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综合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麟[1](2019)在《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军队兴。依靠创新科技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为迎接世界局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演化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结合演化经济学中的适应性原理、复杂系统原理以及耗散结构原理,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视作一个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多层次性的复杂创新系统。依照演化经济学理论中“新奇”的创生、传播、适应三个演化过程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复杂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研发阶段,二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阶段,三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另外,突破主流经济学说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将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假设成为“有限理性”的,并且具有“群体思考”的特点。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各阶段活动中协同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协作方式开展定量研究。通过分析各阶段协同创新主体自身行为目的和特征,探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寻找在各个阶段中,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实现稳定均衡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一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演化经济学为解析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本文依托演化经济学基础,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上升到抽象理论层面。以演化经济学中“新奇”的演变为逻辑主线,运用动态演变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将国防科技创新活动划分成为三阶段,并使各阶段有效衔接起来。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本质和内涵。二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研发阶段,通过分析协同创新活动的演化特征,构建技术研发阶段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并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对该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针对融合程度较高的军民两用技术,要鼓励具有协同创新研发;针对融合程度较低,民用需求较小或保密性较强的技术,需要依靠专业程度较高的团队开展研发。三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转移阶段,探讨了参与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本身,技术的供给方和技术的需求方三方协同问题。分别建立了复制动态二阶和三阶演化博弈模型。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对上述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国防科技创新活动中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技术转移在军改过程中溢出现象较为显着的情况,本文构建了一个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及稳定条件,为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结构变迁阶段,分析得出“创新要素对新变化的再适应,创新系统通过自发调整实现再均衡”是结构变迁的主要演化原理。通过构建三方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以国防科技大学与湖南省政府组建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为了优化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结构,要注重建立补偿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合理的评估论证与评价机制,加强协同创新活动的事前评估与事后监督;要完善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主体的选拔机制,通过拓展准入渠道,完善竞争机制,充分考察并选拔优秀的创新主体参与到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来。
唐月[2](2019)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是国家能够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应运而生,主张构建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的国家安全体系。国防科技工业是保证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因此其科技安全不容忽视。我国正处于国家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发展阻力,需要提升国防科技安全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需要国防科技工业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水平,进而促进国家发展。首先,本文梳理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性质、概况和科技安全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概念并分析其现实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其次,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梳理,提出国防科技环境、科技实力、科技法规、科技人才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再次,依据所取得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科技环境、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法规、科技人才管理、科技实力都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有正向影响,假设均成立;最后,对实证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影响因素为依据,提出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相应对策。
丁贝贝[3](2019)在《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一轮全球军事变革,使武器装备朝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民营企业相比军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一些高新技术的引领者;民用高新技术在诸多领域已经超过军事技术,且与军用技术界限越来越模糊,民技军用已成为世界大国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所谓“民技军用”,是将相对成熟的民营企业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涉及到民营企业、军方、政府等多个主体。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民技军用,以实现武器装备核心技术的创新,促进装备升级换代。现实中通过运用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活动面临着组织协同困境与问题,如何解决好组织间协同问题成为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关键。江苏既是军工大省,具有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也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用高新技术成果颇丰,民技军用成绩优异。本文将以江苏省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以江苏省三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民营企业为例,从民技军用视角出发,运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民营企业参与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组织协同困境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江苏省政府解决组织协同困境,促进民技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姜梁[4](2018)在《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无人机系统作为新兴高端装备,是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载体,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国防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装备。研究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无人机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对较少,尤其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复杂作用机理、融合度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甚少,相关问题研究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军民融合、协同管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仿真、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评价体系、推进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论的扩展和完善,而且有助于为中国无人机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梳理了本论文需要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概念,详细分析了其内涵,揭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复杂属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采用扎根理论深入地挖掘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要素,建立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素模型,实证研究确定了4种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及评价体系提供指标依据。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政策是前提,企业管理机制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技术融合是基础。再次,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研究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因果回路图以及各主要变量间相互关系,构建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的引入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军民融合的理论研究。然后,基于德尔菲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值。并对三家典型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水平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无人机国有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从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和技术融合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和提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胡浡洲[5](2018)在《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必须完善国防工业产业组织基础,优化国防工业市场结构,以确定最优市场集中度为重点。这既是加强武器装备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理论课题。基于此,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国防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围绕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及优化这个主题,对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与估算、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及启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对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综合运用绝对集中度与相对集中度的测度手段,对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资本、销售以及利润集中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不高,属于低、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产业内不存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企业,排名前几位企业的规模相近,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不明显,产业内不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然后,对影响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主要受到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市场进入壁垒、历史和政治因素、国际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文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选择合理的指标数据,构建了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需求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关系,市场需求的增加会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阻碍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企业技术与市场集中度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大型军工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掌握核心科技;市场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度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由航空工业自身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第三,在分析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市场最优集中度进行了估算。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市场出清为标准,构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数理模型。模型表明,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不仅由我国国防支出需求函数、国防工业企业的需求与成本函数的参数决定,还受到上期国防支出、其他国家(地区)当期国防支出、当期实际国民收入和上期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并以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数理模型为基础,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市场最优集中度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最优企业数量应少于现有企业数量,即市场最优集中度高于现在的市场集中度,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结构优化必须首先提升其市场集中度。第四,对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与特征,发现美国国防部为使其国防工业在美国国防经费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保持美国的军事技术优势与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推动军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从而得出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改革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构建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增强大型军工企业实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操作性与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论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判断标准。论文以是否同时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市场出清为判断是否实现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标准,综合考虑了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国防工业的社会效益。二是构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与拟合得出的参数得到一个明确的最优企业数量的值,可以十分清晰地得到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具体数值。三是得到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精确数值。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较为精确地得到了其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具体数值。
吴丰[6](2018)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对于服务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技进步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的国防科技工业主要包括电子、航空、航天、舰船、核能、兵器和军需七大工业领域。随着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战略的稳步推进,已有80%85%的国防科学技术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军民融合程度的加深催生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许多新问题,同时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水平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理论创新速度缓慢等传统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更加有效应对军民融合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面临的非传统和传统安全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重点围绕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本文界定了科技安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等相关概念,辨析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主体、客体、目标和参照系等构成要素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问题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变量的确定与解释、测量量表的设计、基本假设的提出、数据收集与检验、假设验证的等流程,运用结构方程理论和模型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验证。然后,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和验证的结果,构建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了指标权重;结合产业现状,运用改进的组合赋权法对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航空、航天、舰船、电子、核能、兵器、军需七大工业子领域的科技安全进行了评价;运用Topsis法对该七大工业子领域的科技安全进行了排序研究。最后,结合前文研究的结果和结论,重点从国防科技资源、国防科技成果、国防科技安全管理和国防科技实力四个方面,提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水平的提升对策。
李天慧[7](2018)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新时代的使命任务。自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确定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核心战略之一,军民融合发展如火如荼。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兴国强军的必由之路。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高度集成系统,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状况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的关键表征,直接影响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效果。基于此,评价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状况,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开展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需求,既是体现学术严谨的科学问题研究,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问题研究,对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进行了充分的背景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分析,首先根据当前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奠定充足的理论基础,理清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构成形式,确定其影响因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假设,选择SEM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EM方法进行关键指标识别,进而构建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航空航天领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加速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设性对策。
唐旻[8](2018)在《基于项目群管理的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的内容框架和理论方法,是当前我军战略规划工作亟需探索研究的关键性落脚点。该路线图核心目标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行动路线和具体安排,提高规划纲要执行推进的整体质量效益。如何编制紧紧围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稳步落实部署规划纲要内容的路线图,需要先进科学理论方法作为创新驱动和技术牵引。本文针对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的目标和任务,尝试以项目群管理为研究视角,运用系统学、运筹学等综合性理论方法来解决路线图的环境目标评估、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进度计划优化等重难点问题,并对今后应用路线图编制方法提出策略建议。论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系统梳理总结当前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路线图取得的相关经验成果。对路线图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总结相关经验成果,提出外军实践经验对编制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的借鉴启示。第二,基于项目群管理论述路线图理论基础和设计研究框架。项目群管理理论能够满足体系庞大、结构复杂、目标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多项目规划管理需求,本文基于项目群管理开展对路线图的理论基础论述和研究框架设计。第三,开展路线图编制各阶段重难点问题的方法研究。主要针对路线图编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群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核心,尝试运用综合性方法工具来实现路线图的环境目标评估、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和进度计划优化。第四,分析探讨应用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编制方法的策略建议。基于上述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我军各类建设项目管理规律和工作特点,提出应用路线图编制方法的五点策略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对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的框架结构和构成要素探索综合性规划管理理论方法,为路线图编制发布提供理论指引和技术支撑,同时也论证了路线图方法的科学性,以及项目群管理能够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决策依据和技术平台。
李林[9](2017)在《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争经济支持力建设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战争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对战争的支持保障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军事话语权。对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全面考察和精确度量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军事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以下简称“SNA”)对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系统、综合、全面测定,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战争经济支持力进行全面研究,是应对当前我国复杂军事斗争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应时应景之策。本文以新宏观主义的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理论为切入点,凭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的经济数据与核算工具,分别探讨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及生成方式。运用新宏观经济学、国防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围绕“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构成及生成方式”、“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以及“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等问题展开研究。战争物资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是国民经济支撑战争的的重要物质基础。战争物资的筹集和调运能力直接影响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动用战略物资储备、征收征用企业物资、采购市场物资以及战争物资紧急扩产等方式进行筹集,以公路调运、铁路调运、航空调运、水路调运及混合调运的方式进行物资调运。战争物资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增强物资军事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物资合理储备。从经济流量核算的角度,运用GDP核算数据分别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生产结构、收入结构以及使用结构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从经济存量核算的角度,运用资产负债核算数据分别按照机构部门分类和非金融资产分类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较大,非金融资产总量较大并且稳步提升,说明我国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资动员潜力巨大。战争费用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货币形态,是国民经济支撑战争的主要经济来源。战争费用的盈缺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和可持续时间,还对国民经济产生“双刃性”影响。战争费用主要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政策这“三驾马车”进行筹措。战争费用的筹措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影响社会资金配置路径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国内视角运用资金流量核算数据分别从资金所属部门、资金流量项目以及资金流量性质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以国际视角运用国际收支核算数据分别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等部门的可动员资金潜力较大,且外汇储备体量较大,表明我国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资金动员潜力很大。产业动员是国民经济转化为战争支持力的关键环节,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战时产业动员涵盖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主要特点是动态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性。战时动员会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向满足战争需求转变、战争所需产品优先增长、生产要素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等。影响战时产业动员能力的主要有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军事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战时产业动员生成战争经济支持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实施快速动员提高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总量”、通过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质量”以及通过提升平战转换率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效率”等来实现。运用投入产出核算进行战时动员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表现战时经济关系、解决战时结构性经济问题,模拟战时经济的连锁波及效应。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研究是指导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工作的现实依据,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内在要求。本文引入区域经济和局部战争的概念,将实证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区域战争经济支持力,以南部战区下辖的六省份为例,凭借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从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分别建立GM-AHP-PCA模型、GM-AHP模型以及IOA-LP模型,用以评估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通过运算分析分别给出南部战区六省份的排名,最后通过适当假定和标准化处理得到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综合实力排名。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涵盖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的战争经济支持力复合型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六省份的物资动员潜力排名顺序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资金动员潜力排名为广东>湖南>云南>广西>贵州>海南,其中广东2015年的资金动员潜力达到52097亿元;产业动员能力可以从选定的12个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来考察,不同省份同一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会有所不同,同一省份不同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也会有所不同。综合考虑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综合实力排名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评估的基础上,以增强战争经济支持力为最终目的,分别从“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以及“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贺琨[10](2017)在《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历史深刻表明,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表浅“革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层“革制”,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民性的组织与最广泛的动员。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出动员能力的重大意义,更是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逻辑和历史基础。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经济动员能力是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本领,并决定经济动员潜力这个“自在之物”所能转化和发挥的程度。但是,在人类社会“暴力制胜”与“物质崇拜”意识倾向的战争历史中,人们对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视远远高于经济动员能力。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国防军队改革及世界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最新变化,都要求重视和重构经济动员能力。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重新解释经济动员的本质,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为拓展与深化对经济动员能力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为重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动员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国王的战争”到“国家的战争”的发展历史,经济动员的产出则由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演变为纯公共产品,由此,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的集体行动,经济动员能力便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率问题。由于引发集体行动困境的诱因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考虑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人口等影响集体行动成败的主客观因素。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符合“有条件合作”的基本假设,由经济动员的国家属性出发,建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其中,“领导者”即担负组织职能的国家政府,“追随者”即广大民众。那么,基于该分析框架,有效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共容利益问题,实现对“领导者”的可置信约束。经济动员历史充分表明,共容利益是释放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市场逻辑的逐渐渗透、科学技术在经济动员中地位的上升、经济动员功能的不断拓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形式的共容利益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原理,完善产权制度则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措施。二是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追随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如强制措施、选择性激励和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制度。其中,强制措施是由经济动员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宏观制度能力,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比较优势,并在宏观层面实现对“追随者”无差别的激励和约束。选择性激励则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随者”异质性的微观制度能力,符合激励相容原理,并实现对“追随者”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从行业层面实施动员则能避免大集团集体行动的难度,从中观层面增强经济动员能力的可实现性。博弈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共容利益与适当的制度安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克服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史及其相关经验表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共容利益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者”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充分验证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适用性。由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既需要夯实“领导者”的治理根基,以更好地发挥信念管理和科层治理效能;也需要推动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以深化“领导者-追随者”的共容利益;还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提升制度安排的实施效率。
二、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综合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综合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协同 |
1.2.2 协同创新 |
1.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
1.3.2 关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1.5.2 运用动态平衡观描述国防科技创新的演化阶段 |
1.5.3 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剖析国防科技创新要素的协同 |
1.5.4 证明了一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 |
2.1.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2.1.2 演化经济学的内涵机理 |
2.1.3 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
2.2 运用演化经济学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
2.2.1 加强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性研究 |
2.2.2 提供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量研究工具 |
2.2.3 深化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本质规律的认识 |
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
2.3.1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 |
2.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 |
2.3.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
第三章 技术研发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3.1 技术研发阶段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3.1.1 技术研发的演化原理 |
3.1.2 技术研发的演化动力 |
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中技术研发的演化路径 |
3.2.1 模仿式技术研发 |
3.2.2 渐进式技术研发 |
3.2.3 突破式技术研发 |
3.3 技术研发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3.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2 模型的建立 |
3.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3.3.4 仿真分析 |
3.3.5 结论 |
3.4 案例分析: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 |
3.4.1 案例背景介绍 |
3.4.2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转移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4.1 技术转移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4.1.1 技术转移的演化原理 |
4.1.2 技术转移的演化动力 |
4.2 技术转移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4.2.4 参数分析 |
4.2.5 结论 |
4.3 技术溢出较为显着时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建立 |
4.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4.4 案例分析: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 |
4.4.1 基本情况 |
4.4.2 各时期国防科技转移供需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
4.4.3 应对策略实证分析 |
4.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变迁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5.1 结构变迁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5.1.1 结构变迁的演化内涵 |
5.1.2 结构变迁的演化动因 |
5.1.3 结构变迁的演化方式 |
5.2 结构变迁管理主体的策略选择模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5.2.4 管理主体策略分析 |
5.2.5 仿真分析 |
5.2.6 结论 |
5.3 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例 |
5.3.1 背景介绍 |
5.3.2 结构变迁的需求 |
5.3.3 结构变迁的供给 |
5.3.4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创新主体的技术协同研发能力 |
6.1.1 提升创新主体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 |
6.1.2 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技术研发合作 |
6.2 建立高效的创新成果协同转移机制 |
6.2.1 抓好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 |
6.2.2 优化技术转移渠道与环境 |
6.2.3 规范新技术知识产权管理 |
6.3 构建动态演化的多元协同创新系统 |
6.3.1 完善制度供给和管理规划 |
6.3.2 高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 |
6.3.3 探索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现状分析 |
2.1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辨析 |
2.1.2 国防科技工业的基本特征 |
2.2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况 |
2.2.1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 |
2.2.2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现状 |
2.2.3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趋势 |
2.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内涵 |
2.3.1 科技安全的概念 |
2.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概念 |
2.4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2.4.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现状 |
2.4.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面临的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3.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初选 |
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提取 |
3.2.1 群组决策特征根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影响因素的提取 |
3.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
3.3.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假设提出 |
3.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实证 |
4.1 研究方法简介 |
4.1.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
4.1.2 结构方程分析步骤 |
4.2 问卷设计与量表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量表设计 |
4.3 实证数据收集 |
4.4 数据统计分析 |
4.4.1 量表的常态性检验 |
4.4.2 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3 量表的效度检验 |
4.5 基于结构方程的各变量关系验证 |
4.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4.5.2 模型修正 |
4.5.3 模型验证结果及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提升对策 |
5.1 国防科技环境的营造 |
5.1.1 健全国防科技安全管理机制 |
5.1.2 加强政府的战略支持 |
5.2 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
5.2.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
5.2.2 建立协同创新体系 |
5.3 国防科技法规体系的完善 |
5.3.1 完善国防科技信息保密法律体系 |
5.3.2 优化科研场地和设备安全的法律法规 |
5.3.3 加强成果转化安全的法律建设 |
5.3.4 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管理立法及执法建设 |
5.4 国防科技实力的提升 |
5.4.1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5.4.2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情报工作建设 |
5.5 国防科技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 |
5.5.1 重视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 |
5.5.2 完善国防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3)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内涵 |
2.1.1 民技军用 |
2.1.2 装备核心技术创新 |
2.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2.1 技术转移理论 |
2.2.2 管理协同论 |
3 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困境分析 |
3.1 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现状 |
3.1.1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强 |
3.1.2 政府助力民企“参军” |
3.1.3 民企积极“进军”,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频出 |
3.2 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案例分析 |
3.2.1 调研情况简述 |
3.2.2 调研基地概况 |
3.2.3 问卷设计情况 |
3.2.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困境及原因分析 |
3.3.1 军民思想解放不够,认识有“误区” |
3.3.2 军民产权纠纷频出,政府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
3.3.3 军民竞争力悬殊,缺乏良好竞争环境 |
3.3.4 军民待遇不同,政策不平等 |
3.3.5 技术创新成本过高,民企资金短缺 |
4 国外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经验的归纳与借鉴 |
4.1 英国全员参与型融合模式 |
4.1.1 政府制定国防战略规划 |
4.1.2 加强与工业界联系 |
4.1.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
4.1.4 军方积极推动改革 |
4.2 美国军民一体化融合模式 |
4.2.1 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 |
4.2.2 军方积极配合推动融合 |
4.3 日本“全民皆兵”型融合模式 |
4.3.1 全面打造“寓军于民”型国防工业生产体系 |
4.3.2 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
4.4 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经验的总结 |
4.4.1 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
4.4.2 军方高度配合推动军民融合 |
4.4.3 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 |
4.4.4 民营企业完善管理体制,积极回应国家战略 |
5 促进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对策 |
5.1 思想上增强大局意识 |
5.1.1 政府引导军民树立正确思维 |
5.1.2 军政协作加强政策解读 |
5.2 机构上强化组织管理 |
5.2.1 加强军政统筹协调 |
5.2.2 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 |
5.3 制度上疏通民企“进军”渠道 |
5.3.1 政府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5.3.2 政府优化市场准入制度 |
5.3.3 军方推动竞争性采购制度 |
5.4 技术上推动军民技术融合 |
5.4.1 军方积极改革军用标准 |
5.4.2 政府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
5.5 政策上消除民企资金困扰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
1.3.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现状 |
1.3.4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概念界定 |
2.1 军民融合理论要点 |
2.1.1 军民融合的概念 |
2.1.2 军民融合的核心要义 |
2.2 协同管理理论 |
2.2.1 协同与协同组织 |
2.2.2 协同管理特性 |
2.3 扎根理论 |
2.3.1 扎根理论介绍 |
2.3.2 扎根理论的思路 |
2.4 系统动力学 |
2.4.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原理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模型特征 |
2.5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5.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5.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影响因素 |
3.1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实施步骤 |
3.2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式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模型阐释分析 |
3.3.1 军民融合政策 |
3.3.2 企业管理机制 |
3.3.3 人才队伍建设 |
3.3.4 技术融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 |
4.1 建模方法 |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1.3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建模目的 |
4.2.2 系统边界 |
4.2.3 系统框架结构 |
4.2.4 系统模型构建 |
4.3 仿真与分析 |
4.3.1 参数的初始量化 |
4.3.2 模型有效性校验 |
4.3.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体系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要素构建 |
5.2 体系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权重设定 |
5.2.2 模糊评价方法 |
5.3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5.3.1 实例简介 |
5.3.2 评价过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策略 |
6.1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的基本要素 |
6.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推进策略 |
6.2.1 建立标准制度衔接的政策体系 |
6.2.2 建立统一规范的行业组织管理体系 |
6.2.3 建立准确清晰的工作运行体系 |
6.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推进策略 |
6.3.1 企业多元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
6.3.2 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
6.4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策略 |
6.4.1 构建完备人才队伍体系 |
6.4.2 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
6.4.3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
6.4.4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
6.5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技术融合推进策略 |
6.5.1 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
6.5.2 安全防护技术应用 |
6.5.3 军民共享通信网络技术融合 |
6.5.4 军民融合基础技术发展 |
6.5.5 军民融合技术标准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产业和市场 |
1.2.2 市场结构 |
1.2.3 市场集中度 |
1.2.4 市场结构优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市场集中度 |
1.3.2 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 |
1.3.3 市场最优集中度 |
1.3.4 国防工业市场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1.1 哈佛学派 |
2.1.2 芝加哥学派 |
2.1.3 其他主要学派 |
2.2 基于市场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1 罗宾逊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2 贝恩和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3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市场结构分类 |
2.3 .市场集中度的测度方法 |
2.3.1 行业集中度 |
2.3.2 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 |
2.3.3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2.3.4 勒纳指数 |
2.3.5 熵指数 |
2.3.6 哈莱-克依指数 |
2.4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 |
2.4.1 市场需求因素 |
2.4.2 企业技术因素 |
2.4.3 市场进入壁垒因素 |
2.4.4 历史和政治因素 |
2.4.5 国际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 |
3.1 市场集中度测度方法的选择 |
3.2 市场集中度测度数据的选择 |
3.2.1 投入指标数据 |
3.2.2 产出指标数据 |
3.3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分析 |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3.3.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
3.4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数据 |
3.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 |
4.1 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界定 |
4.2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 |
4.2.1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决定因素 |
4.2.2 国防支出需求:理论模型 |
4.2.3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理论分析 |
4.3 基于经济绩效的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理论模型 |
4.3.1 基本思路与前提假设 |
4.3.2 基于经济绩效的最优集中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估算—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 |
5.1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实证分析 |
5.1.1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最优市场集中度的估算 |
5.2.1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需求函数的估算 |
5.2.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企业成本函数的估算 |
5.2.3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最优集中度的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以美国国防工业为例 |
6.1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历史演进 |
6.1.1 冷战结束前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 |
6.1.2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 |
6.2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演进的特征 |
6.2.1 政府干预色彩浓厚 |
6.2.2 以主系统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为主 |
6.2.3 兼并方式以友好收购为主 |
6.3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动因分析 |
6.3.1 国防经费不断减少 |
6.3.2 保持军事技术优势 |
6.3.3 追求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 |
6.4 美国国防工业集中度提高的影响 |
6.4.1 军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政策影响力日渐增强 |
6.4.2 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国防保护主义程度加深 |
6.4.3 垄断问题日益增加,阻碍军转民进程 |
6.5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演进对我国的启示 |
6.5.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6.5.2 打造世界级军工企业集团 |
6.5.3 建立合理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 |
6.5.4 注重集中化专业化整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
7.1.1 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 |
7.1.2 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退出制度 |
7.2 增强大型军工企业实力 |
7.2.1 推动军工企业兼并重组 |
7.2.2 促进大型军工企业发展 |
7.2.3 提高大型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能力 |
7.2.4 专业化助推集团化 |
7.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7.3.1 构建反垄断监管体系 |
7.3.2 构建军工企业的监督考察机制 |
7.4 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
7.4.1 转变政府职能 |
7.4.2 提高行政效率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献计量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要素及现状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科技安全的概念 |
2.1.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概念 |
2.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构成要素分析 |
2.2.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主体 |
2.2.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客体 |
2.2.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目标 |
2.2.4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的参照系 |
2.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形势及问题分析 |
2.3.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面临的形势 |
2.3.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因素识别及影响机理分析 |
3.2 影响因素测量方法选择及量表设计 |
3.2.1 影响因素测量方法选择 |
3.2.2 影响因素分解及量表设计 |
3.3 假设提出与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
3.3.1 潜变量间相关关系假设的提出 |
3.3.2 基于研究假设的影响机理模型 |
3.4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性描述 |
3.4.1 实证数据收集 |
3.4.2 样本特性描述 |
3.5 样本数据检验 |
3.5.1 样本数据常态性检验 |
3.5.2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
3.5.3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
3.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验证 |
3.6.1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关系验证 |
3.6.2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对象选择 |
4.1.2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基于改进组合赋权的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 |
4.2.1 改进组合赋权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
4.2.2 评价数据的收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3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比较 |
4.3.1 Topsis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
4.3.2 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工业子领域科技安全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提升对策 |
5.1 国防科技资源安全的保障 |
5.1.1 人力资源安全的提升 |
5.1.2 资本资源安全的提升 |
5.2 国防科技成果的保护 |
5.2.1 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的完善 |
5.2.2 科技成果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
5.3 国防科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
5.3.1 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管理体制 |
5.3.2 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体系 |
5.3.3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情报工作 |
5.3.4 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危机管理能力 |
5.4 国防科技实力的提升 |
5.4.1 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科技研发能力 |
5.4.2 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7)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成要素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防科技工业 |
2.1.2 军民融合 |
2.1.3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 |
2.1.4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2.2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
2.2.1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进程 |
2.2.2 我国军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
2.2.3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成要素分类 |
2.3.1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主体 |
2.3.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方式 |
2.3.3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影响因素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概念模型 |
3.1.2 研究假设 |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 |
3.2.1 问卷设计 |
3.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 SEM模型构建与估计 |
3.3.1 SEM模型构建 |
3.3.2 SEM模型估计 |
3.3.3 估计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设计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可操作性原则 |
4.1.3 全面性原则 |
4.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4.2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性指标识别 |
4.2.1 融合条件关键指标识别 |
4.2.2 融合能力关键指标识别 |
4.2.3 融合效果关键指标识别 |
4.3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
4.3.1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指标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实证 |
5.1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方法原理 |
5.1.1 熵值法 |
5.1.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5.1.3 TOPSIS分析方法 |
5.2 数据收集及指标确权 |
5.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5.3 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 |
5.3.1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的评价模型 |
5.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4 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策建议 |
5.4.1 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法律环境 |
5.4.2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建设 |
5.4.3 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资源配置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项目群管理的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路线图研究与实践 |
1.2.1 路线图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
1.2.2 国外路线图研究与实践概述 |
1.2.3 国内路线图研究与实践概述 |
1.2.4 国内外研究实践路线图的经验总结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组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路线图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 |
2.1.1 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基本概念与功能定位 |
2.1.2 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基础架构 |
2.1.3 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军事需求 |
2.2 项目群管理理论 |
2.2.1 项目与项目群 |
2.2.2 项目群管理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
2.2.3 项目群管理的优越性与必要性 |
2.3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路线图研究框架 |
2.3.1 路线图的编制原则 |
2.3.2 路线图的理论基础与管理维度 |
2.3.3 路线图的编制步骤 |
2.3.4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路线图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线图环境与目标分析方法研究 |
3.1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路线图环境与目标分析理论基础 |
3.1.1 路线图环境分析 |
3.1.2 路线图目标分析 |
3.2 基于净评估的路线图环境分析研究 |
3.2.1 净评估概述与环境分析研究目的和内容 |
3.2.2 环境分析基本程序与框架设计 |
3.2.3 构建路线图环境要素评估指标体系 |
3.2.4 基于净评估的环境要素评估分析 |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路线图目标与环境关联分析 |
3.3.1 路线图目标要素的概述 |
3.3.2 环境要素与目标要素关联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4.1 问题描述 |
3.4.2 无人地面系统环境要素评估 |
3.4.3 无人地面系统环境与目标要素关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线图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方法研究 |
4.1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路线图资源计划制定与优先级评价相关理论 |
4.1.1 路线图资源保障计划制定 |
4.1.2 路线图资源优先级评价 |
4.2 路线图资源保障研究内容与优先级评价目的 |
4.3 基于项目群的路线图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模型构建 |
4.3.1 路线图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模型框架 |
4.3.2 构建项目群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 |
4.4 案例分析 |
4.4.1 问题描述 |
4.4.2 资源保障优先级评价模型 |
4.4.3 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
5.1 路线图进度计划编制与优化理论基础 |
5.1.1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路线图进度计划编制理论基础 |
5.1.2 进度计划优化理论基础 |
5.2 基于改进甘特图的路线图进度计划编制 |
5.2.1 路线图进度计划编制内容 |
5.2.2 基于改进甘特图的路线图进度计划编制 |
5.3 基于项目群的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模型构建 |
5.3.1 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内容 |
5.3.2 构建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模型 |
5.4 基于蚁群算法的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 |
5.4.1 蚁群算法概述 |
5.4.2 蚁群算法对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的作用机理 |
5.4.3 蚁群算法求解路线图进度计划优化问题的实施流程 |
5.5 案例分析 |
5.5.1 问题描述 |
5.5.2 算法应用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研究与应用的策略建议 |
6.1 路线图研究中应用项目群管理的问题挑战与策略建议 |
6.1.1 路线图与项目群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研究与实践 |
6.1.2 路线图编制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完善 |
6.1.3 项目群管理缺乏推广与实践 |
6.1.4 战略规划与项目管理人才队伍急需充实 |
6.1.5 全军体系化项目数据库仍待建立 |
6.2 研究路线图对我军今后路线图编制实践的启示 |
6.2.1 编制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的经验成果十分关键 |
6.2.2 梳理路线图编制方法并形成理论体系 |
6.2.3 我军未来路线图编制实践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
1.2.2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方法 |
1.4 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1.4.1 基本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分析框架 |
2.1 战争经济支持力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1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基本范畴界定 |
2.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演进 |
2.2 国民经济核算与战争经济支持力互动的一般分析 |
2.2.1 国民经济核算适应于战争经济支持力分析的特点 |
2.2.2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国民经济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 |
2.3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分析框架 |
2.3.1 “两人前后齐步走”——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 |
2.3.2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分析 |
2.3.3 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 |
2.3.4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的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战争物资 |
3.1 战争物资的理论分析 |
3.1.1 战争物资内涵及其动员 |
3.1.2 战争物资的筹集与调运能力分析 |
3.1.3 战争物资筹集与调运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 |
3.2 战争物资的流量核算——GDP核算 |
3.2.1 战争物资GDP核算的一般机理 |
3.2.2 战争物资与GDP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
3.2.3 战争物资GDP核算的数据分析 |
3.3 战争物资的存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 |
3.3.1 战争物资资产负债核算的一般机理 |
3.3.2 战争物资与资产负债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
3.3.3 战争物资资产负债核算的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货币形态:战争费用 |
4.1 战争费用的理论分析 |
4.1.1 战争费用内涵及资金动员 |
4.1.2 战争费用的主要筹集方式 |
4.1.3 战争费用对战争局势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
4.1.4 资金动员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 |
4.2 战争费用的国内资金核算——资金流量核算 |
4.2.1 战争费用资金流量核算的一般机理 |
4.2.2 战争费用与资金流量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
4.2.3 战争费用资金流量核算的数据分析 |
4.3 战争费用的国际资金核算——国际收支核算 |
4.3.1 战争费用国际收支核算的一般机理 |
4.3.2 战争费用与国际收支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
4.3.3 战争费用国际收支核算的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产业动员 |
5.1 战时产业动员的理论分析 |
5.1.1 战时产业动员内涵及产业结构变化 |
5.1.2 影响战时产业动员能力的因素剖析 |
5.2 产业动员生成战争经济支持力的途径分析 |
5.2.1 通过实施快速动员提高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总量” |
5.2.2 通过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质量” |
5.2.3 通过提升平战转换率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效率” |
5.3 战时动员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投入产出核算 |
5.3.1 投入产出核算的一般机理 |
5.3.2 战时动员产业的投入产出系数分析 |
5.4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投入产出核算功能剖析 |
5.4.1 投入产出核算是表现战时经济关系的基本方法 |
5.4.2 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解决战时结构性经济问题 |
5.4.3 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模拟战时经济的连锁波及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研究—以南部战区为例 |
6.1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 |
6.1.1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的内涵 |
6.1.2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的逻辑关系 |
6.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
6.1.4 南部战区六省经济发展的情况梳理 |
6.2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资动员潜力评估 |
6.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主成分分析模型 |
6.2.3 结果分析 |
6.3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资金动员潜力评估 |
6.3.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6.3.2 层次分析模型 |
6.3.3 结果分析 |
6.4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产业动员能力评估 |
6.4.1 理论前提及基本条件 |
6.4.2 投入产出规划模型 |
6.4.3 结果分析 |
6.5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 |
6.5.1 对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比分析 |
6.5.2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总体评价 |
6.5.3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动员潜力评价 |
6.5.4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产业动员能力评价 |
6.6 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构建 |
6.6.1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意义 |
6.6.2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原则 |
6.6.3 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框架结构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增强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策建议 |
7.1 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 |
7.1.1 强化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观念 |
7.1.2 建立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体制 |
7.1.3 改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手段 |
7.1.4 制定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法规 |
7.2 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 |
7.2.1 实现经济动员实战需求对接 |
7.2.2 促进经济动员力量结构优化 |
7.2.3 注重国民经济动员平战衔接 |
7.2.4 坚持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 |
7.3 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 |
7.3.1 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调查统计体系 |
7.3.2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系统理论模型 |
7.3.3 加强战争经济支持力决策系统设计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平均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代码 |
附录二 主成分分析代码 |
附录三 物资动员潜力总得分计算代码 |
附录四 产业动员能力计算代码 |
附录五 战争经济支持力标准化得分代码 |
(10)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经济动员能力制度化重构 |
1.2.2 “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
1.2.3 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经济动员能力地位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
1.3.2 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
1.3.3 述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实践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基本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内容概要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
2.1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
2.1.1 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
2.1.2 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
2.1.3 集体行动的困境 |
2.2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
2.2.1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
2.2.2 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
2.3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
2.3.1 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
2.3.2 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
2.3.3 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
3.1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1 决定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
3.1.2 适应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
3.1.3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
3.2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的分析工具 |
3.2.1 基本假设 |
3.2.2 “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
3.3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困境及其影响 |
3.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
3.3.2 困境产生的诱因分析 |
3.3.3 困境的直接后果:效率损失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
4.1 指引集体行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
4.1.1 共同利益的细分: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 |
4.1.2 共容利益支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
4.1.3 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比较分析 |
4.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现实挑战剖析 |
4.2.1 市场逻辑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2.2 经济动员科技密集化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2.3 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3 基于产权的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治理 |
4.3.1 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产权基础 |
4.3.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产权现状问题 |
4.3.3 共容利益的产权治理之道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
5.1 宏观制度能力:强制 |
5.1.1 经济动员的强制逻辑 |
5.1.2 经济动员的强制形式 |
5.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强制模拟 |
5.2 微观制度能力:选择性激励 |
5.2.1 选择性激励是动员实践的必然选择 |
5.2.2 选择性激励的基本内涵与逻辑 |
5.2.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选择性激励模拟 |
5.3 中观制度能力:行业动员 |
5.3.1 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逻辑 |
5.3.2 依托行业协会的行业动员能力 |
5.3.3 行业动员能力生成的现实经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
6.1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的历史事实 |
6.1.1 1927~1949 年的根据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1.0 版本 |
6.1.2 1949~1978 年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2.0 版本 |
6.1.3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3.0 版本 |
6.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经验分析 |
6.2.1 经验一:先天的共容利益基因 |
6.2.2 经验二:党坚强领导下的二阶集体行动 |
6.2.3 经验三:实施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
6.3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6.3.1 盲目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突出问题 |
6.3.2 外在要求与内生模式的双重挑战 |
6.4 小结 |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
7.1 根基:筑牢“领导者”的治理基础 |
7.1.1 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 |
7.1.2 提升“领导者”的“办事”能力 |
7.2 战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
7.2.1 溢出效应:军民融合的共容利益机制 |
7.2.2 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 |
7.3 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 |
7.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原理 |
7.3.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举措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经济动员能力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 |
8.1.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始于共容利益 |
8.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成于制度安排 |
8.1.4 “领导者”是决定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关键变量 |
8.2 展望 |
8.2.1 在理论研究方面 |
8.2.2 在实践进展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综合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D]. 黄麟.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2]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 唐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3]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丁贝贝.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D]. 姜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D]. 胡浡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6]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研究[D]. 吴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7]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研究[D]. 李天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8]基于项目群管理的军队建设规划路线图研究[D]. 唐旻.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9]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D]. 李林.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D]. 贺琨.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科技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