学, 2019(03)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8]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子弟教育研究 ——以“南菁学校”为中心[D]. 彭霞.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