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主动适应

夯实基础,主动适应

一、夯实基础,主动应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灵海[1](2021)在《城市管廊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施工力学效应及参数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政府对城镇化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市政管网工程全部入廊乃发展所趋,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规模将与日俱增。但当下综合管廊的主流施工方法,或在建设期间对城市地面“开膛破肚”,或不能长距离施工、不能超浅埋施工,不具普遍性。故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亟需一种兼具通用性、高质量、高效益、经济性、绿色环保的现代化施工方法。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地下空间施工快速装配支护技术”(2018YFC0808705)课题组联合研发的城市综合管廊机械化施工新装备——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的设备功能条件,采用数值计算、工程试验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一体机施工关键环节的力学效应及其对城市周边地层的影响作用规律,并对一体机的设计、施工参数优化提供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研究一体机掘进过程中掌子面的稳定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掌子面放坡选型、插刀超前支护控制、连续降雨各因素对掌子面稳定性的作用影响程度及规律,并分析了各工况下掌子面土体的变形特征,以探究较优的开挖模块设计与掘进施工参数。(2)分析一体机机尾脱出后的地层变形规律及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对肥槽及时回填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据此要求及一体机机尾回填作业的工程特点比选可行的回填工艺,再根据各具体工艺对机尾地层的变形控制效果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单次回填时机等因素对机尾地层变形影响的作用规律,以探究较优的回填工艺与作业参数。(3)进行了一体机的工程应用试验,实时监测场地地层变形、一体机掘进状态与管节结构装配后的状态。一者对比分析一体机试验段地层变形监测值、原方案明挖段监测值、基于上述两点研究结论所提出的一体机优化工法的模拟计算值三者之间的差异,研究一体机在实际应用中对周边地层的变形控制能力并验证上述研究成果。二者通过监测分析一体机的下卧地基处理问题,为一体机进一步的研发优化提供参考。

徐洪路[2](2021)在《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动力反应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是一种新型加筋土挡墙,是由返包式加筋土挡墙发展而来,通过预留在返包式挡墙内的连接杆件将混凝土面板与柔性挡墙连接为一个整体,由于增加了刚性墙面和预制连接件,其传力机制与返包式加筋土挡墙相比较复杂。且此类面板形式挡墙在我国铁路工程已有实际工程应用,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振动台试验对比返包式加筋土挡墙与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动力特性,并在振动台试验和理论计算基础之上,发展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数值分析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根据相似关系对实际工程进行缩尺设计,对试验所用加速度计、土压力计、顶杆位移计和应变片进行灵敏度标定;按照实际工程施工流程及施工标准对模型进行搭建;确定输入地震动时程及加载方案。(2)开展返包式加筋土挡墙振动台模型试验,描述试验模型震害现象;分析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处加速度响应情况;分析了挡墙不同位置处变形规律;研究了挡墙水平静土压力和地震总土压力大小及其合力作用点位置,并与规范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土工格栅应变分布规律。(3)开展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振动台模型试验,描述试验模型震害现象;分析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处加速度响应情况;分析了挡墙不同位置处变形规律;研究了挡墙水平静土压力和地震总土压力大小及其合力作用点位置,并与规范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土工格栅应变分布规律。通过对比返包式加筋土挡墙与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动力特性来分析两种面板形式挡墙抗震性能差异性。(4)运用FLAC3D数值分析方法对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柔性面板位移情况和刚性面板后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邱明兵[3](2021)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分离模型,分别考虑桩的运动相互作用和惯性相互作用,用试验获得的相位差求二者矢量和。对运动相互作用,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研发双弹簧反应位移法,计算桩侧土压力增量和桩身位移、弯矩、剪力。对惯性相互作用,采用成熟的m值法。试验方面,配合振动台10t的载荷量,设计和制作了粘弹性边界,可较好消除模型箱的边界效应,实现无限地基的震动模拟。设计和制作了高位和低位弹性质点体系,研究了不同频率结构的上部质点和场地位移的相位差规律。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拟合试验位移值,以实测桩身弯矩为基准,利用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获得土弹簧刚度值;并且进行了多工况验证,分析和试验数据的规律吻合度较高。主要结论有:1、叠层剪切箱增加粘弹性边界后,可明显调整试验土层位移幅值和曲线形态,以及加速度幅值。2、桩两侧土压力增量时程呈现反相,一侧达到正向峰值时,另一侧达到负向峰值。正向峰值大于负向峰值。3、压力盒测量的压力值是增量值,是与位移相关的物理量。正动土压力值是由土颗粒压缩产生的接触力增量。负压力值是桩主动侧卸载所致,是压力负增量,具有明确物理含义。应用到双弹簧反应位移法中,主动侧弹簧表现为负刚度。4、通过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的试验桩侧土弹簧刚度,被动侧为12MPa/m,落在相关规范取值(3~15MPa/m)范围内。振动台试验土层平均剪应变2.7x10-3,与对应的实际场地平均应变8.2x10-3在同一数量级,达到实际场地平均应变的33%,较为接近。因此,振动台试验反演的土弹簧刚度具有工程实际意义。5、实测相位分析表明,长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均大于90°;短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大部分小于90°,小部分大于90°。偏于保守的,长周期结构的两个相互作用矢量和可以用SRSS法代替,短周期结构矢量和用代数和代替。6、实测相位分析表明,桩身应变与场地位移保持同步。双弹簧反应位移法符合基桩动力响应机理,可用于地震作用下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的接触力和桩身效应增量计算分析。

朱晨菲[4](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指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秦义岭[5](2021)在《固体充填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稳定性及注浆加固研究》文中提出固体充填机械化沿空留巷技术是煤炭绿色化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固体充填机械化沿空留巷技术仍存在巷旁支护体力学性质与围岩作用不匹配、煤矸石材料注浆加固影响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沿空留巷过程中盲目性高、过度依赖经验,这些问题制约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发展。为了深入研究巷旁支护体在围岩应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仿真模拟等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充填率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的结构特征、巷旁支护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的压实特性和夯实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的注浆扩散模型和水泥煤矸石胶结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巷旁支护体稳定的前提下降低留巷成本,为实现充填开采机械化沿空留巷最优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通过上述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分析不同充填率条件下覆岩大小结构变化特征、建立在顶板载荷和采空区充填体侧压力共同作用下巷旁支护体稳定性模型、揭示巷旁支护体稳定性与巷旁支护体自身材料特性间的关系,以确定从改善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的力学性质、注浆加固提高巷旁支护体的粘结强度两方面来提高巷旁支护体的稳定性。(2)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最佳的粒径级配即泰波系数取值为0.4。并对最佳粒径级配的煤矸石材料进行了细观压实特性研究分析,从而建立了细观力链结构演化与宏观应变响应之间的关系。(3)利用自主设计的留巷夯实模拟试验台和离散元软件,研究了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在夯实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获得了在不同推压速度和放料步距下推压板的推力、留巷注浆侧板上的侧压力、煤矸石颗粒受力状态与孔隙率的变化规律。(4)建立了水泥浆液在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中的注浆扩散模型,并利用自主研发的二维可视化注浆系统进行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此外,采用Fluent软件模拟采空区中巷旁支护体材料的注浆过程,获得不同注浆孔间距对浆液密实程度的影响规律。(5)对水泥煤矸石胶结体的力学时效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水灰比、煤矸石孔隙率和养护龄期对水泥煤矸石胶结体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后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

李智利[6](2021)在《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是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发扬党的斗争精神问题,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扬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学说的坚持和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党的斗争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践的凝练和升华。立足新时代,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扬和践行党的斗争精神于党、人民、国家、民族乃至世界而言都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多层次的困难与挑战对党的斗争精神的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效应,严重妨碍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敢于斗争精神的传承和善于斗争能力的发挥。当前,为有效克服影响党的斗争精神发扬的阻滞因素,亟需从斗争的方向、意识、意志、艺术和能力等方面构建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体系框架,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斗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王博林[7](2021)在《湿陷与膨胀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分布着各种类型工程性质迥异的特殊土,其中,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对工程构筑物的危害最为严重。为减小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区建(构)筑物常采用桩基础,但由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基中桩-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如果设计不当,膨胀土地基中的基桩将受到土体膨胀产生的上拔力,可能拉断基桩甚至导致上部构筑物发生严重抬升;此外,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基桩由于土体湿陷会在桩身产生负摩阻力,使基桩产生附加沉降。因此,研究这两类特殊土地基中基桩的承载特性与计算方法,可为桩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另外,为减小此类特殊土地基变形对基桩的危害,新型主动隔离技术成为目前岩土工程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模型试验中相似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得到了能够控制膨胀率及湿陷系数的相似材料。应用制备的相似材料,设计了膨胀土地基中无套管基桩与新型套管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膨胀地基中基桩的承载特性,采用剪切位移法,考虑膨胀土的膨胀特性,得到了膨胀土地基中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解析解,并验证了新型套管桩处理膨胀土地基的可行性与效果。结合湿陷性土地基中基桩与涂层基桩的模型试验,对湿陷性土中基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室内与现场试验的负摩阻力分布的计算方法。最后,依托湿陷性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模型试验,对湿陷性土层中隔离负摩阻力的新型套管桩的承载特性与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选取砂、膨润土、石膏作为基本材料,进行了膨胀土相似材料的制备与配比研究。采用侧限无荷膨胀试验,研究了膨胀土相似材料不同质量配比下混合物的膨胀特性,并对各组分含量与膨胀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侧限有荷膨胀试验结果,对膨胀率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提出膨胀率与垂直压力呈对数曲线关系式。揭示了黏粒含量、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对膨胀土相似材料混合物膨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膨润土:石膏(质量配合比)为8:9:3时,膨胀土相似材料具有显着的吸水膨胀特性,最大膨胀率可达到30%以上,且该配比下混合物中土体骨架占比合理并易于实验室制备。(2)选取砂、石英粉、膨润土、石膏、工业盐作为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的基本材料,通过不同配比下混合物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及湿陷试验发现,砂:石英粉:膨润土:石膏:工业盐(质量配合比)为0.25:0.3:0.3:0.1:0.05时,混合物的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黏聚力、内摩擦角、湿陷系数等指标均接近于天然黄土的相关指标,可作为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3)结合某实际工程中采用新型套管桩解决地面膨胀的问题,设计了膨胀土地基中无套管基桩与新型套管桩嵌入膨胀土地基中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新型套管桩嵌入膨胀性土中的试验,分析了膨胀性土的膨胀量、内外桩竖向位移以及内外桩轴力等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其处理地面膨胀病害的可行性。基于剪切位移法,从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考虑桩周土体膨胀影响,采用试验结果提出膨胀率与垂直压力的对数曲线的关系式,利用弹性理论推导了膨胀土地基中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微分方程,并得到了桩身轴力的理论解答,与前述模型试验中基桩的轴力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可较好地计算膨胀性土层中基桩的桩身轴力。(4)通过湿陷性土地基中基桩与沥青涂层基桩模型试验,对湿陷性土中基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室内试验与调研现场试验结果,对负摩阻力的分布特性、中性点的位置、最大负摩阻力的大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角形负摩阻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并与现场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形法负摩阻力分布形式,中性点深度取湿陷土层厚度的0.40~0.65倍,最大负摩阻力取平均负摩阻力的2倍,计算所得下拉荷载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且误差较小。通过对沥青涂层基桩桩侧摩阻力的分析发现,在中性点以上采用沥青涂层的方法,可减小负摩阻力25%左右。(5)开展了湿陷性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模型试验,采用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填筑模型,进行套管桩竖向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浸水前后基桩承载特性和土体湿陷变形研究,分析了新型套管桩桩身轴力、桩侧阻力、负摩阻力等变化规律,探讨了新型套管桩基础竖向承载机理与负摩阻力发展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王昌祥[8](2020)在《切顶充填开采采动效应及矸石柱稳定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充填开采材料不足的问题,从控制开采沉陷的角度出发,以国内的“采选充+X”采煤、结构充填开采,国外的高边坡采煤为基础,提出了切顶充填开采的方法:资源化处理部分采空区(切顶区)顶板作为就地(充填区)充填材料,科学布设切顶区、充填区,依靠成套研发的切顶充填综合采煤设备,实现采空区的部分充填,在充填材料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达到减沉的目标。为了验证切顶充填开采的效果以及为切顶充填设计提供试验依据,本文选择浅埋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破碎矸石压缩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得到了切顶充填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位移应力演化过程以及采动裂隙分布规律,揭示了切顶充填开采的尺寸效应与平面充填率效应、矸石柱压缩变形特征,分析了切顶充填开采链式失稳特征、载荷响应以及充实率计算公式。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开展了切顶充填法与垮落法的相似材料模拟对比试验,发现了切顶充填开采竖直位移为垮落法开采的8.29%,水平位移为垮落法开采的6.67%,切顶充填开采应力集中系数为垮落法开采的56.00%,验证了切顶充填的减沉、减压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发现了切顶充填开采顶板不同种类裂隙降低幅度大约在2/3,验证了切顶充填的抑制采动裂隙生成的效果。切顶充填开采可以形成横向连续、纵向协调的覆岩整体形变,从而实现围岩的损伤控制。切顶充填开采可以降低能量释放总量,降低能量积聚以及降低能量释放速率,从而具备防治动力灾害的优势。(2)开展了变参数的切顶充填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得到了在采充体积相等的前提下,充填厚度是决定其开采效果的关键参数。开展了变参数的数值模拟,获得了竖直位移与充填区应力的采厚效应与充宽效应。理论上,煤层厚度越小,切顶高度越大,充填宽度越大,切顶充填效果越好。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通过MATLAB计算得到:切顶区宽度、充填区宽度与顶板位移以及充填区应力之间的关联度都较小,煤层厚度与顶板位移以及充填区应力之间的关联度最大。(3)建立了切顶充填开采顶板初次断裂等效分段弹性地基梁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得到不同平面充填率开采时顶板的初次断裂距离、位置以及断裂前后能量分布、能量释放量。根据杨家村矿地质情况,切顶充填条件下顶板不发生破断的临界平面充填率为57%左右,此时的极限破断尺寸为37.8m。对于同一平面充填率,采空区相关能量指标曲线形态与顶板挠度一致;煤壁前方相关能量指标曲线形态呈现指数变化规律。随着平面充填率的增加,采空区与煤壁前方能量释放密度上下限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4)进行了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的破碎矸石压缩试验与无侧限破碎矸石压缩的数值模拟。无侧限约束条件下残高比与高径比呈现出三次函数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当高径比小于0.4的时候,残高比增长迅速。侧向支护作用改变了压缩过程,残留高度及残高比都增加。固定侧限条件下,在载荷突变或者水的影响下,变形稳定的破碎矸石仍会发生变形的突增。不同侧限条件下破碎矸石应力应变更加符合Terzaghi模型。无侧限条件下破碎矸石流变适用于PTh体流变模型。(5)开展了切顶充填开采覆岩链式失稳的相似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了在采空区中部及端部的顶板最容易失稳,切顶充填采场矸石柱的失稳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结合结构力学理论,得到了关键区域的矸石柱失稳,临近矸石柱的载荷响应。提出了切顶充填采场有三种覆岩破坏空间结构,切顶充填开采采场上方覆岩应力呈“复合应力拱”的特征。得到了切顶充填充实率的计算公式,当上覆岩层重力较小(4MPa以内),平面充填率0.5以上,预压实应力2MPa左右时,充实率可以保证在0.7~0.8。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切顶充填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何江飞[9](2020)在《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随着城镇开发不断深入,黄土区产生大量的人工开挖高陡边坡,由于这些高陡边坡紧邻居民区、厂矿及道路,施工作业面狭窄、支护空间受限,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实现灾害的快速修复。本文以某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室内模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陡黄土边坡失稳特征;基于协同作用理念,为解决黄土高陡边坡快速修复、支护结构变形位移大的问题,提出了加固高陡黄土边坡的“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基于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组合结构协同作用机理,并引入稳定系数和荷载分担比概念,探讨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组合结构稳定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组合结构稳定系数和结构荷载分担比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出锚索预应力设计参数对结构稳定系数和结构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大,为后续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提供参考。(2)开展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结构的作用机理,验证了组合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效应。从应力角度分析了组合结构工作机理,根据附加应力法理论,建立了锚索预应力作用下土体的等效应力计算公式;引入条分法理论,建立了考虑预应力锚索附加应力的组合结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算例分析,探讨了预应力与安全系数关系,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较好体现了锚索预应力作用,同时表明锚索对支护体系整体稳定极为重要。(3)以铭帝1#边坡为工程背景,构建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组合结构的FLAC3D数值分析模型,考虑自然工况、降雨工况条件下及考虑坡顶交通荷载作用下,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作用效应,并评价交通荷载对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根据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结果获得了组合结构实际应用的变形特性及工作规律,验证了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结构的有效性,成功解决了黄土高陡边坡快速修复、支护空间受限、常规加固方案变形量大及变形不协调关键技术难题。

瞿立明[10](2020)在《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桩基础具有强度高、沉降小、可跨越复杂地质条件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路基和桥梁的下部基础,其工作性能主要依赖于桩-土相互作用。倾斜地层中桩周土的应力场不再呈轴对称分布,且同一承台下不同位置的桩基会出现桩-土摩擦长度不同的情况;在交通动荷载作用下,倾斜地层中的振动波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在斜边界处还可能引起反射波。已有研究中,桩基动力响应研究多针对水平成层场地展开,关于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采用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倾斜地层中桩基动力响应特性、动荷载传递机理、波传播特性及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与群桩动响应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讨论了地层倾斜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和机理,并提出了倾斜地层条件桩基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开展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地层,斜坡和倾斜基岩场地中的单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倾斜地层桩基在不同中值荷载,不同动力幅值,以及不同加载频率的组合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机理,分析了桩顶动位移,桩身动应变,桩底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倾斜边界对桩身动位移幅值影响较小,但会明显改变土场地的动响应,使得桩周土响应出现方向性差异,且斜坡和基岩面倾斜边界对土响应的影响并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倾斜基岩条件下,位于倾斜上侧的土位移大于同深度处倾斜下侧的位移,倾斜基岩边界的影响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变大;斜坡场地条件对土体位移的影响主要在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位移响应的方向性差异与土体到桩轴的径向距离有关,径向距离较小时,位于坡脚一侧的土体位移更大,而径向距离超出一定范围后,坡顶一侧的土体位移会超过坡脚。(2)开展了倾斜地层条件下群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地层倾斜条件下承台不同位置的振动有所区别,斜坡群桩承台下坡一侧振动较上坡侧剧烈,承台坡底方向的动位移出现“放大效应”,振动呈非对称分布。随后,针对试验观察到的倾斜地层群桩承台差异振动现象,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差异振动的原因,揭示了倾斜地层群桩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倾斜地层条件下群桩承台的差异振动是由下部桩基的差异振动引起,而倾斜地层群桩中出现差异振动原因是不同位置处的桩身自由段,摩擦段和桩底土厚度三者的数值和比例不同,导致同一承台下不同桩基的荷载传递和位移变形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桩长和不同桩土模量比条件下倾斜基岩场地和斜坡场地的动位移和轴力随深度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倾斜边界对桩基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3)开展了斜坡场地振动波传播特性和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振动桩周围土场地不同深度处的位移峰值和到达时间,并将上述两各物理量转换为振动问题常用的幅值和相位,与水平场地振动波衰减的三维解析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斜坡地层振动波传播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场地振动波传播路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上坡方向振动波衰减快于下坡方向;总体上,朝上坡方向的振动波以水平传播为主,对土场地的影响也接近水平地层中的情况,而部分朝下坡方向振动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偏折,不再沿水平方向。进一步地,开展了斜坡场地主动桩和被动桩双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桩引起的波发散不可忽略,且斜坡场地桩基受周围振动桩基的影响程度仍主要由该桩与土的接触面积决定。(4)展开交通动荷载下倾斜基岩面条件对群桩动响应特性,荷载传递规律和群桩相互作用机理的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受嵌岩深度变化的影响,倾斜基岩面群桩承台出现明显的差异振动现象,位于倾斜面下侧的承台响应大于倾斜上侧。另外,倾斜基岩条件下,振动波向倾斜上侧传播与下侧传播时对被动桩的影响程度不同:倾斜下侧被动桩中的位移与水平基岩面中较为接近;振动波向倾斜上侧传递时,部分振动能量会被动阻抗更大的基岩吸收,使得振动减弱,故倾斜上侧被动桩的位移略小于水平基岩。(5)分别开展了基岩边界对单桩动力响应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以及斜坡场地条件下的群桩动力响应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桩基竖向阻抗会以水平无限地层条件下的桩基阻抗曲线为基线发生波动,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与桩基到基岩边界的距离关系密切,桩基距离基岩越近,波动频率越小,但波幅越大。另外,还基于结论(3)揭示的斜坡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斜坡双桩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推导了考虑地形效应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得到了斜坡群桩竖向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地形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坡顶方向和坡底方向传播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不同,坡顶方向略大于坡底方向;二是不同斜坡角度下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也不同,坡角越大,地形效应越显着;三是斜坡角度对动阻抗频率曲线峰值影响明显,且桩间距越大,地形影响越显着。

二、夯实基础,主动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夯实基础,主动应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管廊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施工力学效应及参数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现状
        1.2.2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2.3 城市综合管廊现代化施工新装备的研发
        1.2.4 明挖掌子面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5 机尾回填地层变形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掘进掌子面稳定性分析研究
    2.1 概述
    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2.2.1 正交分析设计
        2.2.2 数值模型与分析工况
        2.2.3 模型计算参数
    2.3 掌子面稳定性的正交分析
        2.3.1 单坡组正交处理数据分析
        2.3.2 台阶组正交处理数据分析
        2.3.3 正交分析结论
    2.4 掌子面土体变形分析
        2.4.1 土体位移特征
        2.4.2 潜在滑动面特征
        2.4.3 插刀插入对掌子面变形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机尾脱出地层变形控制研究
    3.1 概述
    3.2 一体机机尾脱出后地层变形特征
        3.2.1 机尾脱出未回填时的地层变形特征
        3.2.2 机尾脱出回填后的地层变形特征
    3.3 不同回填方案下的机尾地层变形控制分析
        3.3.1 回填方案的比选
        3.3.2 传统夯实回填机尾地层变形控制分析
        3.3.3 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机尾地层变形控制分析
        3.3.4 部分同步注浆回填机尾地层变形控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工程应用试验及分析
    4.1 概述
    4.2 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工程试验
        4.2.1 试验段工程概况
        4.2.2 一体机初代机型设备概况
        4.2.3 一体机工程试验应用概况
        4.2.4 主要监测内容与方法
        4.2.5 一体机优化工法的仿真模拟
    4.3 地层变形监测与对比分析
        4.3.1 基坑顶部沉降位移监测分析
        4.3.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4.3.3 深层侧向位移监测分析
    4.4 一体机掘进监测与分析
        4.4.1 一体机掘进姿态监测分析
        4.4.2 插刀应力监测分析
        4.4.3 一体机推进力监测分析
    4.5 管节结构不均匀沉降监测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动力反应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加筋土挡墙振动台试验设计
    2.1 概述
    2.2 振动台概况
    2.3 相似比设计
    2.4 加筋土挡墙试验设计
    2.5 传感器介绍及标定
    2.6 模型制作
    2.7 试验工况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返包式加筋土挡墙振动台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震害现象
    3.3 加速度响应分析
    3.4 墙体侧向位移
    3.5 顶部沉降分析
    3.6 土压力分析
    3.7 筋材应变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振动台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震害现象
    4.3 加速度响应分析
    4.4 墙体侧向位移
    4.5 顶部沉降分析
    4.6 土压力分析
    4.7 应变分析
    4.8 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抗震性能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模型建立
    5.3 数值模拟准确性验证
    5.4 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动力响应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桩基础地震响应的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
        1.1.2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概述
        1.1.3 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概述
        1.1.4 张建民等任意侧向位移下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理论
        1.1.5 地震动土压力沿深度分布的测试规律既有资料整理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3 台桩基振动台试验
        1.2.1 成层土中桩基与复合地基地震作用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1.2.2 桩端嵌固效应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1.2.3 高承台桩基础的抗震性能研究
        1.2.4 目前测试动土压力遇到的几个问题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制粘弹性边界剪切箱
        1.3.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1.3.3 动土压力
        1.3.4 土弹簧刚度系数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2.1 反应位移法
        2.1.1 反应位移法的研究概况
        2.1.2 反应位移法建模
        2.1.3 地基弹簧刚度的确定
        2.1.4 地表峰值水平位移的选用
        2.1.5 惯性力计算
    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模型
        2.2.1 反应位移法的建模假定
        2.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2.2.3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位移求解
        2.2.4 与传统反应位移法比较
        2.2.5 弹簧刚度沿深度线性增长的解
    2.3 均匀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2.3.1 桩顶自由,桩端自由
        2.3.2 桩顶自由,桩端嵌岩
        2.3.3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自由
        2.3.4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嵌岩
        2.3.5 下硬上软渐变土层反应位移法算例
    2.4 成层土的反应位移法
        2.4.1 线性粘弹性成层土的稳态地震反应
        2.4.2 成层土的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2.4.3 成层土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2.4.4 流滑土中反应位移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尺寸原型桩振动台试验设计
    3.1 引言
    3.2 试验目的和几个试验重点
    3.3 试验设备
    3.4 粘弹性边界剪切箱设计
        3.4.1 叠层剪切试验箱粘弹性边界改进
        3.4.2 粘弹性边界的参数确定
        3.4.3 叠层框架与刚架设计与制作
    3.5 试验方案设计
        3.5.1 小尺寸原型桩基结构设计
        3.5.2 质量块与弹性质点
        3.5.3 模型土性质
        3.5.4 传感器的选用与布置
    3.6 地震波的选择与加载工况
        3.6.1 地震波种类
        3.6.2 加载工况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概述
        4.1.1 拟合反演与验证的思路
        4.1.2 场地位移测量和分析要点
        4.1.3 场地加速度测量和分析要点
        4.1.4 桩侧动力土压力增量测量和分析要点
        4.1.5 应变测量重点
        4.1.6 相位测量和分析要点
        4.1.7 两个相互作用的矢量和
        4.1.8 位移形态管
        4.1.9 桩顶嵌固与绑扎SAA影响
    4.2 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4.2.1 空土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4.2.2 模型地基振动特征
        4.2.3 剪切波速
        4.2.4 轻型动力触探
    4.3 有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4.3.1 场地加速度特征
        4.3.2 场地位移特征
        4.3.3 桩侧压力增量
        4.3.4 有边界小震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4.3.5 峰值和相位值
        4.3.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3.7 桩身应变特征
    4.4 无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4.4.1 场地加速度特征
        4.4.2 场地位移特征
        4.4.3 桩侧压力增量
        4.4.4 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4.4.5 峰值和相位值
        4.4.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4.7 桩身应变
    4.5 边界条件和加速度的影响对比
        4.5.1 剪切箱位移
        4.5.2 场地加速度
        4.5.3 桩两侧增量压力增量差
        4.5.4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6 补充试验及分析
        4.6.1 补充试验说明
        4.6.2 压力增量时程分析
        4.6.3 位移分析
    4.7 桩侧土弹簧刚度反演与验证
        4.7.1 拟合与反演
        4.7.2 小直径桩验证
        4.7.3 群桩验证
        4.7.4 反演及验证总结
    4.8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4.8.1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概况
        4.8.2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场地位移
        4.8.3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桩身应变特征
        4.8.4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4.9 叠层质量块体系试验分析
        4.9.1 工况5 应变规律
        4.9.2 工况17-1应变规律
        4.9.3 工况19-1应变规律
        4.9.4 两个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4.9.5 拟合与验证
    4.10 高低位弹性质点体系
        4.10.1 位移规律
        4.10.2 加速度规律
        4.10.3 工况28-1应变规律
        4.10.4 工况30-1应变规律
        4.10.5 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4.10.6 高低质量块试验验证
    4.11 EL-C波作用下桩身应变规律
    4.12 本章总结
        4.12.1 位移规律
        4.12.2 加速度规律
        4.12.3 土压力增量规律
        4.12.4 两个相互作用相位差
        4.12.5 基桩变形机理与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刚度取值
        4.12.6 试验安装经验
第5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工程应用示例
    5.1 前言
    5.2 项目条件
        5.2.1 工程概况
        5.2.2 勘察条件
        5.2.3 结构条件
    5.3 桩基础抗震设计
        5.3.1 抗震设计基本规定和参数
        5.3.2 惯性相互作用计算
        5.3.3 运动相互作用计算
        5.3.4 两个作用效应最大值组合及评价
        5.3.5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1
附录图2
附录图3
附录图4
附录图5
精彩瞬间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4)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5)固体充填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稳定性及注浆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沿空留巷技术及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巷旁支护体材料研究现状
        1.2.3 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充填开采机械化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稳定性分析
    2.1 固体充填机械化沿空留巷技术的提出
    2.2 沿空留巷围岩大小结构演化
    2.3 煤矸石充填沿空留巷顶板力学模型
    2.4 煤矸石充填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侧压力模型
        2.4.1 留巷初期侧压力力学模型
        2.4.2 煤矸石充填体压实变形侧压力力学模型
    2.5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稳定性模型
        2.5.1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稳定性模型的建立
        2.5.2 巷旁支护体稳定性关键参数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不同级配煤矸石材料压实特性研究
        3.1.1 煤矸石材料的制备
        3.1.2 试验设计
        3.1.3 连续级配煤矸石材料压实特性分析
    3.2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
        3.2.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
        3.2.2 EDEM软件基本求解原理
        3.2.3 离散元法的模型
    3.3 最优粒径级配煤矸石材料宏细观压缩特性研究
        3.3.1 压实系统模型和煤矸石颗粒模型建立
        3.3.2 离散元模拟参数的标定
        3.3.3 数值模拟结果误差分析
        3.3.4 试验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夯实作用下的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力学响应研究
    4.1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在夯实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物理模拟研究
        4.1.1 沿空留巷夯实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发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过程及结果
    4.2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在夯实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4.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2.2 数值模型参数设置
        4.2.3 试验方案
        4.2.4 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3 放料步距对巷旁支护体骨料的影响分析
        4.3.1 放料步距对推压板推力的影响规律
        4.3.2 放料步距对巷旁支护体侧压力的影响规律
        4.3.3 放料步距对巷旁支护体孔隙率的影响规律
        4.3.4 放料步距对煤矸石颗粒受力状态的影响规律
    4.4 推压板移动速度对巷旁支护体的影响分析
        4.4.1 推压速度对推压板推力的影响规律
        4.4.2 推压速度对巷旁支护体侧向压力的影响规律
        4.4.3 推压速度对巷旁支护体孔隙率的影响
        4.4.4 推压速度对巷旁支护体煤矸石颗粒受力状态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材料注浆加固特性试验研究
    5.1 煤矸石巷旁支护体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5.2 水泥浆液在巷旁支护体中的渗透注浆模型
    5.3 注浆模型验证试验
        5.3.1 注浆试验系统
        5.3.2 试验方案设计
        5.3.3 试验结果分析
    5.4 巷旁支护体注浆数值模拟研究
        5.4.1 巷旁支护体注浆数值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5.4.2 数值模型建立
        5.4.3 实验结果分析
    5.5 水泥煤矸石胶结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5.5.1 实验方案设计
        5.5.2 试样的制备
        5.5.3 实验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一) 研究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 党的斗争精神基本内涵的演进
        (二) 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二) 列宁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三)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斗争精神的思想
第二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
        (一) 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信心的内在要求
        (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
        (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二)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三、防范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一) 化解国内各种风险的现实需要
        (二) 化解国内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必然选择
        (二) 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阻力的必然选择
    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
        (一) 抵制西方霸权主义的坚实保障
        (二) 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坚实保障
第三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阻滞因素
    一、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 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二) 生活条件的显着改善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构成的主要挑战
        (一) 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二) 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三、国内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引起的重大考验
        (一) 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二) 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四、党内突出问题的严峻性造成的严重危害
        (一) “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二) “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五、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一)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二) 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第四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政治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一)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三) 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斗争意识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二) 加强对“四史”的学习
        (三)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三、勇于自我锻造,锤炼斗争意志
        (一) 培养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二) 培养临危不乱的气魄
        (三) 培养长期斗争的毅力
    四、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一) 善于把握斗争形势
        (二) 善于掌握斗争规律
        (三) 善于调整斗争策略
    五、加强实践淬炼,提升斗争能力
        (一) 在斗争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
        (二)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三) 在斗争实践中进行自我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湿陷与膨胀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膨胀土相似材料研究
        1.2.2 膨胀土胀缩特性研究
        1.2.3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1.2.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1.2.5 基桩承载性状研究
        1.2.6 湿陷性黄土中基桩负摩阻力研究
        1.2.7 基桩负摩阻力减小(消除)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2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2.1 人工制备膨胀土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2.1.1 概述
        2.1.2 试验概况
        2.1.3 配合比对人工制备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分析
        2.1.4 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对人工制备膨胀土应变的影响
        2.1.5 相似材料膨胀性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2.1.6 相似材料膨胀变形与垂直压力的关系
    2.2 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2.2.1 概述
        2.2.2 材料选取与试样制备
        2.2.3 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2.2.4 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湿陷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膨胀地基中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试验研究
    3.1 工程背景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过程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浸水前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3.3.2 浸水后桩土体系变形分析
        3.3.3 浸水饱和状态下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3.4 考虑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单桩荷载传递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湿陷性土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与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设计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正常受力状态下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4.3.2 土体湿陷变形分析
        4.3.3 浸水状态下基桩荷载传递特征
    4.4 湿陷性土中基桩负摩阻力的三角形分布计算方法研究
        4.4.1 负摩阻力计算模型
        4.4.2 三角形分布模式下拉荷载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湿陷性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概况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过程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正常受力状态下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5.3.2 土体湿陷变形分析
        5.3.3 浸水状态下基桩荷载传递特征
        5.3.4 最不利条件下基桩承载力对比分析
        5.3.5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切顶充填开采采动效应及矸石柱稳定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切顶充填开采方法概述与适用分析
    2.1 切顶充填开采基本原理
    2.2 切顶充填开采适用分析
    2.3 切顶充填开采方法设计
    2.4 切顶充填开采关键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切顶充填开采顶板运移特征对比模拟研究
    3.1 工程背景
    3.2 垮落法开采顶板运移特征模拟
    3.3 切顶充填开采顶板运移特征模拟
    3.4 切顶充填开采裂隙分布规律模拟
    3.5 切顶充填开采损伤控制效应与能量控释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切顶充填开采不同主控因素采动效应研究
    4.1 切顶充填开采变采厚采动效应
    4.2 切顶充填开采变充宽采动效应
    4.3 切顶充填开采变参数采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4.4 切顶充填开采平面充填率影响采动效应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切顶充填开采矸石柱承载稳定性试验研究
    5.1 有无支护条件下破碎矸石承载稳定性试验
    5.2 无支护条件下破碎矸石承载稳定性数值模拟
    5.3 固定侧限破碎矸石承载稳定性试验
    5.4 破碎矸石压缩相关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切顶充填开采链式失稳特征及充实率模型研究
    6.1 切顶充填开采链式失稳特征
    6.2 切顶充填开采充实率计算模型
    6.3 切顶充填开采可行性分析以及稳定性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加筋土挡墙的研究现状
        1.2.2 预应力锚杆(索)框架梁的研究现状
        1.2.3 加筋土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1.2.4 协同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1 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性
        2.1.3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2.1.4 地质构造
        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研究区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失稳特征
        2.2.1 开挖型高陡边坡失稳后壁特征
        2.2.2 开挖型高陡边坡失稳后缘裂缝特征
        2.2.3 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破坏过程
    2.3 工程开挖型黄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2.3.1 试验取样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2.4.1 边坡通用治理修复技术
        2.4.2 高陡黄土边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2.5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2.5.1 协同作用的理念
        2.5.2 有限填土加筋土概念
        2.5.3 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2.5.4 技术原理
        2.5.5 基本特点
    2.6 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问题
    2.7 小结
3 组合结构作用机理及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3.1 边坡治理工程概况
    3.2 组合支护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3.2.1 强度折减法的计算原理
        3.2.2 FLAC3D的分析方法
        3.2.3 模型建立
        3.2.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3.3 组合结构协同作用机理
    3.4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
        3.4.2 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3.5 小结
4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模型试验
    4.1 试验目的及内容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内容
    4.2 模型相似比
    4.3 试验模型设计
        4.3.1 试验模型
        4.3.2 试验材料的选取
        4.3.3 试验方案
        4.3.4 试验数据采集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水平位移
        4.4.2 土工格栅应变
        4.4.3 墙背土压力
        4.4.4 锚杆应变
        4.4.5 框架梁应变
    4.5 组合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4.6 小结
5 基于协同作用的组合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5.1 锚索预应力作用下的协同机理理论分析
    5.2 考虑协同作用的锚索预应力值确定
    5.3 锚索预应力等效计算
        5.3.1 附加应力法基本理论
        5.3.2 锚索预应力等效计算
    5.4 基于协同作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5.4.1 稳定性计算模型
        5.4.2 工程算例分析
    5.5 小结
6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6.1 自然工况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6.1.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6.1.2 变形特征
    6.2 暴雨条件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6.3 交通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6.4 边坡现场监测与效果评价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单桩振动响应理论研究
        1.2.2 群桩振动响应理论研究
        1.2.3 桩-土耦合振动响应试验及数值研究
        1.2.4 近场波动中的地层边界效应
        1.2.5 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静力学特性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桩-土竖向耦合振动响应模型试验系统与测试
    2.1 引言
    2.2 模型槽动力加载系统
        2.2.1 试验加载系统
        2.2.2 模型槽反力架
    2.3 试验方法
        2.3.1 几何模型及材料准备
        2.3.2 动力加载方案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桩顶位移时域响应
        2.4.2 动位移幅值
        2.4.3 桩底动土压力
    2.5 本章小结
3 倾斜地层中单桩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准备
        3.2.1 试验场地及设备
        3.2.2 几何模型与相似关系
        3.2.3 复杂地形地质边界条件
        3.2.4 试验材料及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桩基静极限承载力
        3.3.2 振动位移
        3.3.3 动应变
        3.3.4 动土压力
    3.4 单桩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3.4.1 模型描述和验证
        3.4.2 地形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倾斜地层中群桩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几何模型和试验方法
    4.3 承台动位移试验分析
    4.4 群桩振动响应数值分析研究
        4.4.1 模型描述和验证
        4.4.2 承台非对称位移
        4.4.3 承台模量及荷载作用面积的影响
    4.5 下卧基岩面倾斜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4.6 地表倾斜对群桩动力响应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斜坡地形下桩-土耦合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型描述及验证
    5.3 水平地形中端承桩振动特性
        5.3.1 完全埋入桩周土体振动衰减规律
        5.3.2 未埋入桩段对土体振动衰减的影响
        5.3.3 水平地形中桩-土-桩相互作用
    5.4 斜坡场地土体振动衰减和波传播
        5.4.1 斜坡表面土体振动位移衰减
        5.4.2 地形倾斜对土位移的影响范围
    5.5 斜坡场地上的桩桩相互作用
    5.6 本章小结
6 倾斜基岩面桩基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6.1 引言
    6.2 倾斜基岩面场地单桩动力响应
    6.3 倾斜基岩面场地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6.4 倾斜基岩面场地群桩动力响应
    6.5 本章小结
7 复杂地层条件下桩基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7.1 引言
    7.2 考虑基岩边界影响的桩基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7.2.1 计算模型和基本假设
        7.2.2 土体控制方程及求解过程
        7.2.3 桩身振动控制方程及求解过程
        7.2.4 结果验证
        7.2.5 刚性边界距离的影响
        7.2.6 桩长的影响
    7.3 斜坡地形下桩基振动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7.3.1 部分埋入桩单桩竖向振动响应
        7.3.2 斜坡场地振动波向坡脚方向传播时的影响因子
        7.3.3 斜坡场地振动波向坡顶方向传播时影响因子
        7.3.4 斜坡场地桩-桩相互作用因子简化方法验证
        7.3.5 地形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7.3.6 斜坡场地群桩动力响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等成果目录
        A1 论文
        A2 专利
        A3 软件着作权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获奖情况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夯实基础,主动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管廊盖挖快速装配支护一体机施工力学效应及参数优化分析[D]. 王灵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动力反应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D]. 徐洪路.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D]. 邱明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4]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固体充填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稳定性及注浆加固研究[D]. 秦义岭.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D]. 李智利. 扬州大学, 2021(09)
  • [7]湿陷与膨胀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研究[D]. 王博林.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8]切顶充填开采采动效应及矸石柱稳定性试验研究[D]. 王昌祥.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9]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D]. 何江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D]. 瞿立明. 重庆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夯实基础,主动适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