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红[1](2021)在《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是当代中国学习、遵守、普及和维护宪法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未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宪法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统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现行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包括大学生对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对宪法之治的渴望和践行的意志等。论文厘清宪法意识与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宪法意识与公民意识、宪法意识与宪法思维、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揭示了宪法意识的横向结构,即包括宪法知识、宪法理想、宪法情感、宪法意志、宪法评价和宪法信仰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宪法至上意识、党的全面领导意识、基本权利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和遵守规则意识。论文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及其培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等。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观念的影响和宪法未得到全面实施的影响等。学校因素方面,对宪法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导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形成培育合力等。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受自身宪法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限制,缺乏对孩子进行宪法意识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培养目标的功利性,缺乏对孩子个性自由的尊重;家长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体罚,缺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培养等。发现影响大学生宪法意识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宪法社会实践体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低,缺乏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认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大学生宪法意识提高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育的过程。论文明确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和原则。强调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强化自我教育四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朱楠[2](2021)在《社交新闻传播中的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建构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考察》文中提出当下互联网媒介环境中的泛社交化场景使诸多信息的传播拥有了社交行动者更加依据自我而释放的意义。社交新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当下新闻传播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类型。依托社交媒体,公众不仅可以回应其它媒体的新闻信息,也可以自主地生产议题和内容,这使整个社会的新闻生产进入到一个多元化、分散化和新的组织语境中。与此同时,对已有新闻议题的评价和新议题的自生产,也凸显出社交新闻作为公众回应当下社会重大事件和反思社会事件对自身生活世界与社会世界产生影响的行动方式。基于上述现实,本文以社交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其话语建构及其背后的公共意识,进而透析当下公众的反思能力及其意向。另外,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在回应普遍的社交语境下公众反思能力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关切如何通过内在的自我反思和外在的社会引导,建构起在年轻世代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符合当下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命题。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以西方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切入点,将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问题置于社交新闻的具体情境下进行分析,以突出该问题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在理论建构上,本文将风险社会理论中的自我消解与反思同社交新闻传播行为理论相结合,并用这种具有逻辑性的理论框架分析和阐释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建构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多学科知识结合并选择具有适配性和科学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受众浏览新闻的时长、频率和互动行为三个维度定义自变量并对应社交新闻传播行为,消解性认知、消解性情感和反思性反馈行为三个维度定义因变量对应公众在接触社交新闻后的自我消解与反思行为,运用控制实验确定变量之间发挥作用的具体因素,进而较为全面地论述社交新闻传播在公众自主意识、公共理性建构中的逻辑,使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建构实现正确的引导更具可操作性。本文最终从实践层面结合研究所得出结论,进一步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提出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建构的现实考量,着眼于当下“后真相时代”新闻生产实践的技术演进与价值之间的博弈,公共领域中信息与个体的互动、个体之间的互动、公共领域中公共意识的脱域与再嵌入,同时这种公共意识的形成如何在不同的民族中消解误区并建构认同,实现与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互通互融,以及对“后真相时代”公共意识建构的再思考。

吉喆[3](2021)在《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

何珍[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认知、认同的概念集合,是对基于血缘、地缘以及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它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有着历史的形成过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宏观国家意识更多是国人在近代反殖民、反压迫和求独立过程中逐渐形成,与民族意识觉醒和认知世界深化密不可分。在当代中国,国家意识的基本立足点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以及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历史、文化等的认同。新时代的国家意识既包含国家主权意识、理性爱国意识、团结统一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为国奋斗意识等传承性要素,也包括全球格局下辩证的民族与世界观念、传媒时代具有坚韧定力的爱国情感和当下基本国情的准确判断与理性认知等时代性要素。作为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为我国方方面面提供着框架依据,也对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国家意识对他们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和形成发展合力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需要着力提升。从提升逻辑上看,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需要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以明确对国家的认知为基础和前提,以增强爱国情、爱国志为桥梁和纽带,以促进理性爱国行动为目标和指向。立足问题导向,遵循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提升逻辑,新时代部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尚存在国家意识的内涵认知不够确切、对于新时代国情世情不够明晰、热爱祖国的情感定力不够坚定以及爱国之情与具体实践不够协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校国家意识培育部分环节的实效性不足、全球化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认知带来冲击、部分社会现象消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以及爱国之情向爱国之行的转化缺乏内生动力。因此,立足其概念内涵、提升逻辑和问题导向,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需要各个培育主体有所分工,又密切协作,通过以下策略加以提升:遵循认知规律,优化高校国家意识培育体系;紧跟时代发展,厘清国家意识的内涵与本质;紧盯风险问题,塑造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利用重要时机,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爱国行动。

左殿升[5](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牛娜[6](2020)在《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公民素养、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是研究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网络素养是公民在网络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民更好适应网络空间环境、更深入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自由全面发展和新时代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培育公民网络素养是基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基于建设网络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对公民个体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实现个体在网络时代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公民在网络空间保持独立人格、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网络素养通过公民的网络交往行为显现出来。研究公民网络交往行为可以发现,公民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语言暴力、道德失范、价值观缺失、权利侵犯、主体异化的素养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和价值观引导不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是其素养问题的客观原因;对网络交往虚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不科学认知,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的非理性网络交往心理是其素养问题的主观因素。随着网络交往方式在整体层面的扩大和个体层面的深入,公民网络素养问题有可能对公民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空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公民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具有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特征。在客观上,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的方法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以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创建规范的网络社区、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来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在主观上,以塑造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增进公民的网络认同意识、引导公民的网络价值意识、提升公民的网络自主意识来培育公民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以明确网络空间主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把握网络安全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标准来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段晓彤[7](2020)在《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公共精神作为“守公德”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公共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要求人们具备强烈的公共意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同时能够以公共理性为指导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时刻保有社会关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服务奉献精神、理解宽容精神等,守规则、有责任、讲担当。初中生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培育其公共精神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和谐与国家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也有助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达成。此外,《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将“有公共精神”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之一。因此,本研究旨在厘清公共精神以及初中生公共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与目标,同时以初中三个年级共六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研究文本,对初中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内容进行探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培育学生公共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共包含四个部分内容:首先,解决“什么是初中生公共精神”以及“为什么要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这两个基础问题。明确初中生公共精神的内涵以及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满足和谐社会需要;强化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次,解决“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须达到怎样的目标”这一重要问题。结合公共精神相关理论阐释、《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重要文件以及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将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目标归纳为如下四项:增强初中生公共意识,争做“公共人”;强化初中生公共理性,学做“理性人”;培养初中生公共关怀,愿做“有心人”;提升初中生公共责任感,能做“负责人”。再次,解决“为达到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目标,《道德与法治》教材如何进行内容选择与设计”这一核心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材中蕴含的公共精神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公共精神的呈现方式、话语表达作进一步分析。对培育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后,结合对一线道德与法治课程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目前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中尚存的一些问题。最后,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就“如何使《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好发挥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的作用”这一关键问题,尝试提出相关建议及优化策略,以期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培育学生公共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黄莉[8](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任小琴[9](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孟凡辉[10](2019)在《公共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关于“公共”的责任感,公共性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属性。以公共性为依据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责任感日益自我中心化、碎片化、工具化的回应。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对发端于“人的依赖关系”与“物的依赖关系”背景下的,由于私利性过分高扬所导致的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现实的纠正。因此,公共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生成就表现为一种基于“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上,以人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共同体的构建为目标的,具有公共情感、公共理性、公共精神的“社会主义公共人”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公共性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既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内涵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新路向。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社会责任感的涵义、价值旨归、发展脉络以及当代主题。首先,社会责任感的涵义,这一部分主要梳理了社会责任感概念、内容、特征以及发生机制。其次,社会责任感的价值旨归。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项以社会为起点和目标的社会活动,其最终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追求丰富的公共生活;社会责任感的全领域拓展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主体性复归等。再次,社会责任感的历时态表达。通过对“人的依附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以及“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三个阶段社会责任感的特点和内在逻辑的梳理可以发现,社会责任感始终处于由不完整的公共性向完整的公共性的转化过程当中。对公共性的复归是当代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趋向。最后,公共性是社会责任感的当代主题。这是社会责任感公共性精神实质的当代呈现,即以公共性作为核心理念和价值遵循的当代社会责任感,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生活;构建社会共同体;形成平等、开放的社会关系以及具有公共精神的自治主体的养成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多维呈现,主要包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念与内容等。首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涵义的探讨,重点强调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角色责任感与“人”的责任感的统一,最终目标是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次,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理念。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建的价值遵循,主要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共生共赢、自由和谐等。最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公正责任感、关怀责任感,推动社会公共福祉的促进责任感;民主政体的构建责任感;社会公共危机的治理责任感;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感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责任感等。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首先,立足于调查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其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考察,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公正责任感的漠视;关怀意识的消解;社会公共福祉创设责任感的缺失;民主政体的认同的淡漠;社会公共危机治理意识的缺位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匮乏等。最后,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公共性的缺失导致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根本原因。具体包括以差序格局为核心的传统生活方式型塑了大学生私利化的价值取向;资本物化的逻辑消解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内在向度;原子化生存方式淡化了大学生对于共在他者的关注;工具理性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过分高扬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方式和路径。“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是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这一部分主要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原则与现实路径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首先,培育目标是指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共责意识、志愿精神、共同感以及公共实践能力的培育等。其次,培育原则主要是指坚持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生活化原则;强化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共享性色彩;突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引领性原则等。最后,培育路径的探索。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起点作用;立足学校夯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构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大众传播渠道;拓展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的实践路径;健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制度等。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
        1.3.2 习近平法治思想
        1.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宪法意识概述
    2.1 宪法意识的概念
        2.1.1 宪法意识的内涵
        2.1.2 宪法意识与相关概念
    2.2 宪法意识的结构
        2.2.1 宪法知识
        2.2.2 宪法理想
        2.2.3 宪法情感
        2.2.4 宪法意志
        2.2.5 宪法评价
        2.2.6 宪法信仰
    2.3 宪法意识的功能
        2.3.1 指导科学立法功能
        2.3.2 促进严格执法功能
        2.3.3 保证公正司法功能
        2.3.4 引导全民守法功能
    2.4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
        2.4.1 宪法至上意识
        2.4.2 党的全面领导意识
        2.4.3 基本权利意识
        2.4.4 权力监督意识
        2.4.5 遵守规则意识
3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回收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抽样方案设计
        3.1.3 问卷回收
    3.2 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整体特征
        3.2.1 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念认同度高
        3.2.3 对宪法基本知识有较好了解
        3.2.4 主动维权意识较好
        3.2.5 对宪法实施效果持肯定性评价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差异性分析
        3.3.1 基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分析
        3.3.2 基于成长背景因素的差异分析
        3.3.3 基于教育因素的差异分析
        3.3.4 基于海外生活经历、校外兼职的差异分析
4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宪法至上意识尚未形成
        4.1.2 基本权利意识有待加强
        4.1.3 权力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4.2 大学生宪法意识生成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因素
        4.2.2 学校因素
        4.2.3 家庭因素
        4.2.4 自身因素
5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5.1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目标
        5.1.1 认知目标
        5.1.2 情感目标
        5.1.3 行为目标
        5.1.4 发展目标
    5.2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原则
        5.2.1 方向性原则
        5.2.2 求实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主体性原则
6 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6.1 优化社会环境
        6.1.1 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6.1.2 优化全面实施宪法的政治环境
        6.1.3 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文化环境
        6.1.4 优化媒体融合传播的网络环境
    6.2 加强学校教育
        6.2.1 发挥“基础”课的主渠道关键课程作用
        6.2.2 开设“中国宪法”课程为通识必修课
        6.2.3 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宪法教育资源
        6.2.4 践行依宪治校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6.3 重视家庭教育
        6.3.1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6.3.2 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6.3.3 营造民主家风
    6.4 强化自我教育
        6.4.1 增强对宪法重要性认识
        6.4.2 积极参与宪法法治类实践
        6.4.3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B 问卷赋值题评分
附录C 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社交新闻传播中的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建构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选题现状分析
        一、有关社交新闻传播的研究
        二、有关公共话语的研究
        三、有关公共意识的研究
        四、对选题现状的整体回顾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思考
        一、关于社交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对比
        二、关于公共话语研究的研究现状对比
        三、关于公共意识的研究现状对比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选择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概念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社交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
        二、公共话语的现代性建构意义
        三、公共意识的领域与时轴
        四、社交新闻、公共话语和公共意识概念的综合界定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确认
        一、风险社会理论下社交新闻传播中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的形成
        二、公共话语意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通与互融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考量
        一、自我消解与反思行动
        二、公共话语与意识建构
第二章 社交新闻传播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社交新闻传播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正向表达
        一、社交新闻传播中受众的角色转换
        二、社交新闻传播中信息传播路径的改变
    第二节 社交新闻传播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负向表达
        一、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无序与价值贬值
        二、场依存型思维的泛滥
    第三节 对于社交新闻传播在公共话语空间中负向表达的解释
        一、社交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与角色定位
        二、社交新闻传播的公开性与公共性
        三、公共话语空间的价值建构
第三章 社交新闻传播建构公共话语空间中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相关因素的提出及概念操作化
        一、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
        二、相关概念的操作化
    第二节 诸因素水平的设定及研究假设
        一、问卷信度检验
        二、问卷效度检验
        三、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中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一、确定相关因素
        二、控制实验操作
        二、深度访谈
    第四节 相关结论的形成
        一、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二、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第四章 社交新闻传播从公共话语空间到公共意识解析
    第一节 自我消解与反思的建构逻辑
        一、社交新闻传播中自我消解与反思行为
        二、社交新闻传播中自我消解与反思的积累
    第二节 自主意识放大的建构逻辑
        一、社交新闻传播环境对自主意识形成的积极影响
        二、社交新闻传播环境对自主意识形成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公共精神形成的辩证逻辑
        一、当下社交新闻传播时代的公共精神
        二、当下社交新闻传播时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第五章 公共意识语境下社交新闻传播活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个体意识与公共意识的碰撞
        一、公共意识的属性
        二、多元意见表达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公共意识中情绪化与理性化的碰撞
        一、情绪化的泛滥
        二、公共理性的积聚与形成
    第三节 对后真相时代公共意识建构的再思考
        一、“情感先入”模式的消退
        二、“立场参与”模式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1-1 社交新闻传播中的公共话语与意识建构研究——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考察调查问卷
    附录1-2 研究假设中各变量间的正态分布情况
    附录1-3 控制实验刺激素材
    附录1-4 深度访谈内容
附录二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Introduction)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Significance)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rends and Literature Review)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Research Innovations and Difficulties)
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学理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2.1 国家意识的基础概念(Basic Concept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2.2 新时代国家意识的构成要素(Element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2.3 新时代对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影响(Influence of the New Era o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2.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重要价值(Important Value of Rais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2.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基本逻辑(Basic Logic of Rais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2.6 本章小结(Summary)
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3.1 部分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内涵认知不够确切(Some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s not precise enough)
    3.2 部分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国情世情不够明晰(Some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clear about the new er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world situation)
    3.3 部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定力不够坚定Some college students love the motherland of the emotional determination is not firm enough)
    3.4 部分大学生爱国之情与具体实践不够协同(Some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specific practice are not synergistic enough)
    3.5 本章小结(Summary)
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of College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4.1 高校国家意识培育部分环节的实效性不足(Theeffectiveness of some links in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s is insufficient)
    4.2 全球化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认知带来冲击(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brings impact to the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4.3 部分社会现象消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Some social phenomena dispel the patriotic emo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4.4 爱国之情向爱国之行的转化缺乏内生动力(The conversion of patriotism to patriotic action lacks endogenous motivation)
    4.5 本章小结(Summary)
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策略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Consciousness Promo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5.1 遵循认知规律,优化高校国家意识培育体系(Following the Laws of Cognition to Optimizing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System of College)
    5.2 紧跟时代发展,厘清国家意识的内涵与本质(Keep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5.3 紧盯风险问题,塑造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Keeping An Eye on Risk Issues to Shape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c Emotions)
    5.4 利用重要时机,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爱国行动(UsingImportant Moment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ngage in Patriotic Action)
    5.5 本章小结(Summary)
6 结语(Conclusions)
    6.1 研究结论(Research Conclusion)
    6.2 不足与展望(Deficiencies and Outlook)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
        (三)关于公民素养的研究
        (四)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学理剖析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主要概念
        (一)公民的含义
        (二)公民素养的界定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内涵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内部构成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外部构成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一)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行为理论
        (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五)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生成发展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前提准备
        (一)技术基础:互联网
        (二)作用方式:网络交往行为
        (三)存在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四)重要标志:网络话语权力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阶段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萌芽期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期
        (三)公民网络素养的深化期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趋势
        (一)立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二)基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三)趋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
        (四)成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
        (一)网络交往内容聚焦:网络公共事件
        (二)网络交往方式变革:网络公益
        (三)网络交往价值观体现: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四)网络交往话语空间状况:网络话语权失衡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交往中的语言暴力
        (二)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三)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观缺失
        (四)网络交往中的权利侵犯
        (五)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异化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归因
        (一)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二)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
        (三)网络空间价值观引导不力
        (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
        (五)不科学的网络交往认知
        (六)非理性的网络交往心理
第四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一环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要历程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诉求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求
    二、有利于彰显个体成长的价值性要旨
        (一)提高个体网络品德修养
        (二)增长个体网络知识见识
        (三)塑造个体健全网络人格
        (四)规约个体网络行为
        (五)实现个体层面的现代化
第五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建构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
        (一)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二)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
        (三)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
        (四)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
    二、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
        (一)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二)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三)创建规范网络社区
        (四)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三、培育公民的网络交往意识
        (一)塑造公民网络道德意识
        (二)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
        (三)增进公民网络认同意识
        (四)引导公民网络价值意识
        (五)提升公民网络自主意识
    四、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一)明确网络空间主权
        (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三)把握网络安全风险
        (四)遵守网络安全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涵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目标
    (一)争做“公共人”:增强初中生公共意识
    (二)学做“理性人”:强化初中生公共理性
    (三)愿做“有心人”:培养初中生公共关怀
    (四)能做“负责人”:提升初中生公共责任感
三、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容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内容的维度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三)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四、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优化策略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容优化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形式优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㈠国外研究现状
        ㈡国内研究现状
        ㈢研究成果评析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㈠研究思路
        ㈡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㈠可能的创新点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六、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二、新媒体环境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一、问卷编制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9)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公共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责任感的价值旨归、发展脉络与时代主题
    一、社会责任感涵义
        (一)责任与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责任感的特征
    二、社会责任感的价值旨归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二)追求丰富的公共生活
        (三)社会责任感的全领域拓展
        (四)社会责任感的主体性复归
    三、社会责任感的历时态表达
        (一)“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社会责任感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社会责任感
        (三)“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的社会责任感
    四、公共性:社会责任感的当代主题
        (一)社会责任感在于实现共同生活
        (二)社会责任感在于构建社会共同体
        (三)社会责任感在于形成平等、开放的社会关系
        (四)社会责任感在于养成自治主体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多维度呈现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理念
        (一)公平正义
        (二)民主法治
        (三)共生共赢
        (四)自由和谐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要素
        (一)公正责任感
        (二)关怀责任感
        (三)社会公共福祉的创设责任感
        (四)民主政体的构建责任感
        (五)社会公共危机的治理责任感
        (六)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责任感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审视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呈现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调查设计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具体表现
        (一)公正责任感的漠视
        (二)关怀责任感的消解
        (三)社会公共福祉创设责任感的缺失
        (四)民主政体构建责任感的淡漠
        (五)社会公共危机治理责任感的缺位
        (六)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匮乏
    三、公共性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失落的原因
        (一)传统生活方式型塑了大学生私利化的价值取向
        (二)资本的物化逻辑削弱了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内在向度
        (三)原子化生存方式淡化了大学生对共在他者的关注
        (四)工具理性过分高扬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原则、路径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一)集体主义精神
        (二)共责意识
        (三)志愿精神
        (四)共同感
        (五)公共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生活化原则
        (二)强化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共享性原则
        (三)突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引领性原则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
        (一)发挥家庭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起点作用
        (二)夯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课程和实践基础
        (三)构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大众传播渠道
        (四)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践方式
        (五)健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王东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社交新闻传播中的公共话语与公共意识建构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考察[D]. 朱楠.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吉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研究[D]. 何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6]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牛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7]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D]. 段晓彤. 西南大学, 2020(01)
  • [8]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9]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公共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D]. 孟凡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