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访问北京(论文文献综述)
谢国梁[1](2013)在《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和平建设,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重新上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热情高涨,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则不能成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金融中心可以长青,有的金融中心则会被取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必将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中心建设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需要有更多投入,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涉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并提出答案。我国经济崛起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角色将何去何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因时际遇,发展成为远东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凭借其人文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贸易、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资讯等方面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离岸金融服务,充当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在中国与国际市场往来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十分特殊的经济及金融关系。香港在充当这一角色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及提升的机会,自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功能获得很大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金融实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化及自由化,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获得强劲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内地,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对香港服务中国经济的传统功能具有替代效应,长远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存在弱化,甚至于被取代的可能。香港已在1997年回归祖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变是国家在安排香港回归时所做的战略决策,并被视为一项国际承诺而体现在《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在中国经济崛起及做大做强体制内金融中心的同时,香港金融中心如何可以继续发挥其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而不被边沿化,是未来国家推动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及资本账户走向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本论文指出了1997年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维持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一些不良发展态势,包括中介功能淡化,市场发展趋向单一化、虚拟化,国际化褪色等,剖析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面对弱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在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问题时带出了对沪港金融中心关系这一国家层面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并就如何在加快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平衡好沪港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将理论、政策及实践紧密结合,寓创新于实践之中,务求以新的视角,就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使其对决策有参考价值,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前推进以及沪港金融中心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刘国宏[2](2012)在《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实施宏观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以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中心,具有促进金融资本流动、引导实物资源配置的强大功能。从13世纪金融中心在佛罗伦萨初具雏形以来,全球争建金融中心的努力从未停歇,不仅体现在全球性金融中心争夺上,而且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目前,我国二十余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试图争取区域发展资源和争夺经济发展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发展、资本跨国流通等因素变迁,一种全新的全球金融网络正在创建,金融中心依赖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国内资本供给的传统形成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新兴金融中心加速崛起。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实形势,历史上和当前阶段各类金融中心形成的背后均是得到了金融人才的厚爱和金融资本的青睐,而与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本紧密相关的是金融生态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是否适合以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本为基础的金融生态主体的繁衍和发展,直接决定了金融中心建设效果。因此,从金融生态的视角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机制、效率、政策等问题,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乃至形成一批国际性金融中心,参与国际金融资源争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金融中心相关研究文献和借鉴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基础上,引入金融生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探讨了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并结合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实践,利用多种评价工具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进行了评价。结合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效率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充分考虑金融生态的自我对策,结合不同城市金融生态发展的阶段特性,改变单一“拼优惠”思路,提出了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策略、政策及措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刘丽,胡槿,杜华[3](2009)在《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提出
吴新丽[4](2006)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分析》文中指出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部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保险业在中国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环境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不完善。在新中国成立后,保险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焕发了崭新的生机并有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保险业于1958年一度被迫取消;在打倒“四人帮”之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的重新确立,保险业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随后的二十年间,保险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新中国保险制度50年来历经变迁的描述,探析中国保险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本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造旧中国保险机构和整顿保险市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中国的保险业。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1958年后保险业被迫停止的曲折情况。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把保险业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认为社会主义不再需要保险,从而导致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停滞和曲折。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保险业的恢复和发展。1980年以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的重新确立,保险业的发展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保险业开始恢复并发展起来。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经过二十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和显着的成就,从市场主体、市场规模到法规建设和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第五部分是对建国以来我国保险制度变迁的分析。通过对新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历程进行描述和分析评价,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于当今保险制度发展的经验。
佘硕[5](2005)在《中外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历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制,依靠法制而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文明的例证可说是俯拾即是。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保险监管的实施必须依赖于相关的法律制度,而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正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同时,健全合理的保险监管法律制度又促进了保险业健康发展。尽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构成现代金融的三驾马车,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将大量的学术资源配置于银行业和证券业,对保险业缺乏足够的重视。最近几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势头异常强劲,与保险业的蓬勃发展相比,保险监管理论研究与创新显得格外冷清。另一方面,在为数不多的涉及保险监管的论着中,绝大多数属于介绍性和知识性的文章,而且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阐释。从法学的角度对保险监管进行阐释、归纳、分析并总结出基本理论的论着,尚属少数。本文将现代各种有关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统称为保险监管法,以完善中国的保险监管法律制度为目的; 以保险监管的来源及定义为起点,通过对中外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找出彼此之间的异同和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得出构建中国保险监管法律体系必须从立法体例、监管模式、监管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即加快保险监管立法步伐; 改变传统的严格监管模式建立以偿付能力监管为重心的松散监管模式; 重点是加强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与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与管理,同时结合社会监督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立体保险监管体系的结论。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保险监管的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第二章到第四章把对中外保险监管的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化为三个部分,从监管的立法体例、监管的模式、监管的内容三个层面分别作了比较,其中包含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各国该领域的过去与现在及其未来所作的分析; 第五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必须要加强立法的完整及可操作性、改变传统严格监管模式、构筑全方位监管网络、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等建议。全文的重点在于西方国家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给我国带来的启示,对其成功经验的借鉴应该立足于最终及长远监管目标的实现。
胡熠[6](2002)在《保险业电子商务实施策略与德国安联保险电子商务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全球范围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正在急速扩张。对于我国的保险行业来说,由于在险种的开发、投保程序和出险理赔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能力远不及国外大型保险集团,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传统保险承揽模式并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实现投保、缴费和理赔的电子化、自动化,提高保险业务的工作效率,我国的保险企业终将被淘汰。 虽然我国各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向保险业务电子商务化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严格地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单,而是网上促成,网下签单而已。现阶段,包括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中保公司等我国大型保险公司,几乎没有一家可以利用其现存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展业、在线投保、核保和出险理赔等全部保险流程整套电子商务化。由此可见,无论从国际国内范围,还是从行业角度,研究科学合理的保险行业电子商务系统方案对于每一个保险公司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保险公司运营现状的分析,针对承保流程、理赔流程、保费支付流程在电子化前后特点的比较,结合实施电子商务对保险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分析,完成了实施保险行业整套业务流程电子化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知识,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发展我国保险行业电子商务的对策,总结了我国保险公司实施电子商务化的商业模式,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和保险行业现状的保险行业电子商务方案,并以德国安联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的个案为例,对方案实现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时,对该方案的硬件选型、软件功能模块、支付方案、客户信息统计与分析和安全体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迟有刚[7](2000)在《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访问北京》文中研究表明 夏末秋初,天高气爽。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邀请,以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会长、香港恒昌保险(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麦邦顺先生为团长的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一行22人,于8月27日至30日访问
二、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访问北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访问北京(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1.6 文献综述 |
注释 第二章 金融中心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元素 |
2.1 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中心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2.1.2 金融中心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
2.1.3 金融中心与制度经济学 |
2.2 金融中心构成与运作要素 |
2.2.1 金融中心构成要素 |
2.2.2 金融中心的运作要素 |
2.3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及评价 |
2.3.1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 |
2.3.2 金融中心评价体系 |
2.4 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 |
2.4.1 基本监管模式 |
2.4.2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与问题 |
2.4.3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及问题 |
2.4.4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
2.4.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
注释 第三章 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
3.1 欧洲早期的贸易与集市催生金融业 |
3.2 西欧金融中心的兴起与更替 |
3.3 金融中心朝多极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
注释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 |
4.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 |
4.1.1 香港金融业以银行主导,长期由英国资本把持 |
4.1.2 香港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
4.1.3 香港股市发展自由放任,多次股灾促成市场整合及监管完善 |
4.1.4 香港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 |
4.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
4.2.1 香港金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
4.2.2 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展 |
4.2.3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有所调整 |
4.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评价 |
4.3.1 相关模型的构成 |
4.3.2 模型的外部指标采集 |
4.3.3 模型的问卷调查 |
4.3.4 模型的结论及特点 |
4.3.5 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
注释 第五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要素、主要特色及与内地的关系 |
5.1 香港金国际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
5.1.1 战后香港经济转型对本土金融服务需求的带动 |
5.1.2 自由经济管治理念下港英政府的适度干预 |
5.1.3 香港的有利时区位置 |
5.1.4 香港与我国内地市场的特殊关系 |
5.1.5 香港较为健全及独特的司法制度 |
5.1.6 香港的简单低税制 |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
5.2.1 自由港政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
5.2.2 高度外向及国际化 |
5.2.3 实行货币局制度,由商业银行发钞,货币金融架构特殊 |
5.2.4 银行业集中度高,外资银行占支配地位 |
5.2.5 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
5.2.6 实行“以原则为本”的监管理念 |
5.2.7 香港金融市场逐渐从银行主导转向股市主导 |
5.3 香港与我国内地金融中心的关系 |
5.3.1 香港与内地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5.3.2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
5.3.3 沪港金融中心关系 |
5.3.4 粤港金融关系 |
注释 第六章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1 中国经济崛起的特征与含义 |
6.1.1 经济规模显着提升,中长期发展动力仍然较强 |
6.1.2 市场化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
6.1.3 制度与规则走向规范化 |
6.2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2.1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金融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
6.2.2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浮现 |
6.2.3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
6.2.4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沪京深等金融中心功能快速提升 |
注释 第七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崛起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7.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主要功能 |
7.1.1 为内地货物进出口服务 |
7.1.2 为境外投资内地服务 |
7.1.3 为内地企业境外股市募资服务 |
7.1.4 为内地机构境外债市融资服务 |
7.1.5 为内地企业境外贷款服务 |
7.1.6 为内地及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服务 |
7.1.7 为内地企业投资海外服务 |
7.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发展机遇 |
7.2.1 香港主要金融环节的发展机遇 |
7.2.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色及发展机遇 |
7.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面对被边缘化的挑战 |
7.3.1 香港在中国内地与海外经济往来中的中介角色淡化 |
7.3.2 内地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有所调整 |
7.3.3 香港的国际化特色褪化 |
7.3.4 香港与内地金融中心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增加 |
7.3.5 香港股市及基金业发展面对的新问题 |
注释 第八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边缘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
8.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得益于内地封闭及金融服务落后 |
8.2 香港金融制度比内地开放自由,从中获得监管套利 |
8.3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合存在制度性障碍 |
8.4 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但欠缺长远战略 |
8.5 迭加性问题 |
8.5.1 香港产业结构存在单一化、虚拟化问题 |
8.5.2 香港的政治体制转型令管治及监管有所弱化 |
8.5.3 香港本土意识抬头 |
注释 第九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前景 |
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香港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
9.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力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不如预期 |
9.3 上海功能强化,港深整合,比翼齐飞 |
注释 第十章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我国金融中心建设 |
10.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新定位、扮演新角色 |
10.1.1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 |
10.1.2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问题 |
10.2 香港检讨自由经济理念,政府适当有所作为 |
10.3 香港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扩阔金融业发展基础 |
10.3.1 借鉴瑞士经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
10.3.2 推动香港资产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发展 |
10.4 粤港排除障碍,加强整合,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
10.4.1 粤港深化经济合作面对新挑战 |
10.4.2 粤港加强合作仍有重要基础 |
10.4.3 粤港合作前景广阔 |
10.5 我国加快体制内金融中心建设 |
10.5.1 从新视角看国家金融发展及金融安全 |
10.5.2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
10.6 沪港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
10.6.1 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
10.6.2 沪港金融中心强强合作 |
10.6.3 沪港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 |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
(2)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金融中心概念与分类 |
1.2.1 金融中心的概念 |
1.2.2 金融中心的分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 |
1.3.2 关于金融中心评价与作用的文献研究 |
1.3.3 关于生态经济学与金融生态的文献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第一节 欧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2.1.1 爱丁堡:老牌金融中心 |
2.1.2 苏黎世:资产管理中心 |
2.1.3 卢森堡:投资基金管理中心 |
第二节 美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2.2.1 旧金山:科技金融中心 |
2.2.2 波士顿:金融管理中心 |
2.2.3 芝加哥: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 |
第三节 亚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2.3.1 香港:综合性金融中心 |
2.3.2 新加坡:全球性金融操作中心 |
第三章 金融生态概念模型 |
第一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逻辑 |
3.1.1 金融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
3.1.2 金融窖藏是缓解系统矛盾的关键举措 |
3.1.3 金融发展体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 |
第二节 金融生态概念模型构建 |
3.2.1 金融生态模型 |
3.2.2 模型逻辑说明 |
第三节 金融生态平衡自我调节 |
3.3.1 金融生态的负反馈 |
3.3.2 金融生态的正反馈 |
3.3.3 外部对金融生态的干扰 |
第四节 金融中心形成三种机制 |
3.4.1 实体经济需求拉动型 |
3.4.2 虚拟经济引导推动型 |
3.4.3 金融生态系统延伸型 |
第五节 深圳金融中心形成案例 |
3.5.1 城市飞速发展产生庞大金融需求 |
3.5.2 金融生态系统不断得以健全完善 |
3.5.3 金融业发展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崛起 |
第四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评价 |
第一节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4.1.1 指标选择 |
4.1.2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四种构权方法 |
4.2.1 专家评分法 |
4.2.2 因子分析法 |
4.2.3 熵权法 |
4.2.4 平均加权法 |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比较结论 |
4.3.1 按区域比较 |
4.3.2 按类别比较 |
4.3.3 按方法比较 |
第四节 结论和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及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 |
5.1.1 全国性金融中心 |
5.1.2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
5.1.3 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
5.1.4 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
5.1.5 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
5.1.6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 |
5.1.7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 |
第二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效率分析 |
5.2.1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效率的评价方法 |
5.2.2 第一阶段: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 |
5.2.3 第二阶段:环境对人才和资金集聚效率 |
第六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策略选择 |
第一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1 资源浪费:以行政手段配置金融资源 |
6.1.2 揠苗助长:过度拔高金融机构的职能 |
6.1.3 空中楼阁: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
6.1.4 监管缺位:不重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
第二节 金融生态自我适应的一般对策 |
6.2.1 自然生态种群基本增长方式 |
6.2.2 自然生态种群两种生态策略 |
6.2.3 自然生态种群空间利用方式 |
6.2.4 对金融生态适应策略启示 |
第三节 不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侧重点 |
6.3.1 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设 |
6.3.2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3 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4 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5 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6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7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第七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政策措施 |
第一节 区域金融政策 |
7.1.1 关于区域金融政策的概念以及作用 |
7.1.2 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目标和必要性 |
7.1.3 区域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思路和措施 |
第二节 钱才集聚对策 |
7.2.1 “钱”和“才”集聚和扩散内在机制 |
7.2.2 加速“钱”、“才”集聚的思路和措施 |
第三节 环境优化举措 |
7.3.1 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以及作用 |
7.3.2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思路和措施 |
第四节 风险防范对策 |
7.4.1 区域金融风险概念、特征和破坏力 |
7.4.2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思路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业的创立 |
(一) 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建 |
(二) 国内保险市场主体的演变 |
(三) 国内保险务的开展 |
(四) 发展保险业务的成绩 |
二、我国保险业的停滞期 |
(一) 我国保险业遇到挫折 |
(二) 国内保险业务的停办 |
(三) 涉外保险业务的艰难发展 |
(四)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保险业 |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的恢复和发展 |
(一) 保险机构的恢复和发展 |
(二) 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 国内保险业务的恢复和发展 |
(四) 涉外保险业务的发展 |
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
(一) 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初步形成 |
(二) 保险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
(三) 保险中介体系初步构建 |
(四) 法规制度和监管日趋完善 |
(五) 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险制度变迁的分析 |
(一) 国家在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角色 |
(二) 1979年以前的以国家垄断产权为特征的保险制度安排 |
(三) 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国家安排在体制内竞争为特征的保险制度安排 |
(四) 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的以国家在产权上逐步退让为特征的保险制度安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中外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保险监管的概述 |
1.1 保险监管的相关概念 |
1.2 保险监管的原则与目标 |
1.3 保险监管的监管方式 |
1.4 本章小结 |
2 保险监管立法体例的比较分析 |
2.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监管立法体例分析 |
2.2 中国保险监管立法体例的现状 |
2.3 不同保险监管立法体例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保险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
3.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监管模式分析 |
3.2 中国保险监管模式历史与现状 |
3.3 不同保险监管模式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保险监管内容的比较分析 |
4.1 保险市场准入监管比较分析 |
4.2 保险经营监管比较分析 |
4.3 保险市场退出监管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保险法律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1 中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
5.2 国外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所带来的启示 |
结论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的论文目录 |
(6)保险业电子商务实施策略与德国安联保险电子商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我国保险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1.1 保险电子商务的概念 |
1.2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
1.3 保险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现实基础 |
1.4 电子商务对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1.5 我国发展保险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 |
1.6 保险电子商务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 |
1.6.1 公司网页模式 |
1.6.2 产品网站模式 |
1.6.3 信息平台模式 |
1.6.4 网上保险经纪人模式 |
1.6.5 搭载与合作模式 |
第2章 安联保险业务流程分析 |
2.1 保险业务传统流程分析 |
2.2 保险业务电子化后的流程分析 |
2.2.1 电子化后的承保业务 |
2.2.2 理赔业务 |
第3章 安联保险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分析 |
3.1 保险业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实现的原则 |
3.2 外部客户服务系统分析 |
3.3 内部事务管理系统分析 |
3.3.1 综合办公事务系统 |
3.3.2 财务管理系统 |
3.3.3 人事管理系统 |
3.4 保险业决策支持系统 |
第4章 安联电子商务网络方案的实现 |
4.1 网络建设方案 |
4.1.1 安联保险公司中国区总部 |
4.1.2 保险公司外部分支机构和内外网络连接 |
4.1.3 拓扑说明 |
4.2 接入方式选型 |
4.3 网络系统硬件选型 |
4.3.1 服务器选型 |
4.3.2 防火墙选型 |
4.3.3 路由器选型 |
4.4 网络系统软件选型 |
4.4.1 网络操作系统软件选型 |
4.4.2 WEB服务器软件选型 |
4.5 建立灾难恢复系统 |
第5章 安联保险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与支付 |
5.1 电子支付系统安全协议 |
5.1.1 银行卡SSL电子商务支付系统(SSL) |
5.1.2 银行直接参与的SSL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类SSL) |
5.2 认证系统(CA) |
5.3 金融认证中心(CFCA) |
5.4 网络安全及其措施 |
5.5 本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案 |
第6章 保险电子商务风险分析 |
6.1 网络保险存在的风险 |
6.1.1 安全风险 |
6.1.2 法律风险 |
6.1.3 技术问题 |
6.1.4 道德问题 |
6.2 网络保险的风险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访问北京(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 谢国梁. 复旦大学, 2013(03)
- [2]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 刘国宏. 南开大学, 2012(07)
- [3]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9(05)
-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分析[D]. 吴新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06(10)
- [5]中外保险监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佘硕.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6]保险业电子商务实施策略与德国安联保险电子商务方案研究[D]. 胡熠.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1)
- [7]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代表团访问北京[J]. 迟有刚. 经纪人, 2000(01)
标签:保险监管论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论文; 香港保险论文; 金融论文; 香港经济论文;